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工作安排范例

体检工作安排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1

[关键词]体检科;质量管理;医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医疗检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检查效果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体检科质量主要包括体检医疗服务质量和体检医疗技术质量,而由于不同体检科在服务单位、服务对象、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等问题上有所不同,体检医疗服务的质量标准也会有不同的要求。随着检查范围不断扩大,在医院体检科质量管理工作中也会不断出现一些问题。

1医院体检科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1行业准入标准偏低

当前体检行业还没有相对统一的、系统的、完整的行业规范,在体检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岗位责任制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体检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归置存在不统一问题,医院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从各自立场进行监管,但在实际监督中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而医院方面多是处于经济利益的原因,在价格上抬高市场竞争优势,相应的,体检科成为医院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1]。

1.2科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医院体检科工作人员应是专业性、高水平的人才,这是由体检科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体检工作的专业程度高,并且需要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些都对体检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体检科工作环境日趋智能化、自动化,其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从现阶段医院体检科工作人员发展现状来看,科室人员专业水平欠佳,同时也存在着对体检行业前沿性技术、理论等不熟悉、不熟练等问题,体检技术在不断更新,而体检工作人员的却没有及时跟上时展步伐,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而且在实际体检工作中还存着体检操作不规范、不到位等现象,这也会影响到体检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体检质量[2]。

1.3体检后续服务不到位

在体检者离院前异常结果的处理上,多数的医院体检中心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处理机制,相应的,体检科没有形成第一时间通知体检者的联动机制,体检者也很难再收到相关的体检通知。对于当日结束的体检项目,体检者得到体检结果离院后,如体检科再发现有异常情况,没有及时向体检者反馈异常结果并给出相关诊疗建议,对体检者来说,可能会造成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同时由于体检、就诊的不衔接,体检者再次返院治疗也会浪费更多时间,这一过程中也增加了患者治疗成本,给患者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2加强体检科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强化体检科质量管理基础

体检工作过程短、内容多,所涉及的面较为广泛,专业性强,包括从体检流程上分餐前检查项目、餐后项目,从体检内容上分基础检查和特殊检查等,综合体检科工作情况,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的岗位职责、技术操作、体检流程、绩效考评等制度,实现以制度规范、控制体检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使体检工作日趋规范化、标准化[4]。人才是科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体检科质量基础管理中,应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体检科质量管理的首位。人才准入标准是体检科人才质量水平提升的关键,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在人才引入过程中,对专业技术人才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要严格,确保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在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上,应落实到实处,对专业技术人员高标准、严要求,上岗前组织学习卫生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要求和相关工作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对岗位职责、岗位标准等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使专业工作人员明白医德、医法、医规,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尽快融入到体检工作之中,全心全意为体检者服务。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方面,要在体检工作者中树立正确的工作认识,明白体检工作应与时俱进,体检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跟上时展的步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知识等,组织相关前沿专业讲座,不断向工作人员更新并推广新知识,提高体检人才队伍职业素质和整体专业水平[5]。此外,体检设施是体检工作开展的基础,良好的体检设施和环境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体检设施和体检环境的优化管理中,应对检查室、候检大厅等基础环境设施建设予以重视,同时在不同项目的科室建设上,应不断优化体检项目环境,增强科技检测能力和信息化操作水平,形成体检“一条龙”服务管理,满足不同体检人群的需求,提高体检工作效率和质量。

2.2改进完善体检科质量管理环节

人才是体检质量管理中的主观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体检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对有效提高体检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强化工作人员在体检工作中对体检质量的重视程度,在无形中增强体检工作者的质量自觉性,同时还需重视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形成全员参与的体检质量管理工作氛围[6]。人性化服务是提高体检科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体检者和体检工作者之间距离的重要纽带,在体检中心应设置候检座椅、提供可供翻阅的书报、自助饮水机、数字电视等相关人性化设施,使体检者紧张情绪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缓解,以良好的状态完成体检。针对体检流程,应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体检流程,满足不同体检者或是体检单位的不同需求,对体检流程涉及的体检项目按照就近原则和集中原则,使体检者能够尽快完成所有的体检项目,根据体检内容制定有序的体检流程,减少体检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体检工作的效率。导检护士应根据体检现场情况灵活导检,合理调整不同科室检查人数,最大限度减少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的麻烦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如年老体弱的体检者,可开辟绿色通道,提前进行检查预约,保证检查者尽快完成检查[7]。

2.3提升体检科质量末端管理水平

在完成常规体检工作后,应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处理,重视体检质量管理末端环节中建立健康档案环节,对每名体检者的体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最后的结论,对体检结束后发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与体检者取得联系,并进行相关跟踪记录,安排相关诊治。加强健康教育也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相关健康知识教育,通过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派发传阅、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形式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深化健康教育力度。体检工作质量评价是体检质量管理末端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体检者调查、体检科室工作人员互评、领导考评等多形式对体检环节中工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定,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这对提高体检科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8]。

3结语

医院体检科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程,体检的质量关系着体检者生命安全,检查结果与疾病诊断、治疗等有着密切关联,这也对体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体检科技术工作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体检工作,确保体检质量,同时良好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完善的技术以及合理的价格等都是提高医院体检科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对体检者健康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艳.医院体检科慢性病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141-143.

[2]付欣,徐红.医院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3):147-148.

[3]马燕青.基础医院体检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5(9):9.

[4]王敏.大型综合医院体检中心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5(z1):10-11.

[5]田丹,赵列宾,江忠仪,等.上海20家医院质量管理现况及对策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8):611-614.

[6]程辉.护理质量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239-241.

[7]张述英,杨菊华,许小兰.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6,6(36):310-311.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2

1.1方法

放射影像、物理及特殊体检可以相互进行,宣传体检时的要求及体检意义。再对受检人员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如果饮食、运动、情绪,以及检后相关问题知识指导。体检后,护理人员及时把受检人员的体检表收回,并告知受检人员何时来领取体检报告,最后礼貌的送走受检人员,并感谢他们的配合。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流程与方法进行体检,主要是按照传统的流程,再领取体检表之后,护理人员给受检人员讲解相关流程即可,受检人员拿着体检表去逐一进行体检。

1.2评价标准

受检人员在体检完毕后,护理人员给予受检人员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满意度、体检可信度、体检效率等各个方面的评定。评价形式以评分制为主,从0~10为评价等级。

1.3统计学分析

对临床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继续拧统计分析,采取t检验和χ2检验,数据以(x±s)表示。

2结果

观察组应用健康体检路径以及配备优质护理服务,各方面的有效数据都优于对照组,大幅度提升了体检工作效率和受检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指以受检对象为中心,强化基础服务,护理责任制要全面落实,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它的整体核心就是为受检人员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产生也是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体现就在于对体检路径模式的创新以及规范健康体检路径。

这种服务方式始终把受检者放在首位,处处为受检者着想,紧紧围绕受检人员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受检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在健康体检科实施健康体检路径,是非常可行的方法且效果好。在具体实践中也非常实用。健康体检路径配合优质护理服务,既能有效减少受检者的等待时间,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安排各项检查项目,同时在检查过程中,由护理人员给予高质量的护理,能及时解决受检者的疑难与需求,提升其对于服务的满意度。

按照体检路径的安排进行各项工作,不仅强化了各检查科室之间的分工合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意外状况的发生,同时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强化,在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加有的放矢。从实施健康体检路径的效果来分析,有效的保证了体检的连续性,强化了分工不同之间的相互协作性,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根据本文的调查研究结果,观察组应用健康体检路径以及配备优质护理服务,各方面的有效数据都优于对照组,大幅度提升了体检工作效率和受检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可以看出,在实施健康体检路径中,再配备优质护理服务,可综合提高体检科各项检查项目的指标,尤其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使体检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的健康体检路径是提高健康体检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推进,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管理模式。

4结论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3

关键词:健康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个人健康的意识普遍增强,在不断追求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对个人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同时,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健康档案为职工健康提供可靠的疾病风险评估、检后健康预防作用。笔者所在的山西省儿童医院职工健康体检工作由单位人事部门管理。笔者从事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多年,现结合本单位为例,经过认真梳理,对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出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

1.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从2008年以来,医院职工的体检工作一直由人事部门负责,医院每年10月份以后到年底要组织安排职工体检一次,从原来的在正式职工群体(在职及离、退休正式职工)逐渐扩大到医院的所有职工,充分体现了院领导对职工健康的重视和关爱。另外,医院在省医保中心备案的正高级保健干部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组织实施,人事部门统一把职工健康体检报告从体检中心取回来并在单位进行备案。由于过去医院对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没有系统地安排专人管理,把工作管理重点放在了职工健康体检的组织安排实施环节上,而对后期的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报告、检验结果、健康建议等等信息未及时和职工进行沟通汇总,致使每次职工健康档案的登记信息存在遗漏。2.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护工作者既是百姓健康的守护者,同样也是健康的被守护者。作为省级医院三甲医疗机构,现有在职职工2500余人,担负着三晋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工作,特别是2016年国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相比成人医院的工作量两倍以上,许多医护人员劳累过度、每天休息睡眠不足,身体超负荷运转处于亚健康状态,年轻的女职工过早内分泌失调,大龄女职工的健康也受到了影响。医院每年职工体检总有个别职工检查出一些重大疾病诱因,根据医院考勤系统统计,现在每月职工因病请假人数者达3%左右,这不仅影响到职工本人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到单位的整体经济效能,不得不引起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者的重视。

二、存在问题

1.医院职工对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缺乏高度认知意识。个人健康档案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医护人员把主要精力用在一线医疗工作,忽视了个人健康问题,总认为自己学医懂医,大病远离于自己的错误想法。另外,职工在健康档案信息反馈方面与档案管理者之间缺乏交流平台。医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健康档案管理者对职工健康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没有搭建好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信息平台,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者缺乏有效的主动服务意识。2.医院档案管理者对职工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宣传的力度不够。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应该在向服务对象加大宣传力度、说明健康档案涉及的内容、用途并征得职工同意之后建立,因为只有得到服务对象的配合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对健康管理才有实际意义。3.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简单化、不规范、档案利用率低。作为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对单位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意义、作用、原则、内容等基本框架不太熟知,对职工健康档案未进行及时登统计、分类、整理、归档,职工利用健康档案途径少,档案成为一种死档,其使用管理价值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过去医院对职工健康体检档案只是简单地统计、造个花名册,简单地把检查材料、化验单、检查报告登记、汇总一下作为成为职工体检的基本情况,具体健康情况没有进行详细记载,这样每年体检的内容不全面,历年的检查结果没有可比性,一种病多次出现,每年体检都有,有的病情加重了也没引起职工重视,年年体检,年年有病不及时治疗,反而拖得病情因加重。未真正实现对每位职工健康档案的信息进行认真的整理,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等情况不能进行科学归类,未对出现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跟踪分类,对存在疑问须第二次进行必要项目的检查再化验的结果未及时补录,尤其是医生对职工检查结果评价一栏的建议录入不全面,存在原始的手工录入过于简单化,未对职工健康档案进行系统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未让档案真正活起来。4.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未充分发挥职工健康档案效能。管理者未能发掘职工健康档案的功能,现在职工健康档案体检的途径很多,作为医疗机构,一般是由三甲医院承担体检,有专门的职工体检中心,我院结合自身的情况,把一些能自己体检的项目进行内部消化,其他项目放在承担体检任务的体检中心进行,这主要是医院为节约体检成本来考虑的。目前,职工健康检查还存在的问题是检查的项目不够完善。医院一些重要的检查项目没列入职工体检项目之中,原因主要是医院投入的经费不足,职工人数多,医院开支大,平时对一些常规项目内容进行了检查,不是全身检查,从而导致了职工的健康档案信息不全面,对特殊疾病预防方面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建议年龄段在55岁到60岁阶段的在职职工,在临床一线工作了25年以上的CT和核磁共振等纳入职工体检的项目,虽然费用较高,但对职工的健康更应当放在首位。要加强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对职工健康档案检查的项目,逐一进行完善,对职工体检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做到一口清。

三、提出对策及建议

1.加强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落实专人专档专盒。对职工健康档案进行登记,造册,编号,实现一人一档装入档案盒。纳入检查项目,检查结果等等,一一列出各个项目进行量化,对过去逐年的检查信息进行了归类整理,便于职工对过去历年检查结果进行抽查对比。2.加强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保护隐私措施。职工健康档案涉及到个人的许多隐私,档案管理者应严格保守职工体检档案的秘密,放入固定的场所专人保管。3.完善医院职工健康档案信息资源,建立职工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医院的OA办公系统“宏景”系统开发职工健康档案数据录入系统,建立职工健康电子档案,便于职工就医查询,方便职工备查使用。医院本身,是对患者负责的医疗机构,利用医院的资源便利条件,加快完善医院职工健康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非常必要,可以利用院内的信息化建设,整合职工健康档案,利用现代医院信息分建设的条件促使职工健康档案信息化,职工可以利用医院的个人健康档案平台,利用个人身份验证信息在前台网上查询自己的健康情况,使自己真正地触摸到自己的健康线,把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管理者在后台就职工过去的病史、病情档案等进行完善、整合。职工就医时借阅带上档案,这样有助于医生对职工疾病的有效预测。4.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本着职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个性化、关爱式服务的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促进职工体检档案管理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由于医院每年人员进行一些变动,如每年招录新员工,职工退休,职工调动等,都涉及到健康档案的及时更新,特殊人群健康档案如骨密度检测结果、动脉硬化检测结果、肺功能检测、糖尿病复查结果和慢性病随访记录要达到不漏一人,要对职工的健康进行科学、系统、持续追踪。档案管理者要系统地掌握职工健康需求,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的动态化管理。管理服务者系统地掌握服务职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疾病诊断、及早预防治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总之,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者要时刻把职工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完善职工体检信息存入数据,建立长效的职工健康档案机制,可随时查询并进行历年结果对比。为职工健康中提供满意的服务效果,为职工健康提供电话回访、短信提醒、检后咨询、健康指导等服务,邀请健康专家来院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帮助亚健康职工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职工更加以饱满的热情,更加健康的体魄投入到一线工作之中。每年的职工体检工作,既是职工的一项福利,又是单位职工的一项健康检查制度,这为职工的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体现单位对职工的一份关爱,同时也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医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之中,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关乎于医院对职工健康成长的一项长远制度,要充分发挥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使之为职工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4

1.1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与医疗救治组,明确一名业务副院长负责预防保健工作(组织机构以文件形式发至各科室,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人员及科室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1.2规范设置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配有专用办公室,配齐电脑、办公桌椅、橱柜、空调等必须的办公条件。

1.3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及职责、院内感染控制制度、自查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工作制度、结核病转诊、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报告制度等,部分制度按规定制作标牌上墙。

1.4统一规范使用卫计委监制的各种登记簿和各种统计报表。

二、健康教育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二级以上医院至少2个,一级医院至少1个),及时开展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至少每2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有每期图片资料和汇总登记表支撑)。

2.2在门诊大厅、输液室、病区设立音像播放设备(电视机或电子显示屏)定期播放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知识,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每周播放1次以上(有播放记录和播放现场图片)。

2.3开展健康咨询宣传与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结合国家各重大宣传日每年开展咨询宣传不少于6次,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0次(有计划或方案、图片资料等;讲座主要指对病人或家属、社会大众等人群。县城医院自行开展,乡镇医院可与当地卫生院联合开展,资料齐全)。

2.4医疗单位在诊疗过程中开展针对各种慢性病与康复的个性化教育。

三、传染病管理

3.1及时、规范开展传染病诊断、报告与救治。建立健全门诊、病房、放射、检验相关科室登记薄,登记齐全,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保健科每天到相关科室搜索疫情并做好记录,及时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每月对重点科室工作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

3.2规范开展肠道门诊工作。切实做到有泻必登与及时采送样(按登记数10%采样送检),肠道门诊建设做到“六有”(登记簿、采样器材、消毒药品、纱门纱窗、污物桶、洗手设施)。保健科于4-10月每月对肠道门诊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肠道门诊结束后有全年工作总结。

3.3临床医生对发热病人要开具疟原虫镜检单,血检病人应能够在门诊发热病人登记薄上找到,常年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其中5-10月份血检数占全年80%,镜检阳性病例采集滤纸血2张、5ml抗凝血2份。预防保健科对化验室疟原虫血检工作进行督导,每月1次。县直医院次月2日前将血检数报疾控中心,血片按月及时送疾控中心复检。

3.4做好结核病诊断、登记与报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正常开展痰涂片工作。预防保健科每天对院内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信息收集与网络上报,每月对放射、门诊、传染科等相关科室结核病登记、报告情况进行督查,有督查记录,转诊单及时递交县疾控中心。结核病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95%以上。配合做好疑似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体检工作。开展“3.24宣传”与结核病诊治培训。

3.5做好H7N9、伤寒、出血热、菌痢、麻疹、流脑、乙脑等病例标本采样送检工作,标本的采集送检做到规范、及时。

3.6二级医院做好伤寒、菌痢等疾病的菌株培养与报送工作,县医院4株、分金亭3株、中心医院2株、中医院1株。

3.7做好麻风病人的筛查与报告,二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3例疑似病人、一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1例疑似病人。

3.8麻风病宣传与培训:在医院门诊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张贴《麻风病早知道》宣传画。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对象为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医务人员,培训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四、艾滋病防治

4.1二级医院VCT门诊咨询检测任务数:县医院、分金亭各150人以上,中医院、中心医院各100人以上,数据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所有医院艾滋病实验室或检测点:手术病人、产妇、性病、透析、结核病病人等必查,全年检测率达总人口10%以上,同时完成卫计委下发的参考指标数。检测数据均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检测点查出的阳性病例将标本及时送县疾控中心(检测点实验室工作考核细则另发)。

4.2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一致性:报告病例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的纸质信息与网络上报内容一致,全部信息填写无逻辑错误。

4.3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宣传栏要有相应的宣传内容。“12.1”世界艾滋病日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

五、慢性疾病管理与体检

5.1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诊治和登记,每月以电子登记表形式上报,没有病例也要进行0报告。

5.2做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登记报告工作。

5.3积极配合卫生院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有关慢性病人每年一次体检工作,体检要做好登记与汇总统计。

5.4做好死因监测工作:有死亡登记册,死亡案例及时登记报告,死亡卡填写要完整,纸质报卡与网络报卡一致,年度的死亡卡原始存根要归档保存。医院每年开展临床医生的死亡证明书填写业务培训,每年开展一次院内死亡病例漏报调查。

六、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认真做好精神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落实登记、上报和卫生保健工作,配合做好重性精神病人访视、体检工作。

七、预防接种

7.1开展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单位:单独设置新生儿疫苗接种室并符合省卫计委11号文件有关规定要求,接种人员有《预防接种上岗证》,持证上岗。规范完整填写乙肝疫苗接种二(三)联单,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规范使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本,乙肝疫苗领、用有完整记录,疫苗存放符合要求。

7.2认真做好对医护人员预防接种副反应规范处置培训工作,积极配合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规范治疗与及时报告。

八、放射防护卫生

8.1放射工作场所(侯诊场所)应有《小心电离辐射》标志、《儿童慎做X线检查》标志、《孕妇禁止入内》标志。

8.2放射场所卫生防护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监测一次。

8.3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每2年体检1次,体检率100%,新上岗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1次岗前体检。个人剂量监测率100%,个人剂量元器件按要求及时送检。

九、消毒质量监测及中毒救治、报告

9.1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二级医院每月至少自行开展一次全面监测,结果及时报县疾控中心,同时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两次抽样检测;一级医院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一次全面抽样检测,合格率100%。

9.2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治疗室、手术室、输液室、产房等按规范做好紫外线空气消毒工作,消毒记录完整。

9.3医院做好医院污水规范处理工作,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二级医院两次,一级医院一次。

9.4每年进行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控制培训一次,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十、培训与督查.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5

关键词:健康体检;档案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伟大中国梦的高歌猛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觉醒,定期体检的群众数量不断攀升,健康管理的服务要求与日俱增。目前,作为健康管理重要一环的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与健康管理形势远不相符,与群众期待极不吻合。因此,亟须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1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健康体检档案管理,既是健康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既涉及患者或体检人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又关联一个医院或体检中心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笔者根据十多年从业经验,总结出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

1.1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档案和档案工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对档案工作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但目前,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体检人员,普遍存在重健康体检、轻档案管理,重单次体检、轻资料累积,重疾病治疗、轻档案运用的思想,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意识十分淡漠。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健康管理主要是做好体检,档案管理是附属性工作;有人认为体检档案是过去的事情,它只代表过去,对健康管理意义不大;有人认为体检档案管理繁琐,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等。这些错误思想说明我们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

1.2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投入不够

在软件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档案管理人员普遍是兼职人员,队伍不稳定,导致缺乏长远计划和打算;第二,档案管理人员普遍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对体检档案的重要性及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熟悉。在硬件上,多数没有落实专用档案室,存在资料多处存放,档案资料存放地点狭窄、“六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灰尘多等问题,从而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造成资料装订不规范,或存在查找困难及丢失现象。

1.3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全

在医疗实践工作中,相对于门诊和住院病历档案的规范、严格、高效管理,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没有在全国形成一套统一、完整、规范、有序的体检档案管理体系。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对健康体检方面出台的规章制度较少,对健康体检档案的范畴、内涵、标准、格式缺乏统一的研究,对档案管理的登记、保存、查阅、考核等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对各种已成为体检档案的必备资料﹙如医疗文书、影像报告、胶片、病理切片等﹚与相关治疗科室体检档案管理工作分工、互相协作的机制尚不健全。

1.4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运用不够

从体检中心角度讲,普遍未对一个人在一个时期的体检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汇总、认真分析,提出连续性的治疗和预防建议,也没有对某一行业、某一区域的体检档案资料形成链条式、系统化的运用管理,未对健康体检数据有效运用,档案管理在健康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较小。同时,反向也说明,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大数据挖掘的空间很大。

2加强和改进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6

关键词: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应用

体检中心每天面对大量的参检人员,参检人员基本信息,检查资料的汇总,是非常重要和繁杂的工作,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体检流程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人为出错,体检资料便于保存和查询,提高体检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让体检者获得好的体验,从而提高体检中心的经济效益。

一、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体检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全面步入信息化管理的阶段,体检中心的信息化不但给体检者提供了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体检中心的管理文化与价值理念。信息化是体检中心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极大的提高了体检中心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也在不断的改善体检中心的服务模式。对于体检中心内部而言,信息化管理可以优化体检流程,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体检中心的外部而言,由于信息化形成的服务模式,可以提高人们的认可度、扩大市场、从而提高体检中心的医疗水平,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体检中心的社会价值在于体检中心信息化实际上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医疗数据库,这里包括大量的体检者的个人资料、体检信息以及疾病信息汇总等。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帮助医疗行业对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地区等进行科学的分析;采集汇总这些数据,能够使体检中心获得极具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1)全面实现无纸化的体检管理模式。(2)动态调整:通过动态排队系统对参检人员进行合理导引,减少等候时间。(3)采用条码及RFID识别贯穿整个体检流程、检验标本采用条码识别、检验设备采用双向数据传输等技术。(4)建立完善一体化的数字化体检中心,各系统模块完全无缝连接,并为未来扩展留下空间。(5)检验科管理系统,采用条码化管理,检验数据网络系统化存储与传输,直接上载到体检人员的体检项目相应栏目中,减轻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检验信息存储和管理更加简捷、完善。(6)数据加工。系统完整的收集了体检的原始信息,配合各种管理模式,为体检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健康指导和分析统计;还可以进行各类综合统计与分析,通过分析,为体检单位提供符合客观实际的职工健康情况分析报告,为体检单位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

三、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的组成模块

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基本体检流程为:登记基本信息,选择体检项目,录入体检信息,进行体检,上传体检结果,生成体检报告,打印体检报告,体检信息的统计与分析[2]。目前,通过信息化管理体检中心可以承担各类单位或个人的体检工作,包括:单位组织或个人的健康体检、国家征兵体检、高考体检、公务员考试体检、教师考试体检、单位招工体检、司机年审、入学入职体检、婚前检查等等。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体检登记模块:这个模块分为个人和单位两个体检登记模块。个人体检登记,有许多种体检套餐,体检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确定后管理软件会生成一个体检ID号码,首次体检时,管理软件会建立体检者的基本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信息,下次进行体检时,通过姓名或身份证号可以检索出体检人的基本信息。对于单位的体检登记,根据单位需要可以制定适合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体检套餐,根据单位提供的名单建立体检档案,并合理安排体检时间,同时可以对体检项目及时间进行灵活的调整。(2)体检医生模块:这个模块是将各个不同的科室设置为一个工作站,包括各个功能科室、化验室和诊断室,体检人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套餐到各科室刷卡或扫码进行体检。(3)体检结果录入模块:体检结束后,要求体检医生将各人的体检结果录入到该模块中。这个模块中有大量的疾病项目的模版,可以自动识别阳性的体征项目并做出标记,能使医生快速、准确地发现异常结果项目。(4)主检医生审核模块:这个模块是主检医生对体检者的体检结果进行审核,它会将所有体检项目中的异常结果和阳性体征进行全面汇总,便于主检医生在审核时随时查看,并对体检者进行健康宣教。(5)体检报告模块:体检人的体检信息经主检医生审核完毕后,会以体检报告的形式打印出来,反映体检人所选体检项目的详细信息和医生建议,交于体检人或单位。(6)统计查询模块:这个模块可以统计查询体检人数,体检项目等内容,也可以对医生的工作量和各个科室的收入情况进行统计。(7)系统维护模块:系统维护工作是对海量的体检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应安排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通过密码权限进行维护。

四、体检中心的软件管理

(一)软件系统运行环境

1.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XP,Windows7,WindowsNT;客户端支持WindowsXP以上的各版本操作系统2.服务器要做好双机热备份3.支持各个功能模块的集中管理4.支持多用户量的处理

(二)数据传输及存储要求

1.后台采用Oracle数据库2.数据传输利用对等光纤网络3.具有快速的数据采集能力,进行实时数据传输4.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三)软件运行界面要求

1.界面要操作简单,方便维护2.界面的表达简单明了,比如弹出式窗口、树形结构等3.各科室可以自定义参数,采用符合自己科室特点的方案4.运行数据要安全可靠

(四)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1.体检中心统一管理服务器,各科室通过客户端进行工作2.采用多级安全密码技术3.名系统能定义操作人员的功能模块,职能权限,使用权限4.对基础数据进行完整的维护,实现客户信息,体检结果等数据自动更新进入体检中心数据库,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信息化管理的数据应用

信息化管理使得体检中心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医院和体检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不断增加的数据资源,有效的扩大信息的共享范围,可以将这些数据资源用于医疗科研,健康管理等方面,为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

(一)为数据的积累与共享创造了条件

体检中心可以将体检报告中出现的阳性体征进行整理汇总,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同时生成体检信息库,信息可以让体检医生共享。在平常的工作中,将体检信息不断的补充完善进入信息库。大量的数据积累对体检医生具有指导性的帮助,可以给予体检人有效的体检结论和治疗建议。

(二)为体检单位提供统计分析报告

信息化管理为体检单位提供了科学真实的统计报告,体检中心根据单位体检人员的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取出阳性体征,并将结果汇总后反馈给单位,使体检单位及时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

(三)扩大了体检信息的共享范围

通过信息化管理,大量的体检信息不但能为体检中心带来科学的指导,同时为国家的医学科研工作提供大量丰富的数据支持。体检中心可以配合医院科室展开科研工作。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编制不同的体检套餐,收集科研数据[4]。

六、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目前人们对于健康管理的认知正在不断转变,体检中心也正在从单纯的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从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从普通的疾病检查向做出健康评估转变[5],因此对体检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各类重大疾病的预警

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慢性疾病,根据世卫组织的研究表明:有三分之一的疾病人类可以通过预防保健避免,有三分之一的疾病人类可以通过早期的发现得到有效的控制,还有三分之一的疾病在高度信息化的大环境里通过及时沟通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大量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各项体检指标与各类重大疾病的相关性,找出相关性最强的指标,在管理系统中设置风险值,当输入体检结果时,如果检测结果超过系统设置的风险值,系统就会提醒体检人注意某类疾病,并给出相关建议。因此,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提高,对于实现各类疾病的预警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为体检人设计科学的体检方案

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根据体检人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以及地域分析出与某类疾病的相关性,并给出科学、经济的体检方案,提高用户体验。

(三)实现开放性接口

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开放性接口,实现多领域的信息共享,不但能与体检中心内部各模块无缝对接,还可以和外部的系统进行数据共享,比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银行支付系统等等,支持网上支付、第三方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

七、结束语

总之,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是对体检工作进行规范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现代化管理,极大的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体检中心的工作效率,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管理,延伸了信息的应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体检中心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定贵,杨敏,郑红雨.浅析信息化建设与体检中心发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3-4.

[2]曾惠莉.杏林妙手管理软件在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10):13-14.

[3]陈丹.体检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开发及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8(S1):299-301.

[4]宋晓华,许莹,楼慧萍.浅论信息化建设与体检中心发展[J].中国医院,2007(06):47-48.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7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及《灵宝市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我镇成立了阳平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阳平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标定责到人,明确责任,各项目实施责任人制定了各自的工作方案及项目运行计划并能规范化运行。

二、健全制度,严格培训,规范行为。

院统一制定并印制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手册》200本,发放到每位职工和乡医手中。各项目实施办公室制定了相关制度并上了墙,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为了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6月25日我院特邀市局专业人员组织全院职工及各卫生所乡医,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所有村医都基本掌握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各项内容,为在我镇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布置和进度情况。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建档是基础,我们组织各项目实施人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下乡入村体检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做到了健康档案内容详实、填写较规范。截止目前已经为10664人建立了居民健康建档。我们将在11月下旬到12月份对全镇一、二中学生全镇幼儿园托幼人员安排进行体检。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慢性病防治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各项目责任人都能通过进村、上街宣传,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目前,在主要街道设置健康教育专栏4块,版面更新4次,开展下乡健康教育视频播放宣传 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6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次,发放各类宣传印刷品15万余份。通过各项目责任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真正做到疾病从预防开始。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接种工作的重点任务。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再一次确定了疫苗接种点,各接种点都具备了《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6月份对预防接种的人员(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进行了预防接种专业培训。

(1)、冷链运转工作 顺利完成了10次冷链运转工作,应接种儿童14450人,实种儿童13370人,接种率93%。其中:基础免疫接种儿童10232人,实种儿童9574人接种率94%。卡介苗应种475人,实种 471人,接种率99%;新生儿HBV应种乙肝疫苗应种 1813人、实种 1755人,接种率97%,及时接种率100%;脊灰糖丸应种 2199人、实种2107人,接种率96%;三联疫苗应种2195人、实种2089人,接种率95%;麻疹疫苗应种880人,实种841人,接种率 96% ,A群流脑疫苗应种1739人,实种 1428人,接种率82%;乙脑疫苗应种931人,实种883人,接种率95%。 加强免疫应种4218人,实种 3796人,接种率90%,其中脊灰糖丸应种547人,实种503人,接种率92%;三联疫苗应种804人,实种736人,接种率91%;二联疫苗实种199人,实种159人,接种率80%;麻腮风疫苗应种724人,实种683人,接种率94%;A+C群流脑应种832人,实种711人,接种率85%;乙脑疫苗应种837人,实种752人,接种率90 %。 甲肝疫苗应种278人,实种252人,接种率91%。

(2)、卡、证、册 资料管理 2010年,我镇继续强化村级卡、证、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每月冷链运转后,对村级计划免疫工作进行考核,全年共对辖区32个村级接种点联合监督检84次。有力的保证了卡、证、册填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至今,共建卡 475 人、建证475人、建册 475人,录入微机 475 人。

(3)、 麻疹查漏补种及强化免疫工作

为了控制麻疹疫情在我镇的流行,我镇在2010年5月26日至6月2日组织防保站人员和镇区5个接种点的人员对镇区和周边3个行政村的所有儿童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阳平镇区和周边3个行政村,7个年龄组(时间从2003年1月1日出生至2010年出生的所有儿童),共排查儿童743人(不含托幼机构目标儿童)(其中2009年10月16日以前出生为 664人,2009年10月17日至2010以后出生的为79人),在册儿童本地漏种儿童 22人,流动儿童215人;摸底新发现本地儿童22人,流动儿童105人;其中需接种1剂次215人,需接种2剂次61人,合计 337针次。

为切实履行我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的庄严承诺,根据《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2010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的要求,阳平镇在镇政府、卫生院的统一领导下,于2010年9月11—20日对8月龄至14周岁儿童开展了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全镇8月龄至14岁儿童(即1995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应种为7477人(其中本地儿童6695人,外地儿童782人),除有禁忌症的儿童未及时开展接种外,全镇实际接种7119人(其中本地儿童接种6351人,外地儿童768人),接种率为97.6%,实现了上级要求的95%的目标 。

(4)甲型H1N1流感疫苗及其它疫苗接种

为应对常见传染病流行,维持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转,我镇为在校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共接种3571人,并为32个村级养殖户接种甲型流感疫苗3704人。共计接种7275人。 开展了水痘疫苗接种工作。共接种儿童636人;完成了阳平辖区6-15岁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乙肝疫苗应接种6636针次,实际接种5604针次,接种率84%; 开展了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共接种3岁儿童792人份, 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3180人份,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市防疫站结防科对 结核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截止11月份,乙类传染病例报告 例,丙类传染病例报告 例,及时报告传染病人 例,转诊结核病人 例,管理病人 例。为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儿童保健

为了很好的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我院妇幼医生 于10月份到三门峡参加了为期3天的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个参加培训的人员明确了目的,掌握了《规范》标准。 截止目前,0-36个月儿童建册344册,2010年出生344人,访视344人。

6、孕产妇保健

按照灵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每年至少为孕产妇免费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孕妇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健康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截止11月,各项目责任人已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孕产妇建档479人,早孕建册411人,早孕建卡率85.5%,产前健康管理率100%,产后访视率100%。

7、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居民健康建档的一开始,我们就将老年人作为了重点人群来健康管理。截止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在册3912人,建立档案2531人,对建立档案老年人全部进行健康服务管理,管理服务率达65%。通过健康知识宣传65岁以上老年人都能自愿接受体格检查。

8、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截止11月份,各项目责任人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1566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197人。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截止目前,共为辖区69人精神病患者建立档案。

四、加强督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以来,院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对项目工作进行了督导。

7月1日,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下乡调查体检活动。院领导亲自带领体检工作队20余人进驻桑园开展调查体检工作。

8月4日,召开下乡调查体检工作协调会,对体检项目组合进行了重新调整:八项重组为四组,即血型血糖组、一般状况组、脏器功能组、症状生活查体询评组。同时,对人员安排、物品器械管理做了严格要求。

9月份,院班子成员就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及时发现了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纠正,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健康运行。

11月份,院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小组, 对我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督导人员对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院 要求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把档案要建成活档,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公共卫生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三级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但仍然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各项工作镇村联系不够,衔接不密切、配合不默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2.措施不够扎实。各责任人虽然积极地开展了公共卫生工作,但也发现个别同志认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有效的实施方案,对村卫生所的指导力度不够,部分责任人的管理指导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很难起到有效的指导和督导作用。

3.健康档案资料填写不规范.个别健康档案资料填写不够规范,健康档案内容空项,错误较多,存在较多逻辑错误。

4.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从检查中发现个别医生的业务知识不够全面,工作消极被动,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上门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是慢性病的筛查开展不到位,已经发现的慢性病人虽已建立了健康档案,但符合要求的合格档案的比率不高,内容不完整,记录不真实等情况依然较为普遍,对慢性病的随访和管理流于形式。二是老年人健康管理虽然和居民健康建档同步进行了,但是,登记不详细,管理不到位;三是健康教育讲座的次数不够,版面没有及时更换,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资料整理不全。

体检工作安排范文8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老年体检;应用效果

在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上涨的今天,人们对于临床护理模式有了新的了解,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日趋严重,各类疾病预防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这也使得医院领导者对临床体检工作者要求越来越高。为迎合医院要求,使得临床工作者也主动、积极的学习,以期提高专业实务和计数[1]。人性化管理是近些年提出的相对较高的管理模式,主要根据不同患者综合病情拟定相应护理计划,减少医患矛盾,同时提升医院质量,现将人性化管理在老年体检中的效果调查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88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12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329例,女359例;年龄范围为55~85岁,平均年龄为73.9±3.9岁。观察组男359例,女353例;年龄范围为56~87岁。平均年龄为74.1±4.4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无明显差距(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详细内容如:(1)语言语气:要求体检护理人员应与老年患者沟通采用和蔼可亲、通俗易懂的沟通方式,对于耳聋、眼花、表述不清患者应给予耐心的解释和讲解。(2)病房环境: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循环、代谢系统下降,应适当调整室内温度、湿度,确保患者心肺功能正常运转,设置休息区、阅览室等休闲场所,方便各位老年体检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所需。(3)宣传教育:告知老年患者应每年进行体检,尽早了解自己身体素质,且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体检报告进行适当的讲解,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和发展趋势,提升患者依从性。

1.3判断标准

1.3.1舒适度

采用Kol-cabal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舒适度分为5个等级。

1.3.2满意度

发放给老年体检者护理满意问卷度调查表,根据本科室特点拟定报告,对两组研究对象(或家属)围绕护理程序、护理态度、护理能力、健康指导、护理总体效果等五个维度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每个维度总分10分,10分为非常满意,0分为最不满意;总分为50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对护理程序、态度、能力及健康指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体检舒适度

护理后,观察组体检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政府对于预防医学的大力宣传,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愈发深刻,每年参加体检的人数也日益上升,对此如何合理安排体检的流程对提高体检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3]。许多受检者对医院或体检中心依旧心存恐惧,这在血压、心率的测定上尤为明显。故应采用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方式,减少患者焦虑的情绪,提高体检的质量。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为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拟定的相应的护理管理模式,期主要考虑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能力[4,5,6]。通过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来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自我学习能力,有助于在工作中自我纠正错误,不断的使用医疗水平提高后带来的各种挑战,打破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是护理工作者使用由原来的一个规律适应患者,转变为现在适应每一位患者性格、病情[7,8]。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更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有所提升。综上所述,实施人性化护理工作在老年体检患者中可不断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秋江,杨拯.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方法的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7,29(4):185-186.

2江洁.危重病人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护理[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23(1):45-46.

3王美凤.人性化管理对降低护士压力及工作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61-62.

4马运华.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3-115.

5李爱芬,李登敏,凌敏兰,等.探索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120-1121.

6张玲,张惠瑀.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6,6(3):87-88.

7刘建滔,邓丽琼.浅谈学报编辑部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7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