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例6篇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1

一、 了解审计结论, 准确落实后续审计工作责任

在开展后续审计前, 审计部门要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要对审计期间的各类审计决定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 全面收集审计资料, 包括审计所需要的来自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总之, 资料的涵盖面要广, 以便掌握全面而详细的信息。 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整改报告)进行清理。找准审计决定和意见中的重要、 疑难问题, 逐项列出后续审计清单, 要对所搜集资料按照审计目标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对确定审计重点有直接帮助。 在审计资源及审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成本效益关系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确定重点审计项目和重要关注点, 将后续审计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审计人员,为现场审计打好基础。

二、 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 以便选择后续审计的方向和重点

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和建议做出的答复, 是执行审计决定和意见的一种强制性要求。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向审计部门报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是落实审计决定的具体体现。对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检查主要分以下三种: 一是完全没有报告整改情况的。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报告整改情况, 要作为后续审计底稿的报告内容。二是在检查审计回复时, 要重点检查审计回复是否充分; 对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分析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方法是否正确、 措施是否有效、 整改是否彻底。三是对审计回复中未采取纠正措施的问题, 要看是否有未整改的原因等详细说明, 未整改的理由是否充分等。在进行后续审计时,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应: 包括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中提出来的对发现和建议的回应书面文件, 以及被审计单位口头回应或者被审计单位保留意见的方式。具体指:①不回应;②回应不充分;③被审计单位存在分歧和偏向;④被审计单位将不采取纠正措施的详细说明。 有效区分和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结论的各种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 回应” 说明了被审计单位经过反复斟酌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作出的各种反应, 内审人员还可通过回应选定今后的方向和重点( 或者澄清事实, 或者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三、 重视已整改问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后续审计时, 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重视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检查被审计单位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正确, 有没有移花接木、 瞒天过海的现象,有没有整改了一个问题又产生出新的问题的情况。二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运行情况)与审计回复中已经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的书面记录)相比较, 看是否一致、 实现程度如何。三是有无存在根本未整改, 而审计回复中称已经整改的情况, 看是否有弄虚作假行为。对已经整改到位的, 要做好复印、 笔录等审计取证工作, 并作为后续审计资料保存。

四、 重点审查未整改部分并分析查找原因, 对症下药, 督促整改

对在审计决定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未整改到位的, 要作为后续审计的重点。对未整改的问题, 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对主观故意不进行整改的, 在交换审计意见时要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 对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未整改到位的, 要说明情况并有详细实在的整改方案; 对因政策变化使问题不需要整改的, 不应作为未整改问题; 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过程中, 因某种原因出现漏审或错审的情况, 审计机关在后续审计时应及时修正。

五、做好后续审计记录, 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一)审计人员自身产生的记录。包括工作信件以及描述后续审计性质及结果的记录, 如审计日记、 审计工作底稿、调阅资料清单等。审计底稿要写明检查出的问题出自哪个审计结论, 并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在回复中报告等。(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等结论性资料。(三)被审计单位以审计回复的形式产生的书面记录。包括对计划采取纠正措施的描述及对审计报告中确认的采取整改措施的文字资料等。(四)各种检查取证资料。对于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 所进行的复印、 记录等调查取证资料, 也要作为后续审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保存。(五)后续审计报告。后续审计报告是对后续审计的工作总结, 也是对审计工作效果的反映。后续审计报告要说明后续审计的目的、重申以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 概括采取的纠正措施,后续审计时的审查结果, 以及审计人员对纠正措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汪金峰, 彭国祥, “ 审计跟踪检查” , 《 中国审计》 , 2002.5

[2]符史群, “ 刍议后续审计” , 广东省审计厅网站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2

【关键词】审计取证 问题沟通报告 二次取证 价值

与其他创新事务的发展一样,管理审计发展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取证手段有限、证据锁定难的问题,就比较突出。经过多年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种适用于管理审计、利于提高审计发现问题质量的取证方法,称之为“审计问题沟通报告”(下文称“问题沟通报告”)取证法。下文,笔者就以实践经验对“问题沟通报告”产生背景、功能价值、操作方法及一点体会进行阐述。

一、审计问题沟通报告的产生背景

一般外勤结束后,审计小组会与被审单位召开审计离场会议。目的是确保审计发现信息的准确性,改善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利用审计客户的投入来复核并验证审计报告结论的适当性。但追求深入流程、深挖根源的问题挖掘方式的管理审计,因为揭露问题深刻,往往触动被审单位管理者紧张神经,使面对面交流难度增大,很难期望通过离场会议形式将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确认,需探索一种能适应管理审计取证的沟通方法,在此背景下,审计问题沟通报告应然而生。

通过与被审单位进行书面交流,就审计发现的事实是否存在、存在原因、针对问题将采取什么改善措施、改善计划是否已落实等问题进行沟通,从反馈中获取证据信息,以达到取证目的。

二、审计问题沟通报告的功能价值

降低审计风险。以问题沟通报告形式将检查发现送被审单位管理层再次确认,可以有效检验已确认审计底稿的质量,减少了底稿中证据不充分、不真实的可能,降低审计证据风险。

改善与被审单位关系。当被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有不同意见时,往往会有解释的愿望。被审单位可通过问题沟通报告反馈,将不同意见公开的表达,体现双方平等交流地位,利于改善与被审单位关系;肯定发现时,也可通过该形式有效展示对问题进行整改的态度和承诺,较好的协调了与被审计方的关系。

审计工作受监督。问题沟通报告送被审单位时,同时抄报审计报告接收人和其它可能对审计发现问题能够施加影响的人,问题描述是否严谨,定性是否准确,依据是否充实,审计工作质量会受到多方的监督。

引导被审单位展示积极整改态度。审计报告接收人除在意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好的改善建议外,更多关注的是被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的认识态度和处置行动。被审单位的管理者,在审计发现问题后也乐于向其主管领导展示其整改问题的态度与决心,通过问题沟通报告沟通反馈这一形式,使整改承诺显得更为正式和真实。

审计二次取证功能。因为管理审计注重追求发现问题现象背后的原因,而问题的根源又往往不像表象那样易被审计人员发现,若要在审计报告中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症结所在,取信审计报告接收人,使报告接收人能对症下药,审计人员需采用科学有效的审计取证技术查找问题根源。问题沟通报告反馈,一定程度上能使被审单位暴露对发现问题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审计报告接收人客观审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例如,笔者实践遇到的某大型项目的设计批复违规报批即下发执行,往往审计建议是“制度体系完善,只是该项目执行中存有违规,建议今后要严格按审批流程报批,加强审批管理”。笔者使用问题沟通报告沟通时,被审方的回复却是“因为该项目公司领导指示‘立即整改’,所以在总投资审批中未再上报公司领导审批”。借“公司领导指示”名义故意不完整履行后续审批控制手续的想法和行为,才是真正问题根源所在,在面谈时审计其实已经发现,但苦于传统审计取证方法无法进行证据锁定。问题沟通报告沟通成功帮助审计人员获取不报领导审批的真正原因。

实践中,像以上使用问题沟通报告实现二次取证,成功挖掘问题现象背后根源性原因的案例数不胜数,有效地解决了审计取证中遇到的“只能听到,无法重现”的审计证据取证难的问题。

三、审计问题沟通报告如何操作

实践中,问题沟通报告主要以邮件形式送被审单位,同时抄送应知情的管理者或者应当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管理成员。审计方会给予被审单位一定的合理答复期限,答复期满无正式回复的,视为审计发现问题真实存在,审计定性无异议。若有相反证据或者补充材料能够证明问题沟通报告所列问题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在被审单位提供充分可靠的支撑材料并经审计复核验证无误后,审计人员需在审计报告中进行单项特别说明,并采用合理方式告知原问题沟通报告所有接收人,有效消除误报、错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问题沟通报告及反馈材料,需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材料完整上报审计委托人(一般指董事长或总经理,具体视企业治理机构设置的不同而有区别),保证审计过程信息的公开、公平和有效上传。

审计材料归档时,问题沟通报告及反馈材料须一并入档,与审计报告同等级保管。

四、问题沟通报告应用之体会

实践的“工作底稿、问题沟通报告、审计报告”三沟通,其实就是“工作底稿、离场会议、审计报告”形式的转化运用。鉴于内审发展的现状,审计离场会议的功能暂时仍未能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操作中的所希望的功能。为顺应形势的需要,才探索出这种“在线(工作底稿)+离线(问题沟通报告)”的独特沟通方式。所幸,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达到预期效果,为管理审计取证和审计职能的被认可做出了明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其次,问题沟通报告功能除了上文已总结的外,还具有对审计人员不能假公济私、证据不足妄下结论的督促作用,它增大了审计人员敬业履职的压力,促进了审计人员责任心的增强和审计证据挖掘技能的提高,为审计的高质量实施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总之,问题沟通报告不管是对被审单位还是审计人员来说,都可以说是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陈晓刚.内向型企业管理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3

**县学习实践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是转化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及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具体体现。能否形成客观、真实、系统、全面的分析检查报告,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一条重要标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同志在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分析检查报告必须把六个方面的问题讲清楚,防止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报告。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应突出“十性”。

其一:应突出“针对性”。分析检查报告是体现领导班子发展意图的综合性报告,能不能突出针对性,对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照本宣科、照猫画虎、格式呆板且针对性不强的分析检查报告,脱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淡化了领导班子的主体地位,非但体现不了科学发展意愿,反而会给整改落实工作设置相应的“障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冲淡学习实践效果,伤了群众的感情。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因走出“照搬照抄”、“偷梁换柱”的误区,在针对性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分析检查报告切合自身实际。

其二:应突出“客观性”。客观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分析检查报告是分析突出问题、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具体措施的“引擎”。脱离自身实际,找不准突出问题,制定不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把分析检查报告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报告,有悖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无病”、“拔苗助长”的误区,以全新的觉度、清晰的脉络勾画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伟蓝图,用详尽的事实把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讲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使分析检查报告成为转化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孵化器”。

其三:应突出“务实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掺不得半点假,来不得丁点“马虎”,更不能上演“东施效颦”的“作秀”闹剧。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移花接木”、“声东击西”的误区,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在认真查找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和科学制定对策上下功夫,把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及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的具体措施讲清楚、写明白。突出“务实性”,力戒“华而不实”现象。

其四:应突出“长远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当前,随着农村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三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能不能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既是对其执政能力强弱的检阅,也是对其党性意识的一次锤炼。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安于现状”、“坐井观天”的误区,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从全局的高度把学习实践成果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共识转化为促进长远发展的动力,力戒“固步自封”现象。

其五:应突出“能动性”。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误区,围绕“干什么”、“如何干”、“谁来干”等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分析检查的首位,集思广益地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修改完善,自觉做到言与行的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分析检查中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高度统一。突出“能动性”,力戒“盲目臆断”现象。

其六:应突出“操作性”。分析检查报告具备不具备操作性,决定着问题能不能找准,也决定着整改落实的措施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墨守成规”、“一叶障目”的误区,立足自身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走势,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对本部门本单位带来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应对和化解阻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的理念破解瓶颈制约。突出“操作性”,力戒“七拼八凑”现象。

其七:应突出“群众性”。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孤芳自赏”、“自命不凡”的误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润色分析检查报告的“佐料”,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分析检查的重点,充分发扬民主 ,积极吸收群众参与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修改及评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分析检查报告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声,才能调动群众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突出“群众性”,力戒“单打独斗”现象。

其八:应突出“全面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遮遮掩掩”、“隔靴挠痒”的误区,自觉从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牵住制约科学发展的“牛鼻子”,抓住检查分析突出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这个重点,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出发,统筹各方面的因素,把需要阐明的问题讲明白,把群众关注的问题写清楚,做到大小兼顾、统分结合。突出“全面性”,力戒“杂乱无章”现象。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4

关键词:企业 审计整改 后续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84-01

经过前期的审计工作,内审人员收集证据、进行测试、分析并初步评价了被审计单位的不足或缺陷,提出了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但被审计单位如果只是表面上认可审计结论,实际上根本不采取任何改进措施,则内审工作的意义将大打折扣。为了审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对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和偏差进行了纠正和改进,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及时、合理、有效,就需要进行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内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程序,不仅关系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而且对于组织机体的纠错防弊和风险预警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后续审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后续审计前的准备工作

后续审计要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或项目审计计划。在开展后续审计前,内部审计部门要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全面收集审计资料,包括来自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审计期间的各类审计决定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逐项列出后续审计清单,这对确定审计重点有直接帮助。在确定后续审计项目时,内部审计人员应考虑以下因素: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选择重要项目。在审计资源及审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对次要的或无重大影响的项目可不予进行后续审计。重要性原则是相对的,内审人员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应进行后续审计的项目。要注重后续审计的时效性。后续审计的时间不宜间隔太长,如间隔太长,一方面会使管理者缺乏紧迫感,消极对待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另一方面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易受当时情况限制,时间一长,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使审计结论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确定后续审计的方向和重点

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规定或约定的期限,针对审计决定和意见中的重要、疑难问题,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整改报告)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后续审计时间和人员安排,编制审计方案。

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和建议作出的答复,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向审计部门报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是落实审计决定的具体体现。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对于内部审计确定后续审计方案很重要。

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被审计单位已经采取了纠正措施,内部审计负责人应根据反馈意见中所陈述的具体措施及问题的解决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和后续审计的时间;二是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充分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找出分歧的原因,并及时消除分歧,尽快解决问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在分歧消除后,确定相应的后续审计方案;三是被审计单位出于各种考虑,决定不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解决措施,并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向组织的适当管理层报告。还有一种情形是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报告整改情况的, 要审查其未整改的原因,并将其作为后续审计的报告内容。

在检查审计回复时,有效区分和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结论的各种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整改情况说明了被审计单位经过反复斟酌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作出的各种反应,内审人员还可通过回应选定今后审计的方向和重点。

三、重视已整改问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进行后续审计时,首先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的书面回应文件,以及被审计单位口头回应或者保留意见的书面文件,要检查审计回复是否充分。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要审查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方法是否正确、措施是否有效、整改是否彻底。有没有移花接木、瞒天过海的现象,有没有整改了一个问题又产生出新的问题的情况;二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采取的纠正措施即纠正措施的运行情况与审计回复报告采取的措施即纠正措施的书面记录相比较,看是否一致、实现程度如何;三是是否存在根本未整改,而审计回复中称已经整改的情况,看是否有弄虚作假行为。对检查收集的资料,要做好复印、笔录等审计取证工作,做好审计底稿,为出具后续审计报告打好基础。

四、重点审查未整改部分,并分析查找原因,督促整改

对在审计决定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作为后续审计的重点。对未整改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主观故意不进行整改的,在交换审计意见时要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对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未整改到位的,要说明情况并提出详细实在的整改方案;对因政策变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或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使原有审计建议不再适应,不需要整改的,不作为未整改问题,如果有必要,应对原审计建议进行修订,并及时通知被审计单位,供被审计单位参考;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漏审或错审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在后续审计时应予以修正。

五、做好后续审计工作底稿,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审计人员的记录。如会谈记录、函证信件、审计日记、调阅资料清单以及描述后续审计性质及结果的记录等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底稿要写明检查出的问题出自哪个审计结论,并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予以回复等。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等结论性资料。被审计单位以审计回复的形式产生的书面记录。包括对计划采取纠正措施的描述及对审计报告中确认的采取整改措施的文字资料等。各种检查取证资料。对于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所进行的复印、记录等调查取证资料,也要作为后续审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保存。后续审计报告。后续审计报告是对后续审计的工作总结,也是对审计工作效果的反映。后续审计报告要说明后续审计的目的、重申以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概括采取的纠正措施,后续审计时的审查结果,以及审计人员对纠正措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曹群耿.浅谈关于企业后续审计的认识和思考.交通财会,2006(7)

2.于玉林.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审计月刊,2005(3)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5

巡视成果的运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也涉及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只要一项工作不到位、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工作目标就有可能实现不了,甚至会走进工作的“死胡同”。为此,我们从整体的、全局的角度通盘考虑,根据巡视工作的任务和巡视成果运用的规律,制定了包括形成(收集情况———整理材料———撰写报告)、分流(汇报情况———综合分类———分流交办)、落实(制定方案———处理解决———跟踪督办———总结汇报)三个阶段的巡视成果运用工作流程,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使整个运用过程顺畅、高效。

在巡视成果形成阶段,严把质量关

巡视报告是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开展巡视情况的综合反映,是巡视成果的集中体现。巡视报告的质量是巡视成果有效运用的前提。为此,在开展集中巡视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盯住“出好的巡视成果”这一目标不放。

第一步是尽可能多地了解真实情况。这一步是巡视的基础。为此,各组在首轮巡视中根据实际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有的组把集中的民主测评改为个别谈话后单个的民主测评,有的组实施了“聊天式”的个别谈话,还有的组隐瞒真实身份进行暗访,等等。在“听、谈、访、查、记”等基础上,重点抓好了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接待、实地察访四个环节。

第二步是梳理归纳分类。在了解和掌握情况后,各巡视组及时召开组务会,集思广益,反复讨论,认真研究和筛选梳理。我们还创造性地开展了“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进一步”的工作推进法,将工作细化为若干个工作点,一天一小结,一天一安排,把白天本组内各人所掌握的情况集中分析,形成一致性的意见,再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在集中分析时,还注重把握大局、把握重点、把握政策,找出重点问题,特别是对反映比较集中的“人”和“事”,注意分清问题的性质,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三步是形成巡视报告。各组将所掌握的情况逐类逐个摆出,召集全组人员进行多轮研究,确定哪些可以进入巡视报告,并拟出提纲。在此基础上,由主笔人撰写,初稿形成后再进行集体研究,反复修改,按照要求形成送审稿。巡视办根据中央纪委、组织部巡视办的要求和巡视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了巡视报告的撰写格式,提出了包括文字、字数在内的统一要求,并将各组的巡视报告统一制作,一个报告一个文件,以正式文件报出。

在材料分流阶段,拓宽成果的“出口”

在巡视成果运用过程中,这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如果出口宽,分流到位,就能把静态的巡视成果变为动态的巡视成果,实现成果转化。否则,巡视成果还是“躺”在巡视报告中,长此以往,便是一堆废纸。正因为如此,在巡视报告形成后的一个星期内,我们集中时间分组向联席会议汇报,并根据联席会议研究的意见,确定材料分流的方向和本批巡视成果运用的基本目标。

巡视办依照巡视报告中有关问题所归属的部门及问题的性质,进行再次综合处理,整理成几大类材料,在每类材料中列出一个总的目录,并标明问题的主要内容,目录后面附上详细的单项材料,使有关部门办理起来有据可依,也便于以后巡视办进行“对号入座”地逐个问题进行督办。

同时,还以联席会议的名义制作统一的“交办函”,一类一函,交办函中明确了交办的具体问题和办理期限,以正式文件形式送达各部门各单位。在交办中,我们还遵循了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即:凡是被巡视单位自身能解决的问题,由巡视组向被巡视单位直接反馈、交办;凡属于省管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问题,交省纪委处理解决;凡属于干部任用、干部监督等方面的问题,交省委组织部处理解决;凡属于经济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交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在巡视成果的落实阶段,抓好过程的督办

巡视成果一旦进入运用程序,就必须通过抓督促、抓落实,确保运用“通道”顺畅。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四抓”来实现巡视成果运用的全过程督办。

抓整改方案。巡视组反馈意见后,要求被巡视单位及时进行研究,制订出详细的整改方案,还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整改方案报巡视组审核。对于责任不明、措施不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巡视组及时要求被巡视单位对整改方案重新进行修改。

抓跟踪巡视。集中巡视的一年时间为一个巡视年度。在巡视年度内,巡视组对照整改方案,对被巡视单位进行跟踪督办;同时,对于新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督促整改落实。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6

一、厅党组的高度重视给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新动力

江西省审计厅党组高度重视对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每年都将其列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专门成立了“同级审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近年来,省审计厅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根据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省人大、省政府的具体要求,结合江西实际,从每年的12月份开始,厅党组一把手和分管厅长等领导就着手研究布置下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全厅各有关处室共同参与、积极配合制定审计工作方案,以做到未雨绸缪。

近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做到了在思路和重点上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不断创新和深化,使省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如2004年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打破了传统的就预算执行审预算执行的固有模式和思维,省审计厅提出了要在常规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突破”、“三项深化”,即积极探索将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向财政预算执行的两头延伸(向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两头延伸突破),向预算内外收支和预(决)算管理等三个方面深化。2005年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又进一步提出了“要以部门预算审计为龙头,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资金账户审计为主线,对部门预算、执行、决算全过程进行监督”的审计思路和目标。2006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则更在审计目标、重点和要求等方面均较往年有大的突破和变化,进一步拓宽了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做到四个重点关注、三项重点审计、七个进一步突出和重点揭露,真正体现突出重点,抓住焦点,把握难点。

二、审计工作报告的结构调整赋予了报告新内容

今年7月27日,伍自尧厅长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作了《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基本情况”。第一,报告充分肯定了2005年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通过审计监督,维护了财政预算的严肃性,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对预防和惩治腐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二,报告指出根据黄智权省长关于审计要“着眼于发挥财政职能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执行审计”的要求,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关注了部门预决算编制管理、部门预决算级次管理、非税收入筹集分配及支出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报告对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各部门单位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第四,总括反映了各部门、单位对去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第二部分为“2005年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报告分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决算编制审计、税收征管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国有企业财务活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核心内容一是通过揭示省级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有关部门、单位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二是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切实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是重点揭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力措施,规范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审计的帮促作用。

第三部分为“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针对2005年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报告共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一是进一步提高部门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约束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部门二、三级单位预算执行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三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促进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三、审计工作的深化和发展产生出报告的新特点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在结构和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特色十分突出,体现了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1、重点突出

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以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性资金分配和部门预算管理,揭露和纠正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做到了“四个重点关注”,即重点关注部门预决算级次管理、部门预决算约束管理、部门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筹集分配及支出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2006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和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江西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中对审计工作报告主要内容的规定,省审计厅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打破了原有报告格局,分预算执行审计方面、部门预决算编制审计方面、税收征管审计方面三个部分重点报告了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言简意赅

审计工作报告在基本情况部分用“从审计结果看,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是好的……省级地方财政收入40.8亿元,完成年初省人代会批准预算的101.6%……省级财政支出完成81.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支农、教育、科技支出增长达到法定要求”对2005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充分肯定“特别是经过近几年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和连续有效的审计监督,……省级财税管理、依法理财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省直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重视和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推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客观实在,点名披露更公允

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历来注重披露问题,始终做到该肯定的要肯定,该点名的要点名,该暴露的要暴露,这也充分体现了省审计厅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所一贯遵循的客观实在和适度披露原则。由于审计工作报告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把审计查出的所有重要问题一一列举,这就可能带来点名披露是否公允的问题。因此,今年审计工作报告着重反映了部门及所属单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包括部分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无预算、超预算范围、串换预算项目支出,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不严,财务管理不规范,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违规收费、账外收支等现象。而且特别指明了有多少部门及所属单位存在这些问题。这样从总体上集中反映问题,有利于引起重视,促进更好地研究和解决这些共性问题,提高部门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

4、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审计工作报告高度重视百姓民生问题,紧随预算执行审计问题之后,在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中重点反映了退耕还林、工伤保险基金审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粮食发放不实,差价收入被侵占;种苗采购供应未按规定公开竞价、违规指定种苗供应商和虚列支出;以各种名目套取、骗取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挤占挪用、截留、克扣退耕还林资金等问题。工伤保险基金审计发现存在基金征缴覆盖面窄,受益率低;基金被挪用、违规提取费用;基金监管缺位等问题。

审计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通过审计督促整改,上述问题大部分已得到纠正,其余问题也正在纠正中。审计真正做到了切实维护百姓的利益。

5、一分为二,实事求是

与往年的审计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对象。

审计工作报告在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既如实揭露问题,又充分肯定成绩。如在税收征管审计方面,地税部门以深化征管改革为主线,以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突出抓好信息化建设、基层建设、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有力推进了全省地税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建设项目审计中,高校新校区建设增加了高等教育资源,拓展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办学空间,将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各设区市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有效缓解了各地交通压力,改善了居住和投资环境,带动了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刺激了各地财政收入的增长等审计工作报告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6、整改工作成绩斐然

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就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工作,黄智权省长多次强调,要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纠正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违纪人员要严肃处理。因此,今年的报告加大了审计整改方面的内容和份量,在基本情况部分增加了“各部门、单位在做好2005年度预算执行的同时,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的要求,对去年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抓了整改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部门、单位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完善制度规定38项”等内容。在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增加了“对2005年省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省审计厅依法依规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对需要整改的问题和事项,提出了纠正和改进意见。对以上专项审计中的情况、问题上报省政府后,黄智权省长、吴新雄常务副省长及分管副省长非常重视,分别做出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地方严肃认真对待,逐一检查纠正,认真整改……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审计发现的许多问题正在得到积极整改……关于今年审计查出问题的全面整改情况,年底将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专题报告”。整改工作成绩斐然。

四、审计工作结果令人满意,委员们给予了高度的新评价

与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省人大常委会对审计工作报告都给与了充分肯定,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省人大财经委在关于2005年省级决算的审查报告中指出:省审计厅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对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做了大量工作。审计结果表明:2005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关于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是切实可行的,应当认真加以落实。审查报告同时指出:从审计情况看,2005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等,对这些问题应高度重视,着力解决。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建议省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分析原因,切实进行整改,并在2006年底前将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讨论时认为,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客观实在,实事求是地反映了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基本情况,肯定了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报告是令人满意的,比往年的报告好。与会委员对省审计厅认真负责的工作,切实有效的监督表示满意,并提出对这次全省审计查出的问题和案件,要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要求,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纠正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违纪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尤其要从制度上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并将整改结果和查处结果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