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技术论文范例6篇

分离技术论文

分离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饮用水水处理纳滤膜分离技术

前言

膜分离技术是物质分离技术中的一个单元操作。膜法分离的最大特点是驱动力主要为压力,不伴随需要大量热能的变化。因而有节能、可连续操作、便于自动化等优点。膜分离中的微滤(MF)、超滤(UF)不能脱除各种低分子物质,故单独使用时,出水质量仍较差。反渗透膜(RO)有较强的去除率,但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水中大量有益的无机离子,出水呈酸性,不符合人体需要。而纳滤膜(NF)分离技术在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还能保留大多数人体必须的无机离子,且出水pH值变化不大。这种水处理对于我国的饮食结构而言,尤其是营养结构单一的人员来说,更易被接受,也更加合理。

为进一步开发和纳滤膜,以便其更有效地于水处理,我们安装了两种型号的纳滤膜设备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两种型号的纳滤膜均由美国Trisep公司生产,材质为PA,型号分别为NF1(NFTS40)和NF7(NFTS80)。

1、纳滤膜的定义及分离原理

1.1纳滤膜的定义、特点

NF膜早期被称为松散反渗透(LooseRO)膜,是80年代初继典型的RO复合膜之后开发出来的。可这样来论述“纳滤”的概念:适宜于分离分子量在200g/mol以上,分子大小约为1nm的溶解组分的膜工艺。

纳滤膜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离子选择性:具有一价阴离子的盐可以大量渗过膜(但并不是无阻挡的),然而膜对具有多价阴离子的盐(例如硫酸盐和碳酸盐)的截留率则高得多。因此,盐的渗透性主要由阴离子的价态决定。

1.2纳滤膜的分离原理

纳滤过程之所以具有离子选择性,是由于在膜上或者膜中有负的带电基团,它们通过静电互相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根据[1]说明,可能的荷电密度为0.5~2meq/g.

为此,我们可用道南效应加以解释:

ηj=μj+zj.F.φ

式中ηj——电化学势;

μj——化学势;

zj——被考查组分的电荷数;

F——每摩尔简单荷电组分的电荷量(称为法拉第常数);

φ——相的内电位,并且具有电压的量纲。

式中的电化学势不同于熟知的化学势,是由于附加了zj.F.φ项,该项包括了电场对渗透离子的。利用此式,可以推导出体系中的离子分布,以出纳滤膜的分离性能。

2、纳滤膜处理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2.1纳滤膜处理饮用水的流程

为增强两种型号膜组件的可比性,我们采用同一流程,即:

原水10μm保安过滤器活性炭过滤5μm保安过滤器NF7出水。

原水10μm保安过滤器活性炭过滤5μm保安过滤器NF1出水。

其中,10μm保安过滤器用来除去原水中的悬浮物;活性炭吸附可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机物;5μm保安过滤器用以保证膜组件的安全正常使用。

2.2试验结果的讨论

2.2.1TOC结果比较

为了NF1、NF7两种膜对有机物的去除情况,在相同条件下取原水、活性炭出水及产水率为15%时的NF1、NF7出水水样测定TOC,结果见图1.

图1TOC去除率比较

由图1可知,在TOC的去除效果上,活性炭对TOC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仍有一部分未能去除;纳滤NF1对TOC的处理效果较好达到93.9%;而纳滤NF7对TOC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2.2.2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和讨论

取原水,活性炭出水,NF1,NF7出水水样各20L,经吸附、洗脱、浓缩,用色谱-质谱联机分析。GC/MS结果见表1.

原水中检出有机物26种,这些物质中有毒有害物质11种,占水中有机物总数量的42.3%,其中优先控制污染物2种。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后,有机物去除了17种,新增11种,对其中的9种无去除能力,说明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够理想;经过膜处理后,NF7出水检出有机物11种,对致突变物的去除率为75%;NF1出水检出3种有机物,致突变物的去除率为87.5%.说明在三致物质的去除效果上NF1优于NF7.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大体可这样描述:在处理有机物中性组分时,电的相互消失了。对于这样的物料,将根据其分子的大小进行分离,分子量超过200g/mol的组分被完全截留,而摩尔质量较低的小分子则可以渗透。对于有机物料体系来说,以少量测量数据为基础的扩散-溶解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分离特性。

2.2.3Ames试验结果讨论

取原水、活性炭出水、NF7、NF1出水各100L进行吸附、洗脱、浓缩后进行Ames试验.

2.2.4脱盐率比较

取NF1、NF7进出水水样对其电导率进行测定.

3、结论及建议

(1)NF1对TOC的处理效果较NF7及活性炭吸附的效果更为理想,达到93.9%.NF1对水中有机物及三致性的去除效率高,出水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2)NF1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能够保留较多的无机离子,更加符合我国的饮食结构,满足现有条件下人员的健康需要。(3)在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饮用水时,建议使用NF1膜组件。(4)纳滤膜的分离机理及相应的数学模型需进一步探讨。

[1]JjitsuharaI,KimuraS.StructureandPropertiesofChargedUltrafiltrationMembranesofSulfonatedPolysulfone.JChemEng.Japan,1983,16(5)

[2]IkedaK,etal.NewCompositechargedReverseOsmosisMembrane.Desalination,1988,68:109~119

分离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蛋白质分离技术;探索性人才;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35-02

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模式是高等院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工科院校普遍开设了实验课程,理论教育和实践脱节,实验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学生感受不到所学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缺乏学习动力、热情和兴趣。目前实验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本文就《蛋白质分离技术》精品实验课程建设所做的一些教改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与国内广大同行共同探讨精品实验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特点

《蛋白质分离技术》是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与问题。

1.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技术与滞后的教材之间的矛盾。蛋白质分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技术不断升级,甚至被淘汰。教材滞后在所难免,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

2.有限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蛋白质分离技术》涉及技术多,包括盐析、离心、层析、电泳等。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少,难免注重技术、方法、手段,而忽视实验结果和目的性。这就造成学生对蛋白质分离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也就事倍功半。

3.有限教学资源条件与不断提高的实验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多年来,我院一直很重视蛋白质分离实验教学设备的购置。但学生数量的增加让教学设备的压力日益增大,设备采购资金捉襟见肘。加上以前采购的实验室教学设备与不断更新的科研设备在功能和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差距,采用落后的实验室教学设备进行封闭式实验教学,也难以满足学生对课程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甚至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4.对蛋白质分离的单元操作、设备及工程性内容不掌握。和化学工程一样,蛋白质分离由许多单元操作集合而成,需要工程化的理解和设计。现有教材及授课对原理讲解较多,多单元操作工程化的介绍很少,严重影响学生灵活掌握课程。譬如,学生对层析分离介质选择及应用不熟悉,对工业制备色谱系统不熟悉。

二、教学思想与理念

《蛋白质纯化技术》是一门非常注重具体实践操作、工程味浓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在众多的单元知识学习过程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将不同的单元串联起来设计某种特定生物产品的纯化工艺路线,并进行工程放大,适应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是检验课程教育成败的关键。《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实验教学理念是:强化基础理论,突出工程和应用理念,适当兼顾科研前沿发展,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与科研平台相结合,采用开放性、案例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课程改革拟打破该门课程传统的学生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环节相互脱离的教学方式,根据授课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不拘囿于固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安排,机动灵活地安排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操作时间,达到使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迅速有效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整套蛋白质纯化操作体系,彻底改变学生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还要学习蛋白质纯化方面课程的局面。本课程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下几点。

1.力求在有限教学条件下开展教学内容的创新,不断增强学生对蛋白质分离系列技术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在自行选择的模块实验中兴趣和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此外,组织学生进入工厂实习,实地了解生化分离设备与工艺路线的结合,并要求学生在实习报告中做出合理性评价,让学生更好地把书本与实际相结合,掌握分离技术的精髓。

2.努力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蛋白质分离技术教学效率。蛋白质品种多,分离技术广而新,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以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括编写新教材,建设先进的蛋白质分离教学实验平台,直观、带趣味性蛋白纯化技术的影像资料(如Flash模拟动画、视频),增加应用性强的实践观摩环节,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教学定位与特色

《蛋白质分离技术》教学改革的定位。

1.重应用,彰显教学目的性。如何使学生在众多的单元知识学习过程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将不同的单元串联起来设计某种特定生物产品的纯化工艺路线,并进行工程放大,适应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是检验课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强调技术的应用性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体现技术的前沿性。针对蛋白质分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依托科研平台坚实的基础硬件条件,将最新的科研实验条件在教学中展示、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缓解了实验教学条件的压力。

3.有条件地开展工程化培训,体现蛋白质分离技术的集成化、规模化、自动化。在教学中如何系统地介绍蛋白质分离技术、工艺、设备及单元操作,是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应大力抓实践环节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等环节,充分体现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工程性。

该课程有20年的建设发展史,有相对稳定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国内发酵工程专业最早开设的一门独立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我学院的这门课程依托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发酵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无锡)、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及国内最早的发酵工程博士点,为本科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依托。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技能和课程,《蛋白质分离技术》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课改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蛋白质分离技术涉及技术、工艺、单元操作、设备等。现有的教学内容重在技术,对单元操作、工艺设计、设备方面的介绍较少。在教学中如何系统地介绍蛋白质分离技术、工艺、设备及单元操作,是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及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还有与上述课程建设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建设。理论课上,通过课堂讲授、提问、思考题、讨论等方式实现教学。另外,我们要求学生翻译创新性或工程性论文,达到了解学术前沿发展,强化工程理念的目标。

实验课教学编写适合本专业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实验教材。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结合科研设备和教学设备,建设《蛋白质分离技术》实验教学平台,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分离设备条件。打破理论课必须讲授理论知识、实践课只能进行实践教学的束缚,授课老师可自由地根据所授内容的具体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充分利用现有的本科实验室条件和各老师本研究室的条件,分阶段对实验设备、实验过程进行观摩、操作,把理论知识及时消化,转化为实践技能。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结合科研经历的教学内容总能使学生因生动形象、言之有物而兴趣倍增。如介绍科研项目“谷氨酰胺转胺酶”中对发酵液内脂谷氨酰胺转胺酶分离工艺,在项目“腈水合酶研究”中对腈水合酶分离纯化工艺等。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内容,补充新技术,将新的科研成果实例与基本理论结合起来讲解,一方面充实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接触新的科技信息。例如:基因工程药物作为药物,纯度要求高,能否分离纯化其表达产物是该药物能否投入生产、走向市场的关键,而涉及的分离技术属于高新科技,在相应的课本中并不全面,故在讲课中充实了这方面的内容,详细讲述从蛋白质包涵体的产生、分离和复性方法。课堂上穿插介绍国内外相关企业重新设计学生实践操作的内容:包括更换待纯化蛋白样品的来源(拟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来源)及具体分离的目标蛋白(拟重组腈水合酶),增强学生对蛋白质来源的科学认识;简化目标蛋白的检测方法(拟HPLC法),提高对活性测定的方法更加科学的认识,也缩短在活性测定方面的时间;增加所用层析技术的种类(拟增加疏水作用层析、亲和层析)等,使学生对各项纯化方法有更全面的了解。

授课形式力求多样化、形象化。课堂上在讲解各种抽象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原理和操作的同时,拟增加些直观、带趣味性的介绍各种蛋白纯化技术的影像资料(如Flash模拟动画、视频)给学生观看,及时加深学生对于理论、操作等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实验过程的指导,采用小班上课,分组操作。针对目前的实验条件,计划将实验课分成三个小班,然后每个小班再分成两个小组。每位老师带领几名学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一整套操作,具备独立进行简单蛋白质纯化的能力。

3.教材建设。本课程现在使用的教材是自编的实验教材和讲义。我们拟为本科生编写《蛋白质分离技术实验》教材。

分离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分离科学;教学方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74-02

药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别于本科生,学生的重心由课堂逐渐转向实验室。学院开设相关课程的目的是为研究生在实验室内的科研活动提供思路和方法,更多起到的是指导性作用。《分离科学》这门课程研究的是物质的分离、富集和纯化的方法[1],囊括药学研究各方向都需要使用到的技术。因此,《分离科学》课程自1990年设置以来,深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各专业特别是药学院研究生们的欢迎。在药学院历年研究生选课过程中,《分离科学》的选课率均居第一,课堂听课率也名列前茅。此门课程由药物分析专业老师开办主讲,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日益发展,《分离科学》的教学体系也不断改进与完善。自我院开设《分离科学》课程以来,教学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现将我院教学模式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一、合理规划理论课堂知识的内容

课堂讲授是最为广泛接受的教学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课堂讲授往往辅以生动具体的多媒体展示,学生通过课堂即时记忆和书写听课笔记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分离科学》内容涉及范围广、分布零散,目前尚未出现通用的课本教材。我院老师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际的需求,不断更新授课内容,组织编写特色讲义,制作课程PPT,涵盖了从传统的溶剂萃取到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样品前处理内容,以及电泳、离心、逆流色谱、色谱联用技术等仪器分离方法。《分离科学》课程由几位各具讲课特色的老师讲授,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负责2~4章的教学内容,既最大化发挥老师的学术专长,又使学生在保持对该课程的新鲜感和浓厚兴趣的同时,接受全面系统的知识传授。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方法转变为多种教学方法,把讲授法、讨论法、问题式教学法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分离科学》采用课堂讲座、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多种灵活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随时跟踪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注重将一些新的科技动态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授课教师有意识地从宏观的科学研究思路,包括研究课题的选取、计划和实施,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的细节、科研论文的写作、发表等,全面展开了讨论。不同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切磋、交流和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开拓了学生的研究思维,丰富了他们的研究方法。

二、重视实验实践技能培养

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实验实践技能打基础。对于药学研究生来说,培养自主思考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实验课程是《分离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转为可动手可感知的实际操作。《分离科学》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提高课堂理论知识向实验实际操作的转化率,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时期开设不同内容的实验。如20世纪90年代,以色谱实验为主,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电泳、离心分离测定生物样品等实验。目前则逐步向综合性实验及现代分离手段过渡。如开设超临界流体萃取―核磁共振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目标产物、中药指纹图谱的快速液相色谱法和常规液相色谱法比较、药物的双水相萃取与荧光测定等。实验涵盖了样品前处理中的经典液相萃取、固相萃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液相色谱、核磁共振等仪器分离和检测方法。实验内容的选择既基础又具有代表性,通过实验不仅巩固了课堂讲授的知识,还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的仪器配置不断完善,新近引进的气相―质谱联用和液相―质谱联用高端大型仪器也相继投入使用,在未来的《分离科学》实验教学中相关的实验也将逐步展开。

三、邀请校外专家,增强学术交流

教学工作不能闭门造车,需多向其他开设《分离科学》课程的综合性院校学习经验。例如,我院曾邀请国内知名分离科学专家、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冯钰教授做客我院,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分离科学》课程的专题授课与讲座。讲课期间,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分离科学的实际应用,着重介绍了液相色谱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最新研究进展,就其自身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液相色谱柱填料的发展、新型液相色谱仪器及技术的进展及在药物研究、临床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解,以翔实丰富的实验例证和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将师生带入了分离科学与药物、临床、疾病分析等交叉领域的广阔天地。此外,冯教授还就目前分离分析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尖端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深入的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交叉学科的交流与学习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看问题的视角,拓展了科学研究的思路,收获颇丰。在课后,有些研究生也主动联系冯老师就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展讨论和合作研究。此外,我们还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际一流水平课程建设经费的资助下,拜访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就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等进行了交流学习。

分离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技击散打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87-03

1 前言

“技击”不仅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它还是中同武术几千年形成的精华与核心,也是中国武术项目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同历代劳动人民在实践斗争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是人与人之间使用各种手法、腿法、摔法或利用各种器械进行劈、刺、格、架等格斗方式,来达到制胜对手的攻防技术[1]。

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同时期,“技击”一词在当时已产生,战国思想家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著《荀子・议兵篇》中就首先用上了“技击”一词,他盛赞“齐人隆技击”,注:“齐人以勇力技斩敌者号为技击”[2]。在当时角力也已经普遍流行,为了交流武艺,每年春秋二季进行角试,天下武林高手云集一方,较技斗艺。

通过对我同武术技击的发展过程和前人技击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自古以来技击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环境与朝代的变迁,我国的武术技击都与不同的形式和不同方式,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当时社会的需要。在许多古拳论中都有关于武术技击方法的论述,虽然精辟,但却深奥难懂。

2 世界各种技击研究现状

王德新在《现代男子拳击运动技战术特征研究》中提出了现代拳击运动的制胜因素主要以“快”为主,技术“全”面;“连”续作战能力强;主动求“变”,灵活应“变”;“准”确预判,“准”确击打;击打有“力”,注重进攻效率;团队“控”制,突出整体,拳击技术的运用效果会受到对手出拳的速度、力量、击打部位、击打路线、击打距离、击打时机和击打节奏等要素的限制;现代拳击运动战术由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反击战术和相持战术构成…。

李兰忠在《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中提出了跆拳道专项快速力量训练,应以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腿法速度和步法速度为主要内容;步法速度的主要训练手段有多方向连续单腿跳,变向跑练习,单、双腿跳深练习,单、双腿“之”字跳跨越障碍物练习等;腿法速度的主要练习手段有平衡垫上单脚支撑屈髋抗阻练习,俯撑推拉球,平衡垫上单脚支撑伸髋抗阻练习,平衡垫上单脚支撑内收抗阻练习,平衡垫上单脚支撑外展抗阻练习等[2]。

王海霞在《柔道大外刈技术分析及实战运用》中提出了大外刈技术在柔道比赛中应用大级别运动员的应用次数和成功率均略高于小级别运动员;小级别运动员应用次数不多,但成功率高,大级别运动员应用次数多,但成功率低。大外刈技术在比赛中应用时机多样,具体表现为对架时、一方成跪姿时、双方成平行移动状态时、施技者先抢到底手时等时机;内股与大外刈的联络、双手背负投与大外刈的联络、抠腿大外刈的联络、大内刈与大外刈的联络、腰车与大外刈的联络等形式[3]。

赵芳在《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的研究》中提出了动作速度因子、灵敏因子、耐力因子是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中的主要因子,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3.527%。三个公因子的重要程度排序为动作速度因子>灵敏因子>耐力因子。运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代表性指标评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为现阶段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4]。

何强在《我国高水平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中提出了大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按其贡献程度进行排序分别为:力量柔韧因子、专项力量因子、动作速度因子、基础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灵敏因子。中小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素质是以速度灵敏因子、力量柔韧因子、专项动作速度因子、专项力量因子、基础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六大类素质进行排序[1]。

黄轲禹在《我同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我国组手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常使用的是拳法技术,而腿法和摔法的使用次数比较少;战术上多采用直攻战术,而对决定比赛胜负起到关键作用的综合性战术,由于存在我国开展空手道组手项目较晚,运动员多是从其他项目嫁接而来等原因,导致运动员还不能更好地理解组手竞技的战术意识与目的,造成技战术配合过于简单的问题[2]。

杨振兴在《泰拳运动在我同开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泰拳运动在我国大中城市发展势头强劲,但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泰拳馆数量少、规模小、经营管理尚不够规范;泰拳训练收费偏高、训练课程安排有待于完善;泰拳教练队伍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专职教练比例较小;泰拳习练者主要以中青年男性白领为主,受众面略窄;泰拳习练者日常交流较少,训练模式较为单一;同家对泰拳运动的发展较为重视,但目前赛制过于单一等[3]。

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都对各种技击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了各种的研究和阐述。提出了技战术特征、专项快速力量训练、技术分析及实战运用、评价指标、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战术特征及对策、开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等等各种方向的研究。但从实际研究的情况来看,多数研究者仅仅是在表象的一些外在和有形的问题来谈,很少上升到技击运动的本质或实质问题来研究。笔者认为,如能从技击制胜角度去探讨技击制胜的内在原因,可能会解决上述各位学者的一些相关问题。

3 武术与散打技击理论的研究现状

程啸斌在《技击学散打》一文中从散打的角度对技击学进行分析,透过不断重复出现的技击表象去研究技击的内在规律,以揭示技击的内在关系,为我们的技击行为行为寻找理沦依据的一本系统专业的书[4]。

邱瑞在《技击性运动概论及其制胜原理之研究》从技击性运动的内容、形式、分类、制胜原理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指出:动作拍位控制能力越强,制胜能力也就相对越强,其中尤以“后发动作拍位控制能力”对“后发制胜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5]。

马永通在《论武术技击制胜的五最要诀》中指出:技击五最诀之问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效的方法都是在达到最好的效果的前提下定义和理解的。它们之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都是变化的、相对的,即都是相对最好的效果来说的…。

李圣在《中同武术技击技术体系框架的研究》指}}1武术技击技术体系主要由徒手技击术(包括传统散手、散打运动、擒拿、太极推手)和器械技击术(短兵、长兵)组成。经过抽象提炼后可归结为动作要素、功力要素和战术要素三大要素[2]。

袁剑龙和王美娟在《关于武术技击思维模式的探讨》认为武术技击思维模式即指以服务于实战技击为目的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形式的集合。根据散打实战中运动路线和技战术的不同,可分为平面技击思维模式(义分为横向技击思维模式、纵向技击思维模式)和立体技击思维模式两类[3]。

吴兆祥、王诚在《试析武术技击法五大要素》认为武术技击是激烈而多变,要想掌握格斗的主动权,有效的制服对手,就必须在技术、战术、方位、心理、战机等五个方面下功夫。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4]。

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对武术散打技击的理论做出了各种有形的阐述,提出了技击的内在规律、技击性运动概论及其制胜原理、技击制胜的五最要诀、技击技术体系框架、技击思维模式的探讨、技击法五大要素等方面。但从实际研究的情况来看,多数研究者仅仅是在表象的有形而谈,很少从技击的实际对象和内在本质来研究。笔者认为,如能从技击思维角度去探讨技击至胜的原因时,可能会有更大发现,比如能够把技击过程中“技击思维”的内因素清晰,完整的整理出来,相信对散打和其它的技击项目的实战性与实效性是会有很大帮助。

4 散打训练方法研究现状

段建辉、姜传银在《防守反击技术在武术散打训练中实用性的研究分析》一文中将防守反击视为一种技术手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技术的实战性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总结出: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心理素质、实战经验是影响散打防守反击技术运用的三大关键性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加强身体素质和技术的训练、注重比赛中得分意识的培养、注重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金仓在《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技击时机与训练方法探析》一文中论述了散打运动练习者是否能正确运用正蹬腿的技击时机及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训练现状、“三度一差”比较、模拟实战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不仅正蹬腿法运用太少,而且运用时机不够精确,“三度一差”把握欠缺。文章提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为提高散打运动员和散打爱好者技击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2]。

田龙在《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意志及其训练方法》一文中提出了武术散打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须经教练员和运动员长时期密切配合和刻苦训练在比赛实战中不断总结,方能锻塑而成。培养优秀的武术散打运动员,必须把选材、技战术训练、身体训练和意志训练有机综合成体系[3]。

郑红运在《浅谈散打中的距离感及训练方法》一文中对散打技击的进攻、防守、防守反击中的距离感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距离感在散打技击比赛中的重要性。根据各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自身条件的不同,提出了散打技击距离感具的具体的训练方法,来更好的帮助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过程中有效距离的进攻与防守[4]。

李宏昌在《散打距离感的运用及训练研究》一文中通过运用比赛录像和文献资料法,对散打距离感的分类及运用原则进行探讨,并提出散打距离感的训练方法。

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对散打训练方法进行了各种有形的阐述,提出了防守反击技术在武术散打训练中实用性的研究分析、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技击时机与训练方法探析、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意志及其训练方法、散打距离感的运用及训练研究,浅谈散打中的距离感及训练方法等训练理论。但从实际研究过程来看,多数研究者仅仅是从训练的理论基础上而谈训练方法;笔者认为,从训练的实验研究角度去检验技击理论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比如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技击思维网的训练模式,使训练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吴兆祥.中国武术技击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

[2]李季芳.中国古代摔跤史略(上)[J].成都体育学院院刊,1978( 01):44-49.

[3]徐永峰,蔡青.同内散打运动的现状与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 03):20-21.

[4]赵芳.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Wushu Theory Luo Weidong

Zou Lihua

Abstract: With worldwide Sanda events and competitions in a variety of commercial television broadcast, Sanda also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scholars.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logicalinduction are us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Wushu, the status quostudy various of world attack and against games, making review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anda theory, Sanda trainingmethods, and to form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Sanda.

Key words: Wushu

分离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水质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应用技术

作为一种常见的水质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通过固相萃取的方式使溶质的分析能力大大提升,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医疗等领域。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还能对具有高沸点的有机物质及高分子物质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立足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特点,深入研究水质检测中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

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分析技术,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并在医疗、环境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实践,该技术立足于经典液相色谱的技术和理论,并辅以计算机、色谱柱,普遍应用于有机化学、食品卫生、环境科学等领域,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主要依靠高效液相色谱仪,该仪器的造价低廉、自动化程高,主要由高压输液系统、色谱分离系统、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中高压输液系统负责输送流动相,色谱分离系统负责将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处理系统是将分析检测的结果输出,并在数据处理器的帮助下完成记录与处理工作。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为了实现快速的分离分析,应该不断的对色谱柱进行完善。此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调整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压送流系统、色谱分离系统,使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水质检测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

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特点

(一)局限性

虽然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对具有高沸点的有机物质及高分子的有机物质进行有效的分析,然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品的易挥发性限制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使用范围,在离子型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工作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并不适用。此外,有些样品不容易汽化,沸点低,溶质在固定相的传质速度慢,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分离分析实验之前,需要根据实验对象的生物活性、费电、热稳定等性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判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否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2]

(二)分离效能高

分离效能高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重要的应用特点,在应用过程中,该技术能够根据溶质中的分析原理与气象色谱法差距,对热稳定性不足、高分子物质进行有效的分析及分类。尤其使用液相色谱的填充柱的分离效能,远远高于气象谱柱的理论大板数。这是因为液相色谱的的分离更加简单,相比气象色谱,液相色谱的分配很少受到分离过程中额外要素的影响,因此液相色谱分离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气象色谱的分离收益。

(三)选择性好

选择性如何,是评价一个分离分析技术的重要指标。液相色谱中有很多种柱填料,能够控制和改善分离过程中选择性,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流动相在分离的过程中会对载气产生影响,不仅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还能分析在性质上极为相似的同分异构体。

(四)分析速度快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分析速度很快,这得益于高压输液泵的使用,不仅加快流动相的流速,还能增加固定相的效能,使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尤其在低温的环境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分子间的色谱分离效率,从而加快分子的分析速度,通常来说完成一个无机化合物的分析仅需要几分钟。[3]

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一)水中农药的分离分析

农药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许多农民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过量的使用农药,不仅没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造成了大范围的水污染,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过度的使用农药,无法有效的提高产量,因为过量的农药不会被农作物吸收,反而会残留在农作物上,或者被水溶解。因此相关研究人员非常重视农药成分的分析,这不仅关乎农作物的产量,还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相比传统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性,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水中的农药残留物的含量、毒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水中农药的检测工作。此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还能在不挥发物质、热稳定不足的物质以及强极性物质检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可以通过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不连用在线技术检测出富集土壤、蔬菜以及水中的残留农药,可以说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水中农药的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应用于杀虫剂的分离、萃取,农药的检测等商用价值较高的领域。[4]

(二)水中酚类化合物分析

大部分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都会排放污染物,尤其在石油化工、造纸厂、炼焦等领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量很大,远远超过了周边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容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源的污染。酚类化合物是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如果用常规的水处理技术,很难获得满意的净水效果。如果长时间引用这种含有酚类化合物的水源,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出现头昏脑涨、出疹等症状。然而路酚类化合物也拥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可以提取用于消毒剂、杀虫剂的制作。在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中,使用气象色谱、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光度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水中的卤代酚物质分布情况、含量进行研究,并使用合适的分离分析方法进行操作。相比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适用性较弱。

(三)水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

水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挥发性,在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有的有机物质会产生碳氢化合物,这种致癌物质在全球范围分布十分广泛,因此加强水中多环芳烃物质的检测,也是水质检测的重要部分,水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特点在于不容易汽化,可以借助荧光检测仪等仪器,减少光信号的干扰,从而使反相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更加理想。[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分离高效能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水中农药,多环芳烃物质、酚类化合物检测当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卫.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及《出口中国苦水玫瑰油检验规程》标准的制订[D].兰州大学,2007.

[2]王传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奶业协会.第四届中国奶业大论文集[C].中国奶业协会:,2013:2.

[3]张婉,王覃,周悦,杜宁,李津廷,张经华.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10,04:119-122.

分离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军事,应用

 

一、ZigBee技术的起源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目前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存在很多这样的需求与应用情况。如采用传统的无线技术,虽然能满足上述要求,但存在着设备的成本高、体积大和能量消耗较大等问题,针对这样的应用场合,人们希望使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能量消耗小和传输速率低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有着能量消耗低、数据速率低和通信范围小的特点,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ZigBee名字来源于人们对蜜蜂采蜜过程的观察,蜜蜂之间是通过跳zigzag形状的舞蹈来相互交流信息,以便共享食物源的方向、距离和位置等信息。而蜜蜂自身体积小,所需能量小,又能传送所采集的花粉,因此用ZigBee代表具有此类特点的无线通信技术。

二、ZigBee技术的特点和协议构架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具有统一技术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的特点。。可以下作在2.4MHz国际免费频段ISM(Industrial Science Medical band)。它的底层借助于IEEE802.15.4通信协议。。ZigBee技术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ZigBee技术适合于承载数据流量较小和QoS的要求不高的业务。。国内一些新兴的ZigBee技术方面的公司像深圳旭昂和成都西谷正在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三、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

利用ZigBee技术组成的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是一种低速率的无线个人区域网(LR-WPAN )。在一个LP-WPAN网络中,由节点功能上的不同可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功能的设备:一种是全功能设备(Full Function Device),另一种是精简功能设备(Reduce Function Device)。在网络中,FFD通常有三种工作状态:作为个人区域网络的主协调器;作为一个协调器:作为一个终端设备。一个FFD可以同时和多个RFD或多个其他的FFD通信,对十一个RFD来讲,它只能和一个FFD进行通信。

在ZigBee网络拓扑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设备,这个设备可以是一个FFD也可以是一个RFD;在同一个物理信道的POS(个人工作范围)通信范围内,两个或以上的设备就可构成一个WPAN。但是,在这一个网络中至少要有一个FFD作为PAN的主协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