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

采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

摘要:以某典型的居民区周边采石矿山为例,客观分析了该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及其特殊性,总结其治理恢复模式的成效与不足,结合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现代人们对于人居环境审美的需要,对居民区周边采石矿山的治理理念、功能定位、治理目标、治理方向和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具有建设性和实际意义的探讨,并提出治理恢复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采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对策建议;居民区周边

0引言

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村镇居民点,这些居民点的周边原本山青水碧,兔走鸟飞,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但随着众多采矿活动的不断侵入,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压占损毁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资源,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起水土流失等,极大地威胁着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居民生产生活质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实施的治理恢复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满足不了矿区人民对于有效改善环境的需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在党的报告中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更进一步指明,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日趋僵化,生态效益不明显,本文尝试以某典型的居民区周边采石矿山为例,对其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和优化途径进行探讨,以此抛砖引玉,激发广大地质环境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探索研究之热情。

1某采石场基本概况及治理模式简介

1.1基本概况

(1)地理地质背景。该采石场地处广阔平原区,区域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20~40m,自然坡降约1/8500,零星分布有岛状矮丘,最大丘顶标高100m左右。采场距所在地镇政府约2km,该镇是地区重镇、古镇,也是农业大镇、工业强镇,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距高速公路、省道不到2km,距铁路线约6km,交通便利;周边2km范围内分布有5个村庄,农业生产活动频繁。矿区在构造上处于一背斜西段东翼,无大的断裂通过,地层由寒武系中统张夏组薄至中厚层灰岩和第四系上更新统茆塘组黏性土组成,地表土壤为砂土,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分布有少量人工林。属于较典型的居民区附近矿山。(2)开采历史。采场所在地原为区域内一座最高的山丘,海拔约105m,原始山体完整,植被茂盛,自然景观优美。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村民零星开采建筑用石子,8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用石料需求旺盛,私挖滥采现象不绝,采石点由此遍布山体。至2010年前后,整个山体被采掉2/3,大致形成3座形体破碎的残丘和3个深大采坑,其间布满排土场、石料加工场等,呈现一派“满目疮痍”的景象,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被政府依法关闭,纳入治理计划。(3)主要环境问题。①采石活动压占损毁大量土地资源,共压占损毁土地总面积19.75hm2,其中林地18.02hm2,耕地1.73hm2;②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资源。采后丘体犬牙交错,坑底积水成塘,坡面岩石裸露,植被全无,加上采场邻近省道、铁路和村庄,视觉污染强烈;③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部分采坑边坡高陡、直立,属不稳定边坡,坡体岩石破碎,岩壁普遍挂有悬石、浮石,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1.2治理模式

(1)治理概况。该采石场目前已得到初步治理,总体上分为9个治理区,即3个残丘治理区、3个采坑治理区、1个排土场治理区、1个石料加工场地治理区和1个窑厂取土坑治理区,全部治理区总面积19.75hm2。各区根据可恢复条件,分别治理恢复为耕地、林地、园地和水域。(2)治理措施。①降顶除险:针对高尖破碎的丘顶,采取降低顶尖标高、卸除顶部松散岩土体的方法,消除安全隐患;②边坡治理:针对高陡边坡进行削方放缓,支护坡脚,同时清除所有坡面浮石、悬石,修建坡顶截水沟等,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稳固边坡;③场地整理:利用卸顶削坡的土石方对石料加工场、堆料场、排土场、窑厂取土场等压占、损毁的土地单元进行回填、平整、覆土,恢复为林地、耕地和园地;④水域整理:清除采坑内常年积水线以下区域高起和浅露的废石土,修整水岸,使之成为形态完整、水体相连的蓄水库;⑤道路修复:按乡村道路标准,将原通过矿区的简易村路修复连通,方便周边村民通行和农业生产;⑥绿化:在治理恢复后的丘面、采场平地、石料加工场、堆料场、排土场以及村路两侧、水塘四周植树造林,恢复植被;⑦安全防护:在采坑周边安装安全防护围栏,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设置安全警示牌。(3)治理成效。该采场基本实现了全采区治理,其中恢复耕地2.99hm2,林地7.84hm2,园地0.42hm2,水域8.50hm2,并修复了原有3段村与村之间通行的道路。通过治理,消除了采场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部分毁坏土地的原有功能和植被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矿区地形地貌景观,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有关居民区周边采石矿山治理模式的探讨

居民区周边的采石活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影响程度远非荒郊僻野的矿业活动可比。首先是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是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产生的视觉污染更加强烈;再者,本就有限的土地资源被损毁挤占了人居空间,还有大量的粉尘、噪音以及废土石排放导致环境恶化等,降低了周边民众生活质量,引起民怨公愤,公众的治理诉求较多,期望值较高。与一般矿区治理不同,居民区周边矿山的治理更需要融入新的理念和更高要求,如何让治理成果符合现代人们的需要,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2.1治理理念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及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居民区周边矿山环境治理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消除地质灾害、恢复土地利用和重建植被等基本目标,而是希望以现代眼光和思维,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科学规划,应用生态学、美学、景观学和园林化建设等先进理念系统设计,从而营造出一个生态环境美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空间。治理理念的先进与否,决定着治理成果社会价值的高低。以上述案例来看,其治理成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绿色发展思想,但可能是囿于规划权限的束缚、行业职能的限制或其它因素,仅做到浅尝而止,而放弃了更多生态化和审美性追求,换言之也就是先进理念的不足。

2.2功能定位

每个矿业活动场地所处的区位重要程度不同、经济文化背景各异、公众对于环境改善的诉求有别,因此其治理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需结合矿区自身地理地质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特点,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提出适合治理战略以及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对于一般区域内采石矿山而言,其功能定位可以不作太高要求,通常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当进行人工恢复即可,而对于居民区周边的采石矿山,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其功能定位偏低。如上述采石场,其治理固然消除了地质灾害威胁,恢复了部分土地利用和植被资源,但相较于原本山青树茂、鸟语花香的美好记忆,显然不是周边居民想要的结果,至少在景观改善、环境美化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2.3治理目标

从完成的状态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目标大致表现为部分恢复、全面恢复和整体提升三个档次。整体提升是其中最高境界的治理,需要在秉承矿区自身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科学、先进和艺术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营造出一个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空间环境,同时还是一个富有生态、文化、历史等多重含义的景观环境,以达到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文化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多重目标[1]。上述治理案例仅属于第一档次治理,这可能与其最初的功能定位偏低有关。而事实上,该采石场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居民区周边矿山的诸多特性,完全可以尝试探索进一步的品质提升,建成一个小型乡村公园。

2.4治理方向

通常情况下,矿山治理都遵循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水则水”的治理方向,将占用损毁的土地恢复为耕地、林地、园地、建设用地或可利用水域等,可称之为基本治理方向。而对于居民区周边矿山的治理,可能更重要的是考虑矿区周边的人居环境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矿施策,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治理路径,使治理后的综合效益更加显著。有以下3个方向值得开发:(1)治理恢复为种植、养殖基地;(2)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项目,治理恢复为乡镇地产开发、兴办乡村企业、建养老院和垃圾填埋场以及民用宅基地安置、生态移民搬迁等建设用地;(3)在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的基础上加强园林化布局,治理恢复为公园、游乐场等用地。

2.5治理措施

当前露天开采矿山治理措施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地形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造四个层次。地形重塑即通过场地平整、边坡改造,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修复地形地貌景观;土壤重构即在地形重塑的基础上,清除、置换或改良受污染的土壤,采用生物、化学技术增加土壤肥力,恢复土地功能;植被重建即进行植树造林,恢复植被资源;景观再造即通过人工改造,配以亭、台、水、榭,融入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元素,打造成休闲、旅游、观光等场所。应该说上述案例的治理措施已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如果再提高一点治理目标,利用现有的山水资源适当进行景观再造,建成休闲、健身之乐园,是最契合当地村民需要的结果。遗憾的是,这可能需要打破现行管理体制、整合部门职能才能实现。

3居民区周边采石场治理对策建议

(1)重视生态环境。各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本着以人为本、回报于民的原则,优先解决居民区周边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2)制定优惠政策。在国家、省级土地、税收、金融、信贷等优惠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地方性优惠激励力度,实行生态修复补偿机制,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开展居民区周边矿山治理工作。(3)创新治理模式。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治理新模式,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加快对居民区周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4)转变设计观念。跳出低端设计、孤立设计和单纯设计的思维模式,以较高的功能定位和治理恢复目标为切入点,强化生态优先、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园林景观再造等新发展理念,实现对居民区周边矿山治理的现代化审美设计。(5)加强新技术应用。根据矿区气候、土壤、植被特性以及地质背景条件、地形地貌景观特点,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简便的原则,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防治技术方法,促进居民区周边矿山治理效益的显著提升。

4结语

居民区周边矿山环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有其特殊性,不仅需要广大专业工作者积极探索成功的治理方案、先进的治理技术,更需要各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集思广益,共同探寻有效解决的对策和措施。相信通过广泛探讨,终会找到明确的方向和适宜的路径,从而将居民区周边矿山环境治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薛建,胡国长,王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景观营造及其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

[2]武强,刘伏昌,李铎.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3]孙健,吴兴付,夏继忠,等.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与成效调查[R].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1.

[4]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S].2016.

作者:夏继忠 单位: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