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思考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思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存资料的获取,对于居住的条件和环境因素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建筑设计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建筑的舒适度就成为了人们思考的主要内容。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不同区域的气候因素也有较大的不同,这就导致建筑设计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要结合地区特点,将气候条件考虑在内,并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从而满足百姓对居住提出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适应气候;建筑设计;方法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施工的核心,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的舒适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气候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建筑设计必须将气候考虑在内,结合不同区域的光照、气温、湿度、风力等开展设计,以便实现气候与建筑的协调发展。现如今,社会经济深入发展,广大群众对居住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类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理念,建立宜居环境,建筑设计必须树立新思想,结合气候特征开展建筑设计。

1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

1.1建筑的朝向选择

建筑朝向的选择是施工的重点,具体朝向看似无所谓,实则最容易被一些设计人员忽视。其实建筑朝向直接影响通风、光照、采光等各类因素,居住者会明显感受到不同朝向带来的不同舒适感。例如,当太阳直射在南方,建筑物朝向却与其相反,屋内的采光和光照都会较差,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冬季,这种不舒适感会非常明显。所以,建筑朝向要结合气候条件加以选择,在确定方向之前对施工地的地形、风向、光照等方面进行通盘调查,得出最准确的结果,然后有针对性的确定朝向。例如,广东地区日照较为充足,其在设计过程中就结合地理位置,以风向为主要设计依据。通常情况下,建筑朝向多为坐北朝南,且应与夏季风的风向呈45度角,这能够保证最佳通风,提高居住舒适性。

1.2温度利用策略

温度是对建筑舒适感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温差较大,甚至会导致墙体变形和裂缝,给人们的居住安全造成影响。如果将温度因素当作建筑设计的主要思考方向,则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性,减少外在气温因素对墙体的影响。我国北方的地窖、云南的水顶就是对温度利用的最佳案例。同时,这些建筑本身具有环保性,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建筑设计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1.3注意通风和防潮

我国各地区气候差异明显,温差较大,就导致人们对通风和防潮具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闷热干燥的地区,通风就是建筑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它能够保证空气的畅通和流动,给人们居住带去舒适感。所以,在通风和防潮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气候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出设计。我国广东省地处南方,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潮湿但风力较小。在该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一情况,房屋互型要以南北通透为前提,尽可能的保证屋内空气的流动,以便在夏季降低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

基于以上的建筑设计策略,要想更好的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满足人们日渐提高的居住要求,还必须掌握设计的最佳方法,为科学设计提供保证。

2.1做好气候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建设设计要满足环保要求,对气候特点加以考量,且具有一定的美观度,这并非一件易事。在设计开始前,必须对地区情况进行详细的盘查,全面了解气候特征,如气温、湿度、风速、降雨量等等,然后绘制一个精准的分析图,尽可能的反映出有关气候的变化情况。这样一来,设计过程才能有据可循,才能因地制宜达到最佳状态。

2.2制定模式语言

制定设计策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气候因子到建筑设计因子之间的转译过程入于,具体包括建筑室内外布局、空间特征、场地等内容着于,最终将分析结果在模式语言中表现出来。在设计过程中可将范围放大,具体到每一个设计标准,并与城市的宏观气候情况相结合,对建筑所在地区的微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对建筑设计因子可能的模式进行确定。模式的选择与当地的地域条件以及气候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设计要素的改变将选择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出来。

2.3气候适应性策略的制定

所谓气候适应性策略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并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考虑在内,尽最大努力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方法选择上要以此为核心,对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如太阳能技术、夜间通风技术、自然通风技术等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对降低建筑的通风能耗、温度调节能耗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适应性策略的制定中将其与采光、光照、通风融合考量,以便满足设计需求。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及百姓生活质量的日渐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它必须以满足居住的舒适度为基础,实现建筑设计的科学性。针对于此,建筑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要基于气候适应情况加以思考,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充分分析气温、湿度、风速、降雨等因素,从而保证设计出的建筑在朝向、通风等方面更加科学,契合我国建立环境节约和友好型社会的诉求。

参考文献

[1]谢倩.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新探索——以广州许地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03):218-220.

[2]王明帆.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6):89-90.

[3]张险峰.寒地绿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以沈阳某办公楼设计为例[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集——S0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5:5.

[4]罗智星,杨柳.基于气候适应策略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以大陆性严寒地区生态住宅设计为例[J].南方建筑,2010(05):17-21.

作者:蔡山伟 单位: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