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期声乐教学问题及措施

童声期声乐教学问题及措施

一、做好童声期声乐教学工作——找出存在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曲目选取有难度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存在选取声乐曲目偏难的问题。由于童声期声乐教学的对象都是5岁——13岁的少儿群体,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对于有难度的曲目学生大都理解不了,声乐掌握情况自然也就不太乐观。例如在给一二年级学生上声乐课时,有的老师就会选取《跑马溜溜的山上》这种有一定难度的作品来作为日常训练的曲目之一。这样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童声期学生还处在入门阶段,曲目选择要有度,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去掌控,尽量避免曲目过难的问题。

(二)没有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只是按照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按学生当前的生理特点因材施教的状况。以前在和别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时遇到过这种情况:小学老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费尽力气让学生达到共鸣腔体,而且一味地追求高音,《青藏高原》这种“海豚音”的训练曲目更是作为学生练嗓子的家常便饭。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在小学生身上持续下去很可能会把嗓子用坏,声带发声也会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不能再走声乐这一道路。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理特点,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否则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有害无益的。

(三)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单一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声乐教育和其它教育都是一样的,都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单一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没有兴趣。童声期的孩子还是儿童,儿童的心理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玩”,长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实现“玩”的愿望,而且还会使学生厌恶声乐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影响。声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只要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就是好的方式,教师不必因循守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做好童声期声乐教学工作——改正存在的问题

(一)选取难度适中的训练曲目

针对童声期声乐教学中选取的曲目难度偏高的问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选取难度适中的曲目。选取难度适中的曲目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感觉难度不大就行,而是要针对刚入门的学生而言,难度不要太大而且要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不仅是因为《跑马溜溜的山上》难度有多么大,而且这首曲目也不适合小学生去欣赏,针对小学生的训练曲目可以是《大海啊故乡》、《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这样的歌曲不仅难度适中,而且对于学生心理的发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

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学生还处在儿童时期,各个器官的发育还处在初始阶段,其声带短而且薄,音色稚嫩,共鸣腔体也小,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注意结合这些生理特点,不能一味追求高音而忽略学生声带不能跨度太大的现实。生理特点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结合了学生的生理特点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要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形成正确的唱歌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合适的唱歌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舒适的生理情况下进行学习。

(三)要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童声期的学生还是儿童,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什么好玩玩什么,和越多人玩越好。所以教师必须抓住这一特点,不能用太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练习声乐时可以有独唱,分声部唱,合唱等形式,只是用独唱或者让学生独自练习会使学生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对声乐的兴趣,分声部唱和合唱都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合作,边玩边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自然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效果也会是十分明显的。声乐这一板块是音乐大板块的分支,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童声期的声乐更是整个声乐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会产生很多问题,就需要教师去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改正问题,同时也要发现自己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成长。相信每位教师都可以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的更优秀。

作者:刘喜梅 单位:广州星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