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研究论文范例

外文研究论文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1

课程开发流程比较

课程开发,也称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对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多层次的规划和设计。一般来说,课程开发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其具体的开发流程因各国的技术职业教育的体系、管理及运行机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的技术职业教育系统是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其课程开发工作主要由各个办学机构承担。首先,针对拟开或现有专业进行广泛调研,征求行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团体及社会公众的意见,然后,分析人才需求的现状及趋势以确定专业名称及招生规模,分析职业所需的能力体系以确定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的专业教学计划需上报学校学术委员会论证、审批,并在市教育委员会审批、备案。

课程体系结构比较

国内外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有所区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积极与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教学相适应,采用了比较灵活的选课机制,即除了规定的必修单元学习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修单元和附加单元。灵活的选课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如美国著名的康奈尔酒店学院的饭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限定选修课、饭店选修课、自选课、实践五部分构成。而我国旅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二十几年来基本上是以学科或知识的逻辑来组织的。从横向上看,以必修课、选修课为标准进行划分,它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环节六大模块构成。其中,必修课属于旅游类专业人才必备的通用性基本理论和知识,选修课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方向有不同的选择。从纵向上看,实行的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体系。近年来,不少院校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反映到课程设置上,比较集中的做法是改变过去仅仅围绕狭窄的专业课来协调基础课的方式,取而代之普通的课程(或称广泛基础课,即共同课+基础课)———专业课———加修的课程(为拓展的课程或相关的知识课程)组织形式,出现了“模块型”、“系列型”等多种课程设置形式的局面。可以说,这种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大的意义。国内某旅游专业将旅游服务与管理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课程分为四大模块:素质模块———包括基本素质和旅游专业素质两个方面。饭店服务技能模块———包括饭店管理概论、前厅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导游技能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旅行社管理、客源国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旅游生态学、旅游法规等课程。实践操作模块———包括专业实习、“两课”社会实践、读书报告、旅游地理野外实习、导游业务现场导游、实验操作、实训培训等。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比较

从理论上讲,国内外院校旅游类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相同之处在于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课程学习上也注意到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但在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上看,国外的旅游类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架构呈发散态势,从外环向内环看,则是较大范围的不同知识融合,收敛于内核,学院只对内核进行严格控制,其余层次均赋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将高等教育的统一性与职业差异性有机整合。而我国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则是一个上升的梯形。这是一个按照学科或知识的逻辑组织构筑的主干结构,它传承了传统专业的高教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目前被国内大多旅游院系采纳。在这种体系结构下,各院校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趋势是强调统一性,而对多样性重视较少。《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0年3月21日)中指出: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大致为4∶6,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比例一般是50%,实习一般安排为一个学期。对于文化基础要求比较高或者对于职业技能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能力导向型与知识导向型的课程安排比较

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决定着旅游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关系到对旅游类职业教育性质的认识。但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究竟是应该重学术性、理论性,还是重应用性和职业性?众所周知,旅游学是一门文理工兼而有之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按照学科分类来看,它当介乎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从传授或学习知识的角度讲,当是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重;再从中、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看,从事实际工作者居多,多从事基层服务和基层管理。旅游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就注定了旅游类职业教育课程指导思想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当是学术性、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而不能因为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者居多,就过分强调其应用性,而轻视、甚至忽略学术性和理论性。当然,也要防止重理论而轻实际,重学术而轻应用。康奈尔酒店学院将不同类型的课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又对应着不同的工作能力,在每一类别之下延伸出若干门课程,核心课程与饭店选修课程的类别划分基本相同,每一类别的饭店选修课包含更多的课程,限定选修课和任选课没有具体的课程限制。通过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康奈尔酒店学院是以工作素养为导向设计课程,从而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我国的课程安排是按知识体系进行组合设计的,更多考虑的是学生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而对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重视不够,所以在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和突显专业特色方面有一定欠缺。如扬州某旅游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五大类知识构成中,有四类可以说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通用课程。进一步说,国内的专业教学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康奈尔酒店学院围绕着培养学生九方面能力开设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一方面给学生灵活的选择权,另一方面又通过学分控制保证核心课程内容的学习。与之相对应,国内院校课程的总数偏少,公共课程所占的学分偏高,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康奈尔酒店学院饭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已不再局限于酒店的房务管理、餐饮管理等传统课程,而是以此为依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了有效扩展。比较典型的是将酒店与房地产进行有机融合,开设了诸如房地产管理、房地产金融与投资等多门此类课程。从教学侧重点上来看,康奈尔大学非常重视饭店管理中关于硬件知识的讲授,他们开设饭店设备操作、设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设备管理、饭店设计等21门和硬件相关课程,并在核心课程中体现。但国内大多数院校把饭店管理专业划归为文科专业,讲授关于服务层面的软件知识,其中较多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已经变为显性的知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已经逐渐弱化。扬州某学校旅游专业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架构中虽然涵盖了酒店设施管理类知识,但其重要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p#分页标题#e#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2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一)研究样本的收集与整理在CNKI网站的博士论文库和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馆藏电子目录中,共发现题目或关键词中带有“广告”的博士论文(以下简称为广告学博士论文)共71篇,发表时间为1996年至2009年。研究者分别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学校、专业、论文题目、年份进行编排和列表。

(二)研究内容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在不同学科的分布、研究主题的分布及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整体分布及不同学科的异同、参考文献的来源及构成等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学科分布

本研究共涉及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09年。第一篇广告学博士于1995年,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撰写的《中国报纸广告史论》。但1995年-2002年每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寥寥无几,一直在1篇到3篇间徘徊。从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开始攀升,虽然在2004年数据回落至3篇,但从2005年到2007年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健的增长势头,并在2007年到达了15篇的顶峰,论文数量在2008年又跌落到3篇。在2009年,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重新上升至6篇(见图1)。表1各一级学科撰写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表(单位:篇)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新闻学与传播学17外国语言文学6控制科学与工程2地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10心理学6艺术学2法学1中国语言文学8历史学3应用经济学2农业经济管理1工商管理6社会学3理论经济学2哲学1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从学科分布来说,这些论文来自16个国家一级学科,30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共计17篇。其他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本研究将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共分为6大类,分别是广告理论(广告传播理论、广告经济理论、广告语言)、广告经营实践(新媒体广告、广告策略、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广告投入策略、广告经营管理、受众研究)、广告社会影响(广告与社会、广告与文化、广告批评)、广告史、广告监管、广告总论(广告产业和广告市场)。分类统计发现,研究主题为经营实践类博士论文最多,为28篇;广告社会影响类论文次之,为22篇;广告理论类论文位列第三,共12篇。以下依次为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见图2)。进一步分析发现,2002年之前(包括2002年),广告学博士论文集中在广告理论和经营实践领域中有限的细分类别,每个类别中也仅有一两篇。2002年以后,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研究主题也更为宽泛。除去在“广告经济理论”、“广告投入策略”和“广告市场总论”,广告学博士论文对其余14个细分类别均有涉及。其中,“广告社会影响”中三个细分类别的论文增长数量都在4篇以上,一跃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此外,研究新媒体广告经营实践的论文达到7篇,与广告策略研究的论文数量持平。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博士论文数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中重术轻学、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

2.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比较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除了广告监管这一研究主题未涉猎之外,其他五类主题都有研究成果呈现。但选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社会影响”(7篇),广告基础理论研究文章仅有3篇,广告传播客体(受众)的研究缺失。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及设计、广告策略中企业的广告决策问题和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心理学科的博士论文注重广告受众的研究,通过研究广告受众的信息处理方式找到广告认知的规律、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对广告学总论进行了探讨,例如《广告市场研究》、《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报纸或电视广告进行分析,通过广告中的各种元素映射出社会变迁或居民的意识形态;外国语言文学的博士论文主要是利用语言学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的特征;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中,有两篇通过对广告的内容分析解读社会的变迁,另一篇则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了青少年广告态度的影响因素;艺术学的博士论文中,一篇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数字交互广告设计理论研究》,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探讨数字交互广告的设计准则,另一篇通过对广告视觉语言的研究,梳理西方价值理性视野中的广告文化批判观点并总结中国近20年来广告文化研究;法学的一篇博士论文对广告监管进行了研究。此外,地理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论文分别从这两个专业领域对户外广告投放和农产品广告市场的广告投放及受众研究做出了分析;哲学学科的论文则对广告道德进行了研究。#p#分页标题#e#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整体分布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其关键指标就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作者在郑欢等对传播类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具体分为统计分析法、实验法、理论演绎法、理论建模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二手资料法等类别。鉴于大部分广告博士论文使用了不止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对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都进行了统计,因此,论文篇数之和会大于总体论文数量。由图3可见,理论演绎方法在博士论文中运用较为普遍,其次是统计分析法,理论建模方法居第三位。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和二手资料法所占比例相近,都在17%左右。规范分析法运用较少,仅为4%。

2.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比较通过学科之间的比较发现,作为广告学所隶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但是,除了理论演绎法,其余研究方法很少被单独使用。在该学科的15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中,有7篇论文只运用了理论演绎法,即在某些理论或者研究范式的指导下,运用思辨的方法得出结论,如《广告伦理研究》、《广告文化批判研究》。另有6篇论文运用了统计分析和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还有2篇论文运用了简单的理论建模和内容分析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对广告学的研究论文多使用理论建模的研究方法。例如,《最优广告投入策略的研究》运用了两类建模方法,《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研究、案例研究,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心理学科的论文多使用实验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是所收录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唯一将眼动技术引入到实验中的论文。但是,有的论文实验的被试量过少,如《网络旗帜广告的认知效果研究》有效被试量为30人,无法代表中国整体网民状况。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运用理论演绎法或理论演绎、内容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使运用了统计分析,也多为简单描述统计,基本不涉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

3.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统计分析法、实验法和理论建模等方法已经应用到广告类博士论文中,表明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开始趋于多样化。完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眼动技术、加工分离程序、节目分析器的运用,明显的提升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来说,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7篇),占该学科论文总量(15篇)的将近一半以上。仅仅应用理论演绎法,而不纳入统计调查分析对理论进行验证,会使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明显降低。

(2)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例如,某论文在比较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电视广告心理效应时,仅选择155人样本进行实验,在分析时也仅用了方差分析一种统计方法。有的论文开篇介绍称其研究方法为“质化与量化相结合,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和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片分析法,在内容分析基础上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美学理论深入剖析电视广告审美特性”,而实际上运用的统计分析只是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提到的“内容分析”既没有对抽样方法与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也未对研究文本进行严格编码和统计分析。

(四)论文参考文献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途径。具体来说,来自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把握程度。鉴于欧美等国的广告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国际学术前沿的关注程度。为了细致透彻的分析,笔者将总体参考文献划分为“外文学术文献”、“译著文献”、“非译著中文文献”和“其他文献”。外文学术文献包括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译著文献包括国内学者翻译的外文书籍和论文;非译著中文学术文献包括C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的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其他文献包括报纸、网络文章等。本文共研究了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但只研究了其中68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原因在于,《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和《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两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包括俄语和蒙古语文献,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文献是否来自于专业学术期刊。另外,《中国报纸广告史论》写于1995年,文中没有给出参由图4可以看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以非译著中文文献为主,外文学术文献为辅,占第三位的是译著文献。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文书籍(26%)、外文学术论文(19%)和外文书籍(14%)。而中文学术论文和外文行业期刊所占的比例甚少,均未超过10%。这一分布比例显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仍然以中文书籍(而非学术)论文为主,且其比重远远超过后两者。但其对外文论文和外文书籍的重视程度也值得肯定。笔者在对外文论文、外文期刊、中文期刊这三类文献研究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广告类和其它类文献。从图5即可看出,尽管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参考的外文论文和著作较多,但所借鉴的广告学专业论文和行业期刊文章中文献的比例均不到20%,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对中文行业期刊的借鉴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71篇博士论文中,有11篇论文没有引用外国文献,分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这些论文都是2003年后撰写的,其中一篇是2009年完成的。此外,有19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学术期刊论文,11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书籍,20篇博士论文未参考中文学术论文,2篇论文未参考中文书籍。

结论

(一)撰写广告学博士论文的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共有30个专业的学生撰写了与广告相关的博士论文,充分体现了广告学跨学科的复杂特征。尤其是来自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博士论文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及方法。但是,部分跨学科的博士论文仍停留在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对广告实践进行解释分析层面,鲜有探寻广告运作规律、创新广告研究方法、提出崭新框架的佳作。#p#分页标题#e#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渐趋科学化在广告学博士论文中,除了理论演绎法之外,统计分析、理论建模、内容分析和实验法的使用也占很大的比例。相比于广告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较强。但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常常拘囿于本学科常用的方法,能同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且应用层次较精深的博士论文极少。同时,大部分广告学博士论文仍采用理论演绎法。部分论文虽然运用了统计分析法或内容分析法,仍存在科学性、严谨性不足等问题。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基础尚不够扎实参考文献,反映了研究者对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趋势的把握程度。对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力度不足,无疑会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性。本研究发现,广告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所涵盖的外文文献和专业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还没有达到半数,部分博士论文甚至没有来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文献。这种情况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基础理论关注不足传播学专业广告学方向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多以传播学为主,对广告学科应用实践和理论基础建设帮助不大;广告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科的贡献明显强于前者,但其关注点多集中在广告学热点问题,如新媒体广告的经营以及对受众的影响上,而对广告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失。张金海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广告学研究深陷‘学不精’、‘术不深’的尴尬之中”[10]。由此可见,三十年来,广告学博士论文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关注主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3

首先,笔者对中国知网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登载的近3年(截止于2013年12月)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网络检索,逐篇阅读论文的“摘要”和“绪论”等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部分,下载了所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学位论文;然后通过内容分析法选择了其中与音乐教育选题相关的23所高校的108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样本.论文“研究方法”维度的数据统计主要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研究方法名称、数量、种类以及参考文献等信息,然后对所获数据进行建档、整理和统计,最后以这些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和逻辑分析.研究不仅对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反映研究者方法论立场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宏观的方法学视角检视和讨论各篇样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情况,力图清晰地描述出目前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类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现状和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态势.

2样本论文的方法学特征

2.1实现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

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是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标志性方法.然而,调查发现,只单独运用这两种方法收集调查资料的样本论文仅有10篇,而把定性资料收集技术同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组合起来进行运用的样本论文却有98篇(90.7%),其中,无结构式访问法(97篇,89.8%)和现场观察法(34篇,31.5%)是被组合运用频次最高的两种定性资料收集方法.说明样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对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达到以定性资料来补充定量调查的结果,或把定性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的背景资料,实现两种资料的互相印证.暂且不论这两种研究预期能否实现,仅就研究方法运用而言,包容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并且混合方法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因此,在音乐教育研究方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研究的背景下,样本论文对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不仅符合其母学科音乐学新的研究取向,也符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必然有利于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和成熟.

2.2尝试运用多学科理论解决音乐教育实践问题

面对研究面越来越宽,研究问题越来越深的现状,保持音乐教育科学学术效力长久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运用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工作.调查发现,明确表明了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样本论文有34篇(31.5%).这些论文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从多学科角度对同一音乐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使得研究的论证更加全面、科学、深刻,提升了硕士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然而,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使用了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样本论文在分析深度、理论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由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研究者属于音乐学的初学者群体,他们对跨学科、多学科的理论应用尚处于尝试阶段,出现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这为以后的研究者融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开辟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在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3样本论文的方法学问题

3.1研究方法写作不规范

所谓“规范”在于其统一性,尽管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对某些细节的处理是否应该统一至今还无共识,但是,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阐述还是有一个一般写作模式可以参考的.由于研究方法是由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三个层面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在研究方法写作时,应单列一个研究方法章节,按照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的架构进行表述.调查发现,只有47篇样本论文(43.5%)是按照这样的写作模式对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的,说明研究方法写作不规范在样本论文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大部分没有对研究方法阐述进行规范写作的样本论文,在研究方法部分就不能从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等方法论的视角对其研究论证过程作全面的阐述.这样不仅会使社会调查研究的层次与结论的意义因为缺乏充分和明确的理论框架的指导而受到限制,还会使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等由于研究前无明确理论假说、后又无严密论证而难以得到保证.

3.2研究方法表述不够详细

调查发现,在47篇有按一般写作模式阐述研究方法的样本论文中,只有1篇相对详细地阐述了方法论和具体方法,42篇(38.9%)部分描述了论证过程并有对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意义进行说明,4篇部分描述了论证过程并罗列出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名称;在61篇(56.5%)只列举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样本论文中,40篇(37.0%)对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意义进行说明,21篇(19.4%)仅罗列出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名称.由此可见,研究方法表述不够详细在样本论文中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没有对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人们就无法准确判断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与使用的恰当性,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必然要受到质疑.

3.3社会调查方法运用存在缺陷

调查发现,样本论文在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上也存在着诸多明显的缺陷.有33篇论文(30.6%)没有对研究的目标总体进行界定;有52篇论文(48.1%)没有报告调查的回收率;大部分有采用无结构式访问法的样本论文(75篇,77.3%)没有附上访问提纲,文中难以找到访问的论证资料,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只有2篇论文在样本抽取中实现了随机抽样,对抽样方式未予说明的却有68篇(66.7%);有27篇论文(25.0%)对变量测量方法一字不提,其余的81篇论文(75.0%)也只是部分介绍变量测量方法,“无法了解研究的概念与其经验测量的现象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联系”;有103篇论文(95.4%)没有说明问卷的信效度检验情况,无法判断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程度.

3.4统计分析方法使用过于简单化

一般情况下,描述性调查主要侧重于基本的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而解释性调查则主要依赖于双变量与多变量的相关分析及其他一些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发现,虽然样本论文中解释性研究居多(69篇,63.9%)、描述性研究较少(39篇,36.1%),但是样本论文的研究却明显偏重于描述性统计方法如百分比(104次)和频数方法(63次)的使用,而对一般推断性统计方法(如T检验、U检验等)和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频次却极低,均没有超过4次,说明样本论文的统计分析方法使用过于简单化,这容易使解释性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出现重描述轻解释的现象.

3.5外文文献利用能力较弱

调查发现,样本论文对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较弱,大多数论文(81篇,75.0%)没有参考利用外文文献,仅有27篇参考利用了外文文献,共参考外文文献141条,篇均1.3条.只参考国内而没有参考国外的文献,至少说明了大部分样本论文是在不充分的文献调研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

4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建议

4.1提高研究方法论素养

方法论是研究过程的理论和指导研究者使用研究方法的决定因素.由于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不全面、不系统、不规范,研究方法论素养不高是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群体的普遍性问题.这将会使硕士研究生“缺乏整合和组织已经掌握的专业理论、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等材料的能力”.因此,要提高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类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需要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论素养,具体体现在规范地撰写研究方法;详细地描述研究方法;规范地运用研究方法等三方面.

4.2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目前在艺术院校教育中比较缺乏抽样调查(社会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的专门训练,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社会调查研究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技术的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特性、功能与适用范围,是做出合理的选择与恰当的运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才可能切实掌握音乐教育调查研究所必需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方法运用水平.

4.3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音乐教育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可能涉及到许多社会因素或多重矛盾关系,仅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来分析调查资料是难以全面揭示音乐教育社会现象或问题的.虽然统计分析方法不是越复杂越好,但是,社会调查研究必须运用与之相匹配的统计分析方法才可能达到研究的目的.如解释性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往往需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才可能更为准确地反映音乐教育“社会现象的实际结构和本来面目”,因而,将来的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必然需要应用到更高级的统计分析方法.由此可见,对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欲提高自身的社会调查方法运用水平,提高自身的统计分析水平刻不容缓.

4.4充分利用外文文献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4

一、中兴事件的前因后果

(一)中兴通讯公司在美国市场屡次被限

其实早在2012年10月8日,中兴通讯公司就被美国众议院的情报委员会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建议阻止其在美国开展投资活动[4]。2016年3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以中兴通讯公司秘密向伊朗出口产品为由,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了出口管制。由于中兴通讯公司遭受美国出口管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中兴通讯公司从美国进口产品的周期受到了极大影响,到货的时间长短就存在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中兴通讯公司整个供应链蒙受了非常巨大的损失[5]。整整一年之后的2017年3月7日,中兴宣布以8.92亿美元(约62亿人民币)罚款的代价,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而中兴通讯公司2011~2015年的净利润一共加起来也不过是59.85亿元。相当于这五年都白干了[6]。再加上2018年4月16日来自美国商务部的芯片禁令,中兴通讯公司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就连续三次遭到了美国政府的行政禁令,而且美国政府一次比一次下手还要狠,一次比一次更加不讲道理。

(二)中兴以外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同样被限

2005年8月3日,由于美国政府的行政干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退出对美国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计划[7]。2008年,华为曾经试图联合贝恩资本对3Com公司进行并购,但却以国家安全为由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否决[7]。2010年8月,华为尝试与美国电信商Sprint公司进行电信领域合作,却被美国政府以或对美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客户构成重大风险为由禁止参与合作。2010年10月,华为试图收购美国3Leaf公司的专利技术,却再次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2012年9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令宣布禁止三一重工在美国进行风电投资项目。可以说,中资企业的发展随着自由贸易的步伐越走越大,可是在原本应该享受自由贸易的美国市场却遭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连续多次不间断的野蛮干涉。

(三)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被限的主要原因

凡事都有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近十年来,美国政府对中资企业表现出来的野蛮行政禁令,折射出的其实是美国在面对日益强大的中资跨国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自信与畏惧感。2008年9月15日由于次贷危机加剧而不得不宣布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引爆了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从那以后,与全球市场疲软相向而行的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包括美国市场)的投资开始急剧增加,中国也由此取代了美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尤其在通讯技术领域,中资企业从3G时代的跟跑、到4G时代的并跑、再到即将到来的5G时代以华为、中兴为首的中国通讯公司终于实现了技术领跑。这也许正是昔日霸主美国所不愿意面对的残酷现实,这才以莫须有的借口宣布了芯片出口禁令。客观地讲,虽然中资通讯公司在5G技术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但是目前市场上各种硬件的芯片却大多被美国公司所垄断。美国政府宣布的芯片出口禁令对于中兴通讯公司无异于釜底抽薪,而美国不惜牺牲自己芯片市场份额为代价企图把中兴扼杀在5G时代的摇篮里,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是真的急眼了,非常害怕中国企业在5G时代全面领先。

(四)中兴事件对于中国科研发展的历史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行各业中一直弥漫着一种“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回首过去的这些日子里,在此思想下催生了一件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现在依旧历历在目。1980年9月26日,中国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成功实现了首飞。由于后来轻信了与美国麦道航空公司的所谓合作,放弃了运10的自主研发,导致中国的第一次大飞机研发胎死腹中。直到30多年后的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首飞成功,中国的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研发才重新步入正轨。上世纪90年代初,联想公司曾经在公司发展战略上面临关键的抉择。时任联想董事与总工程师的倪光南认为,联想应该对标英特尔“芯片”技术,全力研发“中国芯”,坚定走技术路线。而柳传志则认为,联想不应该在研发上浪费钱,芯片造不如买,对于企业利润才是最重要的。最终倪光南出局,联想ASIC芯片等项目中止,联想从此走上了专注贸易加工的不归路。中兴事件再次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有望扭转过去几十年“造不如买”的思想,从而达到对独立自主搞研发思想的高度统一,促进中国各行各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市场稳步迈进。

(五)独立自主才是科学发展的硬道理

中兴事件爆发后,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改革开放之前,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宝贵思想,中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创记录地完成了“两弹一星”的自主研发。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外国技术封锁,中国独立自主研制出了一大批国之重器:中国空警-200、量子通讯技术、北斗导航系统、第四代隐身战斗机J20、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国产航母等。“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说:“感谢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逼得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力更生之路。”不仅是中国的军用领域,在中国的民用领域同样如此。2008年以前,中国“红外探测器”全部依赖进口,美国严格禁止对中国出口。2009年开始,高德红外开始致力于国产研制与批产化。2014年,高德红外完成了国产自主红外芯片的研发及批量化生产,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成立了不少汽车合资企业,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走在了世界前列的却是从2004年开始自主研发新能源技术的比亚迪,就连汽车工业的老大哥奔驰也跑来中国主动寻求与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无数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科学发展的硬道理,一万年也不会过时。只有这样,才能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摆脱被别人掐脖子的危险处境。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升级中国的产业能力,占据高端产业链,掌握话语权与定价权。

二、中国引进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中兴之痛”

中兴事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引发巨大的社会思潮,在于这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偶然发生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件能够引发中国人痛定思痛的去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的催化剂。中兴事件的发生虽然本质上已经超越了单单的一个商业行为,但是其背后所产生的威慑程度才是需要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能够被一个政府禁令威慑到其生存,根本原因还是太过于依赖于国外的核心技术,自身的研发水平跟不上企业高速发展的步伐。不仅在中国的企业之间,在中国的高校当中同样也存在着类似的“中兴之痛”。目前高校的教育科研对于国外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此现状是多种情况综合产生的。有中国高校学术界“崇洋媚外”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有中国自主科技期刊数据库建设相对国际化程度不够高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也有中国高校的职称与论文评价体系重洋轻中的体系因素造成的。笔者对目前近20年里中国引进国外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整体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国外期刊数据库的数量、价格、合同条款和服务分别进行了总结归纳。

(一)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引进数量

目前来讲,中国各大高校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经费超过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这种现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法有效改变。而与美国公司在芯片产业的垄断地位相似,在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行业美国公司也长期保持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美国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美国EBSCO公司、美国ProQuest公司、美国JohnWilley公司、美国CengageLearningGale公司、美国JSTOR公司、美国LexisNexis公司等[14]。根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2017年的统计数据,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1997年引入到中国开始的前几年发展较缓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引进的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开始急速增长。直到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这一增长趋势才开始逐渐放缓。2010年中国政府的“四万亿”措施见成效,中国引进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量又引来小高峰。到2016年为止,整整二十年时间内,中国引进的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量从1个增长到了140个,涨幅非常惊人。

(二)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垄断价格

由于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目前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中国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不得不被迫接受高定价。2016年中国引进140个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花费了近13亿人民币,平均下来,每个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年使用费高达一千万人民币[14]。这个价格还仅仅是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当年的访问与使用下载费,第二年要想要继续使用的话必须续费,而且这个续费的费用还在以近10%的涨幅每年递增。值得注意的是,10%的年涨幅不仅远远高于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约2%的年涨幅数据,更是超过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7%的年涨幅数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年涨幅都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短期来看,中国高校面对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这种高定价与高年涨幅的“双高”不合理窘境难以改变。

(三)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霸王条款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在与中国各大高校签订具体商业合同的时候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谈判专家组与这些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进行谈判的重点内容之一。[14]目前在中国有各式各样的高校一千多所,类别繁多,包括985大学、211大学、普通本科大学、独立本科大学、高职高专学校。这些高校的经费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985高校拥有雄厚的经费,而一些高职高专学校的经费就少得可怜。同样的,由于中国目前的特殊国情,客观存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程度不统一的状况,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对比较欠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往往倾向于以中国发达地区高校的985高校的购买价格为标准,来推广给中国的其他地区的高校,不情愿考虑地域差异与高校类别不同的区别。除此之外,中国高校在购买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时候没有选择,基本上只能以包年包库的方式进行购买,无法按照具体使用量或下载量来付费。

(四)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糟糕服务

根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的统计,高校图书馆对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服务有很大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交流培训、平台使用、售后服务这三大方面。首先是交流培训的问题。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往往是只关心签合同卖钱,卖完等于完事,缺乏长期面向高校开展专业的培训活动,即教在校师生如何使用数据库,尤其是宣传、推广、培训活动这些做得不够到位。其次是平台使用的问题。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反映,有些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平台响应较慢。比如工程索引数据库(EI)在访问的时候体验较差,服务器很不稳定,经常出现无法访问或响应速度极慢的情况。最后是售后服务的问题。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售后人员经常出现变动,导致很多时候不能对访问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部分中小规模高校反映的访问使用问题在半年甚至一年之后才能得到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方面的反馈,明显不被重视。

三、有效解决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建设中的“中兴之痛”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兴事件注定成为本世纪的一件标志性事件,此事件的影响也必然异常深远,其背后的真正博弈不仅仅是公司与公司的对抗,而是处于上升期的中国与处于衰落期的美国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弈。最终的胜负不仅关系到通讯技术行业、芯片行业等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与格局,更关系到中美两国各个层面产业链的再平衡,甚至关系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国际关系与地位。这也是为何在最近多次强调目前世界正处于近百年未有的历史重大变革当中[15]。总书记说的比较委婉,直白一点的意思就是:此役之后,中国将重新主导世界的发展与国际秩序。在此激烈斗争的背景之下,中国科学研究的信息化资源体系建设的高地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需要去争夺的阵地。针对目前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在中国垄断地位的情况,中国的各类高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也必须有所作为去改变这一不合理的不利现状,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笔者也尝试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决上文所提到的问题。

(一)团结壮大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

聚沙成塔,众志成城。中国各类高校如果有意向购买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应该积极加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迅速壮大组织规模,团结一心,一致对外,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与谈判权。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曾经在2016年高调在美国投资建厂,却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被美国工会搞得很没有脾气。假如中国的高校能像美国工会这样团结在一起,相信一定能够让曾经趾高气昂的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们头疼一阵的了。

(二)加大与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的谈判力度

毫无疑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已经发挥了非常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值得肯定,而在有些方面依然可以有更大的谈判空间。首先是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价格。目前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价格的年涨幅平均在10%左右,但是数据库每年进行更新的数据量并不能保证比上一年增加10%,甚至有的数据库更新量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因此10%的价格年涨幅并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持。数据库合同方案应该充分考虑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学校、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优惠折扣力度。更理想的一种订购方式是所有加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的高校作为一个整体来采购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然后各大高校根据实际的访问使用量来按比例分摊订购费用。其次是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付款方式。由于目前有些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存在无法正常访问、平台响应时间较慢的问题,可以采用扣除小部分购买费用作为服务押金的方式,在完整合同年执行完毕之后根据数据库平台的访问服务实际情况支付尾款。最后是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售后服务。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应该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售后管理服务体系,及时完善数据库平台的统计数据,向高校用户开放统计数据的后台查询权限,为高校的师生提供多种方式的专业培训来指导如何更加科学有效便捷地使用数据库。

(三)优化中国的高校论文与职称评价体系

世界上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一个是迷之自信的印度,一个是迷之不自信的中国。著名国家安全战略专家金一南教授前不久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讲座中表示:“当今的中国社会存在一种崇洋媚外的不正当风气,而这种风气在学术界尤为突出”。在当今中国高校的论文评价体系当中,同一篇论文,在外文科技期刊上发表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在中文科技期刊上发表。正是这种不平衡的论文评价体系,让中国的学者们纷纷热衷于紧跟外文科技期刊的研究热点、使用外文科技期刊的方法论来研究中国的问题、甚至为了达到外文科技期刊的发表要求而在其他地方做牺牲。这种削足适履的学术氛围必然造成学术界崇洋媚外的风气。高校里的职称评价体系同样如此,许多高校在评选教授的条件中硬性要求必须有留学或者访问学者的经历。如此可笑的评价体系岂不是让中国本土培养的伟大核物理学家于敏再世也无法评上教授了?霸权在手的美国到处喊“美国优先”而毫无违和感,那是因为“美国优先”代表了美国本国的利益。在中国高校里面喊“美国优先”却是为哪般,难不成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这四个职称称谓当中有三个含有“教”字,讲师的中心词也是“讲”,而高级职称当中的教授与副教授除了要“教”之外还要会“授”,正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千多年前,孔子等诸子百家游学四方,宣讲自己的学说,从来没有忘记“教”与“授”的重要性。而在当今的职称体系之下,不少高校的教师不学无术,只会溜须拍马,甚至连课都不愿意教,却凭借取巧发论文、蹭课题,堂而皇之评上副教授甚至教授,不能不说是目前教育行业极大的悲哀。“论文至上”指导思想下的中国高校的确在论文数量上出现了大爆发,甚至发文数已经雄踞世界之首。然而这么多论文当中有多少是东拼西凑、模仿抄袭、为了论文而写论文的“垃圾论文”呢?也许我们从最终的论文—成果—应用转化率上可以得到答案。人的行为是因目标变化而改变的,在这个中华崛起的最关键时期,中华民族自信应该在教育界形成普遍共识,早日优化中国高校的论文与职称评价体系也就势在必行。在2018年5月28日的两院院士会议上的讲话高屋建瓴,为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与制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曾经说过,中国要走向富裕、走向发达、走向现代化,必须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近在考察烽火集团有限公司的时候也再次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靠自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根本法则,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这条路必须走。目前三大老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均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中国知网,仗着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比较垄断的地位,学着外文期刊数据库那样每年都在疯狂涨价,年涨幅达到10%左右;而在期刊内容建设与服务上面却有点不思进取,平台界面的操作性与导航分类等实用性功能依旧大而不精。重庆维普与万方从市场格局上有效打破了中国知网的市场垄断,在内容上也收录了不少中国知网没有收录的期刊,填补了缺口与空白;与高校合作的价格保持稳定,没有像中国知网那样每年都肆意涨价;某些操作界面的友好度与实用性超过中国知网;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重庆维普与万方的收录期刊有不少存在的现象等学术不端正行为;此外在某些数据比如影响因子、某些描述比如是否为核心期刊的归纳总结上存在低级错误。笔者认为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这三家期刊数据库商业化氛围过于浓烈,而学术化氛围有待加强,距离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万方收录中某些期刊存在的圈钱行为,笔者有两个有效解决方案。以万方收录的《青春岁月》为例,此刊物为旬刊,每年发36期,可是每期杂志居然厚得像一本书一样有近300页。此刊物大部分收录的论文都是两页甚至一页的快餐文。高校可以加强制度建设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大量存在:(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对于无法提供对公汇款凭证的不予报销。(2)规范学术评价机制,对于一到两页的快餐文不予认定科研成果。值得肯定的是,目前中国部分顶尖高校与中国科学院已经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了有效探索,纷纷建立了大数据知识资源中心、知识服务平台及服务体系。北京大学推出了“开放研究数据平台”、复旦大学了“社会科学数据平台”、武汉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机制与平台”、中国科学院创建了国际专利检索服务平台,融合了汤森路透国际专利数据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涵盖108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超过9000万条数据。此外,中国科学院还设立了中国开放获取科研知识云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平台(ChinaXiv)。在这场战役当中,国家的意志与力量不可或缺。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的要求。同年9月,部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配合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这是一项由国家投入的公益工程,由国家免费向公众提供学术资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已经在国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家研究机构落地使用,有力促进了中国优秀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有力推动了文化“走出去”。

(五)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

就像拥有大量优质的商户支撑起了走向世界的淘宝,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因为没有大量优质的中国科技期刊就不可能建成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所以,中国的顶尖高校可以尝试带头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让中国的一批优秀学者们在中国的大学科技期刊上就能发表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论文。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创刊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8年前录用自亚洲的稿件只占15%,该数目至2015年却达到76%;1999年中国发表了19936篇SCI论文,其中38%发表于中国期刊,2016年中国发表了290600篇SCI论文,其中只有8.8%发表于中国期刊;亚洲地区已经超过欧洲地区和北美地区,成为世界上学术贡献最多的区域,而中国的贡献在亚洲地区又是最多的。但让人感叹的是目前中国没有出现顶级科技期刊。试想一下,如果中国人在国外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很大一部分能够转向投稿在中国的顶尖科技期刊上,那么,国外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必然下滑而中国顶尖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此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建设目标当中,北京大学等中国一流高校走在了前列。北京大学已经开始建设并运营“北京大学期刊网”,承担北京大学各种学术期刊的出版、保存、展示与宣传工作。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的总体目标是“整合卫生政策研究信息资源,实现知识的准确分类、快速定位和获取,建立综合信息门户,实现用户分层管理,构建能充分满足卫生政策管理人员和卫生政策研究人员需求的知识服务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就是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遴选,即确定该知识服务平台整合和利用的资源范围。卫生政策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为满足科研人员的不同需要,应根据其使用行为,研究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中期刊资源的遴选标准,使卫生政策研究知识平台服务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资源的准确推送。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知识服务平台的期刊资源采集标准,要综合考虑交叉学科的特性,期刊遴选集合既要包含本领域的核心期刊,还要包含与本领域密切相关的其他学术期刊。核心期刊是面向某个学科或者某个主题的,其学科范围较明确,因此利用现有的期刊评价工具就可确定核心期刊的范围。期刊遴选集合主要是面向交叉学科,其学科范围较为模糊。该领域中作者所发表的文献刊登在不同学科的期刊上,因此界定期刊遴选集合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评价工具可确定对交叉学科期刊的遴选范围。本文主要立足于科研人员的文献使用行为,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探索知识服务平台中期刊的遴选标准,为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奠定资源基础。

1现有期刊遴选的方法

1.1基于布拉德福定律布拉德福定律指出,相当数量的专业论文相对集中刊载在少数专业期刊中,形成核心区,其余数量的论文高度分散在大量非专业期刊中,又形成包含着与核心区同等数量论文的区域,每个区域中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但布拉德福定律遴选各学科领域核心期刊也存在单一数据源无法满足期刊遴选的需求和主题检索容易导致大量期刊漏检等问题[1],而卫生政策研究涉及广泛学科,仅通过主题检索很难确定其研究内容和范围。

1.2基于引文分析科学工作者的引用行为是科学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科学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引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引用是否真实地使用文献,也能够反映文献的价值(质量、重要性和影响度)[3]。由美国科学情报所(ISI)建立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收录了国际上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建立了科学的文献计量指标,被科研人员用于科研绩效评价,但由于语言的限制以及源期刊分布的不均衡等原因,导致SCI在期刊收录范围上产生了很大的遗漏[4]。因此,单纯以引文分析法确定期刊的采选范围也不能全面满足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要求。

2卫生政策研究领域期刊的遴选方法

2.1期刊遴选方法D.P.Wallace在1986年有关文献分散与老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以期刊的被引次数代替期刊的载文量,认为期刊被引用的次数也可像期刊的载文量一样,直观地反映其在本专业的贡献大小和地位[5]。根据该研究成果,本文假定文献的被引用情况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期刊。因此,本文将布拉德福定律所反映的期刊载文量累积数与期刊累积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转化为的引用文献数量累积数与引用期刊累积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此确定期刊的遴选范围。该期刊遴选方法是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的方法,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布拉德福定律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应用特点,反映了高水平学术期刊在学科领域内的权威性,也能采用较为客观的方法从不同水平、不同学科范围的期刊中遴选出较为重要的期刊;另一方面弥补了载文量会受到期刊发文量的影响,造成低水平高载文量的期刊被遴选出来。以某一学科文献大量引用的期刊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量的多少对期刊进行排序,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将被引文献划分为3个数量相等的区间,确定3个区间的期刊数量,并以第一区间的期刊作为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的期刊采选范围。该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确定了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期刊遴选范围,以文献计量学理论和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引用行为基础,确定了交叉学科的期刊遴选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意义。

2.2期刊遴选步骤将引文分析与布拉德福定律充分结合,可弥补单一数据源造成的大量相关期刊漏检的现象。具体遴选步骤如图1所示。依据现有权威标准,结合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判断,确定卫生政策研究领域分析的初始数据集合和确定数据集的时间范围,采集其中文献的题录信息,分析其期刊论文引证的来源期刊的文献数量,利用布拉德福定律确定期刊的被引频次累积数与期刊累积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遴选范围。

3卫生政策研究领域期刊的遴选过程

3.1数据选择

3.1.1中文数据集合的确定参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收集国内卫生政策与管理类期刊26种(表1)[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最早于1987年,最新版(2008年版)收录了1765种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基础。

3.1.2外文数据集合的确定ISIWebofScience收录了各领域的核心期刊。但是由于对学科范围的界定的不同,会导致该核心期刊范围较为狭窄,不能够充分满足卫生政策研究领域外文期刊的采选要求。因此本文拟将WebofScience中卫生政策领域的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期刊集合,通过布拉德福定律进一步将其“小核心大范围”化,从学科领域内部的引用机制确定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期刊遴选范围。WebofScienceSCIE的172个学科类目中,与卫生政策研究相关的有2个:HealthCareScience&Services有64种期刊;Public,Environmental&Occu-pationalHealth有118种期刊。SSCI的55个学科类目中,与卫生政策研究相关的有2个:HealthPolicy&Service有43种期刊;SocialSciences,Biomedical有32种期刊。这4个学科类目的期刊去重后共有期刊220种。通过专家咨询法,将卫生政策研究核心期刊范围缩小到34种期刊[7](表2)。

3.2分析卫生政策研究领域期刊的遴选范围

3.2.1中文期刊的遴选范围以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大陆出版的6600多种核心期刊和专业特色期刊。本研究下载了26种卫生政策研究相关期刊2004-2008年发表的45672篇学术论文的题录信息及其6937种引用期刊,其中引用的中文期刊3164种,外文3773种,引用的中文期刊论文50989篇,引用的外文期刊论文7064篇。卫生政策研究中文期刊数量和被引文献数量关系见图2。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量的多少对期刊进行统计,并按降序排列,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对其进行分析。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量,将3164种期刊中的50989篇文献,平均分为A、B、C3个区域(每个区域平均16996篇文献)。A区域———期刊总数为22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293篇,期刊文献数为16884篇,总被引频次为25365次。B区域———期刊总数为182种,最低被引文献数为40篇,期刊文献数为17099篇,总被引频次20355次。C区域———期刊总数为2960种,最低被引文献数量为1篇,期刊文献数为17096篇,总被引频次为18433次。由于CNKI收录的引文数据不完整,会导致期刊遴选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卫生政策研究领域资源建设的要求,因此将A区域和B区域两个集合内的期刊总和作为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遴选期刊,共计204种期刊。通过A和B两个集合范围,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包括了与卫生政策研究最相关的全部26种期刊,另外还有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和护理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178种期刊,其中被引文献数量居前30位的期刊见表3。通过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学术引用关系,充分表明了卫生政策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猎范围较广。#p#分页标题#e#

3.2.2外文期刊遴选范围以ISIWebofKnowledge数据库为采选范围,下载了2004-2008年34种卫生政策研究外文核心期刊发表的26841篇学术论文的题录信息。采用ThomsonDerwentAnalyzer[8]进行分析,经过数据清洗后,得出26841篇文献引用的117552种期刊,引用的期刊论文458666篇,平均每种期刊有3.9篇论文被引用,每种期刊平均被引频次为5.4次。按照期刊被引文献的多少对期刊进行统计,并按降序排列,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对其进行分析。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将117552种期刊的458666篇文献,平均分为A、B、C3个区域(每个区域平均有152888篇文献)。A区域———期刊总数为250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201篇,期刊文献数为152924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273637。B区域———期刊总数为5993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7篇,期刊文献数为152854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199086。C区域———期刊总数为111309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1篇,期刊文献数为152888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162913。根据布拉德福定律,A区域是载文密度大、质量高的核心区,期刊数为n1;B区的期刊载文密度一般,质量也一般,期刊数为n2;C区的期刊数量较大但质量不高,期刊数为n3。依照布拉德福定律,n1:n2:n3=1:a:a2,a应为一个常数,约为20。被引文献数量最多的30种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外文核心期刊具体见表4。

4问题及展望

4.1中文期刊数据库引文收录不全面,导致中文期刊遴选存在误差虽然本研究所采用的CNKI数据库是国内唯一一个学科覆盖面广、引文数据较丰富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但由于其引文标引规则的局限性,并不能真实反映文献之间的全部引用关系,造成中文期刊遴选过程中,A数据集合文献量过少的现象。因此将B集合也考虑进来,这与布拉德福定律有一定差别。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6

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基本模式的构建

按专业方向开展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培训是一种新的培训理念,也是读者培训服务的一次全新尝试与探索,需要在吸收以往各类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创新,主要是由各专业的学科馆员根据专业需求分别设计符合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培训内容和方案,针对相应专业的读者进行培训,并最后给予效果的评价和进一步改进。而培训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将对培训项目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为此,笔者在参考了一些相关培训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本模式。专业需求分析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对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及电子资源的需求情况往往是与其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前,图书馆员必须首先对本校所有学科的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在研究学校的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最好能与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找准专业定位,把握本专业的资源需求状况。总之,明确专业研究方向是开展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础,在培训时最好能使读者带着研究课题查找资料,做到有的放矢。

培训内容设计培训内容的设计要结合专业研究方向的特点来展开。一方面需要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进行精选和推介,重点介绍与专业有关的电子资源的相关收录内容及其利用技巧,将图书馆现有的电子资源中与本专业研究方向联系紧密或者相关度高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统一抽取并融入整个培训内容中,此外可着重挑选几个专业性强的数据库进行重点推介,这也是体现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特点的最重要一环。另一方面,为了使读者更深入了解电子资源应如何与自身专业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可以选取几个本专业方向的利用电子资源进行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同时穿插一些专业领域的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数据库操作技巧和统计功能等为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或跨学科的研究中提供一些启发思考与创新思路,进而深入探讨数据库在学术科研中对于提供文献保障和启发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培训效果评价在对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需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从前来参加培训讲座的人数以及学生和专业教师的反应等来评价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电子资源使用量的统计数据来观察和评价。

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开展

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图书馆的读者培训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包括本科生的新生入馆教育、面向全校的文献检索公选课,以及相关数据库专业人员作的电子资源系列培训讲座等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各类电子资源的推广力度和利用效率,面向更高层次和需求的读者进行更有专业针对性的电子资源使用培训,根据以上培训设计思路,“上外”图书馆开展了由学科馆员按专业方向分专题讲解图书馆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系列培训讲座,并陆续推出了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国际关系、经济管理及其他人文社科等方向的专题图书馆资源利用培训。这些讲座主要由图书馆相关专业的资深学科馆员担任主讲,除介绍图书馆文献和服务之外,重点结合各个专业方向开展电子资源数据库的使用培训和现场演示,指导读者更为有效地查找和利用论文写作及学术研究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强大的文献保障,培养其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以下结合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本模式及“上外”开展的实践,以“上外”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尝试结合其学科特色和相关资源进行培训方案的设计,探索专业方向电子资源培训的新思路,以期为此类培训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培训质量和信息服务水平。新闻传播学专业需求分析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师生而言,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新闻素材的需求,即各类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材料,这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的中外文报纸和相关网站上;二是对学术文献的需求,包括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文献,这主要可以从图书馆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图书和学位论文中获得。同时,由于电子资源具有比纸质资源内容更丰富、更新更迅速、检索更便捷等诸多优势,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应当主要从报纸、期刊、图书以及学位论文这四种类型的资源展开介绍。

新闻传播学专业培训设计培训的内容主要根据专业需求和文献类型等展开,一方面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进行推介,重点介绍电子资源的相关收录内容和演示其利用技巧;另一方面结合有关研究案例来深入探讨数据库在学术科研中对于提供文献保障和启发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相关资源介绍及其利用学科馆员在对专业定位和学科方向有了明确的把握之后,就需要对图书馆现有的相关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找出与之相关度最高的各类文献,并有重点地将其推介给该专业的学生加以利用。由于图书馆文献种类繁多,笔者主要从资源类型入手加以分类介绍,重点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与新闻传播学联系紧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及相关功能。报纸。报纸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载体形式,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与其具有极高的相关度。因此,在进行该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时,报纸这一类型的资源应作为首选的推介对象。就中文报纸而言,培训主要推介了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对于检索和利用国内主流的报纸媒体资源十分方便和全面。就外文报纸而言,则首推Lex-isNexis学术大全,可深入搜索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报纸内容,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必备数据库之一。另外,Factiva新闻数据库也可一站式访问大量的新闻资讯,时效性强,检索方便。由于这两个数据库的使用技巧性较高,培训时应重点介绍和演示其检索利用的具体操作流程。

期刊。鉴于电子期刊的学术性和便捷性,培训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善加利用电子期刊资源。就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而言,重点推介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EBSCO的传播学与大众媒体数据库,基本涵盖了中文和外文的重要新闻传播学类期刊资源,对于利用中外文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具有很大作用。此外,人文社科类的期刊资源对于新闻传播的学习和研究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由于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它的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因此,要搞好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还必须注意相关人文社会学科文献资源的利用。培训时可适当推介如SAGE人文社科库(包含有Commu-nication&MediaStudies学科专题)、ProQuestRe-searchLibrary等相关资源。对于外文期刊数据库的快速查找和定位,培训中需强调图书馆的“外文期刊导航”功能。利用该导航读者可以按照学科分类和专业方向查找和定位所需电子期刊资源,从而极大地节省读者的检索时间,并使资源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p#分页标题#e#

图书。与报纸和期刊相比,图书类文献资源在数据库中的收录并不十分全面,利用方式上也较之前两者存在一定的不便,而纸本书籍或更能满足读者需求。因此,在进行图书文献介绍和利用的培训过程中,应协调纸本和电子的平衡,建议读者从馆藏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此两种类型的图书资源。对于中文图书的利用,可以突出强调“读秀学术搜索”功能对于查找纸本和电子图书的重要作用,其能一站式检索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电子书以及该馆馆藏的纸本书,对于读者而言资源获取率大大提高,是目前查找中文图书的首选方式。对于外文电子书而言,主要介绍Ebrary电子书和MyiLibrary电子书这两个数据库。在这两个库中虽然没有新闻传播学类的专题分类,但其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源相当丰富,且学术质量也很高,适合读者进行扩展性阅读,开阔视野和研究思路,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这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对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NKI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库可下载全国各大高校历届硕博士的学位论文,尤其是本校相同研究方向或相同导师的论文更是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思路、写作方法、格式等各方面起到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于“上外”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师生而言,除了参考中文的学位论文外,英文的学位论文资源也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来源。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了欧美1000余所著名大学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是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外文学位论文信息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们及时了解国外该学科领域的硕博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动向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将其引进或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来。因此,这两大学位论文库也是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不可忽视的内容。新闻传播与文献研究案例举要培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新闻传播学相关研究案例,结合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和统计功能等剖析在研究方法上的拓展与创新,为学生的学术科研提供一定的思路上的启发与指导,展示电子资源在检索和利用上的便捷性和科学性。以下通过两种类型的案例加以分析。

新闻传播学文献的计量统计研究。该类型的研究主要通过对新闻传播学领域相关专业期刊或学术论文等的文献引证频次或下载数量等信息的计量统计和汇总分析,研究新闻传播学自身的学术发展状况。如“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一文,分析了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CSSCI、CNKI两个数据库被引证的现状,找出了新闻传播学自1978-2007年30年以来的高被引论文,比较两个数据库的引证特点,并对发现的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的领域分布、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等数据进行了分析〔2〕。从该实际研究案例中,重点引出对于CNKI数据库引文统计功能的介绍,演示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统计和排序功能,从而可以进一步对高被引论文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又如“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研究———兼谈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一文,选取了中美两国各两份新闻传播学的主流学术期刊(分别为美国《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和《Jour-nalofCommunication》以及中国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和《新闻大学》),通过对其6年间(2000-2005年)所有论文的内容分析,描绘出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的概貌并比较其异同〔3〕。

对于此研究案例而言,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就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其检索和统计远比纸本期刊方便快捷得多。结合专业领域与相关案例的分析,介绍数据库的功能特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并深入发掘其对实际研究有意义的功能。新闻媒体信息源检索搜集与统计分析。该类型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如报纸、期刊、图书等)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报道、阐述、论证等的文献资源,通过专业数据库全面搜集,对其信息源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该领域的某些结论。如“议程与框架:西方舆论中的我国外交话语”一文,以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语为切入点,通过对2004-2008年间LexisNexis数据库中新闻文本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解读,探索了当代中国外交话语在西方舆论中的角色问题〔4〕。本案例值得借鉴之处是其对于数据库中检索条件的设定,其以LexisNexis学术大全数据库为资料源,选取其新闻库中世界主流报纸库(MajorWorldNews-papers)里的英语报纸为样本范围,对近5年的新闻设置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这样的实际检索案例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库的检索限定技巧和研究使用方式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培训方式探讨

培训讲座主要采取PPT课件演示和网上数据库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设置现场提问和互动环节来解答同学和老师的提问。多种方式的相互配合与穿插可以使培训效果得到最优化的呈现。PPT课件讲授作为一种多媒体演示工具,PPT已被普遍应用于各类教学培训,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程和资源利用培训也不例外,其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PT的页面导航层次和内在逻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逻辑”是PPT的灵魂,的确如此。PPT也要讲究谋篇布局和创意策划,应能体现培训内容的层次结构和表达出教师的脉络思路〔5〕。如本培训设计分别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需求、图书馆相关电子资源的利用(资源又进一步按照类型进行分类介绍),以及结合有关研究案例对数据库使用和研究思路等进行深入探讨等几个方面展开,层层深入,结构清晰,导航明确,对于培训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网络平台演示由于网络数据库的操作步骤连续性等特性,如果仅凭PPT的图表和截屏等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还无法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必须同时结合网上现场操作演示的方式来进一步呈现。有调查显示,有将近80%的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类课程运用了截屏来讲述教学内容,有的截屏页面数量占了PPT总页数的绝大部分〔6〕。这与网络数据库的应用性特点有一定关系,但并非所有的操作过程和步骤都适合用PPT来展示。一般而言,在重点介绍某一数据库(如本培训中的LexisNexis学术大全)的利用方法和检索技巧时,可以选择在线演示的方式来进行,其操作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整个流程。当然,在线操作可能会受到网速条件影响和培训时间制约,因此,应选择几个与培训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重点电子资源数据库加以演示。#p#分页标题#e#

现场互动问答除了PPT课件和在线数据库演示以外,还应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和老师进行现场提问,这样可以弥补讲座培训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也可以了解相关专业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文献尤其是电子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和现场解答。此外,在培训中还应准备一份专业方向读者利用电子资源的需求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读者的身份、专业和研究方向、最常使用的数据库类型、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电子资源的实际需求和目的,以及对于本次培训效果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等,以便于回收反馈信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此项培训工作的内容安排和组织形式。

培训效果评价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期刊越来越多,价格也不断升高,高校不可能通过购买全部期刊资料满足所有读者的文献需求。即使将高校所有相关学科的文献全部购买,也存在因学科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相当部分文献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高校在购买期刊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用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期刊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点在于准确地掌握师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深入院系访谈师生收集信息,或是通过问卷调查法,或是通过调查学校学科设置等方法来确定读者的期刊需求。但这些调查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源建设人员的主动积极性,调查结果很容易受到调查对象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影响,很难做到全面精准地掌握读者期刊需求情况,导致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存在较大的偏差。如何为高校对期刊种类需求分析以及期刊订阅提供量化依据,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所高校所有学科团队时所引用的文献,可以反映该高校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定量评估读者对期刊的需求。隋桂玲等通过引入期刊使用率和保障质量的概念,将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教师所选期刊和论文中引用期刊排序,定量描述期刊在该专业中的被需求程度和学术价值,以指导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李海霞等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引文为统计源,采用引文分析法,从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以及高引期刊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期刊馆藏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配置期刊资源、优化馆藏期刊结构、改进传统服务方式等措施有助于提高馆藏期刊资源保障率,满足教师对期刊资源的需求。王兆勇等对南京陆军指挥学院2004—2011年内容为公开的43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年代、引文语种、引文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参考建议。焦坤等以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发表的SCI收录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引文分析法从资源性质、期刊数量、被引频次三方面分析外文资源对SCI收录期刊论文的引文资源保障情况。李东升以福建工程学院发表的外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引文分析法对引文及其载文期刊分布、学科分布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馆藏外文期刊资源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有效地反映了高校的外文期刊需求情况。Alves等对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2012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中文献的出版年份和引用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方法被应用到改善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不断优化该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Riahinia分析了2003—2008年伊朗5所大学的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学位论文的引文行为,以指导高校图书馆对图书和电子资源购买的决策。上述研究表明虽然通过引文计量分析可以为图书馆的期刊需求进行定量化研究,但很难做到实时、动态化分析与研究,很难实现特定期刊实现高校学科建设的精确评价。近年来,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专门针对文献的共引进行分析,挖掘文本空间的知识聚类和分布,并可以显现文献的动态应用情况,为期刊资源在学科建设中的实际贡献提供更为精确的定量化分析。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V对某高校2006—2016年所发表的外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引文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该高校学者所引用期刊的来源分布及年度变化趋势等科学数据,为高校图书馆调查了解读者期刊需求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改革提供新思路。

2数据来源和处理

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的SCI-E数据库中,以某高校的英文名为检索词,使用“地址”与“机构扩展名”两个限制字段,检索2006—2016年内出版的学术论文。选取检索结果中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的记录导出,形成该高校SCI收录学术论文数据集。利用CiteSpaceV软件对所检索到的学术论文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处理。相关功能参数设置如下:时间区间为2006年—2016年,时间切片为1年;阈值选择TOPN,N=100,即每个时间切片内提取前100条数据;节点选择引用期刊(CiteJournal)。

3基于被引频次的期刊需求分析

作者引用文献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为该文献对作者的研究起到支撑作用。期刊的被引频次可用来反映作者对期刊的需求程度。某高校发文作者对期刊引用次数越大,说明其对该期刊需求程度越高。使用CiteSpaceV对数据进行期刊引用分析,结果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呈现,如图1所示。图1中节点的大小表示期刊被引频次,节点越大被引频次越高,节点越小被引频次越低;标识的节点为被引频次前5%的期刊节点。表1列出被引频次前5%的23种期刊信息。图1中其他期刊被引频次信息可以通过“Export”菜单中的“NetSummaryTable”命令导出查看。经统计,被该校SCI收录论文所引用2次以上(含2次)的期刊有457种,总被引频次为12785次。每种刊的平均被引频次约28次,被引频次在28次以上(含28次)的期刊共有121种。被引频次在400次以上的期刊仅1种,被引频次在300—399次之间的有3种期刊,被引频次在200—299次之间的有4种期刊,被引频次在100—199次之间的有23种期刊,被引频次在50—99次之间的有53种期刊,被引频次为3次的有60种期刊,被引频次为2次的有104种期刊。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经费是有限的。在订购期刊时,期刊的性价比分析至关重要。图2显示了某高校被引频次与被引期刊数量的变化曲线图,被引频次越多的期刊,其数量越少,大多数期刊的被引频次比较少。在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时,购买被引频次高的期刊,性价比相对较高。原因有二,一是期刊利用率高,二是期刊数量少,购买所需的经费也较少。相反地,由于被引期刊大多数都集中在低被引的部分,期刊被引次数较低,利用率不高,而期刊数量相对较多,购买时需要花更多的经费,性价比偏低。性价比高的期刊应该优先订购。高校在遴选订购期刊时,阈值选择非常关键。一般地,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数量曲线存在着拐点,这个拐点可以作为该高校的订购期刊时阈值选择的依据。图2所显示的某高校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曲线的拐点在10—20之间,该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的经费情况选择阈值。被引频次大于阈值的期刊在该高校的性价比较高,应该积极建设,而被引频次低于该阈值的期刊在该高校的性价比较低,在经费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不订购。

4基于被引频次年度变化的期刊需求分析

4.1通过突发性检测掌握期刊的需求变化

高校对期刊的被引频次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动态变化情况也可以指导高校更加精准地遴选订购期刊。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中,可以对某高校对期刊引用的突发性进行检测。对期刊引用的突发性是指某高校对该期刊的被引频次在某一年度突然发生较为剧烈的变化。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的突发性检测(Burstdetection)功能,可以获得近11年来被引频次急骤变化的期刊情况。表2列出了某高校被列期刊的突发性。在表中最后一列中,粗线代表具有突发性的年份。细线表示没有发生突发性的年份。某高校对期刊的突发强度越大,说明该高校对该期刊的被引频次变化较大。通过突发性强度可以估计到某高校对该期刊的需求程度。

4.2通过被引频次年度变化精准把握期刊需求

通过突发性检测可以获取期刊引用的突发性所发生的年份,但在该年度的需求是否增长还需要结合高校对某期刊的引用年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中可以快速地查询到指定期刊的引用年度变化情况,其中粗线部分为具有突发性的年度变化。从该图可以更为方便地观测到高校对期刊引用的年度变化趋势。有些期刊在11年内的被引频次较高,但这些被引大多数集中在前些年,而近年来被引次数较少,说明近年来该高校对这些期刊的需求在不断降低。同时,有些期刊的总体被引次数较低,但在最近年的被引次数急骤升高,说明该高校对这些期刊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在期刊资源建设时应该将这些期刊纳入订购的范围。图4显示了某高校对3本期刊的引用年度变化情况,可以看到,该高校对期刊JPHYSCHEMC的引用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具有这种增长趋势的期刊应该优先纳入订购目录。对于期刊JLESS-COMMONMET,该高校对其的引用全部发生在前几年,而2012年以后的年份引用次数全部为0,像这种期刊虽然总体被引频次较高,但该高校对其需求程度是偏低的。而对于期刊NATPHOTONICS,引用全部发生在2015年和2016年,而且呈上升趋势,虽然该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不高,但该高校对其的需求急骤增长,也应该优先列入期刊订购目录。

5基于中介中心性的交叉学科期刊资源需求分析

期刊的性价比不但可以从引用频次上来考查,还可以从受众面上来体现。从基于期刊共被引分析的CiteSpace知识图谱网络中,可以读出一种期刊与其他期刊的共现情况。笔者认为共现的期刊越多,受众面就广;共现的期刊越少,受众面就小。在CiteSpace中,使用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Centrality)这个指标来发现和衡量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节点通常是网络中的关键点或转折点。图5中带有清晰外圈轮廓的节点,是具有高的中介中心性的节点,即它们在连接其他节点或者几个不同的聚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介中心性节点代表的期刊,即是某高校引用的期刊网络中的重要期刊。即使引用频次不高,但有可能是关联着多个学科领域、受众面广的基础期刊或包含交叉学科的期刊。如SUPERLATTICEMICROST和JPHYSESCIINSTRUM两本期刊被某高校的引用频次均为5次,如果仅根据被引频次确定订购期刊目录,此二本期刊很难列入订购期刊目录。但由于其学科的覆盖面较广,需求面较宽,也应该订购。所以根据期刊的中介中心性可以遴选出那些被引频次较小但学科需求面较宽的期刊。

外文研究论文范文8

1基金文件造假

本研究涉及的各家编辑部均表示,近年来基金文件造假的比例有所上升,造假形式为:(1)伪造基金申请文件、基金批复件。(2)挂靠他人相符或不相符课题。(3)单位协助证明虚假立项课题。究其原因,在于在对期刊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中,基金文章占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故很多期刊编辑部对基金文章会优先考虑录用。对期刊的评价考核参考基金论文比重,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科研项目能通过立项,其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是经过了一番论证的。而投稿作者利用这一审稿规律,为提高论文录用的可能性,不管自己是不是基金文章,都挂上基金的头衔,甚至出现伪造基金文件等学术不端行为。而作者所在单位一味为了刊发论文数量,也不顾事实,帮助造假。编辑部应加大基金文件真实性的审核和甄别,一般规范的基金项目申报书应有项目基本信息,包含立项依据、项目情况、计划安排、经费预算、项目组负责人、成员基本信息,申报书末尾还应有申报单位签章、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及盖章。很多作者伪造的基金申报书仅为基金申报书的封面,仅有申报单位的盖章,且上传的电子版申报书单位盖章亦为photoshop软件所做。其次,编辑可以在相应的基金批复单位对基金项目进行查询,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结果公布、项目查询中进行查询。目前部分省级、市级、县级科研项目尚无法在网上进行相应查询,希望后期科研管理部门能加强科研项目的查询和公示工作。编辑在处理这类文章时,如基金属实,作者是可以登录科研管理网上系统的,可向其索要相关截图对基金真实性进行核实。与此同时,编辑部对基金文章的取舍,也应严格按照文章质量。优质文章优先录用,而不是基金文章优先录用,以此打破作者对基金文件造假的学术不端行为。

2数据造假

数据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学术论文的核心,是作者论点成立与否的基础,但试验并从中搜集整理数据也是一个极其繁重的工作,故有的作者通过编造、篡改、抄袭数据企图蒙混过关。但惮于数据库系统,作者在编造、抄袭时有使用了一些小的“花招”,需要编辑擦亮眼睛仔细分辨。刘胜利等[1]将数据造假分类归纳为三类:(1)故意采用必然产生误导性数据的研究方法/方案;(2)伪造、篡改和歪曲试验记录的数据;(3)研究数据的虚假呈现和运用。综合各编辑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数据造假类的稿件还有以下特点:(1)多为对计数资料的描述和比较,因对计量资料的正常和异常范围是更为专业,编造起来更为麻烦,容易露出马脚。而计数资料多为率的比较,编造数据更为容易。笔者所在编辑部就曾收到过关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治疗的相关文章,文章内只对治愈率进行了比较,编辑对作者提出要补充计量资料的要求,作者就再未返回。发现此类造假尚较为容易。(2)参考已发表相关论文的数据,进行数据编造。此类数据编造是“有理有据”的编造,在识别时更为困难。为使数据合理,有的作者在数据编造时,在已发表文章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小的改动,数据库系统也不易发现。(3)对数据表述方式进行改变的抄袭,如已发表文章数据为表格的,抄袭文章内用文字描述,或利用他人的数据制作成柱状图、饼图等。数据库系统对这类抄袭也无能为力。那么编辑部如何寻找分辨出这些新型的更加隐蔽的抄袭的“蛛丝马迹”呢,建议为:(1)不能过度依赖数据库系统。在之后,应比对类似文献,对文章数据存疑时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2)利用统计方法与规律发现论文数据造假。刘青海[2]提出,可以用excel对统计结果进行验证,同时利用“其他变量固定时,随着统计检验量绝对值的增加,P值相应变小”等统计学规律,发现论文数据造假的痕迹。(3)成立专门的数据编委会对数据进行审核。《科学》杂志为了应对逐渐增多的数据造假,在原有审稿规则的基础上,加入了专业统计学家对论文数据审核这一环节。2013年,杂志还正式公布了第一批数据标准清单,供投稿者和研究者与自己的研究数据进行对照,以追踪数据偏差的根源和进行可重复性验证[3]。如果编辑部囿于实际情况的限制,无法设立专门的数据编委会,也应加强对编辑统计学基础知识能力的培训,提升其数据审核方面的能力。

3图片造假、抄袭

图片造假、抄袭也是一种数据造假,但由于其特殊性,故本文将其单列出来进行讨论。随着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单纯的文字抄袭能得到较好的识别。但国内的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大多是将图片自动剔除后进行的,故图片造假、抄袭成为近年来论文造假的重灾区。叶青等[4]将图片学术不端行为分为3类:图片伪造、图片篡改、图片剽窃。因目前图片处理软件非常多,且使用方便快捷,作者将图像进行调色、饱和度改变、裁剪、拼接等操作后,编辑仅靠肉眼是很难进行真实性判断的。针对这一类较为隐蔽的图片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可以从以下方向进行应对:(1)注意图片像素:剽窃他人的图片一般为下载、在论文中截取、重新拍摄、扫描等方式获得,图片像素不高,可向作者索要原始图片。(2)查看图片的文件属性:余菁等[5]通过使用MagicEXIF软件查看图片EXIF信息,“XMP数据”和“Pho-toshop资源”,发现如果是小的改动一般也要几千到一万字节,从而鉴别是否进行了图片篡改。(3)注意对图片的文字描述的:作者为了应对同行评议,在图片抄袭时往往使用类似文章中的图片,编辑可查找对图片进行文字描述类似的文章原文,再进行图片比对。(4)利用数据库中的图片库:通过在学术图片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对类似图片进行比对。此外,除了从编辑部内对图片学术不端进行控制,还应加强专家外审与主编复审阶段的图片审核。专家和主编在本行业和专业领域中,见多识广,对图片真实性存疑的稿件,编辑应和专家多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徐晶等[6]还提出,在出版后,数据库应对图片加密,使他人不得从下载的pdf或caj文档上拷贝图片,以防止图片抄袭。

4抄袭、翻译国外文献

国内的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收录的为国内的学术期刊文章、毕业论文等,因为没有将国外文献纳入,期刊编辑部得到的结果仅为国内文献的比对结果。本次参与调查的不少期刊编辑部表示,抄袭、翻译国外文献也是近年来出现较多的一种学术不端形式。此类文章有一些特点:(1)抄袭、翻译的多为较为前沿、冷僻的研究领域:作者如果抄袭国内已有研究,很容易被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查出,而抄袭国外较前沿、冷僻的研究领域,被检出的可能性大大减少。(2)文章的翻译腔浓重:很多此类文章采用了翻译软件,就算作者后期对其进行了语句上的加工、修饰,其翻译腔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针对此类学术不端,编辑在处理文章时应注意:(1)遇到翻译腔浓重的文章,提取其关键词,在国外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核实其是否为翻译文章。(2)如文章研究内容过于前沿或生僻,同样也应查询国外文献数据库进行核实,倘若自己把控不准,可请外审专家帮助核实。(3)编辑可向作者直接核实,就文章中的细节发问,索要研究的原始数据,如果为编造或翻译外文文献,作者很容易露出马脚。(4)编辑平时应加强本学科的知识积累,了解并把握本学科内的学术前沿、动态等,将有助于识别此类学术不端。当然,这些隐蔽的学术不端也许会有漏网之鱼,但是文章发表后,还会接受广大读者、业内人士的监督,一经发现,编辑部应严肃处理,将此类作者列入黑名单,并通报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