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控浅析

后疫情时代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控浅析

摘要:随着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经济低迷、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在帮助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支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专业化的特征,如何针对产品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实质风险值得关注,本文按产品类别对不同产品风险特征、风控要点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分类;风险特征;防控措施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基于进出口贸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及跨境结算为外贸企业提供的资金融通工具,具有自偿性特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有客户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商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外贸企业在订单、物流、外贸政策等各方面均受到较大影响,各类风险问题管理难度增大。

一、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分类及风险特征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围绕国际贸易结算各环节发生的资金和信用融通活动设计形成。根据第一还款资金来源及信用依托不同,各项产品风险特征差异较大,具体可分为四类:进口类、出口备货类、出口收汇类、贴现转让类。各类融资产品风险管控重点不同,其中,进口类产品贸易自偿性特征较出口类产品弱,风险特征更类似于流动资金贷款。

(一)进口类产品进口类产品包含进口T/T融资、进口押汇等全。部进口类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融资用途是为企业进口货物提供资金支持,第一还款资金来源为企业境内经营资金。该类产品嵌于进口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贸易融资自偿性特征较弱,与融资项下贸易流、资金流的相关性较低,融资归还直接依赖于企业正常经营现金流,主要风险来自客户信用风险。

(二)出口备货类。出口备货类产品包含出口订单融资、打包贷款等出口类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融资用途是为企业出口备货提供资金支持,第一还款资金来源为货物出口完成后境外企业的付汇资金。该类产品嵌于出口客户与境外企业贸易合同签订完成后、出口备货完成前,融资归还以企业完成货物准备及出口、境外企业正常回款两个条件为前提,风险特征也以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货物出口完成前,以客户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为主;第二阶段为货物出口完成后,以商业信用风险为主。

(三)出口收汇类。出口收汇类产品包含出口发票融资、出口保理、国际信保融资、出口托收押汇等出口类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本质是在进口商支付货款前,使出口商货款提前得到偿付,第一还款资金来源为货物的境外应收账款。该类产品嵌于出口商货物出口完成后、货款回笼前,融资归还依赖于境外进口企业正常支付货款,风险以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商业信用风险为主,客户信用风险为辅。

(四)贴现转让类。贴现转让类产品包含出口信用证押汇/贴现、自买福费廷等出口类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本质是出口商将出口信用证已交单据项下款项让渡给银行从而提前得到偿付,第一还款资金来源为境外开证行/保兑行付汇资金。该类产品嵌于出口信用证项下全套单据/票据提交后或开证行承兑后。主要风险为境外银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商业信用风险可通过业务结构予以规避,风险相对较低。

二、风险问题防范与管控

各类国际贸易融资产品风险特征各异,银行风险防控依据各类融资产品不同介入方式,重点围绕客户、物流、资金流展开。疫情以来,外贸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物流受阻、现金流收紧等难题,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经营风险上升,国际贸易融资相关客户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商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五大类风险问题值得关注。

(一)重视客户信用风险,全面评价客户经营能力。国际贸易融资虽以融资项下贸易资金流、物流为依托,但核心风险仍为客户信用风险。贸易类企业多轻资产经营、实物资产较少,自筹资金应对疫情及各类突发事件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更应重视客户信用风险把控。一是关注企业经营能力及资金流动性情况,融资模式设计与企业现金流相匹配,合理控制风险敞口,防范企业过度融资。如采用类似“进口远期信用证开证+进口远期信用证押汇”实际融资期限较长的业务模式,流动性风险问题易被掩盖,应重点关注。二是合理设置增信措施,避免仅通过物流控制的手段防范风险。从实践情况看,银行监控企业物流的手段目前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实地查验成本高,仅通过货权控制难以真正防范风险,合理的增信措施至关重要。

(二)结合技术审查,多渠道交叉验证贸易背景真实性。贸易背景真实性核查是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控的关键一环。在技术审查的基础上,贸易背景是否真实需多渠道交叉验证。主要验证方式包括过往贸易及报关记录核查、单据真实性核查、实际经营情况及贸易合理性核查、同业融资情况核查等。其中,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是虚假贸易融资的高发区,且通常涉及金额较大,需特别注意。核查过程中,一方面,对涉及中信保承保的业务,要充分了解保险公司免赔条款,放款前争取取得保险公司认可的贸易背景真实性书面证明材料;另一方面,要理清客户境内外关联关系及关系,防范恶意套贷、资金挪用等风险,尤其针对实际控制人与交易对手方同在境外的“两头在外”企业。

(三)加强历史数据分析,防范商业信用风险。国际贸易融资中,客户交易对手方位于境外,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分析难度较大。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历史交易记录核查防范商业信用风险。一是核查客户与境外交易对手方历史交易的资金流、物流数据及邮件沟通记录等信息,深入分析双方商业关系。二是融资项下货款回笼须与贸易单据一一对应,寄单单据中明确出口回款路径,确认唯一回款账户。三是针对境外子机构较多或已出现风险问题的客户,出口收汇资金被挪用风险更高,需多途径了解企业账户开立及资金流转情况。此外,全球肺炎疫情背景下,因货物生产滞后、物流运输受阻等问题,商业信用风险较大,对于频繁变更交易对手方及结算方式的情况要重点跟踪关注。

(四)依托专业手段,辅助客户完善市场风险管理。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肺炎疫情等影响,汇率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为明显。该类市场风险对客户实际经营及收付汇资金影响较大,可较大程度影响客户偿债能力。针对市场风险,首先,要全面了解客户自身的市场风险管控能力及采取的相关措施,客户风控能力不足时,指导其选择适当的期货、掉期、期权或远期等大宗商品及外汇风险对冲工具提前防范风险。其次,对国际贸易融资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动等各类市场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在波动较大的特殊市场环境下,提示客户及时采取缩短结算周期、变更结算币种、调整存货准备等措施抵御市场波动。

(五)全面了解各类政策,避免政策变动引发区域性风险。国际贸易融资涉及政策制度较多,如税收政策、边贸政策、外汇政策等,不同国别政策差异较大,企业不可避免要面对政策变动带来的各类突发性、区域性风险。风险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境内政策变动,防范区域性政策风险。针对类似税务核查等政策性事件,除对企业政策合规性进行日常监测外,还须及时了解该类事件影响范围,及时对范围内企业风险情况进行排查。另一方面,要关注他国贸易政策变化。因突发事件、政府更迭、地缘政治等因素,境外其他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密切关注相关客户流动性变化,积极制定应对措施。

三、结语

肺炎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国际贸易与投资规模大幅下降,发达国家出现收缩其在全球化中参与程度的迹象,将部分制造业迁回本国,减少对我国制造业的依赖。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银行借助国际贸易融资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稳外贸、防风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抓准关键风险、构建科学的风险管控模式才能形成外贸融资健康发展常态,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作者:邢玉庆 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