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范例6篇

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

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范文1

一、发展现状

经各市和省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省统一电子政务传输网络和平台基本建成,重要业务系统应用进展顺利,基础信息库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省到市两级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内网已开通,年内开通外网,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内、外网门户网站、办公和专有业务系统已部分建设完成;全省通用办公业务系统已开发完成正在推广应用,应急指挥、视频会议、政务查询等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年内将基本建成。

以“十二金工程”为重点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不断加快,由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金卡、金关、金税(国税)等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国家和地方共同建设的金盾工程开通了四级网络,完成了人口管理、违法犯罪人员、禁毒等27项信息系统建设,以我省为主的社保、农业、财政、秦税、教育、卫生、工商、水利等业务系统基本建成并运行良好,审计、、环保等业务系统陆续启动建设。全省法人单位、人口、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宏观经济、档案等基础数据库正在论证编制建设方案。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建设,初步建立了全省互联网络统一管理体系,增强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防范能力。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电子政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网络没有完全实现互联互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业务应用水平不高,业务协同能力较弱;信息共享度低,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滞后,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运行体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电子政务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而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尚未发挥。要解决上述建设中的问题,就必须从传输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基础性、公共性工作入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电子政务各项建设工作的整合。

二、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与省委、省政府及省信息化领导小组有关规定,全省电子政务整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统一规划,统一网络。建设覆盖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高院和省检察院六大业务系统的全省电子政务统一内网和外网,形成连接省级各部门、各市和各县的统一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络,各业务系统不再建设专网。按照全省统一规划,使用统一的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络。

统一标准,统一交换。在建设中,业务应用、系统、硬件、软件均要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充分发挥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信息传递枢纽作用,依托统一平台积极开展各类业务系统应用、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各业务系统不再重复建设相应基础支撑平台,采用统一平台服务托管等形式保证信息正常交换和业务系统协同运行。六大业务系统分别建设支持本系统内各部门业务、信息交换应用平台。各市要参照省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原则、要求和标准,建设各自市级电子政务平台。

统一开发,统一部署。对通用性、基础性、基准性、标识性较强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基础性数据库等项目,采用统一开发、一数一源、多家共享、集中存贮、统一部署的方式开展建设和应用。各部门不再自行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分散采集。

统一安全,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全省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统一的安全身份认证、安全支撑平台和数据冗灾备份系统,为各项业务应用集中提供密钥管理、技术支撑、安全防御和冗灾备份等服务,形成布局合理、安全可控、运行有序的网络信任体系,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三、工作目标

按照*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建设意见规范要求,全省电子政务整合工作的目标是:到*年,建设完成覆盖省、市、县的统一电子政务传输网络和省市二级统一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从*年开始,利用1年时间完成已建成的业务系统专网向全省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整合;2010年底以前完成已建大部分业务系统支撑平台向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移植,逐步建立完善全省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库,实现应用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

四、工作任务

全省电子政务整合工作任务是:进一步完善省、市两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开展以传输网络、门户网站、业务系统、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和运维管理为主要任务的电子政务整合工作。

(一)整合传输网络

我省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是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的组成部分,依托广电网络开展建设,由政务内网和外网组成(含党务内网),包括省、市、县三级城域网和省到市、市到县两级广域网。网络资源整合重点是对在建、已建的业务专用传输网进行整合,使其有序接入全省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各市、各部门必须依托省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开展业务系统应用,不得重新铺设独立线路或组成单一业务传输骨干网络。省级统一传输网络为省统一平台到省级各部门的横向传输网络和到11个市(区)及指定地点的纵向传输网络,其租赁服务费用纳入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年度预算,统一支付。

(二)整合门户网站

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高院、省检察院六大业务系统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省统一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和办事效能。充分利用全省统一门户网站积极开展政务信息公开与服务、网上申报与审批、公众建议与反馈、政策与查询等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网上互动。完善并整合各级门户网站,做好网站栏目规划和管理,增强网站信息和网上办事能力,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窗口作用,健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省级六大业务系统设备租赁服务费用由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一支付;省级六大业务系统、各部门网站信息维护费用,纳入本单位年度财政预算;网站系统设备托管费用,依据托管服务合同金额纳入各单位年度财政预算。

(三)整合业务系统

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是国家电子政务在*的中心节点,也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高院和省检察院等六大业务系统间、省级各部门间、各市县间政务信息传递的枢纽。省级电子政务中心机房,是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运行和管理的物理载体。

全省业务系统整合分三类进行,一是业务流程相对固定的通用性、基础性较强的综合类办公业务系统,全省统一部署实施;二是跨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联合设计,共建共享,依托省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三是各部门内、外网专有业务系统和部门网站等相关设备,逐步托管到省级电子政务中心机房。

综合办公业务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日常办公、公文交换、流程管理、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督查督办和值班管理、政务信息管理)、视频会议、应急指挥、宏观决策支持等业务系统,全省依托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部署实施和运行,其所需服务器等设备托管在省级或市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中心机房,集中使用维护;系统设备租赁服务维护费用由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一支付。

跨部门业务系统。跨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统一联合设计,分工负责,共建共享;对于行业纵向政务业务系统和地方横向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统一加强纵横向业务融会和集成;跨部门及行业纵横业务系统,均要依托省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

专有业务系统和网站。省、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及中心机房在建设过程中,要能够满足各部门专有业务发展的需求,各部门原则上不再重复建设相应的支撑平台和机房,逐步实现其内、外网专有业务系统和部门网站在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中心机房的集中托管服务。新建或在建的专有业务系统和网站,所需应用系统设备和软件要托管在省或市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中心机房,统一技术维护管理。对于已建的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站等相关设备,逐步完成在省、市两级统一平台中心机房的业务托管。各专有业务系统和网站等相关设备托管服务等费用均要纳入各单位年度财政预算。

(四)整合信息资源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依托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逐步建立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实现部门内的信息纵向汇聚和传递,部门间的信息横向交换和在线实时服务。

企业、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类、综合类信息库的建设,按照统一设计、一家牵头、多家共建、信息共享的原则,依托统一平台集中建设和存贮;全省重要专有业务数据库建设,由省级部各部门各自建设,各市提供各自信息;分别建立维护、管理、信息采集和更新制度,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统一建设的全省基础性数据库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由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一支付,信息维护费用纳入牵头建设部门的年度财政预算;各专有业务系统数据库托管服务和信息维护费用纳入本单位年度财政预算。

对于社会公众关注的涉及多部门的热点、焦点信息,要分别及时采集,汇总分析,按规定程序公开。依据国家《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编制政务信息公开目录,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统一门户网站、各级网站、重点新闻网站等为公众获取政务信息提供便利,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整合安全管理

依托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整合建立统一的安全支撑平台和密钥管理平台,为各项政务应用集中提供安全防御、安全支撑、应用支撑、密钥管理等服务。依托区域电子认证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依法建立整合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依靠安全支撑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冗灾备份中心,集中实现各级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灾难恢复服务。整合建立全省计算机病毒防治、应急处置、安全通报中心,为全省电子政务提供统一的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病毒防护、内容过滤等信息安全服务,提高全省电子政务综合安全防护能力。统一建设的全省安全支撑平台租赁服务、公务员数字证书、开户及服务等费用由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一支付;冗灾备份、单位证书、应用服务器证书和应急处置等其它安全服务费用依据合同金额纳入本单位年度财政预算。

(六)整合运维管理

根据整合工作任务,全省电子政务将建成统一的网络汇接、数据存储、信息交换、应用支撑、冗灾备份、安全保障和应用服务等业务应用支撑体系,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基础设施、统一平台、托管业务系统、基础信息库和信息安全等设施、设备将采用集中运行管理的方式,由财政统一支付租赁和运行维护费用,减少运维技术人员,节约运行维护成本。建立健全统一的电子政务运行维护服务体系,规范运行维护服务管理,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整体运行维护服务标准与质量。各部门专有业务系统的业务运行、信息更新、数据处理与加工、文档管理等业务应用、信息维护工作仍由各部门负责。

五、建设电子政务支撑中心

加强电子政务整合工作,一方面省级各部门不再分别建设共用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投资;另一方面通过统一规划、建设满足各部门实际业务应用和信息交换需要的技术支撑设施。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省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中心机房,尚不能满足业务系统托管、网络传输、数据存贮和冗灾备份等整合工作要求,急需对统一平台、中心机房现有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扩容,建设以业务系统托管中心、数据存贮中心和同城异地灾备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全省电子政务支撑中心,同时兼有应用软件研发、系统升级、运行维护和培训服务等方面内容,实现为全省各级、各部门、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传输网络服务、信息交换服务、数据存贮服务、门户网站服务、技术运行维护服务、系统与设备托管服务、冗灾备份与信息安全服务等功能齐全的综合技术支持服务。

六、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全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整合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各级信息化管理机构在信息化规划制定、重大政策出台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整合意见的各项要求,强化统一管理,加强分管建设项目的论证、立项、审批和监督,确保整合工作目标按期实现。要综合协调本区域、本部门信息化规划、建设、推广应用和资源开发工作,加强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协作与配合,逐步建立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程序规范、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协调机制。

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加快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传输、业务应用支持、信息资源交换、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标准化工作进程,规范项目论证、实施和运行维护的管理。各级信息化管理部门在项目论证、立项、审批等环节,要按照基于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开展业务应用、资源共享的整合工作原则,不再审批各单位专网建设和业务支撑平台机房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各单位要在业务应用、资源开发、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加强信息化项目设计、实施、测试、验收、信息维护等阶段监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健全政务信息公开、更新和日常维护工作制度。

拓宽资金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电子政务建设资金、运行维护费用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分级解决,骨干传输网络维护费用下管一级,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相关部委对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支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或提供运行维护服务。优先支持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和跨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业务系统建设,加大信息安全基础建设投入,加强信息化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健全审批、投资、监管相分离的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信息化工程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省信息办要会同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依据六类整合工作中确定的资金管理原则,尽快制定全省电子政务运行维护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范文2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防火墙技术,在考虑传统防火墙技术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防火墙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分布式防火墙技术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关键字:分布式防火墙安全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it,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e wall technology, and brought the distributed fire wall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defect about the tradition fire wall technology.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principl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fire wall technology. keywords: distributed fire wall security management 一、分布式防火墙概述 1.传统防火墙的缺陷 (1)结构性限制:边界防火墙的工作机理依赖于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构架自己的跨地区网络,包括家庭移动办公和的服务器托管等越来越普遍,所谓内部企业网已经是一个逻辑的概念;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应用要求商务伙伴之间在一定权限下进入到彼此的内部网络,所以说,企业网的边界已经是一个逻辑的边界物理的边界日趋模糊,边界防火墙的应用受到了愈来愈多的结构性限制。 (2)内部安全:边界防火墙设置安全策略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网络的一边即外部的所有人是不可信任的,另一边即内部的所有人是可信任的。但在实际环境中,据统计,80%的攻击和越权访问来自与内部,也就是说,边界防火墙在对付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内部威胁时束手无策。 (3)效率和故障:边界防火墙把检查机制集中在网络边界处的单点上,产生了网络的瓶颈问题,这也是目前防火墙用户在选择防火墙产品时不得不首先考察其检测效率而按前机制反在其次的原因。边界防火墙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提高防火墙单机处理能力甚至采用防火墙群集技术来解决这个边界防火墙固有的结构性瓶颈问题;另外,安全策略的复杂性也给效率问题雪上加霜,对边界防火墙来说,针对不同的应用和多样的系统要求,不得不经常在效率和可能冲突的安全策略之间权衡利害取得折中方案,产生了许多策略性的安全隐患;最后,边界防火墙本身也存在着单点故障危险,一旦出现问题或被攻克,整个内部网络完全暴露在外部攻击者面前。 2.分布式防火墙的优点 (1)增强的系统安全性 增加了针对主机的入侵检测和防护功能,加强了对来自内部攻击防范,可以实施全方位的安全策略。最新的分布式防火墙将防火墙功能分布到网络的各个子网、桌面系统、笔记本计算机以及服务器pc上。分布于整个企业内的分布式防火墙使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信息,而不会将网络的其他部分暴露在潜在非法入侵者面前。凭借这种端到端的安全性能,用户通过内部网、外联网、虚拟专用网还是远程访问所实现与企业的互联不再有任何区别。分布式防火墙还可以使企业避免发生由于某一台端点系统的入侵而导致向整个网络蔓延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使通过公共账号登录网络的用户无法进入那些限制访问的计算机系统。另外,由于分布式防火墙使用了ip安全协议,能够很好地识别在各种安全协议下的内部主机之间的端到端网络通信,使各主机之间的通信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分布式防火墙有能力防止各种类型的攻击。特别在当我们使用ip安全协议中的密码凭证来标志内部主机时,基于这些标志的策略对主机来说无疑更具可信性。 (2)提高了系统性能 消除了结构性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性能。传统防火墙由于拥有单一的接入控制点,无论对网络的性能还是对网络的可靠性都有不利的影响。分布式防火墙则从根本上去除了单一的接入点,而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分布式防火墙可以针对各个服务器及终端计算机的不同需要,对防火墙进行最佳配置,配置时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主机上运行的应用,如此便可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网络运转效率。 (3)系统的扩展性 分布式防火墙随系统扩充提供了安全防护无限扩充的能力。因为分布式防火墙分布在整个企业的网络或服务器中,所以它具有无限制的扩展能力。随着网络的增长,它们的处理负荷也在网络中进一步分布,因此它们的高性能可以持续保持住,克服了传统防火墙因网络规模增大而不堪重负的弊端。 二、分布式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网络防火墙 它是用于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以及内部网各子网之间的防护产品。与传统边界防火墙相比,它多了一种用于对内部子网之间的安全防护层,这样整个网络间的安全防护体系就显得更加安全可靠。 2.主机防火墙 主机防火墙驻留在主机中,负责策略的实施。它对网络中的服务器和桌面机进行防护,这些主机的物理位置可能在内部网中,也可能在内部网外(如托管服务器或移动办公的便携机)。 (1)主机驻留。主机防火墙驻留在被保护的主机上。该主机以外的网络(内部网或外部网)都认为是不可信任的,因此可以针对该主机上运行的具体应用和对外提供的服务来设定针对性很强的安全策略。从而使安全策略从网络与网络之间推广延伸到每个网络末端。 (2)嵌入操作系统内核。由于操作系统自身存在许多安全漏洞。运行在其上的应用软件无一不受到威胁。主机防火墙也运行在该主机上,所以其运行机制是主机防火墙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自身的安全和彻底堵住操作系统的漏洞,主机防火墙的安全监测核心引擎要以嵌入操作系统内核的形态运行,直接接管网卡,在把所有数据包进行检查后再提交操作系统,以杜绝隐患。 论文网在线 (3)类似于个人防火墙。分布式针对桌而应用的主机防火墙与个人防火墙有相似之处,如它们都对应个人系统,但其差别又是本质性的。首先,管理方式不同,个人防火墙的安全策略由系统使用者自己设置,别人不能干涉,其目的是防外部攻击,主机防火墙的安全策略必须由管理员统一安排和设置,除了对该桌面机起到保护作用外,还可以对该桌面机的对外访问加以控制。其次,个人防火墙面向个人用户,主机防火墙则面向企业级客户。 3.中心管理 中心管理服务器负责安全策略的制定!管理!分发及日志的汇总,中心策略是分布式防火墙系统的核心和重要特征之一。一个良好的分布式防火墙系统策略管理模型,对于分布式防火墙系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分布式防火端系统,由于在结构上不再依赖拓扑结构,因此系统的规模伸缩性很大。这就决定了分布式防火墙系统策略管理模型必须适应这一需求,所构造的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三、分布式防火墙的应用 1.分布式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分布式防火墙大都采用软件形式(有的采用了软件+硬件形式),所以功能配置更加灵活,具备充分的智能管理能力,总的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nternet访问控制。依据工作站名称、设备指纹等属性,使用“internet访问规则”,控制该工作站或工作站组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是否允许/禁止访问模板或网址列表中所规定的internetweb服务器,某个用户可否基于某工作站访问www服务器,同时当某个工作站/用户达到规定流量后确定是否断网。 (2)应用访问控制。通过对网络通讯从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基于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协议的逐层包过滤与入侵监测,控制来自局域网/internet的应用服务请求,如sql数据库访问、ipx协议访问等。 (3)网络状态监控。实时动态报告当前网络中所有的用户登陆、internet访问、内网访问、网络入侵事件等信息。 (4)黑客攻击的防御。抵御包括smurf拒绝服务攻击、arp欺骗式攻击、ping攻击、trojan木马攻击等在内的近百种来自网络内部以及来自internet的黑客攻击手段。 论文网在线 (5)日志管理。对工作站协议规则日志、用户登陆事件日志、用户internet访问日志、指纹验证规则日志、入侵检测规则日志的记录与查询分析。 (6)系统工具。包括系统层参数的设定、规则等配置信息的备份与恢复、流量统计、模板设置、工作站管理等。 2.分布式防火墙构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具体应用 一个典型的分布式防火墙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网络防火墙(networkfirewall),主机防火墙(hostfirewall)和中心策略服务器(centralpolicymanagement)。已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在这里我们具体介绍分布式防火墙在托管服务中的应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迅速崛起,数据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提供服务器托管服务。对服务器托管用户而言,该服务器在逻辑上是企业网的一部分,不过在物理上并不在企业网内部。对于这种应用分布式防火墙就十分得心应手。用户只需在托管服务器上安装上防火墙软件,并根据该服务器的应用设置安全策略,利用中心管理软件对该服务器进行远程监控即可。具体体系结构如下图:

图中的公司a、b、c都是托管用户,这些用户都有不同数量的服务器在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器上也有不同的应用。如果托管用户希望把这些服务器的安全问题委托给数据中心专业的安全服务部门来负责,就可以与数据中心签定相应的安全服务保障合同。数据中心的安全服务部门在需提供安全服务的服务器上安装一套cyberwallplus-sv主机防火墙产品,并根据用户具体应用要求,设定的相应策略。对于安装了cyberwallplus-cm中心管理系统的管理终端,数据中心安全服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有在数据中心委托安全服务的服务器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并提供有关的安全日志记录。 参考文献: [1]肖昌吉,周忠丽,邓文红.分布式防火墙原理及其技术研究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 [2]王伟,曹元大.分布式防火墙关键技术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 [3]王江峰,牟永敏,李美贵.基于的桥式防火墙的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

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范文3

近年来内蒙古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上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调查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基层社会管理网络,创新矛盾协调方式等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基层社会管理;基层党组织;鄂托克前旗

社会管理中基层的管理是基石,其既涉及到地方政府管理,又涉及到居民自治,是多元参与的动态复杂过程。

1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的现状分析

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总人口约7.5万,有蒙、汉、满、苗、回等族,其中蒙古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1%。全旗辖4个镇,68个嘎查村以及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分布零散,管理难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鄂托克前旗虽然资源丰富,但就矿产资源和牧业来说,却缺乏精良的开采技术和销售渠道。总体来看,创新鄂托克前旗的基层社会管理,无论从区域还是经济角度来看,都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1.1鄂托克前旗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鄂托克前旗紧抓基层党建,形成了党组织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了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了鄂托克前旗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1.1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管理主体多样化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建文化的作用。鄂托克前旗通过建设“城乡统筹党建示范区”,在各级基层党组织中大力开展了每年至少一次的主题文化活动,主要包括生态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等内容。此外,鄂托克前旗还在嘎查村实施了“年活百树”的增绿工程,支持和鼓励农牧民、社区居民发展农家乐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每年定期举行现场手工艺品制作比赛,成功地构筑了党建文化品牌。在党建文化的影响下,使农牧民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积极进取,把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和特色及生态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二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鄂托克前旗在实施禁牧的嘎查,开展了党员干部“一对一”的创业就业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农牧民创业和再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鼓励搬迁的牧民通过其他渠道来增收致富。除此之外,鄂托克前旗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积极指导作用,调解了发生在农牧民、社区居民间的一些纠纷。三是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了“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核心作用。鄂托克前旗制定了基层党建工作计划、年度计划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使各级党组织书记通过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来了解农牧民的具体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攻克了制约农牧民致富发展的难题,最大可能地为农牧民致富铺平了道路。还开展了党务公开工作,制定了党务公开实施的细则,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在全旗的全面开展。

1.1.2创建新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的多样性、适应性、覆盖性

一是在农牧区社区中开展了“区协、镇管、旗统筹”的模式。鄂托克前旗的实际状况是地广人稀、对农牧民的服务不能及时到位,针对这些情况,建立上述模式,实现管理的适应性和覆盖性。二是在鄂托克前旗生态恢复区实行了“双联共建”模式。所谓“双联共建”就是在帮扶部门与结对嘎查间相互建立联系,针对建设生态恢复区的需要,转移农牧民党员的活动以及为转移农牧民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使转移的农牧民能够稳定地再就业。三是在鄂托克前旗机关系统实行了“协作共赢”模式。在鄂托克前旗机关企事业单位,采用了“公推直选”的方式,重新组建相关部门党总支,并且明确其职能,这样一方面提升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在增强协作、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发挥大系统党组织的作用方面显示了优势。

2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不够完善

目前,鄂托克前旗牧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在完善,新型牧区合作医疗也在全面推行,但还有不足的地方:一是牧区普遍存在医护人才不足,医疗水平落后的情况。农村牧区的医护人员学历层次整体偏低,缺乏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而且,人才流动大,有点成绩的就会很快进入城镇谋求发展。二是资金不足,牧区医疗投入不足。在牧区医疗机构中,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极其单一且简陋,医疗环境差,制约着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2基层社区管理压力较大,社区工作专业化匮乏

在鄂托克前旗农村牧区,村民委员会工作存在行政化、半行政化现象,削弱了一些社会组织的自治管理的能力,导致大量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事务积压到社区。与此同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制度的推进却明显不足。

2.3网络政务发展缓慢,信息安全缺乏保障

表现在:一是政务网延伸困难,阻碍了党建工作电子平台的搭建;二是即使有了网上业务,但效率太低,不能满足需求;三是建立了政务信息网,但是缺乏对网站信息的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四是针对突发性事件,不能够有效及时处理,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

2.4传统的矛盾协调方式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不相适应

鄂托克前旗基层党组织、党员虽然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发挥了一定的指导、协调作用,但在城乡社会转型期,城乡居民利益目前处于矛盾突发期,不同利益群体对各自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次、分化、复杂的情况。通过本课题的调查,我们发现,鄂托克前旗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矛盾纠纷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讲,由原来的城乡邻里之间的普通纠纷转变为局部与整体,甚至是干部与群众的矛盾;二是矛盾纠纷的内容也发生改变,过去主要集中在赡养、草牧、家庭等方面,而现在随着城乡发展,内容增加了农牧民维权、拆迁、征地补偿等新内容。

3加强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创新理念,找准社会管理切入点

社会管理的实质或核心是做好服务,服务是目标,服务是宗旨。首先,鄂托克前旗应提高事关农牧民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质量与水平。如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生产科技讯息及培训、农村文化建设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农牧民的生活,提高其水平,才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农民也才能安居乐业。同时,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现有文化室、阅览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的基础上,组织群众进行各种文化活动或比赛,增加群众间的交流与联系。此外,鄂托克前旗还需要整合基层各种资源,找到群众真正所需,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真正做到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

3.2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基层服务资源

“公共服务中心”是鄂托克前旗目前基层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要进一步推进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与质量,发挥其主体职能。一方面要整合政府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承接村委会的一些服务职能,在村民自治、基层社会组织、集体经济等方面探索可发展的内容与空间,由此,形成基层的公共服务网络。同时,吸纳各类企业、组织参与本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以“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整合各项基层服务资源,不断发展区、镇、社区三级的服务网络建设。

3.3加强基层社会组织,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发掘社会组织的中介功能,加强社会团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基层社会组织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掘其服务群众、反映诉求、调节纠纷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改变其传统的以老、幼、残、弱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情况,从而减轻基层社区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针对基层干部队伍水平偏低的情况,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学历教育、与当地高校合作的方式等途径,对基层干部队伍进行整体性、专业化训练,提升社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4建立网络信息应急处置机制,提高政务信息的安全性

第一,在鄂托克前旗农牧区应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普及网络知识及覆盖率,将政务网延伸到基层;第二,对于部门的干部也应定期进行计算机使用技术培训和观念指导,使网上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进而提高网上的办理效率;第三,鄂托克前旗应就政务信息安全研究建立网络信息应急处置机制,使党务在公开的同时能够保障其安全性。同时,要加强舆情分析,建立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对于网络的管理法规。特别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舆情教育,提高其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

3.5强化社会矛盾调处,创新矛盾协调方式和手段

针对鄂托克前旗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应立足公平正义,通过建立和延伸有效的社会管理网络来解决。在基层社会管理中,要认真解决好城乡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合理协调各方利益与纠纷,要特别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争取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把矛盾控制在初始阶段,防止矛盾与问题的蔓延与扩大,提高基层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宇洁 杨静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ZC13217

参考文献

[1]龚维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

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范文4

为了加强证券经营机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进一步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

证券经营机构计算机系统安全是证券市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一旦证券营业部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轻则导致证券经营机构的局部混乱,危及投资者的利益,重则导致证券经营机构破产,并使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蒙受损失,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各证券经营机构务必高度重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把手”要亲自过问,指派一名领导同志专职负责,并从财力、物力和人力安排上给予必要保证,不断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要严格按照《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将计算机系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各证券经营机构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国证监会的《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证监信字〔1998〕2号,以下简称《规范》),在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务必做到“三个分离”和“一个稽审”:

1.业务与技术分离。业务人员负责处理委托、开户、查询等业务,并承担资金库和证券托管库的维护等工作;电脑技术人员只负责功能的完善和系统的维护,并根据业务人员的业务需求建立用户,不负责具体业务操作。建立用户密码的工作由业务人员负责。

2.前台与后台分离。前台是指为客户提供行情显示,盘中、盘后分析,各种自助委托等服务功能的客户服务系统。后台是指提供开户、委托,资金库和证券托管库的维护等功能的内部处理系统。前后台网络系统应通过不同的服务器相互分离,前后台数据交换应通过专用程序进行,要通过硬件设置,限制前台服务器的工作站进入后台服务器。

3.网络与数据分离。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应由不同人员负责管理。应使用安全级别高的数据库系统,杜绝通过网络系统侵入数据库的情况。数据库系统的口令应由专人掌管,定期更换。

4.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业务技术稽审。要使用具有留痕功能的系统软件,建立健全技术稽审制度,经常核对资金及证券托管库,检查系统权限使用等情况。检查情况应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

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范文5

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趋势

1.大规模网上交易的条件日渐成熟。首先是技术的进步,从技术角度讲,网上交易已可以使投资者在时间上领先一步。其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群已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势头。三是我国证券市场正日趋成熟。

2.集中式网上交易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国证券行业正在向集中交易、集中清算、集中管理以及规模化和集团化的经营方式转换。网上交易采用这一经营模式,更有利于整合券商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交易成本与管理费用,增强监管和风险控制能力。可见,集中式网上交易模式符合未来券商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

3.网上经纪与全方位服务融合。在固定佣金政策的大背景下,使得国内券商提前从价格竞争进入了服务竞争阶段。通常情况下,这一竞争阶段应该是在充分的价格竞争之后到来。价格竞争的直接结果是导致网上交易佣金费率的降低,当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仅靠减佣模式已不能维持下去时,全方位服务模式就会出现。这时候,券商的收入将由单一的经纪佣金转向综合性的资产管理费用。

4.速度问题将会得到解决。在今后几年里,宽带网会获得突破性发展。基于有线电视的CableModem技术、基于普通电话线路的DSL技术以及基于卫星通信的DirecPC技术等典型宽带技术的发展,将使电信能提供逼近于零时延、零接入、零故障的服务。而基于IP协议的交换技术的发展,又将使传统电信业务和网络数据业务的综合统一成为可能。由于互联网协议(TCP/IP)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可以共同接受的协议,因此,未来的宽带网实质上就是宽带互联网的代名词。

5.网上证券交易正在进入移动交易时代。WAP(无线应用协议)为互联网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开放标准,是未来无线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WAP技术可以使股票交易更方便,通过WAP可实现多种终端的服务共享和信息交流,包容目前广泛使用的和新兴的终端类型,如手机、呼机、PDA等设备。用户通过手机对券商收发各种格式的数据报告来完成委托、撤单、转帐等全部交易手续。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证券交易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6.网上证券交易实现方式趋向于多元化。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还很低,但电话、电视机,传呼机和手机的拥有量却很高,截止2001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206亿部,超过美国最新统计的1.201亿户,位居世界第一。因此,突破Web+PC的网上交易模式,使投资者可以借助电脑、手机、双向寻呼机、机顶盒、手提式电子设备等多种信息终端进行网上证券交易,这是中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的必然方向。

7.网上证券交易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县级市都没有证券营业部,投资者买卖股票需要到地级市,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在广东、江浙一带,许多县、镇经济发达,比如在广东南海县,一个县就有500台ATM提款机,却没有一家证券营业部。网上交易的普及,交易网络的无限延伸,将使占中国85%以上的小城市和农村居民变成潜在的股民,使很多没有条件进行股票买卖的人加入到股民的队伍中来。

8.中国网上证券交易即将面临大突破。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将变成全球证券市场的一部分,中国的股市会完全国际化,国际上的一些大券商会想方设法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不可能一家一家地开设营业厅,其策略一定是在网上,这必将促进网上证券业的发展。另外,根据美国的经验,网上证券交易量一旦超过10%,就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中国1999年整个网上交易量不到1%,去年是3%~5%,今年预计会在5%~10%左右。也就是说,近几年内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即将进入最快的发展时期。

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进程与现状

我国券商最早开始尝试开办网上交易业务是在1996年底,此后一年,网上交易一直停留在观望、开发和试用阶段,到1998年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2000年4月,证监会颁布《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对网上交易的业务资格和运作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后,券商的积极性才调动起来。进入2001年以来,网上证券委托交易业务加快了发展速度。截止2001年3月末,104家证券公司中,正式开通网上交易业务的约有71家,占证券公司总数的68.27%。目前通过证监会网上业务资格核准的已达到45家。各网上券商报中国证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1年10月底时,我国网上证券委托交易量占沪深交易所的比例已上升到5.74%;网上开户数319万户,占证券市场总开户数的比例已经达到9.7%。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进程如下:·1996年底个别证券营业部开始尝试开办网上交易业务·1998年真正开始起步·2000年4月证监会颁布《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2001年以来网上证券委托交易业务加快发展速度·2001年3月末104家证券公司中,正式开通网上交易业务的约有71家,占证券公司总数的68.27%·2001年6月末当月网上委托交易量为456.19亿元,占沪深交易所6月份交易量的4.63%;网上开户数达271万户,占证券市场总开户数的8.5%·2001年前6个月网上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2022.88亿元,占前6个月证券市场的4.07%·2001年7月末网上开户数达289万户,占证券市场总开户数的8.93%·2001年8月末通过证监会网上业务资格核准的已达到45家;当月网上委托交易量占沪深交易所的5.53%;网上开户数达301万户,占证券市场总开户数的9.22%·2001年9月末当月网上委托交易量占沪深交易所的5.26%;网上开户数达310万户,占证券市场总开户数的9.46%·2001年10月末当月网上委托交易量占沪深交易所的5.74%;网上开户数达319万户,占证券市场总开户数的9.7%可见,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业务已经初步呈现出可喜的指数型发展态势。券商对待网上交易的态度由三年前的投石问路,发展到今天的大刀阔斧。目前全国网上证券交易投资者户数已经接近证券市场总开户数的10%,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在近几年将呈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由证券之星联合30多家券商网站对12231名网民开展的一次网上调查显示,87.96%受访者认为网上交易在二至四年内将占主导地位,四年后近八成股民会通过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电话委托、营业大厅自助委托以及柜台委托的比例都将大幅度降低,股民获取证券信息的渠道也将会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演变。

2001年5月,赛迪资讯顾问公司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事业部开展了″网上证券交易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556份。调查表明共有27.1%的被访者现在已经把互联网作为证券委托交易的常用途径之一。互联网成为继电话和证券公司营业部之后第三大委托方式(见图1)。电话委托已经取代传统的营业部方式成为最普遍采用的委托方式,而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必将以更加先进的技术优势取代电话成为中国股民最普遍使用的证券交易委托方式。由此看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驱动下,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网上证券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到2001年10月底,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渗透率才仅仅5.74%。这一数据表明,网上交易在我国还只是原有委托方式的一种补充,其替代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要加快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速度,我们认为以下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1.交易费用问题。网上交易投资者要承担的全部费用包括交易佣金、印花税和通讯费用三个部分。交易佣金居高不下是目前我国发展网上交易的最大障碍。长期以来,国内券商都是根据有关法规,统一按照交易额的3.5‰收取固定比例的交易佣金,国家按4‰的税率收取印花税,因此尚不包括通讯费用的实际交易费率已高达交易金额的7.5‰。而在网上证券交易最活跃的美国,投资者通过互联网买卖股票可获得诱人的交易佣金折扣,网络券商Ameritrade甚至推出免费交易网站,不收取任何交易手续费。可以这样说,低廉的交易手续费促进了美国网上证券交易的迅猛发展。我国证券交易实行固定佣金制度,投资者很难从网上交易中获得直接利益,即使部分券商以佣金返还来吸引客户,但毕竟不公开、不规范,并且返还比例还要视客户的资金量、交易量而定,并不是所有客户都能享受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客户对网上交易的兴趣,使得网上交易规模难以扩大。

2.网速有待进一步提高。网速太慢是CNNIC历次调查中用户认为最不满意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由于目前上网大都采用拨号方式,线路拥挤带来的不便甚多,网上证券交易难免不受影响。在交易量较大的情况下,无论电话委托或网上委托,都可能发生线路阻塞现象,网上行情与信息的速度甚至可能比实际行情慢几分钟以上,直接影响交易完成的质量,客户可能因为行情阻塞或显示慢,下不了单或下单拿不到想要的价格。随着网上业务的增长,用户对因特网的传输速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改善目前上网慢的情况,除了增加骨干网的带宽、路由器速度和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外,更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提高用户接入网的传输速率。

3.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客观地说,网上交易的安全系数要高于一般传统的委托方式如电话委托等。在传统的交易方式中,客户委托数据在到达券商交易服务器之前的传输过程中是透明可读的,只要截获这些数据,就能够解读并获取客户的密码以及其他的交易数据等信息。而在网上交易中,客户的私有信息以及交易数据都是经过较长位数的加密,只有交易服务器才能正确识别这些数据,而且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并获得网上交易资格的券商,如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券商均采用了安全认证(CA)机制,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防止假冒和抵赖现象的发生。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由于网络安全性而引起的网上交易纠纷。尽管如此,网上证券经纪面临的最大威胁仍然是安全问题。

4.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网上证券交易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对参与各方的行为进行规范,这就需要更新原有的法规体系,使其适应证券市场新的发展需要。我国的证券法规本身就有待完善,在网络时代还必须解决好以下新问题:(1)无法可依问题。如网上证券交易需要诸如《数字签名法》的法律,以保证用电子签名代替书面签名的合法性,而我国尚未制定这一法律。(2)管辖权和法律选择问题。由于参与交易的投资者不受时空限制,交易者所在地点不再重要,这就对管辖权和法律选择提出了挑战。(3)相关法律的冲突问题。我国新制定的《合同法》已经承认电子合同的合法有效,且许多交易项目的结算也都是通过电子票据来完成的,而我国的《票据法》目前还不承认非书面的电子票据,所以应对两法矛盾之处进行修改。(4)网上信息披露问题。尽管我国《证券法》对有关信息披露作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对通过网络发送信息的合法性尚未加以严格确认,对通过网络谣言或其它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的制裁也缺少可操作的法律条文。(5)法规上的国际协调问题。网络证券将在Intranet和作为全球交易平台的Internet上进行,这必然会使证券的跨国交易变得普遍,而各国的法律不同,发生纠纷时将存在着法律选择的冲突。

5.网上开户、网上资金划转问题。网上交易的一大优势便是打破了时空限制,这意味着办理开户手续以及资金存取都可以方便进行,只需要到身边的银行即可办理一切手续,这在国外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在国内却没有这么方便,投资者开户必须是本人携带身份证到证券营业部去办理。这就使广大农村居民以及所住地区证券营业网点少或根本就没有营业网点的城镇居民,仍然难以通过网上交易所带来的便利,加入到股民队伍中来。

6.个性化程度低,网上服务未能及时跟上。许多券商只是在自己或是他人的网站上建立了一个交易平台,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并未发挥出来。虽然大部分券商网站在构建时也都设置了实时新闻、网上交易、专家在线、CALLCENTER、模拟炒股、虚拟社区、个人定制等一整套非常有吸引力的栏目,但实际运作中,网站提供的服务内容非常有限,原创信息很少,信息重复率高,个性化程度低,对客户的交易决策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券商网站实际上只是为其网上证券委托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证券电子商务有很大差距。此外,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如何帮助投资者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网络信息而不浪费时间,这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7.规范和监管问题。首先,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网上证券交易特点的监管体系。在这一监管架构中,不仅组织结构、参与部门可能会有别于传统的证券监管体系,而且监管工具和手段也会明显不同。其次是监管依据尚不足。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虽然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对网上交易的准入和安全问题出台了一些规则,但法规制度建设还远远不适应监管的需要。有关网上交易的资格审查、网上交易的技术标准和技术体制、网上交易的信息资源管理、网上交易的市场监管都还缺乏明确、公开、统一且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标准,网上安全设施也还只是由各个券商自行设定。再者,对网上交易的开放性认识不足,尚没有形成全球化的协调监管机制。

推动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的若干建议

1.应尽快出台与《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为加强对网上证券交易的管理,规范市场参与者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证监会已制定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但从其内容来看,还只是框架性的,尚未解决网上交易所涉及的众多复杂问题,因此应尽快出台操作性更强、更具体的法规条文,完善各项技术和制度规范,保证网上交易安全可靠,为发展我国网上证券经纪业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网上交易的法规制度建设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国会陆续对互联网及互联网商务的一些具体问题制定了法案。这些法案主要包括:1.网络免税法案(InternetTaxFreedomAct);2.网络公平法案(NetFairActof1998);3.电子隐私权法案(ElectronicPrivacyBillofRightActof1998);4.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案(Children'sOnLinePrivacyProtectionActof1998);5.纳税人互联网帮助法案(TaxpayersInternetAssistanceActof1998);6.电子信箱保护法案(ElectronicMail-boxProtectionActof1997);7.电子信箱使用者保护法案(E-mailUserProtectionActof1998);8.互联网上禁赌法案(InternetGamblingProhibitionActof1998),等等。9.数字签名和电子印鉴法(DigitalSignatureandElectronicAu-thenticationLawof1998),本法案旨在许可金融机构使用电子印鉴技术,并相应地对1968年银行法的相关内容做修正。上述法律和法案是确保网上交易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应加快网上交易的法制建设步伐。

2.加强监管,建立符合网上交易特点的监管体系。网上证券交易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证券交易方式,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引发了许多新问题,对原来基于传统证券交易方式而建立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网上交易的监管上,一是要加强调研,尽快全面了解新的监管对象;二是要根据新的需要,分步骤修订或补充原来的监管体系,例如统一对网上交易系统认证的标准,对IT公司介入证券类服务的责权进行清晰的界定;三是将券商网上交易委托系统的运行情况纳入对券商的现场监管范围之内,定期进行检查;四是根据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要求券商及时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五是教育和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网上证券委托可能存在的风险;六是坚快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犯罪的活动。此外,鉴于网上证券交易在地域上的无限制性,应该充分考虑到对跨国境证券交易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进行监管和处置的复杂性,及早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参与在该问题上的国际合作,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3.国家应从战略高度,促成金融证券业与电信、IT业的技术与业务合作,统一规划,分工协作,提高网上交易的时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大幅度降低总体交易成本。电信行业的发展与合作,对网上交易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从网络数据传输方面看,急需电信部门扩展信道带宽,提高线路传输速率。

网络安全是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尽管目前尚未出现安全方面的大问题,不过一旦网络安全失控,不仅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对社会秩序也将产生连锁的负面影响,因此其严重性不可低估。目前几乎所有券商的网络操作系统使用的都是他国产品,因此加强国内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意义十分重大。就目前来看,国产网络安全产品发展很快,但券商的网络安全意识优待进一步提高。在系统建设的安全措施方面,笔者认为管理层应在两个方面从严把关:一是根据技术进步和黑客手段的变化,及时修订或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二是协调全国网络安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强制性规定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国内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不能各行其是。

交易成本问题是另外一个阻碍我国网上交易快速发展的致命因素。这也是一个跨部门问题,需要合作解决。只有大幅度降低电信行业的各项收费,才有利于证券经纪业网上交易的发展。要推动我国网上经纪业务的发展,必须大幅度降低包括投资者上网开户接入费、网络接入费与使用费、上网计时或包月费用等在内的各项通讯费用,并在券商经营成本不断下降的同时,要有步骤地降低网上交易手续费。

4.引入保险机制,保障投资者切身利益。尽管券商的网上交易系统采用了多项安全措施,但投资者对网上交易仍然存有诸多担心。为此,我们应在依靠技术进步,不断强化安全保密手段,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犯罪的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对应的险种,为投资者投保,通过保险机制的配套工程来消除投资者的疑虑,树立投资者对网络安全的信心,建立保障投资者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备案登记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保险业务。而国外保险公司早就意识到开拓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重要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互联网保险在内的高科技保险业务正成倍增长。英国和美国的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黑客保险″业务,著名的网上证券经纪商ETrade为每个交易帐户免费提供高达1亿美元的保险,这项措施极大地增加了投资者通过ETrade网站进行网上交易的信心。

5.券商应转换经营理念,以客户需要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市场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出现使证券服务的方式和服务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高层次、智能化、个性化服务为特征的信息咨询服务巳成为券商之间竞争的关键。目前我国网上交易的价格竞争缺乏必要的制度环境,不能公开以降低手续费来吸引客户。因此,跨越价格竞争阶段,提前进入网上服务和差别信息竞争,以客户需要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市场信息服务是必然的选择。以目前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券商不仅在信息咨询上可以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还可以在理财服务上为客户定做产品。如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积极拓展与客户的关系,强化全方位的理财服务。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客户关系档案,只要客户一上网,经纪人就可以根据其家庭背景、投资历史品种、财力和投资偏好,为其度身定制一套投资计划或组合;依据网上交易特点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如开拓客户应答中心、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实时大势分析;根据客户的不同层次,设计多元化的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全程托管服务网络安全托管范文6

关键词:证券交易;经营成本;网上交易

证券网上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互联网络资源,获取证券的即时报价,分析市场行情,并通过互联网委托下单,实施实时交易。与传统的证券经纪相比,网上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降低了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并能够提供快速而方便的信息服务,已成为国际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1 证券网上交易的优势

1.1 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服务客户的区域

网上交易是无形的交易方式,它不需要有形的交易场所,可以利用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把各地的投资者联系在这个无形的交易市场之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那些有投资欲望但因无暇或不便前往证券营业部进行交易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并且投资者不再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使成为潜在客户的区域得到扩大。

1.2 降低营业部的经营风险

现有的营业部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因交易人员失误给营业部造成的损失;如下单数量过多或过少,买卖证券错误等。因经营管理制度失控而造成的损失;如违规透支,越权自营等。而由于网上交易的特点,证券交易中间环节减少,投资者直接下单,可以使交易人员失误造成的损失得到控制;通过计算机的管理规则,控制人为主观违规现象。

1.3 降低营业部的成本费用

目前营业部有形交易场地比较大,平均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营业场地的租金费用很高。而网上交易是通过无形的场所进行,只要人们习惯网上交易这种交易方式,证券营业部的营业场所可以大幅降低,而且工作人员也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模拟营业部完成现在营业部的业务。大幅降低营业部的租金和人工成本。

1.4 提高证券市场信息的流通效率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特别高。网上交易可以提供较大容量的信息,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并且信息的流动不受时空限制,使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时间缩短,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1.5 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的交易手段

专家认为,网上交易的安全系数要高于一般传统的委托方式,如电话委托等。在传统的交易方式中,客户委托数据在到达券商交易服务器之前的传输过程中是透明可读的,只要黑客能够截获这些数据,就能够解读并获取客户的密码以及其他的交易数据等信息,而在网上交易中。客户的私有信息以及交易数据都是经过较长位数的加密,只有交易服务器才能正确的识别这些数据。

2 我国证券网上交易目前存在问题

(1)交易安全性。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均采用了安全认证机制,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才能获得网上交易资格。这一做法加强了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假冒和抵赖现象。尽管如此,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仍不容忽视。目前国内的一些证券公司由于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失率大、密码认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可能导致股票盗卖和保证金被提,这些违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客户利益,也扰乱了行业秩序。

(2)网络安全性。由于网上证券交易的全过程均以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在网络之间传递,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上证券交易的委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随时存在被截取、破译的风险。网上交易往往涉及巨额资金,一旦受外部攻击造成系统中断或信息泄露,网上传输数据的隐秘性和完整性就会因此遭到破坏。

(3)网络速度。网上交易通常被称为“流动大户室”,主要是因为其便利的操作程序和便捷的传输速度。目前,我国的网络线路常拥挤不畅,而且网上行情与信息的速度慢,直接影响交易完成的质量。尤其在行情火暴情况下,大多数券商网站系统经常出现网上拥挤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行情传输的延迟,就容易出现因行情报价不准而使委托单无法成交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事故的责任追究会非常困难。同时,不排除黑客使用大量堆送垃圾信息的方法,有意大大降低网络的运行速度,严重时甚至网站关闭。这些无疑都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收益。

(4)法律法规。在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是一种新生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网上交易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远远落后于网上交易的技术水平,监管的方式主要是事后监管。

3 我国证券网上交易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我国证券网上交易的现状来看,仍处于实验阶段,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障碍,但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

(1)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从而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个人电脑成本下降,功能不断提升,使个人电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这正是网上交易的客户基础;二是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多媒体交互技术的突破,网上经纪业务的服务手段增加,ISDN、ADSL带宽数据网的出现。使券商提供的服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调查显示,截至1999年底,我国上网网民已达890万人,其中34%的网民需要从网上获取金融证券信息,15%的网民上网主要目的是从事电子商务,因此有人预计全国从事网上交易的潜在客户大约占25%,即225.5万。另据估计,到200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可能达到3000万,那么,全国就有潜在网上交易投资者750万,这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而实际上它可能会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因此,证券网上交易的发展潜力巨大,任何券商若无视这一点,将完全有可能被挤出证券业。

(3)证券市场日趋成熟。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日益健全,股民对信息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互联网可以提供快速方便的信息服务,大大提高证券市场信息流通的速度,券商的服务功能也将真正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进而促进网上经纪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