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例6篇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通用2022

  为倡导市民文明乘车、打造和谐公交,市委组织部、市机关工委、团市委倡议成立xx义工、青年志愿者公交服务队。很荣幸,我成为其中一员。x路公交这个平台上,用我的微笑、我的热情、我的耐心,服务着广大乘客,并在付出中收获快乐、在奉献中提升自我。

  我的服务的时间段是早上7点到9点。因在之前没坐过x路公交,于是,x月x日晚上,我到xx的候车点等候我即将服务的公交车。没想到,不知道公交车从哪个方向先驶过来的我,等了将一个半小时才等到。和晚上的志愿者xx一起上车,开始我们的志愿服务。可到了xx才发现,我们非常“幸运”为一辆没有站台录音的公交车服务。我和xx分工,一人发传单,一人报站台。当我报错一个站台名时,我脸刷的一下全变红了,连连和车上的乘客道歉,真怕他们觉得志愿者狠孬,暗下决心,晚上一定要记清所有的站台名,用真情的服务,塑造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到xx终点站后,我记下了两位司机的手机号码,并和x师傅约好第二天早上6点四十在xx附近的xx见。第二天我如约上车了,跟大家说声早上好后就开始我的志愿之旅,给大家发宣传单、提示注意事项、宣传优待政策、帮扶有需要的乘客,等等。此后每天,我都按时上车。在工作日,做满两小时后,我马上回局里,并积极转入工作状态,完成日常工作;在周末,我则做三至四个小时,然后再去市里逛逛。

  每天,我都会说上四遍乘车注意事项。在车子从始发站发车三站之后和从广场启动后,我都会和乘客说“各位乘客,欢迎乘坐x路公交。我是这辆车的志愿者。在这跟大家说几个注意事项。一,请各位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等特殊乘客让座;二,黄色的三个位子是老弱病残孕的专座,请大家以后上车时尽量把这些位子让给他们乘坐;三是车上是个公共场合,请大家爱护卫生,不要吸烟、不要乱扔果皮杂物,同时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要聊天的乘客也请小声一点;四是司机师傅会提前一点报站台,要下车的乘客就按门铃,不方便按门铃的乘客就说一声要下车,这样我们到站就会停车,要不我们就直接开走,节约大家的时间。谢谢大家的合作!”

  每次,我都会尽量给特殊乘客上车安排座位。特殊乘客上车后,若是没座位了,我就问没有人给他让让座,若问了三遍了仍没人让座时,我就会带着特殊乘客到年轻人旁边,请他让座,然后对让座者说几声谢谢。实在没办法给他腾位子时,就会对他说声抱歉。这样的我,时常被乘客感谢着、包容着,非常幸福。也更加坚定,要用实际行动,引导大家养成自主让座的习惯,而不是我们志愿者在车上时被动让座。

  每时,我都积极宣传我们公交的优待政策。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伤残人、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只要出示有效证件就可以(盲人除外)。有时遇到上车时投币的老人家,我会上前询问他是否办理老年证,并告之若是满70周岁了,可到民政局办理老年证,这样,以后就可以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若遇到不投币或是误以为拿着绿色老年证和残疾证可不投币得乘客,我会劝说其投币,并告之后两者不属于优待政策的享受对象。

  为期半个月的志愿者生活,让我成长着、快乐着、憧憬着。大体上,我的志愿之旅是平和的,因为xx人民大都能文明乘车。但偶尔会遇到一些不通情达理的乘客,就是不肯投币,让我很想发火。但看着身上的绶带,想着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我忍下了,继续微笑着、劝说着。这让我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便民、利民的公交开通后,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让身为志愿者的我,非常自豪。时常看着老人家结伴成形,坐着x路公交,满脸幸福地游览着xx,我非常快乐,特别是那一次看到两位老年乘客说时隔20年又来xx了时幸福的表情,我很快乐。每当获得车上乘客对我服务肯定、听到他们的谢谢时,我很充实、很幸福。也正是这志愿之旅,让我进一步了解xx,了解xx人民的热情、善良、质朴,,这让身为外来客的我,非常有信心、有意愿扎根在xx这片热土上。

  虽然半个月的志愿者生活结束了,但从中获得的收获将一直伴随了我。结交的新朋友,通过我建立的“xx公交志愿者”qq群而时常联系着,分享着;得到的肯定,让我觉得活着很有意义;收获的快乐,让我觉得生活是美好!总之,这次的志愿之旅,让我在奉献中快乐着、幸福着!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通用2022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时时刻刻为我是大学生志愿团中的一员而自豪。

  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注意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微小的,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它又是伟大的,因为他在有限的范围中让老人露出了笑容。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提升了现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养了现代青年的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彰显了我们青年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让我们为这一事业来奋斗吧!

  让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年来担负一些微弱的社会责任。奉献出一点微弱的力量!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通用2022

  在我从事青年志愿者工作以来能够认真履行好职责,秉承为他人着想的原则来做好本职工作,而且每次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之前都会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期间则能够积极表现自己并为他人提供帮助,随着时间的流逝让我对青年志愿者工作产生了不少感慨,现分享我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如下。

  恪尽职守是每个青年志愿者都需要在工作中做到的,由于协会里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能够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无论是捐款捐物还是进行心理辅导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但是想要长期坚持这份信念在我看来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虽然每次加入的新成员很多却没有太多坚持到最后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们对青年志愿者工作不负责,没能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做到恪尽职守,合格的青年志愿者应该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中,要主动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号召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并关心这方面的事务。

  主动了解当地的弱势群体并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才行,虽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能够让更多人关心这类问题,无论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是精神方面的交流都能尽到志愿者的职责所在,主要还是了解被帮助者的需求并尽力予以满足,毕竟从事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初衷便是无私奉献,而我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也始终遵循这方面的原则,另外当举办集体活动的时候也会积极参与其中并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者工作之中并坚持到最后。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角色,有着与“君子”类似的社会期待,总是被要求付出,而缄口不谈收获,这种奇特的社会心理使得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颇为尴尬。我们课题组,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性社团及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对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务性组织的工作现状”为主题进行调查,针对“如何看待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利己性”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访谈。

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谈“利己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M.Snyder和E.G.Clary曾经调查帮助艾滋病志愿者的动机,并对志愿者的持续工作时间进行了跟踪。他们发现,出于无私动机和原因的志愿者确实只能保持相对较短的志愿服务行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和原因(比如想交朋友或真的得到奖励等)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却能保持更长久的志愿服务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E.G.Clary等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当人们通过帮助而能够获益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帮助别人,从而导致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群体,比如说大学生群体。他们将依据自己的需求来权衡他人的需要,从而决定助人行为是否对他们来说付出过多。这种决定过程被称为“成本――收益分析”。这种权衡包括自己的所有潜在损失,包括个人伤害、情感伤害和任何由于被污名的群体的联系而带来的名誉损害。当志愿服务行为不会伤害到自己时,人们会提供帮助。不仅如此,如果志愿服务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奖励,人们也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奖励包括金钱、情绪的提高、技巧的提升、声望的增加和来自他人的认可、好名声的维持、个人满足,甚至于一句简单的“谢谢你”。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自利动机能导致助人行为的发生,那么利己性动机也能促进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所提出的“自利模型”。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说明:纯粹的利他行为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

大学期间处于一个不断积累自身技能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阶段,大学生在此期间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志愿服务作为一个既面向校园内部,又有机会走向校园外界的社会实践载体成为大多数大学生首选的一个锻炼平台。从这样一个动机出发,课题组认为,有必要直面和正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所带来益处和利处。

二、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心理动机现状

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前后进行了两轮访谈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学校6个志愿服务性学生社团及学校29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访谈过程中,课题组发现,82%的受访者都不愿意谈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志愿者带来的实际益处,而是更倾向于泛泛地谈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给自己心灵上带来的成长。相反,当课题组成员提出,假设学校要出台奖励政策大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时,28位受访者持反对和保留意见。笔者针对此种复杂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纯粹的利他动机:只为捍卫志愿服务的一方净土

所有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都强调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的动机必须是纯粹利他动机,这样才能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价值得以实现,认为提高能力等利己性动机则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附属品,居于次要的地位。他们如此强硬地要求纯粹利他动机,是因为意识到了高校校园里的利益驱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趋之若鹜,这样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环境混乱,人员混杂,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他们想要在高尚的志愿服务领域留一方净土,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高品质性。

(二)矛盾的心理:是否将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置于同等地位

当前,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尚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大部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性社团都面临着招幕志愿者的重要问题。在宣传和纳新时,大家普遍处于一个纠结的心理状态:是否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与利他动机置于一个同等重要的地位。

大部分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所担忧的问题是:假如承认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一方面的确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使志愿服务活动在短期内可以很好地进行;但是,另一方面,后期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难以把握,志愿服务群体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长远角度来看,也并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地运行。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目前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开放的心态:利己与利他动机并存

只有5位志愿服务性组织的负责人能够坦诚地认为,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是可以并存的。他们在招募志愿者和与新志愿者进行交流时,很乐意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比如获得奖励、得到志愿证明,来吸引和留住新的志愿者。这个问题从某些方面来说,就像是大学生参与实习。实习工作确实让雇主免费受益了,不过也给实习生带来了好处,例如增加了技能和经验,得到了实习证明。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真正热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使其通过大面积地招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大学生志愿者无法直面和正视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重义轻利”的传统,“义”指体现社会功利的道德标准,“利”则泛指个人利益、功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号召人们努力去追求义,即社会功利,为社会多做贡献,用社会功利限制、约束个人私利。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以利他动机为主要态度导向。正是源于这种历史传统文化的压力,即使恰当地宣扬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也显得不太适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大学生一直被这种文化熏陶着,从而使志愿者们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闭口不谈。

(二)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

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本质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其中,“奉献”是指不求回报的付出。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象征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促进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一个高尚的要求,要求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面必须是纯粹的利他主义。

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在高校里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在志愿服务活动,提倡大学生志愿者们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志愿者们不谈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带来益处的几率。

(三)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尚不成熟

对于刚步入校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尚未具备准确分析行为处事原因的能力。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或许是出于热爱,一方面或许是不假思索的跟风行为。面对新鲜而好奇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也许嗅到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加自己在校园里更快发展的筹码,但是由于不成熟的心理和较少的经验,他们还无法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而是将其埋在心底,直至被遗忘。

即使是有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受整体志愿服务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还未明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动机前,也不会真正承认志愿服务活动能给自己带来益处,而总是习惯于从利他角度阐明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陈光标先生高调晒慈善被广大人民群众斥责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追求本心的社会。从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志愿服务精神,皆不主张志愿服务活动蒙上过多的“功利”色彩。人们所见到的志愿者都是高举着“无私、奉献”的旗帜,标榜着不求回报的处事动机。情况是否真是如此,我们不言而喻。

四、直面与正视“利己性”的策略

(一)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社会价值导向影响着社会氛围,不论是由于传统历史文化,还是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都应该做些调整来转变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看法和观点,不再把志愿服务只归因于利他动机,不再给志愿者太多的压力。当今嗅觉灵敏的舆论和媒体对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极其苛刻,不允许丝毫背离“奉献精神”的初衷。这让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大压力,面临着心理上的双重矛盾。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子路的行为好像有损孔子光辉的教育思想,并且也和社会上所宣扬的“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价值理念不太符合。但是,孔子知道后,非常赞许,并说:以后鲁国会争先恐后地救落水者;反而,孔子却认为子贡的行为不利于营造以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义利统一观,虽然以义为先,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对利的合理索求。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可推动助人之风。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也因行义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为了受而劝德,当今社会也理应努力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二)学校制定奖励与鼓励政策

目前,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及时表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比如,学校每年度的“芙蓉学子”项目和12.9表彰晚会。但是,还未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层面做更多的引导工作,而仅仅是在事务性上做一些简单的指导。笔者认为,校团委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响应“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出台相应的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政策。比如,参加志愿服务性活动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可申请学分;在评奖评优时,进行综合测评的加分;甚至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性活动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志愿者群体或许能够更加踏实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能够正视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让志愿服务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三)通过培训帮助志愿者转变心理

我们都知道,志愿者在上岗前会有针对志愿服务基本技能的培训,那么对于准志愿者的心理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开展“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心理”等培训活动,帮助志愿者分析自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使被压抑在心底的自利的心理浮出水面让,志愿者坦诚地面对志愿服务所能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诸如得到奖励和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将这些视为非常自然的事情。

大学生志愿服务性活动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应该得到重视 调整。从利己性角度出发,让大学生志愿者直面和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从而使大学生志愿者真正体会到志愿服务活动给自身所带来的益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在阳光下开展,最终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伯莉・J・达夫:社会心理学:挑战你的成见.宋文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7-258.

[2]S.E.Taylar:社会心理学.谢晓非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理查德・克里斯普:社会心理学摘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心理过程;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92-03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志愿者立法

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了我国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加快了我国志愿者立法工作的步伐。志愿者立法主要包括志愿者资格,权利义务,志愿者服务的方针、范围、程序,异地志愿者和国际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标志,志愿者服务日,政府和社会的财政、税收、经费、宣传等方面,以及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等内容[1]。

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立法过程也比较曲折与漫长,志愿者服务立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美国的相关立法和政策显示出了对志愿者活动的大力支持的态度,对志愿者个人的物质保障方面也有很多相关政策法规[2];日本志愿者服务法律中明确认可人民及其组成团体的参与权,排除基于友谊、善心或睦邻原因所实行的个别活动,并将志愿服务与任何给薪式劳务区分开来,规定政府有义务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和保护志愿者以及志愿者团体[3]。

1.1.2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志愿活动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变化的社会进行公益服务[4]。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借助于学校的社团,这有利于将大学生志愿者们组织起来,集中力量进行服务。但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志愿者报名积极性高但持续参与率低;志愿者专业不对口;社会认可程度低;社团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服务内容纵深推进不够;保障机制不健全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逐渐壮大,但志愿服务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志愿者流失、志愿服务质量下降的趋势。本课题立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公益服务现状,通过调查、探究与思考,深入了解志愿者心理过程情况并加以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状况,对志愿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减轻志愿者的流失状况,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1.3研究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公益服务与志愿者活动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参考,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调研拓宽思路。按比例抽取我校各学院本科生作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

2研究结果

2.1志愿者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中男生所占比例为26%,女生所占比例为74%,女生比例约为男生比例的3倍。

2.2志愿者的认知过程

2.2.1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方式

60%的志愿者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社团获得志愿者服务的信息;21%的志愿者是通过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16%的志愿者是从社会志愿服务机构中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只有3%的志愿者是从其他机构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

2.2.2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渠道

43%的志愿者通过网络这个渠道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12%的志愿者通过电视;8%的志愿者通过报纸;3%志愿者通过电台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有34%的志愿者是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主要包括社团的海报、身边同学朋友的传达。

2.2.3志愿者对志愿活动内容的认知

25%的志愿者在服务前没有接受过培训,75%志愿者在服务前接受过培训。并且大部分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培训对志愿者服务是有帮助的,因此这也是大部分的志愿者愿意接受相应培训的一个原因。

2.3志愿者的情感过程

2.3.1积极情感

大部分的同学对志愿者服务还是持有积极的态度,愿意主动进行志愿者服务。当志愿服务影响了学习、生活的时候,49%的同学认为是值得的。他们认为志愿者服务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此外,当志愿者和同伴一起服务时会比个人服务更开心。

在对学校志愿者服务工作总体现状的满意程度方面,有50%的同学是满意的,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服务对象的认可及自身的提高。

2.3.2消极情感

少部分的同学对志愿服务持消极的态度,当志愿服务影响了学习、生活的时候,24%的同学更多地会选择学习,他们认为自己现在是一名学生,应以学习为重。只有学好专业知识,处理好生活上的事情,才可以更好地为志愿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对学校志愿者服务工作总体现状的满意程度方面,50%的同学持有不满意或一般的态度,他们主要认为设备、器材及志愿者注册制度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

当志愿者发现自己的同伴想退出时,大都会表示遗憾、不理解、感到受挫,这对他们继续进行志愿服务的心态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另外,服务对象的不满意或不理解也会让他们产生负面心理。

2.4志愿者的意志行动过程

2.4.1准备阶段――动机与目标

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实施和维持某种志愿者行为是因为该志愿者行为的功能可以满足他们特定的动机,如增加自我价值感、增长职业技能、减轻负罪感或压力、建立和强化人际关系以及履行作为群体成员的义务等功能[5]。调查得知,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参加服务的动机主要是回报社会以及锻炼和丰富自己。此外,扩充人际交往、按照学校要求、觉得新鲜、获得奖励以及为日后求职做准备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

2.4.2执行阶段――行动、困难与调整

91%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仅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与个人学习生活相冲突是调查对象不愿意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管理模式不当、志愿服务认可度低以及增加个人额外开支也是导致调查对象不愿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原因。

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自身时间有限,服务花费时间长;服务对象不满意,活动内容不符合预期等。面对困难,他们基本上都会感到失落、迷茫,不过其中大多数都表示会努力适应,继续服务下去。

在志愿服务期间受到委屈,他们的宣泄情绪的方式都是自我排遣,主要通过向他人倾诉来完成。

3结论

3.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程度较高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对志愿者团体和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定的了解,认知程度较高。但他们的了解基本上限于校内,社会上的志愿服务信息的获取渠道不够通畅,使得学生们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多引入一些社会上的志愿服务,如大型赛事、会议、活动等。

3.2志愿者服务的动机是回报社会进而实现自身价值

从志愿者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志愿者的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外在动机即获得奖励;二是内在动机即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内在动机是驱动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因素,志愿服务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乐于助人的理想,并结识更多朋友。由此可知现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是以内在动机驱动为主,外在动机为辅。

3.3志愿者基本接受过培训,对服务方式和内容认知水平高基于调查,大部分的学生在志愿服务前期接受过培训。经过培训,他们对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服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

3.4参与服务初期志愿者普遍充满热情、积极向上

在志愿服务初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有着很高的期望,对志愿服务充满热情。相应地,志愿者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3.5服务对象的满意是志愿者积极情感的重要因素

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良好反馈,使志愿者有成就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服务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会使志愿者受挫,引发消极情绪。

3.6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情感易波动

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外部环境、同伴及自身等各方面因素对情感产生影响。比如设备、器材的限制,会使他们的能力不能充分施展;同伴的退出或消极情感会波及志愿者的情感;自身专业知识的缺陷,导致能力的不足,引起内心的恐慌。这几种情况下志愿者的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消极,部分志愿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排遣或向他人倾诉来排解。但也有部分志愿者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情绪,导致日渐消极乃至退出。

3.7志愿者情感波动造成的意向分化

基于调查,能够很好地排遣自我的情感的志愿者更愿意继续进行志愿服务,而不能很好地宣泄自我情感的志愿者更倾向选择退出志愿服务。造成这种分化固然有志愿者自身的原因,但如果有关部门重视志愿者的心理帮助,就完全可以减少这种分化。

3.8管理者对志愿者的心理方面关心较少

当前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心理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比较少,使他们在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时只能自行解决,而一旦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志愿者的流失。管理者对这种情况应予以重视。

4建议

4.1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素质好坏会对志愿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志愿活动也会促使心理健康素质发生一定的改变[6]。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包括环境、技能,还有心理上的。建议管理者对志愿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监测,当他们心理产生波动时,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对表现出色的人员进行鼓励,给予他们心理支持。这样就能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志愿服务。

4.2丰富志愿服务类型

当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主要是由学校志愿团体组织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缺乏其他方面、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建议校内志愿团体与社会团体联合,组织类型更全面、内容更丰富的活动。

4.3完善激励措施(包括福利、精神、物质或强制要求)

在我国,高校内部的志愿服务激励方式主要停留于单一的精神化奖励、不被大学生所重视的阶段,资金或其他利益的激励几乎没有,国家、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间的累积机制还未建立[7]。学校应将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行为的推动作用落到实处,仅依靠学生的热情、暂时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是很难将志愿服务工作持久进行下去[8]。虽然,这些激励方式并不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但是,作为辅助的激励措施,还是可以使大学生更加积极并有质量的参加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田思源.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现状及构想[J].法学,2008(5):42-53.

[2]张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71-72.

[3]叶松竹梅.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的立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4):259.

[4]邹军娥,汪雅芸.大学生是社会公益活动的主体力量[J].学习月刊,2011(6):109-110.

[5]Omoto,A.M., Snyder,M.Sustained helping without obligation,motivation,longevity of service,and perceived attitude change among AIDS volunte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671-686.

[6]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70-72.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4

一、志愿服务工作的区域推进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志愿服务的发源地,在奥运会的筹办和召开过程中采取了活动载体、区域推动的有效策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市决定把志愿服务作为奥运的精神遗产,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中小学)广泛推广。

(一)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政策支持

为推动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于2009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北京市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使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组织专家编写了北京市《中小学志愿服务手册》系列教材,其中小学手册名为《学做志愿者》,中学手册名为《践行志愿者》。教材图文并茂地向中小学生介绍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基本含义,并用学生身边的典型讲述了志愿服务事迹,还推荐了适合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旨在倡导中小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会的各项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参与意识。

2010年末,北京市中小学志愿服务推广工作开始在西城区和昌平区进行全区性实验,在东城、海淀、丰台、石景山、密云、大兴的部分实验学校开展区域性实验。实验主要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依托,结合《手册》内容进行志愿服务精神教育;课外结合学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实践,通过实验摸索出一套区域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模式。至此,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和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教育部和北京市有关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志愿服务手册》为区域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专业保证。

(二)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实验研究

根据北京市教委和教科院的统一部署,北京市西城区于2011年1月成立了“建立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实验研究”课题组,采取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相结合的工作策略。西城区教委副主任赵蓬欣任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工作;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德育心理部主任侯玮和西城区教工委团委书记魏锴为执行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过程性领导和大型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教一科科长张洁、小教一科科长梁勇、中教二科科长李蕾、小教二科科长芦乃静为副组长,分别协调南北区域的中小学实验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西城区在广泛调研和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确定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北京市一五九中学等10所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第一小学和北京市西城区半步桥小学等15所小学作为实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持续半年时间。2011年1~2月为研究部署阶段,3~6月为课题实施实验阶段,7~9月为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三)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实验成果

在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把《志愿服务手册》的使用作为切入点,二是致力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三是坚持课题研究和实践行动的有机结合。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余所实验学校的实施方案、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收获体会被北京市教科院出版的成果集收录,7所实验学校总结出志愿服务校本实施的成功经验。

2011年5月,西城区组织召开全区德育干部和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会议,推广交流实验学校的经验。北师大附中姚茜老师《普及、持久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北师大二附中陈颖老师《“机制”确保志愿服务有效落实》、北京市第十五中学范苑老师《以课程化助推志愿服务,落实公民教育》、北京市实验二小何建雯老师《小学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整体设计与思考》、西城广外一小李颢老师《“立体式志愿服务”设计与实施》、北京小学邓学军老师《知行合一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初探》和西城半步桥小学李林的《“阶梯式志愿服务”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发言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目前,西城区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在各中小学扎实展开,形成燎原之势。

在实验过程中,西城区还将专门致力于志愿服务研究和推广的“小天使行动基金会”引入到课题研究,他们不仅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指导,还为实验学校的项目推动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教师指导手册》就是他们奉献给课题组的一份丰厚的礼物。

二、志愿服务工作的校本实施

学校是开展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单位和主阵地,志愿服务的区域推进必须依靠各中小学的校本实施。以下是我们经过实验研究和经验总结形成的志愿服务校本实施的成功策略。

(一)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由学生处和团委共同负责,他们一直致力于科学有效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师大二附模式”。该模式由相互衔接的组织运行机制、项目、培训认证、学分认定、评价激励、宣传推广、支持保障、团队建设机制协同构成。

组织运行机制。学校逐步建立起校团委指导、志愿者协会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各服务队建设落实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的科学高效运转。

项目机制。在每学年初,由校团委、志愿者协会向全校学生进行动员工作,新一轮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所需人数等),供全体同学自主选择申报。

培训认证机制。服务项目招募完成之后,由培训部开展志愿服务必备常识、通识技能和特定服务的专项技能志愿者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方能注册认证,颁发正式录用通知。

学分认定机制。学校将综合实践模块中10天社区服务必修学分,折合成80学时的志愿服务必修内容。学期末,由学生处、团委根据学生的服务和评价记录,完成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

评价激励机制。志愿活动与学分挂钩,能够确保志愿服务的基础学时;五四志愿服务活动系列表彰、“质朴杯”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和十佳志愿者评选活动,则更是激发起志愿服务热情,满足了志愿者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更加人本。

宣传推广机制。学校通过《三色草》校刊“真情讲述”志愿服务专栏、学生电子平台中志愿者协会专属页面、校园宣传墙报、校园宣传展板、校园网络新闻等进行广泛宣传。

支持保障机制。每周二下午4-5点是团活动专属时间,由校团委根据共青团工作需要安排相应内容,开展志愿服务团队组建专题团会、志愿服务工作培训、志愿服务项目集中展示和评比等活动。

团队建设机制。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建设的内容包括团队文化理念建设、团队合作凝练等,还特别注重团队成员间和团队间的情感体验和收获心得分享。

(二)打造专业引领的品牌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模式由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分级管理的志愿服务团队、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双线牵动的激励机制、立体开发的基地建设、深度开发的品牌建设六部分构成,形成了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志愿服务活动运行规律的长效机制。

专业引领、深度开发的品牌基地建设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大亮点。基地建设是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师大附中采取了校内外结合的立体开发策略,即:校内开发一些固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基地,志愿服务从身边实事做起;校外开发多个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和义工站点。在校内外基地中,北师大附中的志愿者们开展了系列活动:

“让蒲公英撑开精致的小伞,传递我们对打工子弟的深切关怀。”从2007年12月至今,师大附中的志愿者每周日下午都会准时到岗,为蒲公英“种子”们(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补习功课。学校一位随行的《中学生时事报》小记者曾经在新闻稿中这样写道:“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帮助那些和自己同龄而命运却截然不同的蒲公英‘种子’了……处在不同环境的同龄人聚在一起,互相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彼此的校园生活。志愿者们纠正‘种子’们普通话或者英语的发音,‘种子’在和志愿者熟了之后,腼腆地教志愿者几句家乡话。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总会传出阵阵爽朗而温暖的笑声……”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帮助年迈老人穿越生死的轮回。”师大附中志愿者服务队开辟了赴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临终关怀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会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去探望年迈老人,削苹果、倒茶水、读报纸、讲故事……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为老人们带来轻松和快乐。临终关怀活动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爱与爱的传递,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老人们最后的世界。

“让快乐的花绽放在智障儿童的心上。”启蕊智障康复培训中心里有一些智力残障人员、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在融合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拔河比赛、“吹泡泡”等游戏与孩子们拉近距离,用爱带给他们关怀,用真诚带给他们尊重。一位长期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说:“活动中,附中人的爱心温暖着我,智障孩子感动着我……在他们眼里,世界是如此美丽,而他们的心灵也是如此的纯净。我们呼吁更多的好心人来保护这片纯净,让这个世界因爱变得更美丽。”

“让悠扬的歌声和柔美的舞蹈温暖孤寂老人的心。”2009年至今,志愿者们每隔一周的周日,都会到颐寿轩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游戏,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将老人们推到附近公园晒太阳,接触清新的大自然。2010年重阳节,志愿者们把用“小天使基金”购买的按摩垫送给老人,为他们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学生志愿者在院子里唱着老歌,与老人们联欢,《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的祖国》《南泥湾》……引得老人们也随之引吭高歌。

“走进自然,让绿色环保理念在附中生根发芽。” 自从世界性环保组织“根与芽”2005年来到了附中,校园里就刮起了一阵绿色的旋风。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学校“根与芽”小组组织了校内外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废物减量、回收、再利用”主题环保活动、“爱水好生活”活动……2009年“根与芽”中国气候峰会上,附中“冰上王者”展台吸引了各个年龄的参与者,获得了第四期绿色阳光行动优胜小组和2009年“根与芽”中国峰会项目成就奖的荣誉。

对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和意义,一位志愿者在国旗下演讲时这样说道:“这是一片成熟的紫色天空,有我们的梦,有我们助人为乐的真诚,让快乐的花沿着大地的纹路,静谧地绽放在智障儿童的心上;让蒲公英撑开精致的小伞,为传递我们对打工子弟的关怀而匆匆赶路;让我们帮助年迈老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穿越生死的轮回,守候一路苦涩与甜美,一路空灵与沧桑。”“请让我们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请让我们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因为有爱,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

(三)构建立体多元的服务模式

在学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一小构建了“立体式志愿服务模式”。广外一小志愿服务的突出特点是定位准确、设计立体、制度规范。

定位准确表现在,学校把小学志愿服务主要定位在家庭和学校,与学校和家庭生活紧密结合,非常符合小学生志愿服务特点。

立体设计表现在,学校设立了校级、班级、家庭、社会等多种志愿服岗位,以服务不同的区域和人群。确立校级志愿服务岗,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启动班级志愿服务岗,打造班级育人特色;确立家庭服务岗,小小志愿者走进生活;寻找社会服务岗,将小志愿者带进社区。

制度规范表现为,建立管理层、指导层、服务层三层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建立以志愿服务手册、服务学习手册、新版学生评价手册为载体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

(四)实现学校文化的有机整合

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与志愿服务“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非常吻合。因此,他们的志愿服务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寻求与学校文化的有机整合。

在辅导模式上,他们采取了“大手拉小手”和“项目带动”两种辅导模式。学校教师、家长义工、高校学生、高年级学生都伸出大手拉小手,JA(即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志愿者服务项目、青基会“小天使在行动”项目、人民大学手拉手项目都成为学生志愿者的培训载体。

在与学校文化整合方面,他们设立了学校“育爱志愿服务基金”,开展了“育爱杯”评选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与学校“以爱育爱”办学理念的有机融合。

在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过程中,西城区的志愿者们提出了“体验学习”的志愿服务理念,让金融街街道、金融街少年宫、教科文组织、西城区少儿图书馆、西城区科技馆、西长安街邮局、国土资源部、宋庆龄故居等都成为了学生志愿服务和体验学习的场所。

三、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定位和建议

从世界范围来看,志愿者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支撑,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是中小学校神圣的职责。从我国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来看,志愿服务精神是未来公民社会重要的精神内涵之一,是学校道德教育重要和有效的载体,中小学校必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由于志愿服务工作既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公共事业,又是一项具有内涵深刻、意义重大的专业性工作,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由未成年人构成的独特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和志愿服务工作必须有准确的定位才能有效、持续、广泛地进行。

(一)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位

中小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其不同于成人志愿者的特点。因此,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准确定位,建立不同于社会志愿活动的运行体制、机制。笔者认为,中小学校志愿服务的定位应该基于三点,即:学习重于服务,体验重于认知,未来重于当下。

1.学习重于服务

成人志愿服务的侧重点是服务,是奉献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经历、专长和爱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服务,构建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中小学是教育机构和育人组织,培养对象是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而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服务;中小学志愿服务应该定位于培养未来的具有奉献精神、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公民。这样的定位有利于扩展中小学志愿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有利于根据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全面普及和推广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一种学习。服务他人,成长自己。因此,我们的切入点不仅要考虑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更要考虑社会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的服务和载体。

2. 体验重于认知

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和专业精神的事业,志愿者只有深刻领会志愿服务的宗旨、精神,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自觉地和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但是,志愿服务更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活动,因此,志愿服务必须定位于以参与、活动、体验为主,而不是以认知为主。

小学生年龄很小,从理论上讲,应该定位于以认知为主,参与为辅,而不是体验为主,认知为辅;应该定位于学做志愿者,而不是践行志愿者。但是,从实践来看,小学生更应该体验重于认知,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很低,活动和体验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志愿服务都应该以参与志愿活动的体验式学习为主,而不是以学习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为主。只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参与志愿服务体验的途径、形式和内容可以不同,以逐步向成人志愿者靠拢。

3. 未来重于当下

鉴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校的功能定位,应该把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的重心放到未来,而不是当下。这样的定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教育,有利于得到家长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技能水平低、服务能力差,又存在诸如安全、费用等问题,很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开展志愿服务难度大。其实,如果我们把志愿服务定位于学习、体验,为未来的发展服务,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说,西城广安门一小在校内和班级设立了很多简单的志愿服务岗,让小学生自主申报,不仅使志愿服务教育得到很好落实,还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文化,由过去的看管盯式的被动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他们还准备建立以家庭志愿服务为核心的小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让小学生在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此外,通过家长的引领、陪伴,实现小学生的社区、社会志愿服务,学校承担学生的教育、评价等工作,家长完成帮助孩子体验志愿服务的任务。只要家长意识到志愿服务对孩子未来成长的益处,就一定会大力支持这类活动。

(二)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

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需要按照学生身心特点、志愿服务运行规律和学校工作实际来开展。经过我们的研究、实践和思考,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

目前针对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教育部文件中,普通高中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时间内完成10天的社区服务,学生可以获得2个学分。初中和小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要求。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学校用志愿服务代替社区服务,这是具有操作性意义的一种变通,应该得到认同。北京市共青团系统对共青团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时间的规定,原来是48小时,现在很多学校把此项要求和社区服务结合,要求所有学生都完成80小时的志愿服务,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整合和变通,值得提倡。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北京市的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制定区域性教育法规来支持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对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分别提出完成志愿服务的时间要求,把志愿服务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之中,如此可以促进区域性的教育特色和品牌形成。

2.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

中小学校是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单位,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才能切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于如何在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建立党委领导、德育副校长主管、团委和少先队负责实施的学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尝试(下转第35页)(上接第52页)建立校内志愿服务学分制管理,与志愿服务时间规定相结合,构成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学校还应该建立与学生评价手册、综合素质评价、评优评先等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基地、项目和机会;学校志愿服务应主要定位于在体验中进行服务学习和服务教育,以区别于社会性的成人志愿服务。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和德育常规管理结合,和德育主题教育结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而不能另起炉灶,成为师生的负担。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性;志愿者;志愿项目

一、研究背景

我国志愿服务大规模开展始于1993年底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到今天已经越来越向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大学生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的主力军。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我国的志愿服务将从“一阵风”走向常态化,因此,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新课题。

从20世纪初开始,国外对志愿服务理论的研究渐趋专业化。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荷兰等也纷纷在大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将对志愿服务的研究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国内研究的情况来看,滕晓黎的《从美国服务学习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从志愿服务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对密西根州立大学服务学习和公民参与中心及美国的“校园契约”进行研究,发现美国大学为保证志愿服务学习的持续运营,建立了统一管理、灵活协调的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积极地、注重服务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的学习机会。在靳利飞的《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对北京市1752份相关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主要受观念和经验因素、体制因素影响的结论,同时他也提出虽然得出了有关影响志愿服务持续性的相关因素,但具体因素的影响程度还无从进一步得知。

本文所研究的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是指志愿者保持长期参与,同时志愿服务项目长期开展的状态。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以高校志愿服务为研究对象,从志愿者动机、志愿者心理和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三方面分析影响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结合高校青年活动特点,得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二、志愿者动机和心理研究

本文对志愿者动机和心理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影响志愿者持续性参与的因素,通过题目对情景进行描述和模拟,让被试者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做出最真实的选择。

(一)被试群体

通过网络方式向内地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为94%。被试者中男生77人、女生111人;从本科一年级至本科生四年级以及文科、理科、工科、农科、林科专业上均有分布;户口类型上城市户口居多,占62%,农村户口占38%。

(二)问卷构成

问卷共有41道题,1道主观题、40道客观题。包括志愿动机、志愿服务心理状态以及激励方式三个维度。其中志愿动机16道,包括9道个人动机、6道社会动机和1道“其他”选项;参与志愿服务时的心理状态16道,包括8道正面状态和8道负面状态;志愿者激励问题10道。

(三)因子选取

1. 志愿者动机问卷。以龚河华的七因素结构模型为基础,即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社会责任、环境影响、交往需要、利他和利己七个因素,从动机源的角度归纳,归纳为个人动机维度和社会动机维度,具体题项如下:

个人动机、

1. 提升自身修养

2. 提高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

3. 认识更多朋友

4. 获得组织的表彰与认可

5. 获得物质奖励

6. 发挥特长,自我实现

7. 体验感受志愿活动,满足好奇心

8. 综合素质测评加分

9. 开阔视野,增加人生经历

社会动机、

10.回报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1.传递曾经从别人身上得到的爱与帮助

12.感受志愿服务价值,自我激励

13.帮助他人达成心愿

14.获得服务对象的感谢

15.服从组织安排,活动组织的认同

16.其他

2. 志愿服务心理状态问卷。根据BFC心境量表为基础,BFC心境量表有活跃性、思量性、抑郁性等8个因素。为方便被试理解和体会,将题目转化为情景,只分为正面状态和负面状态两个维度,具体题项如下:

正面状态、

1. 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他人,很快乐。

2. 完成高难度的工作。

3. 即时活动中发生了不公平的事情,自己也可以释怀

4. 过程中被别人指责,但觉得没有关系

5. 哪怕当时身体抱病,心情也很阳光

6. 干的是自己平时不接触的工作也依然很开心

7. 工作比较累,但并不感到疲劳和辛苦

8. 即使生气了也不会当众表情,迁怒他人

负面状态、

1. 作业总是跟不上他人速度。

2. 总觉得工作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3. 对于环境的转变有所担忧

4. 怕与陌生人打交道

5. 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害怕帮助不到他人

6. 容易忘记一些事情

7. 总觉得紧张不自然

8. 工作时间长而感到不耐烦

3. 志愿者激励方式调查问卷。通过访谈普通同学、志愿服务团体骨干及征求专家意见,共罗列了9项主流的志愿者激励措施,让被试进行填写,具体题项如下:

1. 提供志愿证明

2. 提供综合素质加分

3. 系统的志愿者培训

4. 高平台、高水平的志愿活动机会

5. 志愿单位相关的工作机会

6. 大型志愿者表彰典礼

7. 一定的物质奖励

8. 志愿活动的组织开展协调有序

9. 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10.其他

本问卷采用李斯特问卷方式(即按照感受或者符合程度进行评分,十分不符合为1分,十分符合为7分),加入问卷引导语录入问卷星,生成问卷。

(四)数据分析方式及问卷检验

使用SPSS 1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问卷分析。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21,分半信度β=0.535,KMO球形检验为0.646,证明在信度上有较好的保证。

(五)调研结果

按照问卷结构,从志愿服务动机、志愿服务心理和志愿服务激励方式三方面呈现结果。其中“志愿服务动机”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差异,因此分群体进行分析;“志愿服务心理”和“志愿服务激励方式”的群体差异不明显,做整体分析。

1. 志愿服务动机统计结果。由下表可见,在个人动机上,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实践能力和感受志愿活动这三个方面得分最高,社会动机方面各个项目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回报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高,“服从组织安排”最低。

为了更好的呈现结果的差异性,接下来将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得分进行集中呈现。

从性别上看,女生的志愿服务个人动机高于男生,社会动机方面女生低于男生。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表明(t1=22.391,df=188,P

从年级上看,大四志愿者的个人动机方面最高,大三志愿者表现出的个人动机、社会动机都最低。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检验表明(t1=22.574,df=188,P

数据结果显示,生源地的不同也在志愿服务动机上产生了显著影响。个人动机方面,来自地级市的志愿者得分最高、而省会级志愿者最低,社会动机方面则不同,来自省会城市的志愿者得分最高、而县区志愿者最低。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表明(t1=20.798,df=188,P

总体来看,青年大学生的个人动机普遍低于社会动机,也就是说,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更加看重对社会的付出和回报。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表明,(F=2.199,df=188,P

2. 志愿服务心理统计结果。由下表可见,在志愿服务心理状态中,正面状态“做了一件好事很快乐”得分最高,“过程中被人指责也没有关系”最低;负面状态“总觉得工作还有很长时间”最高,“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最低。由此可见,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的体验,但是如今高校的志愿活动时间工作安排需要往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向发展,劳逸结合,创建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志愿团队;“对自己能力不自信”得分低,说明大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了对自我的肯定。

3. 激励方式统计结果。由下表可见,通过系统的志愿培训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更能激励志愿者进行长期的志愿服务,除此以外,高平台、高水平的志愿活动机会也能吸引志愿者持续高效地服务。而物质方面的激励并不太被志愿者看重。

三、具有较好持续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案例研究

本部分从志愿项目设计的角度,选取持续性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分析其共性,从而探究影响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性的因素。

(一)案例简介

1. 北京林业大学“绿桥、绿色长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984年,北京林业大学学生率先走出校园向社会公众开展以宣传环保知识为内容的绿色咨询活动;1997年,在原有活动基础上,由北林学生发起、首都各高校大学生参与的绿桥活动创立;2007年,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林业大学发起,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学联、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主办了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全国三十多个高校团委组织生态环保志愿者共同参与,使绿桥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活动以设在北京林业大学团委的中国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之家和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为依托,通过生态环保活动宣传、生态环保成功案例调研、生态环保科学研究、青春志愿林种植、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绿色播种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资助等多项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实际行动来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首都大学生“绿桥”活动和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已连续开展了十八届和八届,每一届的活动主题紧扣时展和社会需求,在活动内容形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活动覆盖范围从最初的发起高校扩展到首都、全国,近四万名绿色长征志愿者参与活动,共营建两千余亩青春志愿林,撰写了五百余篇社会观察报告和三千余份志愿者日记,开展了二百余次绿色咨询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等近百家海内外媒体上百次深入报道。其中绿色长征纪录片在2009年美国纽约皇后国际电影节最佳国外记录片金奖;绿色长征活动2009年获“母亲河奖”;绿色长征活动获2010年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被称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青少年绿色环保活动之一。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绿桥、绿色长征”活动获得了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的共同支持,在活动中探索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在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立了绿桥基金。这种运作方式从政策、人员和资金多方位保障了项目的持续发展;第二,在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期,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主题,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第三,始终围绕绿色环保,不断进行创新。如在2013年提出了全新的“A4210”青少年勤俭低碳养成计划。

2. 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项目是在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全校14个学院团组织积极参与的一项定志愿服务活动。2009年至今,共有20支志愿服务队伍先后与海淀区11所小学结对,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内容方面,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活动为主,同时,北林大学子发挥在绿色环保教育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环保教育课堂”、“绿色咨询”、“环保游戏”等特色授课及活动内容,并充分利用高校的软硬件教育资源,通过让农民工子女参与大学活动、实地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创新了项目服务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北林大各个学院、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都有对接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形成“一对一”结对:工学院团委“绿叶支教团暑期支教项目”,通过“接力”方式连续开展了近十年;学生社团“翱翔社”持续八年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暑期支教活动;校学生会“一条鱼”支教项目也连续开展了九年。其中,以环境学院与海淀区前八家小学结对为优秀典型。几年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曾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出深度报道。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2010年,团中央启动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2011年11月在全国推行的“七彩课堂”活动,同时建立了农民工子女档案和志愿服务档案,记录志愿活动的相关事宜,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以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纽带,与各院志愿团体共同合作的方式,更好的调动全校的优势资源,使项目更具有整体性;第三,采取结对方式,以“一个学院对接一所学校”的“小结对”模式避免了活动的零散性与随意性;第四,服务对象较广,通过走访家庭,建立完善农民工子女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全程式”帮扶内容。在贴近农民工子女生活、学习的同时,通过举办“工友夜校”将关爱辐射到农民工,为其提供更多技能培训,多方面帮助受助者。

3. 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2004年,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发起了“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连续多年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向公众宣传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同年,在湖南省环保局、湖南大学校团委等领导的多方支持下,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南林学院“绿源”环保协会和国防科大“绿城”环保协会,举办了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不要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3.27保护母亲河大型系列活动”,拉开了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的序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保护母亲河”项目以“透视湘江”为主要活动,由志愿者前往湘江边进行污染水的取样及拍摄,邀请相关专家对采水样进行全面分析检测,并挑选出活动中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图片资料在长沙市各高校、社区、小学巡回展出;2008年,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项目再次由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牵头主办了“湘江清理活动”,该活动以湖南大学各院系青协为单位,分派到湘江岸边的滩涂上,捡拾的垃圾,最后统一将垃圾运往了垃圾转运站,避免了其对湘江的污染;2009年3月,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保护母亲河”长沙市大学生水体调查以及宣传活动;2009年11月,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举办了“保护母亲河―徒步湘江”活动,几十名湖南大学的志愿者一起从长沙沿湘江一直徒步到湘潭,引起媒体的和公众的关注,呼吁人们保护湘江母亲河;2011年,长沙市水利税务局牵头、湖南大学后勤处及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和湖南大学FLY协会承办了“节水大型宣传活动”;2012年3月,为了迎接世界水日,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们再次牵头,举办“探访长沙市第一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活动。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项目系列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提升,活动内容更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形式丰富,不断创新。湖南经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曾对相关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影响。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紧扣时代主题开展活动,并获得团中央项目资助,活动水平和吸引力不断提升;第二,整合多方资源,寻求政府支持,同时联合其他高校、企业等开展活动,获得了多方面支持保障。

4. 同济大学“城市年轮”志愿服务项目。2002年,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在之后的几年中,同济大学依托这一契机,进行城市文化保护的宣传。2011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起“城市年轮”历史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学院专业特长,依据上海世博会有关城市及城市人的思考,义务为上海的小学生宣讲,从基层逐步唤醒社会正缺失的文化保护意识,成为同济大学“济・城市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之一。目前,该志愿服务项目已覆盖杨浦区同济小学、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控江二小等12所学校,志愿者们每周不间断前往沪上各小学宣讲。

该志愿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未来建筑师协会、青年遗产保护联盟等多家单位以及同济大学相关专家的支持。近年来,先后获得同济大学中欧国际志愿者创意大赛个人金奖以及团体优秀奖、“上海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等奖项。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项目依托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契机,进行城市文化保护宣传,同时密切结合团队专业特色,寻求大型机构支持;第二,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这是志愿活动得以具体化,实践化的重要推动因素;第三,从传统支教创新为校园宣讲,以支教模式达到宣传作用,内容形式新颖。

5. 浙江工商大学“心译”外语志愿服务项目。浙江工商大学“心译”外语志愿服务项目由浙江工商大学“心译”语言服务队于2008年发起,2009年7月,正式更名为“心译语言服务总队”,隶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心译”总队共建成19支外语志愿服务分队和英语、日语、法语、韩语等多语种特色服务队,累计有3562名学生参加了外语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总时数达7354小时。2011年,“心译”服务总队将外语志愿服务推广到杭州市的周边城市;2012年起,外语志愿者走向省外,为大型展会或赛事提供志愿服务,如2012杭州上城区国际日活动、2012年拉美峰会、2013年世界文化大会等。该项目曾被、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依托于大型的国际赛会,但是并没有止步于“逢赛会,有服务”的简单模式,而是在学校中积极推广外语口语练习,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交流,由此又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志愿者资源,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第二,该项目由浙江工商大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牵头、各个学院共同参与,具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目前社会的专业化外语志愿者,尤其是小语种志愿者的短缺,推动了“心译”外语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随着浙江省国际交流的愈发频繁,该项目也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这为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共性分析

1. 社会需求。以上案例中,志愿服务的对象都选取了目前社会所需、时代呼唤的内容。如北京林业大学“绿桥”“绿色长征”项目和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项目,针对“美丽中国”建设,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用大学生的行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响应团中央号召,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的农民工群体,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从侧面为国家三农问题贡献积极力量;同济大学“城市年轮”志愿服务项目则抓住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良好契机,为上海城市形象宣传做贡献。

2. 组织保障。以上项目的开展都有着完备的组织保障。“绿桥”、“绿色长征”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学生的联合主办,同时建立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模式,使活动的开展有了较高的组织平台;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中,北京林业大学采取“结对”的方式,以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纽带,各学院志愿服务团共同参与,更好的整合全校的优势资源,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性,使项目具有更广泛的参与度;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取得了湖南省环保局等多方支持,同时与中南林学院“绿源”环保协会和国防科大“绿城”环保协会等志愿服务团队共同主办,保证了项目的高质量和高覆盖。

3. 项目创新。以上所举案例在开展形式、活动内容、支持模式等多方面都有突出的创新性。“绿桥”“绿色长征”志愿服务项目在每一年的发展中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不仅开创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全新运作模式,更根据不同时期青年特点选择了青年喜爱的方式开展活动;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在传统支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增加了“绿色课堂”的内容,学生社团“翱翔社”建立了“一毛钱工程”项目,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许多大学生长期资助农民工子女;同济大学“城市年轮”志愿服务项目创新性的以“城市文化”为切入点,将历史遗产保护带到校园中。可以看到,与社会需求、服务对象及青年特点相结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项目活力和生命力,是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开展的“强心剂”。

4. 突出特色优势。以上项目在着重“志愿”的同时,有效结合了学校特色,与学校优势专业挂钩,使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学以致用,在发挥特长的同时提升技能水平,“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被紧密结合起来,与这一特点使得项目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四、讨论

(一)高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科学的志愿者培训能够提升志愿者的持续参与欲望

通过对被试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可知,具有较高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有着科学化系统化培训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更愿意长期参与其中。较高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志愿者认识社会、锻炼自我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而科学先进的志愿培训系统能够提高志愿者自身修养和实践能力,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应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影响力;同时建立科学系统的志愿者培训。例如,可以在学期初开展全校志愿者通用培训,在各类项目开展前开展志愿者专项培训,同时为志愿者提供更多接受专业化培训的平台,如组织志愿者参加专业外语培训等,使志愿者不仅向外提供服务,更能够从内接受服务。另外,在项目设计时,也应注意志愿者的体验感受、服务时长的科学规划等。

(二)对待不同的志愿者人群在志愿服务激励方式上应有不同侧重

志愿者的性别、年级、个人成长环境、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也不尽相同。在性别上,男生比女生的社会动机更高而个人动机更低;在年级上,大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最高,而大三志愿者最低;从生源地上看,个人动机方面,来自地级市的志愿者表现出更高的个人动机,而省会级志愿者则表现出更高的社会动机。在志愿者的激励保障中,根据群体的主要特征(如男女比例、年级比例等),最大化的满足志愿者合理动机,能够使志愿者更愿意长期参与志愿服务。

(三)符合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项目保持生命力的先决条件

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产生的本源,通过提供志愿服务从一定程度上填补社会服务的空白,是大学生贡献社会的一种方式,同时社会需求也是志愿精神的实际意义所在。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应紧跟时代步伐,首先抓住社会需求,找到“志愿者所长”与“受助者所需”的契合点,使志愿服务项目焕发长期的生命力。现如今,我们常可以看到诸如“敬老院老人一天被多次剪指甲、洗脚”的新闻,就是志愿服务没有真正找到“受助者所需”。

(四)创新发展是志愿服务项目保持活力的根本保障

志愿服务要持续发展,“持续发展”不代表“不变的发展”,而应在传承中创新,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青年的特点,一成不变的志愿服务项目只会逐渐丧失活力,无法取得长期发展。在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时,从开展形式和活动内容上有所创新,符合受助群体的变化需求,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吸引广泛的社会支持,保证志愿服务项目健康蓬勃发展。

五、本文的思考与不足

本文通过对志愿者动机、心理状态和激励方式的调查,以及对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的案例研究,综合得出高校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借鉴。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研究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本文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志愿者问卷调研和志愿服务项目案例调研的样本量还不够大,因此可能忽略了其他影响因子;其次,对志愿者的研究和对志愿服务项目的研究两部分结合性较为欠缺,尤其是对志愿服务项目案例的志愿者内部管理保障机制研究不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彦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策研究――以保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2] 邓清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3] 于琳.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以山东大学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9(2).

[4] 滕晓黎.从美国服务学习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5] 葛瑶瑶.北京城市学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9(3).

[6] 靳利飞.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1).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心理健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已逐渐成为目前我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时间虽短,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社会反响,出现了青年踊跃参加,群众热情欢迎的局面。志愿活动的发展无疑是我国公益事业的一次进步,一次飞跃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的志愿者组织活动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心力、脑力,同时还必须表现出和谐交流的精神风貌。因此青年志愿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心理素质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决定和影响人活动的一切非智力因素,即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是一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对人的成功非常重要。

我国志愿者数量虽庞大,但其心理素质总体较低。尤其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扩大,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志愿者所要面临的困境及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不断增加。有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志愿者在服务中途会退出或产生退出念头,许多志愿者尤其是支援灾区的志愿者在服务任务结束后难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由此可见,志愿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合理应对即将面临的困境及心理健康问题。

一、志愿者目前面临的心理困境

(一)社会舆论的压力

1、社会对志愿者的期望过高

近年来,由于志愿服务范围的扩大,媒体的宣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然而,过度的宣传和表彰,使得社会、众人对志愿者的期望过高,人们往往忽略了志愿者作为平凡人所需要的、普通的、人性的满足。而当这些压力一旦超出个人心理承载能力的时候,很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诸如身体的疲惫、心灵倦怠等问题。这不仅给志愿者的工作带来不便,由此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心理问题。

2、服务对象的不理解

尽管青年志愿者活动发展迅速,但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群体,甚至对志愿服务抱以抗拒的态度。在汶川,地震对各种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救灾初期组织管理又比较混乱,志愿者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如道路不通、补给不畅、联系中断等各种困难,余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此时遭遇到部分地方官员和受灾民众的不理解的困境,使得志愿任务难上加难,甚至无法进行,令许多志愿者不知所措。

(二)知识与技能的缺乏

1、专业知识的缺乏

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人数近百万,包括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和40万名社会志愿者。志愿者在赛会服务中将面临多种严峻考验,如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高效的团队协作要求、运动员及观众的文化背景差异、志愿工作环境中的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等,如果应对不良,可能影响服务的质量,甚至影响赛事的顺利进行。因此,赛前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让志愿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否则会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另外,对服务对象缺乏了解也会影响到服务质量。

2、服务技能的缺乏

青年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维持现场秩序,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游客意外受伤,老人突然发病,儿童与家长走失迷路等。这就需要志愿者有充分的应激能力及知识,才能正确采取应急措施,合理应对突发状况。如今的青年志愿者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有限,很多志愿者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即便经过短期培训,也仅限于理论层面,难以娴熟使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爆发波折情绪。尤其在面对无理、面对无奈、面对奖励、面对疲劳、面对孤独等情境时,很可能导致心理困境。

(三)自身心态失衡

1、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

每个青年在真正去做志愿者之前,总是怀着满腔热血,希望自己能做出点成绩来让所服务的对象感到温暖和满意,得到他人认同。然而,由于自身能力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在服务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又无法避免的事情,可能需要做很多琐碎的小事或者要面对各种矛盾,这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使他们在服务过程中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2、情绪易受服务对象的影响

志愿服务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不少是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的志愿任务,如应急救援、社区关爱、助残助老等。在进行该类志愿服务时,由于志愿者接触和帮助的对象在物资上、身体上乃至心理上都处于弱势,他们的经历和痛苦很容易引起志愿者的共鸣,同时也会对志愿者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使得任务难以继续。

二、原因

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之所以会遇到种种的困境,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要正确对待,自然可以化危机为转机。总的说来,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有来自于组织的,也有来自于志愿者本身的。

(一)社会的了解与支持不足

青年志愿者遇到的困难是较多的,特别是政府重视不够和社会的了解与支持不足,是许多志愿者都提到的困难因素。志愿者需要开展针对困难群体的服务时,希望政府提供资金、场地或政策、措施的支持,一些基层政府、社区机构漠不关心;还有志愿者为一些孤老寡残人士提供服务时,不仅周围居民不理解,亲属也干涉,他们认为接受了志愿者服务,就是“家丑外扬”,是丢脸的事情。所以,要让社会对志愿服务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怀疑到欢迎,争取政府部门对志愿服务从忽视到重视,从干预到支持,都需要志愿者诚恳、热情、坚韧、细致地付出努力。

(二)志愿组织的失职

一些志愿团体习惯于搞形式、造声势,谋求引起领导重视,这就与志愿者的初衷产生矛盾。志愿者在加入组织后发现并未做实事,不免感到失望。许多组织前期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或是后续跟进不及时,导致服务过程中志愿者遇到紧急情况时得不到相应的援助,产生心理压力或怠倦时得不到心理疏导,令志愿者的工作难上加难。

(三)志愿者自身心理素质差异

1、志愿者本身的心态失衡。一部分青年志愿者认为志愿办事就是只要奉献,捐弃小我,服务大众;还有一部分认为志愿者可以乘借完成任务的机会旁观比赛,与体育明星近距离接触等。其实,志愿者是没有特权的。例如在奥运会中,更多的任务是在亚运村里做洁净、在球场外做征询办事、顶着骄阳收门票等。这就形成志愿者对任务的感觉是:“复杂”、“枯燥”、“单调”,从而对志愿服务失去兴趣,觉得有落差。

2、志愿者本人思想准备不充分,心理承受能力不高。每个人的心理素质良莠不齐,面对问题的反应及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许多志愿者满怀热情和信心参与志愿活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是心理压力时,一些心理素质偏低的人便感到难以承受,从而不得不中止志愿服务。

三、青年志愿者必要的心理准备

(一)社会舆论的理解支持

首先,社会应当对青年志愿者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并且运用正面的宣传与积极的舆论,使青年志愿者能够从社会上获取正面信息,认同自己的角色及工作,坚信自己的付出有意义,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态度,同时对志愿者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增强。

其次,社会的正面反馈也会影响志愿者的心理。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正面反响是对志愿者的肯定、鼓励与支持,对青年志愿者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志愿组织的辅助

1、志愿组织服务前培训

由于青年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志愿组织对其进行服务前培训是很必要的。不仅针对服务内容,还要针对志愿者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培训,要加强志愿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使他们有良好的应对能力,遇到生活上的各种逆境时要有灵活的反弹能力;要积极地陶冶志愿者的心灵,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多看到好的一面,对工作寄予期望,从总体上强化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增强信念、承受力及意志力。

2、个别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咨询是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志愿者,咨询师与志愿者之间的一对一的个别会谈。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倾听志愿者对自身问题的描述与感受,确立希望达到的目标,利用多种影响技术,向志愿者提供观察问题的视角,引导志愿者作自我探索,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制定有效的行动方案,帮助志愿者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志愿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个别青年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是很重要的,应当多倾听他们对自身及志愿工作中的体会与感受,帮助他们解决对志愿工作心理困惑,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对各种环境条件变化的心理应变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对志愿者角色正确定位,从而更好地完成志愿工作。

(三)志愿者自身调节

积极的心态是进行志愿服务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志愿者必要的心理准备。青年志愿者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志愿服务的宗旨和精神,调节自己的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当心理问题产生时,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信心,适当缓解压力,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忘志愿之初衷。

另外,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难免遇到各种难题和困境,增强意志力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目标,顺利解决困难,走出困境。如出现工作倦怠时,志愿者应立即进行自我调整,以保持旺盛的斗志。

参考文献:

[1] 李剑萍,《试论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角色》,《青年与未来》,1995年第3期;

[2] 穆青、聂阳阳,《08后的志愿者:心理复归与重新定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 叶明,《大学生志愿者心理素质提升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 谭建光、凌冲、朱莉玲,《现代都市志愿者心态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