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解读法在高校美术教学的应用

作品解读法在高校美术教学的应用

作品解读通常分两个方向,一是对原作或者物象本身的解读;二是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解读。以水粉绘画曲阳石雕唐代侍协菩萨像为例,我们在作品完成前先对物象本身及唐代侍协菩萨像本身进行解读分析,待绘画作品完成后,再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解读分析,这样有助于更透彻、清晰地理解物象本体,并对作品的绘画思维进行梳理。

一、对物象本体的解读

(一)对外部特征的解读

1.造型

河北曲阳石雕唐代侍协菩萨像高158厘米,头、左臂及右手残缺。其外部典型特征为宽肩、腰部纤细、腹部微鼓并跣足立于莲花座上。立像上身略带左倾,下身着长裙,裙上挂满精美华丽的璎珞,衣纹华丽,婀娜多姿,整体造型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出唐代高超的雕刻技艺。进入唐代以来,佛教造像风格更为自然写实,贴切真实,样貌更近人形,体态自然,衣褶垂坠飘逸,栩栩如生,造型肌理皆呈逼真写实之态。

2.色彩

唐代侍协菩萨像历经千年的雨雪风霜洗涤,固有的白石色泛黄中略带淡灰色,在微妙的灰色调上呈现出绿灰、蓝灰、黄灰、粉灰、紫灰等偏冷或偏暖的丰富变化,这些独特的于固有色之上的色彩体现出文物的沧桑感。

3.材质

唐代侍协菩萨像取材于河北曲阳白石。曲阳县城南黄山盛产白石,其石洁白细腻、坚韧耐磨,唐代侍协菩萨像是曲阳石雕中的精品,体现了河北曲阳石雕艺术的历史悠久与风格独特。

(二)对历史背景及内在精神的解读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至唐代更为兴盛。统治者一方面在精神上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在经济上与寺院争夺劳动力和赋税。因此,统治者有时提倡佛教,有时又抑制佛教,二者都是根据统治需要决定。唐代在对石雕像形式美的观念积淀的过程中并未完全摆脱宗教依赖,但艺术上已完全进入成熟阶段。该造像虽然胳膊、头部已残缺,却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体现了中庸、典雅的东方美学风韵,因此被赞誉为“东方断臂维纳斯”。

二、对创作过程的解读

(一)对绘画技法的解读

我们可以从绘画手段上加以分析,重点突出文物材质的年代感,需要在肌理效果上做进一步处理,运用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相结合及干扫、干擦、撒点等方式进行层层处理。由于水粉画的特性,在用厚画法以及多层处理绘画作品时,容易将底色泛出,画面会出现“脏”和“腻”,因此在作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颜料过厚或修改次数过多。

(二)对创作思路的解读

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命名,并从美学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写出创作构思,有助于梳理学生的绘画思路,对其创作、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将运用水粉技法来塑造文物的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提高学生审美意趣及文化底蕴具有重要影响。

三、专项式解读

对作品的解读可从作品的某一点进行,如对文物绘画作品的解读可从文物的沧桑感角度进行。沧桑感与其经历的岁月和磨难息息相关,文物的沧桑感一方面来自文物表象上经过千百年来在空气与土壤等的侵蚀下所产生的斑驳色彩和质地,另一方面来自文物所处时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及曾经经历过的主人等,这两方面都会对文物的沧桑感产生直接影响。

四、关于过度解读

(一)什么是过度解读

过度解读就是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政策进行过度分析、研究、理解、体会,从而偏离了正确的范围,失之偏颇、出现错误。

(二)如何避免过度解读

避免过度解读的主要方法是根据观者不同的视角来阐述其意义,找寻在作品中“我看到了什么”,从而理解并领会作者艺术创作方式方法,以便创造出一个独立于作者之外的艺术空间。这样能映射现实的艺术作品,这种通过主题或情感的共鸣来震撼人心的方式也正是创作者的独到之处。总之,中国艺术及其相关理论以其独特的内涵影响着人们对图像艺术的解读,在形式分析和图像学解读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使置身其中的观者得以窥视隐藏在图像背后的世界。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解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对今后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积淀作用,这正是作品解读的意义所在。

作者:刘青 韩华卓 单位:河北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