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观调查报告范例6篇

婚恋观调查报告

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1

(讯)七夕节,在“牛郎织女”再度相会前夕,《2010年中国相亲现象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报告下载:b2b.toocle.com/zt/down/2010xq.pdf)在“爱情之都”杭州正式对外,该报告由中国红娘网(hongniang.com)与浙江理工大学“相亲现象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研究组联合。据悉,这是国内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对当代大学生相亲婚恋观的一次调查。

近年来,功利性的社会价值观对大学校园这块净土的侵蚀,城市里高昂的生活成本,各种因素或明或暗地交织在一起,严峻的社会形势正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尚未走出校园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

尤其近日来,各大电视台相亲节目掀起一股收视热潮,相亲节目影射出当代人对婚姻以及恋爱的看法,也可能对大学生的婚恋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各种“相亲活动”层出不穷,从婚介所、交友网站、媒体,到公园、酒店、餐饮场所等,无不踊跃参与积极推动,也使得沈城“相亲经济”颇为红火。

随着“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在“相亲”这个话题。一些时尚交友网站也开始频繁的举办单身派对、时尚的万人相亲大会、婚博会、专业媒体组织的大型交友活动、大大小小的婚介所推出的见面专场……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此类迎合了大众口味的受访人数占总人数的75%以上。从广电总局针对相亲类电视节目专门下发通知后的表现来看,现今的相亲节目已经不再是娱乐类节目,不再会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言语。调整后的相亲类节目也给了大家不一样的感觉,相信之前产生的影响也会由此减少。(文/约莫)

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2

对此,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对于另一半恋爱经验的态度反映了国人恋爱观的逐渐开放,以前男性可能都会有一种初恋情结,总是希望自己是对方 的初恋,恋爱对象越单纯越好,但初恋成功的概率很低,张佳芮说,恋爱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大部分男女,只有经历过一两次恋爱,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理 想中伴侣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对于离异人群来说,他们更加需要找能彼此体谅包容的对象。

与恋爱小白不受欢迎相反,随着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件新鲜事,但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对婚前同居的态度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对于离异男来说,在婚前试婚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据世纪佳缘婚恋报告显示,离异女性比未婚妹子更能接受婚前同居,77%的离异女性愿意尝试婚前同居试婚,未婚女性的这一比例只有64%,还有 34%的未婚女性表示没结婚怎么能住到一起而坚持婚前试婚的离异女性和未婚女性只占到3%和2%,婚前同居这件事,普遍来说,女性比男性更谨慎、接受 程度更低。

而超80%的男性接受婚前同居试婚,而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男性则认为婚前试婚很有必要,有12%的离异男表示不试婚怎么行,试婚成许多离异男再婚的必修课。

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3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网络调查

三、调查对象:中国适婚网民

近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与百合网联合《20xx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其中的最不受欢迎的职业排行榜中,空姐、导游、记者入围,被戏称“没人要”的职业。昨天下午,记者采访郑州多家婚姻介绍所得知,公务员、教师最受郑州单身人士欢迎,而空姐、导游也确实存在恋爱难的情况。

谁来执掌家庭财政大权

五成多女性想让男性婚后上交工资卡

《20xx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采用互联网线上调查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5074x份,覆盖全国,河南省占3.7%,主要涉及大众关于婚姻、恋爱、择偶的态度。

调查中,“谁来执掌财政大权”成为新婚夫妻婚后面临的重大分歧之一,53.2%的女性认为男人婚后应该上交工资卡,但仅有x7.9%的男性持此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有车有房,“男性收入稳定”更易获得女性青睐。调查中,8x.8%的人认为男人有稳定收入就可以结婚,89%的女性把“有稳定收入”排在最前。不少受调查女性表示,“男人可以没房没车,但必须是潜力股”。

百合网首席婚恋专家周小鹏向大河报记者分析说,当今时代,女性在婚姻中有很强的不安全感,掌握“财政大权”会增强女性对婚姻的保障性。“女性更重视男性有稳定收入,可能与新《婚姻法》出台有关,房、车属于男方婚前财产,稳定收入在婚后则是共同财产”。

不过,昨天下午,记者采访郑州多家婚姻介绍所后得知,有房仍然是郑州单身男女重要的择偶标准,“结婚不是为了离婚,郑州不少单身女性还是将有房放在和有稳定收入同等重要的位置”。

哪些职业最不受欢迎

空姐、导游、记者,“忙”丢爱情

在报告的“最不受欢迎的职业”排行榜中,娱乐圈工作位列榜首,其次是空姐和导游,记者也入围榜单。

对此,该婚恋报告撰写人之一、北师大心理学院王治国表示,公众可能根据自身的认知,对一些职业产生刻板印象,进而把这些职业标签化,比如娱乐圈比较乱,媒体忙等。他建议不要用刻板印象去全盘否定某个职业,因为每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存在差异。

对于导游入围“最不受欢迎的职业”,河南中国国际旅行社导游张婉琳表示理解:“我们公司200多个导游中,单身的大概占到七成,很多员工是到30岁才结婚”。

她表示,导游要经常出差,缺少时间谈恋爱,并且越是节假日越是忙碌,“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在工作,‘时间差’也让我们很少有机会谈恋爱”。

她还说,导游因见多识广,择偶标准也会比较高,这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记者昨天采访的郑州多家婚姻介绍所普遍表示,在郑州,公务员和教师最受欢迎,而普通私企工人、商场导购相对来说找对象比较难,“女教师比较受男士欢迎,男公务员比较受女士欢迎”。

对于导游和空姐的婚恋,陇海路上一家婚介所琴女士坦言,成功率不太高,“导游要经常出差,而空姐经常三五天才回来一次,手机经常处于无法接通状态,安排一次见面都很难,这直接影响了成功率”。

周小鹏也分析说,婚后双方需要安定,希望有一人能够照顾家庭,榜单上很多职业因为工作原因,在家庭上投入的时间相对会少,常会被认为很难顾家。

你有异性知己吗

异性知己越多,越难找对象

所谓异性知己,是指比朋友近一点,比恋人远一点的关系。调查中,近五成的单身男女在现实生活中有异性知己,其中有“蓝颜知己”的女性占47.4%,有“红颜知己”的男性占45.7%。其中,男性更多与异性知己分享自己遇到的感情困惑,而女性更多地与异性知己分享工作问题。

异性知己越多,越难找到恋爱对象?周小鹏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在婚姻或恋爱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是分享,但异性知己常充当这样的角色。因为不牵涉经济因素,异性知己常成为无条件沟通的对象,起到感情支持,还无需承担婚姻、恋爱中的责任”。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长期在郑州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他就有不少遇到异性知己导致婚姻或恋爱矛盾的案例。他建议,有异性知己的男女要学会把握好“度”,不能超越界限,一般要把婚姻或恋爱对象放在前面,不能因为异性知己而影响婚姻或恋爱。

【说法】

婚恋报告,不必太在意

在不少人印象中,婚恋报告层出不穷。的确,去年xx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世纪佳缘网站联合了《20xx至20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一个月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与百合网携手的《20xx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又出炉了。

各种婚恋报告让人眼花,还存在结论相左的情况,因此有人质疑,不是“婚恋报告”而是“婚恋广告”,看完一笑置之,不必太过当真。

婚恋报告究竟对单身男女的婚恋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此,蔡劲林认为可作为参考,但不必太在意。

同时,他认为不能无视报告的商业气息,“婚恋报告多是为婚恋网站服务,有一定的商业目的,如果太在意,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加剧‘单身焦虑’”。

中国人婚恋状况变化

2019年

我们曾单纯而感性

《2019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择偶指标中,77%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品性格是择偶中的最重要标准,经济实力只占3%。

2019年

婚恋开始混沌

《2019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70%的被调查者开始认为“门当户对”是婚姻首要考虑的问题;74%女性不接受薪水女高男低,4x%女性认为择偶对象必须有房。中国人的择偶标准开始挂钩于物质经济,房子、存款,同性格、人品并驾齐驱。正在择偶中的“剩男剩女”,开始迷茫不知所措。

2019年

爱情变复杂

2019年各大婚恋网站都经历了一次会员注册量的迅猛增长。诸如“猎婚”、“裸婚”、“隐婚”、“婚活”等新词蜂拥而出。

2019年

房子成障碍

2019年关于女人对结婚前男人需要具备的经济条件的看法,92.8%的女性认为,男人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再结婚比较好。同时有超过70%的女性认为,跟有房男结婚比较靠谱。同时,近50%的男性也认为,有房是结婚必须的经济基础。

20xx年

继续剩下or裸婚

20xx年楼市迎来了史上最浓重的观望期,婚恋业也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两眼一闭索性裸婚,要么继续高标准严要求地剩下。

调查数据

53.2%的女性认为男人应该上交工资

仅有x7.9%的男性持此看法

相比有车有房,“男性收入稳定”更受青睐

89%的女性把“有稳定收入”排在最前

有“蓝颜知己”的女性占47.4%

有“红颜知己”的男性占45.7%

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4

近日,一项针对6万余名“黄昏恋”人群的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在寻找另一半时最重视对方的生辰八字和生肖属相;而超过三成以上的受访者坦言,对性的渴望是促使其寻找“黄昏恋”的主因。

观念改变更多子女支持父母一辈“黄昏恋”

这一调查由国内一家大型婚恋网站发起,选择该网站54-63岁及63岁以上的年龄段的注册会员作为调查对象,样本量总计6万3千余人。调查显示,“黄昏恋”如今已十分常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重要原因之一,是如今的子女大多对父母的“黄昏恋”持支持的态度。

根据调查报告中提供的数据,超过40.6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子女支持并主动帮忙为自己寻找另一半;26.12%的子女表示尊重老人自己的意愿。明确表示反对父母“黄昏恋”的,仅占8.21%。从数据中不难看出,“黄昏恋”早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见不得人”的事,子女对于父辈“黄昏恋”态度的变化,也折射出了社会文明水平的进步。

迷信作祟寻找另一半先看命中是否“相克”

老年人寻找另一半,最看重什么因素?结果令人稍感意外。调查显示,仍有为数不少的老年人难以摆脱迷信思想的束缚,有38.43%的受访者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作为考量另一半的首要因素:八字相合则有缘相聚,若命中“相克”则宁可忍痛割爱。

此外,生活习惯也是老年人在“黄昏恋”过程中十分注重的因素。据情感专家分析,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养成已久,很难轻易改变。让两个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老人去适应对方,存在极大困难。因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黄昏恋”告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老年人对婚姻质量的重视。

孤独难耐超三成老人征婚为满足性渴望

调查报告显示,34.19%的老年人仍然有对性的渴望和追求,希望得到适当的性满足,而这亦是他们选择追寻“黄昏恋”的主因。据情感专家分析,老年人的性往往并非单纯的,也是满足男女双方相互认为还有必要的一种情感需要,它能给人幸福与满足,只是旧观念和社会的影响使得很多老年人不愿说出或抑制自己的需求。

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5

2017湖北省最新恋爱账单调查报告出炉

武汉成跨地域婚恋最多的城市

付出是爱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报告显示,花尽时间陪伴对方、跟随到对方城市生活、孝顺对方父母、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对方保管、为对方的梦想而努力的这些行为均上榜,是人们在恋爱中主要的付出行为。

而其中就 跟随到对方城市生活这一项深入研究,会发现一线城市中流动人口愈多,面临的异地婚恋情况也愈渐增长,是否为了爱情而选择到对方的城市生活也是年轻人要面对的问题。调查发现,五成80后愿意为爱跟随去对方的城市生活,此占比最多远超其他年龄段人群。数据显示,武汉、南京、成都、深圳、杭州是情侣较愿意为了彼此而迁居的城市,由此可见,这些城市的外地媳妇外地女婿是最多的。

超7成人恋爱月花费在2千以内

购物、旅游成消费巨头

恋爱的甜蜜时光,各项花费自是少不了。调查显示, 72.64%的单身男女认为恋爱月花费1千到2千是合理的,花费占比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就消费而言,32.6%的男性认为逛街购物为恋爱花费中最大开支,将女性钟爱的买买买视作钱包的头号大敌,其次为旅游和娱乐;而女性则认为旅游为最大开支,其次为逛街购物和娱乐。

8成女性希望另一半收入2倍以上

8成女性希望另一半收入2倍以上

已到谈婚论嫁的人也都过了有情饮水饱的年纪,经济收入也一直备受关注,报告显示,半数男性认为理想经济状态是男女收入相当,36.3%的男性认为男士是女士收入的两倍仅15.2%的女性认为理想经济状态男女收入相当,有超五成的女性希望男士的收入是女士的2倍,更有30.3%的女性希望男士收入是女士收入的3倍及以上。

一线城市男性婚恋经济压力大

可见男性在婚恋层面上的经济压力日益加大,从数据上来看,一线中心城市男性面对来自婚恋经济压力依旧遥遥领先,女性要求居高的城市排行中,北京位居榜首,其次为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和西安。

一线城市男性婚恋经济压力大

对此,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认为,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男士被赋予养家糊口的重任。而当代社会里,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女性的能力和价值已经大大提升,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男性,不必要在经济上太过依赖男士。同时指出,若以苛刻的经济要求而错过了品行佳性格好,诚心相待的对象,实为得不偿失。

八成男女追爱耐心值不足半年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各种快餐文化、速成概念大行其道,也改变着人们的情感观念和情感耐心,也让现实中的单身男女在感情上只争朝夕。报告显示,79%的男女表示,在追求感情这件事情上愿意花费的时间最多不超过6个月,更有35%男性和44.4%的女性不足1个月。仅有21%的人愿意花半年以上的时间去追求心仪对象,有趣的发现,这群人中90后占比最多,可见90后在追爱的过程中更加执着。

八成男女追爱耐心值不足半年

而一旦表白被拒,51.09%的男女会选择直接放弃,仍有31.86%的人愿意花一个月的时间争取机会,仅有17.05%的人会选择半年以上用坚持感动对方。

恋爱是相互吸引的过程,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表示,在追求上,时间太短,对方可能还不够了解你。因此,如果双方的接触频次较高(包括电话或网络联系),三个多月就可以判断是否能吸引到对方。如果频次较低,可以把追求期延长到六个月的时间。

恋爱易遇3年之坎 1年谈结婚最佳

婚姻有7年之痒,恋爱则有3年之坎。调查显示,近六成的男女认为恋爱3年都不提结婚就会面临分手危机,超过9成的男女认为,恋爱一年或者更短时间即可安排见家长。尽管如今大龄单身的趋势愈来愈强,七成单身男女依然认为26-30岁的年龄区间才是最佳结婚年龄。

上海沈阳高产宠妻狂魔

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6

中学生认可比例上升

国内许多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学生对婚前持反对的态度,自1990年以来,中学生赞同及认可婚前的比例明显上升。

北京市7所中学中,26.6%被调查的初中和高中学生对婚前持认可或宽容态度,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婚前持否定态度。

辽宁省阜新市四所中学888名初二、高一、高二学生的调查也报告了类似的结论,即大多数中学生反对婚前。但在调查中,有29.3%的中学生对"计划马上要结婚的人可以发生"表示赞同;16.4%的中学生认为"一见钟情就可以发生";7.8%的学生认可"只要对方能给好处就可以与其发生"。

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对婚前所持宽容态度的比例有所增加。有61.2%的高中生认为可以发生婚前,男生持赞同态度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张志红等对天津市高中、中专、技校学生的调查结果则显示,近一半的学生(44%)认为只要双方相爱或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1/2多的学生认为青春期较早的性体验对身心健康不利,10%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甚至有4.5%的学生认为性经历对青少年健康有利。

农村的中学生对婚前的态度相对保守。成都市某郊县三所普通中学被调查的初中生中,绝大多数(75.0%的男生和88.4%的女生)反对婚前。而陕西省的郑全庆等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83.6%被调查的高中生认为中学生不应该发生。但湖南省益阳市的调查结果却不同,8所农村高中的女高中生普便对婚前持宽容态度。尽管有30.96%认为婚前是不贞节的行为,但近70%的女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34.91%)或真心相爱(34.13%)就可以发生婚前。

大学生态度更加开放

1990年以来,国内许多研究者就大学生对婚前所持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对发生婚前持较宽容的态度,多数大学生认为只要是基于爱情和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当代大学生对婚前的态度更加开放。

上海市两所医学院校的学生(16~26岁)中有87.33%的男生和73.13%的女生认为"只要基于爱情"或"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绝大多数学生对婚前持较宽容的态度。

浙江三所大学1130名大学生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调查中74.4%的大学生对婚前持宽容态度,35.3%的学生认为"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婚前",39.1%的学生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且男生持宽容态度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女生;只有17.7%的学生认为婚前"应受道德谴责";0.7%的学生认为婚前"应受法律制裁";没有人认为"应受行政处分"。研究中,有相当多的男生认为"婚前应该尝试性生活",男、女生持此观点的比例分别为66.0%和16.4%。男生对婚前所持的态度较女生更为宽容。

广州地区8所高校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大学生对婚前持宽容态度"这一结论。调查中,71.6%的本科生不反对婚前与恋人发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37.4%)认为婚前发生与道德无关,半数以上的大学生(54.5%)认为,的道德准则是双方相爱而不是婚姻。

在对北京市5所大学学生的研究中,虽然有54.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在大学生中应该绝对禁止婚前的发生,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双方相爱(60.9%)、双方朋友关系稳定(54.4%)、正准备结婚(60.6%)的情况下发生婚前是可以接受的。约1/3的学生(36.3%)认为婚前是人类的生理需要,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双方同意(35.3%)、对方只有一个(39.2%)、是安全的(32.5%),婚前可以接受。

未婚青年态度较为开放

1、城市外来未婚女青年对婚前的态度。

城市外来的未婚女青年是一个特殊的脆弱人群,不仅缺乏有关生殖健康的知识,而且几乎得不到生殖健康服务,但其婚前十分普遍。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太原和贵阳开展的定性研究发现,多数对象对婚前持有条件的理解和容忍态度,即只要双方彼此相爱,准备结婚就可以发生婚前。与在家乡相比,她们的态度都变得较开放,认为"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应向城市人学习,变得开放一些""只要没人知道,发生婚前也不会使父母丢脸"。观念开放、寻求精神寄托和经济靠山是其发生婚前的主要原因。

多个定量研究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未婚青少年对婚前持较为宽容的态度。对北京市和郑州市5455名15~24岁未婚青少年调查中,39.7%的青少年对婚前持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而崔念等1998.11~1999.10对成都地区3335名15~22岁未婚青少年的调查也报告了,近半数的未青少年(44.6%)认为婚前可以理解。

2、对婚前妊娠和人工流产的态度

绝大多数中学生明确表示不赞成婚前妊娠,但仍一定比例的中学生对婚前妊娠持认可或宽容态度。北京市一项对12~18岁中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77.8%的中学生对婚前妊娠持否定态度,但仍有11.5%的中学生对未婚先孕持认可或宽容的态度;调查中87.1%的家长对婚前妊娠持否定态度。程怡民等报告了类似的研究结果,有较高比例的青少年对婚前妊娠所持的态度较为宽容或无所谓(54.4%),男性所持的态度较女生更宽容。

尽管不少青少年表示,如果到了结婚年龄就会以赶紧结婚的方式来对待婚前妊娠(49.6%),但仍有近半数的青少年(41.1%)认为会去做人工流产。事实上人工流产是青少年解决婚前妊娠问题最主要的方式。但人工流产往往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多个持开放态度

什么是理想

近10年的研究显示,青少年认为最理想的应是感情相投、人品与素质好、年龄相当的年轻人。

北京市对3086名婚检青年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青年认为择偶的首要条件是感情相投次要条件外貌气质以及对方的经济条件、职业、家庭条件。女性较男性更注意对方的经济条件和职业特点。50%以上的青年认为男性和女性最佳结婚年龄为24~26岁。

另一项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349名三、四年级大学生中的调查表明,影响大学生择偶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品、性格、气质、才华、处世能力、受教育程度、外貌、情趣爱好、收、年龄、家庭背景、地域,反映出大学生择偶更注意个人素质,而相对看轻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地域因素。多数大学生(59.9%)认为男性适宜的结婚年龄在25~30岁之间;84.1%的女大学生认为女性适宜的结婚年龄为25~30岁之间,而一半以上的男生(52.7%)则认为女性适宜的结婚年龄在25岁以下。

对多个持开放态度

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大多数是其恋人,少部分是熟人、亲戚甚至陌生人。以非恋人为其的青少年多以获得好处为目的,其往往是能交换金钱、地位和荣誉等的对象。陈晶琦等对中学及中专学校学生的多项研究报告,约有0.7%~7.8%不等的学生认为"只要对方能给好处就可以与其发生"。李爱兰等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79%)的是其恋人,但仍有约1%的大学生,其为交易性(女生为0.9%,男生为1.0%)。郑立新等对广州市流动人口未婚女工的定性研究也报告了,出于对金钱的追求或由于无专业技能及受环境的刺激,有相当多的未婚青年女工的为交易性。

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报告,有相当大比例的青少年对婚外、有多个持开放态度。

12~18岁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1.58%的中学生认为可以建立多个恋爱关系,13.81%的中学和平方公里可婚外恋,还有约10%的中学生对外恋不置可否。李春玲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在北京市被调查的691名12~18岁中学生中,对婚外持认可和宽容态度者达14%。

大学生对有多个所持的态度更开放。在河北5个市9所高校被调查的7310名大学生中,近一年的男生(49.18%)和1/4多的女生(27.86%)明确回答婚外可以理解,22.25%的男生和13.78%的女生认为有多个无可指责。大学生中约1/2的男生(49.88%)和1/3的女生(34.59%)认为基于爱情和配偶同意就可以发生婚外的结果,且男生所持的态度较女生开放。

对上海市两所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了1/2多(51.38%)的男生和近1/3(31.76%)的女生对婚外性和赤所持无所谓的态度。可以有多个的观念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

应该采取避孕措施

一份对3335名15~22岁未婚青少年的研究报告,93.5%的未婚青年认为,未婚青年如有,应采取避孕措施;70%表示在性们要求时会同意使用避孕措施;近半数(45.5%)的未婚青少年认为应该主动向未婚年轻人提供避孕药具服务。绝大多数被调查的未婚青少年回答适合其使用的避孕措施主要是、口服避孕药和安全期。

同时,有关研究还发现,未婚青年常常对避孕药具的副作用表示担心,并认为使用避孕措施比较麻烦。对北京市某区306名18~24岁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的调查结果显示,78%的女青年认为口服避孕药对健康有害,40%认为长期使用避孕药会引起不孕;1/3左右的未婚女青年认为使用会减少(38%)或感觉不适(31%);34%表示使用避孕药具太麻烦和耗时。

国内学者对未婚女青年使用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研究。上海市的一项研究发现,具城市户口、文化程度较高、对人工流产影响健康的认识比较清楚、母亲管教严的未婚女青年,在首次性生活时更倾向于使用避孕措施;北京市一项对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的研究则表明,对避孕知识了解越多、对意外妊娠风险认识越明确、认为计划生育服务越容易获得,未婚人流女青年使用避孕措施的可能性越大;其男友同意使用避孕方法、与男友讨论使用避孕方法的未婚人流女青年使用避孕措施的可能性越大。

性成熟提前增多

性成熟提前,渴望异性关爱

尽管存在地区差异,但从多数研究来看,90年代我国地区女性的月经初潮年龄为13周年,男性初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4周岁,与80年龄相比均明显提前。因此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均有不同程序的"性早熟"现象。生理上的早熟必然导致心理上的早熟,青少年与异往年龄提前,比例增加。"早恋"已成为中学生家长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恋爱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高中生中的比例高于初中生。研究发现,高中生中约1/3曾经恋爱过,正在恋爱的比例为15.2%。

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的恋爱与成人恋爱有明显的不同,很少是以婚姻为目的,多数只是出于好奇或成人行为的模仿。中学生中曾经写过情书或与异性约会的比例均低于曾恋爱过的比例。中学生的多数恋爱只能归于成长过程中异性间的一种较亲密的交往。学生自己也反映,感觉与异性在一起比较有意思,男同学比较宽容、大度,而女同学在外语、语文方面的学习中有优势,交往中可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双方共同进步。但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这种交往似乎缺乏正确的反应。有学生报告,学校为了防止他们谈恋爱,禁止男女生交往,晚自习时老师只要看到男女生单独在一起就点名批评,他们很反感。现实生活中因老师或家长的误解使本来只是一般交往的学生真的谈起恋爱的报道也不少见。由此可见如何对中学生的异往进行引导,既满足身心发育的正常需求,又避免一切不良的后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自我比例提高

自我是指对象自身对性活动的追求和自我满足方式。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性唤起(或性冲动)、性梦、性幻想和。初中生报告有性冲动的比例最高 为20%,高中生最高可达40%,而在大学生中已有性冲动的比例更高,男生中最高达90%。

潘绥铭教授的研究显示,首次性唤起时男生的平均年龄为14周岁,而女生为16周岁。

伴随着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许多人经历过白日的性幻想和夜晚的性梦体验。在石家庄的研究显示,初中生42.3%有过性梦,而高中生56.1%有过性梦,男生的比例均高于女生。首次有性梦时最小年龄为12岁。大学生中作过性梦的比例更高。95.0%的男大学生和68.5%的女大学生已经有过性幻想。值得注意的时,尽管女生因性梦而害怕、因性梦而自责、因性梦而有罪恶感的比例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与同伴交流性梦的比例也高于女生。女生是性意识困扰和心理冲突的高危人群,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系。的发生率在不同的研究中差异较大,如中学生中最低不到5%,最高达70%,多数为15%~30%。对象的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男生的率高于女生。男女初次的平均年龄几乎相同,但不同地区初次平均年龄有差异,最小为14周岁,最大为17周岁。尽管多数学生认为对身体健康无害,但仍有部分学生后有犯罪等不安的感觉,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对粤东地区两所大学1~2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约1/3的对象后自责、羞愧和苦恼。与80年代开相比,90年代末大学生对有正确认识的比例有明显提高(分别为40.92%和30.1%),提示性教育对改变学生的观念是有效的,但仍有33.56%的对象认为有害。

看描绘的文字或图像最易引起各种自我的发生。其他诱因包括与异性的直接接触、阅读描写爱情的文艺作品等。各种媒体中有关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促使青少年发生各种自我甚至直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青少年直接接触黄色制品的途径较多,上海王书梅等的研究发现,30%的高中生接触过色情制品。河北赵宠儒等的研究发现,52.94%的男大学生和18.15%的女大学生自我报告看过黄色制品。而北京和广州两地参加婚前体检的对象中有1/3报告接触过黄色制品。对全国11个省市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自己认为"看过黄色书刊或影视"是第一大不良行为。

有过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性成熟的提前和性观念的日益开放,青少年的发生愈趋广泛。拥抱、接吻等边缘的发生几乎与恋爱的比例持平。研究发现,28.2%的男大学生和40.4%的女大学生有异抚的经历。

报告的异性发生比例在不同研究中差异较大。中学生中报告的比例最低不到1%,1%~2%的有一定比例,多数在5%左右,地区差异不明显。但广州市中学生中,23.5%的男生和11.7%的女生有过。

大学生中曾发生过的比例高于中学生,多数研究发现比例在10%左右。

对西北大学654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8.41%有,男生中的比例高于女生(分别为11.61%和5.04%),高年级高于低年级(分别为14.29%和3.40%),理科生高于文科生(分别为11.05%和5.14%)。

广州大学生中有的比例为14.1%(男女生分别为22.5%和7.4%)。张河川等1993年对云南省10所大学4189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3.08%有过,男女性的比例.07%和1.41%。对该省三所大学2557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云南大学生中有的比例达14.3%(男女生分别为19.4%和8.4%)。

对全国大学生性文明状况的对比研究显示,大学生承认有、填写初次性接触年龄、避孕方法、与异性有搂抱行为及与异性有接吻行为的比例均有上升,两次调查的比例分别为50.5%和39.0%、20.5%和10.7%、18.1%和9.8%、39.7%和29.9%及38.6%和26.8%,10年内有的比例几乎增加了一倍。

虽然各地的调查结果显示,大中学生中男生有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但男女生回答的真实性可能不同。广州女大学生对是否有问题的漏答率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7.6%和2.8%)。

同年龄社会青年的发生比例比在校学生高。

对北京市和郑州市5455名15~24岁未婚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对象中有的比例为7.31%,其中男性为10.02%,女性为4.37%,15~19岁组比例为5.45%,20~24岁组为10.53%。中学生为4.37%,大学生为7.43%,非学生为11.81%。

对成都地区15~22岁青年的研究发现,总的发生率为11.61%。农村地区对象的发生率高于城市对象。对上海市参加婚前体检对象的调查也显示,农村青年婚前的发生率高于城市对象,初次的平均年龄则小于市区对象。

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首次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8岁。首次发生时,女性最小的只有13岁。上海涂晓雯等的研究显示,对生活没有目标的对象,首次发生时年龄较小。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阻止其的原因主要为快报伤害对象的感情(37.4%)和害怕各种后果(20.3%),而认为其不符合道德的只有4.7%。

即使未发生不良的健康后果,对未婚对象的心理也有不良的影响。因为这种行为与社会传统标准相悖,当事人往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多数研究发现,首次后相当比例的未婚对象有不良的心情反应,特别是女性,既后悔一时的冲动,又害怕怀孕等不良后果。广州夏苏建的研究发现,有的大学生中,57.0%的女生和21.7%的男生担心"婚前对以后的婚姻产生不良影响"。

避孕服务影响未婚青年避孕

因为知识缺乏及其他原因,未婚对象性生活时的避孕使用率较低。不同特征对象的避孕使用率差异较大,但均低于50%。

北京市5所高校1310名在校各年级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承认有过婚前性经历的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5%和13%,首次时,只有42.2%的人使用了避孕措施。医科大学生首次中避孕措施的使用比例为47.8%。

对上海参加婚前体检女性的调查发现,首次发生时,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为21.8%。北京市调查发现,婚前体检首次发生时55.4%没有采取避孕措施。

人工流产妇女中首次时87%未使用避孕措施。在人工流产女青年中,仅有13.0%在过去的12个月中坚持每次都使用避孕方法,偶尔使用和从未使用者的比例分别为26.4%和26.8%。北京和上海人工流产女青年意外妊娠的原因分析发现,约70%的女青年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妊娠,其余多数为避孕失败。随着性教育的加强,未婚对象首次发生时避孕措施的使用比例呈现增加趋势。

上海的研究发现,首次发生时,常用的避孕措施主要是(42.8%)、体外(24.0%)、口服避孕药(17.5%)。

北京的男女大学生中半数以上使有的是避孕效率很低的体外方法。人工流产女青年避孕使用者中约43%使用安全期和体外排精方法,在避孕失败人群中使用安全期和体外排精方法分别占50%和25%,而使用和紧急避孕药者仅占15%和8%。不使用避孕措施和使用避孕效率较低的方法成为未婚女青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用过避孕方法的对象中,56%是男方先提出,44%由女方先提出,女方的主动性仍然不足。

对年轻人有而未使用避孕措施原因的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不会怀孕和突然发生没有准备。大学生中未采用任何措施的主要原因为:事前未预料到会发生婚前;缺乏避孕知识;认为不会造成怀孕。从未使用避孕方法的人工流产女青年中,"没想到会怀孕"(73%)是不避孕的最主要原因。对云南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有的大学生中,66.1%不会使用,53.1%的男生和75.5%的女生认为,去买感到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