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知识范例6篇

邮票的知识

邮票的知识范文1

――《邮票设计――古代少年道德故事》美术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邮票设计――古代少年道德故事》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邮票设计的过程,掌握一定的设计的方法,体会邮票设计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案例分析:邮票是邮局为人们传递书信,表明寄信人向邮局缴纳邮资的凭证。因邮票设计绘制精美,作为微型艺术品为人们欣赏、收集。邮票画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用任何造型艺术形式表现均可,所以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艺术性。邮票种类可分为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等。纪念邮票多为纪念重大节日、著名历史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而设计发行,特种邮票则多为反映科技、文化、经济建设成就而设计。此外,山川、风景、人物风俗、花草树木、动物、名画雕刻、歌舞戏剧、体育活动等等都可作邮票画面上的内容,所以邮票也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

中国国家邮政局定于07年6月1日发行《孔融让梨》特种邮票一套。这一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古代少儿故事,寓意深刻,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弘扬,也是对当代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题材。于是我决定将《邮票设计――古代少年道德故事》搬上课堂,对学生们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运用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了解有关邮票的起源、邮票的种类、邮票的作用及价值、邮票的组成部分等各方面知识;2.通过“古代少年道德故事”特种邮票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3.鼓励学生开展高尚有益的集邮活动,在欣赏、研究邮票的活动中拓宽知识面,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重难点:主动参与,自主探索邮票知识。培养学习综合设计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邮票的起源、邮票的种类、邮票的作用及价值、邮票的组成部分等各方面知识。绘画工具有:铅笔,像皮,颜料等。教师:课件、普通邮票若干张、优秀邮票欣赏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音乐起)师:(笑容)在同学们炯炯有神的眼睛里,让我看到了你们的青春和自信。现在我宣布,“邮票知识” 竞赛现在开始!(课件“邮票知识”竞赛动画播放)

师: 比赛分四个小组进行,每一个回答对问题的小组成为可以为本组得邮票一张,获得邮票最多的小组获胜,将得到老师的神秘礼物一份!

生:(兴奋)哇!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教学随想:根据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施实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有关邮票的各类知识,在收集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对邮票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学生爱表现,对课堂很期待因此也就完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兴趣孩子们愿意学,有兴趣孩子们愿意动,有兴趣孩子们愿意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索

师:(课件展示第一个问题――“邮票的起源”)生:(争先恐后举手,教师选择一位学生回答。)在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寄信是按邮程距离及信的页数向收信人收费的。昂贵的邮资使一般人难以承受,于是人们想尽办法少付邮费或者免付邮费,结果造成英国实行高邮费而国家邮政收入反而减少。1839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改革家罗兰・希尔提出的1便士邮资法,宣布了邮票的诞生。师:(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课件展示答案)回答得非常好,恭喜你们组得到第一枚邮票!(将邮票贴在黑板上相应组的位置)

生:(热烈的掌声!)师:其他组的同学加油!(课件展示第二道题目“邮票的种类”)

生:可分为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等。师:(满意的笑容,贴奖励邮票)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真是有备而来!(补充说明)纪念邮票多为纪念重大节日、著名历史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而设计发行,特种邮票则多为反映科技、文化、经济建设成就而设计。继续问答!

生:好!好!(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师:(课件展示第三道题目“邮票的作用及价值”)

生:“我认为邮票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邮政。”“可以通过邮票学习很多的文化知识。”“有些邮票会增值的,收藏可以赚很多钱!”(哄堂大笑)师:写一封信,或抵万金的家书,或淡如水的闲谈,都会买上一枚邮票,贴于信封,投入信箱,从那一瞬间起,信中的文字便被无限地拉长,直温暖亲人,友人的心扉。邮票的价值体现在哪?真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邮票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邮票还是是国家的“名片”,是邮资凭证。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的“小型百科全书”。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小的邮票像一个广阔的知识世界,可以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的事情。(贴奖励邮票并统计一下邮票得数,对未得到奖励邮票的小组进行鼓励。)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些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课件展示第四道题目“邮票的组成部分”)生:邮票主要有图形文字组成。图形一般根据邮票的种类决定。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师:(贴奖励邮票)了解邮票的知识,设计邮票就方便了。现在关于邮票的四个知识我们同学都回答得很好,(看一下黑板上贴的奖励邮票)目前每个小组得到邮票数量一致,胜负未分,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个副加题,就看看这个问题各小组回答得怎么样,取胜的关键到了!生:(小声议论,跃跃欲试)师: (课件展示副加道题 “中国古代少年道德故事有哪些?”)

生:“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凿壁偷光”“孝女曹娥”“铁杵成针”… …

师:太棒了!(贴奖励邮票)我们今天获胜组已诞生,大家掌声鼓励,该组的每位同学将得到老师奖励的邮票一张!(音乐响起,颁奖开始)生:(欢欣鼓舞,掌声热烈)教学随想:网络在现代社会的运用使学生中很少使用到邮票,邮票对孩子们来说太平凡普通了,就是因为它们普通,所以有很少孩子去发现它们、挖掘它们,有关邮票的知识,孩子们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如果课堂是用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方式,那么孩子们肯定印象不深,而且枯燥乏味,所以我让孩子们通过书本或网络去了解邮票的知识,并在课堂上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学习,就加深了孩子们对邮票知识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的讨论,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

(三)直观展示,分析步骤

师:邮票即能用于邮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 既具备千里飞鸿,一寄思绪的浪漫,又具有收藏价值。 我们有谁轻易地离开过邮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邮票,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更多的事情?生:想!师:那么根据我们刚才所学,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枚以“古代少年道德故事”为主题的特种邮票。(课件展示:《邮票设计――古代少年道德故事》)怎样设计邮票呢?让我们先来仔细观察这枚邮票(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一枚)生:(争先恐后)“邮票上有“司马光砸缸”的图案,画面设计得比较饱满”“邮票上有面值”“ 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 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还有英文CHINA的字样”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根据我们对邮票的这些了解,在设计邮票时还要注意用正确的步骤:(课件展示步骤:1、构思)我们已经确定了主题,“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凿壁偷光”“孝女曹娥”这些都是我们设计的内容。(课件出示步骤2、起稿)起稿要注意图案造型应生动形象,简练,单纯,富于装饰;画面中还要有面值和发行地区。(课件出示步骤3、着色)色彩处理方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可以是鲜艳的色调,也可以是沉稳的灰色调。生:(四人一小组,将自己收集的邮票与组内成员交换观察,共同探讨)教学随想:一张张精美的邮票,一份份美的享受,使孩子们大开眼界。他们对邮票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好奇,他们兴奋,他们蠢蠢欲动… …从哪里下手呢?孩子们不知所措。通过教师出示的作品和绘制步骤的讲解有机结合,使孩子们轻松的掌握了绘制方法。形象直观的演示点拨着孩子的心灵,美丽的画卷在他们心中涌动,他们也想试一试… …

邮票的知识范文2

邮票就像一条宽宽的纽带,把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台湾、大陆同胞虽彼此还不能进一步来往,但两地的通信不正是靠这一张张小小的卡片来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吗?从这方寸之间的世界中,台湾同胞可以看到祖国日益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热闹场面;同样,大陆同胞也可以从这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中看到台湾同胞渴望统一的那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邮票难道不是反映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一面面小镜子吗?

记得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很喜欢集邮。每当我看到我集邮册那张"香港回归"的邓小平的纪念邮票,就会浮起当年发生的那件事.真后悔啊!我从来都没有那么后悔过。我真希望这世上有后悔药吃。

有一天,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叫妈妈送我一张珍贵的纪念邮票.这张邮票是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祖国的金箔小型张,里面印着精神抖擞的邓小平,和蓝天白云,左侧印着"一国两制"和的"50元"大大的红字,在右侧标明"中国邮政CHINA"的字眼外型规格是140×95mm,邮票的设计是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人民蒙受的百年耻辱,香港从此步入历史的新纪元.有香港同胞的努力,有强大祖国做后盾,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这么有纪念意义的邮票到了我的手上,使我欣喜若狂.

于是第二天就拿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同学们纷纷跑来观看,羡慕不已,尤其是我的好朋友——"燕子"更是爱不释手.没过多旧学校放学了,我忽然发现我那张珍贵的邮票不见了,我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我非常难过,后悔自己不该把邮票拿到学校来炫耀。过了几天,我无意中发现"燕子"集邮册里有一枚和我上次丢失的邮票一模一样的邮票,我便怀疑是"燕子"偷走了我的邮票。她肯定是太喜欢我那张邮票,所以就偷走了我的那张邮票。我气愤极了,我决定再也不理她了。有时,她在前面等我,想和我一起回家,我就当作没看见似的走开了。"燕子"不知所措的望着我,我心想:哼,装模作样。有时,她来找我,我也不理她……。就这样,我们这对形影不离、让同学们羡慕的好朋友就这样疏远了。当我们放假的时候,要洗书包了,我把书包里的东西彻底了清理了一遍,结果,在美术书发现了那张邮票。那时我真的恨不得打死自己,后悔我自己冤枉了"燕子",也断送了我们四年的友情。

邮票的知识范文3

设计理念:

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通过反复识记、巩固和应用生字,使学生牢固掌握。

2.巧用插图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突出低年级形象思维的年段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机”、“抬”、“带”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留意身边的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写好带有“钅”、“巾”等的字。

2.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邮票的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巧用资料,导入课题。

1.猜谜语:小小一幅画,无脚走天下。寄信必用它,无它信不发。请打一物。(邮票)

2.课件图片演示:首先出示各种邮票的画面,最后出示“黑便士”图片与现在的邮票的对比图。我们刚刚看了很多精美的邮票,现在请大家再看这两张邮票,你能说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呢?(齿孔)

3.邮票是怎样从没有齿孔到有齿孔的呢,这小小的邮票齿孔背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邮票上的齿孔》。

4.板书课题目,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巧妙引入课外资料---邮票欣赏,既给学生一个直观印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习的视野,又激发了求知的兴趣。同时认识了两个生字,并由“齿孔”一词导入新课学习,自然而富有悬念。)

二、初读课文,多样识字。

1.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多样识字:(集中认读,抽卡片读,同桌互查,编趣味儿歌等)

齿孔邮票真奇妙,不用刀裁不用剪。轻轻一撕就分开,使用起来很方便。

(设计意图:自编的一首小儿歌,巧妙地将本课的生字嵌入其中,增加了生字的复现率,进一步巩固了识字。)

3.教师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刚、抬、针”, 让学生先说出每个生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再补充,在要注意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接着引出课文中最后剩下的一个“钅”的生字“针”,同时观察“机、抬、针、孔”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左右结构,有主次之分,还要写得紧凑。)

“刚”字左宽右窄,左右一样高,第二笔要写到竖中线,第四笔是长点。

“抬”字左窄右宽,左右一样高,左部分写得离竖中线一点点,第四、五笔写在右上半格,“口”写在右下半格。

“针”字左右一样宽,右边第一笔是撇要长一点,第三笔是横要短一点。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随文识字,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在观察比较中识字,在互帮互查中巩固识字。让学生在发现中写字,在模仿中写字。这样的识字既不单调乏味,又不机械枯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读通全文,粗知大意。

1.师生集体朗读课文。

2.思考提示:谁发明了齿孔邮票?是怎么发明的?

3.在阿切尔的发明之前,邮票使用起来有什么不方便?

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设计意图:生字复现,加深记忆。)

4.四次看图:这位先生遇到了怎样的麻烦?他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这一切被谁看到了?

5. 阿切尔在想什么?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反问句)

在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反问句: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错)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很好吗。(对)

(设计意图:合理应用课文中的插图,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培养观察图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的习惯,同时又和单元教育重点挂钩。图文对应,读通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读文又巩固了生字,可谓是一举多得。)

6. 现在你知道邮票打孔机是谁发明的吗?效果怎样呢?你可以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词句,并且大声读出来。

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更好地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整体感知课文,并提出阅读中的问题,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基本的读书能力。)

四、拓展应用,提升情感。

同学们,想一想邮票打孔技术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邮票的知识范文4

如今我依然能清楚地记得我买第一枚邮票的情景。我那时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帮老师寄一封信,去邮局买了一枚面值20分的“上海民居”,然后再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枚1元面值的“福建民居”,小心地将它放在文具盒中。那时我正好在上绘画兴趣班,父亲又是个细心的人,并且他鼓励我多集邮,要我学习方寸之间的绘画艺术,还给我买了一本集邮册,我便将这枚“福建民居”移入集邮册中,给它安了新家。(后来才知道,“民居”系列邮票是1986-1991年间发行的普通邮票,全套21枚,是当时民众寄信最常用的邮票。)

不知为什么,此后我对邮票就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兴趣,为它而疯狂,热情一发而不可收。那时候,我就读的小学和初中离邮票市场很近,每逢周三、周五下午放学早的时候,我都会溜到邮票市场,交换和购买邮票,也由此认识了很多邮商和邮友,学了很多的集邮知识。四年级时买的第一枚“福建民居”,促使我去了解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五年级买的一套恐龙邮票,竟使我对古生物兴趣斐然。上初中后,学到了近代史,偶然的机缘,我发现了邮票市场上有清代和民国的邮票出售,且纸墨簇新,价格也并不高,我在惊叹之余,就省下零花钱,一枚一枚地收集着。从加盖“国币”改值邮票,到加盖“金圆”改值邮票,展现了民国末年经济大崩溃的图景;从“宣统登基纪念”到“满洲国皇帝访日纪念”,让我看到了一个王朝的没落,以及投敌卖国的;从“平等新约纪念”到“抗战胜利纪念”、从“赈济难民附捐邮票”到“台湾光复”、“还都纪念”,让我看到了当时的政府和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也同样印证了今日和平生活的不易……初中的我,第一次发现了有这样一个广阔的世界,这样的色彩斑斓,这样的厚重沧桑。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初中之后的历史、地理,我都是全班最高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集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集邮需要工具书,主要就是邮票目录的帮助,这样才能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邮票发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邮票目录以彩色图片的形式,详尽地记录每套邮票,包括每一枚邮票的齿孔、刷色、印制方法、印制地点、发行量等众多信息,一般都是以铜版纸精印,硬壳精装,赏心悦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深受集邮者喜爱。然而价格自然不菲,动辄八九十,甚至是上百元一本。记得我第一次接触邮票目录是在1997年,当时我读初中二年级。在书店中偶然看到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清代邮票目录》《中华民国邮票目录》,我立刻就被书中绚烂的邮票世界所吸引,以前只在书上零碎地记忆过的邮票名称,如今一枚枚地以彩图的形式展现在我的面前。一本在手,几乎可以不用再买邮票了,看着图就可以满足了!可是那时候哪里有钱呢,《清代邮票目录》一本要25元,《中华民国邮票目录》要60元,可是我的零花钱每周只有几元。于是我一有空就跑到书店,拿着书一看就是一天,硬是凭借记忆,将大量邮票的图案、发行背景资料、颜色等信息刻在大脑中,经久不忘。现在若挑出一枚中国邮票,它的背景资料等信息我依然可以背诵出来。每每想到这里,都觉得特别甘甜,又带着一丝心酸。

邮票的知识范文5

这套邮票发行于1968年8月1日,全套一枚,面值8分,邮票主图是根据《去安源》油画设计的。身穿蓝布长衫,手拿雨伞,在乌云翻滚的天空下凝神走来。原画作者是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系学生刘春华,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邮票设计者是孙传哲、万维生和李大玮3人。

1967年7月,北京、江西的红卫兵组织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会上,刘春华创作的《去安源》大幅油画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肯定。1968年7月1日《去安源》宣传画大量印刷出版,家家户户张贴悬挂。为了扩大宣传,邮电部将这幅油画搬上了邮票。据说当时邮票发行部门“左”得可爱,竟然提出“全国人民每人一枚,印九亿枚”。根据当时印刷厂的生产能力,短期内根本达不到,结果只印了5000万枚。

邮票在1968年8月1日建军节隆重发行,发行时热闹非凡,邮局门口张贴大红喜报并为此设了专用窗口。

邮票作为邮资凭证,使用就得盖戳,盖戳就难免污损画面,而印有伟人画像和语录的邮票是不能污损的。在那特殊年代,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问题”。为此,当时的邮电部军管会于1968年7月底发出紧急通知,硬性规定此枚邮票“不能盖销”。交寄时,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戳。如有误盖,立即换贴,“严格执行”。这样《去安源》就成了一枚盖而不销的特殊邮票,好多当时的实寄封就记载着这种“特殊”,其信销票上也大多没有邮戳痕迹。

这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合情合理。不过,这种外行做法显然忽视了一个常识,就是邮票不盖戳,会被一些“聪明人”所利用,导致邮资流失。

这种现象持续了3、4个月,邮电部军管会听到了大量反映。其中,1968年10月12日北京市邮电革命委员会发出了编号为(68)革生字第13号的《关于“去安源”邮票盖销问题的请示》:“邮电部军管会:‘去安源’这枚邮票自发行以来,由于不盖销,给一些意识不健康的人钻了空子,我们已发现多起把用过的邮票揭下来再用。也有一些同志不明白为什么不盖销,错误地认为邮票不盖销是为了节约纸张,是为了再用。以上情况说明邮票不盖销存在着漏洞,很容易使意识不健康的人从中贪污和舞弊。这一规定疏忽了阶级斗争。据悉,‘去安源’这枚邮票,现存量还很大。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规定邮票必须盖销”。

邮票的知识范文6

我集邮虽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可兴趣却很浓厚。爷爷老早就爱集邮,有好几本集邮册,他看书或写字累了,常拿出来翻看,还常给我讲,什么普票、j票、T票呀,什么雕版、胶版、影写版呀,好多名目。我虽然听不懂、弄不清,可是觉得那一枚枚五颜六色的邮票真是好看,一幅幅小巧玲珑的图画真精彩。打开集邮册就像走进一座艺术宫殿,每张邮票都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翻会儿集邮册再去做功课,就感到头也不胀了、眼也不酸了、精神也充沛了。我想,这倒是个劳逸结合的好办法。就这样,我渐渐对集邮产生了兴趣。

开始,我只是把集邮当做一种娱乐活动。后来,我发现邮票上的不少内容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联系。通过摆弄邮票,我既得到娱乐,又加深了对学习的记忆,可谓是一举两得。慢慢地集的邮票多了,我就越来越感觉,邮票丰富的内涵,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集邮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我求知自学的第二课堂。

集邮真可谓是学海拾珠呀!

指导教师:于 红

上一篇祝寿主持词

下一篇化妆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