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的思维培养

谈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的思维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事行业日新月异,各港口的来往船只数量逐年增多,客轮、海货轮船、大型运输轮船等通行频率愈发频繁,如何更好地开展行业管理,是当下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航海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方面知识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海洋运输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专业人员输出,以此促进我国海事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思维培养背景,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对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航海技术专业;行业法规;专业体系;思维培养

在航海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现代海洋船舶驾驶技术,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运输管理知识与理论,参与船舶操纵、避碰、值班、运用各种航图、导航仪器仪表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行业法规思维与体系思维,让学生熟悉航海和海商法的有关法律法规,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自觉遵循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操控船舶,时刻了解有关海商法律、政策的最新动向,成为能够满足我国海事行业发展的重要人才[1]。

1.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思维培养背景

1.1外部环境需求

自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各沿线其他国家纷纷响应与支持,逐渐形成了线路较长、体系庞大、内涵丰富的现代“一带一路”模式。在提出此倡议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与合作,致力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与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80多个国家达成合作,沿线各国的货物贸易数量累计超出5亿万美元,对外投资额度超过700亿美元。在此种背景之下,我国仍然面临着沿线各国家的政治、文化、法律、经济等多方面差异产生的冲突。在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若干意见》,根据“一带一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环境之下,对各方面人才的法律法规与体系思维有较明显的需求,此时培养航海技术专业学生的法规与体系思维,是顺应大趋势的教育行为[2]。

1.2学生课程学习需求

在航海专业技术课程开设过程中,一些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航海方面的法律知识与体系知识,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熟悉这些法律条例与规范,能够在其将来进入航海专业岗位之后运用到日常工作过程中,让学生借助有关法律知识解决工作问题。但是实际情况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出学生的法律法规与体系思维,只能够让学生机械式的背诵与记忆法律条文。

1.3航海技术专业发展需求

根据海事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安全与环保意识是作为船员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船员需要关注个人行为安全,不因为个人的不恰当行为引起船舶危险、海洋污染等。法规与体系的运行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船员的人身安全与个人行为安全,保证船舶上的货物安全与海洋环境安全。可以看出,船员的基本素养要求与有关法规与体系要求是相一致的,那么,养成良好的法规与体系思维,自觉遵循有关法律规定,具有较强的行为安全意识,则是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也是本专业学生今后专业技能的发展需求。

2.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的思维培养不足之处

结合目前学校航海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发现在对学生法规与体系思维的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关于航海有关法律法规、公约、规则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在目前的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以发现,大部分课程都是关于航海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方面的,还有一些是航海技术操作性课程,而关于国内航海法规、国际航海公约方面的课程较少,仅为《安全分析与管理》《海事案例分析》《海事行政》《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等课程,其中一些设置为任选课程,就是说学生若没有选修这门课程,则无法了解到相关知识。第二,法规与体系思维培养效率较低。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学校对本科生、专科生在技能与法规意识方面的培养力度不一致。根据学校航海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知识课程很重要,技能操作课程更重要”、“法律法规课程学习与了解就可以”,缺乏对航海专业有关法律法规、公约与准则的重视,这也能够侧面反映出学校对学生法规与体系思维培养的效率较低。在对学生进行了解之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SOLAS公约、STCW公约、FSS规则、LSA规则等极不熟悉,仅仅知道船上作业的一般做法,缺乏对规则的系统掌握,甚至不知道这些规则的由来与最新动态,且在操作训练过程中缺乏主动查阅规则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三,法规与体系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在目前学校中的法规与体系课程中,教师将各种公约材料与教材作为主要教学依据,采取“讲解式”的教学方法,缺乏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变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厌倦,学习效率较低。此外,教师围绕教材中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但是教材中主要为一些公约的理论性知识,缺乏最新的案例及其有关解决措施,出现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与船上操作相脱节的情况,影响学生法规与体系思维的发展[3]。

3.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的思维培养路径

3.1优化课程体系,打造优质法规与体系思维培养环境

要想实现对学生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意识的培养目标,建议学校要认识到目前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不足之处,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更多的法规、公约与原则类课程,将这些课程作为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同时设置“法规与操作融合课程”,让学生一边参与实训,一边践行法规知识,培养、巩固学生的法规与体系意识。在课程体系的调整过程中,建议将SOLAS公约、STCW公约、FSS规则、LSA规则等内容作为课程的主要讲解材料,同时更新教材内容,根据国际公约、国内法规方面的变动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法规规定,促使法规知识学习与船上操作相辅助,让学生意识到法规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法规意识。

3.2调整教学观念,以培养综合型海事技术人才为目标

要想实现对学生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意识的培养目标,建议教师要积极创新自身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主动学习其他专业的高校教育改革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以学生为主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比如:模拟体验活动、模拟海事法庭审判、模拟海事纠纷处理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船上操作时可能面临的法律纠纷与规则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法规、体系、规则的探究欲,让学生明白熟悉、掌握有关法律,借助具体公约,对于规范自身职业行为、维护个人利益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规与体系思维,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灵活运用有关法规,主动学习与了解更多的公约与规则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法规与体系素养。

3.3组织实践学习项目,支持学生践行法规与体系思维

要想实现对学生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意识的培养目标,建议教师引入“项目教学法”,根据具体的操作课程内容,构建操作项目,提出不同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中,践行操作技术知识与法规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法规与体系思维。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临界操作”的项目,为学生设置“船上人员慌乱”、“遭遇障碍物”等多种不同的项目完成障碍,让学生五人为一组,在“不违反法规的情况下达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法规与体系思维,综合考虑模拟情况与法规内容,做出正确判断,在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法规与体系思维。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事行业发展前景良好,海员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何培养出具有更高素养、法规思维、体系思维的海事行业人才,是进一步推动海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今后的航海技术专业教育中,建议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专业法律与体系思维的成长环境,了解内外部环境变化下的需求,了解目前学生思维培养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符合专业课程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构建法律与体系思维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实践活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法规与体系思维。

作者:程才乾 杨延存 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