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初中数学论文

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初中数学论文

一、提问中低调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什么时候该问,问什么样的问题,严格来说这不取决于教师的需要,而是学生的思维的需要。新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是学生学的地方,其次才是教师教的地方。教师有才好的口才,再幽默智慧的问题,如果对学生没有帮助,就不需要问题,如果学生自己能够发现这些问题,教师也不要去问。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用问题引导学生去思维,但是问题并不要多,而是尽量地少,把问题的提出、思考、解决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教师只是在课前问题引导设计时、在学生的思维遇到问题时、在方向发生偏差时,适时地抛出一个问题,起到点拨的作用。你说: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不是应该很少吗?教师那里有资格在课堂中去炫耀自己的口才呢?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显得不突出,其实是很自然。教师提问的低调正是教师对教育规律的高度把握以及其对课堂学生思维的高度掌控力的表现。过分提出教师的提问是不精彩的,教师举重若轻的提问,三两拨千斤的提问才是真功夫。

二、问题中隐藏的生活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设计非常具有层次性。那么这些层次性的起点在哪里呢?就是从学生的生活中经历过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先初步地感受字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这就是层次中的第一层,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字母表示数字的方向深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迈向高级的渐进过程,儿童原有的基础与发展的目标之间的区间,就是发展的区域,也较最近的发展区,教学活动一定要了解儿童的原有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实施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理论也告诉我们: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的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本案例从学生的生活知识出发,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故事进行思考,这样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探究中闪烁的思维

这则案例中另一个闪光的地方是对课堂探究情景的设置。我们怎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这就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设计,那么氛围的设计与教师的提问有什么关系呢?探究氛围的设计是需要问题作为引导的,这表现在课前的学习需要问题,探究中的深入同样需要问题,这些问题是需要教师提出来的。所以,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与组织形式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就是探究的氛围与情境。本案例中,教师用投影仪打出的故事情节加上教师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投入到了思考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搭正方形的游戏,加上对游戏推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中去合作、探究、思考,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随后,教师提出让大家回顾过去学过的定律等,让学生回到了对过去只是的回忆,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了联系,这一切都是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但是我们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活动都是教师通过举重若轻的问题引导的。

四、结语

问题等于思维,让我们的老师认真研究提问的技巧,让提问引导学生去自己学习、合作探究,这才是提问的初衷。如果我们让提问变成教师的表达,去证明教师的存在,这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