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设计论文范例6篇

场景设计论文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1

1.1植物配置不适合广场气候

凤凰山海拔近8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针、阔叶与落叶混交植物,山上树种有马尾松、柏树、栎树等,以柏树为主,一年四季常青,荆棘杂草共生.而广场栽种了800余棵香樟、皂角、银杏、水杉等高大乔木,红槿木等灌木4000㎡,草坪、麦冬14000㎡.由于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四周没有高大的建筑群遮风挡雨,终年处于风口上,广场植物栽了一批又一批,成活率却较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1.2土壤不适应植物生长忽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土壤里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而巴人文化广场在原页岩砖瓦厂的旧址上修建,烧砖将大量比较疏松的表层土、下层土取走,只剩下缺少养料的岩石层土,非常贫瘠,同时,属山地森林酸性黄棕壤,四川俗称石谷子,粘土少,石子多,植物难以生长.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凤凰山地貌特征,忽视广场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广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设计者缺乏对植物生态习性的了解,忽视凤凰山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异地移植银杏、水杉等再生树,导致许多银杏、水杉树在广场绿地中生长不良,极大地影响了广场绿地的综合效果,造成了绿化成本的成倍增长.

1.3植物景观设计与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

巴人文化广场的一边背靠以柏树为主且四季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其余三边则是村民种的菜地及梯田,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而广场虽有成排的桂花树、成丛的银杏树、低矮的植物,以及现代草坪和麦冬等,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树栽花种草,华而不实,植物景观设计显得很生硬,与周围自然植物景观格格不入.

2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确保设计效果,结合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弊端,我们认为,其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一般性原则.

2.1经济适用美观原则

根据经济学的投入和产出原理,将广场的投入与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利益价值进行统筹规划,既要尽可能节约经济成本,避免奢侈浪费,降低资金投入,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合理配置各类植物,加强后期的管理与维护,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借各种植物独有的形状、韵律、色彩和香味,或者表现人的意志和品格,或者表现人的审美情趣,使人触景生情,赋予植物拟人化的品格.

2.2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乡土植物是在本土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从广场自然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周围自然景观要素和广场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因地制宜地选择乡土植物,宜树则树,宜菜则菜,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如松树、菜地、梯田元素等,充分反映出广场特色.

2.3利用植物本身的文化属性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原则

在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表现、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在详细考察凤凰山植物特色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植物的文化美以及象征作用,充分利用植物的人格化特点,将巴民俗风情、巴文化内涵有机融入于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同时,充分利用凤凰山上本土植物的文化属性和四季变化的色彩,使广场的植物景观具有达州特有的地域特色和巴文化特征.

2.4生态节能又师法自然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根据巴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规划,对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综合研判.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尽可能地合理利用植物,避免植物的浪费,还应重复利用现有植物,使植物循环再生,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适合广场土壤和气候的植物.同时,应遵循广场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既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又科学地处理好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寄生关系、附生关系等,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3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路径选择

植物景观不仅包括各种植物的选取,还包括各种植物的配置.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的设计表达,既要符合一般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而且还要考虑其本土性要求.

3.1植物景观设计与巴文化主题有机结合

巴文化是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灵魂.古代巴人以白虎为图腾,以洞穴为家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更练就出宛如山脊般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这就是勇猛刚毅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豪迈豁达的心态,千年跋涉,百代传承,生生不息,既是达州巴文化内涵的根基,又是达州巴文化的灵魂和巴文化精神所在,更是达州巴文化的风韵和魅力所在.要从达州巴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入手,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条件有机结合,突出巴文化脉络的神韵,打造巴文化主题.植物景观又是巴文化的载体.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乡土植物是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如达州市的乡土树种松树柏树,是最能体现巴文化特色的植物,同时还是四季长青又长寿的乡土树种,永远代表崇高、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巴文化性格与精神风貌的概括提炼.又比如形态优美的斑竹、水竹,体现了富有气节、挺拔凌云、坚贞不屈的巴文化品质.将这些饱含巴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通过科学和艺术有机结合的表现技法,大力发挥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这些植物的形、色彩和线条等,用美学特征去设计创作植物景观,与广场上貔貅、汉阙和青铜虎钮这些具有鲜明巴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高度融合,共同体现巴文化主题.

3.2植物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

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1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为特色,以人为本、以乡土自然为本、以乡土植物为本,以完整的生态链作为设计考虑的终极内容,充分尊重广场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植物的生态特征.生长于每一气候带的生物群落具有适应于本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不仅体现在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而且体现在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还体现在群落植物种类的生理习性上.所以,应充分综合考虑广场处于海拔800米山脊的气候和土壤因素,植物景观设计尽量保持原有环境的自然状态,以乡土松树为主,再灵动地配置春夏绿色秋冬金黄色的山野茅草,是广场最合适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四季的变换,茅草由青色变为棕色,与山道粗犷的线条相配合,同时精心设计种植茅草的场地,一定会呈现出植物景观中山地野草那巧夺天工的形式美,将构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似乎诉说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情感、态度以及人生理想.因此,广场植物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也可以通过创造一些自然的景观,让人们充分感受自然气息,同时还能够使广场与周围的小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应对高达几十米的光秃秃的似刀切一般光滑陡峭的断崖进行治理,或将其崖面打造成适合攀岩运动的项目,或将其平整种上爬山虎植物,使其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3.3植物景观设计与乡土植物有机结合

乡土植物既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又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之于奇花异草来说不仅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后期的管理成本较低,更能彰显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魅力.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的南边,凤凰山成片的松树柏树使之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所以广场植物配置首选应该是松树柏树,易于生长.同时,凤凰山有漫山遍野自然生长的毛茅,春夏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秋冬呈现出大片的金黄色,生命力非常旺盛,是凤凰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像俞孔坚提出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可以作为广场有意味的植物景观元素,通过加工和再设计,以新形式、新意蕴和新的时代气息,使之形成十年景观、百年风景、千年风土,给生活在达州的人带来亲切感,表达对足下文化、野草之美的珍惜之情,从而创造出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

3.4植物景观设计与农耕文化有机结合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巴人文化广场除一边背山外,其余三边是梯田和菜地,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与周边的农耕文化紧密结合,才能使之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并给市民提供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提供贴近自然和内心需求的景观.如设置菜地、荷田、稻田等,这些景观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也低,不仅有利于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和丰富,而且有利于提高绿化水平,有利于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通过将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农耕菜地、青青荷田、水稻田艺术地植入广场中,进而采用现代景观设计表现手法,使巴人文化广场既具有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又具有体现参与现代农村生产劳动等功能.耕种传统在这里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农耕文化可以得到活生生的展现;可以唤醒都市人对儿时田野生活的记忆,并获得休闲娱乐和亲历生产劳动的体验,使人们也多了一份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乐趣.

4结语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域文化;文化景观;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立项者:范寅寅

项目的类别: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青年教师基金

项目名称:文化景观中场所精神再现的设计方法探索

编号:12NZYQN02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间联系日趋紧密,城市规模随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已进入“成熟期”而言,我国的城市发展可以说还处于“成长期”,而成长的过程,往往又是一个丧失的过程。[1]在“大拆大建”的开发建设中,全国城镇普遍出现“千城一面”、“伪”地景等现象。虽然设计完成了形式和功能两大要素的结合,然而,城市形态特色越来越模糊,人们走进家园的感觉也越来越淡薄。

城市出现这样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设计形式背后的文化薄弱。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内涵特质,这种内涵特质是在自然与人文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设计背离了文化基础,必然导致地域文化的丧失。

现今我国的城市依然面临地域文化磨灭的危机,甚至愈演愈烈。地域文化的丧失已是不回避和搁置的问题,而地域文化的保护是城市长远发展的必要前提。那么,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实现地域文化的保护?

二、城市的文化景观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多种要素按一定方式或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属于文化的表层结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2]在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的表层结构具有显性特质,易于改变;而深层结构具有隐性特质,难于改变。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变异会导致深层结构的瓦解。

就设计层面而言,能够作用的更多的是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即文化的表层结构。设计通过人们对文化表层结构的感知,影响其深层结构。因此,忽视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尽管目前只是改变了文化的物质形态,然而这样的改变正在侵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危及文化的本质。

设计是通过“物质”作用于“精神”,对于这些物质形态,可以尝试以“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理解。

“文化景观”来自文化地理学。它探讨的是人的活动与“原生”景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学家苏尔(Carl Sauer)指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一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文化景观区别于其他的景观类别,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文化景观具有延续性,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景观具有象征性,是人们生活方式、民族身份和信仰系统的象征。

可见,文化景观无论是概念还是内涵都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的深层结构。正因如此,在探讨地域文化保护的时候,将“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进行理解,整个研究工作将更具地域针对性并更体现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的场所精神

城市为人所用,是生活发生并具有特性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构成城市空间的一系列物质要素,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在对城市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片面的强调城市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内容,而忽视城市作为“家园”这一层面更深刻的意义,城市可能将会失去其可见、实在的具体性质,甚至包括不可替代的人文特性。因此,在地域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更应该将城市作为一个“场所”进行理解和分析。

场所不是一个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城市作为场所,必然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及“场所精神”(genius loci)。场所精神的产生是依赖于环境客体与感知主体双方相互建构的。一个有意义的场所的产生,是源于丰厚的文化积淀,精神的巨大张力通过物化的文化景观以“冰山的一角”显现出来。具体而言,城市通过其文化景观,如建筑、广场、构筑物等与人们的记忆对话。当提及某一建筑、或某一广场时,便能唤起人们对此相关的全部记忆和情感。当然,不同的人对于城市的记忆也是不同的。但是,那些令人难忘的场所,给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景观,对于多数人而言往往又是一致的。在那里承载着一些让人感动的内容,也就是它的场所精神。[3]这些具有普遍性的集体认同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深层文化,它们显现于那些人们所熟知的“核心”文化景观,而这样的“核心”文化景观就成为了人们在城市中得到归属感的情感寄托。

地域文化是靠积淀而成的,不可能运用某种设计方式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涵盖内容众多,很难凭借某种设计手段对每一层面的内容进行同等力度的保护。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更关注现有的集体认同,并保存城市的特性(即场所精神)。通过人们对于城市场所精神的体验,完成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感知,最终实现人们对于“家园”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产生。

四、地域文化的保护需要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城市的发展中,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和永久的状态,文化与时代的适应性发生碰撞,文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有时甚至非常剧烈。文化景观作为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避免,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与发展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体系,给予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感受来源于人们对场所精神体验的过程。场所精神是一种特质文化,即在一段时间里所保存的集体认同,个人认同性与社会认同性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无法在连续的变迁中产生。[4]

终上所述,由于文化的可变性以及人们对稳定精神的需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承载的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保护的重点,设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手法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重庆渝中区闹市中心,矗立着一座世人皆知的“解放碑”。这座“纪念碑”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是典型地域文化保护的案例(图1)。

“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堡垒”。1941年12月31日,当为了激发全民族的抗战决心和鼓舞士气,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垣残壁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建了一座木质纪念建筑物,即“精神堡垒”。抗战期间,每当重庆经历一次轰炸,人们都会聚集于“精神堡垒”周围,庆祝自己的幸免于难,并鼓舞坚持抵抗的民族士气。“精神堡垒”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改建为“抗战胜利纪功碑”,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又被改名为 “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尽管,这座“纪念碑”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名称、建筑形式和纪念对象的改变,然而,“纪念碑”作为重庆“核心”文化景观被保存至今,它所承载的场所精神也得到了彰显和强化。因此,无论是“精神堡垒”还是“人民解放纪念碑”,都作为重庆的地标,作为群众性活动与聚会的重要场所,一如既往的满足着市民对于集体认同与历史记忆的情感需求。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对于地域文化保护而言,是不可回避的挑战。而那些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环境,给予人们归属感的“家园”,不仅承载着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内容,还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历程,它们更是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漠视城市的场所特性,削弱其场所精神,采用肆意拆除重建的景观设计方式,最终的成果可能是无人问津的失落空间。景观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保护的倡导,并不是拒绝发展,也并不意味着盲目的保存所有的文化景观。然而,对于那些承载着某种强烈感情、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应该给予重点的保护,它们所积淀而成场所精神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强化。

参考文献:

[1] 张松.为谁保护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10.p13.

[2] 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p4.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3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有利于帮助儿童锻炼身体技能、吸收外界事物、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在进行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1空间足够原则

当前,发达国家对于儿童活动场所的空间要求具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例如美国要求儿童活动场所空间为0.5~1.6m2/人,德国要求1~3m2/人,日本要求2.2~11.2m2/人。国内暂无具体数据要求,较好的儿童活动场所空间一般为10m2/人。儿童在玩耍高峰期极易因为拥挤而发生事故,设计师必须重视空间设计,确保安全。

1.2“危险”可控原则

在儿童成长阶段,探索、冒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因此,在儿童活动场所中,应合理引进攀爬网、草垛等带有冒险性质的设施,从而在训练儿童身体技能的同时满足其征服欲。但是,在此类设施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风险可控,不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3色彩吸引原则

通过色彩抓住儿童的眼球,是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相关试验发现,红色对人的吸引力最强,其次分别为蓝色、黄色、绿色,白色最弱。值得注意的是,在确保色彩吸引力的同时,应避免色彩过于花哨而造成视觉疲劳。

1.4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设计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设计,根据儿童的尺寸规划房子、树木,更多地布设小空间,例如帐篷、管道以及小角落等。

2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

2.1场地处理

(1)在户外活动场所中,儿童通常进行的是重复活动,他们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外界新事物的探索。因此,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必须具有可延伸、温和的特点,以便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获得更多新的乐趣。(2)选址需考虑光照问题:①该场地必须在秋冬两季均能照到阳光。②场地光照时间段应处于9∶00~11∶00和14∶30~17∶00之间,因为此时间段儿童户外活动最频繁(新疆地区由于时间的差异,光照时间以11∶00~13∶00和16∶30~19∶00为宜)。(3)地形应具有适当的起伏变化,可布置一定的山洞、隧道等场景,将树桩、石头以及水等元素进行合理保留,并通过坡度、竖向高差的不同设计相应的翻滚空间。在这样的景观设计中,儿童可以在一个自然环境中进行各项活动(如爬行、翻滚、摸索),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4)空间应设计为有体积的主体,例如高的植物、景观构筑物以及空间中的悬挂物,可以满足儿童对攀爬和移动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若是现实许可,滑梯、秋千之类的设施可适当布置在土丘之上,以增强趣味性。此外,在进行活动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保留原有地形,尤其是可循环的水流,可作为儿童嬉水的场所。(5)边缘景观设计必须与居住区景观相协调,从而进一步增强与邻近区域的功能联系。例如,若是儿童活动场所地形为不断变化的土丘,则可在土丘的边缘设置相应的看台、树凳,既可以作为边界的象征,也可以供家长休息,方便照看孩子。若是边缘处的地势较低,则可将其设计为平台,内部布设沙坑、运动器具以及可提供休息的遮蔽空间,以吸引不同年龄与活动水平的儿童。

2.2空间分区设计

儿童的年龄具有一定跨度,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与活动方式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必须进行分区设计,即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活动空间。低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应布置于视野开阔的景观中,而高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可以相对较为复杂,适当加强游戏的探索性。低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与高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之间应有明显区别,以供家长与孩子自主识别。例如可采取不同颜色的地面铺装,或是将颜色与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结合使用以供区分。此外,在空间设计中必须提供直观的标识指示,例如针对高低台、水池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场所,必须设置相应的提醒牌。标识指示的广泛应用,既可以使儿童通过标识学会认路、识别危险,以扩大自身的活动区域,又能提高其对固定事物的应用能力。标识指示不仅要简单明了,更要具有感知上的想象力,以提高孩子的认知兴趣。

2.3劳作性景观设计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建造的主要目的即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使其能够充分与大自然接触。实际上,每一名儿童对于泥土、砂石以及植物等可塑造的自然物体都具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适当增设劳作性景观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分为以下几点:(1)为儿童提供一个种植果蔬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2)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园艺活动,例如种植、浇水、照顾花草,从而使孩子在实践中认识植物生长及大自然的神秘,同时还能提高孩子对不同物种的辨别能力。(3)在园艺活动中,孩子们也可独立进行作业,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互帮互助,增强其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2.4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既有利于清新空气、遮蔽阳光,为儿童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自身的某些部位又可直接作为儿童活动的道具,例如树干、花、叶、茎等。

3结语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评价;综合交通枢纽;类别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02603

1引言

前苏联K. IO斯卡洛夫曾提及:“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统一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路网相邻路径的运输特点,是由若干(其中包括不少于两种干线运输)所连接的固定设备(构筑物)和活动设备(包括运载工具、装卸机械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共同完成着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与地方作业”[1]。综合交通枢纽(Integrated-Transport-Hub,ITH)建设一般都有效结合了地铁站、机场、公路长途客运站或者城市轨道站点的建设,并已建成了一批具有不同类型、风格及特点的枢纽[2]。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出入城市的重要门户,不仅讲述着城市的历史与文明,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以及城市活动聚集的重要场所[3]。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是环境景观原理在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运用。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科技先进,人们开始强调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生态和美化塑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规划和建设问题。环境景观设施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4]。由于我国学者对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研究起步较晚,时间短,尚未完成详实的理论体系,研究信息比较有限。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综合交通枢纽的4个主要类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特征;接着通过介绍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主要类别;第三,分析国内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项目工程;最后,归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情况。

2综合交通枢纽的类型

综合交通枢纽按照枢纽主导交通方式可分为4大类: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5]。

2.1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高速铁路车站功能占主导的一类综合交通枢纽。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无论是在材料的使用上还是整体设计上,铁路车站的机械师们都力求更快捷更智能,同时能够兼顾低碳环保。而在“全球化进程”的背后,地域风格仍旧保持着强大的张力,提醒人们:建筑景观也是文化延续的一种有效形式。

2.2公路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汽车站功能占主导的一类综合交通枢纽。在改造基础交通设施时,尊重、保护当地的原生环境,并且将其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而相得益彰,解读城市原有的特色文化。

2.3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占主导的一类综合交通枢纽。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位于城市布局立体化前沿的地铁站、轻轨站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也是突破传统城市印象的新机遇。

2.4机场综合交通枢纽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机场功能占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航空运输已经逐渐成为连接超大城市交通网络的纽带,因而机场建筑在城市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从单一的运输服务发展成复合多功能的大型交通枢纽,同时从城市边缘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转变为城市核心区域[6]。如许多专家学者对如何利用枢纽带来的大量人流和商机,使枢纽投资回报最大化进行大量有效的尝试[7~10]。

3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类别

环境景观从广义上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自然地域性的综合体现,人文景观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3]。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主要类别:主入口广场、集中绿地、道路景观和屋顶绿化[2]。主入口广场指机场航站楼主入口处站前广场。集中绿地包括中央绿地、高架桥下绿地、广场绿地和陆侧绿地4部分。道路景观主要指车行道路景观和起降着陆道路景观。屋顶绿化是指和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筑本体相结合的屋顶上绿化景观。广场和绿地的特征在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中,逐渐趋向互补、融合,可能会产生新类别广场绿地的形式。

4国内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位于城市与近郊边缘地带建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这一交通基础设施。由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大量人流,带动商贸的发展,予以配套齐全相应的设施,包括核心商务区、住宅区、物流区和生产服务区。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由边缘设施逐渐演变为区域核心,并且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环境景观的塑造为城市地区树立了直观的品牌形象。

4.1慕尼黑机场综合枢纽环境景观

伯托利尼(Bertolini L)比较欧洲国家的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再开发模式后,指出枢纽区域的景观空间利用率、功能多样性和环境状况是枢纽站地区发展的关键。故在慕尼黑机场中心(Munich Airport Center)(图1)的环境设计中,结合机场及其周围环境自然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机场的综合安全考虑,在机场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将增加新绿率,这样人们才能感受到空间和景致上有趣的结合[3]。图1慕尼黑机场4.2广州新白云机场综合枢纽环境景观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2)位于广州市北面,距广州市中心距离约28km,新白云机场的性质为代替现在使用的白云国际机场,成为我国三大门户机场。新机场担负着塑造广州市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域特色风貌的景观形象的任务,向世人展示我国和广州现代化进程、文明进步、时代面貌的窗口[11]。

新机场的环境景观定位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个主题上,充分尊重自然、依循自然规律,利用“师法自然”的经典设计手法来重塑机场的景观形象。同时,新白云机场景观又是反映地域特色场所精神的场所景观。

图2广州新白云机场特点一:新白云机场环境景观重视整体结构和创意环境,巧妙布局,精心策划“少雕凿而有机”的景观空间布置效果,强调景观与空间环境及建筑本体(航站楼)的和谐统一。特点二:新白云机场景观设计突出广州地域特点,无论是选择乡土树种、适地适树,还是塑造景观小品的形象均流露出特色鲜明的岭南风格。

基于以上特点,可以判断出,基本结论如下:这两个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都非常注重自然生态的平衡、场所精神的营建,以及与周围环境统一,与整体环境一致,其环境景观的风格都延续本土化的民族风。

5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情况

中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环境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香港和北京、上海、广州4地。近几年中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迅猛,由无到有。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环境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关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发展时机日趋成熟,但是理论与实践水平还相当欠缺,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书籍、期刊论文及部分硕士论文,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以及广州新白云机场等项目上,期待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的展开。

5.1相关的书籍

2007年俞孔坚主编的《景观设计——交通枢纽景观设计》[12]一书,从生态的角度介绍了整体化考虑的基础设施,并有较多的实例分析国内外大型交通枢纽环境景观设计,选择的项目具有新颖性和代表性,都完美地体现了项目所在地的场所精神,并且与其环境的自然属性、社会文化属性较为统一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展示了场所文化。这些文化精神的体现都不是靠简单的符号来实现的,而是从周围空间的横向角度来分析、提炼其蕴含的构图、色彩、肌理等方面的文化与景观元素的内涵,追求与场所的完美统一,甚至提升场所精神。研究工作以定性居多,未涉及定量研究。

2012年凤凰空间编著的《交通枢纽ARCHITECTURE FOR TRANSPORTATION》[6]一书,分别从火车站、地铁站和轻轨站、国际机场、公交车站和缆车站、高速公路和桥梁、码头渡口6方面来介绍国内外经典交通枢纽主体建筑或景观的设计案例,其中很多项目囊括了近几年最新的设计趋势,如:零能耗建筑、低碳等理念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并且结合人文实用性和城市的合理规划等。研究工作以理性分析、科学实验居多,感性理解太少。

5.2相关的期刊论文

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如下。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是机场总体布局与环境相互协调(或者环境美学)的综合体现[13]。

周国宁(2001.2)等调研杭州萧山机场园林广场的时空布局及其特色,正确处理了生态、功能和景观三大造园要素的关系[15]。梁余等(2004.3)、张志强(2007.1)提出机场环境的改变必须同本地区的鸟类分布特点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以防鸟击事件发生[16,17]。总之,涉及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景观空间布置和绿化环境营造部分,研究以感性认识、主观审美为主;涉及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安全与生态环境建设部分,研究工作则多以理性和实验展开。

段俊峰(2004.1)、司品华、李祥(2010.2)等提出机场环境景观评价的概念,分析了机场环境构成要素,建立了机场环境景观评价体系,并且研究应用层次模糊分析法(F AHP)对机场环境景观的评定[13,18]。 关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评价的研究主要采用层次模糊分析法(F AHP),将实验数据通过矩阵演算,得出评价结论。这一研究方法过于严谨,缺乏感性直观的评价感受。

5.3硕士论文

程宇光、吴蕙、张哲慧等人的硕士论文中部分涉及了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强调了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重要性在稳步提升[19~21]。

结论:国内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大致是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定性描述法主要是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化环境等方面,用语言文字进行阐述与讨论;随着统计学的应用与推广,近几年定量评价法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采用的定量化的评价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 AHP)、综合评价指数法等。对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工作最好既有定性、定量,又有感性、理性,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

6结语

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工作,理论研究、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居多,其次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再者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最少;项目工程,都比较多,项目研究可参考较少;评价研究,多集中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和公路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另外两者较少。前些年,我国学者对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评价研究多为定性研究;随着统计学的应用与推广,近两年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使用理性的定量化评价法。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方法正逐步趋于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 斯卡洛夫.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 郝蔚然.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景观环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 马肖.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D].西安:长安大学,2009.

[4] 蔺宝钢,吕小辉,何泉编著.环境景观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 叶冬青. 国内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案例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9.

[6] 凤凰空间·上海. 交通枢纽[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7]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等.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园林,2013(3):6~10.

[8] 张德顺. 上海辰山植物园营建关键技术及对策[J]. 中国园林,2013(4):95~98.

[9] 胡映东,张昕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商业设计研究——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为例[J]. 建筑学报,2009(4):78~82.

[10] 郑德高,张晋庆.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商务区规划研究——以上海虹桥枢纽与嘉兴南站地区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1(10):34~38.

[11] 佚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景观设计[J].美术学报,2002(2).

[12] 俞孔坚. 景观设计——交通枢纽景观[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3] 段俊峰,洪刚,王金华. 机场环境景观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1):66~69.

[14] 刘滨谊,范榕.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园林,2013(5):5~10.

[15] 周国宁,骆文坚,吕炎. 杭州萧山机场园林广场环境设计特色[J]. 中国园林,2001(2):14~16.

[16] 张志强,杨道德,胡毛旺,等.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J]. 动物学杂志,2007(1):112~120.

[17] 梁余,张跃文,蔡洪岩.机场生态环境与鸟害[J].吉林林业科技,2004(3):29~31.

[18] 司品华,李祥. 绿地景观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徐州观音机场中心绿地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182~187.

[19] 程宇光. 以交通枢纽改造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整合[D].天津:天津大学,2007.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动画;场景;设计;文化认同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0009)。

动画场景在动画影片的情节和文化价值的表现上,有着一定的指示和烘托作用。在文化价值的取向上,运用了指示性较强的符号语言,对于表现影片故事内容和表达艺术情感,起到了点题作用。

一、东西方动画场景设计异同

动画场景设计是功能与艺术的融合,一方面要满足角色表演和剧情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给观众美的享受,满足审美需求。动画场景不仅仅是角色表演和剧情发展的辅助,它会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传情达意、表现主题、展现艺术风格。

场景设计要素包括物质要素、造型要素和具有典型的图形符号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场景空间。在东西方动画影片的场景设计上,由于民族艺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动画场景有着本质区别。

(一)东西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的自然地理相貌呈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貌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中国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文化的内聚力,以中原文化为根基,发展了多样的文化形态。在场景的设计上,中国的园林风景、高山大河、河谷丘陵、动植物及建筑、街道房屋等,成为西方动画片场景设计依据。如《花木兰》中有中国园林景色的设计,《功夫熊猫》的场景以中国名山——武当山的古典建筑为依托。

在以西方故事题材为动画剧本的影片中,西方的地理环境场景也就比较突出,如《狮子王》中非洲草原的风光特点,不论季节的变化还是时光的推移,都显现着非洲草原“王者”领地的特点,烘托了狮子王和小狮子王生存背景中,充满了生机和暗藏的玄机。《小马王》中美国西部草原的风光尽收眼底,有沟壑、河流、山地和美丽的草原等。美国拍摄的《蓝精灵》影片中,场景的选择充满着幽默、诙谐,真实场景的结合,使得蓝精灵们有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发生,这些有赖于场景背景的烘托和情节的巧妙处理。

(二)东西方主人公价值取向的差异

动画场景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艺术处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烘托人物性格和表达价值取向方面,东西方在场景设计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东方的动画场景设计,最大限度的表现从上至下的信息,无论是建筑还是场景道具,表现东方文化价值中长幼尊卑,社会的等级秩序的规则等。而西方动画中,文化价值的个性化以及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等制度的传统,场景设计上,多以表现、善恶是非、个性张扬等角色个性为主,场景中有典型的希腊建筑、教堂建筑、室内装饰等形式,都反映了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以东方题材为母题的《花木兰》影片中,画面的场景以东方文化为背景作为场景设计。在影片的场景中,运用了南京秦淮河畔的马头墙建筑形态,江南园林的造景手法,经常看到院墙的月亮门和竹石小景,还有江南的拱形石桥等,虽说此时还未真正形成这样的场景,但是作为影视动画场景的文化表达来说,这样典型的东方文化内容,一定是场景设计的首选。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文化发展迅速,影响了中国以后文化、美学的走向,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园林设计,为后来的园林发展建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选择这时期有特点的园林环境,作为影片的场景背景,能充分表现中国文化特点,传达中国居室环境的中轴线和园林文化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生活,体现了中国的农业文明带来的土地意识和睦邻友好、以和为贵的思想。

二、场景道具的符号指示

(一)符号的文化含义

在《花木兰I》片头开始时,选择了桃花盛开的季节,又运用了中国水墨山水漫画手法,祥云、龙图案等文化符号,在场景设计上,也以中国园林庭院、屏风、长城为场景环境,院落中有鸡鸭成群,象征五谷丰登,表达了农业社会幸福生活的面貌。《花木兰I》片头出现黑鹰,预示匈奴的入侵。鹰是匈奴人豢养的宠物,用于狩猎和传信等。还有在影片中多处出现毛笔书写的奏报,暗含了中国的书信往来用毛笔书写,并且书法已经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在多处场景中,中国汉字、太极图案、园林中的曲桥、曲溪、曲墙等具有典型的文化符号,都为影片的文化传达和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恰当的场景语言。在动画片《功夫熊猫》中,神龙武士的职责是保卫和平谷的和平,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充分体现了“以和为贵”的内涵。在农业定居的中国,睦邻关系尤为重要,并且要求有从上至下的等级管理,国家有皇帝,郡县有郡守长官,小到家庭中有家长,一家之中的子女中,长兄为大,等等。所以在选择神龙武士的时候,并没有在五侠中产生,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熊猫阿宝,连他自己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也说明了东方文化中,君权神授的思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这正符合东方文化的“无极”思想,综观影片的文化含义,不能用一种文化性和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来概括,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为了影片本身的需要,不惜违背历史逻辑进行编剧和艺术创作。

在《玩具总动员3》中,玩具本身就具有功能性,具有功能象征意义。胡迪还有巴斯光年等都有具体的功能和任务,好像玩具制造商注定赋予了他们豁达、助人助己、喜怒哀乐等性格,反映了西方人的协作、被人关注,实现自身价值的观念。在幼儿园里,玩具依据功能等原因,被分为不同区域,而幼儿的顽劣个性与玩具的理想差之千里,当理想与实际不能一致时,玩具们便会试图改变现状,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像玩具大熊所说:“我们不需要主人,我们掌握自己命运,再也不会任人宰割。”幼儿园的照片墙,体现现代西方室内布置的特点。照相机的发明起源于西方,照片作为记忆最好的记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最初用绘画描绘集体人像到用相机拍照作为留念手法,在西方的室内墙壁布置可以得到证明。

(二)道具的指示作用

道具在传达文化信息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花木兰》中,在迎敌的战争中,以北部边塞的高山雪景为背景空间,体现了复杂的边塞场景。在爆竹炮道具的运用上以及爆竹炮上汉子“危险”字样,显示了中国四大文明之一的火药和火药的威力。还有吉祥蛐蛐和木须的设置,也象征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成功和正义战胜邪恶的结果。

在《功夫熊猫》中,阿宝室内的中国字画、竹椅等道具,还有室外出现的红灯笼等,显示了中国文化的信息。《玩具总动员3》中,多处出现汉字“阳光”“幼稚园”等繁体字,指示一种文化现象。在《花木兰Ⅱ》中,竹竿在片中作为日常的工具,反映了中国的竹文化。在生活中,竹竿可以作为武器、日用的栅栏材料、挑担的工具等。这个道具看似平常,却与中国的竹文化密切相关。还有皇帝用的案几、石凳、方桌、交通工具等,不论从造型上还是图案的设计上,文化的指示作用不言而喻。

三、文化价值的认同与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通常以文化为背景来设计,以某个文化为依托,创造一个文化背景下的场景,让演员们在此表演,演绎动画故事情节。但是场景设计与文化价值的认同并不是并行展开的,以中国故事题材为内容的动画影片,其文化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的文化价值上,体现在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个人的潜力、能力和依托社会的秩序保证,传达社会共同的愿望以及社会群体的民主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表达。不论美国动画电影出于什么目的,在场景的道具中,使用了汉字、中国剪纸形象、中国服装等造型,这种容纳各种文化形态的影视动画作品,不仅能被美国人接受,还能让东方人接受,这样的价值观可谓是开放的、自我实现的。但是在剧情节奏的设计上,还是以人的情感为线索,主要表扬了人性中善的一面,鞭挞人性中贪婪、自私的一面。文化背景不同与价值的实现并不矛盾,只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外在的形式不同,导致了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在《功夫熊猫》中,泰狼为了得到神龙秘籍,成为神龙武士,不惜欺师灭祖,毁坏秩序。它的利益远远高于或是凌驾于群体之上,势必会走向毁灭。不论东西方,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在集体的利益、价值中得到升华和实现,如果脱离了社会秩序状态下的成功,势必会遭到毁灭。一切自私、暴力换来的“秩序”势必会自取灭亡,因为脱离了文化背景下的秩序状态来寻找自己价值,本身就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亵渎。花木兰给家族带来了荣耀,同时也是欺君之罪。在这两者之间,矛盾总是在不断地转化和发展,一方面,花木兰的努力和忠君报国,替父从军的“忠孝”行为,得到了文化价值的肯定,但这里又存在着欺骗行为,这种善意的谎言和行为,在大是大非的磨难后,终于被人理解和赞扬。在古代的中国,需要众人群体文化的总代表皇帝来认同,普通人的生活是非判断以统治者(皇帝)的喜怒和英明智慧或是与其利益相关来决定,当这种决定被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利用,就会有所波折或是水深火热。基于此,帝王的仁爱和智慧就会突出出来,奸佞小人的恶有恶报就会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皇帝代表天下子民的父亲,花木兰拥抱皇帝,体现了花木兰天真无邪、健康开朗、落落大方的性格,也体现了皇帝的父爱和仁爱。

事物此消彼长,最终邪不胜正。《功夫熊猫》中,宣扬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但真善与丑恶总是不断地产生和发展。社会需要像神龙武士的人物,刚柔并济、惩恶扬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为民解危难于一线的义举。花木兰、熊猫阿宝、《玩具总动员3》中的胡迪等都有这种品德。在《玩具总动员3》中,胡迪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兼顾伙伴的利益,最终赢得了伙伴的拥护和理解,他本人也认识到离不开玩具集体。花木兰的命运也有同样轨迹,本是女儿身,竟在军营里数年,并且克服了无数的困难,顺利完成了任务,并且立了赫赫战功。这种似乎符合逻辑的事实,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因为花木兰本身具有保家卫国、替父从军的善良美德,其结果是善有善报。熊猫阿宝的中庸之道好像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核,而泰狼的本性就带着邪恶,最终会毁灭。

四、结 语

无论是西化东渐还是自身文化的吸收、融汇发展,世界文化的大背景逐渐使得文化趋同,在保留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又要兼顾其他文化的容纳力。在影视动画片的场景设计上,不仅要顾及商业影片的商业需要,还要对当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进行整合,在各自文化的背景特点认同下,只有排除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和价值观,影视动画作品的生命才会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现代景观;中国景观;设计;形式主义;借鉴;交流

0引言

伴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繁荣,以及环境意识的觉醒、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景观设计开始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我们在前期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的滞后和不足,导致了我国景观建设出现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现象,甚至在向西方借鉴时,生搬硬套的较多,因而显得十分生硬。一方面,我们要努力融入到景观设计全球化、世界性的进程中,这就要求既要注重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又要在世界大潮中分享技术经济进步的成果[1]。但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悠久的园林文化传统和批判反思精神,他们的现代景观设计涉及对象十分复杂,设计实践非常广泛,多元化特征异常明显,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众多的高质量作品,这些都值得我们当前来学习和研究,因而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和中国景观之间的影响及相互借鉴的研究是一项有价值的命题。

1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倾向

现代景观艺术确实是一个难以用几句话来概括的东西,很多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倾向都只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稍有不慎,便会以偏概全。我国学者王晓俊在他的《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一书中总结了向传统挑战、当代艺术的影响、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自然的精神、对意义的探索、生态与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设计要素的创新、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等九种倾向[2]。笔者在此,也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总结如下几点。

1.1多种形式的艺术追求

当前,西方这些新生代设计师们都经过了艺术学习的培训,他们具有了更加自由的思想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在欧洲,景观设计师们与艺术家们的交往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很多知名的艺术家们甚至直接参与了景观的设计,他们把自然与外部世界沟通起来,将波谱艺术、大地艺术、极简艺术等艺术形式带入了景观设计领域,从而超越了之前简单的植物、建筑、水体、地形等传统造景要素,他们正在增加和创新着景观设计要素,通过运用声音、光彩和质感,他们使景观设计变为了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工作[3]。艺术的介入使当代设计师不再模仿具体的古典园林形式,而是在领会传统和感悟传统的基础上,采用了隐喻、多义和复杂的方式表示出来。

1.2科学含量的提升

在欧洲,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师们不仅与艺术家合作,更与科学家们密切合作,生态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景观设计的进步。植物基因工程、场地雨水滞蓄技术、污水的自然和生物净化技术等等的出现,都是一些既科学实用又具有景观价值的技术手段。工业技术的发展也是改变欧洲景观艺术面貌的重要因素,它们利用工业材料和工业构件来展示当代工程技术中的高精度之美,人造草坪、钢结构彭家、塑料植物等都是如此。

1.3更加重视观念和意义的表达

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景观艺术设计中开始更加重视隐喻和设计的意义,他们在设计中通过隐喻来创造着有意义的空间形式。如罗斯福纪念园便是有一些亲切的、叙事般的空间组成的纪念场地,充分体现了罗斯福总统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民主的思想。

1.4尊重场地,构建地域性景观

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便是因地制宜、尊重场地、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4]。风景园林师们更多的是在发现,根据场地的原有特征往它的积极方面引导。地域性景观,简单来说,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的总和,景观设计师们要认识到,大到区域小到场地的景观类型都是与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着的。

2对我国景观设计的启示和借鉴

2.1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景观差异很大,即使是相同地区、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他们的景观设计也体现着很大的异质性,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景观设计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4]。我国的景观设计当前在对传统和西方的借鉴中,出现了大量拷贝的现象,很多景观作品虽然充斥着西方景观的经典符号,但深究其中,发现许多景观艺术中并没有体现出它们的审美意义和文化特征。因而我们要在当前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从现实生活和文化背景出发,设计出富有时代生命力的现代景观作品。

2.2需要重视景观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只要粗略的关注西方现代景观的设计功能,我们就会发现,西方现代景观很好地协调了艺术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反观我国当前景观设计的功能部分,有的广场面积虽然足够大,却对社会功能定位缺乏考虑,忽略最基本的遮阳,避风等人性化设计,有的城市的形象工程,根本不考虑景观的生态功能和艺术功能。在当下公共空间严重缺乏,人口密度极大的中国,生态、社会、艺术等多个方面功能的协调尤为重要。

2.3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做到互补

不能否认的是,在西方景观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现代新艺术运动等技术和艺术革命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优秀的景观艺术作品都是雕塑家、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来完成的。美学、宗教、哲学、心理学等成果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设计师们的艺术作品的品质[5]。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的从人文、社会等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来创新景观设计。

3结语

尽管中西方在景观艺术形态上存在着鲜明的风格差异,但园林景观作为世界人们共同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环境,需要彼此借鉴和学习。但学习西方,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拿来主义”,且不能只做人家的“文抄工”,而是要真正认真的研究他们的设计文化和美学思想,从而渗透,沁入到我们的设计思想中去,最终使我国景观设计能够在深层次上得到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1] 钟安林,卜岩枫,王玉坤.分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对中国园林的启示[J]. 职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03).

[2]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06).

[4] 张纵,李智瑛.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启示[J].艺术百家,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