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范例6篇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院校教学训练 实战化 思考

当前,院校虽然大力推行实战化教学训练,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教员和干部对实战化训练本质内涵的认识模糊,以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加强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深入研究,以推动教学训练实战化不断向纵深领域发展。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理清目标要求,树立破难从实的新观念

(一)任务类型。不同类型的作战任务对教学训练的难度具有高低之分。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分析不同作战行动可能面临的困难和不利条件以及困难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进而将其与自身现有作战能力水平相比较,评估差距,为实战化教学训练设置相应的环境条件和标准有要求,以增强教学训练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地区环境。武警部队遂行任务往往以环境高度结合,环境可以造就战斗时机,也可打破战斗计划。教学训练应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区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对作战行动造成的困难和障碍,利用有利因素造就的战斗机会。教学训练要从实、真的角度,合理确定难度,以提高部队设定未来特定作战环境的能力。

(三)对象特点。不同的作战任务,其作战对象不同。不同的作战(处置)对象其行为方式也会不同。因此,实战化教学训练要准确把握未来各类作战(处置)对象的特点,建设模拟分队或构设灾害境况,形成逼真的对抗格局,合理确立对抗性训练的难度或激烈程度,以增强实战化教学训练效果。

(四)持续时间。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作战持续的时间将对行动节奏和后勤保障带来直接影响。对作战持续时间长短,要会非常精准地分析评估对作战可能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这是战斗指挥员必须掌握的指挥技能。院校教学训练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教学训练重点和难点以提高学员有效应对的能力。

二、找准差距问题,选择主动作为的好途径

实战化教学训练不等同于实战,两者之间差距和区分,主要表现为要么教学训练课目与实战情况不尽相同,要么教学训练条件设置与实战化存在差异。为此,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应主动作为选择好的途径:

(一)主动区分不划为等同。实战化教学训练坚持从实战出发,以实战为牵引,但实战化教学训练毕竟是一种设想和模拟,要主动积极地加以区分,不想当然,不划为等同。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实战化教学训练与实战之间始终存在偏差,正确认识实战化教学训练的地位作用,既要深化实战化教学训练开展,更要以开放、务实、创新的思想和视野深化对实战和实战化教学训练的认识,使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主动作为不断缩小差距和解决问题。问题和差距是事实,也是客观,问题不攻不破,差距不努力不会缩小。现代武警院校课堂教学训练高科技手段的的广泛应用,以模拟技术、3D打印、大数据、数学建模、兵棋推演等方法手段虽然达不到百分百的实战化,但终归是教学训练手段的时代提升,必然缩小教学训练与实战化之间的差距,也必然深化教学训练实战化的实效。

三、把握条件要素,主导科学应用的实效性

实战化教学训练是近似实战条件下的教学训练,它始终还是教学和训练,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学训练活动只能在现场环境下进行:

(一)实战化教学训练讲究形和实的。实战化训练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但并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有效,任何形式均可采用。现代模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逼真战场环境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运用得法可有效促进实战化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因此,实战化教学训练实践中,教员应善于学习运用现代模拟技术模拟尖端武器装备以及虚拟实战环境,有效解决那些难度大、风险高、消耗多的科目,解决难以直接开展实地、实装、实兵训练以及理论教学直观性不强的问题,缓解现实教学训练条件难以复制、不利于学员反复体会等难题,着力增强实战化教学训练效果。

(二)实战化教学训练既讲军事效益又讲经济效益。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员指挥实战能力,但也不能忽略教学训练成本,即经济效益。从古至今,任何军事行动离开经济的支撑,将难以为继。经常性的军事教学和训练尤其是实战化教学训练,要使两者达到最佳平衡。因此院校教员和官兵应深入研究探索如何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异地同步训练,解决某些科目教学训练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浪费问题;如何借助高技术装备手段,破解追求教学训练实效与经济实惠之间最大化的矛盾,以确保实战化教学训练能够持久深入的开展。

四、深刻理解内涵,培育战斗精神的有机体

(一)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有机会组成部分。一个军人的战斗能力通常由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知识水平、战斗意志和作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缺一不可。而战斗精神是内化于心的心理素质、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只有人装高度结合,委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作风,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军人的战斗能力,因此,实战化教学训练不仅仅是某一课目、某一内容或某一方面的教学训练,更应是对学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磨练。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范文2

战略性投入实战化导向模块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经验汇报文秘站各位领导、同志们:全市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交流会能在我局召开,是对我局的鼓舞和鞭策,我本人深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我局党组,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的领导和上级机关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的安排,现在我就一段时间来我局开展大练兵活动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主要是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文秘站我局是泉州市局确定的大练兵活动定点联系单位。今年以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超前部署,行动迅速,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局实际,依托民警教育培训中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大练兵活动的开展。目前,已通过集中轮训、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各种培训班7期,全面开展民警体能达标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民警的战斗力得到增强,有力推动了“命案必破”工作的开展。广大民警心向大练兵、情系民安宁,叫响“大练兵,强素质,树形象”的口号,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训练精神,通过训练强化了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锤炼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意志力,并在“命案必破”战役中严格执法、攻坚克难,锻炼和提高了实战能力。上半年全局共破获刑事案件986起,同比上升25.6%;先后快侦快破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重、特大恶性案件,其中破获“八类”重特大案件多达126起,命案侦破率目前也高达85.7%,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二是广大民警的警务技能普遍增强,实战本领不断提高。经过训练,参训民警警务技能考核及格率达100、优良率达70。三是体能训练初显成效,民警的体质不断增强,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参训民警体能测试达标率达100%。大家普遍反映,通过体能达标训练,身体强壮了,精力充沛了,工作干劲更足了,练与不练就是不一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采取“一性三化”组训法,即对大练兵活动实行战略性投入、实战化导向、模式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一、加强领导,超前行动,确立战略性投入的大练兵思路。我局把教育训练作为队伍建设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塑警工程”,提出了“实施战略性投入、建设‘学习型警队’”的总体思路。一是早部署超前行动。年初就以“要创平安,先强素质”和“练为战,战必胜”为指导思想,制定下发民警集中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自3月以来分期、分批组织全局民警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掀起了练兵热潮。6月18日上午,召开警务技能战术示范演练暨大练兵再动员再部署大会,进一步激发了民警的参训热情。二是细筹划精心组织。我局不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大练兵活动方案,局属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任务迅速制定详细的大练兵月计划和周安排。每期集训班均由局党组一名成员亲自带队,抽调政工、纪检、装财科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驻教育培训中心,与全体参训民警共学习同生活,并做好参训民警的管理考核和各项后勤保障工作。自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泉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张东鸣,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李再生,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市公安局大练兵办公室成员,多次专程到我局观摩指导练兵工作,关心过问民警训练情况,使参训民警深受鼓舞。三是大投入长远打算。我局去年下半年就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近40万元资金用于训练基地建设。经多方努力,今年3月5日,分局民警培训中心在后渚港区派出所内挂牌成立,从此我局拥有了一个具有良好的教学训练和生活环境、拥有标准的射击训练场、软硬件兼备的、每期可容纳60名民警参训的规范化训练基地。在以上基础上,我局投入10万余元经费用于配齐配全民警集中轮训必备的训练器材和防护器具,前不久又投入20万元作为大练兵训练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四是重宣传大造氛围。我局大力宣传大练兵活动和练兵成果,今年来共编发大练兵活动简报8期,制作大练兵活动宣传栏和黑板报50多个,悬挂张贴标语100多幅,并在各级媒体刊发刊播宣传报道稿件27篇(条),营造了浓厚的学业务、练技能、强体质氛围,并向社会充分展示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二、贴近实际,战训合一,推行实战化导向的大练兵模式。我局在练兵模式上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充分体现大练兵不同于一般理论学习培训的特点。一是训练内容突出实用性。在集中训练中,围绕“四大重点”设置培训课程,即:以“三个代表”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对加强学习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注重更新民警执法观念、提高民警的执法办 案水平;以警务技能培训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执行勤务的实战能力;以心理保健知识为重点,注重培养和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在岗位练兵中,则结合不同的岗位实际对练兵内容进行细化,要求各单位组织民警加强本职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和技能的学习。二是训练方法注重实战性。对在民警教育培训中心集训的学员实行“战训合一”管理,规定在民警教育培训中心集训的学员一般应作为机动警力,边训练、边备勤,遵照分局相应的各类紧急情况调用机动警力的科学预案,预备处理突发性事件、、防控暴力案件等重大警务活动。同时,号召全体民警坚持“早上锻炼半小时、晚上学习一小时”,把练兵要求变为自觉行为和需要,养成立足岗位训练、定时主动训练的良好习惯。集训中,坚持把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将室内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演示和室外模仿操练、实景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把实战训练搬进课堂,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运用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对抗体验式等民警喜闻乐见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和感染力。三是训练质量讲求实效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兵原则,先基本后应用,先分练后合练,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技术与战术的关系,促进训练协调发展、取得实效。并在课余时间组织参训民警与局本部及外单位开展篮球赛、乒乓球赛和拔河、登山、三公里越野跑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娱活动,既达到了劳逸结合的训练效果,又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团结。三、有的放矢,分类培训,形成模块化运作的大练兵格局。我局在大练兵活动中积极探索、实行“模块训练”,分类组织培训,增强训练的标准性和针对性。从横向上,按照“公共基础年”的必训内容,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上分为四个基本类:一是基本知识培训模块,突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二是基本体能训练模块,主要以《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为基本要求,用达标推动;三是警察基本素养训练模块,主要通过开展遵守《内务条令》多标竞赛活动,注重日常养成,从日常的跑操、队列、会操和单位内务管理中规范;四是基本技能战术训练模块,重点加强警械使用、手枪射击、徒手攻防、控制与搜身带离等单兵技能训练,以及对人员盘查、车辆查控、抓捕等个人和集体战术训练,主要以各单位的小教官组织集中施训为主,结合民警之间互学、互帮、互教的形式开展。从纵向上,按照训练组织形式,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分为四个类,即轮训轮值模式、小教员特训模式、以会代训模式和岗位分散练兵模式。一是轮训轮值模式。3月5日至4月14日,分4批先后对全局209名民警进行每期10天的封闭式执__训,为进一步开展大练兵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有益经验。二是小教官特训班模式。按照“练兵先练小教官”的思路,于6月13日至6月18日、7月1日至7月9日,在分局民警教育培训中心举办了2期封闭式小教官强化特训班,共培训46名小教员,为全面铺开警务技能、战术训练活动储备了师资。三是以会代训模式。5月19日,组织全局56名通讯员,以会代训开办宣传报道通讯员首期培训班,启动旨在加强公安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培养警察公共关系人员的“通讯员培训班制度”,并规定今后每年举办2次这种形式的培训班。四是岗位分散练兵模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岗位训练内容和标准,各自组织民警开展岗位练兵。刑侦部门组织开展了现场搜捕训练,治安部门、各派出所开展了处置突发事件演练,港区派出所开展了海上解救人质演练,法制部门立足本职,开展了案件审核、把关质量竞赛等等。我局还确定每星期四为分局机关练兵日,基层和一线单位也根据实际确定周训日,保证每位民警一周不少于半天的专门训练时间,形成了经常性、持续性的岗位训练机制。四、建章立制,依法治训,建立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机制。我局坚持依法治训,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新机制,确保大练兵稳定、平衡、协调地发展。一是规范训练程序。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在认真总结前期各种封闭式教育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参训对象、训练种类、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的考试考核、训练的组织管理、师资管理、训练机构和经费等内容的《丰泽公安分局民警培养训练实施办法》,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民警训练工作程序。二是坚持训练制度。我局民警培训班全部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制度,包括《学员末位制管理规定》、《学员量化管理规范》、《学员考勤规定》、《教室管理规定》、《宿舍管理规定》、《文明就餐规定》等,并坚持登记统计制度,用《公安民警训练手册》详细记载每个民警的训练情况、熟练程度和达标成绩,建立民警训练档案。同时,实行“双百分”考核制度,规定凡考试成绩不够60分或违反考场纪律、日常操行、考勤考核达不到80分的,参加下一轮培训,直到培训合格获取结业证书后才能上岗。三是抓好制度落实。局党组带头制定分局领导大练兵训练表,坚持每月议训和每季度检查通报制度,各级各单位的领导认真落实训练责任制,带头参训,为基层和民警做表率,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各司其职,按级负责。分局大练兵办公室按照教学组、宣传组和督导组对办公室成员进行科学分工,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考核训练工作的职能作用。我局还建立考评奖惩机制,把大练兵活动专项考核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考评的范畴,并把训练成绩作为民警年终公务员考核、评功评奖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为大练兵活动注入了内在的动力,使一个“人人争第一,个个怕落后”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半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局大练兵活动起步良好,发展健康,效果明显,开创的“一性三化”的组训法值得以后加以继承和发展,但是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离上级公安机关和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大练兵活动良性发展,努力把我局公安队伍打造成一支一流的钢铁警队、特别能战斗的警队、保一方平安的警队、人民满意的警队,推动分局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发展,为维护丰泽区的和平、安定,实现我省、我市、我区的新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撰稿:陶翠子)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部队训练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部队训练工作已经逐渐变得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进行部队训练工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就要从部队训练的筹划、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做好部队训练工作的筹划

想要进行部队训练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就要做好部队训练工作的筹划。因为,只有做好训练工作的筹划,才能保证上级领导作出正确的训练决策。一方面,为了保证部队训练筹划工作的合理性,需要进行军队整体的训练安排的了解。具体来说,就是要进行部队年度军事训练指示的认真学习,并且要进行训练工作的要点的掌握。而这样一来,在进行训练工作筹划时,就能将上级单位的要求具体化,进而落实上级单位的训练要求[1]。另一方面,要准确理解本级首长的工作意图,并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将首长的要求深化和细化。而在此基础之上,则要提出合理且科学的方案,进而为首长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还要切实了解现阶段的部队训练的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而保证训练计划更具有针对性。

二、进行精心指导训练的落实

想要进行部队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还要使精心指导训练得到落实。一方面,要遵循军事训练的基本原则,分层次的做好各个部队的训练。比如在进行担负维持社会稳定的部队训练时,就要严格按照“实用多训”、“管用常训”的要求进行部队基础能力水平的训练。同时,还要加强对部队单兵作战能力的训练,使士兵的训练内容更加精准和精确。另一方面,要进行部队训练的分类指导的落实。正常的情况下,不同部队的训练目的和实施的任务都不尽相同。所以,应该采用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部队的训练,从而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再者,要做好重点部队的牵引训练。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新的训练科目的试点,从而为整个部队的训练提供指导和样板。

三、做好训练人才队伍的建设

部队的训练工作还要依靠训练人员来进行,所以想要进行部队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就要进行训练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使训练筹划队伍的整体的训练指导能力得到提高[2]。为了保证训练计划更加科学,首先就要解决筹划人员不懂训练指导的问题,所以需要进行部队训练的参谋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进行任教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对任教人员的集中培训和教育,从而使任教人员不仅懂得如何开展训练,还能较好的组织训练。而这样一来,部队的训练工作就能更加科学的展开。再者,要进行士官组训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加强士官的升级培训、任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使士官的组训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促进部队训练质量的提升。

四、完善部队训练考核

为了使部队训练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要进行部队训练考核的完善。因为,训练考核是进行部队训练落实情况的唯一检验手段,所以通过完善训练考核,可以使部队的训练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方面,要抓好新兵入伍的训练考核工作,从而使部队的训练质量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进行不同部队的训练考核时,要按照训练考核制度和不同部队的训练要求进行考核,从而督促部队训练水平的全面提升。再者,要通过比武竞赛来进行组织标兵和各类人才的选拔,从而进行部队训练积极性的提升,进而促进部队训练水平的提升。此外,要将训练考核的奖惩制度落实,从而使各部队严肃对待训练考核问题,进而更好的完成部队的训练工作。

五、强化部队的实战训练

部队的训练是为了进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所以,为了进行部队训练工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就要进行部队的实战训练的强化[3]。一方面,要进行实战化训练的氛围的营造,从而进行士兵的战斗意识的培养,进而激发士兵的训练热情。另一方面,要进行实战化训练内容的设置,从而通过日常训练进行部队实战训练水平的提升。再者,为了进行部队实战训练的强化,还要进行实战化训练方式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可以通过规范基地训练和加强对抗训练等方式进行实战化训练的强化,从而进行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真正实现实战训练的强化,相关单位还要进行实战化训练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进行实战训练场地的建设,并为士兵训练配备齐全且精良的设施和器材。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世界军事格局随时会发生变化的今天,提高部队训练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从而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而通过本文分析发现,想要进行部队训练工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就要在做好部队训练工作的筹划和落实精心指导训练的同时,做好训练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完善训练考核。此外,为了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还要进行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强化,从而进行部队训练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促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俊.针对官兵能力个体差异做好部队训练工作[J].武警学院学报,2011(27):60-62

[2]郭树军.提高训练部门履行训练职责能力的思考[J].国防,2013(01):19-20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实战对抗;心理优势;心理训练;注意力训练;自我调节能力

搏击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的运动,是参赛双方身体接触的直接供给力量和技巧看谁优胜。比赛不仅是比力量、比技术,同时也是智慧和意志的较量,因此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全面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而且要根据赛场对手的情况,周密合理、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因此,它是一项技术结构严谨、实用、对抗变化莫测的竞技活动,同时表现出心理状况也是极其复杂的。如果搏击运动员不能有意识地根据技术的特征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也无法适应这项运动,因此有必要懂得武术搏击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从中发现这种特定条件下搏击运动员的心理规律,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能。搏击训练因其更注重实战对抗性而倍受训练者的青睐,然而,在实战训练中经常感到手足无措,心理恐谎,拳脚不到位,无法施展等,究其原因是训练者缺乏实战对抗中的技战术心理。三国时期,诸葛亮把实施心理征服作为战争第一要素,“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一精辟论述至今仍不失为心理战的至理名言。本文就搏击对抗训练中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浅析与初探。

一、搏击对抗中心理素质训练的作用

搏击是在集中华武术精髓的基础上形成的的一套实用的格斗技法。它把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用肢体有力的动作表现出来。同时,它更要求人们把顽强拼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具体化、实践化。

实战对抗训练中,首先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因为在人的性格中有大胆和怯弱之别,在性情上有勤奋与懒惰之分,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训练中都要克服给自身肉体带来的疼痛、疲劳,甚至伤病,训练中的全部动作,都是以自己的防卫本能为基础,然后才逐渐将其变为一种主观信念,从消极的防御动作发展到积极的进攻形态,最后,才能达到绝对自动化的行为阶段。只有具备坚韧和隐忍的精神才有可能不断表现出克服自身软弱的意志。而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进攻与防守,力量施加的沉重与轻巧,形式变化的主动与被动等诸方面,无不包含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在处理这些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经验固然重要,而理智的思维和敏捷的反应更能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搏击实战注重使自己的心态达到无暇境地的哲理,即心理需有我而忘我,忘我而无我。

日本的“空手道之父”大山倍达曾经说:“肌肉训练时代即将结束,人体器官的负担能力已经达到极点,技术也不会再给运动带来什么好成绩,只有人的大脑还空在那儿,没有充分利用。”可以说敌我相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场心理较量。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不仅能将自身格斗技能、格斗战术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利用心理战术影响与控制敌人,从而获得胜利。《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装备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着一股亮剑精神,化被动位主动,克敌制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二、对抗心理训练的内容

(一)形成抗御外界干扰的高度注意力

这首先是一种临战态度的培养,同时又是实战经验的凝聚。只有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能使操练者处在良好的竞技状态。而实战对抗中情况瞬息万变,外界的喧嚷、对手的神态、自己的心境和胜负观念都会产生一个个“干扰场”。对干扰的承受力和抗御力对操练者能否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发挥水平至关重要。

(二)形成消除紧张和稳定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避免失重,也是一个很实际的课题。心理的失重会对人的生理机制产生影响,破坏已形成的动力定型,直接关系到成败,这对实战中擒敌水平发挥好坏的影响是至关生重要的。因此,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训练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三)形成击败对手的心理优势

在实战训练中进行一对一的对打中,操练者]有喘息之机,自己留下的空当不能由别人弥补,必须有强烈的个体去战胜对手,而要战胜对手,必先战胜自己,形成压倒对手的心理优势。当然这种心理优势应该建立在对自己的正确评估之上,通过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步强化。

上述三点在实战训练内容方面,因个性的差异、技术水平的高低及实战经验而呈现出丰富的特色。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训练内容,以提高训练效果。

三、心理训练的方法手段

心理训练的方法手段诸多,因训练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时以多种训练手段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又可用一种方法解决几个问题,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自我放松训练法

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搏击训练中,可在教练员的语言诱导下,渐渐过渡到自我暗示,步骤是:1.入静――放松,想象自己此刻正躺在一叶小舟上,静静地在河中漂泊,头上是一片蓝蓝的天,几缕白云。通过想象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2.集中――排除杂念,并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意念。3.内心描述――回忆一次最成功的实战,击出的每一拳一脚,腾挪的步伐,越细越好。通过这种对成功动作的表象体验,加深对成功实战对抗全过程的动力定型,使搏击手进入到最佳竞技状态。想象过程中的动作要准确、清晰,注意细节,有自我语言提示,想象的实战时间与实战的时间接近,并随之加入环境因素。开始练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四肢颤抖甚至痉挛等现象,随着多次练习,便可控制住自己的心境,成功的动力定型的痕迹不断加深,使搏击手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增加实战取胜的欲望。有的受训者一上场就信心十足,击出的拳、脚,组合恰当有力,畅达自如,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精神面貌,这种竞技状态可以通过表象训练来达到。

(二)借助专业设备进行生理活动反馈训练法

利用专业设备将自己的生理活动信息显示出来,使自己知道行动的效果。它是一种消除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心情的再训练过程。常看到有的官兵在实战中不能正常地谈话或谈话的声音也是颤抖的,我们会注意他脸上充血,过度紧张使其失去了正确调整自己动作的能力。由心理亢奋引起的生理机制的变化可用仪器侧到,我们可以告诉受试者在紧张情况下一些主要的生理机能,进而消除紧张、稳定情绪。练习过程中可按表象训练的前半节的放松训练进行,利用中枢神经系统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和控制。

(三)模拟实战对抗训练法

一种是有语言形象的表象的模拟,另一种是对抗景象模拟。前者是利用语言,将未来对抗的情形,对手的行动和自己的行动描画出来,后者则是模拟实战,在“知己知彼”的前提背景下进行一对一抗练习,如对手是左撇手,喜欢用左腿,选择模拟的对象也应是左撇手。气氛也尽能模拟训练的主要环节,是尽量按实战的全过程模拟,如R战时的准备活动、休息方式。模拟不应该搞突然袭击,应该提前告诉选手,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以保证模拟练习在成功的良好的自我感觉中结束。模拟中教练员要给予选手以恰当鼓励性的语言,如“对,就这样打”,“打得好”,“非常不错”等。

(四)注意力综合训练法

注意力是搏击能力中必备的重要因素,它的持续和稳定是训练和实战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和锻炼,主要方法有:

1.心理目标暗示

长期重复单个动作训练,易产生疲劳,以至引起注意力分散,降低训练效果,可用自我提示或提出问题的方法强化目标,如“你忘记上次失败了吗?”“你还想取胜吗?”“你实现计划了吗?”等帮助其注意力重新集中。

2.业余兴趣助力

如有些操练者易急躁,注意力不专一,可在训练之余,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练习太极拳、写毛笔字等活动,培养专注的注意力;或在喧哗的地方读书、练字,也可帮其注意力集中。

3.意志强制锻造

强制意志也是培养注意力的手段。例如,强制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或枯燥、重复性的活动。如耐力性训练、练习打沙袋时采取计数法和计时法,为自己规定的极限数额,利用坚强的意志强迫注意力集中。

4.环境适应前置

在对抗条件下,可能干扰搏击选手注意力集中的因素预先进行估计,采取对策,利用模拟训练的手段,使其在心理上有承受的准备。如突然而起的噪音常常干扰实战,或在模拟实战时可用录音机播放各种实战声音,或强或弱,或骤然而止,或持久不停,以便产生心理适应能力,不受其复杂环境的干扰。

此外,实战前后还可以利用一些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如实战前不做准备活动而故意做一些与之无关的活动,如聊天等,有时还可以放一些志在必胜的“空气”取胜后又夸奖对手如何勇敢,甚至向对手表示“歉意”。诸如此类,都是为了取得某种心理的平衡,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也是值得借鉴的。

总之,搏击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操作者心理负担重,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复杂反应能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具有敢于拼搏的顽强性格和饱满的情绪体验,这些特点决定了学好本项技术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和实战检验,才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摆脱临战的畏难情绪,形成压倒对手的优胜心理,并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信念力量,形成习惯,强化习惯以成“自然”,同时还讲究在训练中致力于一种独特的古朴的心态,正是依赖于精神上的宽宏大意的气度和个性的坚强,自信心才得以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擒敌术与警棍盾牌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统编教材.陈立,战兵等编著.

[2]《体育运动入门》何正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跆拳道》叶莱等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报》第15110,15126,15130号.

[5]《现代武警素质》群众出版社.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消防中队;战术训练;抢险救援;练为战

战术训练是指单个士兵到战术兵团所进行的战术原则和战斗方法的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军官组织与指挥战斗的能力,使士兵熟练战斗动作。在我国现役公安消防部队普遍开展的战术训练则是结合各种假想模拟的火场、抢险救援现场情况,根据实战需要而组织实施的模拟演练,也就是已在各基层消防部队开始广泛开展的各类灭火、抢险救援操法训练和消防演习。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官兵广泛开展“大练兵”活动,在“练兵千日”的学习训练和“用兵千日”的抢险救援中,从人员、装备、战术三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战斗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履行党和国家交给的神圣使命。战术训练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是大幅度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方式,如果我们在基层部队中加强战术训练,切实将“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提高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单兵在各种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能力,力求每一名参战官兵都能够掌握战术原则和方法,那么就能将基层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大幅提高。

1.基层消防中队战术训练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1 政治工作与战训工作脱节

在基层消防部队,日常政治工作与军事训练脱节,政工干部在军事业务训练中“插不上手、帮不上忙”等问题比较突出,部队政工、战训工作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个别基层中队开展的政治工作仅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和马虎应付层面,没有发挥部队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政工与战训工作的脱节会导致基层官兵思想的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部队内部各种矛盾不断滋生,最终导致部队整体战斗力下滑。例如消防部队战术训练中的各类灭火救援、救助操法想定模拟作业,就需要团队之间、战友之间的亲密协作和相互支持。倘若一个凝聚力不强、成员相互猜忌的集体,是无法在团队合作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更别提成功处置各类突发、意外情况频繁的火灾及救援了。

1.2 消防业务理论素质有待加强

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应急救援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处置地震灾害、高层建筑火灾、危险化学品事故、地下建筑物火灾等任务不仅要求消防官兵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更要求在熟练掌握各种灭火、防护、救助、破拆、侦检等器材的性能参数、作战效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练就娴熟的作战技能、技巧。但是目前基层消防部队在消防业务理论学习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业务理论系统教育机制还不完善;二是官兵专研业务理论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三是部分战士文化素质不高。实际工作中,部分官兵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一提到战术训练无从下手,找不到着力点,面对高层建筑、石油化工、地下建筑火灾束手无策,并且很少结合实战和典型战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展训练,这直接影响了整体战术水平的提高。

1.3 灭火、救援操法训练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消防部队还没有系统、规范的灭火、抢险救援训练操法和指导教材,在基层中队也缺乏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在训练教材相对陈旧匮乏的情况下,一些中队干部对战术理论掌握的少之又少,甚至对战术训练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也不甚了解,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战术训练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训练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官兵的应变能力来提高作战水平,而在实际训练中,指导中队战术训练开展的不是各级指挥员实战中总结出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也不是国内外消防行业最新的科研理论成果,而是沿袭以往开展战术训练的固有模式,导致战术过程成为不了强化战术合成、提高实战能力的过程,而是变成单一的器材操作和操法演练的过程。战术训练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有其自成体系的理论指导和训练方法体系。这种缺乏理论与指导的训练,必然会导致战术意识逐步淡化,使战术训练停留在低级状态。

1.4 体能、技能、战术训练分配不科学

目前基层中队的训练情况,无论是训练时间还是训练质量,总体上是体能强于技能,技能强于演练,战术训练始终是基层中队训练的薄弱环节,把基础性的训练成果转化成实战能力还很不够。其主要原因是体能、技能训练容易组织,好量化,所以就训练的多些,反之,战术训练则少之又少。且部分干部还存在要把基本体能和技能练好就行,出警到达火灾、抢险救援现场后,凭老经验就足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的误区。战术训练目的是培养官兵掌握战术原则和作战方法,我们在竭尽所能将官兵训练成为体能尖子、技术能手的同时,更应该强化他们的战术意识和战术理念,提高他们在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能力,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综合救援水平。

1.5 训练针对性不强,与实战脱节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物资大流通、大集中,人员大流动。特别是高层、地下建筑、大型商场、市场、宾馆、酒店、KTV等大型综合性场所,可燃物质多,人流、物流高度集中,火灾荷载呈几何增长态势。但就目前基层中队战术训练来看,训练注重形式,轻视实用,一方面没有真正将灭火救援战术训练摆在重要位置,更缺少对诸如水中、井下、高层、泄漏、爆炸等实战演练和联合演练训练;另一方面对于技战术动作的训练相对重视,但对于情况假设却不够重视,设置的训练场景过于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从而削弱了部队实战和联合作战能力的提高。

2.搞好战术训练的应对方法

2.1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官兵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世界观的转变,调动工作积极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防范各种不良倾向和案件、事故的发生。针对官兵身心成长的特点,及时有效的回答和解决官兵在部队期间遇到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懂得怎样学习、怎样工作、怎样做人的基本道理,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广大官兵牢记消防部队宗旨,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发扬奉献精神,立足警营成长。同时也要大力开展和加强心理工作,采取邀请地方专家和培养部队自身心理工作骨干的模式,就基层官兵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扰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普及、专题讲座、个人咨询和团体辅导。

2.2 加强官兵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

2.2.1 制订专门的业务理论教育计划,将官兵必须掌握的消防基础理论和执勤灭火、抢险救援基本常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害特点和处置措施,个人防护知识等“应知应会”内容,形成制度,分阶段、分专题进行。在教育计划的设定中注意不同地域结合地域差别。

2.2.2 定期组织集中培训。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总队级的各类消防业务培训。通过邀请部队内部教员和外聘教授进行授课、战训研讨来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

2.2.3 实现远程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广泛开展视频同步远程业务教育和战评分析。

2.3 训练内容、方式、方法作合理调整

2.3.1 在训练内容上,注重业务理论学习和器材装备的掌握、熟悉和使用。强化对责任区公共消防设施和火重点单位情况的熟悉了解,辅以必要的军体训练打牢基础,同时,培养军人令行禁止优良作风的队列训练也必不可少。

2.3.2 在训练设施上,要注重消防培训基地建设,针对不同对象、层次分期开展培训;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战术训练室,设计科学、实用、针对性强的模拟训练软件,让消防指挥员在更高层次的训练活动中提高灭火救援指挥水平。

2.3.3 在训练时间和训练组织上,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加大业务理论、器材操作和模拟、应用、适用性训练比例,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灭火战术研究和训练,特别是针对新兵和新入警大学生集训,要加强消防员心理行为训练、烟热训练等模拟训练。

2.4 将“练为战”贯彻始终

2.4.1 认真开展操法技能的训练。要根据部局和总队下发的各类操法教材,广泛开展各种供水、灭火、抢险救援救助操法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部队装备配备实际和辖区实地情况对操法作相应调整,注重训练的灵活性。

2.4.2 科学进行“六熟悉”。结合实地灭火、救援演练加强“六熟悉”。演练的目的是让参演官兵进一步熟悉演练对象的内外部情况,熟悉重点部位发生险情后的处置办法,熟悉各人的战斗任务和班与班、中队与中队之间的协同作战等等,因此,演练要以熟悉为主,在熟悉的基础上再演练。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演练都要“真枪实弹”地去做,对不便于实地排列战斗阵形或不方便实际射水的重点单位,可以组织官兵在实地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围绕灭火救援预案加以巩固,达到贴合实战的需要。

2.4.3 广泛开展合成训练。基层中队要根据人员、车辆的编配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几种适合本单位运用和实战中较为实用的战斗编成模式,灵活开展合成训练。既要开展作战车辆为主体的战斗编成训练,也要开展作业组为主体的战斗编成训练;既要开展灭火战斗编成训练,也要开展抢险救援战斗编成训练,充分发挥基层部队现有人员装备的最佳效能。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范文6

“三从一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借鉴大松博文中的训练精华,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我国体育界总结出了“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这一原则在当今一些竞技体育领域仍然发挥着作用.为许多竞技体育项目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重新审视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重视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注重高标准教学与训练的细节管理,能吃苦,敢拼搏的精神得到延续,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得到充分体现,根据项目特点,从实战出发,科学合理的调整教学与训练的负荷结构.对教学训练过程各环节要素进行系统的规划.本文主要以“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第二个阶段为抓手,结合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

2校园足球实施“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理论基础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中国竞技体育教学训练实践宝贵经验的高度总结,为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融入“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2.1校园足球的“从实战出发”理论

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内容安排应始终贯彻从实战出发的原则,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考虑到足球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比赛对手技战术特点、比赛的场地因素、天气因素、时差因素、裁判员制裁特点等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教学训练.作为基础训练应该考虑到各种比赛条件下的训练“.从实战出发”强调不能因赛制的变化而不重视基础的大运动量的基础训练.对以赛“带”练及以赛“代”练的相关规律认识程度将决定教学训练的思路及境界.

2.2校园足球的“从难、从严”理论

“从难、从严”是校园足球在教学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难度”原则是校园足球教练员在教学训练课设计和安排上根据教学对象进行合理安排的重要原则,避免揠苗助长.注重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勇于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严师出高徒”是我国许多优秀运动队伍的成功经验,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的整个过程是对运动员的身体及心理进行全面刺激及教育的过程,应体现严格管理的要求.

2.3校园足球的“大运动量”理论

“大运动量”为校园足球在教学设计方面应遵循的强度及负荷提供了参考,为校园足球课时安排提供了借鉴.既要避免将“大运动量”片面认识为是苦练,是打“时间战”和“消耗战”.又要避免否定“苦”的作用,强调快乐.我们要将“从实战出发”这一核心理念与“大运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味追求大运动量、高强度容易导致运动员的疲劳、厌倦甚至是受伤,从而降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味的强调快乐,忽略了教学训练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向人体极限挑战的过程,会导致运动员丢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奉献精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于2002年底在足球界再度被启动,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练得不够多、练得不够苦、思想教育弱化”.

2.4校园足球实施“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注意事项

校园足球在落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的认识:(1)校园足球的本质特征、现有水平与发展目标及趋势;(2)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客观条件(器材、场地、师资、经费等);必要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教学训练质量.(3)校园足球应根据青少年教学训练的不同阶段(启蒙阶段;基本技能学习阶段;高水平运动训练阶段),合理制定教学训练目标、内容与负荷强度;(4)充分考虑校园足球所面对的教学训练对象的个性特点、实力层次与身体条件;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特点培养;(5)注重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管理的体制、机制、模式;做到严要求,严管理;(6)校园足球校教学训练目标的成绩定位、竞赛模式、参赛因素;(7)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现有的文化、社会、观念因素等.如果抛开这些实际内容的训练要素与影响因素、机械地落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只能是把它绝对化、形式化与表面化,同时也不能理想化、想当然地实施.

3校园足球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具体分析

3.1“从实战出发”训练原则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从实战出发”训练原则应是校园足球教学中的指导核心,足球运动有着本质的特点,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该类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强调团队集体智慧与技能相互协作的整体协作性;技战术运用的开放性;体现在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及智能等全方位的对抗性;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的节奏性;同场竞技项群的基本规律的多变性;体现在能力及技战术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运动员体能要求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专项力量素质(是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的基础)、专项速度素质、专项耐力素质(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专项灵敏素质、专项柔韧素质.校园足球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各个环节应结合校园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从实战出发,多将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的比赛紧密的结合,教会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和战术的合理性.应根据各项影响因素,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以及客观定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训练.

3.2从“难”训练原则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足球的训练难度与竞赛水平息息相关,伴随着足球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足球运动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专项化,系统化.要求运动员在技能、体能、心理及智能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竞赛的日趋激烈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赛事的增多和比赛成绩的极值化,这些都对训练提出了更难的要求“.难”应体现在足球运动项目规律的高质量针对性的训练“.难”应符合校园足球实战要求,加强技战术难度训练.这与运动员对足球比赛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如何能实现预期目标,首要条件是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之上加强教学与实战紧密结合.其次是开放思想,敢于借鉴和实践,摒弃陋习,勇于创新开辟新路.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在教学训练方案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创新思想.他摒弃了传统冬训(准备期)常用的训练模式(年周期、月周期、长节奏、大运动量),取而代之的是超小训练周期、快节奏、多课次(适当减少每课次负荷量)、高强度的训练模式.并且,强调与比赛实践结合,以赛“带”练的模式得到充分发挥.使刘翔自冬训期间就一直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并且可以在一周内把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在实际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应对症下药,对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所采取的手段应具有一定强度和效率,不应单纯强调大运动量,要体现高质量的训练,充分刺激队员的有机体,尽量避免在低效教学训练浪费时间.

3.3“从严”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从严”主要表现在教学训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对校园足球教学的从严要从理念上和教学的细节上同时加强.主要从三个方面严格要求:一是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校园足球“专项”训练,注重基本技术的掌握,做到基本功要扎实,“步点、重心、球感”是足球运动的三大基础,校园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教学应注意在这些方面结合实战进行创新思考.注意队员个性及特点的发挥,做到因材施教,允许运动员在符合技术原理与要领的基础上形成个人技术特点.结合实战需要,勇于创新.二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注重教学内容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运动员的青春期发育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重教学内容完成的效率.尽量避免低效率的“消耗”战.三是严格管理,我国优秀运动队的成功经验是严格管理出战斗力.严格管理体现在训练体系的建立、教练员的培养、竞赛体系的建立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3.4“大运动量”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大运动量”训练应与校园足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结合校园足球参与群体的生理特征进行科学的指导训练.所采用的负荷并非越大越好,适宜的负荷,直接关系着运动能力的增长速率以及运动员能够达到的最好成绩.依据刺激-反应-适应规律,若持续性地给机体施加较大负荷,极易导致机体过早衰竭,无法达到预期成绩,并且最高成绩保持的时间较短.若对机体循序渐进地施加超负荷,由于机体对此种超负荷一直会产生非常良好的适应,可以达到运动员的最大潜能,最终获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并且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多课次”教学训练的核心问题就是“超强度恢复”.例如:如足球运动员每天总的移动距离为10000m,射门150次,传中球150次,头球100次,以90%的强度的训练计划.可以将它分为三次课完成:第一次课要求55次射门、头球35次、传中球50次、移动距离3000m,强度95%;第二次要求40次射门、头球35次、传中球50次、移动距离4000m,强度97%;第三次要求55次射门、头球30次、传中球50次、移动距离3000m,强度100%.各项指标都要在高强度对抗的情况下完成.这就很容易使运动员适应比赛实战的节奏.中国足球队之所以在比赛中技术变形、队形脱节,原因就是平时的体能训练达不到比赛时的强度,体能跟不上比赛节奏.大运动量应符合科学规律,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注意运用已有的实际经验,加强科学研究和医务监督.大运动量训练的核心应该是使整个训练活动能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益.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