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例6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1

1 准备应用“变易学习法”

变易理论指出,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前测和学前访谈,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V1),侦测和确认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前测试卷,试题的来源主要是各省市质检卷和高考试卷,侦测范围为高一年级的12个教学平行班.

试卷的得分统计及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结果表明,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有了定性的了解,进入高一之后则进一步深入学习了直线运动公式及牛顿第一、第二两条定律.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掌握单个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并能对相关物理量进行计算.但是他们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处于定性了解的阶段,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情景下的实际问题.

以前测第10题为例:

如图1所示,在等臂托盘天平两盘中,一盘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盘放着电磁铁和铁块,天平平衡.当电磁铁接通的瞬间,铁块被吸引而离开盘底,则铁块未到达电磁铁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天平右盘会上升还是下降吗?试分析?

学生在该题的得分基本为0,但与分数相比,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对此题的认知程度.在前测试卷上,学生被要求将对该题的思路写出来,同时结合前测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访谈,归纳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

(1)铁块从盘底上升之后即脱离了左侧系统,因此左侧失去一部分质量变轻,右盘下降.

(2)铁块从盘底上升后仍然和磁体之间有相互吸引,天平仍平衡.

(3)铁块从盘底上升后对电磁铁有向下的拉力且更大,左侧下降右盘上升.

第一种认知表明学生并未认识到物体间相互作用,第二种则是认识到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但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分析其变化,第三种则表明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结合进行分析解题.测试结果显示停留在第一种和第二种认知水平上的学生占大多数.

更为有趣的是,我们也找了高二、高三两个年段的部分中等学生进行了测试和访谈.结果表明这部分学生仍然在这个题目中表现不佳.要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需要反观传统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模式,通过收集牛顿第三定律相关的教学论文和教案,我们所见的教学模式大致有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分组实验体验,如一对弹簧秤相互作用,固定于小车上的两个磁铁,以及教师进行的DIS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三定律.

第二阶段:进行阶段分析小结,阐述相互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同质性.

第三阶段:再进一步应用其他例子说明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第四阶段:最后利用课堂练习进行检测和巩固.

资料显示:虽然课堂结构略有不同,但教师不约而同的将教学重心更多放在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同质性以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等方面.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未能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而在自然界中,物体之间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就需要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要揭示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将受力分析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就要使其能将牛顿三大定律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在前测后的集备交流中,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学生在这类题目中出现困难的原因(V2).学生在先前学习经验中,并没有明确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对象区别开:判断物体相互作用力之间关系时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问题时则应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这也是我们所确定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的关键特征.

2 针对关键特征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改进教案之时,参与集备的教师在如何处理学习内容上便有了不同的意见(V2).一个典型的忧虑即是当改变已有成熟的教学模式,采用“变易理论”进行指导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之后,相对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改进班学生是否会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出现落后情况.而最大的忧虑则是如何跨越理论和实践的“鸿沟”进行突破和创新,为此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一个课堂学习研究小组的成员来自两方面:其一来自一线教师;其二是来自专业机构的研究员,如学科教学专家和课堂学习研究的专家.

综合几次课前集备讨论的结果,改进版的教案与传统教案的最大区别在于创设了单一情境,教学围绕着该情境不断展开,课堂之初即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个农夫把马套上车,准备赶路(图2),有同学就告诉那个农夫:“马不可能拉动车的,因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个力相互抵消了,车就不可能前进了.如果车前进了,则说明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

随后的DIS演示(图3)则是以两个仪器分别代表车和马,据此实验结果说明相互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及同质性等特征.并以牛顿第三定律肯定了故事中同学表述中正确的部分:“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可以看出,这并没有解决为什么车会前进的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关注到隐藏在该情境中新事物的特征.变易理论指出,当某一事物的一些特征出现变动,而其他特征维持不变,则变动的特征便会被辨识到.为使辨识的过程能够出现,学生必须感到事物正在变动.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审辨,但却可以创造机会,即通过“变易图式”,引起学生对某些特征的关注,从而审辨到该特征,使它们从背景移到前景.基于此,在应用马拉车的情境完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教学之后,与传统教学只是进行问题的讲解和分析不同,改进班对最终解决“所以两个力相互抵消了,车就不可能前进了.如果车前进了,则说明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这个情境采用了如下的变易范式(V3):

在马拉车这一不变的情境中,教师重点分析改变马的拉力使车分别做加速、匀速和减速运动这一变易范式.在每一种运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运动过程中车的受力情况,并同时对比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关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层建构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不同运动过程中,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未发生变化,而车的受力情况却大不相同.

②作用力反作用力由于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无法抵消,也不能作为车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的判断依据.

③在判断车的运动状态时应该将注意力聚焦在车受到的力上.

类似的,也可以让马的拉力保持不变,改变车重从而改变车受到的摩擦力.通过这一系列经过系统安排的“变”与“不变”,学生很快就审辨出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在应用对象上的不同之处.

综合对比改进教学和传统教学这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有两个:

首先,传统教学创设了大量不同的实例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情境中跳转.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不同情境间相通的地方,通过对不同实例的分析有利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在属性,但较少涉及这些情境中所包含的其他物理规律.改进班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马拉车的问题情境,而把其他实例的应用留作了课后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同一情境内不同的地方,使学生经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而审辨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关键特征并使之与其他规律区别开来.

其次,传统教学在牛顿第二、三定律应用对象上的区别时采取了经验性的做法,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虽然也应用了马拉车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未能有意识的采取改进班的“变易图式”,只是简单指出了问题的答案.改进班则注重使用变易范式系统地安排力的变化,如让马的拉力保持不变,通过车上货物重量变化改变车所受的摩擦力,使车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系列变与不变的关系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

3 教学效果评测及反思

在分别进行了6个班传统教学和6个班的改进教学之后,我们把前测的试卷再次进行了后测,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开始之初(前测结束后),教师并未进行讲评,课堂教学也不能涉及前测出现的试题,传统组和改进组使用完全相同的上课素材.另外,无论是前测或是后测都以闭卷形式作答,同时安排教师监考以期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表1为传统班和改进班后测数据对比: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2

关键词: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内容;特点;排序理由

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多年,每当讲授牛顿三大定律时笔者总是在思索一个问题:牛顿当年为何按现有的这一顺序去排序这三大定律呢?为何没将第二定律或第三定律排在第一呢?仔细剖析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及创作特点,谈谈笔者的看法。

牛顿1666年初创立了三大运动定律,他自己谦虚地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但牛顿喜欢思考问题,他会长时间地专注地想问题,直到得到他需要的答案,所以他所做的工作不仅是总结,更是赋予了明确的内涵。是什么力量导致了运动的改变呢?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研究这个问题,但牛顿又经过艰辛的思考和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将它进一步完善,得出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阐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同时明确了力和物体运动及其变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进一步可理解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条定律同时又确立了惯性的概念以及惯性与质量有关,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规律,也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但它仅仅是定性地给出了力与物体运动及其变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的问题是:力与运动的定量关系是什么呢?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改变是由它所受的力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其他的因素;而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又与其自身的质量有关。于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就是自然而又十分必要的。牛顿第二定律则定量地确立力和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指出了物体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即F合=ma,很显然,它准确地指出了F,m,a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创立的,故理应排序第二。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中的“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关键,那么它又因何而来?有什么特点呢?很显然牛顿第三定律解决了这个问题。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它准确地描述了什么是力、力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即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进一步明确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与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来体现。可见,第三定律是在第一、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创立的,它解决了第一、第二定律中“力”的概念及特点,更加明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故应排序第三。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3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牛顿运动定律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并且还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教学成效的优劣对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解决力学题目能力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精准把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并激励他们探究物体的运动特点。就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策略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的力学规律,是人们研究自然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其涉及面广,应用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全面认识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性,并依据学生特点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恰当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案,以最大限度优化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解决力学问题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那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学质量,是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在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学中,有很多与“连接”有关的问题,要想让学生较为合理正确地解答类似题目,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确定研究目标。通常情况下,在解答与“连接”有关的力学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隔离法”或“整体法”分析,通常情况下教师只会告知学生连接在一起的物体的加速度完全相等时可以用“整体法”,如果连接在一起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运动的话就可用“隔离法”。但是,对高中生来讲,这样的讲解过于抽象与深奥,不易理解,并且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不能灵活变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一个典型的例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类似题目的解答步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学习,并逐渐提高自身理解与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能力。比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在光滑地面上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与B,它们在水平作用力F的推动下运动,求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作用力。该题目是一个最简单的连接体受力运动的题目,只要让学生把这个习题理解透彻了,就很容易分析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连接在一起受力运动的问题了。针对需要用“隔离法”解决的“连接”问题,教师也应借助简单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怎样确定隔离对象,怎样研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只有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才能使学生将复杂的问题化解得更为简单,从而切实提高自身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低对其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作用,并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因此,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大胆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讲读式”教学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提高或创造深度参与教学活动的平台与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在思考与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并可获得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与主要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对学生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养成善于思考、主动探究的好习惯。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该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为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激励性的问题,而不可直接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归纳牛顿运动定律的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问题、有效的应用策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分层的训练习题,使得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逐渐探究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技巧,最终扎实掌握教材内容,并提高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了解适用范围

随着科学研究及物理学的发展,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力学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力学在生活与生产中有十分普遍的应用,其可与天文学有机结合,产生了天体力学的基本理念;可以和工程学进行恰当融合,产生了应用力学的基本理念;可以和水体流动学进行合理结合,产生了流体力学的基本理念、结构力学基本概念及材料力学基本概念等。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范围不仅包括人们十分熟悉且可接触到的很多物体的运动中,而且还涵盖人们无法接|到的天体运动中。具体来讲,地面跑的火车、汽车、自行车;水中行驶的轮船、潜艇;空中飞行的飞机;太空中运动的宇宙飞船等,都彰显出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广泛性及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大量的生活与生产实践表明,牛顿运动定律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很高的精准性。但是,这也不能说明牛顿运动定律是万能的,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其有适用性广泛的特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使用范围与使用条件,从而做到恰当而科学的应用,而不会出现盲目套用的情况。

总之,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学好力学内容的基础与保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始终遵循由浅入深的基本教学原则,努力组织出探究性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掌握该规律的适用范围,最终切实增强牛顿运动定律相关内容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霞.高中生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困难成因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4

这些环节的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学习实际对环节间的顺序做出调整,也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环节,这样的要求使教师在实际操作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不仅利于操作还能避免模式的僵化。

“126”模式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依生定标

把课程目标转化为“适度”的教学目标,所谓“适度”的教学目标就是充分分析课标、教材、教学环境,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已有经验和已形成的学科能力。

基础制定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的目标。

案例分析:“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的确立。

步骤1:研读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2:依据教材和课标,界定本节课题的要点。

步骤3:学情分析。

(1)学生已知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并不困难。

(2)学生潜意识中的错误认识:

a.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

b.只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e.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有时会凭直觉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等,如“鸡蛋碰地球”中蛋破而石无损。

(3)学生对受力分析比较陌生,在分析物体受力时,正确率低。

(4)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概念,学生初学时容易混淆,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逐渐把握这两对力的异同点。

步骤4:采用三维一体的表述格式,选用恰当的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讲解,准确地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地发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同步性三大特点;

(3)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通过受力分析发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同性质性及异物性;

(4)在教师提示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区别、归纳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5)通过课堂听讲,准确地表述牛顿第三定律;

(6)在教师提示指导下,能结合实例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7)能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现象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学习目标的设定和表述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思考。

上述目标既有知识达到的最低要求,还可以看出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评价的标准,对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都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二、依标自学

依标自学可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它不完全等同于课前预习或前置学习,它是教师根据课堂学习目标和教学设计,以学案为载体有选择地安排一些学习任务。

案例分析:牛顿第三定律。

【依标自学】

(1)什么是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你能否举例说明?

(3)平衡力是怎样定义的?一对平衡力有什么特点?

依标自学的内容设计不能局限于结论性内容的填空,而是在尊重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设计科学的问题情境,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完成部分学习任务。

三、互动展示

互动展示是在依标自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活动参与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逐步解决学习中所遇问题。互动展示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问题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情境性及渐进性。

案例分析:牛顿第三定律。

【互动展示】

1.体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活动(1):鼓掌。

活动(2):双脚腾空推桌子。

演示:玩具直升机起飞。

播放视频:火箭点火升空。

思考:我们刚才讲的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有直接接触的。那么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表汇报。

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万有引力。

人造卫星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

结论: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______,物体之间_________的这一对力叫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作_______________。

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分组实验:两弹簧秤对拉。

(2)演示实验:传感器(演示静态、动态、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各种情形)。

①一只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只握在手上对拉。

②把一只力传感器固定在一个物体上,另一只握在手中,通过传感器用力拉物体使物体运动引导学生分析图线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互动展示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多维交流互动的过程,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互动交流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课堂上同伴互助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其本质是对学生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检测反馈

课堂检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物理边缘化的情况下,课堂检测反馈显得更为重要。如何使当堂检测更有效呢?当堂检测后要及时从数量和内容上做好统计,检测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才是关键。因此最后必须让同学纠错,整理错题,并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有助于巩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做好错题的统计,过一段时间,再进行二次检测,加强学生对检测知识的认识,形成压力,产生动力,促使其上课认真听讲,正确地对待。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5

本节课要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有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通过定律的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个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

本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充实,在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层面上对学生要求较高,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驽课堂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重公式、轻文字的现象。数学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达物理规律,使其形式完善、便于记忆,但它不能替代文字表述,更不能涵盖与它关联的运动和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否则就会将活的规律变为死的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记住并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这一难点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深化和突破,另外,还有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

篇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在课前我一直为这节难上的课做很多准备,甚至担心自己上得不好,也听了同组前辈们的课。因此,在教案上又吸取一些新的思想,同时也为课堂上如何把演示实验的效果达到更佳向同在高中教学的同学请教,从而为课堂做了充分的预设。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学生是活的,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意外。

有人说“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者,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他们才是这个舞台的真正舞者。我在课堂上首先是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让踊跃的同学上来协助我的操作,并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实验演示两三次还是比较顺利的!那会不会让学生感到就完成这两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呢?我作了说明,这是算是带有验证性的探究实验,更多是验证,探究是如何去改进这个实验装置,让效果更佳。这些我在演示前都已经强调,并要求每个同学课后写一份改进报告给我。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首先进行的是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拉力作用下,当让学生放开控制小车的开关,应该看到的是拉力大的小车发生的位移较大,可是拉力大物体位移却越小,顿时课堂一片哗然。我马上说了一句:“这叫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应该找出问题所在,重要的是把问题解决,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就这样我已经发现控制小车的细线陷入开关处的橡皮垫内,我把问题解决,同时向学生抛出如何来改进这个实验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呢?这节新授课总体还是顺利的,也让我明白让学生主动活动的课堂充满活力,学得开心。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课堂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也由于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整个过程的活动设计还需要思考,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我想有些活动下次可以先安排学生课前分组完成。

如何做到让学生都乐于发挥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我欠缺的不只是经验还有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

篇三: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1、环节的设置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探究时,通过一段物体从斜面滑下的影像,引导学生思考: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先归纳,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理论推理法等科学方法的掌握。从最先影响小车前进距离的多个因素的探究,让学生知道,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然后从毛巾到棉布、木板再到没有摩擦的光滑平面,从现实存在到空间想象,从有到无,不断地改变实验条件,利用理论推理法,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形象的空间模型,水到渠成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领会到到科学方法对物理学习乃至科学进步的重要性。

3、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物体不”是不存在的,因此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在通过实验探究和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以后,再通过引导学生弄清定律中的“一切物体”、“不受力的作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等关键性词语,把握定律的适用对象、成立条件以及相应现象等,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4、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课堂生成。

存在的不足: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6

论文关键词:解题思路,物理规律,物理概念

解物理题一般来说是根据题目叙述的物理情景和已知条件,运用某个物理规律或几个规律去求出待求量的答案。因此解题思路应该从物理规律中去寻找。从物理规律本身的分析中引出解题思路,是形成解题思路的基本方法。物理规律通常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述,这个数学公式表述了有关物理量之间的数值关系,称之为某某定律、定理。从定律、定理中找解题思路,就要求分析定律中涉及的每一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不但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现举例说明上述观点。

牛顿第二定律是质点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量定律、动能定理均可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导出规律在解质点动力学问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各量都取国际单位制时,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合=ma,公式中F合这一项涉及具体的性质力的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等,涉及力的合成分解,以及矢量运算遵循的平行四边形法则。a这一项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等运动学方面的有关规律。所以全面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就掌握了力学中涉及的大多数规律和法则。

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的问题,所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首先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研究主体,并将其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所谓隔离体法)。隔离体法在处理连结体问题时,在大多数情境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取连结体的整体,则仍然是一个确定研究主体的问题。研究主题确定了,公式中的m这一项就定了;第二步即对研究主体进行受力分析,是F合这一项的要求,只有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才能确定其所受的合力;第三步,分析研究主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从而由运动学规律确定a;第四步,建立牛顿定律的方程,随后就是解方程和讨论结果了。

综上所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四个步骤,不是人为的强加于学生的模式,而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ma本身的需要,这就是由物理规律本身去找解题思路的道理。

再举一个电学的例子。、

欧姆定律I=是电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公式,使用中要注意式中各量的值确属同一电路或电阻,也就是确属同一研究对象,即U是研究对象两端的电压,R是研究对象的阻值,I是流过研究对象的电流,防止张冠李戴。

我们举一个实例:如图,已知E=2V,r=0.5Ω,R1=2Ω,R2=3Ω,求A、B之间和A、C之间的电压。

分析:对整个闭合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1)

隔离A、B之间的外电路,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

UAB=IRAB=I[] (2)

隔离R3,有

I3= (3)

对节点A,有 I=I1+I3 (4)

隔离R1,有 UAC=I1R1 (5)

由(1)--(5)式,代入数据,得出

UAB=1.5V

UAC=0.5V

由此可以看出,在电路问题中,所谓整体,是指具有共同的干路电流的整个电路;所谓隔离,是指对电路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元件进行研究,联系各部分电路或元件的是连接处的电压和电流,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串并联的电流、电压的基本关系确定;欧姆定律既适用于电路整体,也适用于某一部分电路,即电学问题也存在研究对象问题。在研究对象确定好以后,再对确定对象进行有关的物理量分析,从而代入恰当的物理方程进行计算和讨论。

可见,解题思路是在分析物理规律中找出的,解题步骤是应用物理规律的客观需要。严格按照由物理规律本身得出的解题步骤,即用有序思路去解决每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正是为了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有助于克服解物理问题时无从下手的困难,有助于克服解题时思维混乱的无序状态。

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应当从最基本之处着手,也就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内涵、意义、相互关系、适用条件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并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所学的物理知识,从而逐渐领会和掌握物理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果能如此,学生就不会被动地在茫茫题海中苦苦追求,而能看清物理知识的经纬,有目的主动巡游。其实这种从规律中引出方法的观点,不但对解决问题、应试有用,对未来大学的学习,甚至在大学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有普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