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市场范例

牲畜市场

牲畜市场范文1

一、从羞于开口到敢于请教

我在去年十一月投递了简历,之后顺利通过了面试,来到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初次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我,内心十分紧张。还记得第一天,我们到办公室后,事务所的前辈姐姐没有过多交代,只是一边熟练地把电脑摆在了自己带来的支架上,一边让我们去下载一个最新版的专门导账的软件。下载完成后,她发给我一个压缩包,里面有分配给我的任务明细、底稿模板以及大量去年的审计底稿。我打开一看,瞬间呆住了,里面有几十个文件,许多内容我甚至看不懂,这让我感到非常迷茫。但是我太羞涩了,不好意思开口问,只好把文件一个个打开来看,可是看来看去还是束手无策。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实习生已经实习一个星期了,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头的工作。我看着她,内心的焦虑和恐慌达到了顶点。我纠结了很多遍如何开口询问,却始终没有鼓起勇气。正在这时,前辈姐姐似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她起身走到我身边,询问我进度如何,见我十分迷茫的样子,便详细跟我说了一些填制方法和快捷键的使用技巧。她讲了很多内容,我很努力地想要记住,恨不得找张纸把她说的都写下来。有的地方我没有听明白,想要追问,却欲言又止。或许是前辈姐姐带的实习生多了,我有没有理解她其实都能从我的微表情中看出来。她微微一笑,对我说:“没关系,不要紧张,你刚来实习,不熟悉是很正常的,问了之后掌握了就好了,但一定要开口问,不能不懂装懂,明白了吗?” 我点点头,这才鼓起勇气,张口问道:“那我想请问一下,表中标红的这个数不应自己直接填,而应像这样设置链接,对吗?”得到她肯定的答案后,我心中感到一阵轻松,原来把问题问出口并不难。有了第一次开口,一切就变得简单多了。我也渐渐意识到,作为刚来的实习生,有不懂的东西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认真的态度,有疑惑的问题就要礼貌地问出来。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不再拘谨,而是学会了大大方方地提问。面对工作上的问题,我会先努力尝试自己解决,在无法靠自己解决的情况下,我便主动提问,同时还会把自己学到的方法教给一起实习的小伙伴。

二、未雨绸缪,冷静应对突发事件

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又让我印象颇深。一天下午四点,我像往常一样在汇总金额,前辈姐姐突然发消息给我,说之前安排我做的文件都必须在今天结束前发给她。这瞬间打乱了我的计划,我一下子同时有五个文档要填,变得手忙脚乱,而且有两个金额我一直对不上,几块钱的差额让我十分头疼。我当即很抱歉地说自己还没有做完,并且说明了自己的进度和碰到的问题。那天晚上,前辈姐姐跟我一起背着电脑回了酒店,我们在酒店加班。我们打开文档逐一核对金额,前前后后检查了几遍,最后发现有一笔金额分错了类,导致我一直试算不平。找到问题的关键后,我赶紧修改了表中的数据。当我把表格都做完,反复检查后打包发给前辈姐姐时,她笑着说:“不好意思,这次突然要得比较急,天有些晚了,我请你吃烧烤吧。”我们都很庆幸今天最后还是按时完成了工作。吃烧烤时,前辈姐姐对我说,工作中可能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要学会未雨绸缪,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她还告诉我,如果毕业后我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的话,就要从现在起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不然要做的表格堆积太多了,很容易把握不好工作节奏。之后,我在工作时都会设几个文件夹,把工作内容按轻重缓急分类,在做工作计划时也会留有余地,不会安排得太满,而是预留一些时间给突发事件。当突发事件再次发生时,我便不会再像这次这样慌乱,而是能够冷静地面对,因为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难题。

三、学会“独当一面”

牲畜市场范文2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对于实验课而言备课是精心准备课的过程,包括对教学内容细致的分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分组,选好实验小组长,并要求组内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实验前的预习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不仅仅是备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和问题设置,还要设置一些活动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自主预习.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实验课,笔者在学生走进实验室之前,就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内容,课前自主完成实验报告册的相关内容,通过该环节的设置,有如下几点好处:(1)学生对显微镜有了初步地了解,课堂实验时步骤变得连贯了,摆脱了边看书边实践的陋习;(2)能够发现自己在阅读文本时的疑惑,便于在实验中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最终释疑.

2.实验前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

由于初中生物课少,实验课也不多,所以有时候学生进入实验室,就比较的兴奋,看到实验台面上的仪器没等教师布置任务就忍不住会乱摸、乱动,造成课堂秩序的紊乱,也容易破坏器材,为此,我们在编排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任命有责任心,稳重的学生做小组长,并明确小组长的职责,要管理好小组内部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要就探究任务在组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确保实验探究有序开展,在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验器材准备

实验教学,实验器材和药品是完成实验探究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课前必须要结合实验教学的具体要求,将实验仪器、药品等物质准备落到实处,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还要适当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主动构建知识,减少在教学内容之外的时间损耗.

二、优化探究过程管理

有效的实验教学必然是有序的,我们教师在生物实验课上要有时间管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意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们生物老师要有效益观,即要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强化管理来提高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课前要认真设计好整个教学流程,思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流畅、紧凑,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稳步推进.学生的思维是需要特定的环境进行激发的,我们不能够灌输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点,同时没有任何信息提示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摸索,耗时太大也是不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那么,怎么办呢?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可以围绕实验的主旨,给学生适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帮助学生理顺探究的方向,确保实践劳动的有效性.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容易导致学生分心的因素,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专注率.

三、抓“四表”管理

从初中生的学龄特点来看,当前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活泼好动,同时接受的信息量就比较大,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到了实验室,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容易导致秩序的混乱,或导致实验器材的损坏,或导致药品的浪费,或导致实验探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设置了4张表格,“座次表”、“教学情况记载表”、“教学情况反馈表”、“学生实验收获表”,借此强化对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的实际效率,减少耗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

1.学生实验座次表

实验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而学习小组的构建应该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笔者按照“优、差生搭配,个性心理相融”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并给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室内编排固定的座次,学生的座位相对固定,有利于小组内部学生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学生与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提升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大丰收.

2.教学情况记载表

内容除应包括实验时间、年级、分组编号及实验内容这些传统的项目外,笔者还添设了学习委员和任课教师签名,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使用的仪器的重要性,继而在实验室就会注意,尽可能地减少损坏情况;除此之外,通过填写该表,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内容、所用的仪器及名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秩序和爱护实验仪器的习惯,提高实验素养。

3.学生实验收获表

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学生实验后作好记载,可以鼓励他们去改进实验,以便发现和辅导冒尖的学生,点燃学生科学“研究”之火,实验收获可以采用“学生实验收获表”进行记录.

4.教学情况反馈表

牲畜市场范文3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保问题;改进方法

1畜牧养殖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1污染土壤

农民一直把牲畜的排泄物作为种植农作物的肥料,但相关研究表明,牲畜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有害物质。大部分养殖场并没有对牲畜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出现硬化、盐碱化现象,严重影响种植业发展。同时,牲畜排泄物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也会被农作物吸收,导致农作物重金属超标,进而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1]。

1.2污染空气

畜牧养殖产生的排泄物、动物皮毛和饲料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且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形态是非常细小的颗粒物,会散发恶臭,在这种污染浓度较高的环境下,人们的嗅觉会下降。此外,牲畜在消化饲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不但会导致养殖场温室气体浓度加大,还易引发火灾。

2畜牧养殖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2.1处理不当

2.1.1牲畜粪便处理不当畜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牲畜粪便,大部分养殖户无法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只是将粪尿混合物随意堆放,对当地的空气、水源及土壤造成了污染。部分养殖户将牲畜粪便长年累月地堆放,不仅对地表水源和空气造成了污染,还对深层地下水造成了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扰[2]。2.1.2病死牲畜处理不当病死牲畜处理不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养殖户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正确处理牲畜尸体的意识,将病死48牲畜直接扔掉。随着牲畜尸体的腐烂,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尤其是面对导致牲畜大面积死亡的疾病或疫病时,如果不能正确进行无害化处理,会扩大疾病或疫病传播范围。二是部分地区存在病死牲畜再利用的行为,即将牲畜尸体进行售卖,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2.1.3废水处理不当随着市场对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牲畜每天排泄的粪便和尿液量也随之增加。在牲畜排泄物处理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排泄物被处理后,须进行废水处理。但部分养殖户将废水直接排入周围土地或河流,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2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

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养殖规模或加大养殖密度,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重视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制约了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3]。

2.3养殖及管理技术落后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牲畜养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养殖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备严重缺失,也没有科学的排泄物处理措施,不能对牲畜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部分养殖户虽然配备了污染物处理系统,但因运行成本大而处于闲置状态。

3畜牧养殖生产中的环保措施

3.1有效利用牲畜粪便

一般采用堆肥法对粪便进行有效处理,堆肥过程能够调整牲畜粪便中的碳、氮含量,将牲畜粪便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机物,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3.2妥善处理牲畜尸体

3.2.1焚烧主要用于处理感染传染性疾病及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牲畜尸体。尸体比较小的牲畜可用火化炉焚烧,尸体比较大的牲畜须用大型焚化炉焚烧。3.2.2填埋标准化养殖场应配备2个以上废弃物安全处置装置,混凝土结构深2m左右,宽1m左右。放置牲畜尸体后其上覆盖一层10cm厚的石灰石,然后用黏土等黏性材料密封[4]。

3.3提高环保意识和养殖水平

为了有效控制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须提升养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向畜牧养殖者宣传相关养殖政策,使其全面了解养殖污染的有害性,自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对畜牧养殖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畜牧管理部门需向养殖户普及养殖技术,并大力宣传绿色养殖技术,引导养殖户应用绿色清洁养殖技术。

3.4加大疾病防治力度

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牲畜患病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若不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动物疫病易大规模暴发。因此,养殖户及畜牧兽医站要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将疾病风险降到最低,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5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为了减少养殖污染,推广应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需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可由当地专门的培训学校或引进培训机构对养殖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现代化养殖技术及日常管理技术,能够为动物疫病防治及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提供有效的实施办法,提高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效率[5]。

3.6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针对基层地区畜牧养殖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基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完善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畜牧养殖。其次,从制度上对养殖户进行管制约束,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处理好养殖场产生的污染物,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养殖场污染物治理的养殖户,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减轻养殖户成本投入压力,推动畜牧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6]。

4发展绿色养殖的意义

4.1拓宽畜牧业市场

发展绿色养殖可给养殖户创造进入中高端畜禽产品消费市场的机会。绿色养殖技术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和标准化要求,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够有效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可进一步拓宽经营市场,提升我国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2保护周围环境

部分养殖场为了大规模生产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没有将生活生产污水及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当地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制约了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发展绿色养殖有助于环境保护。

4.3保障食品安全

牲畜饲养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疾病,部分养殖户为了尽快消除疾病的影响,选择给动物注射抗生素或激素,抗生素和激素在动物体内不能被完全吸收,通过畜禽产品进入人体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还有一些养殖户贪图利益,将病死牲畜在市场上销售,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7-8]。

5结语

牲畜市场范文4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优劣势;对策

1盘河镇畜牧业发展现状

盘河镇2016年末现有生猪存栏14307头(其中能繁母猪1458头),出栏20020头;牛存栏1764头,出栏1132头;羊存栏8692只(其中山羊存栏6410只,绵羊存栏2282只),羊出栏4882只(其中山羊出栏3756只,绵羊出栏1126只);禽存栏43418羽,出栏22432羽;骡马存栏2032匹;犬存栏292只,还有蜂等。畜禽肉类产品产量为:1876.4t。其中猪肉1694.8t,牛肉111.2t,羊肉53.1t(其中山羊肉39.2t,绵羊肉13.9t),禽肉17.3t(其中鸡肉16.6t,其他禽肉0.7t)。鸡蛋49.3t。存在着养殖存栏多样化,农户分散饲养,无大型养殖场,更无龙头企业的原始养殖模式。

2盘河镇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和优势

2.1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

2.1.1饲养方式落后、市场信息缺乏、抗风险的能力差

盘河镇畜牧业普遍存在小规模分散饲养,其组织化程度和养殖技术水平不高,承受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极易在市场波动中蒙受损失。

2.1.2传统饲养属于副业性养殖

农户传统散养属于自给自足经济,大部分用于自己消费,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出售,缺少商品意识,不能形成商品经济,导致畜牧业投入与产出不相符,养殖户普遍存在“养猪为过年,养鸡为花钱”的传统养殖观念,难以形成规模化养殖。

2.1.3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待遇较低,经济无保障

村级动物防疫员整体素质差,知识陈旧,文化和技术水平不高,人员老化等。加之,工资待遇较低,经济无保障。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导致对防疫检疫、疫情测报、扑杀等动物防控工作难以实施。对兽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服务技术等公益性事业开展困难重重。

2.1.4村级动物防疫员对动物防疫工作组织和观念淡薄

有些村级动物防疫员现在还存有几种较为片面的组织观念:一是认为动物防疫是业务性服务工作;二是认为动物防疫是兽医自身工作;三是重生产轻防疫,对重大动物疫病认识不足;四是养殖户文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防疫知识;五是分散饲养点多面广,难以形成群防、群治,给防疫工作留下了死角和隐患。

2.1.5食品安全问题

农户散养可视为一种个人行为,受到的各种法规约束极小。同时,养殖户的利益也缺乏有效保护,养殖利润过低,病死牲畜舍不得毁掉,而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这些病死牲畜肉大多被加工成了火腿、肉松、熟食等流入人们的餐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对肉食消费市场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2.2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

2.2.1牲畜散养的生产成本低

其一,饲养成本。农户散养的牲畜对精饲料的使用量少,消耗大量的青粗饲料,充分利用了种植业的副产物。农户利用简易的畜圈及自产的谷物或农产品进行饲养,其支出现金比较少。其二、劳动力成本低。对于就业渠道很窄的农户而言,其闲暇时间的收入可视为零,因而这种经营方式下牲畜的生产成本最低。

2.2.2有利于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盘河镇种植业的规模较小,农户把零散性的养殖作为种植业的补充,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了大量的饲草饲料,另一方面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料。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3农户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存在合理性

在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农业种植的生产手段不够发达的盘河镇,农户散养的牲畜不是为了流通成为商品,而是为自己提供肉食、提供有机肥料,两方面都具有一定实际的意义,是不计算养殖成本的。这是长期以来农民保持传统养殖的一个重要原因。

2.2.4养殖可作为一种储蓄手段

农户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主要以自产的粮食或副产品进行饲养,其现金支出较少,而且对副产品的利用还构成了一种循环经济流,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观。农户现金的支出只有牲畜成本、医疗费和防疫费用等,而牲畜出栏却可以带来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现金收入。在农户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背景下,牲畜饲养表现为储蓄的一种手段,具有经济的合理性。

2.2.5缓解粮食偏紧的矛盾

农户利用大量青绿、青贮、秸秆氨化等饲料代替精饲料,以粮食副产品喂养,能够有效节约粮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盘河镇粮食紧张的矛盾。

2.2.6调节市场上牲畜供给量的有效手段

农户散养牲畜不是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当价格跌至非营利区、供过于求时,农户会延迟出栏期或留作消费,而在供不应求时,农户会及时抛售多余牲畜,以获取高利润。

3盘河镇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牲畜市场范文5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疾病病因;防控措施

0引言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畜牧业作为我国肉食类产品主要的供应渠道,畜牧养殖中动物的健康程度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食品安全,因此动物的健康是保障肉类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而且现在很多疾病的治疗都会使用化学药物,这些药物有一部分会直接沉淀到动物体内,然后通过肉类会传递到人体中,对于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在动物的畜牧养殖中,需要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才可以降低动物发病率,进而提高动物的健康程度,防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聚集影响人体的安全。此外,牲畜患病对于畜牧养殖的人员是非常大的一个灾难,很容易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

1常见动物疾病

1.1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在牲畜养殖的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其患病的主要因素是生物体内聚集了一些蠕虫或节肢动物,牲畜和这些寄生虫的关系是竞争状态,使牲畜的营养物质被寄生虫所吸收,进而降低生物的营养吸收效果,最后会降低动物免疫力。寄生虫还可以通过一个机体转移到另外的一个机体中,并且一些寄生虫还携带有病毒,使牲畜染病率增加[1]。

1.2感染病。传染性疾病对于畜牧养殖是巨大的灾难,如果没有及时控制,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是庞大的,甚至还有可能影响整个肉制品市场的价格。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这个类型的疾病主要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病毒进行传播,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传播的过程无声无息,因此预防的难度及控制难度是非常大的。

2疾病病因

2.1环境因素。动物疾病中很多都是因为环境因素,如果动物的生长一直处于比较不利的环境中,那么其机体会受到一些影响,影响牲畜的发育程度。当牲畜身体产生一些不良的症状后,这些症状会使动物一些生理功能的运转受到阻碍,使牲畜新陈代谢功能降低,降低牲畜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进而会使牲畜身体慢慢消瘦,长期的营养不良会使牲畜的免疫功能下降,一些对牲畜具有致命的病原体会在这个阶段入侵其身体,进而造成牲畜患病最后甚至会导致死亡。此外,如果牲畜长期处于病毒容易滋生的环境,那么其患病几率会远大于其他环境的牲畜[2]。

2.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牲畜患病,主要是由于养殖人员的相关素质比较低,并没有接受系统化的养殖培训,因此在养殖中很多防疫工作做得不到位。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第一,养殖场设施不够全面,养殖场中牲畜密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对防疫设施以及通风等设施要建设完备,可以提高防疫的工作效能,但是很多养殖场为降低投资,通常很多设施都没有建设[3]。第二,管理不到位,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对一些管理细节不注意,进而造成动物疾病传播,在冬季要做好圈舍通风工作,可以降低病毒在圈舍中的滋生频率。第三,滥用药物,这是很多养殖场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养猪场为提高猪的瘦肉率会使用瘦肉精的,还有一些养殖场在疾病治疗时会过量用药,以达到尽快治愈的目的,治愈药物的残留他们并不会考虑。

3防控措施

3.1加强养殖管理。在养殖时,需要以预防为主,本着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可以使管理人员在管理中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支撑。而且将管理工作的相关权责以制度的防治确定下来,也有利于相应管理工作的落实,在检查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标准。同时要加强养殖场的护理及消毒工作,这是养殖场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对牲畜产生的粪便进行清扫,对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防治滥用药物。此外,在喂养过程中需要对牲畜饲料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保障牲畜营养,进而提高其对于疾病的防御能力。

3.2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随着环境变化,动物疾病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对于这些疾病的掌握程度及可预防技术的诞生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大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并且提高动物疾病防控的效率。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资,对动物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加强相应疾病的预防技术储备,可以在疾病形式发生转变的过程中提高反应能力,并且可以及时的做出防御措施。病毒很容易变异,如果没有相应的病毒处理技术以及对于病毒的研究不深入,很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病毒传染,进而引发巨额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有相应的病毒抑制手段,就可以将病毒的影响尽可能控制在较小范围内[4]。

3.3增加技术推广投入。乡镇的畜牧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同时畜牧业在农村的经济收入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显得比较重要。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投入,将目前已经成熟的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在乡镇中推广,可以提高乡镇养殖户们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只有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及资金的支持,才可以把技术广泛的推广。

3.4完善防疫制度。在畜牧养殖中,需要严格进行消毒工作,并且要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将权责划分给每一个岗位甚至是每一个人,这可以提高相关工作内容的落实程度。在进行消毒剂选择时,需要选择对牲畜影响比较小的消毒剂。同时,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全方位的杀菌工作,可以防治各种病原体大规模繁殖。

3.5加强疾病监管。乡镇及畜牧养殖集中的地区,当地的相关部门应加强动物疾病的监管工作,不仅需要对鸡瘟及猪瘟等常见的动物疾病进行监管,而且还需要对禽流感及口蹄疫等疾病进行强化监管,而且还需要做好防御对策。同时,各级政府需要完善防疫监管的相应制度,对疫苗等进行严格的监管,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应进行严厉的处罚。

3.6选择合适场地。牲畜的畜牧养殖中场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放牧,草场需要选择水草充足的地方,对于养殖,需要选择水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方便的地点。不能选择有病害的草地,可能会使牲畜因为吃了这些有病害的草而患病。此外,养殖场在选择完毕后,需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降低疾病产生的风险。

3.7注重牲畜饲养。牲畜如果营养不良很可能引起其免疫力的下降,因此在养殖中需要注重饲料配比。首先,需要保障饲料干净,防止寄生虫进而牲畜体内。其次,需要注重营养均衡,可以保障牲畜营养充足。最后,需要保障饲料数量。

4结束语

动物疾病防治是牲畜畜牧养殖的重要工作内容,在防治中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参考文献

[1]刘强.探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9,21(7):23-24.

[2]冯刚,阵其云,高俊男,等.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当代旅游,2019(2):190.

[3]王霞.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3):29.

牲畜市场范文6

关键词:畜牧业;农村;问题;对策

0引言

目前川西地区农村畜牧业正处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过渡阶段,加大川西地区畜牧业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畜牧结构,加快先进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机制,逐步推动川西广大农村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由分散式、粗犷式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成为了川西农村地区畜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推进畜牧业的现代化,让其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农村问题和矛盾,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1存在的问题

1.1生产模式落后

川西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人口沿河流分散分布,再加上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畜牧业成了当地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当地畜牧业发展起步晚,也比较缓慢,有少许的专业养殖户,但是很少形成专业化大型的规模养殖场,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养殖经营为主,生产模式极其落后。

1.2专业化程度低

该地区的畜牧业主要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主。首先,主要以牧户为单位零星散养,牲畜密集性差,规模很小。其次,畜牧业多是为了自给自足,市场销售商品率低;再次,多以传统的饲养方式为主,科学发展畜牧业的水平低;然后,绝大多数牧户是半农半牧,发展畜牧业的专业性不强;最后,这种以户为单位的养殖模式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畜牧业投入的成本大,单位效益低,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1.3环境破坏严重

川西广大农村地区畜牧养殖场地简陋。很少建有专业标准化的畜牧养殖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特别是牲畜粪便的随处排放,严重污染了水源和当地的环境卫生,尤其是很多病死畜禽随处乱扔,加剧了动物疫情的传染,严重危害了当地生态环境。

1.4配种繁殖技术缺乏

该地区畜牧业分散式的个体养殖导致牧民们自己单打独斗,自我繁殖成本过大,绝大多数的牧户都没有自己的种畜。一个村、乡甚至县共用种畜的现象十分普遍,绝大多数牧民往往是从很远的地方租用别人的种畜,再付取一定费用,这样不仅导致畜种垄断配种,提高配种价格,而且也不利于优良畜种的引进和繁殖,导致畜种单一,品质差。加上相关基层兽医站的配置不全,很多牧民的牲口在生产时因为缺乏医疗救助难产致死,导致牧民损失巨大,而且很多牧户因为路途遥远而错过了最佳配种期,导致配种失败。

1.5畜牧结构不合理

该地区牲畜种类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习惯趋同性。这就导致了以猪牛羊为主体的传统养殖结构,其他种类的畜种相对较少,但猪、牛、羊等传统畜种的市场趋于饱和,市场吸收和消化能力有限,而且其他很多高效益的畜种没法引进和养殖,造成畜牧结构单一,甚至导致地区内部的恶性竞争,价格下跌。一旦价格下跌或者有役情,农户损失惨重。

1.6产业化经营能力弱

该地区畜牧业基本以传统家庭养殖模式为主体,少有专业化的畜牧场地。一方面,牧户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没有和企业相对接,生产没有明确的计划,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完整的繁殖育种、医疗保障、卫生检疫、市场销售体系;最关键的是牧民们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产业化经营的能力,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产业化经营能力弱。

1.7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差

缺乏经验丰富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兽医站设备的不完善是限制该地区畜牧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很多民间兽医多是半路出家或者子承父业,没有经过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培训,无行医的资质条件,而且他们行医中收费标准不一,加大了牧民发展牧业的成本。畜牧兽医专技人员一般供职于县、市一级政府的农业部门,很多时候也是鞭长莫及,技术服务达不到全覆盖。而且很多地区畜牧卫生保障体系不完善,很多牲畜发病不能及时救治导致死亡率高,并且卫生防疫检疫标准和体系不健全,这都极大地限制了川西农村地区畜牧业的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1.8不稳定因素多

由于饲料和牲畜价格不稳定,发展畜牧业的成本和收益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畜牧业医疗设备资源,牲畜病死率相当高,这些都加剧了牧民的风险;再加上牧民们缺乏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了解,养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些因素都导致畜牧业不稳定因素增多,增大了发展畜牧业的风险,因此很多牧民都不愿意扩大牲畜养殖规模。

1.9创新能力不足

川西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当地的年轻劳动力往往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从事畜牧业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这部分人大多思想保守,缺乏科技知识,并且他们完全是按传统养殖方式从事畜牧业,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畜牧业创新能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2对策

2.1政府主导,牧民主抓

政府在川西农村畜牧业发展方面应当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当地政府以及其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和宣传力度,解放广大川西地区村民的思想,强化牧民科学生产的同时再通过优惠政策的扶持调动他们生产积极性。加大财政投入,继续加快川西农村地区通信、交通、贸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外商的投资和市场销售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多鼓励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年轻有活力的年轻人去发展畜牧业,增强畜牧业发展动力的同时提高行业的活力,让畜牧业变得更有生命力。

2.2加快科技的推广和运用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以科技为依托,建立一套准确、科学、有效的防疫和检疫制度和体系,以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和可能,控制疫情的扩散和传播,降低畜牧业发展风险,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推广,可通过专家讲座、建立农家书屋、印制宣传手册、专家咨询和上网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在当地的宣传、推广和应用,让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生产力,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当地人民。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动员和鼓励牧民建立一体化的沼气池,各家各户不仅可以使用自己家里沼气以节约能源,而且有剩余的沼气可以通过管道统一集中起来进行销售,这样节流和开源,降低家庭开支的同时还会增加家庭收入。统一集中化沼气池的建设不仅可以把牲畜粪便用来发酵沼气,解决了粪便对水源、土壤、空气等生态要素的污染,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改善畜牧场地的环境和卫生状况,降低畜禽生病和爆发疫情的概率。

2.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应该及时淘汰低产值、低效益的牧种,引进产值高、效益好、品种好的牧种,调整和优化当地牧种的结构,提高产品的效益。招商引资,引进相关企业,一方面可以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在解决就业增加财政税收的同时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企业不仅可以提供饲料、幼畜禽等这些连带产品,而且可以给个体养殖户提供后续技术服务保障,扩大这些相关企业的业务范围。要注重创建和打造当地畜产品的特色品牌,扩大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畜牧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2.4建立标准化示范牧场

政府可以政策扶持个别有引领带头作用的牧民建立一批大型规摸和小个体畜牧养殖场在内的标准化示范牧场,供所有牧民参观学习和当地专家学者考察调研、教学。

2.5加强市场管理

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成立畜牧相关协会和组织,培育畜产品的交易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另一方面要拓宽市场信息流通渠道,完善传播途径,防止谣言和虚假信息扰乱交易和生产行为,避免牲畜市场出现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带来的大规模不稳定状况,最大限度地保证畜产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志民.浅析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兽医导刊,2015(10):1.

[2]罗承华.浅析农村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4(22):358.

牲畜市场范文7

关键词:畜牧业;环境污染;生态养殖

0引言

养殖行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畜牧业,应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户收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生态养殖满足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的和谐发展。

1畜牧业发展生态养殖的必要性

1.1满足环境保护需求

随着我国畜牧产业高速发展,畜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但依旧存在大量的散养户。散户缺少科学养殖方法,受到传统养殖方法影响,基本上不会处理牲畜粪便,也缺少设备和技术,畜牧粪便未经处理便排放到环境中,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无公害处理牲畜粪便、尿液,实现生态养殖的目的,保护环境。

1.2提高畜禽养殖品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畜禽肉质要求不断提高,给生态养殖发展提供了机遇,加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动物卫生检疫部门也要求严格控制畜禽品质,这为生态养殖提供了土壤,有助于实现畜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改善养殖业公众形象

我国畜牧养殖业高速发展,国家不断提高行业监控力度,但也不断爆出安全事件,直接影响到畜牧养殖业的公众形象。在这样背景下,养殖户要根据实际市场变化,主动引入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畜禽肉类的品质,帮助行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肉制品。

2生态畜牧养殖常见技术方法

2.1发酵床养殖技术

传统养殖时会产生大量粪便、食物残渣、污水等,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话,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而发酵床养殖技术,就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原理处理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将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发酵料后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制成饲料,用于畜牧养殖。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显著优势,就是再次利用动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解决养殖污染问题,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质量,推进养殖生态化发展。

2.2林下生态养殖技术

这一养殖模式主要用于林间或山区,通过林下或山区形成生物链,养殖过程中仅需要少量投食饲料,林下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林下或山区原有生态环境提供养殖所需的食物,动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又会成为有机肥料,促进林木、草丛生长,不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提高各方面资源利用率,降低林业生产与畜牧养殖的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2.3资源优化利用技术

生态养殖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技术就是资源优化利用技术。该技术应用时需要根据养殖对象选择合适的配对选择。如养殖蚯蚓时,通过利用蚯蚓处理粪便的能力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科技手段转化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降低养殖成本。利用“畜禽—沼—渔—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在畜牧养殖中充分贯彻现代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的应用情况如下: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粪污,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并将沼气用于照明、燃气、发电等,而产生的沼液、沼渣,则可当做渔业饲料和农作物肥料,渔业产品和农作物在收获后,既可以在市场进行售卖,也能作为畜禽饲料,提升综合效益。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通过处理粪污,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畜禽、沼气、水产、农作物等多重经济效益也得到体现,对于我国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2.4种草养畜技术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优质牧草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牧草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大技术投入,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通过优质牧草的种植,能够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的饲料,有效减少在养殖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通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还能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残留量,对于提升禽畜养殖的品质,确保我国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动物排泄的粪便进行有机处理,以肥料的方式涵养草场,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升土壤的肥力,助力我国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3生态养殖助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

在开展养殖活动时,养殖者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地,圈定养殖点,尽可能减少因为自身的养殖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养殖地的选择,一定要避开居民生活区,降低因为畜牧养殖对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困扰以及不便;养殖地的选择要和附近水源保持一定距离,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饮用水,以免牲畜的粪便、尿液或者其他杂物混入水中,导致水体污染;一定要对风向问题进行综合考虑,既要通风良好,又不能处于居住区正上方,以免将养殖场气味吹向居民生活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3.2合理处置牲畜粪便

在开展畜牧养殖活动时,针对牲畜粪便的处理,一定要慎重且合理,避免随意处置导致环境的污染。现阶段,在畜牧养殖中,针对牲畜粪便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以及自然处理法。选用哪种方法对牲畜粪便进行处理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针对牲畜种类的不同,对其排出的粪便进行分类和研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在处理牲畜粪便时,要尽可能提升其利用效率,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在日常畜牧养殖活动中,相关养殖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管理,提升养殖意识和技能,确保整个养殖环境干净、整洁,对于牲畜排出的粪便,一定要及时清理,避免堆积以及污染环境。

3.3明确环保治理职责

在开展畜牧养殖活动时,有些养殖户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有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为方便自身取水,将养殖场建在水源附近;对于牲畜粪便随意堆放、处置等;或者针对生病或者病死的牲畜尸体随意掩埋等。整个养殖过程简单粗暴,一味凭自身喜好以及利益驱使开展养殖活动,最终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对此,相关部门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还应针对养殖户个人行为和思想进行规范和教育,帮助其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开展养殖活动时,能够合理规范自身行为。

3.4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根据动物各阶段实际生长发育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饲料和药物,要做到科学选择,避免盲从。实际上,在动物生长发育各阶段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慎重选择,确保动物全面发育和成长。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动物饲料的生产监察工作,通过微量元素筛查、营养成分检测等,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推动多元化喂养模式的开展。另外,对于动物药品的选择,一定要科学,要在正规兽医店购买,切不能贪便宜买假货。应在兽医的指导下科学用药,避免过量用药出现反效果或者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

4结语

牲畜市场范文8

1畜牧业生产现状

1.1牲畜存栏情况

全州存栏各类牲畜327万头只(其中:藏羊273.4万只、牦牛45.8万头),年出栏牲畜头数189万头只,出栏率58.1%,拥有母畜210万头只,母畜比列64.5%;年产肉类5万t、奶类4.5万t、皮张170余万张。畜牧业基本形成了以牛肉、羊肉、羔羊肉、牛奶为主的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年舍饲半舍饲各类牲畜80万头只,占出栏总数的50%以上;祁连、刚察两县列入国家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1.2规模养殖场建设情况

2016年底,全州建成各类养殖场231家。主要集中在门源、海晏、祁连县。其中:门源县91家、祁连县50家、海晏县51家、刚察县39家;全州养殖场类别及效益:牛场74家、肉羊场122家、生猪场9家、蛋鸡场4家、肉鸡场13家、驴场1家、鱼场1家、藏香猪场2家,未运行3家。养殖场共存栏各类牲畜11.82万头(只),其中:肉牛1.88万头,肉羊9.94万只,生猪0.44万头,藏香猪0.1万头。鸡存栏12.6万羽,其中:蛋鸡8.7万羽、肉鸡3.97万羽。肉牛肉羊占比达到90%以上。

1.3畜牧业科技成果应用情况

2013年以来,全州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藏羊本品种选育、牦牛提纯复壮、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全州基本形成了“州有示范园、县有良种畜繁育基地、乡有核心群、村有示范户”的良种畜繁育体系格局;全州共有藏羊良种繁育场2家,牦牛良种繁育场3家。2012—2017年全州累计州内串换优良藏系种公羊1.5万余只;州外调出优良藏系种公羊2.8万余只;组建高原型藏羊核心选育群327群8万余只,已成为全省高原型藏羊和高原型牦牛最大的选育基地和供种基地。截止2016年底,全州牲畜良种化程度达到85.5%以上。

1.4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实现了牛羊肉、牛羊皮(毛)以及特色农畜产品等项目的精深加工和“绿色、生态、有机”品牌产品的培育。海北有加工厂5家,主要产品以海北羔羊,牦牛肉系列,藏系羊系列为主,年投资上亿元。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祁连藏系羊肉”、“祁连藏系羊排”、“祁连牛肉”、“祁连牛排”和祁连县的“雪牧草原鸡”、“草原鲜鸡蛋”6件产品获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祁连县的“祁连藏羊”、“祁连牦牛”和刚察县的“刚察藏羊”、“刚察牦牛”4件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称号。同时,“祁连藏羊”、“祁连牦牛”获得有效使用有机产品标志称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

2全州动物疫病防治现状

近年来,海北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抓产业必先抓安全的理念,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努力构建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了养殖业生产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2017年完成防治各类牲畜疫病达2972.77万头(只、次),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密度达100%,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普通疫病防治密度达到95%以上,有效遏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了全州畜牧业健康、绿色、持续、稳定发展。

2.1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

海北州动物防疫工作着力于州、县、乡、村(社)四级防疫网络建设,全州共有县级畜牧兽医工作站4个、33个乡(镇)兽医站,与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实行合署办公,个别县站加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分校等牌子。各县通过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办公条件,添置仪器设备,2016年祁连新建2所乡镇兽医站办公楼,2017年海晏县争取资金300万元,新建2处乡镇兽医站办公楼,维修扩建3个乡镇兽医站,改善了基础设施。

2.2队伍建设情况

海北州动物防疫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后,近年来在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村级防疫员报酬、统一规范防疫管理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使全州动物防疫工作有了新的提高。目前,全州县、乡级畜牧兽医站核定事业编制318人,实有专业技术人员292人。

2.3屠宰点建设情况

全州批准认定的牛羊肉屠宰场2个(海晏县夏华清真肉食品屠宰加工有限公司和祁连县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无生猪定点屠宰场。刚察县共有肉食品屠宰点2个,(刚察县一品有限公司、青海牧原畜牧有限公司),设施设备均建设完善,具备屠宰资格,证件齐全,现正在申报定点屠宰资格。

2.4动物检疫情况

为确保不发生动物产品安全事故,重点加强了产地检疫宣传动员和检疫监督工作,加大了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督促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养殖户申报检疫和经营者收购前报检制度,强化产地、运输、屠宰等环节的检疫,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2017年完成各类动物产地检疫59.40万头(只),屠宰检疫17.03万头(只);检查进省动物12.16万头(只),出省动物2.42万头(只),动物产品736.30t;过境检查各类动物0.3004万头(只)。无害化处理因病死亡动物1362头(只),处理病变脏器62.9kg。

3存在的问题

3.1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受思想观念的制约,畜牧业经济增长和牧民增收主要依赖牲畜数量的增长,导致大部分草场牧草产量不断下降,草场承载力减弱。草原生态系统恢复与畜牧业循环发展任务艰巨。

3.2畜牧业发展水平区域间平衡不够

牧区尚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的转型过渡时期,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粗放的草原散养畜牧业,舍饲养殖、分群饲养、集约经营、订单销售等比较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尚未全面普及,畜牧业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低。

3.3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高

农作物秸秆和饲草料有效利用率仅为50%,有效利用率不高,农牧区大量粪便消纳还田量少,未形成有机循环系统。畜产品深度开发精深加工不够,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

4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4.1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海北州发展特色养殖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同时特色养殖适合一家一户生产,是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把特色养殖业作为新兴的重要产业来抓,研究出台特色养殖产业鼓励政策,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特色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州县农牧部门要发挥部门和技术优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合理设计和调整特色产业布局,以高原牦牛、藏羊、生猪、西门塔尔肉牛、草原鸡、土鸡等养殖为重点,尤其是农区要大力推广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养殖,着力构建特色畜禽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

4.2要强化培训,健全体系

要围绕发展养殖业产业,发挥各级畜牧科技推广机构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深入推进养殖科技入户工程,创建科技示范场,培育科技示范户,积极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节本增效的养殖技术,建立健全“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场”的农技推广机制,每年培训4~5期,培训人数1000余人,为特色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建立健全养殖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适时调整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4.3要培育龙头,打造品牌

一是培育龙头。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转化增值。截止2017年底,全州有省级龙头企业9家,州级龙头企业36家;二是做强中介组织。要着力培育一批运作规范、市场开拓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合作组织,密切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销售市场的联系,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全州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达847家;三是树立特色品牌。要注重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突出市场取向,采取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做响。特别是要打好高原牌,精心打造高原油菜花蜜、有机菜籽油、青海湖牦牛、青海湖藏羊等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州注册培育认定“青海省著名商标”1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知名商标”17件、“青海老字号”1件。

4.4要加大扶持,强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