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体质的城镇化建设论文

基于学生体质的城镇化建设论文

1城镇化建设对学生体质的负影响

1.1安全束缚师生的手脚近年来体育课上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学生特别容易发生骨折伤筋致残甚至猝死事故。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家长们不依不饶,漫天要价,甚至丧失理智聚众闹事,给体育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以身体运动和一定的竞技性为特征,没有一定的强度和运动量难以达到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事故给自己和学校带来的麻烦,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比赛中难度和强度被降低,需要强耐力和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被取消,学校不敢组织越野赛、登山比赛、拔河比赛。铁饼、标枪、铅球不再成为比赛项目。比赛和教学因安全因素少了竞技性,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体育课不再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了,体育课的功能大打折扣,也是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唯安全是重束缚了师生的手脚。

1.2学校注重应试教育城镇化转变了被征地人的角色,也使他们有经济实力,让子女就读名校、民办学校,成为争夺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支生力军。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声誉的保证,但是社会关注的往往是学习质量特别是升学成绩,文化课教学特别是考试学科的教学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为了保证文化课成绩加班加点成了教学的惯例,挤占音、体美、劳、课外活动成了理所当然。最常见的是期中考试前一周,体育课停课,为文化课考试作准备,期末考试前两周体育课就提早结束。中考体育考结束,体育课就被文化课瓜分了。这样一来,每学期3周、初三第二学期4~5周,三年初中约有20周左右的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相当于少了一学期的体育课。活动课也是名存实亡,取决于班主任的态度和作业的多少,多数沦为作业处理课。午休成了“午修”,吃完中饭,学生早早地被赶进教室,被要求静候老师的辅导。学生从早到晚几乎被关在教室里、困在座位上,学生的运动时间被老师自私地“挪用”,加剧了学生体质的下降。

2城镇化建设提高学生体质的对策

2.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体育课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培养终身体育观念,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运动技巧,寻找运动的乐趣,体验运动的快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运动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才具有吸引力。在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运动的快乐中快乐地运动,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热爱运动、自觉锻炼的习惯,真正将运动成为生活的必需。

2.2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是让学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前提。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活动安排中,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就拿课间操来说,两节课之间的课间操总共20分钟,除去集合等时间,实际用于做操的时间不足10分钟。除此之外的活动课在很多学校形同虚设。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实行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体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其次,学校必须从校本课程的高度来确立阳光体育运动的“法定”地位,把上午的课间操30分钟和下午课外活动30分钟确立为每天的“阳光60分钟”时间,活动时间全部列入学校课程表,从课程的高度确保学生的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2.3排除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谁也不能保证体育课上不发生伤害事故,这也是老师不敢上难度高的内在原因。同时也是老师的一块心病。怎样才能消除这种心病呢?积极参加意外伤害险和校方责任险,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积极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

2.4转变家长的意识和观念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家务事,比如:摘菜、洗碗、扫地等,每周双休日可以安排孩子收拾自己房间的卫生,慢慢的成为习惯,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去做,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又培养了孩子的的好习惯,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建议学生尽量步行上学。既经济,又环保,还节省了家长的大量时间。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又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2.5保障场地器材设施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学校应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加大经费投入,尽快改变设施落后、设施不全的现状,保证体育活动场地,保证课外体育锻炼积极开展,为活跃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

2.6做好体质健康监测,保证学生体质健康学校要把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状况纳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标,按照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有关要求,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需要的经费,定期对学生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保证学生体质健康。

3结论与建议

3.1城镇化建设忽视了学生体质健康,学生的活动空间减少。城镇化建设也造成学校更加注重应试教育,加上安全的束缚,学生的体制不断下降。

3.2应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

3.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作者:董旭君 单位:浙江宁波大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