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设计论文范例

开采设计论文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安全评估;安全办法

1金属非金属矿山地采矿山深部开采的安全灾难分析

随着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枯竭,矿山采矿企业已开始向金属非金属矿山纵深部进行找矿、采剥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纵深部开采其生产安全条件极为恶劣,如采剥难度加大、岩石应力加强,且变化莫测,无法预料,有些金属非金属矿已多次发生岩爆情况,严重威胁其生产安全。随着采剥深度的增加,其开采矿体地下水文、地压条件更加繁杂,难以斟探,稍有纰漏,就会造成重大灾难。

2各类矿山开采的高陡边坡等危险开采现象仍然存在

金属非金属矿山之外的露天矿山生产,还包括各类岗石开采、石砂开采、石板材开采及机砖厂的采土生产。大型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开采一般均能按照从上到下、分层级、分台阶的次序方式进行生产。对于许多生产规模小的乡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不够或流于形式,导致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低下,开采技术含量低,部分企业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开采次序混乱,无设计,随意性强的特征。

3金属非金属地采矿体的混乱无序性程度仍在增加

个别地区采矿生产秩序混乱,越界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形成许多人为的事故隐患。在金属非金属地采矿山采矿生产过程中,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系统不是单独的系统,而是由多个系统共同合作完成的,同时还要确保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合理有效地安排这些系统,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然而,在现实的工作环境过程中,许多矿山生产企业都存在管理混乱的状况,部分采矿企业为了减少开采成本的投入,购置低劣采矿机器和相关安全设备,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除此之外,部分乡镇矿山企业也没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现场管理,导致专业采矿机械设备时常损坏、因工人素质操作不规范、相关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这些都为矿体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4低质矿产随易排放的安全管理形势日趋严重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工业生产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其资源必然日趋减少,矿产资源的品位也必将逐渐降低,于是,部分矿山生产企业瞄上了以前的低质矿产弃放点。如罗厝岩的尾矿已进行了多年的采掘。但是,大多数以前低质矿弃放点,在排放时并未考虑将来的开采,在采掘时存在安全管理漏洞。

5民营企业的技术力量不够强

先进的矿山开采科学技术,要靠安全教育培训来保障,它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对于多数民营企业,矿山生产设计不正规,采矿工艺落后,多是靠技术服务机构来进行开采设计。缺少机电、通风、水文地质等必要专技人员,矿山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6策略与举措

①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的资源整合,强化矿山企业规范生产。当地政府应明确各相关管理机关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责任边界,消除各种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加强对现有矿产资源的整合,规范矿山开采企业安全生产。重点打击无序性开采、无安全生产条件开采等生产现象,重点整合区域内交叉的、混乱的开采企业。②运用大数据进行矿山智能化建设,杜绝高陡边坡等危险开采。通过设立的露采矿山高陡边坡、低质矿产排放点、有毒有害气体和地采矿山生产系统在线远程监控的大数据采集比较,智能化排查各种重大安全隐患,实施专项安全治理。保证本地经济安全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③突出科学研究,深入科研单位协作,突出对于地采矿山纵深部采掘所产生安全问题的科学研究,与相关科研单位深入展开协作,通过行业内的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与对策,来保障地采矿山纵深部的安全开采。④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优化金属非金属矿山救援力量,加强矿山救援队伍建设,通过培养职业化、区域化、专业化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队伍来保证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配备各种应急救援物资,提高应急技能,完善应急管理能力。⑤推进安全培训服务机构积极服务于民营矿山企业。大多数民营矿山企业的工人,文化水平低,普遍存在培训困难、培训效果低等各方面的原因。安全培训服务机构应针对这种客观现实,制定差异化培训方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丰富民营矿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7结语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矿业工程;毕业设计;质量;提升

0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我国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急切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培养高层次人才这两个目标下实现平衡发展,而本科毕业设计就是检测这两个目标是否达成的“试金石”[1]。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期间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检验,其质量是判定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资格、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学校和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体现。为此,学校、教师与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科毕业设计管理规范,认真履行三者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本科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按时、保质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任务。

1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办于1958年,2015年成为贵州省首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两个专业之一,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些荣誉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现有教师23人,其中21人有长期为地方煤矿企业做技术服务的经历,部分教师还在贵州煤炭企业或者煤矿设计院挂职。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为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专业利用教师队伍的优势,立足于贵州地方特色,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毕业设计题库,这些题目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因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经过这个教学环节,走出校园能直接为用人单位作技术工作。据近几年用人单位反馈,贵州大学毕业的采矿工程本科生获得较高评价;毕业后的学生也反馈,毕业设计是最有用的一个教学环节。

2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作为长期承担毕业设计指导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工作中发现本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毕业设计大纲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目前,贵州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由十个章节构成,覆盖面广,包含内容较多,涉及地质、采矿、安全、机电、环保、经济等相关专业的诸多内容。虽然采矿工程是龙头专业,学生对相关专业都应该有所了解,但本科的毕业设计重点应该放在采矿部分的开拓开采及采区设计上。首先,由于毕业设计时间有限,要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对核心内容做不到深入思考。其次,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偏少,我院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任务安排在第八学期,从选题到答辩只有13周的时间。期间学生要完成选题、开题、熟悉资料、方案思考及比选、CAD作图、设备选型、论文撰写、毕业设计答辩等一系列活动,时间非常紧张,每个环节都要达到较高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这个学期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压力大,参加招聘会也会占用很多时间,使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对待毕业设计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情绪乱,部分学生只能应付了事,导致拼凑、嫁接、抄袭现象发生,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2师资力量与学生规模难以匹配

近年来,由于全国高校普遍扩招,生源激增,而师资与学生培养条件难以匹配。据统计,2020年高校招生1075万人,同期师生比为1∶20,造成教师工作量增加5倍左右。目前,贵州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数量在60人左右,前几年最多时达到140人,但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师数量较少,出现了“一对多”的局面。这就造成了教师无法对每一个学生都面面俱到,对勤学好问的学生就指导多一点,细致一点,对被动学习的学生就只能应付毕业。

2.3指导教师专业知识的局限性

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相关专业都非常熟悉,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免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比如搞矿压的教师对瓦斯治理就不是很清楚,而毕业设计是要求对采矿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因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教师对指导内容产生分歧,给学生造成困扰。另外,采矿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更新比较频繁,不仅学生不能及时了解,甚至教师都不可能对所有政策都能及时了解。也会出现不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的情况。

2.4理论与实际脱节

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学以致用。对于该专业来讲,毕业设计一般都是对某一煤矿进行初步设计,要求根据地质报告,提出相对较优的开拓开采方案,并进行该方案的设备选型、安全配套设施设计。但目前的毕业设计为了给学生降低设计难度,大部分都对复杂地质条件进行了修改。众所周知,一个矿山,地形地质条件都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对于井工开采的煤矿来说,更是如此。一份真实的地勘报告经过大量删减,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相差太大,从而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到的东西就会相当局限,不利于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

2.5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监管体系

虽然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检查制度,题目审核、周进步表、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但还是出现抄袭、拼凑、嫁接等现象,部分教师的责任心、学生的态度堪忧。体现出现有的部分检查制度不适合理工科毕业设计过程。

3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上述在贵州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指导经验以及认真思考,提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及思路。

3.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培养条件

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与指导教师水平以及培养条件的完备休戚相关。首先,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需要近期急需与长远规划统筹兼顾,应从多方面着手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结构、年龄梯队的导师队伍,并形成梯队式储备。一是要建立健全导师培训机制[2],并定期组织矿山法律法规的培训,培养掌握前沿理念与方法、熟知煤情和学生情况的导师。二是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工作环境、经费等方面,为导师提供有利于指导的氛围,营造出让教师能够指导、愿意指导的激励环境。要建立导师档案库,不断扩充师资储备,让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事业。三是加强指导教师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加强沟通,强化专业知识的拓展。其次,注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遴选。指导教师是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设计任务外因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合格的指导教师应具有比较丰富的现场经验,熟悉贵州复杂的地质条件,对矿井整个开采系统必须熟悉。应组织有经验的老教师对新参加毕业设计的年轻教师进行辅导和培训,教研室每年应组织毕业设计教师开展一到两次“优秀毕业设计学习与研讨”会,让指导教师间有比较、有学习,激励指导教师自我提升。

3.2建立健全实习基地,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首先,学院应该建立健全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经过严谨的安全培训后,能够多次下井,而不是以往的“走过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场认知,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设计中开拓开采方案布置的合理性。其次,对于给学生提供的地质报告,应该尽量保证其真实性。例如所提供图纸上的实际地质构造、房屋村寨等,尽量保持其先期开采条件,不做删减。让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参与矿井开采设计,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3.3优化毕业设计大纲内容,做到主次分明,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节点

第一,笔者针对目前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大纲具体内容,提出优化建议,使其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教学大纲总共十个章节,其中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第二章井田境界及煤炭资源储量、第九章矿井生产系统综述,这些章节从地形地质条件、内外部条件、煤层开采条件以及矿井六大系统等方面对矿井进行了详细介绍,重复较多,导致章节篇幅较大,内容冗长。笔者认为部分章节可以直接进行列表说明,精炼内容,使矿井开采条件一目了然。第四章井田开拓与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是毕业设计中的核心章节,指导教师应多投入精力,加强学生对矿井系统的认识,指导学生结合现场实际,尽可能地多提出几种开拓方案,进行比选,得出最佳开拓方案。剩余章节也应该去杂取精,如矿井通风与安全、供电与设备选型、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只需学生掌握基础即可。总之,优化章节结构,使主次分明,减少学生在次要章节所花费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在矿井开拓、采区设计方面的能力,让就业与能力培养放在首位。第二,对于具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时间安排,笔者认为应在大二、大三就进行毕业设计相关内容的介绍。大二开始上专业课,就要让学生了解每门课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让毕业设计贯穿大学期间所有专业课的学习过程。在第六学期的生产实习前要确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及开题方向,第七学期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最终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并完成开题。由指导教师填写《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拿到毕业设计基础资料,经过研究分析后,要按要求填写《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而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就对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第八学期前四周,教学上安排毕业实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到现场,按照《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在现场收集毕业设计需要的资料,在现场向工人或技术人员咨询自己不懂的专业知识,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理解透彻。到了毕业设计的集中时间,主要就是完成方案的构思、比选及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这样把原来集中在13周完成的工作,分散到几个学期,把部分前期准备工作放到前面,能有效缓解毕业设计时间紧、内容多的矛盾。

3.4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优化和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

针对理工科毕业设计特点,进一步优化学校现有的一系列监管措施。现有的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是题目申请、题目审核、下达任务书、中期检查、期末检查;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控制有:开题报告、周进度检查、中期检查、毕业答辩。针对理工类本科特点,建议将教师的题目申请提前到大三,根据学生生产实习的地点,让设计题目与实习现场结合,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终提供给学生的设计基础资料应与毕业实习现场类似,并且做到一人一题,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抄袭。毕业设计期间学生主动并定期(每周1~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进展情况。指导教师应定期辅导学生毕业设计(每周1~2次),并填写《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教师指导记录》,不定期进行答疑和抽查,督促学生执行实施方案,及时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结语

总之,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院本科教务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鼓励创新的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各位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论文写作素养[3],认真履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不断加强论文撰写能力训练,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集中精力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4.

[2]李培根.高等教育还需面向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1(1):4-6.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石油开采;采油技术;资源短缺;问题

1引言

石油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许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虽然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石油开采也十分常见,但目前我国石油开采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石油开采技术较为落后,石油资源浪费严重,导致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一旦有资源出现问题,与其相关的其他产业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重视,提出解决方案并合理实施。

2目前石油采油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2.1石油采油技术相对落后

我国石油开采时间远远晚于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石油开采发展迅速,但我国石油开采大多是以传统的采油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采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越来越多的采油方法,分为一次采油方法、二次采油方法和三次采油方法,我国大多数油田仍采用最落后的采油方法进行石油开采[1]。而且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大多沿用了传统的采油技术,很少进行新技术的引进和改良,技术进步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存在较大差距。

2.2三次采油方法存在弊端

首先,三次采油方法虽然采油速度较快,工作效率较高,但容易出现结垢。其次,三次采油会导致油层越来越薄,物理性质不断下降,石油质量也会越来越差。最后,采用三次采油方法进行采油机器的维护比较困难,增加采油机器维护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会缩短采油机器的寿命,加大采油成本。此外,由于注水设备的特殊性,企业对注水机器的投资较少,新型设备的引用较为困难。

2.3水驱开发技术存在弊端

水驱开发问题会导致石油开采中造成注水效率低下、检测不合格等问题,会对石油开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注水技术是石油开采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的石油开采中注水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容易导致大量的注水被浪费,影响石油开采的效率。而且注水设备容易损坏,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护理,所需费用较多,成本较高。落后的水驱开发技术会加剧开采难度,导致大量的原油乱流,严重影响石油开采作业的进行。

2.4油田问题

我国已经开发了多个大型油田,石油开采量也十分庞大。但我国目前的石油勘探和检测技术并不发达,仍然不能检测到更多石油的存在,给石油开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油田的采收量与石油开采息息相关,一旦油田采收量不稳定或下降,石油开采效率将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油开采的效率,且无法保证石油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近年来我国油田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无法满足目前石油开采的需求。

3推进石油开采工程技术的具体方法

3.1完善限流法压裂技术

加强驱水开发技术,首先要完善限流法压裂技术。限流法压裂技术并不是在所有的油田都适用,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打造符合本油田的限流法压裂技术,充分发挥新型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作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油田的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限流指标,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减少石油浪费,缓解资源浪费问题[2]。

3.2完善三次石油开采技术

三次石油开采是一项相对高效率的采油方式,相较于其他采油方法更为先进。三次石油开采技术具有两面性,既有其可取的一面,也有一些阻碍因素。这需要技术人员攻克难关,解决三次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三次采油技术的优势。三次采油方法容易造成油井结垢,可通过结构剂来解决。引进先进的采油工艺,改善三次采油方法的不良影响,提高采油效率。

3.3油田开采问题

在石油开采之前,技术人员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周密的检查,根据当地的环境进行采油技术的完善,其中包括采油地的气候条件、采油地质条件和技术设备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工艺安排会使采油工作更加容易进行。与此同时,加强无害工艺压裂技术的研究,提高采油工作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4结语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完毕将会资源枯竭。自我国进行石油开采以来,我国已经开发了许多大型油田,石油资源已经大量消耗。加之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存在缺陷,导致大量的石油资源被浪费。近年来,石油资源枯竭问题日益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提升石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开始逐渐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采油方法,在提升采油效率的同时避免石油资源的流失,不断推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健康发展。阻碍我国石油开采的最大问题是我国石油采油工程技术落后,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技术革新,大力支持技术研发,提升采油工程技术,推进采油工作的平稳进行,减少资源浪费,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石油开采新形象。

【参考文献】

【1】薛江堂,刘珍,薛龙龙.水驱开发油藏高含水期驱替程度和波及系数变化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18(05).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1不同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1.1采空区塌陷的防治措施

采空区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1)运用充填复垦法进行治理,这也是矿区采空区塌陷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治理措施;(2)运用崩落法进行治理,其主要是应用深孔爆破法把空区围岩崩落以填充采空区;(3)运用支撑法进行治理,应用矿柱以及支架等对采空区进行支撑,以避免出现危险变形问题;(4)运用封闭法进行治理,对一些不会对主矿体开采及主矿道的小采空区进行封闭处理[1]。

1.2岩爆的防治措施

针对这种问题,通常应用预测预报的方法进行防治工作,包括钻屑法、发球物理法、水分法、统计法以及地震波预测法等。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洞轴线与洞室断面形状;(2)在施工阶段应用超前应力解除法、喷水或钻孔注水促进周围岩石软化、减少暴露时间与面积等处理等措施。同时,还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围岩支护加固措施,如有必要,可采取超前支护措施予以处理。

1.3滑坡的防治措施

对于滑坡,可以采用支挡和锚固等方法加固边坡,另外,还应尽可能地使边坡高度降低,通过放缓坡脚以及削坡减载等方式使边坡岩土体内的应力平衡。

1.4崩塌的防治措施

对于风化破碎面积较大以及软质结构面的区域,应采用适当减小开挖边坡台阶高度或减缓边坡的方法使其自身重量减小。对于常发生滚石现象的地段,应设立安全警戒标志,与此同时,在坡脚还应放置拦截构筑物,从而拦截住滚石和渣土等。进行爆破作业时,应结合边坡预裂爆破、逐孔降震控制爆破技术等措施展开作业。

1.5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

对于一些较为危险的煤层,应均匀布置钻孔,与此同时,还应预先抽放一段时间的瓦斯,以达到降低瓦斯压力及含量的目的,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于在工作面前一段距离的煤体内部,应超前钻探大口径钻孔,以使煤层内的瓦斯得到提前释放。还应采用引排、抽放以及封堵等方法使剩余瓦斯得以有效处理。此外,还应强化煤层顶板以及地应力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并强化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进而避免由于煤与瓦斯突出而造成安全事故[2]。

1.6矿山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对于这种灾害的防治主要以拦挡为主,同时,用排泄疏导法进行辅助。如在一些极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修筑拦截坝,并在合适的位置修建沟渠,对泥石流进行及时的引流。

2地质灾害治理管理策略

2.1构建矿山生态风险评价机制,制定环境保护与

恢复治理政策及规划体系对矿山进行开采前,应充分结合矿区各种资源赋存情况对其在开采后有可能会造成的生态破坏种类及程度进行评价,与此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针对企业对开采与生态重建的相关技术及经济能力做深入评估。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且在开采后,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恢复处理,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作例入相关法规制度中,以对其进行强制执行。此外,矿山开发应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全面实现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2.2加大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升防范意识

应加强宣传和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知识,全面实现工作人员防范灾害意识的提升,同时,掌握相应的预防方法与遇险撤离等知识,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小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同时,还应全面提升矿山开采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要增强矿山开发过程中全民防灾减灾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确实落实矿山地质灾害预防、避险以及抢险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2.3构建灾害监测网络以及预警信息系统

应尽可能地应用和开发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方法及手段,做好相关地质勘察工作,全面实现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多发和易发区域的监控,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灾害的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全面实现矿山地质和环境生态的动态跟踪及管理机制,尽可能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3]。

2.4强化设计及边坡监测

对于矿坑及矿井边坡,应强化设计工作,加强边坡监测,并对边坡地质构造建设挡墙对其进行稳固处理,如在开挖后有开裂变形问题,应及时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并做好相关防范措施。此外,还应建设尾矿矿坝,以使其形成较为稳定的矿场和尾矿库,尽可能地避免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总体来讲,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2.5科学使用采矿技术

在矿山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的采矿工艺、合理设置开采工作面、加强监测等方法减小地表下沉量、控制地表下沉范围与速度的目的,进而对地表以及地面构筑物以及耕地进行保护。一般可以采取充填开采、部分开采、覆岩离层带注浆充填等方法。但是这几种方法各有自己的局限,因此,可以使用“采—注—采”三步法控制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降,以解决大面积开采地表沉陷控制和提高煤炭回采率的矛盾问题。

3结语

总体来讲,产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和种类比较多,且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性,大多数企业都以利益为首要目标,而对于环保与安全方面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应付了事。因此,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切实重视环境和安全问题,务必对矿山资源进行科学地勘探与开采,将现代先进技术及设备应用到矿山开发和防治工作中,落实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进而推进矿产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壁鑫.闭坑矿山地灾治理及生态修复新思路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5):156-157.

【2】刘凯.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智能城市,2019(9):60-61.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探讨

1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相关要求阐释

1.1基于地质条件实际情况分析客观环境

矿山开采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客观地分析地质条件,以保证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矿山地质发育的状况、表现特征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开采工程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开展防治分析工作[1]。与此同时,需要提前明确矿区地形、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特征等相关情况,在对实际条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更好地满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设计要求。

1.2以全局角度确定目标任务并制定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综合治理,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同时,不对矿山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景观带来负面的影响,尽量降低矿山地质问题所引发的后果,而这同样也被纳入到保护和治理工作整体目标内容当中。在确定治理任务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包括四点:其一,治理采矿废石场区域;其二,治理预测塌陷区域;其三,治理原有废旧竖井区域;其四,对其他区域进行综合治理。

1.3保护治理工作的开展

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保护和开发的保障原则。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地质环境保护以及综合治理工作重要作用的高度关注,同时确保统筹保护工作、治理工作以及开发任务的协调性,进而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基础上,确保矿山开采工作更加稳定和有序,而人和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共生[2]。其次,预防为主、预防和治理相互结合原则。众所周知,矿山开采工作与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必须要积极开展预防准备工作,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如果矿山地质环境出现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并且针对形成的不良后果进行治理与恢复,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事前的防治工作,有效地规避地质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发生,尽可能减少开采主体遭受的损失。

2矿山环境的污染治理内容

第一,污染问题和地表破坏。在我国,采矿活动较为频繁,而且矿井废水当中存在诸多有害的物质,对矿区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了严重污染,甚至对农作物以及地表植物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地下水位也会出现下降的问题[3]。与此同时,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废弃、固体废弃物或者是粉尘,且矿层本身也会排放有害的物质。若无法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则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对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要给予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企业在采矿作业以后会留下大量矿坑而没有回填,使得地表沉陷问题明显,直接影响了居民耕地和建设用地构成,甚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居民生活环境,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矿山管理的意识薄弱。因为矿山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所以部分企业和管理人员始终没有树立正确意识,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环境保护问题也较为忽视,一味地追求安全与生产问题,导致环境管理和保护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3矿山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3.1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为了更好地保护矿山的生态环境,应对国内相关规章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原则予以有效结合,积极构建环境保护监管机制,以保证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具备法律依据。在我国自然资源当中,矿山资源十分珍贵,而且其具有不可再生特点,所以必须要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才能够保证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且保证生态平衡[4]。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设立环境监督部门,有效监督矿山企业,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确保生态平衡。

3.2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矿山发展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同时也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然而却同样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其中,水资源、植被以及土地资源等破坏程度较为严重,而且矿产资源开发中所产生的三废也污染了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发和保护的协调性发展。应在矿山开发之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勘察矿区与周边环境,尤其是地质条件勘查。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则应尽可能减少对既有耕地或者是农田的占用,并及时处理开发中所形成的废弃物[5]。在完成开发以后,需要合理地采用相关措施恢复矿山周边环境,特别是遭到破坏的土地资源以及植被。

3.3及时恢复土地植被

矿山开采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而植被破坏程度最为明显。如果开采量过多,会严重损坏地貌与地质条件,难以与植被生长的条件相满足。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决,就应当针对被破坏的矿区开展表土剥离的处理措施,并放置在客土场当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坍塌的几率,同时还可以为植被的生长给予所需土壤。在此基础上,应当对矿区周边植被种植技术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定点植的方式增强其成活的几率。由此可见,植被种植一定要科学合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基本策略,以保证矿区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进而采取更具可行性的环境保护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不断强化政府与社会等方面的资金补助,实现各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适当修正矿山环境治理机制,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解决,增强我国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李峰,王素芳.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C].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152~156.

[2]陈爱华,陈端.矿山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J].商品与质量,2015(16):12~13.

[3]李世松.试论矿山环境改良技术及其适应性[J].河南科技,2014(14):11.

[4]刘俊青,王文才.内蒙古张三壕铁矿环境地质问题预测与治理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5~28.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薄煤层;矿井;安全高效;实践

1引言

威远县小河镇三强煤矿按照四川省内江市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安排,“因矿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组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领导组,积极筹措资金、适时开展高效矿井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邀请了有关专家对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进行技术指导,按期完成了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项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走上了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2煤矿基本情况

威远县小河镇三强煤矿(以下简称三强煤矿)属民营矿山企业,现为四川“升级改造”矿井,位于威远县小河镇三羊村七社境内,所在区域为构造剥蚀浅山丘陵区,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区域稳定性较好。矿井开采高炭煤层,法定开采深度为+370m~+435m;高炭煤层系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上亚段组第5段煤层;高炭煤层呈薄及中厚层状,属复合煤层,内含5个分层,从上到下分别为天炭、护炭、花炭、么炭、底炭。煤层厚度0.55~1.40m,纯煤厚度0.40~0.55m。夹矸岩性多为粘土页岩或炭质页岩,厚度一般为0.02~0.12m;煤层倾角2~3°,在矿井划定的开采区域内,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炭质页岩和粉砂岩,极易垮落,底板为深灰色细粒状粉砂岩,坚固性较好。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9万t/a,2019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1万t/a;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2019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5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43m3/t。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高炭煤层鉴定结果为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简单,正常涌水量8m3/h,最大涌水量15m3/h。矿井为“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有2个井筒,即+495主斜井担负矿井煤、矸、材料提升、排水、管线敷设、行人、进风等任务,+509回风斜井担负矿井回风、安全出口等任务。矿井现开采水平为+370m水平。+370m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沿高炭煤层布置;开采顺序为“带区前进式”“工作面后退式”回采。采煤工作面为3702对拉工作面,工作面长度为2×80m。矿井工作面落煤工艺为“机械落煤”“溜子运输”,工作面顶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

3安全高效建设实施方案

矿井于2013年3月,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通知》【川安办(2008)73号】要求,由矿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威远县小河镇三强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及实施方案》。安全高效建设的主要内容有:①矿井成立安全高效建设工作领导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矿长、技术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生产技术科、安检科、财务科、供应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高效建设办公室,该办公室设在矿长办公室,由矿办主任兼任高效建设办公室主任。②实施“148”安全筑基工程。“1”就是明确1个目标,即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减少轻伤、控制重伤、杜绝死亡事故;“4”就是全面推行安全“四化”工作,即:“一通三防”本质化、质量管理精细化、安全教育培训硬性化、安全管理军事化;“8”就是严格实施以技术管理为源头的八项安全管理措施。③提高采掘机械化、采用新型的施工工艺。一是大力推进机械化装煤(矸)作业线,应用新型掘锚一体机,创造了单头月进150m的矿史最高水平,取得了使用该类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巷道支护、煤矸运输、瓦斯防治等一系列的施工经验。二是积极推广应用新设备、新工艺。在3702对拉工作面推广使用“小滚筒割煤机”的机械割煤技术,实现了减员增效,提高了回采效率。④完善安全生产保障系统。一是加强地质预测与矿井测量工作,及时更新地质灾害分布图,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即根据对灾害体的新认识及时调整监测网点布置方案,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2]。二是矿井加强测量管理工作,建立重大工程开工前测量方案的审定制度,严格按测量质量标准化管理细则及考核办法开展日常测量工作。三是升级改造监测监控系统,完善人员定位系统和语音广播系统。四是在+370m水平建立矿井避灾硐室。五是增加兼职救护队员2名,按标准配齐辅助救护队的救护装备、设施及设备等。⑤严格开展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矿井按照“小滚筒割煤机割煤和巷道掘锚一体化”的特点和“采掘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方式的要求,改原“大小班”采掘作业方式为“两班采煤、一班准备”的作业方式,并加强正规循环作业率的考核。

4安全高效建设实施效果

矿井于2013年8月开始,投资1200万元实施安全高效矿井建设,2015年6月完成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项目,建设完毕后通过原威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信局验收合格。①矿井实现了“一矿井、一带区、一采面”的“集约化生产”格局,年生产能力由9万t/a持续提高到21万t/a。②原煤全员工效由高效建设前的0.8t/人工逐渐提高到现在的2.5t/人工。③煤炭全员成本由高效建设前的360元/t逐渐降低到230元/t。④矿井实现了“零”死亡、“零”重伤的安全目标。

5结语

威远县小河镇三强煤矿通过实施“‘148’安全筑基工程”,推广应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完善安全生产保障系统,推进正规循环作业等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项目,使矿井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持续稳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川安办(2009)43号.关于进一步抓好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通知[Z].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导师制;采矿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

1背景

现阶段,煤炭在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比例中依然占据首位,而采矿专业的学生则承担着能源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使命和任务。采矿工程专业特别是煤炭开采方向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对于国家煤炭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该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考虑大学生常规教育和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结合采矿工程专业自身特性,有目的完成本科生的培养工作,提高专业的针对性。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采用本科生导师制的形式,对本科生四年的学习进行全程的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不同的指导,因材施教,导师制的实施加深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2]。对于如何提高采矿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我国高校老师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杨玉亮等人[3]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从教学模式、选题思路、指导团队、过程监管、考核答辩等方面提出优化毕业设计的思路;霍亮等人[4]针对露天开采这门采矿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提出了革新方法;孔德中等人[5]提出通过开设创新实践、专业训练、实验教学、科研竞赛、专业实践作品大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赵红泽等人[6]对比分析了国外和国内高校对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差异;潘卫东[7]对采矿工程的实践课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加强专业实习管理规范可有效提升采矿工程管理教学效果;采矿工程专业应充分考虑能源消费、行业发展、专业生源和就业问题,把握当前人才培养方向,应通过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探索专业新方向、优化实践教学、鼓励深造等方面来进行改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毕业设计环节为采矿工程本科生提供了一次全方位应用专业知识的平台,指导老师可及时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不足。考虑到毕业设计在采矿工程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本文对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2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毕业设计缺乏创新,整体质量不高。由于教师自身的经验、对学生的指导方式、实习经费、实习单位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更像是单一课程设计,无法体现自身知识的储备和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缺乏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经验,致使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不合适,无法保障适宜本科生的设计难度水平。在不能得到指导老师正确指导和无法了解工程实践应用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参考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使得所完成的毕业设计缺乏创新,质量难以保证。

2.2导师数量不足,指导流于形式。很多学校虽然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但是因导师数量有限,每位导师需要指导的本科生过多,同时指导本科生的工作是导师在完成自身教学、科研任务外需要完成的。导师本就面临各样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在时间和精力方面难免会出现不足。但是,考虑到学校和学院的考核等制度规定又不得不同时指导多个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讲,部分学生遇到问题不积极与老师沟通,规避问题,并非为了解决问题而完成毕业设计。在没有适当平衡机制的条件下,这项工作会出现导师是为了完成考核而学生是为了满足毕业要求才被动开展的情况,导师制下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便成了一种形式。

2.3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高校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通常安排在第四年的下学期,此时,学生面临找工作、就业实习、考研复试等各类事情,因采矿工程专业找工作的局限性,且时间紧迫导致学生压力相对较大,使其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此外,在这个阶段,导师也面临研究生论文的指导与答辩诸多事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和精力投入,导师指导学生的时间也有限,毕业设计的进度就难以保证,以致到最后草草完成、应付了事。

2.4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不高。部分采矿工程专业老师主要研究方向并非煤炭开采,毕业设计过程中会出现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指导学生的精力有限、学生对自己缺少规划等因素,易出现毕业选题质量不高的问题。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不能有效结合学生的发展来确定,如继续深造、就业;与历年毕业生选题重复率高;未考虑学生特长和兴趣;不能与企业需求结合;未能体现专业发展热点;专业性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毕业才去完成而不是为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学生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去做毕业设计时,最终的质量可想而知。

3改进建议

3.1与工程实践、新技术相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将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以致用。针对教师现场工程经验不足的情况,学校教育可通过与企业教育结合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形式开展,比如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展系统培训;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答辩;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关系,合理安排学生去现场实习。通过校企对学生的协同培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当下新技术在现场的应用。学校可以结合现有资源建立仿真实验平台,实现学生从实验到仿真训练。

3.2多元化指导方式。高校教师资源缺乏,由于资金、制度等各方面的限制在短期内又难以引进更多的教师,因此,可以构建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协助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的方式,使本科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学习科研团队中。另外,因为青年教师对于本科生的指导经验不足,可以通过有经验的教师来培训青年教师的形式,使其快速掌握培养指导本科生的有效方法。采用这种“传-帮-带”多元化的方式可以弥补指导教师数量的不足,同时研究生带本科生,因其年龄相仿,更便于在专业学习上的沟通交流。笔者所在学校的采矿工程专业通过多元化的指导方式,不管是在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2018年采矿工程专业就业率达到98%以上,继续深造率达到57%以上。

3.3调整毕业设计流程安排。为解决毕业设计时间不足的问题,应从毕业流程着手进行完善,将毕业设计的关口提前。可以在大学第四年上学期即第七学期开始安排,首先由指导教师初步拟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报由学院审核,完成选题工作。然后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培训工作,让学生对现场工程实践有一定的了解。接着在学生已理解自己的毕业设计的基础上,联系企业等相关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实习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展开毕业设计相关工作。将一系列工作提前且在设计开展前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现场应用情况,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避免盲目,做到有的放矢。笔者所在学校的能源与矿业学院通过制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完善“矿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办法”,在选题、时间安排及进度、指导教师指导情况的调查、大纲制定及执行、成绩评定办法等各环节实行严格规范管理。建立了“四个阶段(准备、实习、实施、评价)、五个要求(基于学科体系,突出工程实践,体现层次差异,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模式。规范了毕业设计流程,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3.4增强选题的针对性。毕业选题是一项毕业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毕业设计的选题,传统的方式是由指导教师来确定。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选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和发展意向来针对性地选择,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完成毕业设计。校企协同+目标导向教育的模式中,毕业设计选题应通过与企业进行沟通,结合市场调研,并考虑学生能力水平,最终由指导老师综合确定。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实践,需要构建学校、企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创新思路,以此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具有针对性。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讲,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有出国计划,导师应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和对未来的规划,并结合学生的特长适当引导,最终确定合适的选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对于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可以根据其毕业后就业单位的性质或者毕业后欲从事的工作,通过与企业沟通,与学生协商后确定有价值的题目,使选题更具有实践意义。而对于未有明确目标的学生来讲,则可以根据其特长,结合市场发展,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选题。

3.5完善毕业设计检测工作。答辩环节是对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进行考核评定的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与该环节息息相关。为防止毕业设计内容过度复制,应在答辩前对毕业设计的文字进行检测,设置一定的文字复制比,超过该比例时需要返修至检测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同时,可以参考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方法,在答辩前对毕业设计随机抽选,选择部分毕业设计送校外盲审,不通过者不予参加答辩环节。通过加强毕业设计检测来规范毕业设计内容,严格毕业设计答辩条件,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进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3.6建立毕业设计奖励机制。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积极认真地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将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指导老师的绩效考核挂钩也可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奖励毕业设计中取得学术与研究成果的毕业生及其指导教师,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通过建立毕业设计奖励机制,奖励在本科生全程导师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本科生全程导师的工作中。因此,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措施,并设立专项资金与评选小组,以此保证奖励评选工作顺利展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通过制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术成果奖》的评选办法,有效地带动了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近3年,采矿工程专业教师共指导毕业设计576项,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31项,也得到了毕业生就业单位较高的评价。

4结论

开采设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1引言

采矿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程度较高,对采矿技术的要求和标准在逐步提升。受到采矿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正在逐年提升,严重威胁采矿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与质量。提高采矿工程建设的实效性和采矿企业的综合效益,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把握采矿技术,完善施工安全保障工作,为采矿企业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1]。

2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特征

2.1采矿技术类型多元

我国采矿企业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当中会运用到多元化的技术设备,而在具体采矿技术的选择方面会考虑到采矿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矿区的特征。所以,选用不同的采矿技术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技术应用以及设备选择方面会显现出突出的差别。以长壁开采技术为例,该技术是采矿工程技术实践当中最为常用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类型,但是该技术只能够应用于煤矿开采。如果将此项技术用于开发其他类型的矿产资源的话,不仅会影响到采矿工作的效率,还会降低采矿质量和威胁采矿企业的发展。对此,采矿企业在选用采矿技术的过程当中需要综合分析采矿区域的环境、地质特征、矿产状况等因素之后才能确定。

2.2采矿技术较为复杂

采矿工程施工主要分成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形式,均对采矿技术提出了严格要求。由于井下开采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突发性的事故,无法确保施工人员快速安全撤离,因此极容易发生人员损伤等问题,影响到采矿技术的安全应用,因此井下开采在采矿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方面更加复杂和严格。所以,采矿企业要明确意识到采矿技术的复杂性特征,科学恰当的应用好井下采矿技术,并对技术手段进行定时更新换代,做好技术应用过程当中的严格监督与审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井下开采受到施工作业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开采效率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借助最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才可以完成开采工作,减少多方资源的消耗[2]。

2.3采矿技术发展很快

为了保证采矿工程的顺利推进,维护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采矿企业必须定时和及时更新采矿技术,以便降低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深度发展的时期,采矿企业要加强对技术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其主动投入到新技术研发应用工作当中,提升采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措施

3.1健全采矿企业安全机制

安全生产始终是采矿工程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和首要工作,特别是强调将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为了确保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保证采矿技术应用当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采矿企业要积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第一,设置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部门,完善部门的人员配置,落实岗位责任制,及时发现以及解决由人为原因导致的施工安全隐患问题。第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施工安全。采矿企业应专门配备工作人员负责安全监督,将过程性的安全管理理念贯穿于施工安全管理全程[3]。

3.2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是否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影响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矿企业需要将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作为保障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化安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力度,从整体上提高采矿施工安全防护能力。一方面,企业要积极组织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能够严格遵照安全施工的规范和要求保障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采矿企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考核工作,健全奖惩措施,督促施工人员落实安全施工原则。除此以外,企业还应制定全方位的人才选聘制度,通过人才的内部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的结合为采矿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力量支持。

3.3构建施工安全评价体系

采矿企业和其他的企业类型相比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施工安全的关注度需要远超于其他工作。构建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是保障企业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企业安全发展战略的核心措施。一方面,采矿企业要积极引进施工安全的评价体系,对施工安全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确定,给出完善的施工步骤和具体事项。另一方面,采矿企业要根据等级评价制度来评估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提高安全监督效能,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级别,促进安全评价体系的贯彻落实。针对于获得的评价结果,可以将其纳入到领导和员工的考核标准当中,保证采矿企业的各个岗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将安全意识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确保开采安全,提高企业员工参与施工安全管理的自觉性。

3.4做好施工安全预防工作

为了确保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做好全面预防工作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只有一份工作做的到位才可以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避免事故的不良影响扩大。第一,完善预防制度。采矿企业管理人员要积极推进安全预防工作,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完善预防制度,将采矿施工当中需要做好的安全预防工作纳入到制度体系当中,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有章可循。第二,对安全事故类型和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总结,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整个采矿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预见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类型,提出对应的防范以及处理措施,特别是要做好防火、防尘、防塌陷等预防工作,最大化的减少安全事故[4]。第三,采取全面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设备故障。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设计和养护管理,减少设备故障,避免设备运行失效。

3.5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安全技术规范需要贯穿于采矿工程施工全程,这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核心要求,也是保证采矿施工规范化进行的动力。为了最大化的保证安全技术规程和相关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采矿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正式开工生产前的一周内,工程负责人需要和参与施工的员工传达安全生产规程,并让全部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技术学习活动。在学习完成之后,每一个参与人员都需要参加考试,并且在保证考试合格之后才能够拥有上岗资格。第二,企业技术人员要经常性的对采矿现场进行考察,重点关注安全规程和技术实践当中的缺陷与不足,以便及时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采矿工程施工是复杂、烦琐以及危险性强的工程,特别是井下作业包括大量不确定因素,会对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为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高效和无危险的开采,采矿企业要认真分析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特征与要求,提出完善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的措施,推动国家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亮.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研究与探讨[J].民营科技,2015(3):201.

【2】薛虎山.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展望,2015(15):138.

【3】贺鹏生.试论采矿工程技术与施工安全[J].科技资讯,2015(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