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群体子女语文教学生活化

务工群体子女语文教学生活化

1务工群体子女城市学习现状

务工群体子女这一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学习动机和目标模糊。学生家庭经济来源多不稳定,转学或中断学习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不连贯,目标不明确;(2)学习方法混乱。学习过程的断续导致学习方法的教导缺乏有效性和连续性。由此导致该群体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而低效率学习容易导致新一轮学习心理的弱势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务工群体子女与城市学生在环境和文化两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环境上,进城务工家庭,属社会的弱势群体。父母整日为生计奔波,以打工、摊点经营或门面经营为主要生存方式,虽携带孩子进城,期望提供给孩子更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但囿于精力和自身的学习经历,难有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学习。他们的孩子一般放养长大,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文化上,以语文教学为例,阅读季羡林先生文章《二月兰》,城市学生和务工学生的第一反应截然不同:前者读二月兰可见季先生其人其思,后者只能将观感集中在季羡林为何偏写二月兰的疑问之上。忙碌的家庭,导致父母无法为孩子提供文化学习的引导,孩子缺乏文化常识,不知季羡林其人,更不知其事,因而无法理解二月兰对其人的特殊意义。日常他们大多通过网络分享的“快餐信息”和“多版本改编影视”满足需求,与城市学生享有充足的信息资源和社会引导形成文化差异。

2传统强化教学方法

针对学习效率和学习心理弱势带来的语文基础薄弱问题,传统语文教学的常规方式是从读和写两方面进行强化教学。强化“读”,遵循古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见解,针对词语、句子、片段和全文大意进行大量的学习理解;强化“写”,则是遵循“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惯性,首先从词汇到语句进行大量针对性积累,而后通过月作文、周记甚至是日记的手段强化写作。针对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传统的强化教学固然有其成功之处,却不完全适用于处于信息社会的学生。原本需要积累和沉淀的语文基础,在多元的影视文化和功能强大的网络搜索的作用下转变为信息的搜索和堆积。在这一转变下学生难以有实质上的提高,同时容易滋生烦躁和不耐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享受传统教学积淀的同时,新的语文学习思维是基础薄弱者学习的必要引导。因此需要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教学思维。

3生活化学习语文的引导

教育心理学认为最好的学习心理是兴趣。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是语言,是生活的常态。让常态的生活成为中学课堂上需要再学习甚至是深入研究的学科,需要学生完成学习兴趣的过渡,城市学生可以凭借学习的惯性完成过渡,而对于务工群体子女而言,由于学习目标模糊因此继续学习的兴趣较弱。在学习中,出于巩固知识点的目的,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复在语文教学中是必须的过程,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和学习耐心的削弱。因此把反复转换为持续的学习,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语文从而再次激发其学习兴趣,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语文作为语言的科学契合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本质,却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与部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拉开了距离。这一点在对缺乏语文环境的务工子女学生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应当跳出读写被“量化”的枯燥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语文回归生活的本质。

3.1语文即生活

较为刻板的语文教学模式容易导致缺乏文化引导的务工群体子女将语文理解成为和日常生活毫无关联的课业。当下各类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泛滥,吸引大量学生,尤其是缺少家庭督导的务工群体子女将其作为课余消遣。但学生在此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孕育这些快餐文化的土壤——传统文化。以中学文言文教学为例,不同于可接触各类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拥有相当图书阅读空间的城市学生,务工群体子女大多只有微薄的文学基础,艰涩的古文言学习更是难点。子曰:“博学之。”语文教学,可从见闻这一源头上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以鄂教版《神话三则》的教学为例。该文取自《山海经》,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三则神话故事。务工群体子女由于较为缺乏文化常识,对古神话了解仅限于影视和网络小说的改编再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神话原型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自发性地反复诵读“原版文言”,体会古老文化,并渴望进一步了解和深入探讨《山海经》等类似作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以生活为引,多见多闻,不仅可以将学生从狭隘的复制和戏说中解放出来,引发学生对传统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拓宽这一群体的认知:语文是耳熟能详的生活。这是对“学科”身份的语文生活化学习的有效激发。

3.2生活即语文

现代语文学习,对学生在文化常识、阅读积累、语言文字感受力、个人思想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务工家庭子女,形似“留守”,家庭和学校是大多数学生两点一线的真实写照,与城市学生的生活视野开阔、娱乐休闲和日常生活空间丰富相比,他们自认生活单调。因此,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写作,成为务工家庭学生最难动笔的版块。不同于城市孩子的选择烦恼,他们存在无话可说的困难。写作也是生活,这样的概念让诸多务工群体子女难以理解。他们认为单调的生活不可能成为笔下活跃的文字。写作对他们而言就是虚假的编造。编造的次数越多,缺乏真实的情感,文章更无亮点。欣赏和运用功能俱全,才是完整的语言。而无法再创造,就失去了语文学以致用的能力。止步于学,只是纸上谈兵,也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以写作中“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教学实践为例,务工群体子女的生活和写作需要的词汇、修辞、手法等与城市学生相比均存在差距,如何写出他们“单调”的生活,从而激发其语言兴趣是重点。提供课本中小说《七根火柴》的人物刻画片段作为模板,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最具冲击力的片段,联系课本与实际生活,尝试夸张和艺术性的描述,仍然是认识语文存在于生活的途径。在此实践过程中,一河南籍学生展现了极具特色的创作:爷爷走到堂屋门口,瞥着他:“小阳他妈拿着他的奖状炫耀好几回了,我不指望你考多好,及格没?”他低头不吭声,闻声赶来的奶奶放下手中喂鸡的饲料,冲着爷爷叫嚣:“学、学、学,天天就叫学!你个老头子,就不能闲一会,他乐呵就行。”(学生创作《爱,还要会爱》)假期回乡,质朴农家,爷爷的严爱、奶奶的疼爱历历在目,这是只有务工群体的子女才能创造的乡土特色,如同当年文坛上极具特色的“山药蛋派”赵树理。生活造就了社会的差异,却在另一面给予了弥补。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单调”,语文在课本之外也并非远离生活。常态化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身边的点滴俱是语文。语文不是编造和纸张,是真实和再现。发现这些常态,认识到这也是生活的财富,生活即是语文,能激发学生“语文就在身边”的学习热情。

4结语

语文常态化、生活化是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本质,语言的本源是生活,其运用也回归于生活。对务工群体子女而言,学习是家庭渴望改变的起点,学习结果所呈现的分数是改变过程中的评判标准。针对这一群体的现状,倡导语文常态化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语文,是激发其学习心理,提高其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而分数之外,语文学科仍然承担了不可忽视的育人重任,完成知识传递功能的同时给予这些渴望改变未来的孩子和家庭更多的期待,是语文教学不能忘记的初衷。

作者:郑郁芳 单位:武汉市晒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