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高校感恩教育

灾区高校感恩教育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将感恩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的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因此,在高校内,感恩教育的实施者不应仅仅是德育教师,而应是全员育人;感恩教育的对象不应仅仅是学生,而应是全员教育。其中,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的表率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很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绵阳师范学院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感恩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广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体谅和感情投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在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大量感恩教育的内容,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注重在教育中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他们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和亲人,帮助他们树立感恩意识。此外,学校还把感恩教育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创建中,让大学生于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启迪,真正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感恩教育新体系

载体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载体,并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感恩教育的发展,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校感恩教育要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强化感恩教育实践,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才能在现实中实践感恩。绵阳师范学院在震后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这些颇具特色的活动成为“隐性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感恩氛围。学校组织开展了系列地震纪念活动,深情追忆地震遇难同胞,鼓舞广大师生士气,营造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在教育教学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水平。学校为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为主题,举办大型纪念晚会、“教师情系灾区专场音乐会”、“外籍教师赈灾专场音乐会”和“师生灾区行油画作品展”等,用音乐、舞蹈和画笔寄托哀思,用表彰“5•12”抗震救灾先进、优秀校友和为“震不垮的一代”主题征文获奖者颁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结合“三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对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感恩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坚强不屈、镇定理性、团结协作、乐观向上、懂得感恩。学校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系列班团主题活动,利用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班团活动,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激励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拓展感恩教育新渠道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重视并加强感恩实践环节。在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和学校公益性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感受恩德,感念恩情,履德践行,使其成为知理、通情、达行的高品格的人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践行感恩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假“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和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绵阳师范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县千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学校在灾后积极支持地方基础教育,每年派出优秀毕业生到地震重灾区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支援灾区基础教育,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学校积极结队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学生、社区结队帮扶、“清除白色垃圾”、城市环境维护、构建节约型社会义务宣讲、教师节感恩行动、帮残助困募捐、与绵阳市公交公司结队义务反扒等,深受师生和市民好评,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地震发生后,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果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组织志愿者服务地震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援助活动,用实际行动深化了感恩意识,让感恩教育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内化为学生的感恩品质。

四、以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感恩教育和谐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有导向、熏陶、激励、辐射的功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和谐的氛围会让学生更加理解亲情,接纳他人,保持健康、乐观、积极的情绪,拥有一颗宽容仁慈之心;会让他们以善意、热情的态度去生活和学习,理解、尊重父母和他人,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绵阳师范学院注重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注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平台,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设布局等,大力宣传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美德;注重以校规校纪、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为中介,将知恩、识恩、感恩的观念和行为渗透其中,从而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感恩习惯;注重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手机短信、博客、QQ等学生日常生活交往载体,并以此为阵地对学生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了解感恩、自觉感恩。

作者:冯莎 单位:四川绵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