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档案范例

民情档案

民情档案范文1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民生档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人民自身对档案信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民生档案的管理方式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和改善,档案的保存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良和提高,部分机关部门通过加大档案的管理费用、丰富档案的内容和领域以及强化对档案管理和投入力度等方法提高民生档案的社会地位以及群众关注度。众所周知,民生档案是人民活动、工作和学习的最基本的信息,它管理情况和存储情况的优劣以及其所具备的合理性对社会的安稳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彻底了解民生档案实质的前提下改善和加强民生档案的保存条件和环境。

二、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新思路

(一)服务手段创新是民生档案工作创新的关键

要想使民生档案为人民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服务就必须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过去管理方式和操作手法,依靠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平台创建新型的信息数据库。针对群众对档案的需求,从最基本和最需要解决处理的地方入手,帮助群众解决诸多社会难点和热点,优先创建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如医疗档案、保险档案、产权档案、户籍档案、低保档案、养老金档案等等信息化数据库,为人民创建一个最方便、快捷的查询民生档案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数据服务信息平台,确保实现民生档案的信息数据共享,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权益。除此之外,还要创建电子民生档案备份体系,构建政府信息和开放档案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民生档案在信息查阅方面的范围并使其内容有所突破,坚持丰富,民生档案的信息内容和来源,建立特色性较强的民生档案。通过创建民生档案信息数据库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档案管理人员的不足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并且更好的达到服务群众的目标,为群众提供最优质、最精准最迅捷的服务,解决诸多与群众直接利益相关的问题,维护群众自身的社会权益,为稳定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

(二)培养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以适应民生档案快速发展的需要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确保民生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条件。因为民生档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所以包含的种类十分繁多,这就进一步要求民生档案的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精通档案管理理论和方式、熟悉档案整理和分配流程、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能和理论,还要求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理念,能够对档案的管理方式运用自如。由此看来,有关民生档案管理的机构应当加大档案管理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机会,有组织、有重点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应用技能,以便更好的满足民生档案信息管理的飞速发展需求。

(三)更改观念、关注民生档案的资源价值

民生档案具有体察民情、解决民忧、维护民权等特点,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应用性。我们应当根据民生档案所记录的信息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尤其是就目前的社会形势而言,法律条令是管理和限制人民行为的主要方式,而民生档案则是最为其权力行使的重要依据,不但是惠民的基础,更是一种合法的信息来源。

三、总结

民情档案范文2

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口悬挂村“两委”标牌,

2.在二楼制作以十八大精神为主的号召性标语一副,

3.活动场所广场或顶层要设立旗杆,配备国旗;

4.活动场所要设置村务公开栏、宣传栏和村建规划图。

5.安装体育器材、修建篮球场等。

6.在一楼设置告知牌一个。

7.建一个党建文化墙(活动场所外及向华盖村方向堡坎处)。

8.楼顶:村公共服务和旅游接待中心

二、内部功能设置

1.硬件设置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总体上具备“十室”(可以一室多用)功能,即:书记办公室(田园联合党委),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廉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田园党校)会议室、计生宣传服务室,卫生室,阅览室(党建陈列室),公共服务大厅(志愿服务110、旅游接待中心、劳动保障)、民情恳谈室(调解委、综治工作站、警务室)。

需新购办公桌、椅8套,文件柜8个。

2.制度上墙

(1)支部书记办公室。村(社区)党支部工作制度。包括党支部职责,党支部(总支)书记及委员、妇代会主任、工会主任职责,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固定承诺)。

(2)村主任办公室。村委会职责制度。包括村委会职责、村委会主任及成员职责、村民主理财小组职责,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主理财制度,村委会干部评议制度、(党员固定承诺)。

(3)村副主任办公室。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村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4)廉勤委办公室。农村惩防体系建设、村(社区)廉勤委员会设置和工作运行机制、勤廉双诺双述双评等内容。

(5)党员活动室。设党建专栏,要有门牌、办公桌椅、办公用品等,村党支部党建专栏。主要包括党旗,党徽,入党誓词,组织结构,班子成员职务、照片及电话,,三培三带,“四带一区”发展规划,学习推广“春风经验”措施,分类升级和争创目标,联挂帮扶,党建知识上墙、领袖语录上墙、党员承诺上墙等内容

(6)会议室(田园党校)。对外加挂田园党校“村民议事中心”牌子。会议室要有门牌、会议桌椅、电视机、VCD机、音响等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教育设施,可增加计算机、投影仪等其他设备。会议室要设置主席台,主席台后面背景正中要有一面党徽,党徽左右两边各有五面红色彩旗。室内需上墙的要有田园党建专栏、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民主评议村干部、党员干部培训制度、电教播放制度、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工作制度。

(7)计生服务室。包括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宣讲、优质服务、服务流程以及人口文化建设等内容。

(8)卫生室。主要包括基本药物公示、农村医保报销流程、健康知识教育等内容。

(9)阅览室(党建陈列室)。对外加挂“村民文化娱乐中心”的牌子。阅览室要有门牌、办公桌椅、办公用品等,室内需上墙的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各种党刊、报纸、杂志和荣誉展示专栏。

(10)公共服务大厅(志愿服务110)。对外加挂党员服务站的牌子。便民服务内容、党员服务站、共青团、妇代会、工会等工作职责和任务,(党员志愿服务队、队旗、制度、服务流程、服务记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制度。安全维稳责任体系、平安创建、矛盾纠纷大调解、社会管理流程等内容。

(11)民情恳谈室(调解委、综治工作站、警务室)。

3.档案资料

(1)各级文件收集盒。主要存放上级有关文件,村“两委”文件。

(2)党建活动资料盒。主要收集创先争优、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联挂帮扶、(党员志愿服务、为民服务)等各类活动开展情况簿册。

(3)党建工作记录盒。主要收集党建工作记录、党员花名册、组织工作记录册、村党支部会议记录、党务公开记录、田园党课记录等簿册。

民情档案范文3

高校制度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高校档案馆应经过调研、考察、学习建立相关,并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制度。加大《档案法》及制度规章的宣传学习,逐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保管好并及时上交有特色的档案资源。利用校内报纸和校园网进行档案宣传,开设专栏专门刊登无涉密范围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或根据史料撰写的关于档案类的文章登载在校内报纸或校园网上。通过馆藏资源的展览,丰富史料的讲解,定期的讲座与培训,让广大师生真正了解档案的重要性,更好的利用档案。

2拓宽档案资源征集渠道,优化馆藏资源,实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对全校师生起着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高校档案史料真实记载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与模式以及校训、校风的形成过程,这些是高校精神文化的内容所在。所以高校要拓宽档案资源征集渠道,加强征集工作的力度,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史料档案征集工作。应从档案载体、内容、形式等方面拓宽收集门类,加强与各级各类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及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征集有关高校发展的档案史料;通过“征集公告”,扩展档案资源建设的视野,搜集、查找散落于社会、民间、个人手中的档案史料;积极开展“口述校史”、“学校记忆”工程,抢救濒临遗失的校史资源和历史记忆。同时,高校档案包含了记录着学生立志成才的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及记录着教师发奋钻研的科研成果、学术活动记载,这些都反映师生立志成才、教书育人、锐意进取的崇高精神。所以我们还要主动采取各种方式和渠道,开展知名人士的档案征集工作,将学校里有突出教学科研贡献的领军人物、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和行政领导纳入征集范围,征集他们在在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这是高校办学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学校宝贵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建立校友人物档案,因为知名校友是学校的“品牌”与特色,这些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各种岗位上继续发扬学校精神,做出突出了贡献,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进行“零距离“的征集与采访,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从各大报刊网络媒体中征集知名校友信息,收集他们的相关报道。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为了有效面对公众服务,增强档案资源的文化厚重感,档案部门要从现在做起,不断丰富馆藏档案的文化内涵。采取征集和捐赠相结合,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交换关系,把馆藏中珍藏在个人和其他单位的反映本高校发展足迹的资源吸收进来,补充馆藏资源的不足。还要根据公众的文化需求,依法接收有关的文化档案。丰富知名学者,专家、校友、自然环境、重大活动的档案,作为爱校、爱国热情的鲜活教材,改变高校档案馆馆藏载体单一的局面。着重接收那些能否反映本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重大活动状况的和能够突显办学特色的重点学科的档案资料,如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教师学术科研成果、项目、著书等,展现高校教学办学风貌。扩大与师生民情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的收集,注重学生学籍、学生活动、学生荣誉、教职工晋升、教职工职称、工资、福利、党政文件的收集,不断丰富馆藏,合理改善结构,不断实现静态资源和动态需求的结合,整合高校馆藏档案资源,满足师生和社会的利用要求,发挥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改进和创新档案编研工作,打造文化精品

“档案编研是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搜集、选择、加工、整理并进行有效开发和整合,将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的过程。”面向广大利用者,我们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有选择并且目标明确的开展史料编纂和创造性的编研工作,将档案中有特色的文化价值挖掘出来。将编研工作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利用现代技术,编撰图案文并茂的具有特定内容的专题汇编,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举办各色专题性展览,宣传高校历史、名人、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根据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需要,积极发掘档案特色资源,为影视剧创作、专题片、美术作品创作等提供基础性材料,从而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开发与特色文化建设双赢的局面,扩大档案服务和以史育人的教育功能。

4加强基建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实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民情档案范文4

 

按照全市党务公开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确定我区为全市首批党务公开示范点。为推进全区党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党务公开工作水平,经区委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纪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运作的监督和制约,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党务公开运行制度和机制,推进全区党务公开工作全面开展。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区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三、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党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真正达到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1、依法公开原则。党务公开要按照宪法、党章、党的方针政策依法依纪进行,凡公开的内容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予以公开。   2、真实公正原则。尊重和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规定的有关监督制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公开事项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3、注重实效原则。党务公开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有利监督原则。党务公开的内容必须简明清楚,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凡重大党务行为必须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确保党务公开取得实效。   四、公开内容和形式   为全面提升我区党务公开工作水平,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提出以“六项内容、五个平台、五道程序、八项制度、八有标准”的“65588”工作模式,深入推进全区党务公开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6”即六项内容:民主决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一是民主决策。主要包括:党委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党组织任期目标和阶段工作重点;党委部署的重要工作及实施情况;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为民办实事、大额资金使用情况等(责任部门:区党政办)。二是思想建设。主要包括: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教育情况、各项集中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等(责任部门:区委组织部)。三是组织建设。主要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工作职责;民主生活会和整改情况;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工作情况;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干部的录用、任命、交流、奖惩、管理、使用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等(责任部门:区委组织部)。四是作风建设。主要包括:机关作风建设计划、意见、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机关民主评议等情况(责任部门:区纪委)。五是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内制度规定的各项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情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等(责任部门: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六是反腐倡廉建设。主要包括: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纠正不正之风、查办案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源头防腐等工作情况(责任部门:区纪委)。党群其他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各项公开内容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党务公开工作目录要求,将年已公开和待公开的文件、制度等相关材料,在8月10日前上报区纪委,区纪委根据内容选择公开形式,确定公开时限,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5”即五个平台:会议公开、专栏公开、媒体公开、网络公开、热线公开。一是会议公开。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情况通报会、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会、党员旁听会以及编发简报等形式,将党务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开。二是板面公开。在区机关设置“一栏二屏”。即:设立党务公开栏、党务公开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并相对长期固定。党务公开栏可与政务公开栏合并使用。三是媒体公开。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公开宣传报道党务工作。四是网络公开。开通党务公开网页,设立“党务公开”栏目,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公开。五是热线公开。设立“党员便民服务中心”,向社会公开党员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开通领导热线电话、开展民情反馈、领导接待日、民情调查等活动,在党组织与广大群众之间架起理解、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即五道程序:公开事项的提出、公开内容的审核、公开方式的选定、公开意见的收集和反馈、公开事项再公开。一是把握好提出环节。每一项具体党务公开前,由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实际,根据党务公开的六个方面主要内容提出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填写《党务公开事项受理审核情况登记表》。二是把握好审核环节。党委(党组)分管领导要根据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认真进行审核批准;特别重大的,由党务公开领导小组集体审核后签发。三是把握好公开环节。具体承办公开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及时将已经审核通过的内容进行公开。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采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四是把握好反馈环节。公开期间,明确专人负责筛选、整理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将处理和落实情况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五是把握好再公开环节。党务公开事项经征求意见建议,整理修改后的公开事项,需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再公开。   “8”即八项制度:《党务公开督查、检查、考核制度》、《党务公开预公开制度》、《党务公开经常性工作制度》、《党务公开聘请监督员制度》、《党务公开监督员工作制度》、《党务公开书记接待日制度》、《党务公开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及反馈制度》、《党务公开定期通报制度》。#p#分页标题#e#   “8”即八有标准:有组织机构、有考核机制、有活动场所、有公开载体、有公开目录、有公开档案、有公开活动、有实际成效。一是有一个健全的党务公开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指导本单位的党务公开工作。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党委书记为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是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部署、抓调研、抓督查。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党务公开工作的合力。二是有一个党务公开工作的考核机制。制定《党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党组织负责人是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党务公开落实情况列入党建工作年终考核目标,并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半年有抽查,年终有考核。三是有一个党务公开活动场所。确定1-2间办公场所作为党务公开活动办公室,配备电脑、办公桌椅和文件柜,能够接待本单位的党员群众反馈意见、查阅资料、阅读文件等。四是有一个标准较高的党务公开载体。设立“一栏两屏”。即:结合本单位实际,建有一定标准的党务公开栏,配置电子显示屏、触摸屏;设立网站党务公开栏目,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并公开电话和征求意见箱。五是有一个内容详备的党务公开目录。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党务公开目录,根据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特点,把党务公开的内容在公开之前分类型、分层次、分级别编制目录,细化公开内容,依照公开目录有计划地公开。六是有一套较为规范的党务公开档案。每次公开活动开展后,建立公开档案。公开内容审核后,有经办人、分管领导签字,把党务公开活动的开展情况记录在档。把会议笔记、意见反馈登记簿、统计表册等各种资料簿册存放在档案柜,以便党员群众要求查阅。七是有一些有声势和影响的党务公开活动。除在每年七月一日党务公开日定期开展公开活动外,不断创新思路,通过开展党员群众交流活动、设立文件(资料)查阅处以及互联网、公开电话、召开有关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公开,加大党务公开宣传力度,扩大党务公开工作的影响,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八是有一些具有特色和亮点的实际成效。通过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对本单位涌现出的一些先进典型、宝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8月10日)   1、组建党务公开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区委党务公开目录;   2、召开全区党务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区党务公开工作;   3、运用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党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4、各基层单位要按照党务公开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党务公开各项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8月10日-8月20日)   1、根据工作需要,添置必要的硬件设施(如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党务公开网站、公开热线电话等);   2、制定和完善有关配套制度,逐步使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严格按照区委党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对党务公开内容进行公示;   4、设置党务公开意见箱,公布党务公开电子信箱和公开联系电话,聘请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等。   (三)完善提高阶段(8月20日-8月30日)   1、组织部分党员群众代表观摩、座谈,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   2、邀请党员群众代表开展专项评议,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   3、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党务公开工作水平。   六、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各部门要把党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正确处理党务公开工作与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抓紧组织实施,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主动地抓好党务公开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二)要务实创新,培育亮点。各部门要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丰富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方式,拓宽公开渠道,增强示范效果。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内容、进度要求、保证措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映和要求,积极探索研究党务公开标准化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标准化建设。   (三)要加强指导,推进工作。区纪委要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指导,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帮助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坚持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相结合,注重形成推动党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及时向市纪委报送进展情况、做法及存在问题,推动党务公开工作不断拓展深化、不断完善提升。

民情档案范文5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档案;档案管理

1基层治理创新视阈下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的价值意蕴

1.1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深刻转型过程中,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承载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纷繁芜杂。作为真实记录和反映社区各方面工作的社区档案的规范整理、合理保存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社区档案已经成为社区建设、治理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业务工作,为居民信息查询提供依据、对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实时追踪、解决民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各类安全风险挑战呈现出较强的跨界性、关联性、穿透性、放大性。社区作为人民集中生活的场域,是城市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等各种事故危机的直接承受者。加强社区档案安全,完善社区档案管理的制度与机制,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1.2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是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从过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跃升为当前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这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社区建设好”。大量服务工作要在社区落实,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和渠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时代创新基层治理、提升社区服务的过程中,社区档案的产生种类将愈加丰富。社区内部形成的各类纸质文件、发票账单、照片、录影带、各类证书等社区民众生活记录,都应成为社区档案的来源。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社区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网格员采集、建立和利用详实的社区民情档案信息,为提供精细化的社区公共服务构筑坚实的数据基础。

1.3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是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途径。理论界认为,档案在传承社会记忆、促进社会认同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社区档案具有承载社区记忆、传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的重要功能,同时还可以存贮、保护和传播过去的知识经验,增强社区居民基于共同记忆的身份感、根源感和文化认同。[1]在后疫情时代的基层治理中,从有效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角度来看,提升社区民众的凝聚力、认同感和集体意识,能够系统地增强社区的文化韧性,助力构建能够有效防范和抵御风险的韧性社区。加强社区档案建设,不但能够增强社区韧性,还能够记录和传承好“中国故事”。

2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存在的难点

2.1社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逐渐完善,社区档案的门类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如何更科学妥善地保存社区档案是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在社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普遍存在工作经费紧缺、办公用房不足等问题。新建社区的档案管理物质基础比老旧社区条件要好一些,但总体来看,社区档案管理硬件设备不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老旧社区,档案存储设施陈旧,档案存放杂乱无章,导致档案散失破损、受潮霉变、虫蛀损坏等现象,造成档案遗失损毁。除此之外,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档案配套设施、监控设施不完整,也限制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2社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较低。一是社区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不足。当前社区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档案管理员,且流动较快、变动频繁、工作稳定性不足。二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教育。其外出交流学习、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较少,对档案管理理念和实际操作方法掌握不够,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性不足,影响了档案编研、提供利用等工作的开展。

2.3社区档案管理的配套制度不健全。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的根本依据是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当前社区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难以匹配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2015年11月民政部出台的《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社区档案管理业务工作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这三个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但是,目前三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通用标准。[2]同时,从整体管理过程来看,社区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档案销毁机制与工作交接机制等,也阻碍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

2.4社区档案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社区档案工作既是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端口之一,也是社区民众参与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渠道。当前,与社区民众对档案服务管理工作的高效便捷、透明公开的服务诉求以及日益提升的参与意愿相比,社区在档案管理服务创新方面的有效回应仍显不足。[3]实践当中,以社区居民和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区建设信息资料记录内容较少、种类单一,造成了社区档案管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民间传承记忆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3新时代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的路径选择

3.1多措并举,加强社区档案管理阵地建设。一是随着各地经济增长,政府要逐年加大社区建设工作经费的财政投入,保障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应完善社区档案阵地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尤其是加大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调动、鼓励其参与社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社区档案人员培训教育,提高社区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有责任、有担当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4]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常态化举办档案管理工作培训班,促进档案工作的提档升级;积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为档案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的机会,激发档案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3.2更新理念,健全社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通过社区档案,能够清晰反映基层社会社情民意,有效把握社会发展脉搏。[5]一是强化法治保障,确保档案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建立健全社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保障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建立健全社区建设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保密保管、奖惩、借阅登记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档案管理业务的规范化体系,使档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3.3创新方式,促进社区档案管理水平提高。一是创建社区特色档案。在日常档案管理过程中,除了政策文件的收集,还要特别注重体现社区特色内容的档案,提升社区档案的本土特色。二是社区档案工作要进一步贴近民生。紧密贴合社会热点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资源优先整合。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建立更多关于社区弱势群体档案,满足不同群体对社区服务的多元化需求。[6]三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未来要建立社区民生档案数据库,搭建一站式信息查询平台,使档案利用更加高效便捷。

民情档案范文6

一、“大档案观”的理论价值

“大档案观”理念是21世纪以来针对传统综合档案馆服务能力下降等瓶颈而提出的新命题。它站在更为广阔的理论高度,提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新标准与新方向,主张将所有具备保存价值的档案纳入归档范围,并变专门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旨在宣扬高效、开放的服务意识。这一理念是未来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实践带来了一些新思路。

1.有利于变革思想观念

“大档案观”打破传统“归档即为档案”的思想禁锢,主张将一些隐性档案资源,即可能拥有档案价值的资源皆纳入收集范围,以改变原有档案机构单一的资源结构,丰富馆藏。如今网络信息业已成为人们把握时代脉搏、了解社会、体察民情的重要渠道。因此,谨慎抉择并妥善保存好网络信息,并研究其提供利用之法,对于保护社会文化记忆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工作应当承接“大档案观”的理论精髓,努力将具有潜在价值的资源全面收集齐全,以备满足将来利用之需。

2.有利于拓展档案工作业务

“大档案观”理念意在通过强化资源的归属问题,实现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提升档案馆的服务水平。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分散管理的传统模式,转为集中有效管理。“大档案观”这种开放、先进的思维方式,为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工作提供了一种颇为有效的形式。同时,也为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思路、视野,拓宽档案服务大众的渠道,有助于网络信息档案管理水平的总体提升。

二、涵义及与相近术语辨析

1.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涵义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的定义,档案学界可谓众说纷纭。尽管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几个关键内容,即重在明确保存的对象、保存的行为主体以及如何保存这三个主要方面。多数人认为,网络信息的档案化保存,从广义上讲,就是指有关主体有选择性地对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网络信息予以捕获、归档、存储等档案化管理的过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存档,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社会活动的本来面貌,并满足相关主体对网络信息的长远利用需求。由此,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可以简化理解为:采取档案化的管理方式,将网络资源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利用。

2.网络信息资源归档保存与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

网络信息资源归档保存,关键在于“归档”。单从字面理解,归档保存重在强调已经归入档案的事实结果,是档案化保存的最后程序。就是将处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集中移交到所属档案室(馆)保存备查,并赋予其档案属性的必要程序行为。本来,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归档”含义意味着其由文书管理阶段转为档案管理阶段。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并不是档案管理的最后阶段,而是渗透在整个管理流程,延伸至进馆(室)之前的相关准备及后续阶段的工作,如资源采集策略的制定、采集对象的选取等方面,并关注归档后管理方式的选择与为大众提供长远服务的意识。显然,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的涵义范围大于网络信息资源归档保存。

3.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与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

据上文所述,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与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的共同点都是为了维护网络信息资源的完整齐全,以免重要资源流失造成缺憾,并满足人类的长久利用需要,因而在保存技术与方法上有共通之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资源内容本身的存储,其着眼点在于只要将有价值的网络信息保存起来即可。而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突出强调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保存的目的在于维护其参考凭证价值。由于档案本身就是资源系列中的一种,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更多是从档案专业的角度出发而开展的一种资源保存方式。因而,资源保存的涵义覆盖面要大于档案化保存的概念。

三、国内现状

1.意识不强

一是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工作并未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尚未成立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行业主管机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呈分散状态。同时,我国的网络信息档案化保存工作宣传、普及力度不大,许多单位都未意识到其重大价值与战略责任。只有若干经济较为发达、档案管理水平高的地区,才初具这一意识。另外,当前对此课题的研究也相对较少。二是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责任主体尚未确立。档案部门对实施网络信息存档行为表现并不积极,未将其作为自身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事实上,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是新形势下“大档案观”理念的一个最好的例证和载体。

2.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

目前,我国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十分薄弱。诸如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企业网络信息资源档案管理、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责任主体及其职责等方面,缺乏相关法律规范或相关政策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在保存实践中会遇到一些与现行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冲突的问题,涵盖信息的采集、保存、检索等多个方面。如:网络信息资源的下载、复制、备份权利;网络资源档案化保存机构是否有权无限期保存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网络信息,以及是否有权将所保存的信息提供给用户利用。目前,这些问题都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明示,严重阻碍着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工作的顺利开展。

3.标准化程度低

制定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标准,有利于实现网络数字资源长期有效读取。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标准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标准化程度很低。主要表现为:采集标准、存储格式及存储载体不统一,致使有关部门在具体选择采集方式时产生困惑。而一旦采集方式选取不当,网络信息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就难以保证。在如何描述已采集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通过怎样的界面来提供检索与浏览等方面并未达成一致。另外,我国现阶段只是单纯照搬国外现成的相关标准,总体上处于被动、模仿与初始阶段。

四、若干思考

1.强化责任意识

所谓“大档案观”,是将一个地区应永久或长期保存的档案集中到一个地方保存,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需要改变长期以来分散保存的档案管理体制,界定各有关单位的职能范围,创新管理机制和强化职责意识。首先,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部门或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制度和保障措施。政府及其部门要自觉承担起领导作用,实施宏观组织协调,给予充足的资金作支持,并派专人进行业务、技术上的指导、监督。其次,档案部门应当主动承担起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存储责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管理技能培训。可以考虑在档案馆网站中,增设网络信息档案馆一目,集中收录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考虑建立由个别学者提出的部级网络信息档案馆。同时,还应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将其纳入专业教育体系,尝试建立网络档案学。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出台网络信息存档权的法律或政策,明确责任者。对可能涉及知识产权及公民隐私权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使保存机构能够止纷息争,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标准,以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永久可读取性。在网络信息采集上,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呈缴制度、版权许可等标准规范作辅助。针对保存主体不明确问题,可以允许第三方授权的方式,暂时利用档案技术进行保存,待法定保管机构确立后,再统一收集保存。另外,还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法制建设的成果和先例,制定更为具体化、规范化的标准或政策。以此提高依法治档、管档水平,确保网络信息档案化保存工作有法可依、更加长久和稳定。

3.构建分工协作、互惠互利的保存体系及机制

“大档案观”倡导“多档合一”的基本理念,网络信息资源的档案化保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类主体只有通过通力合作,整合各有关方面的经验、成果,才能有效地解决技术、版权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比如,保存机构可以和网络信息生产者及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以解决信息保存过程中涉及的版权纠纷,确保保存机构有权对网络信息资源实施存档。在技术上,可以考虑与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保存的技术水平。另外,档案机构应吸收图书馆长久以来在资源保存方面积累的有益经验。档案部门还要协调各方,争取较多的资金、设备支持,以提高保存效率。

民情档案范文7

【关键词】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路径探析

医联体的档案资料包含对医联体各医院病人案例、治疗过程、实物、声像、图片等多种信息类型的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医联体医院的发展历程,包含了医联体医院的科技研究以及发展建设等重要信息,不仅能够为临床的医学研究做出较大的数据贡献,还能助力于成员单位优化现有的管理内容,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管理效率,加强各医院的综合能力。作为各医院建设的无形资产,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增进其数据化和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发挥医联体的档案资料价值,让其为档案建设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参考。目前,由于医联体内部的信息数据量大、档案资源丰富,在进行档案数据的整理和管理时,会存在很多管理难度大、管理失误等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基础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对每位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一大挑战,也是致力于攻破的重点内容。

一、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益处

(一)有助于医联体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接口合一,资源同步。健康档案管理记录了居民身体健康的相关信息,也涵盖了针对居民情况的健康服务内容,做好医疗健康服务工作能够增进全民健康,迎合国家对新时代医疗技术的要求。过去,居民无法对个人的健康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健康档案的管理也受管理和使用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局限。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健康档案管理能够结合线上网络技术展开资源共享,居民也可以通过规范化的信息档案系统进行个人信息的实时查询,这极大简化了健康档案的使用步骤,确保居民在健康信息的转档和分享上更加便利。医联体通过打通内部信息化接口,可以有效实现辖区档案资源同步更新,实时共享。

(二)强化合作档案管理,提高档案使用效率。医联体是指由某个区域内多个公立医院的共同组合所形成的医疗集合中心,医联体各医院之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在医联体的档案信息记录上会包含对合作信息的记载,包含对每个公立医院的基本情况的记录,还有参与医联体工作的工作人员情况、医联体发展情况、合作情况、合作协议等基本内容。在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储过程中,对信息的记录十分有限,很容易出现记录的纸张丢失、破损等对资源使用受阻的情况。同时,在对档案信息的使用过程中,要在大量的纸质文件中搜索出关键词,这样非常耗时耗力,也容易出现人为的查找错误。有了信息技术做技术保障,可以通过采取平台管理方式,利用数据库以及CCD技术和数字化搜索技术等,进一步改善对档案数据的查阅使用情况,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通过将纸质档案进行电子化的转化,在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和使用中,确保其使用效率,提高查询的搜索效率,从而实现对档案信息的自动化检索,充分挖掘医联体档案信息的数据价值。

(三)提高诊疗档案管理质量,有利于跨区域合作研究。医联体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复杂、繁多。比如病历档案,病历档案涵盖了大量的检查结果和治疗信息,能够较为完整和真实地反映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自身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传统的纸质档案因其信息量大,往往导致纸质病历和检查报告的共享难度大,无法对患者的情况及时分享,导致病历内容起不到绝对性的参考作用,进一步影响了医联体档案的工作质量,降低了医联体档案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数字化的档案建设中,通过对诊疗档案管理内容的加强,从而进一步实现病历的咨询共享,提高电子版诊疗病历的使用频率,从而减轻纸质档案的使用难度,提升数字化档案的综合效率,为医联体内部单位成员跨区域合作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医联体档案室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医联体成员单位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视不足。结合当下医联体档案管理工作,最大的问题是部分医联体单位管理层的医联体数字化档案管理理念十分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思想上的保守进而造成管理上【摘要】本文针对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优势,就目前存在的建设问题,展开对建设路径的探究,旨的局限,管理形式不够完善,只能继续沿用传统保守的管理模式,而老一套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上都比较落后,因此导致医联体档案数字化管理整体性难以提高,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也不利于档案管理的综合性提升。尤其是信息时代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如果管理理念不及时端正,会在出发点上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医联体单位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作为传播和使用的一项管理内容,具备实用性与信息化的特点。在管理时需要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加以执行。同时,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基于不同医联体的特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很多医联体单位档案具体规范标准不统一,难以保障档案的准确性与同步性。规范标准问题具体表现在资料收集不全面、资料分类不明确等问题,同时信息系统中的网络平台建设也不规范,因为这些体制的问题,进而导致医联体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财政投入差异导致个别医联体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备。信息的载体多样化、工作方式的现代化以及管理对象的数字化等因素,促使医联体档案管理不断拓展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逐渐地改革和解决现有的不足以及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需要更新和完善技术设备、发掘与整合现有的珍贵资源,以便提供优质的服务。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也显得越来越吃力,不仅成效不足,其价值也难以有很大发挥。所以在面对各方面要求越发复杂的档案管理背景下,除了提高档案管理的人员技术、组建技术团队外,还要对基础设施不断补充。但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别,财政投入差异导致个别医联体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备。

(四)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不足。从成效上看,当下医联体档案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对资源优势的埋没。很多档案管理内容目前还停留在对信息的编辑和收纳上,至于信息能够带来什么价值,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知道,在当今云数据社会,信息代表着方向。因此,档案管理需充分引起对信息的重视,能够提升信息的高效性,让信息发挥更多价值。同样,目前档案管理虽然融入多媒体技术的信息整合,但是在信息处理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很多搜索过程比较漫长,不能快而准确地取得结果,这也是档案管理需要提升的问题。为了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档案管理在资源整合与重复使用中,要体现数据处理的智能性,一般要求计算机有庞大的运算体系和足够容量的内存硬盘,所以设施是否准备齐全也是此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在信息的价值发挥中,除了强调信息处理和编辑的数据设施,还有数据管理与数据使用的多方面数据功能。为了加强数据的综合使用效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扩展医联体数据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向。

(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结合目前医联体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来看,个别人的专业素质偏低,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整体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无法对数字化的档案建设做出一定的技术肯定。同时,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岗位专业培训,致使档案管理水平较低。如何统一医联体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认识,增强管理人员的数字化技术使用效率,是目前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一大重点。

三、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路径

(一)构建三级管理体系,实现医联体档案数字化体系全覆盖。由于医联体档案管理涉及范围广,因此在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内容相对复杂,为了做好对数字化档案的综合管理,要注意管理体系的健全和设定。三级管理体系通过对管理层面的分级划分,进而凸显出档案内容的重要部分,将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分层维护,从而确保档案信息的条理性和可操作性。一般包含信息主题比较多的,比如医院信息系统、健康信息系统等,属于一级管理系统,是最为基础的档案数据集合体;二级管理主要由下级医疗单位负责,可以体现出一部分档案的使用和调动情况;三级档案管理则由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在大数据技术的资源共享平台下,实现对患者的高效治疗。通过三级管理体系,实现对医联体档案管理的综合管控,将每一项档案数据价值都发挥出来。

(二)推动医联体档案智能化管理,实现医联体内部档案互联互通。开展医联体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要注意对信息管理平台的创建,通过管理系统与管理工具等基础设备的建立,从而强化远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和快捷的档案信息使用空间。还有在各项操作内容的设定上,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档案使用的环节中,进而实现对医联体档案数据内容的智能监控和智能处理。让数据进行自动上传和智能存储,由此加强医联体档案的数字化水平,开展对医疗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这种智能化管理,实现对患者的智能检测和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技术性,实现医联体内部档案互联互通。

(三)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区域研究时注意脱敏处理。在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推进,由此提升档案管理的综合效率。同时,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共同支持下,医联体档案管理所涉及的用户隐私在网络大环境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安全性的把握,从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定期对信息防火墙、病毒查杀等方面的处理,进而做好对档案数字化信息的升级要求,提高档案的信息化安全,做好对档案资源的充分保护,防止信息泄露与丢失的风险。还有对用户身份的双重验证,防止不明用户乱用病人隐私的资料信息,进而危害到档案资源管理的大环境。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治疗情况,相关档案管理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埋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从而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做区域研究时,进行必要的脱敏处理。

(四)增强医联体档案数字化统一管理意识。首先,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中,我们要注意加强思想观念的创新。调动医联体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让各单位管理层以及档案工作者明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意义。同时还要树立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技术的推进。信息技术对于不少在职员工来说,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复杂度,但是与之后工作效率的提升相比,利大于弊,所以要鼓励员工去克服。同时,还要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成果演示,普及信息技术下档案管理的各项优势,提升大家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视度,做好档案信息管理的思想铺垫,为今后档案工作的创新开展奠定好思想准备。各医联体的档案管理部门更要做好带头作用,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才能最终将档案电子管理落到实处,发挥效果。思想上做出转变,就能在实际行动上有所提升,当树立起数字化档案管理改革的思想后,各单位就能在档案管理中投入大量资金,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各个档案管理从业者要从自身做起,从专业性提升做起,为档案管理的技术创新做出努力和改变。

(五)提高医联体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在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中,还要注意加强队伍建设的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统一培训,促使各医联体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巧妙结合,根据当下医联体的实际情况对自身档案数字化管理进行改善。同样,还可以设立奖惩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上级管理层要注意通过提高薪资或者增加培训交流机会,来增强员工的专业素质,注意创新队伍创建,打造一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每个部门中做好工作之间的衔接和交流,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和沟通,从而积极推动整体管理。此外,在队伍建设中要突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信息技术作为专业基本,也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技巧,要在所创建的人才队伍中充分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现有的医联体档案数字化构建,要注意对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加强医联体档案数字化制度,同时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数字化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为数字化档案建设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还要针对数字化档案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保障档案管理的安全。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提升档案的智能化管理。通过这些举措,确保信息档案建设更加完整高效。医联体的档案数据作为合作医院的无形资产,其背后隐藏的价值往往需要深入挖掘,不仅能够带给各医联体单位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一些决策性参考,还能强化医联体医院历来发展情况的整合和数据体现,做好数字化档案的构建工作,有利于各医院综合性管理能力的提升,给医院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秦芳远,刘环琼,刘朝文,等.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学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9(14):20-21.

[2]王璐颖,轲鑫.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保密控制[J].档案学研究,2019(4):68-70.

[3]贾艳.中等职业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9(z1):105.

[4]张春.关于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9(12):18-19.

[5]侯忭忭.加快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J].档案管理,2018(3):84.

[6]赵宁燕,王喆,戴中秋.档案数字化建设危机四伏[J].兰台世界,2018(20):6-7.

[7]王学军,刘利东.数字签名技术在学生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9(17):66.

[8]梅琼,叶卉.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思考[J].档案天地,2019(7):54-55.

民情档案范文8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纪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县纪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两个维护”具体化,筑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构建权责对等的责任分解体系、科学规范的责任落实机制、完整闭合的责任追究链条,促进镇党委和纪委真正把落实党风廉政及反腐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把厘委领导班子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责任作为重点,着力健全制度机制,形成认识到位、责任明晰、履职尽责的主体责任落实体系;把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作为重点,突出纪委执纪监督主业,形成监督有力、制约有效的监督责任落实体系;把完善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作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有错必究、有责必问的问责追究体系。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是加强对党的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和党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执行。二是强化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土地抛荒、镇34个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三是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决纠正和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四是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廉政档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廉政档案监督“晴雨表”作用。

2.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加强对全镇范围内脱贫攻坚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贫困村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举一反三,监督推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落实,精准纠治不严不实、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惩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三是加强督促对镇脱贫攻坚项目工程加快实施、依纪依法实施。四是利用已经查处的问题和案件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推进基层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和村组干部处分公示公开。

3.严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打伞破网”质效。进一步深挖彻查涉黑涉恶“保护伞”,巩固扫黑除恶工作成果,继续抓住扫黑除恶与反腐“拍蝇”关键点,严肃查处群众身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对失职失责的严肃追责问责。

4.深化“星级廉洁村”创建示范活动。一是在全镇开展“星级廉洁村”创建示范活动,实施“三廉工程”,紧扣“说廉事、议廉事、主廉事”主旋律,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村务事当好“主人翁”,带动村风民风明显好转。二是充分发挥村务监委员会作用,建立“民情快递员”监督机制,推进“三务”公开,擦亮村级监督“探头”,引导村民有序参与监督,推动镇村干部廉洁公平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5.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解决盯教育、医疗、救灾报灾、危房改造、食品药品安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对农村低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强监管和强监督同向发力,监管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巩固和深化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让群众感受到风反腐就在身边。

6.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深入学习党的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一是不断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持续抓好会前党纪教育“一刻钟”学习党纪党规、政策法规,依托藻苑村纪律教育、保全村纪律漫画室及普田村周矩家规家训纪念馆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同时利用纪律“小课堂”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典型案例的“点、评、议”剖析活动,推动廉政教育模式由“灌输式”向“定制化”转型,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时时做到慎微、慎独、慎权。二是切实扎实“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完善好考核机制、做到考核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规范好廉政档案、重大事项报备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织牢防控网,三是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高压震慑,唱响“严”的主基调,严肃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和案件查处通报曝光力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撼。

7.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加大对镇村干部工作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作风建设中“怕、慢、假、庸、散”五类玩疾、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完善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对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重点工作进行重点监督机制。二是加强对涉农收费,惠农补贴和镇各项中心工作的监督督查,杜绝镇、村干部为官不为,利用婚丧大操大办借机敛财行为。三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坚决执行省委《关于推行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为受到不实举报对象澄清正名的实施办法(试行)》,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积极为受到不实举报甚至诬告的镇村干部纪依规予以澄清正名,保护和调动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