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范例6篇

牛顿定律范文1

关键词:法律;牛顿三定律

根据物理学,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其状态会发生变化。相应的,如果我们将法律看作是一种物质,将影响其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看作是影响法律发展的外力,则法律会在这些外力的作用下变化。在物理学上,力和物体的作用符合牛顿三大定律。相应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法律的和周围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也符合牛顿三大定律。从而我们可以借鉴牛顿三定律促进法律的发展。

一、 借鉴牛顿第一定律推进法律稳定性发展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相应的,如果将法律看作是物体,其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法律这个物体也是稳定存在的。但其也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会导致法律稳定性的破坏,这些影响法律稳定的因素可以看作是影响法律稳定性的阻力。“立法者像一位灵巧的建筑师,他的责任就在于纠正有害的偏重方向,使形成建筑物强度的那些方向完全协调一直。”[1]从而我们可以借鉴牛顿第一定律,减少有害偏重方向的影响因素,使法律稳定发展。

一是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法律稳定性发展。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也就是说,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相应的,法律的稳定性也与体系的完备程度有关,法律体系越完善,其惯性就越大,就越不容易被影响。

二是稳定的法律体系带来更大的作用效果。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质量越大,做功越大;质量越小,做功越小。相应的,法律体系越完备,其稳定性就越高,想要使其改变就需要更大的外力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也就越大。具体来说,宏观上,我国不断完善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不可能轻易变成大陆法系和罗马法系的。微观上,我国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做功也不断扩大,从刑法到民法,从商法到经济法,从国际法到国际司法等等,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牛顿第一定律,完善法律体系使法律稳定发展。但在稳定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提高效率,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 借鉴牛顿第二定律提高法律发展效率

物理学上,任何物质都是有质量的,如果我们将法律看作是物质,那么法律也是有质量的。从而我们可以定义法律体系的复杂程度为法律质量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相应的,如果我们将法律的影响因素看作是外力,法律发展的快慢也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首先,法律发展也有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有力才有加速度。相应的,法律的发展也需要外力的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推动给法律带来加速度。具体来说,经济越发达,政治体制越完善,社会文明程度高,法律发展的加速度就越大;反之,经济落后,政治体制不完善,社会文明程度低,法律发展的加速度就越小。所以,国家必须积极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使法律发展有好的加速度。

其次,法律发展也有方向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是个矢量方程,应用时有方向性,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外力方向相同。相应的,法律的发展也有方向性,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正方向,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负方向。所以,外力的作用要与作用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从而使受力国家的法律正向发展。

再次,法律发展也有相互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相应的,法律的发展也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协调同步的。具体来说,在政治上,政治逐步民主化,以权力为标志的政府也逐步步入了依法行政和权力制约的轨道,这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法律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氛围;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为法律思想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上,人民和政府官员的法律素养和法律信仰日益增高,法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这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为法律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文化上,各国传统文化为法律的发展提供史观之维,深化了法律发展的民族特质。在法律发展的同时经济、政治、文化也得到的发展。

最后,法律发展的多样性。根据牛顿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都能各自独立产生一个加速度,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等于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相应的,法律的发展也是多样因素影响的结果,政治、经济、文化对法律都各自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因素的作用有好有坏,从而产生的加速度也有正有负,但最终决定法律是否前进发展是这些加速度方向的总和。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牛顿第二定律,使法律产生正向的、数值大的加速度,从而提高法律发展的速率。在稳定、高效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使法律于其他社会因素协调发展。

三、 借鉴牛顿第三定律促进法律协调发展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相应的,法律的状态也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彼此间相互作用,协调发展。

首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相应的,法律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也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法律在受其它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会回应社会。具体来说,法律的发展最终是为了积极的回应社会的需要,这才是法律的归宿,只有这样它才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引导、约束以及控制功能,进而会造福全人类

其次,力的作用是不可抵消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相应的,法律与其它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是不能抵消的,法律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势必会给其带来变化。因此,法律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法律问题,它会带来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即“问题复合体”。所以,我们在促进法律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国家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最后,力的作用是相对性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应的,法律与其它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是相对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法律可以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可以作用法律。这也就是说,法律也可以是施力方。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牛顿第三定律,促进法律与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借鉴牛顿三大定律,促进法律的稳定、高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牛顿定律范文2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伽利略推理思维的理解。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牛顿定律范文3

1对牛顿运动定律关系的认识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影响,动力学在其后的两千年间一直没有多大进展,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历史功勋在于彻底颠覆了这一错误观点,让伽利略所发现的“理想实验”方法闪烁出灿烂光芒,并深刻地革新了人们的思想,建立了影响深远的正确观点,驱动了动力学的蓬勃发展。他指出: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物体有惯性,力的作用不但不是维持其速度不变,而且恰好反是改变其速度的原因。

直接验证这一全新的观点必须找到一种完全不受任何外力的环境,而获得这种理想状况是绝无可能的,为了观点的间接验证和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这就需要研究影响物体速度改变的因素。牛顿循着找外因和内因这一正确思路进行深入思考后得出了正确结论。首先,物体速度发生改变是因为获得了加速度,而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力是能改变速度的唯一外因,这说明力的根本作用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通过“控制变量法”实验得出“物体可获得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再者,物体本身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惯性,这说明惯性必定是阻碍速度改变的内因。一辆空车和它在装满货物时,在相同牵引力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这一方面说明物体的惯性有大有小,另一方面说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即质量也在影响速度改变的难易程度。再详细分析又可发现速度改变越困难的物体,即惯性越大的物体,其质量也正好越大,而且质量也恰好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内在的固有的属性,由此可认为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是影响速度改变难易的深层次内因。通过“控制变量法”实验得出“物体能获得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最后通过简化,成功导出了牛顿第二定律F=ma。

第二定律的建立不但巩固了第一定律,而且让它由定性的观念描述阶段发展到可定量分析的程度,也就是让这一思想有了广泛的实用价值。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要想把第二定律真正用来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还必须考虑清楚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于是牛顿第三定律就必须也必然要诞生了。

简单说,第一定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第二定律发现了用该观念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第三定律则是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三条定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促使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与完善,可非常圆满地解决宏观低速运动。

2对牛顿运动定律内容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这种固有性质不能被克服,力的作用改变的不是惯性而是运动状态即速度。

惯性大小唯一取决于质量,与速度、受力等无关。静止的物体,其惯性表现为要物体永远静止,运动的物体表现为想保持现有的速度不增不减不变向。

不受外力的状态是不存在的,但若物体所受外力的效果能完全抵消,则相当于不受外力,例如受平衡力时,所以第一定律也有一定实用价值。

从应用的角度看,第二定律是体系的核心。一要把握其使用条件上的相对性,即必须以惯性系为参考系,二要把握其内涵上的对应性,即a与F存在以下对应关系:①、时间对应:a与F同“生”同“死”、同变同定,(瞬时性);②空间对应:a与F必定同向,(矢量性);③、数量对应:质量一定时a与F成正比,(同体性);④、地位对应:F合产生a合,F分对应a分,(独立性和叠加性)。

也就是说,物体只有在同方向上受到力的作用才具有该方向的加速度;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相应地随着时间改变;在某一时刻,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而物体由于具有惯性,将保持该时刻的运动状态不变即速度不再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从根源上看是要研究a与F、m间的决定关系,结果发现a与F成正比,a与m成反比,也就是说a=F/m是加速度a的决定式,a=Δv/t仅是从运动学角度量度a的式子。F=ma和m=F/a也只表示可从动力学角度量度F和m。

牛顿第三定律的涵义可概括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生’同‘死’、同性同线、等大反向异物”。这一关系最易与一对平衡力的“等大反向、同线同物”相混淆,其实由“异物”与“同物”可看出相互作用力绝不可能平衡。

一对平衡力相当于“一对仇敌对付第三人”,它们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效果可以完全抵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是两者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由于分别对不同物体产生效果,所以绝不可能抵消。

3对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的处理

教师虽深刻理解了牛顿运动定律,但如何让学生建立起与其基础相适应、与教学要求相协调的理解水平,还需把握好“度”、“序”、“法”。

“度”,包括知识描述的精确度与知识应用的深难度。该高中学习的定量描述就不要在初中就要求,也不要在初学时就举复杂情境实例,当然也不要在反复学习时老是举同一水平层次的实例。

牛顿定律范文4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说明这种方法吧: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3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3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人缘就越差。

也许有人不理解,明明是要调查我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却问我究竟喜欢或者讨厌多少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心理学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在交际中,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即使你不对他说出来,也没有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但时间久了,对方就能感觉到,就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你;如果你心中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将这种情感隐匿得很深,从未给对方什么脸色,最终也会被他感知、回击。

在物理学上,有一个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与之相等的反作用力。在交际中,似乎也有这样的一个“牛顿定律”:你喜欢别人,别人最终也会喜欢上你;你讨厌别人,别人有一天一定也会嫌弃你。所以,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就说过,你要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必须首先怎样对待别人。

牛顿定律范文5

例1: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外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C.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速度方向总是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方向可能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此正确答案应为B

例2: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余几个力不变,而将其中一个力F1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增大到F1(方向不变),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

A.加速度始终增大,速度始终增大

B.加速度始终减小,速度始终增大

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始终增大直到一定值

D.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此题答案应为“C”

例3:如图所示,在马达驱动下,皮带运输机的皮带以速率v向右水平运行,现将一块砖正对皮带上的A点轻轻地放在皮带上,此后

A.一段时间内,砖块将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对地做加速运动

B.当砖的速率等于v时,砖块与皮带间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C.当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时它位于皮带上A点的右侧的某一点B

D.砖块在皮带上有可能不存在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的状态

此题答案应为AD

例4: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后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解答:运动过程分三段

(1)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2)速度达到最大

(3)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小为零

例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条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墙壁,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则

A.A球的加速度为

B.A球的加速度为零

C.B球的加速度为

D.B球的加速度为0

此题正确答案应为BC

例6: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两根细绳悬吊处于静止,其中A、B绳水平,OB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所示

(1)当剪断水平绳AB的瞬间,小球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此时绳OB的拉力多大?(2)若剪断绳OB,则小球的加速度又是多大?方向如何?绳AB的拉力多大?

解:(1)剪断水平绳AB时,由于得力的作用效果,重力的一个分力拉BO绳,另一个分力使球沿垂直于绳OB的方向向下运动,mgsin=ma,a=gsin,方向垂直于OB向下,绳OB的拉力TOB=mgcos

(2)当剪断OB绳,此时小球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其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g,而绳AB的拉力为零。

例7:一根质量为M的木棒,上端用细绳系在天花板上,棒上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如图所示,若将绳子剪断,猴子沿棒向上爬,仍保持与地面间高度不变,求这时木棒下落的加速度。

解法一:分别以棒和猴为对象,作其受力分析图。

猴子:mg=f(1)

木棒:Mg+f=Ma(2)

(1)(2)联立:Mg+mg=Ma

解法二: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Ma,

五、力学单位制

1、什么是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力学单位制

牛顿定律范文6

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加速度与它的受力以及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因而成为了牛顿物理学的核心。本节课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定性的知道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而惯性表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以程度,换句话说,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都有关系。然后学生在实验室完成了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的探究,获得了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m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F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这样的结论。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提下,开始本节知识的学习,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2)知道1N的定义;(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4)能够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1N的定义,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提升对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体会牛顿第二定律是确立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体会定律中的因果性、瞬时性等特征。

二、教学教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产生力的单位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获得1N的意义。在课堂总结环节,通过问答确认本节课目标是否达成。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首先从问题引入,通过展示学生上一节探究实验的结果,即依据数据画出的a-F图像和a-1/m图像,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通过数学知识将定律表述为F=kma;引导学生体会比例系数k的值是由m、a的单位决定的,并给出1N的定义,通过小组讨论,当质量单位取克、克拉时,k的取值,深化只有当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k才取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简化为F=ma。

然后通过教师推桌子推不动,引导学生理解公式中F为合外力,并进一步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

通过举例详细阐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同一性这些特性,并简要说明还有相对性这个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课本上的例1和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求解,引导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体会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作用,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物体的加速度,对定律进行简单应用。

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

四、教学反思

本节汇报课整体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清晰的理解k的取值,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特性,会求简单问题的加速度。但是也存在不足:

1.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同一性的理解,限于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学生在后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

上一篇寂寞等待

下一篇高考考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