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BI)以及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BI指数以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以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等,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以发病突然、变化快、进展迅速、残疾率和死亡率较高为主要特点,可导致患者眩晕、头痛、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损伤等多种情况,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在为患者开展有效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科学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对患者具有积极影响[2]。本实验选择3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内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和16例,年龄46~73岁,平均(56.2±2.7)岁;观察组内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和13例,年龄45~75岁,平均(56.8±2.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可行。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合并造血功能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指导患者休息,适时帮助患者调整卧床体位避免发生压疮,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异常时需及时汇报给医生,并积极采取对应处理措施。观察组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①入院前需要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和医院情况,让患者对自身情况以及医院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便于患者入院后能够尽快适应陌生环境,避免患者产生严重的孤独感等。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保持热情的态度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带领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对其病情变化、心电监护进行观察和数据记录分析。②在患者入院期间应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情绪变化进行观察,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时为其开展精神安抚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同时做好病房卫生清洁,调整适宜温湿度,定时通风,定期更换患者床上用品和病号服,做好室内消毒。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展运动指导,但是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③出院前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正确饮食和休息方法,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指导其家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监督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叮嘱其按时复查,指导患者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BI)以及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3~5],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IHSS量表总分为42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恢复效果越理想。BI指数量表共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效果越理想。mRS评分按照1~5级方法进行评分,从1~5分分别表示无明显残障症状至严重残障症状,需要开展专业护理干预。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计量资料通过(珚x±s)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t值检验,收集的计数资料通过(%)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护理前后NIHSS、BI指数及m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BI指数以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以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间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塞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该疾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6]。在临床治疗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病情控制和症状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全程优质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其以患者病情进展变化为依据为其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院前护理增强患者心理素质,及时掌握患者信息和病情,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陌生的住院环境,开展心理干预的目的在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避免其对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其治疗效果。做好病房环境护理,定时消毒、更换床品衣物等可有效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出院指导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坚持康复锻炼,有利于其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针对观察组患者开展了全程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患者NIHSS、BI指数、mR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充分说明了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积极影响。综上,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残障症状的康复,并有效规避感染、昏迷等多种并发症情况的发生,这对于降低患者残疾率和死亡率意义重大,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以改善广大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刘书莲.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3):166.

[2]吕丽娟.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192-193.

[3]魏文娟.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0):2884-2885.

[4]李艳君,王东辉.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7):187-189.

[5]姜莹莹.全程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179-180.

[6]谢海桃.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0):218-219.

作者:罗燕媚 黎淑珍 赵佩英 谢丽媚 黄永群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