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06至2019-06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的各项操作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能实时监控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干预潜在风险,降低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更贴合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需求,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实时质控护理模式;重症监护室;应用价值

重症监护室是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治疗及监护工作,对其健康及生命提供保障的临床重要场所之一[1],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护理质量水平要求极高。因此采用有效护理管理干预,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其生命保障至关重要[2]。实时质控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现有护理内容及流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强化处理,进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3]。本文通过探讨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数据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06至2019-06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34±19.62)岁,其中脑血管疾病11例,心血管疾病12例,恶性肿瘤9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其他疾病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72±17.28)岁,其中脑血管疾病10例,心血管疾病13例,恶性肿瘤12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其他疾病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日常常规护理和专科护理,建立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对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时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错误并指导改正。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实时质控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建立完整的重症监护室实时质控管理体系,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从对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开展质量管理监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成立实时质控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和高级护师等,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全面评估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技能和执行情况,要求护理人员充分掌握各项急救措施和护理流程,包括对患者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并发症、健康教育、护理记录、急救物品等方面。(2)护理小组和护理人员对患者实行实时质控护理管理,实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调查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并及时收取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改进,每月召开会议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

1.3观察指标

(1)实时质控护理小组依据《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内容包括护理和健康知识的掌握、护理记录、病情变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2)通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操作技能的熟识程度、健康知识讲授情况、着装仪态、服务态度等15个项目,各项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3个级别,至少在12项达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则定义为满意,低于12项则定义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与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在知识掌握、护理记录、病情变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各项操作中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66%,高于对照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27)。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临床抢救的重要场所之一,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通常合并有其他疾病,且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存在行为和意识表达方面障碍[4],常规护理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生理变化,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6]。实时质控护理注重护理质量,对质控组成员、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质量监控,将各个护理工作步骤紧密衔接,护理内容更全面细致,并且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更符合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需求[7]。实时质控护理模式中,通过建立规范系统的护理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护理监控指标,提高护理人员的执行力[8],同时对危重症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进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对护理过程中潜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得到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9]。王小宁[10]的研究中,对危重症患者采用实时质控护理干预后,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表明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操作技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唐玲梅等[11]的研究中,危重症患者实行实时质控护理管理后,可有效减少腹泻、便秘等危重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实时质控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既往研究一致。综上所述,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能实时监控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干预潜在风险,减少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更贴合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需求,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