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古代文化对外国创作诗歌的影响

探求古代文化对外国创作诗歌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移入的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移入

在20世纪的美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相当普遍,从20世纪初期新诗运动开始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高潮。一些现代诗人如庞德(Ezra)、罗尼尔(AmyLowell)、桑得堡(CarlSand-bury)、史蒂文斯(WallanceStevens)等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把中国的哲学思想及意境融入到他们自身的诗歌内容中,并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方式,进行美国文化价值观下的英文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富含中国传统思想品格、文化精髓和道德观念,散发着对大自然美的倾慕、对天人合一和谐境界的寻觅、对权力和荣华的轻视以及对质朴与闲适生活的推崇。这种独特的魅力迎合了美国现代意象派诗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影响了现代意象主义诗学观点和创作取向,同时也给美国的现代诗歌注入了清新和活力。中国道家思想认为,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者,而是万象中的一个物种,要做到“以物观物”,才能观察到大千世界的发展演变。自然中大千万象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存在和独特的美好。

美国20世纪初期的意象派诗人选取新的感知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与道家关于自然、人生和美学的基本思想很相似。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Stevens)是继艾略特(T.S.Eliot)之后又一位重要的现代意象派诗人。他的诗独具特色、不同寻常,巧妙地融合了抽象与具体的语言,意境新奇,自由奔放。其优美的旋律、丰满的形象、诙谐的语言、富含深刻的哲理以及对人生的理解都为读者所倾倒。他的诗歌继承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同时深受东方文化意象的影响。在他的大量的日记、诗歌和往来的书信中,他都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他曾在大学期间学习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对东方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热情影响了他的整个一生。他的诗充满了中国式哲学探讨的智慧和优雅,在处于荒乱无序时代,就像一个清新又优雅的风景一样迷人夺目。

二、中国文化“意境”的移入对史蒂文斯作品的影响

诗歌的意境是意象与想象的统一体。要领悟诗歌想表达的虚实相间的意境,只有通过诗人的描写来引发读者放飞想象的翅膀,以弥补意象言语的不足。华莱士•史蒂文斯一向强调想象力的作用,他的诗歌创作富含三个媒介:现实世界、想象与诗歌创作。他认为一个真实的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在诗人主体想象中被感受,他相信诗歌是通过现实和想象相结合创造再生的产物,他那希望在现实中消逝的秩序与美感可以通过诗歌的朦胧内涵而重现。《必要的天使》是史蒂文斯的诗学理论代表作,他在其中阐述了诗歌最高的人类活动,是能帮助人类认识现实的最高的虚构形式。他的诗歌通常不是对个人情感的直接表现而是特别关注诗人主体的心境,表现对于客观现实的观察与联想。他的充满艺术、现实与想象力的诗歌是他诗学理论的灵魂。

史蒂文斯相信诗歌创作如同生命一样,必须通过作者的“创造”再生,特别是要通过作者的“虚构”(fiction)的创作而使其永葆青春。史蒂文斯的《星期天的早晨》一诗也探讨了诗人主体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诗中的各种自然视觉形象也激发出人类的各种情感和记忆体验。诗歌通过主观感受雨天激情、雪花飘零、林花怒放、秋夜归途、夏日绿枝、冬日残树等自然视觉形象,引起女主人公欢欣、哀愁、热情、欢乐和痛楚等思绪,描绘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自我和谐的愿望。史蒂文斯认为诗的世界与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无法区分的,不仅想象依附于现实,现实也离不开想象,诗人一直在创造人类向往但并不了解的一个世界,赋予生活最高的虚构形式。

三、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移入对史蒂文斯作品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理念与中国山水画相同,都十分注重主客体交融,描述的重点不在叙述者本身,而在于主体融于客体的表达方式,这与英美文学及诗歌都是不同的,英文中的主体思想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史蒂文斯曾表露出对中国山水画的喜爱,认为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灵感与自己构思诗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作品都强调现实世界与人类内心情感的融合,既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在史蒂文斯的诗歌《六个意义深远的风景画》(SixSignificantLandscapes)中,诗人试图在诗中消除主客体界限,尝试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述方式,让主体融入客体。Anoldmansits一个老人坐在Intheshadowofapinetree松树的阴影里,InChina在中国Heseeslarkspur,他看到飞燕草Blueandwhite,蓝色的和白色的Attheedgeoftheshadow,在树荫边上Moveinthewind...被风吹动……这首诗没有传统英文诗歌那种直接抒情的描写,而是通过孤独的老人、寂静的松林、蓝白相间的飞燕草和徐徐拂动的微风等意象,编织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暗示主人公寄身于松林中与自然同在,诗人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已经融入到画中等同于自然,只有以物观物,润物自然,才能体会景物的真实性。诗中没有主体思维和思想,通过审视客观景物,将诗人主体心境融入客体环境,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描述出一幅“以我观物,物皆我之色彩”的意境深远的中国式古代山水画。也许我们难以琢磨诗人写作时的真正意图,但诗歌中由文字勾勒出的意境足以拨动我们的心弦,感受到诗歌之美。

四、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移入对史蒂文斯作品的影响

1923年出版的诗集《簧风琴》标志着史蒂文斯的诗歌朝着探讨哲学思想的方面又迈近了一步。《雪人》是其中的一篇杰作,整篇作品都渗透着中国元素,展现出一个全新感知的世界,表现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自然在艺术创作中的推崇。“有”和“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存在与虚无这个悖论性的结论正是诗人探讨艺术与现实、想象与虚构的辩证关系。以雪人比喻一种抽象的、虚无的“冬日心境”,体现出诗人对纷繁复杂哲学的现实思考。《雪人》(TheSnowMan)一诗是一篇独白,全诗共5小节,每节3行,共15行,107个词,一眼看去错落有致,具有“形美”。Onemusthaveamindofwinter须要有着冬日的心境;Toregardthefrostandtheboughs才能领略眼前的冰晶雪白;Ofthepine-treescrustedwithsnow覆盖枝枝青松;Andhavebeencoldalongtime须要久久感到寒冷;Tobeholdthejunipersshaggedwithice才能欣赏松枝银装素裹;Thesprucesroughinthedistantglitter在斜阳中闪烁光彩;OftheJanuarysun;andnottothink才不会心怀感伤;Ofanymiseryinthesoundofthewind寒风萧萧;Inthesoundofafewleaves残叶飘零;Whichisthesoundoftheland那是大地之声;Fullofthesamewind同样的风满大地;Thatisblowinginthesamebareplace在这遍野荒芜;Forthelistener,wholistensinthesnow为雪地里的聆听者吹送;And,nothinghimself,beholds自身虚无才能审视不存在的虚无;Nothingthatisnotthereandthenothingthatis.自身不存在方可洞察虚无的存在。本诗借鉴中国意象的创作手法,整篇作品虽然名为“雪人”,却没有任何描写雪人的语句,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此作者强调意象,通过现实与想象的联系,将“雪人”孕于诗行中。王国维还曾说:“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雪人”一诗表面看来是有我之境,但仔细体会,诗中的“我”是“空我”。“雪人”(snowman)与“无人”(noman)在英语发音中相近,本诗是一个不断净化的过程,诗人认为只有真正拥有了空无之心和冬日心境,才能领悟自然冬景的美好。

诗人在诗歌开篇两小节描述出一幅逼真的、静美的冬景画卷,从寒霜和白雪覆盖的松枝到远方阳光下的杜松,由近及远,由清晰到模糊。这里强调了主体观察客观自然的时候,需要有与之相配的心境,因为若要去欣赏自然就要有自然的心境,可见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想象力。

要想有观赏冬日的美景,就必须有冬日的心境,要去除主观赋予寒风的凄苦感觉,因为这是人类的情感,这种描写会扭曲大自然真实自然的姿态。第三和第四小节是阵阵伤感风声和残叶声响的听觉描写,史蒂文斯提倡在诗歌中运用有意义的声音,借助诗歌独特的语言手段暗示人类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强化人与自然交融统一的主题,使诗歌的哲理意蕴更加深厚。最后两小节刻画的是连原本模糊的景色和伤感的声音都消失了的荒凉大地,连雪地里倾听的雪人也变成了虚空,融于白茫茫的雪景之中。“存在与虚无”是道家禅宗认为的万物之根本。这种淡出世俗、超然世外、索然无求、自在宁静的心态也正是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认识世界,就必须全心投入,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才能真正合二为一,才是诗人观赏雪景而领悟的真理。史蒂文斯这种把哲学思想糅合到文学诗句中的创作手法让读者理解深邃的生活哲理,体会物我两忘的禅宗意蕴。《雪人》中作者描绘了一系列足以能够代表北美冬日风物的自然意象:霜、雪和覆盖雪的松枝。的确“一个人只有具有冬天的心境,才能去看雪,才能看那松树上挂满霜雪的树枝。”

众所周知,在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大量地传入西方社会,拓宽了西方文学者人的视野,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史蒂文斯的作品显示了世界与想象创作的统一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他用优美的文字勾勒出的人类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画面,其作品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学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跨文化交流日新月异的今天,史蒂文斯的作品仍然深受中美学者的追捧。

作者:袁素卓 李东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