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启迪

老庄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启迪

摘要:《老子》《庄子》原文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老庄思想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从中可以发现有利于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老庄思想中蕴含着许多与儒家教育思想互补的成分,例如不言之教、无为、不争、不弃等,对中学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老庄教育思想;不言之教;无为而无不为;不弃;中学语文教师

老庄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启示主要有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无不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等。

一、行不言之教

老子与庄子都是提倡不言之教的,《老子》第二章即提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五章又提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四十三章中也指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等等。老子认为多说话是没有好处的,真正的“道”不是用来言说的,所谓“言者不知”。语文学习也一样,对于主观理解的部分,尤其需要学生认真阅读、亲身体验才会有所领悟。如果老师一味地讲解、说教而学生却不能领会,那么这些讲解和说教是没有用的,也是不明智的。庄子也非常推崇不言之教,他认为“至言去言,至为去为”[1],甚至说“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以不善言为贤”。在《天道篇》认为“言不尽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并亲身实践了不言之教。读过《老子》《庄子》我们也会发现,老庄一直强调的“道”是没有确切的概念的,需要人们自己不断地领会和体悟,这也是他们共同的不言之教吧。语文教师将不言之教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一)教师巧妙、适当地言教

不言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讲课、不需要点拨或抛弃言教,而是要教师巧妙适当地言教。《老子》和《庄子》的成书即是一个很具说服力的例子,如果不言之教就是抛弃言教,那么就不可能出现《老子》和《庄子》以及书中师者的教导,老庄的言论也就不可能流传至今。不言之教与当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谋而合,抑或说是老庄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与超前性。不言要求语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本性和年龄特征,将发言权交给学生,以学生自己的视角思考和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表达的能力,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加以指导,即《老子》中的“不言而善应”。《老子》中“善行无辄迹,善言无瑕谪”也是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间讲解、说话,适当的时间有所为而不露痕迹。老子认为万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少则得,多则惑”,也指出“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庄子也提出“言不尽意”。对语文教学来讲,就要求教师少给予、多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赏析课文时,教师要尽量少讲解、多启发学生,不能拘于某种固定的思路或已有的说法。以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现代诗歌《雨巷》为例,语文教师在解析《雨巷》一文中“‘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到底象征什么?有何寓意?”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感受、分析其中的意象,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向相对正确、约定俗成的答案方面思考。教师不宜先入为主,限制或诱导学生的思路。许多经典诗歌具有常读常新的魅力,诗中的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也并非唯一的;也许某位学生独到而合理的见解可以给其他学生甚至教师以意想不到的启发,最终师生双向受益。

(二)师生间民主平等

从更深层的意义讲,不言之教体现了重视学生在“教学交往”中的主体作用和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的原则。“教学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过程,它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师生互相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2]“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还较多地存在着‘虚假交往现象',比如:(1)交往的形式性,交往徒具形式,是肤浅的、远离内容承载的文化意义的;(2)交往的造作性,交往背离真实性,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3)交往的垄断性,教师只关注少数所谓优等生,这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4)交往的独裁性,教师是交往中的主动者,扮演着‘法官'的角色,学生是消极的受动者。”[3]不言之教就意味着在教学交往中语文教师要把每个学生作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师生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就能很好地避免教学交往中的造作性与独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生之间是互相学习的,在一些知识点上,尤其是对文章的赏析或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上教师和学生会有不同观点,但教师并不是绝对权威,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在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上,由于生活阅历、知识深度、广度等的差异,学生可能没有教师理解得深刻、透彻,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的理解基础上,给以适当的提示和补充,而不是不考虑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一味地去炫耀或抬高自己。正所谓“圣人自知,不自见”,教师即使比学生学识渊博,也不能自我显示或自高自大,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主体而非自己的附庸者或顺从者。

(三)身教重于言教

不言之教还可以理解为正面的身教或身教重于言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静”即是以自己的行动对他人进行正面的榜样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教师热爱阅读、热爱写作,学生自然会紧跟其后,《庄子•德充符》中的教师王骀行不言之教,学生反而能获取到知识,满载而归,连孔子都要“引天下而从之”,现在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向他学习。没有过多的言语与说教,但却以自己的精神境界与素养教育、感染学生,这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至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提一下中学阶段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书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己的板书和作文评语写的就不尽人意,反而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字体端正、美观,无疑会遭到学生的反对或者让学生对此不以为然;如果教师字体整齐、漂亮,学生自然就会见贤思齐。身教还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掌握巧妙的启发方法。兀者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就源于他“才全而德不形者也”。[4]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某些场景以及一些抽象的、有关美好品德的概念,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理解,而不是一味讲解比较空洞的概念。与其一味地讲解某些词语或场景的内涵,不如用自己的爱心与行动来做出最好的解释。“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治宽厚,百姓就会纯朴;如果政治严苛,百姓也会变得狡猾。老子讲为政之道,语文教师在感化学生时可以对其加以借鉴。语文教师要真心真意地对待学生,要宽厚、要包容,要用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允许学生出现一些符合他们学习水平和年龄段的错误,学生自然会从中深受启发,努力改正。如果教师对完不成作业或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一味地进行批评或惩罚,而不是深入了解他们完不成作业的主客观原因或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心态,只能激起学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即使做作业也往往会偷工减料、应付了事,甚至弄虚作假;在课堂上即使不扰乱纪律也未必会认真听课、学到真知。

二、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既表明了过程又显示出了结果,主要包含三种含义。

(一)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

无为并不是完全放手、无所作为,而是相对地无为或者叫作“巧妙地作为”。教师在无为时要“不召而自来”,即始终保持自己的爱心与责任心,善于认真观察学生或与学生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想法,发现学生上进的迹象并给予鼓励,提防学生随时出现的负面问题。“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教师的无为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要早发现学生坏习惯的小苗头,要避免其错误或缺点的产生或者将这些错误与缺点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无为才能无不为

《老子》第三章中指出“无为,则无不治”,即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不败,无执故无失”。这就是说,天下是一个神器,不能用强力,不能加以把持,否则一定会失败,一切须顺其自然,不施以强力、不把持反而不会失去。如果把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看作“天下神器”,那么学生对语文的喜爱就是“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家人干涉或被语文教师强力要求的。每个科任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多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所教学科上,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时期,语文教师对学生不干涉、不把持,不强行让学生多学习语文知识,他们反而能自由地、发自内心地学习,一旦教师乱把持、乱干涉,抢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或学生的课下时间,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恰好遇见一些性格比较偏激的学生,不明白教师的苦心,那么教师也只能是出力不讨好,甚至会受到学生的谩骂。《庄子•盗跖》中,孔子出于好意,不顾自身安危劝说盗跖“改邪归正”,结果盗跖非但没有听从孔子的劝告,反而将孔子教训一番。最后,孔子只得感叹道:“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三)我无为而民自化

《老子》第五十七章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教师只有无为,班级才好管理,学生才能自化,所谓“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无为是相对教师而言的,自化则是相对学生而言的。教师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与劣势,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在语文整体成绩提高的基础上,学生擅长写作教师就应鼓励其写作,擅长演讲教师就要鼓励其演讲,而不是强制其一定要对一些基础字词或者文体常识掌握得炉火纯青。一篇《逍遥游》充分体现了庄子对自由、无拘无束的向往,一篇《盗跖》强调了事情的成功不限于一种途径。语文学习也要不拘泥于固有的学习套路、模式,不管学生利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只要学到知识就好。课本并不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唯一凭介,学生可以通过读课外读物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和扩大词汇量,可以通过晨读培养语感。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仅仅在教室中就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学生的室外学习———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提高观察能力。这对学生作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说明文的写作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技巧要求较高,记叙文则需要学生有较多的情感体验甚至是亲身经历。作文源于现实生活,没有现实生活基础的文章是空洞的、不真实的。如果笼统地分,“无为”与“不言”是可以归为一类的,都是启发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不要试图取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尝试着将“无为”与“无言”应用在语文教学当中,顺应学生的天性,那么语文教学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远了。

三、不弃与平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些都是在说,天地任凭外物自生自灭而无所偏爱,圣人任凭百姓自由发展而无所偏爱。这就给了语文教师很大启示:在教学活动或教学交往中,教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发现学生优点,平等对待学生

《老子》中有“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庄子•外篇•至乐》也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世间的事物各有各的特性,我们应该顺其自然、区别对待,更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或规范所有的事物。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也都有自己所擅长和欠缺的,例如有的学生擅长字、词、成语等基础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有的学生偏好背诵,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是特别好却擅长写作,教师应该善于了解学生的长、短处,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与要求,顺应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而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要求学生。《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同样是大瓠,惠子“为其无用而掊之”,而庄子则认为可以“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同样是“大树(樗)”,惠子认为“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而庄子却认为可以“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同样是“不龟裂之药”,宋人只能用于“泙澼絖”之事,而客得之却将其用于“(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因为他们“所用异也”。

(二)兼顾所有学生,不偏不倚

教师要能做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而不是要“损不足以奉有余”。“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并不是说教师不再关注在某方面优秀的学生,将全部精力用在提高在这方面有欠缺的人,而是要从整体出发,从学生的特殊情况出发,不偏不倚,让学生各取所需、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以写作文为例,有些学生擅长写作,轻而易举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因为作文来得容易且质量较高,难免就会有些飘飘然;而有的学生则在写作方面稍有欠缺,尽管从未放弃努力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就失去自信,像夜晚没有灯塔指引的航船,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这时候教师对作文的恰当讲评就成了学生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讲评作文是学生总结写作经验、吸取教训以及互相交流的绝好机会,教师一定要兼顾所有学生,尽量一个都不放弃。在讲评中不能只表扬作文优秀的学生,也应该考虑到作文基础差的学生。老师应该尽量在那些水平不高的作文中寻找闪光点,哪怕是写得好的几个成语、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较好的思路,总之,要想办法提高这些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要“图难于易”,一步步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关爱特殊学生,不舍不弃

《庄子•德充符》中描写了“兀者王殆”“申徒嘉,兀者也”“兀者叔山无趾”和相貌丑陋的“哀骀它”“闉肢支离无脤”“甕盎大瘿”等,这些人虽然或形体残缺或相貌丑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内在的完美人格。他们都是道德完美的象征,深受世人的尊敬,人们甚至忘记了他们的外在的缺陷。在一个班级中也会存在一些形体或心性有缺陷的学生,但是既然他们来到教室,就是带着求知欲来的,教师尤其是作为各学科中与学生语言交流最多的语文教师就要向伯昏无人学习,平等地对待他们,不无视、不舍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大家是平等的,甚至忘却自己的“缺陷”。兀者申徒嘉就是个幸运的学生,从前别人一笑他是兀者,他就勃然大怒,而到了伯昏无人这里,他幡然醒悟,跟从了教师19年,自己再也没感觉自己是兀者了。

参考文献:

[1][4]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267,6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59.

[3]孙杰远,董标.教育与交往———“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02-02-02.

作者:姚文文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