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技术论文范例

解码技术论文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1

中国当代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仅一年就会上映几百部影片。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类别,电影处身于市场之中,市场的主导评价标准是回报和利润,于是票房成为电影重要的追逐目标。同时,电影又是面向观众的,观众评分表达了人们对一部电影的认可程度。一方面是功利性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是草根的口碑评价,两者是矛盾的还是共生的,抑或是存在一种规律性的联系?文章截取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中票房超6000万的影片,从具体数据和现象出发,对这种关联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文化阐释,尝试以跨学科的方法来解析电影产业的深层关系。

一、电影的艺术属性与市场驯化

早在1911年,意大利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就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把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电影是第七艺术,它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都包括在内。应该说,电影与戏剧、绘画、舞蹈等艺术共享许多艺术手法,并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早在近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就为电影正名,树立其“艺术”的地位,但是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电影由于其大众化的审美趣味,不自觉的媚俗倾向,曾使得诸如霍克海默、阿多诺等知识分子质疑电影的艺术性。或者说,电影本身的蓬勃发展也在威胁着艺术的自主精神,电影的表现手法、与观众的共鸣方式,不同于传统艺术法则的因素,使得人们质疑艺术的合法性。艺术是人类不可思议的创造,它难以定义,说它是无功利的、是给人情感慰藉的、是在人类社会中执行某种功能的、是形式的创造等等,都无可厚非。美国理论家卡勒在《文学理论》一书中说道:“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来裁决。”[1]也就是说,文学是特定的文化所认定的,某种文化中认为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就属于文学。这个观念具有启发意义,艺术亦然,它是自然发生的,是流动的、历史性地生成的。“艺术即认同,社会共同体对媒介的专门化地位的认同。”[2]艺术,不是固步自封的,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裁定并认同某种类型为艺术,那么,它便是艺术。在这种启示下,艺术是合理的,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合理的。

随着电影进入大众化的文化生产中,电影不再是孤独、静谧的创作和品味,而成为一种群体性的事件,其创作是由集体所完成,其观赏亦是由群体所进行。在纷纷扰扰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与逐利是无法回避的,其中票房是最显见的利益获取和最易量化的评价值。影片追求的重点落在了票房之上,同时票房也成为官方机构衡量影片的重要标准。中国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每个季度都会对全国城市电影的票房进行统计,并公布“票房收入前10名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前10名进口影片”、“票房收入前10名地区”、“票房收入前10名电影院”、“票房收入前10名电影院线”等。在市场运作中,电影的生产者、发行机构对票房趋之若鹜,电影和金钱相互纠缠,出现了新的特征:电影作为文化商品被交易,电影作为文化产业被建构,电影作为艺术被期待,此三者相互交织,使电影折射多重向度的特征。电影是一门艺术,应该要有文化精神的关怀;又是市场化的文化商品,企图获得产业的利润。电影扎根于整个社会的公共生活中,毫不掩饰地追求票房,这是一次与物质世界的合谋,是艺术的实在化过程。在市场化的运作下,电影对票房的追逐有其必然性,但这种必然却不能遮蔽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其他诉求。

二、票房与好评的实证分析

2010年上半年,从不同渠道进入中国城市主流院线市场的中外新片有90部,其中,国产影片54部,占60%;进口影片36部,占40%。[3]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484064万元,国产影片票房收入211913万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272152万元。[4]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在逐渐增多,市场收益也在逐年上升。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票房前十名的国产影片及进口影片。这些排行榜上的影片不仅获得市场的收益,也受到了主流评价机构的认可。高票房的国产电影类型较为多样,如现代都市职场的恋爱片、历史题材的故事片、穿越时空的科幻片以及动画片、喜剧片等,它们扎根于中国文化,其故事、情节、情感模式有着本土化的亲切感,较容易引起共鸣。高票房的进口电影则多数是瑰丽奇异的科幻片,刀光剑影的动作片,靠画面的奇幻效果、音响的震撼力量让观众获得观影快感。它们共同处于中国电影市场之中,一起抢夺观众、竞争票房。在同一个文化接受语境中,有必要把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纳入一个体系中进行参照讨论。

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电影报》定期公布票房排名前列的影片,与此同时,各大网络如豆瓣、百度、优酷等也出现了以评价分数为指标的排行榜。观众评分,是观众对影片的反馈;观众对影片的解码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需要以警觉和严肃的目光来对待网络的观众评分。一般的商品消费尚且有售后服务,而观影这种文化消费也应该逐步加重对观众回馈信息的关注度。高票房的影片意味着有较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观赏过这部影片,它们占有了市场;同时,他们是否占有了心灵,是否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以下以2010年上半年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并获得6000万以上票房的影片为对象,考察他们的票房排名及其评价分数。本文从三个较有公信力的网站上收集了观众评价分数,它们分别来自中国的MTIME时光网、豆瓣电影以及美国的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数据如表1所示。首先画出两者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初步看出,票房(x)与总体评分(y)似乎没有太强的联系。为了更加清楚地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来处理该数据。以下分析结果是采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的。首先考虑所有19部影片,线性回归得到的估计模型为:y^=6.449+1.628×10-5x,其图形如图1(a)所示。对于上述估计模型,我们还需检验其是否显著,即讨论变量x是否真正对评分y起到作用。为此,计算上述模型的方差分析表,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见,检验统计量的P值大于一般给定的检验水平,即0.05,说明该模型是不显著的。换句话说,总体评分与票房之间的线性关系是不显著的。其中《阿凡达》这部影片是一个特殊的点,它获得13多亿元的票房,票房远远超出其他点,同时其评分也相当可观。《阿凡达》在2010年上半年的电影市场中,乃一枝独秀。它以计算机数字技术角色造型呈现了陌生化的异域人物,以精湛的3D技术制作了美轮美奂的画面,同时,这部影片也蕴涵了生态、环保、反殖民、人道主义等深刻主题,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象征性地缝合起来。电影有自身的语言,它是一种画面的表达。《阿凡达》营造出壮观、缥缈、神秘的原生态环境,也创造了动态、血腥、震撼的厮杀场面,所有这些画面的激发,在不同瞬间俘获了不同观众的心。《阿凡达》在电影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在观众心目中得到认可,这个特殊点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他影片的规律性。从图1(a)也可得知,电影《阿凡达》从统计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异常点。将《阿凡达》从布局中除去,如图1(b)所示。剔除该数据之后,其他的18部电影重新做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估计模型为:y^=6.141+4.055×10-5x,其图形如图1(b)所示,相应的统计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于其P值远大于检验水平(一般取0.05),我们可以认为该模型也是不显著的。因此,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票房和总体评分之间的关系是不显著的。#p#分页标题#e#

三、票房与评分的文化关联

我们对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中票房超6000万的影片进行了实证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从科学试验的角度最终得出结论,票房和观众评分之间是没有显著关联的。一般人们认为,票房高意味着影片成功,成功的影片应该会有好的评价。事实上,却经常出现“叫座不叫好”或者“叫好不叫座”的影片。票房是一种资本回报,在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下,票房凸显其显赫地位,主流官方机构以票房列位次;而在网络的狂欢话语中,观众积极参与到影片的评论中,并给予评分,建构起平民化的评判制度。票房与评分,在统计的试验中呈现为无显著关联,然而它们在文化上的关联是无法扯断的。

首先,我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票房为何显示出重要性,并考察影响票房的不同因素,从中看出票房和评分之间的关系是可变的、动态的。电影经过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发行者的集体劳动之后,投放到市场,进入到文化的产业链中。在市场的运营中,它成为一场文化交易,必然要追求经济回报和市场效益,在现阶段集中体现在票房的收入上(还包括衍生产品的开发等)。“最有实力的广播公司离不开电力工业,电影工业也离不开银行,这就是整个领域的特点,对其各个分支机构来说,它们在经济上也都相互交织着。”[5]也就是说,电影产业不能脱离金钱或资本,它也需要借助银行来进行产业投资和融资。电影进入到市场化的生产过程中来,每部影片的生产者都会采取多种方式来抢夺市场份额。观众购买电影券进入影院观看电影,这是观众对影片的一次消费过程,也是对影片的物质性回馈。影片的生产者则希望在这个消费过程中追求尽可能多的票房,以实现市场利润最大化。“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在此空间起作用的恒定、持久的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为改变或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的战场。”[6]电影处身的场域不是温文尔雅的所在,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中,经济规律、政治力量共同演绎着刀光剑影般的传奇。影片的创作、出品、上映受制于市场规则的调控和权力机构的管制,其中上映的决策、院线的干预都会影响到影片的票房成绩。一部影片并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上映院线和时间,它所能争取到的上映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票房。电影公司的实力、导演的知名度、发行公司的地位制衡着这种自主权,这里面潜藏着利益的博弈。比如,2010年《叶问2》为避6、7月世界杯足球赛分流观众,选择提前在4月27日上映而主攻五一档;《越光宝盒》、《未来警察》理性退出一年中最火爆的贺岁档,改在3、4月上映分别取得过亿和6000多万元;儿童动画片《黑猫警长》为避开3D大片《驯龙高手》,于4月下旬入市而不是选在五一或六一。[3]我们看到这种选择,经常是弱者在面对强势影片时所采取的策略式回避,但是这种回避能带来票房的增加。与此同时,有些实力雄厚的影片则可以如意选择贺岁档、暑期档等旺季,从而得到获取更多票房的机会。由此见得,影片的质量不是票房的唯一原因,外在的社会机制功不可没;而这种机制并非平等的,存在着压制与调和。从这一点上看,如果观众对某一部影片的评价分数是个恒定数值的话,不同的播映自主权所取得的权力(如时间、院线)则会带来不同的票房,如此票房和评分的关系更不能单一而论。

其次,我们从受众分析的角度来阐述观众评分的意义,以及评分与票房的非对称关系。观众从接受的角度对影片进行评分,这里的评价取决于影片本身的艺术质量,同时也受制于观众的心理需求,即影片能否与观众的期待视野形成融合。现今,众多的影视网站如时光网、豆瓣网、MTIME网、优酷网为观众提供了评分和点评的平台,出现了不少以评分为依据的排行榜。如果说对电影票房的重视,是出于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诉求;那么对观众评分的重视,则是一种非功利的人文关怀。观众参与到影片评分中,通过可量化的数值来表达影片带给她们的满足程度。观众评分,无关现实的利益驱动,却折射着影片接受维度的成效,有着潜在的作用。

电影是面向接受者的集体生产,它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因素,比如他们的喜好、关注点、流行趋势等等,电影已然走入世俗化的领地中。“电影制作有一条难以打断的因果链;高科技导致高成本,高成本要求高票房,高票房要求世俗化。”[7]世俗化,意味着走出阳春白雪式的贵族思维,而是面对通俗的、大众的审美取向。于是,生产者较少采取特立独行的制作方式,而把观众当做类成员,并生产类型化的影片。这是一种较为保险的生产方式。出于场景设计、演员、剧作等投资原因,制片厂鼓励类型化电影的发展;出于触及广大观众的愿望,影片自身要磨去棱角,摒弃具有分化和排斥作用的因素。凭借对成功公式的复制可以将费用和风险降低到最低。这些重复需要技巧,如果在画面、音效上有惊人的创新,即使故事类型化,仍然能获得观众不厌其烦的好评。如《阿凡达》在3D技术上的杰出表现,遮掩了其故事的陈旧因素,依然取得了票房和好评的双丰收;如《叶问2》延续了既有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在故事上进行推进,也取得了不俗成绩。观众似乎特别容易接受某些类型的影片,如带有科幻色彩的动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玩具总动员》。在中等的美学水平中,富有策略的重复仍然能得到观众的青睐。但在诸如阿多诺等批判学者看来,如此的重复却是艺术的失落。“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会在风格上实现一种自我否定,而拙劣的作品则常常要依赖于与其他作品的相似性,依赖于一种具有替代性特征的一致性。”[8]可以说,在市场运作的环境中,电影的这种重复并非是自甘堕落为“拙劣”,而是保持自身生存的策略。虽然电影生产者出于操作层面的考虑,将观众同质化为类成员;但事实上观众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观众对影片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他们并不恭迎着影片预设的意图,而是不停衍生出自身的读解从而释放影片的意义。观众对影片的观赏和解读,是文本解码的过程。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这篇论文中指出,观众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解码方式,第一种是采用主导———霸权符码来进行解码,编码和解码使用的符码是一致的,观众是在主导符码范围内进行操作。第二种是采用协调符码来解码,这种符码结合了相容和对抗两种因素,它一方面承认主导———霸权符码的合法性,同时又试图保持自己的某些特殊规则,使各种主导的规定与自身的“局部条件”和团体地位相协调。第三种是采用对抗符码解码,它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解码信息”,以协调的方式进行的正常指涉和解码被对立起来,于是意义的政治策略、话语的斗争在这个时刻加入进来。[9]接受者对特定文本有着期待,当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影片传达的思想相融合,个体的思维和情绪被影片所驾驭,他们采取的是主导—霸权符码的解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影片容易同时获得高票房和好评分。当影片不能契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其画面奇观和思想意图不被观众所认可,观众便采取了对抗符码解码,并重塑自己的观念形态。这种影片虽然凭借多种方法吸引观众支付了电影票,却没有获得好评分,如《越光宝盒》取得不错的票房,但评分却令其难堪。#p#分页标题#e#

从上文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取得高票房的影片并不必然有好的评分,而得到好评分的影片也不必然有高的票房。在理想状态下,高票房与好评价是一对姐妹,相携相行;而市场的蛊惑术却使得两者若即若离,暧昧不清。除了影片自身的质量这个原因之外,票房的好坏,还取决于社会机制的运作;评分的高低,受制于观众本身的心理需求。票房与评分,在影片质量、外在环境、个体心灵的复杂场域中相互牵扯。另外,票房与评分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对于影片观赏者个体而言,他必须先观影再评价,于是票房在前,评分在后。但是影片总是在一个绵延的时间段内播映,对影片观众群体而言,前面观众的评价会促使或阻碍后面观众的观影兴趣,从而影响他们对票房的付出。票房与评分,其统计数据上的无关联表现出了复杂的文化关联性。

四、结语:重塑失落的艺术品格

在后现代的艺术潮流中,宏大叙事和深度意义被瓦解,同时割裂、拼贴、戏仿、反讽等技巧被使用。通俗化的大众艺术风起云涌,冲击着精英艺术的威慑力。日常生活的空间呈现出全面审美化的趋向,即是一种“泛艺术”的态势。韦尔施说:“现代美学有一种走向诗性化和审美化的趋势,现代世界则有一种与日俱增地将现实理解为一种审美现象的趋势。”[10]他描绘了席卷而来的艺术演变,家庭空间、公共场所中的一切都进行着艺术的装点,甚至每一块瓷砖、每一个门把手都要显得有艺术格调。除此之外,政治竞选、体育盛事、娱乐活动都显现为艺术性的景观。城市空间中弥漫着艺术的气息,而庸常的生活又在侵袭着艺术的自律。艺术是否在一切皆艺术化的倾向中丧失了自身的本质?生活的全面艺术化是否消解着艺术本身?电影在这种背景之中应该如何探索自己的道路?

本文开头已说明电影属于艺术,在“泛艺术”的洪流中,我们需要建构属于电影自身的“艺术性”,让这本属于艺术的对象重新“艺术化”。在产业市场的运行中,电影一方面迎合通俗化的审美趣味,以激发大众的观影热情,争取获取好的评价;另一方面则周旋于商业调控和权力管制中,以争取外在的良好机遇,尽量获得高额的票房。法兰克福学派曾严厉批判电影这样的文化工业道德水准廉价,丧失了深刻的内涵,沦为消费品,艺术已被社会扼杀了。他们从内心里拒绝接受电影等大众文化成为艺术。现今的社会制度下,电影被文化裁决为“艺术”,我们必须直面艺术市场化、产业化的现状。固守传统的艺术观念于事无补,缅怀古典的艺术雅兴徒增感伤;而理论和观念本是不断更新的,我们需要在新的事实情况下翻新或改造旧有的艺术观念。电影在后现代的氛围下是可以为艺术正名的。票房与评分,是电影的致命诱惑,也是沉重的镣铐。电影,或与世沉浮,炮制着文化垃圾;或带着镣铐跳出惊艳舞曲。电影需要在票房与评分的夹缝中探求诗意的审美追求、重塑失落的艺术品格。这似乎与喧嚣的市场竞争格格不入,有着痴人说梦似的执拗,但却是电影获得超时空魅力的正途。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2

由于高校实际情况限制,所开设的移动通信实验课很难全面涵盖这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内容时,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在有限学时内就导致实验内容只能侧重于基本调制技术、信道特性等基础简单实验,即便是开设GSM/CDMA的相关实验,也只是停留在相应模块的功能应用上,很难有深层次的提高[11-13]。这就使得学生反映移动通信理论课程很精彩,实验课程很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思路,创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新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将先修课学习、工业实习、理论课学习、实验课开展、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从基础理论仿真到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等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通信类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明确的定位[14,15]。相应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更为实验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移动通信理论课程的讲授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平台。工业实习安排在移动通信实验课开设前一学期开展,实习内容是到各通信运营商公司和设备厂家进行跟岗实习,涉及到的内容有: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建设与维护;交换与传输系统管理和维护;光纤传输设施维护;移动终端制造与维修;3G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工业实习使学生对当前移动通信所涉及到具体问题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这对之后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移动网络方面实训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的开展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基础理论仿真是利用MATLAB软件实现:QPSK调制及解调;MSK、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QAM调制及解调;OFDM调制解调;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Gold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数字锁相环载波恢复;Rake接收机仿真实验。例如,OFDM调制解调实验,按照图2OFDM仿真结构图,利用MATLAB程序实现图2中不同测试点处的信号波形。专业实验操作则是在南京润众RZ6001实验平台基础之上,利用TMS320和GSM模块实现:直接序列扩频编解码;跳频通信;DS/CDMA码分多址;利用AT命令实现GSM/GPRS移动台短信收发、语音呼叫;CDMA数据传输实验。例如,直接序列扩频实验,利用DSP编程实现图3结构功能,并用示波器测量比较各测试点的信号波形。

工程技术实训阶段则是利用3G天线获取实际信号,利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实现CDMA2000、WCDMA、TD-SCDMA信号的分析。同时实现基站放大器、塔顶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图4中给出利用频谱分析仪所测得实际CDMA2000和WCDMA信号的频谱特性。创新实验阶段主要是针对有兴趣参加各类设计竞赛的学生开展,将全国及各省、校级电子设计大赛题目进行改造,从中选取与移动或无线通信有关,且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方案,经过适当修改作为创新实验阶段的实验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案例了解各级大赛的要求及特点,教师则也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大赛,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毕业设计阶段主要是利用实验室实验条件,从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将某些项目进行简化、修改、重组,转化成通信专业类论文题目,或从本专业最新的科技论文中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进行改进,作为通信专业类综合性毕业设计案例,从而将先进的科研成果打造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为通信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开放的培养环境。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拦截;过滤;查询;管理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的应用已成为人类生活与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组成因素,成为了21世纪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然而,问题也应运而生,如何保全信息的机密性、健康性和所牵扯的政治因素等问题随之而来。当前从互联网发展的整体方向来看,上网行为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个问题完全来源于用户在工作、生活中的上网习惯。企业存在着网络滥用的严重问题,很多员工会在办公时间内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如娱乐、新闻、IM、游戏、P2P等,占用了大量本该应用于正常工作的网络带宽,严重影响到办公业务的正常运作。因此,每一位网络管理员都期望能够掌握各自网络的使用状况,对流量进行分析审计,从而对网络用户进行相应规范化的上网行为管理。

2模型

2.1服务器

网络程序的种类非常多,分成HTTP服务程序,FTP服务程序等。在论文中介绍的服务程序的是HTTP协议。HTTP协议处在TCP/IP协议栈的应用层,是一个无连接的、简单的C/S结构协议[1],HTTP请求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连接、请求、响应和断开。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过程为:客户端首先与服务器创建连接,接着根据服务器所使用的HTTP协议,请求对目标服务器创建连接、获得目标服务器的指定资源。该系统通过获得用户上传和下载的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处理,进而实现系统的功能。

2.2基于服务器上的功能实现

该系统的功能分为“指定网站过滤及警告”、“指定关键词过滤替换”、“数据包流量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模块”,均基于服务器实现。服务器做以下工作[2]:①在指定端口侦听并接收客户机对目标服务器的访问请求,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信息如图1所示②将进行过URL或IP地址过滤的访问请求转发给目标服务器,被过滤的请求不予转发。③接收目标服务器反馈的应答信息,送过滤模块进行文本过滤,服务器向客户机发送的应答信息如图2所示。④将过滤后的应答信息转发给客户机。

2.2.1实现对任意指定网页的过滤及警告

事先对访问量较大、名气较大的网站进行分类,以公安部网络公布的网络黑名单为基础,建立域名过滤列表,并可以从反馈结果总自动更新。过滤模块中基于域名列表的客户端请求过滤算法可描述如下:①获取客户机发送的请求信息。②从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行中取出域名。③检查域名是否在过滤列表当中,若在,HTTP服务器则转发一个拒绝访问的应答信息给客户机,并中止此次会话;否则,转发该请求到目标服务器

2.2.2实现对网页指定关键词的替换

关键词过滤模块主要是对安全性不确定的WEB页进行内容监测,是否需要进行内容过滤主要是由传输的信息格式决定。该系统采用办法是先用ASCII解码函数对原始报文进行初始化,获取“Content-Type”、“Content-Encoding”、“charset”等字段,为接下来的关键词替换提供判断的依据。Content-Type字段用于定义网络文件的类型和网页的编码,决定浏览器将以什么形式、什么编码读取这个文件[3]。常见的Content-Type有image/jpeg、audio/mpeg、text/html、text/plain等,代表大多数HTTP协议应答报文携带的数据类型。Content-Encoding字段是Content-Type字段的修饰符,它的值指出应用到响应正文上的编码方式,Content-Encoding主要用来允许文档能够被压缩而不丢失其底层媒体类型特征和信息的转换。在得到网页的文本数据之后,用事先设定好的需要过滤或替换的关键词对文本数据进行扫描,做出相应的替换、统计。替换效果如图3所示。

2.2.3实现对用户流量的基本分类

该系统利用Jpcap类库中在JAVA程序中实现了数据流量包的截获。Jpcap类库的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4]。在完成了对网卡数据的截获之后,通过数据包中protocol字段的值,对各个协议进行分类展示与统计。初步完成对流量数据包进行分类计数,利用Jpcap类库,使用JAVA语言中的多线程、AWT和SWING技术,分析流量分布。让用户了解该时间区间内的流量比例,以更好地管理流量。

2.2.4用户行为分析

该系统提供直观的用户上网数据统计,可以详细地分析出用户上网流量的使用情况,为网络管理员和领导者分配和管理员工网络资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可按饼图、柱状图、曲线图等方式进行查询,可查看网络流量、网页浏览记录等详细信息,可以直接打印和导出报表,通过查看客户机一段时间内各类流量使用情况、网页浏览记录,以及被屏蔽网站的尝试访问记录,可以分析出用户一段时间内的行为特点

3结语

论文主要对用户行为监测管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服务器、指定URL过滤、网页文本过滤以及JPCAP类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前整个系统正在做最终的性能测试,以后会将以软件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系统可自动配置,无须用户干预,能够适应于多种网络环境,不会影响到用户现有网络的结构和性能。

【参考文献】

【1】史乙力.基于关键词匹配的网页文本过滤算法的研究和实现[D].贵阳:贵州大学,2011.

【2】周文刚.基于的Web页访问语义过滤与内容重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20-121.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广电网络;光纤通信;网络技术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为首的新兴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的生产工作当中。结合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光纤信道传输容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光纤信号接收、传输距离的不断扩大,促使光纤网络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在企业与网络通信中发挥了良好作用优势。可以说,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无疑为我国信息传播工作提供了良好发展渠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光纤通信网络技术概述

2.1概念分析。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主要以光纤为技术核心,其中,光纤又可以被称为光导纤维。在制成材料方面,主要由特殊塑料及玻璃组成。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光导纤维可以通过激光实现全反射过程,并相继完成信号资源快速传播。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此过程中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转化,促使光纤技术可以发挥良好的信号传输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信号传输工作[1]。

2.2优势特点。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在应用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优势特点:第一,通信容量大。光纤通信载体主要以光波为主,在运行应用过程中,主要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为核心内容,在带宽功能方面表现良好且通信容量较大。第二,抗磁干扰能力强。光纤通信网络技术所选用的石英材料具备良好的防水性以及绝缘性能。在正式使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安全性与抗干扰性。最重要的是,石英材料的良好应用还可以有效隔绝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应用期间存在的电磁干扰现象,可进一步增强光纤信号的高速性与稳定性。第三,保密性良好。高频光纤通信数据在保密安全性能方面表现较好,并且兼具在线传输速度快以及距离远等优势特点,与传统数据在线传播技术相比,无论是在安全传播速度方面,还是在信号稳定运行方面均得到了明显加强[2]。第四,传输距离较远。与传统信号传输技术不同,光纤传输距离最长可高达100km。最重要的是,在长距离光纤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纤通信传输质量仍可以保持稳定状态,基本上不会受到距离远近问题的影响而导致光纤信息数据的传输稳定性减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在传输距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规范要求。只要在规范要求之内,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基本上都可以达到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2.3结构组成及功能。对于广电光纤通信网络系统组成部分而言,在组成部件方面主要由数据源、光学检测通道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中,光检测器系统可以将光信号直接转化为无线电信号进行传输应用,基本上可以视为现代光纤通信系统的功能表现部分。结合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出发点以及传播方式来看,系统方面主要可以利用光波传播技术实现高质量信号传输过程,减少电磁干扰现象。而对于广电光纤通信网络系统而言,所使用的调制器主要由数据源、光信号发送端以及接收器等组成[3]。在运行过程中,调制器可以对所发送的电光信号进行适当转换,并以光源以及传导信号方式实现传输转换过程。除此之外,广电光检测器可以按照光纤通信功能要求对其他电信号进行传输与转换处理。例如,广电光检测器可以直接将光发射的电信号以其他电信号方式进行传播处理。虽然经转换后的信号质量存在一定缺陷问题,但是操作人员可以对转化后的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处理,经放大处理之后,微弱电信号也会放大至相对应水平,减少缺陷问题。

3广电网络中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式与实践

3.1非压缩传输方式。非压缩信号传输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传输效率与信号稳定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当前应用发展情况来看,为进一步提高广电网络传输信号的质量与稳定性,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在非压缩传输方式方面主张结合先进的技术内容以及设备设施,加强对信号传输过程的质量把控。例如,对于大型社会活动的信号传输工作而言,在信息量较大的场所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较大容量的传输信息进行精准传输处理。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对大容量信息进行传输与信号转换,就很容易对广电网络传输信号造成不稳定性影响。鉴于此,工作人员可以对广播电视台转播车的光端机进行合理设置。如将其设置为HD-TOC模式,利用光端机的应用原理,实现对转播车HD-SD信号频率的集中控制,确保光电网络传输信号实现快速转换。一般来说,按照上述措施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不仅可以提升广电网络传输效率,同时,还可以提升广电网络信号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非压缩传输方式的优化方面,可以利用1+1非压缩传输模式,通过减少不确定性信号的干扰影响,降低广电网络传输故障问题发生概率。总体来看,基于非压缩传输方式的广电网络信号传输过程基本上可以达到良好的信号控制效果,这对于广电网络传输工作而言具有较强的应用意义。鉴于此,建议广电网络公司方面应该对非压缩传输方式的应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4]。

3.2非压缩+压缩的组合传输方式。目前,非压缩+压缩的组合传输方式已经在广电网络领域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如非场馆的传输工作中通常会应用上述组合传输方式,实现对传输信号的高质量处理过程。一般来说,这种组合传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传输视频质量,可以为用户带来良好的视听体验。最重要的是,非压缩+压缩的组合传输方式可以实现基带光纤与视频光端机的合理连接,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与效率。例如,在使用非压缩+压缩的组合传输方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设置TER机房。通过利用配置编码器实现解码与信号转换过程,确保HD-SD信号满足高效解码要求。根据应用反馈情况来看,这种组合传播方式在信号传输质量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以说,非压缩+压缩的组合传输方式比较适用于广电网络信号传输过程。

3.3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方式。结合当前应用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数字光纤通信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且在数字广播电视通信领域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根据应用反馈情况来看,在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支持作用下,光缆传输网络可以为数字电视及网络等数据传输过程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例如,数字广播电视中的总控机房以及有线电视,都是借助光缆传输系统实现对网络信号的传输。而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网络容量大以及抗干扰性能强的优势,节省网络通信时间。最重要的是,利用光纤通信网络技术还可以完成大型直播活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结论

总而言之,光纤通信网络技术无论是在抗干扰能力方面还是在传输距离方面,都可以体现出自身的优势特点。鉴于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重要性,建议广电网络领域应该加大对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实践力度。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广电网络领域可以结合信号传输要求以及途径方法,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实现光纤通讯网络技术的高质量应用。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研究人员应该对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动态把握,并主动结合先进的技术内容,促进广电网络的双向化改造,确保信号传输质量与效率得以双重提升。相信在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将会在广电网络领域中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舒,郭卫红.广播电视传输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194-195.

【2】刘洋,穆森.广电网络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8):5-6.

【3】徐启元.广电网络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1(20):17-18.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防触风扇;单片机;超声波测距;实时显示;红外遥控

0引言

我国是风扇使用大国,在现代都市和乡村地区均保持较高的保有率,2015年我国风扇总产量15698.51万台,较上年增长4.07个百分点[1]。当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电扇工作时,风扇叶片均存在安全隐患,在缺少家长的监督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幼儿被电扇叶片击伤,是广大家长和产品生产厂家所关心的问题。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体系尚未构建完成,对一切事物充满兴趣,电扇的运行造成声响,吸引幼儿接近并用手指碰触,稍有不慎,将对幼儿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打压幼儿对新事物的的向往和认知显然不科学,所以我们要为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制造安全的日用家电[2]。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风扇早已非同往日,市场上相继诞生雾化电风扇、无叶电风扇、变频电风扇、冷风电扇、塔扇等新型风扇。无叶电扇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扇叶。其技术来源于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和涡轮增压。气体由进风口吸入,通过环状边沿暗藏的扇叶,将气体以圆状轨道发射,形成一股不间断的冷空气流。变频风扇是节能风扇的典型,在传统电风扇的基础上加装了变频器。变频器通过调控电风扇的转速,使得风扇能够保持最节能环保的工作状态[3]。喷雾电扇也是在常规风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功能上的创新为:通过外部连接水源,利用水雾发生器产生水雾,增加干燥环境的湿度[4]。该风扇通过水雾的蒸发作用,能够很好地降低环境温度,带走体表热量,体验感与空调类似。冷风电扇是喷雾风扇的改进版,自带水源,水源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使周边气体温度降低,风扇叶片再将冷气送出。倘若增加热电阻,该电扇也可产生热风,因此也叫冷热两用风扇。塔扇顾名思义外形犹如高耸的宝塔一般,别称“大厦扇”[5]。其主要技术原理为:在电扇内部竖直方向上放置一个叶轮,通过叶扇的转动产生气压,由导气管道将风送出。塔扇能够实现室内外气体的交换、无死角送风,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在商场、写字楼等大型活动场所,商业应用较为广泛。本论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幼儿防触风扇系统,设计通过检测接近物的实时距离来控制电风扇的启停。

1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防触方式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中之重,要从经济性、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在选择防触方式的过程中,经过大量文献的参考和网络资源的利用,另外考虑到此风扇的设计初衷是要服务大众,需要严格控制成本,满足平民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要保持风扇的安全性和使用效能,因此,本人最终选择以下方案。利用测距传感器实现非接触控制。此构想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目标方向内的接近物与风扇的距离,来实现风扇的非接触控制。该方案可行性较高,实现成本低,可以很好保障使用安全和使用效能。在搭建完本设计的主要架构之后,最终以技术非常成熟,价格低廉的STC89C52单片机和HC-SR04超声波传感器为核心,辅以红外遥控模块、蜂鸣蜂鸣器模块和1602液晶显示模块,实现风扇的总体防触功能,如图1所示。

2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两万赫兹的声波,一切与声波有关的传播规律,它同样遵循。超声波的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范围大、能量高、速度快。依托此类特性,超声波广泛应用于各种探测系统中。本系统采用的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最小探测距离为2cm,最远可探测4m,误差为3mm;该模块具有集成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等特点。该模块的核心功能为实时距离检测,将采集到的数据送单片机处理,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具体流程见图2。本模块内部已完成封装,元件高度集成化,主要由声波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组成,详情参照图3。红外线最早发现于17世纪初,人眼不可直接观察,波长为760nm~1mm不等,属于电磁波范畴。观察图4,该模块主要由红外遥控和红外接收头组成。在发送信号时要进行编码计算,接收时要进行解码计算。可以看出,红外控制是一种点对点式的信息传递系统,交互双方功能要匹配。52系列单片机共有32个数据通信口,共四组八位,记作P0~P3,如图5所示。

3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系统调试

该主程序主要由延时程序、显示程序、红外接收程序、距离计算程序、蜂鸣器报警程序等组成。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在进行仿真之前,要进行程序编译,进行参数设定,在Debug选项中,选择相匹配的驱动,随后点击“Setting”选项。注意:串口的选择必须通过电脑的设备管理器查询,否则无法完成仿真,最终仿真的效果见图7。该系统主要由STC89C52单片机、HC-SR04超声波传感器、1206液晶显示屏、红外遥控、蜂鸣器、ULN2003达林顿陈列、红外接收器、直流电机及电阻、电容、晶振、USB电源、开关等组成。系统总体实物图如图8所示。HC-SR04超声波传感器模块内部高度集成化,编程时将P1.6口定义为回声接收端口,将P1.7口定义为超声出发端口。超声波测距模块工作时,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风扇叶片前方接近物距离的不间断检测。图9为本系统超声波传感器模块测距实时显示。利用红外遥控控制风扇的运行,大大提高了风扇的实用性,在本次仿真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实现相关功能。

4结论

基于单片机的幼儿防触设计将技术成熟的C52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利用价格低廉的HC-SR04超声波传感器、1602液晶屏、红外遥控、蜂鸣器、直流电机来架构该系统。很好地控制了成本。在进行软硬件调试时,通过keil4来编写代码和仿真,通过ISIS软件绘制电路图;通过程序烧写软件和通信助手进行辅助,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很好地进行实践应用。我国是个风扇使用大国,产量高,市场需求巨大,随着本产品的面世,将刷新广大家长对风扇安全使用的认识,市场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驰宇.电风扇发展的新动向[J].电工技术杂志,1995,18(12):16-17.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6

祝克懿《互文性理论的的多元思维特征》首次将互文性理论中“多元”思维特征作为与“互动”并列的思维特征提取出来,对其进行论证分析,从语篇语言学的系统、关系、层级观等角度切入,深入讨论了互文性理论的多元思维特征。聂仁发《有关语篇结构的几个概念》将语篇的宏观结构分为基于内容的事理结构、主题结构、文体结构和基于形式的普遍结构,并简略探讨了这几种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施麟麒《孟子的话语理解观———“以意逆志”新解》对孟子关于话语理解的名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作了较详尽的考辨分析。杨亦鸣《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介绍了神经语言学与言语障碍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历史,并从中英文阅读障碍跨文化对比、汉语成年口吃者词汇加工的ERP研究、语音与聋人词汇阅读三个方面展示了语言学与科技结合的良好前景。李怡《跨文化语用研究语料收集方法———观察记录vs角色扮演》以汉英“请求”言语行为跨文化对比研究为例,探讨了观察记录和角色扮演作为语料收集的两种方法收集的语料差异、各自的优劣及适用领域。周毅《社会符号学视野下文人画语篇结构及成因》从语言符号、视觉符号与社会文化情景的互动关系来探究文人画。周明强《埋怨性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探析》讨论了埋怨性话语标记(如“真是的”“、何必呢”等)的语用功能。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汉语研究和教学法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围绕着汉语本体、教师、学生、技术保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五个方面,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这个学科目前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周小兵《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应用语言学》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发展等重要问题,介绍了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近年在该领域的拓展。王建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汉语国际教育》认为汉语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一项语言文化事业,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经济价值。陆俭明《要加强语言信息结构的研究———重新认识“把”字句》以语言信息结构理论为依据,针对以往“把”字句教学中的释义局限,重新定义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及对汉语国际教育句法教学的功用。马真《要加强词语的用法研究》以副词“按说”、状态词“好端端(的)”、“反而”、“一概”等为例,指出外国留学生词语偏误出现的部分原因,是词语用法研究的缺位和辞书注释的缺陷(缺乏语义背景),强调了加强词语用法研究的重要性。税昌锡《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体标记事态分布研究》梳理了“了”、“着”、“过”等体标记教学的历史,借用过程哲学将事件看作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建立了一个事件过程的事态结构模型。吴应辉《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的现状、特点与思考》全面介绍了沉浸式语言教学的概念和历史、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发展现状、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严慧仙《文化认同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启示———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从文字、画面、声音三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及加长版宣传片的多模态文本进行解码,解读该片所表达的文化认同特征。沈阳《关于汉语规范化的若干问题》阐述了汉语规范化的理论问题,也对当下语言生活实践出现的不规范乱象进行了批评。胡云晚《政府门户网站背景下的语言规范观》通过对浙江省101个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政府门户网站的语言监测表明,政府门户网站语言失范率奇高,远大于传统纸质媒介。并提出要实现政府语言的规范表达的相关策略。赵翠阳《异形词社会使用调查与〈现代汉语词典〉两版整理规范研究》通过对北大的CCL语料库(现代汉语)、人民网语料以及国家语委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考察,整理分析了四类异形词。杨同用《词的功能与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和释义》着重对词的功能与词性的关系、功能变化与词义的关系、词的功能变化对语文辞书词性标注和释义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三、结语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对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方式,网络安全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网络工作者需要提高网络平台的安全性能,让用户放心的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易,提高其工作性能。现在网络用户日益增多,给网络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加强网络安全性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新要求。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大数据时代,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是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现在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其信息安全不再是简单的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深入涉及到许多重要的领域,例如科学研究、医疗保健、金融、电子商务,以及政务、军事等国家重要机密信息,已然成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正常运行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旦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信息遭受到破坏或泄露,将严重影响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主权,导致社会动荡。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是一项重要工程,现在国家、单位、个人都非常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数据信息安全是社会的责任,必须科学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发挥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势。

2计算机网络信息主要的安全问题

2.1互联网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单位办公、个人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是一个开发的平台,其本身容易感染病毒和网络黑客的工具,造成网络信息泄露。计算机网络协议TCP/IP,其本身安全性能不足,容易受到网络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都是网络黑客攻击的对象,因此互联网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提高网络安全性能是计算机网络发展需要。

2.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木马程序,其具有一定的传播性。一旦网络计算机感染病毒,瞬间网络计算机都感染病毒。根据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具有破坏性,现在网络计算机都安装防范病毒软件,能对计算机病毒起到隔离作用。计算机感染病毒不及时进行处理,对计算机数据等有一定的损坏,造成数据丢失等现象,有的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硬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对计算机主板等进行损害,造成其不能正常工作。

2.3用户失误操作

现在很多网络安全问题都是用户失误操作造成的,现在网络安全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性能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安全问题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等问题。但由于网络用户日日增多,用户的水平参差不齐,容易上一些钓鱼网站等,造成自己的数据泄露,给用户的网络安全带来一定的问题,加强网络用户安全知识和完全意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方式。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3.1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之一,其是指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重要、机密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也称为乱码传输,以此达到保护数据、防止信息泄露的目的。加密技术由算法和密钥两个重要部分组成。其中,算法的主要作用是将信息变成不可理解的密文,密钥的作用是对信息进行编号和解码。现阶段,加密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即私人密钥加密和公开密钥加密。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用户通常采用多重加密技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完善,加密技术不断更新,加密技术是未来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

3.2有效安装防火墙与相关杀毒软件

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技术,对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起到隔离作用,防火墙本身不能对病毒进行有效处理,其起到过滤和隔离作用,彻底清除网络病毒需要安全杀毒软件,同时我们需要利用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查杀病毒扫描,及时查找网络病毒,并清除病毒,减少对计算机网络的危害性。计算机安装防火墙和相关杀毒软件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保障,也是有效方式之一。

3.3网络监控、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监控、入侵检测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提升的有效方式。网络监控对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进行监视和控制,通过监控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网络监控的功能强大,除了基本的上网行为管理控制、内容监视、屏幕监视和数据安全等,还具备IP网络监控、多画面的监控效果、灵活的报警联动方式等多样特殊功能。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防范技术,其综合了众多技术,例如专家系统入侵检测方法、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等。其主要通过获取安全日志、行为等信息来监控计算机,从而推断出计算机网络是否遭受到攻击和入侵,以此达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铭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10).

[2]赵雪琪.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01).

[3]孟中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分析[J].民营科技,2018(08).

[4]段红勇,董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电子制作,2018(12).

[5]易宗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J].电脑迷,2018(09).

[6]王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通讯世界,2018(06).

解码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发展;开放存取

目前,数字化不但成为贯通日常生活、融通各行各业的技术手段,而且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摄取资源、学习知识的路径,打破了传统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重塑了传统刊物的传播模式,成为显性的形态样式和全新的媒介态势。在全媒体时代,数字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成为基于“趣缘”之上的社群性、话题性知识,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传统惯性的作用下,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快学术期刊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步伐,增强学术期刊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尤显重要和紧迫。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基本含义

根据“百度百科”可知,数字化是指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如图画的线条或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根据“百度汉语”可知,数字化是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应该是指运用滤波、压缩、编码、解码等技术手段,在约稿、投稿、核稿、审稿、校稿、刊稿等内部业务流程及传播、运营、营销、宣传等外部推介环节,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隐性处理和显性形式展现。

(二)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相较而言,国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如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通过自建期刊网站,设置了“新研究”“前沿问题”“当期内容”“注册文章提醒”“科学播客”等网站栏目,设定了“提交稿件”“审稿人”“联系服务”“开放存取”等业务模块,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实现了稿件在线数字化处理、在线数字化优先出版等功能。随着国家数字出版“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不断推进,国内学术期刊进入大跨越、大发展时期,知网、万方、维普三大平台的集成化出版、标准化模块、规模化应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用户量、下载量与日俱增,数字化出版利润已远超线下出版利润,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201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2.7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5.35%。

(三)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特征

1.平台的功能化

国外《自然》《科学》等知名杂志都设立了独立门户网站,可实现一站式的在线投稿、改稿、审稿、校稿、刊稿、搜索引文等功能。较纸质版期刊而言,功能化平台能让投稿人更快得知刊稿结果,让期刊更快与读者见面,让潜在用户更便捷地在线搜索。

2.融合的集群化

强强联合已成为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态势下的发展模式。目前,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平台合作,是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数字化融合发展、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加强学科与出版资源整合,使各类学术期刊在原有资源、特色内容等方面高度聚合、深度耦合,实现高效互补、协同互促,加速全领域横向发展、各领域纵深发展,不断提升数字化学术期刊的知晓度、应用度、影响度,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搭建数字化资源融合服务平台。

3.运营的开放化

为吸引更多潜在用户,提升浏览量、下载量和期刊知名度,国外大多数学术期刊实现了线上开放存取功能,所有PNAS文章在后6个月内均可免费下载。运营开放能促进优秀文章的广泛传播、提升受众搜集资料的质效。开放运营必将带来高流量、高浏览量、高订阅量,进而促进与在线广告等领域的合作。将通过合作得到的收入反哺学术期刊,可以使开放存取更广泛、更深入,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二、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化的力度不够

一些期刊主办单位在体制机制、行政管理等惯性作用下,抢抓机遇的敏锐性、积极求变的主动性有所欠缺,数字化发展缺少必要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惯于在维持纸质期刊一定发行量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的初步探索,“求稳多,求进少”,对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在硬件建设、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待加强。此外,一些期刊编辑部门受传统运营模式影响,惯于有纸化办公,对数字化出版缺乏长远谋划,尚未建立、健全与数字化出版特点相适应的内部管理长效机制。

(二)数字化的深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顺应潮流”,将线下出版内容转化为PDF、CAJ、HTML等形式上传至网络,数字化出版技术手段应用不够。此外,数字化的业务手段较为缺乏,仍停留于公布投稿电子邮箱等初级阶段,线上技术薄弱,无法满足可视听、可感知、可抓取等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功能体验需求,线上审稿系统有待升级。

(三)数字化的精度不够

一方面,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存在“赶时髦”“蹭热点”“只求有、不求精”等现象,尽管“数字化手段用了”“线上期刊有了”“知网上传了”,然而不能满足受众实时阅读等个性化需求,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数字化发展既讲求速度,也追求质量。一些学术期刊“一哄而上”,纷纷开建“两微一端”,开通数字出版采编软件、刊发系统,但是重建轻管、重形轻质,导致数字化平台使用频率低,线上期刊影响力下降。

(四)数字化的广度不够

一些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中品牌引领力、市场活力相对不足,在与知名大型商业数据库合作时缺乏平等话语权、议价主动权。国内一些优秀论文先在国外知名期刊发表再被高价回购等现象层出不穷。当前,各类学术期刊集群化程度不高,对应的产业链不够完善,上下游链端的学术期刊优势互补不够充分,运用数字化成果营利的能力较弱。《2017—201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的占比,2015年为1.77%,2016年为1.54%,2017年为1.17%,呈现持续下降状态。

三、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加强集成型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指南针、路线图,应立足集成与集约、高质与高效,加快机制体制改革。坚持“党管期刊”原则,逐步弱化行政管理,简化办刊行政审批环节,细化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目标与规划,强化期刊数字化市场的主体地位,坚持走跨领域、跨国域的集成型发展之路和产业形态耦合、业态融合的转型、重构之路。另外,还要在现有知网、万方等知名数字化期刊平台的基础上,以知名专业领域为重点,分级设立专项基金,集中优势资源分类打造医学、工学等学术期刊平台,并预留技术接口,将分散的期刊聚合于综合平台,打通产业链的“最后一米”。

(二)加强开放型系统建设

在全媒体时代,数字化不但是目的和符号,而且是手段和工具。国民素质教育迫切需要共享更多优质的研究成果,因此应加快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开放型系统建设。一方面,应拓展开放存取功能。在起步期,可设定一定的免费阅读量和下载时限,通过吸引流量、提升浏览量、扩大被引用量,逐步强化受众惯性;在发展期,可继续适当延长开放存取时限,以获取高流量、高浏览量,并优化广告模式;在成熟期,可探索会员超限免费、专家答疑解惑、论文指导等增值服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同时,应加快打造移动端平台。学术期刊在打造移动端平台时,可先开通专属微信公众号,设立订阅号或服务号,在推广资讯的同时,为受众提供“线上期刊浏览”“文章检索”“投稿入口”“审稿情况”等点击菜单,以实现学术期刊核心业务移动化。在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日常浏览量等达到一定标准时,可根据期刊品牌度、受众量等情况,开发APP客户端软件,进而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