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宁洱64级地震;农村民房;恢复重建模式;地震灾害

中图分类号:P31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2)02-0268-08

0引言

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县境内发生MS64地震。地震发生4个月后,笔者对地震灾区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实地考察和家户访谈,并结合对相关文献和救灾档案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宁洱镇民政村为典型实例,系统地阐述了该次地震灾害中农村民房恢复重建的模式。

恢复重建工作是地震灾害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阶段,同时也是下一轮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始(Carter,1992)。恢复重建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及时有效地消除地震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灾民尽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可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地震灾害起到防御作用,因此地震恢复重建工作历来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建设部于1994年11月10日颁布的《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人民网,2011)和1997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2005)均将震后恢复重建作为重要的一章写入章程,并对震后重建的相关事项作了明确规定;2008年6月4日通过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办公厅,2008)从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实施、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作为指导性方针为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构建了可行的法律框架,为震后恢复重建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但是,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相比,震后恢复重建领域的学术研究较落后。尽管如此,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国外,Comerio(1998)在研究城市灾后重建时的政策制定时认为政府和保险企业都应该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起更重要的作用;Tamura等(2003)对阪神地震后民众的情绪、经济和居住恢复的情况作了调研,认为地震灾害后灾民居所的毁坏程度直接决定了该户恢复重建的困难程度,因此也影响灾民的灾后情绪等。国内,罗时玮和谢宜庭(1999)以台湾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后一个农村小区自发组织的恢复重建为案例,探讨了小区参与重建的模式和机制;王静爱等(2006)提出了用灾后恢复能力指数作为评价区域尺度灾后响应能力的指标,并构建了灾后恢复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邹其嘉等(1997)、于山等(2003)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灾害的恢复重建情况和经验进行了调查和总结;贾燕(2006)通过研究多次地震灾害的恢复重建案例,讨论并分析了我国以往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的若干经验。

汶川地震后,许多专家指出震后恢复重建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徐玖平,卢毅,2008;陈国阶,2008),而且其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徐玖平和卢毅(2008)通过总结国内外12个重大地震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灾后重建全过程集成管理和灾后重建保障体系构建两个方面的地震灾后重建综合集成模式,并以汶川地震为例专门讨论了震后重建工程工期的影响因素(徐玖平,孙彩玉,2008)和社区文化重建模式的统筹优选(徐玖平,刘高福,2009);叶耀先(2008)结合汶川震后的实际情况和唐山地震恢复重建经验系统提出可持续重建理论;幸宇(2011)通过分析都江堰市城镇住房重建过程,总结了该市12种城镇住房重建模式。总体而言,目前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中的恢复重建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恢复重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更深层次的具体工作。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宁洱镇民政村为例,对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县64级地震灾害(简称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下同)的农村民房恢复重建的模式进行总结和初步分析,以期为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研究的不断发展提供部分案例分析资料,同时也为今后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分析总结一些有益的经验。

宁洱64级地震震中(23°00′N,101°07′E),震源深度5 km,极震区烈度为Ⅷ度,震中有Ⅸ度破坏点,震区地处思茅—普洱地震带,该地震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少见的中强地震“地震窝”(谢英情等,2007),自1970年以来已发生6级以上地震6次,未来时期该地区再次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深入研究该次地震后的恢复重建问题,对该地区更好地防御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震研究35卷第2期齐文华等: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中的农村民房恢复重建模式研究——以宁洱镇民政村为例1民政村的社会经济状况

宁洱镇民政村位于宁洱县城北偏西5 km处,村中有323国道通过(图1)。全村总人口2 177人(表1),总面积34 km2,民政村总共有民户578户,其中钢混结构房屋10户,土木结构房屋473户,其他结构房屋95户2007年云南省农村建设情况调查表。图1民政村地理位置及地震烈度图

Fig1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seismic intensity

map of Minzheng Village2民政村的地震灾情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县旅游产业项目恢复重建总投资7000万元。安排实施景区产业恢复重建、博峪民俗风情园产业恢复重建、县民俗风情街产业恢复重建、峰迭新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产业恢复重建、县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产业恢复重建等5个项目。除此之外,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投资汇总表安排。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灾后援建项目1个,即建设游客接待中心。

一)景区产业恢复重建项目概况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景区道路18公里、游步道建设7公里;人工湖的维修10000平方米;栈道建设5公里;游泳池及演艺厅内部装潢;到坝子梁景区道路硬化4公里;坝子梁修建帐篷群;旅游景区广场(主会场)平整维修10000平方米;拉尕沟村口至景区山大门处修建嘛呢群;星级厕所一座;景区设施的设备购置;完善停车场、给排水、电力、通讯、指示系统、标识牌、绿化、造林等附属设施。该项目计划在年全部完成。另外。该项目由县政府在今后争取旅游专项资金进行修建。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天池建设(人行道、天池景点改造)项目资金不列入灾后重建资金。

二)博峪民俗风情园产业恢复重建项目概况

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完善景区内给排水、电力、通讯、环卫、街道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该项目计划在峰迭新区白龙江北岸实施,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游客中心1座、救护中心1座、停车场500平方米。建设中既要体现博峪民俗特征,也要体现民俗特征。重点从吃、住、游、娱、购上下功夫,扶持农家乐和其它业主开发旅游产业。该项目分两步实施,年计划完成600万元的建设任务;年计划完成900万元的建设任务。

三)县民俗风情街产业恢复重建项目概况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民族特色街道、管理用房。建设时突出民俗文化特色,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松棚的搭建以及特色化设施配套建设等。计划在县城三眼村至旧城关镇防洪沟以西实施。建筑风格突显藏汉融合的特点,民俗风情街搭建松棚,同时在民俗街上扶持部分小吃店、土特产、民俗产品店等。该项目分两步实施,年计划完成800万元的建设任务;年计划完成1200万元的建设任务。

四)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产业恢复重建项目概况

建设内容:新建游客服务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和装潢。计划在峰迭新区建设具有民族风格的游客服务中心。该项目分两步实施。实施峰迭新区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年计划投资300万元,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年计划投资200万元。实施游客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及装潢等。

五)县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产业恢复重建项目概况

计划对龙舟大酒店(三星级宾馆)青峰宾馆(二星级宾馆)华瑞宾馆(正在申报二星级宾馆)进行恢复重建。为县域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服务。具体的项目资金概算待实施方案批准实施后,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以改善和提升旅游宾馆和饭店的服务条件和水平。依规划设计而定。

六)游客接待中心产业恢复重建项目概况

建设规模为三层。工程总投资700万,该项目属“灾后援建项目。一层为接待大厅、综合商务中心、治安室、医疗室、游泳池等;二层以上建设承接各类大小型会议的会议室、客房和可容纳150人以上的演艺厅及员工宿舍。建设总面积3198平方米。其中土建590万元,装潢及游泳池、地暖等设备购置及安装110万元。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指导意见。立足当前,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清缓急、突出重点、政府支持”原则。兼顾长远,把景区、景点灾后重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全县旅游业灾后重建的整体进度。

三、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与全县灾后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实施,旅游业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灾后重建的各项要求。把旅游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作为彻底改变受灾景区、景点面貌的桥梁。全面推进。具体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分批开展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选取受灾较重、游客较多、旅游收入相对较大,整体推进的原则。注重结合景点实际。能够充分带动县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景区重点实施。将大峡沟部级森林公园景区产业恢复重建、博峪民俗风情园产业恢复重建、民俗风情街产业恢复重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产业恢复重建及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产业恢复重建项目分类实施,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共同致力于彻底改变重点景区灾后的面貌。

二)重点景区为主。部门指导实施的原则。本次实施的项目。项目应在发改局、旅游局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旅游局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国家灾后重建项目。负责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监管、资金拨付、监督指导等各个环节工作。项目开工和部分工程完工进行下一工序时由旅游局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监理人员共同签字认可。

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原则。旅游道路硬化、护坡、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要充分整合资金。优先考虑能改变景区整体面貌的建设项目先行开工建设,结合景点实际。统筹整体推进,避免无序建设和重复建设。

四、目标任务

形成合力。加快建设进度,全面协调。确保全县灾后旅游产业恢复重建在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保项目能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如期完工投用,使我县旅游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根本性提升并超过灾前水平。

五、资金管理

1.建设项目资金在发改局和旅游局分别设专户。统一协调下拔。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运行。不得挪用和截留。

2.拔款方式:项目建设资金原则上按照项目预算投资的352比例拔付。旅游局应及时按进度支付给施工单位。已经核实开工的项目。之后以工程进度为依据拔付工程款项。项目前期阶段拔付30%项目开工建设后拨付50%通过验收后拔付17%剩余3%留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和可能出现的维修资金,可根据工程量支付1至2万元。工程竣工2年后向施工单位一次性付清。但要按规定严格执行。会议决定所有“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均按照项目预算投资比例的30%开始提前拨付招标、设计等前期费用。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加抗震救灾斗争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对抗震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央和省上各部门、兄弟市区,积极为灾区提供援助的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10月25日20时40分,我市民乐、山丹交界处发生了6.1级强烈地震。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张掖境内最强烈的地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发生的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民乐、山丹、肃南三县的46个乡(镇)、325个村严重受灾,受灾总户数61121户、总人口206093人,造成9人死亡,44人受伤。大批房屋倒榻、牲畜死伤,桥梁、渠道、电力、交通、通迅等各类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地损坏。429所学校严重受损,2万多间校舍倒塌,20处文物受损。民乐县双树寺、山丹县李桥等4座水库坝堤裂缝,瓦房城水库出现滑坡。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部分民宅和畜禽圈棚也不同程度的受损。这次地震危害程度大,成灾区域广,余震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9.2亿元。

坚决战胜这场严重自然灾害,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果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信念、勇气和力量的一场严峻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民政部、地震局、财政部和省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指战员和武警官兵的有力支援下,在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灾区三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灾区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战、顽强拼搏,依靠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张掖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我们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地震发生当晚即将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受伤群众及时送往当地医院和临时医疗点接受救治;仅用四天时间就完成了救人、疏散、排险和老人儿童暂时过渡安置及被压埋财产的清理工作,妥善处理地震中死亡者的善后事宜,迅速消除了灾区群众的恐慌情绪。

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使受灾严重、房屋倒塌的33547户群众全部住进安全、实用、保暖的简易住所,429所因灾停课学校、63652名学生全部复课,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尽管震后余震频频发生,但由于各项救灾措施到位,没有出现新的人员伤亡。现在,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市上四大班子经受住了考验,民乐、山丹、肃南灾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市直各部门和社会各行各业都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处置突发性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谱写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新篇章。

总结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这次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主心骨和坚强靠山。震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切。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先后作了重要批示,国家民政部、地震局等国务院有关部委迅速派出80多人组成的专家组于10月26日赶赴地震灾区,帮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迅速拨付700万元救灾专款。随后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了解灾情,慰问灾民,检查指导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震发生的当晚,省委书记苏荣、省长陆浩就打来电话,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第二天,省长陆浩就迅速赶赴民乐、山丹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10月28至29日,省委书记苏荣专门从上海赶来,和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韩忠信,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洪毅,带领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地震灾区实地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并在民乐、山丹灾区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勉励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苏书记还亲自协调3000名官兵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并协调6000多顶棉帐篷支援灾区。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早上,省委、省政府安排李膺副省长带领民政、地震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迅速赶赴灾区,现场检查指导,一住就是一周多时间。省委副书记韩忠信、陈学亨、王宪魁等领导同志多次打电话询问,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副书记马西林和省长助理郝远同志带领民政、扶贫办的负责同志深入灾区进行全面检查,现场解决具体问题。省政府罗笑虎副省长两次深入灾区。受委托,省军区司令员赵建忠亲临灾区调集指挥部队抢险救灾。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深切关爱和高度负责,极大地鼓舞了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二)市委、市政府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为这次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紧急预案,在家领导于震后20分钟内相继到位开展工作,分赴民乐、山丹灾区一线,与灾区干部群众一道迅速投入抗震抢险。在外地开会、学习、出差的市上领导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张掖,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发生后的20多天时间里,市上四大班子领导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处惊不乱,沉着应对,果断处置,冒着余震连连的危险,奋不顾身,靠前指挥,和灾区干部群众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民乐、山丹、肃南三县县委、政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进行紧急部署和周密组织安排,确保抗震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县上各大班子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与受灾的乡村社各级干部紧急组织,动员群众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开展紧急搜寻救助活动,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组织带领群众搭建临时帐篷,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区重建,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忠实地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起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顽强抗灾,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灾区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积极组织周围群众抢险自救。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县、乡抽调的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共同搭建暖棚、恢复生产和开展自救,有的人连续好几天睡不上一个囫囵觉,吃不上一口热饭。受灾户的党员干部忍受着自家房屋倒塌、亲人伤亡的巨大悲痛,舍小家,顾大家,在抢险救灾的重要关头奋不顾身,在分发救灾物资时总是让着别人,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良好精神风貌。灾区群众深深感受到,地震发生后,倒下的是房屋,但心中高高树起的是党的光辉旗帜和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四)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张掖军分区和驻张部队主动与驻地党委、政府联系,快速组织抢险救灾队伍。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先后投入兵力达3100多人,他们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关键时刻过得硬、靠得住,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勇于承担危难险重任务,奋不顾身帮助灾区抢救伤亡群众、转移财物、清理废墟、搭建“暖窝”,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抢险突击队作用,谱写了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篇章。广大官兵风餐露宿,顽强奋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展示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精神和风采,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军政关系、军民关系在大灾大难面前经受了洗礼,得到了新的巩固和升华。当部队撤离时,父老乡亲们、战士们泪流满面,难舍难分,那是军爱民、民拥军的最生动、最真实、最感人的写照。

(五)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协同作战,为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市上各部门、各单位发扬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与受灾县实行对口帮扶,为灾区提供了大力支持。市直各部门各单位抽调干部在受灾村社帮助群众搭建“暖窝”,支援各类物资,做出了积极努力。地震、卫生、民政、气象、建设、电力、交通、通讯、新闻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后勤保障、信息传递和新闻宣传作用。中央及省内外新闻媒体对我市抗救灾工作给予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报、上海东方卫视、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的近百名记者赶赴我市民乐、山丹、肃南等受灾县对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进行了详细全面报道。新闻记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顶风冒雪,不畏艰难,冒着余震的危险,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及时准确地报道灾情,并采写了大量生动感人的抗震救灾新闻,向社会各界发出爱心动员,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战胜地震灾害的士气和信心。

(六)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给灾区群众雪中送炭,进一步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从张掖城乡到全国各地,处处涌动着浓浓的爱意。10月27日下午市委常委扩大会后,参会领导带头捐款。全市所有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的干部都把支援灾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踊跃捐钱捐物。民乐、山丹、肃南三县的干部职工纷纷自愿到灾区送温暖、献爱心,迅速掀起了捐款捐物救济灾民的热潮。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团省委、省妇联等省直机关各部门和省慈善总会、省人寿保险公司、省红十字会以及兰州、嘉峪关、白银等十三个市州地,中央文明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局、全国妇联,北京、上海、江苏、新疆、宁夏等省市,、武警甘肃总队、东风基地、酒钢公司、金川公司等部队和省内外企业,马万祺、李子奇等老领导、老同志纷纷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送来巨大的关怀和温暖。截止目前,共捐助资金1055万元;接受捐赠物资折价约2348.36万元。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捐助,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生动地展现了各族人民之间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的深情厚谊。

这次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充分说明党和政府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和排忧解难的。特别是在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只有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才是各族人民信得过的靠山,才是他们坚强有力的主心骨。灾区群众无不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亲人。

地震可以震倒房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灾难,但震不倒我们的精神和信念。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官兵表现出来的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表现出来的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张掖大地共同铸就了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张掖126万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也必将成为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会进一步维护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这次地震灾害,使我们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正如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宪魁同志所批示的:“是对市委一班人长期团结协作形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考验。”我们要倍加珍惜和维护团结局面。只要社会各方面团结一致,众志成诚,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灾害,渡过难关;就一定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入快车道。

——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能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抗震救灾的实践再次证明,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就一定能聚集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有了这种精神就能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围绕实施三大战略抓项目、抢抓机遇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只要我们有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决心和勇气,奋起直追,跑步前进,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铸金张掖辉煌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一、工程概况及前期工作

经国家批准的我省*流域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为12.98亿元,主要内容包括移民安置工程、灾后水毁修复工程两大部分。其中,移民安置工程主要完成行蓄洪区内移民15118户51543人的拆迁安置任务,工程投资2.57亿元,由省发改委负责实施,省水利厅配合。灾后水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入海水道完善工程、洪泽湖大堤加固、入江水道和分淮入沂除险加固工程、洪泽湖周边迎湖挡洪堤加固、洪泽湖周边保庄圩工程、淮西洼地治理工程、鲍集圩行洪区及*“三滩”移民安置保庄圩工程、苏北灌溉总渠处理以及里下河地区治理等11个项目,工程总投资10.41亿元,由省水利厅负责实施。

去年12月中旬,*流域灾后重建工程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淮委的技术审查,水利部淮委和省计委分别批复了*流域灾后水毁修复工程各个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概算。今年1月初,省水利厅根据水利部淮委和省计委的批复,及时将项目分解、切块批转相关市及厅属单位。

二、工程建设管理

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的特点是:要求高、任务重、工期紧、项目分散、管理难度大。因此,我们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强化管理为重点,认真组织,科学安排,力求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地推进。

(一)明确体制,落实责任。我们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的原则,建立了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落实了省、市、县各级的任务和责任。省水利厅组建了省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全面负责灾后重建工程的建设管理,其中入海水道完善工程由省入海水道建管局具体负责建设管理,各市及省属工程项目由相关市及厅属单位组建项目法人,并成立现场建设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具体组织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二)建立制度,规范管理。为规范灾后重建工程的建设管理,我们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结合灾后重建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台了《*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灾后重建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灾后重建工程廉政建设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力求用制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

(三)加强督查,强化服务。为了强化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自去年12月17日省政府在淮安市举行*灾后重建工程开工仪式后,省水利厅就加强了对各项目法人履行基建程序、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督查力度。1月7日,省厅召开*流域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抓紧推进,确保安全的工程建设管理总要求。2月10日至11日,省厅组织两个检查组,对各地各单位*灾后水利重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3月8日,省厅在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召开*灾后重建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会,对工程投资计划、资金安排、基建程序、建设管理、质量监督、防汛度汛、廉政建设等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3月16日,省政府发出通知,对加强灾后重建工程建设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3月19日至3月22日,省厅又分别到扬州、淮安、盐城和宿迁三市以及厅属有关单位,进行现场办公。最近,省厅围绕“三个安全”的要求,专门成立了*灾后重建工程5个方面的督查组,对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保证、资金管理、施工安全、防汛度汛、廉政建设等方面加强督查,并建立严格的督查工作责任制。

三、工程进展情况

计划下达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流域灾后重建的大部分工程项目须在今年汛前完成或完成水下工程,发挥效益,年内要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极个别项目因施工周期问题需要到明年汛前完成。目前,已下达*灾后重建工程投资7.57亿元(不含计委部门负责实施的移民迁建工程2.57亿元,入海水道灾后重建暂按1.07亿元下达)。预计汛前完成工程投资4.59亿,占61%;年内完成工程投资7.35亿元,占97%。考虑到安全度汛的要求,极个别项目如淮阴闸加固、洪金洞拆建的主体工程安排汛后实施,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明年汛前全面完工。

工程进度*流域灾后重建工程共分为11个大项(不含移民安置工程)、75个分项。其中,去年底先行开工的11个子项均已基本完成,内容为:二河东堤3公里复堤加固工程、淮沭河东堤2公里插塑防渗处理、盱眙衡阳1.1公里段复堤、洪泽湖大堤1.9公里堤身压密灌浆及350米堤基加固应急工程、总渠南堤蔡桥段加固、鲍集黄岗圩*北堤3公里复堤、六塘河回水段复堤、临淮保庄圩复堤、运河老西堤头闸段4公里后戗填筑、鲍集圩及老子山部分移民安置工程。

目前,我省*灾后重建工程11个大项、75个分项中已有11个大项、65个分项开工,概算投资69000万元;另有5个分项正在招标,概算投资约3*万元,预计4月中旬陆续开工建设;还有5个分项,如洪泽湖大堤菱角塘段堤防除险加固等工程因征地拆迁工作需要时间,洪金洞拆建、太平排涝站及永丰泵站(洞)、湖西圩14座穿堤建筑物、二河东堤及鲍集圩插塑等因灌溉引水或设计修改等原因尚未招标。*流域灾后重建应急工程已完成投资近8500万元,占下达投资的11.23%。

宿迁市: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8159万元(不含移民安置经费11414万元),涉及13个子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招投标工作,7个子项目进场实施,完成工程投资850万元,占总投资的10.42%,预计汛前完成3个子项目、10个子项目的主体工程或水下工程,完成投资5398万元,占总投资的66.16%,年底前可以全部完成。

淮安市: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24336万元(不含移民安置经费14286万元),涉及26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22个子项目招投标,且已进场实施,完成工程投资2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27%,预计汛前可完成2个子项目及20个子项目的主体工程或水下工程,完成投资12979万元,占总投资的53.33%,年底前完成投资23754万元,占总投资的97.61%,明年汛前全部完成。

盐城市: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6763万元,涉及6个子项目,目前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均进场实施,完成工程投资500万元,占总投资的7.39%,预计汛前可以全部完成。

扬州市: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10839万元,涉及11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10个子项目招投标(湖西堤14座因灌溉引水原因尚未招标)并且全部进场实施,已完成工程投资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23%,预计汛前完成6个子项目及4个子项目的主体工程或水下工程,完成投资7037万元,占总投资的64.92%,年底前全部完成。

泰州市: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3354万元,涉及3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均进场实施,已完成工程投资350万元,占总投资的10.43%,预计汛前完成投资3020万元,占总投资的90%以上。

南通市: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517万元,涉及2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已进场实施,完成工程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的9.67%,汛前可全部完成。

入海水道完善工程:工程总投资39147万元,目前已下达投资计划10700万元,涉及4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且都已进场实施,完成工程投资750万元,占下达计划投资的7.01%,预计汛前可完成4个子项目的主体工程或水下工程,完成投资6500万元,占下达投资的60.75%,年底前可全部完成。

省属闸坝加固工程:工程总投资11020万元,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涉及10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8个子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且全部进场实施,另有2个子项正在招标。其中,淮阴闸加固工程、柴米闸加固工程、阜宁腰闸加固工程、洪泽湖大堤3公里振动沉膜防渗墙工程、金湾闸加固工程都已开工建设,已完成工程投资2500万元,占总投资22.69%。除淮阴闸加固工程因合理工期需要,汛前可完成水下工程,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明年汛前完成竣工验收,其它工程均可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开工项目进度还不快。洪泽湖周边及鲍集圩保庄圩工程因涉及征地拆迁工作,影响了工程进度。挡洪堤护坡工程由于目前洪泽湖蓄水位较高,须待用水高峰期后水位较低时突击抢做。

(二)征地拆迁难度较大。征地拆迁难度主要集中在保庄圩项目上,这类项目的圩堤建设过去都由乡、村自办。这次国家下达的补贴标准比较低,有些项目由于地方为了保证立项,对拆迁征地补偿标准作了承诺。而实际征迁工作中,仅各种土地征用手续费(含税)累计就高达13*元/亩。建议省有关部门根据灾后重建工程性质,参照防汛急办工程和草危房改造有关政策,减免征地拆迁工作中的相关费用。

(三)部分地方配套资金有困难。虽然这次灾后重建工程中省以上资金补助的比例比已往有所提高,但仍有些地方反映实行税费改革后,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有困难。因灾后重建工程工期很紧,如果工程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也将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进度。

五、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到目前为止,灾后重建工程仅完成投资8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1.23%,特别是还有一批计划在汛前实施的项目尚未进场开工,这与汛前计划完成61%和年内基本建成的目标要求有一定差距。灾后重建工程都是防汛急办工程,承担今年安全度汛??要紧紧围绕建设目标,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加强协调,保证工期。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已完成招标的项目要抓紧进场施工,即使计划在汛后实施的项目,也要抓紧做好招投标工作和施工准备。

(二)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今年汛期在即,做好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是一件大事。各地、各项目法人都要严格按照省防办提出的要求,制定度汛方案,落实防汛措施。对汛前竣工的工程要加强汛期的值班巡查,对跨汛期施工的工程要严密度汛安全措施,所有新建工程都要落实工程抢险应急预案,建立严格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度汛。

(三)要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分散,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至关重要。省厅已组建了建设、质量、监察、防汛、验收等5个督查小组,各市县也要建立专门班子,上下结合,强化对工程建设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考虑到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多,单体小,布局分散的情况,要十分重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省、市两级要建立工程竣工验收小组,制定工程竣工验收计划,确保年内工程竣工验收达到70%以上,明年汛前完成全部竣工验收工作。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转移到了安置和积极作好重建准备工作的阶段,质监队伍任务很重,希望我们质监系统进一步发挥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争做奉献的精神,继续作好各项工作。下面,质监工作如何有效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融入中心促发展,加强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质监工作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生产过程,又在流通过程。为保证全省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期完成安置和重建准备工作,质监系统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特别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违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灾区同一条街、同一村有的房子还很好,有的房子已垮了,有多种原因,其中也与水泥标号、建材质量等有关。在安置和重建阶段,加强质量监管,强化质量意识,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事关重大。质监部门要再接再厉,形成严密的网络,为保证各项重建工作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作贡献。

二、凝心聚力克时艰,积极主动协助各类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尽快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我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帮助还没有恢复生产的企业恢复生产,二是帮助正在生产的企业恢复到灾前的正常水平。我前几天去看了几个企业,企业努力恢复生产,但无论怎样,离不开质监的指导帮扶和协调服务。前阶段在总局的支持下,质监部门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争取全国三支队伍来支持我们,完成了特种设备检测,为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创造了条件。但这场灾害带来的破坏是严重的,有些的影响是长期的,有的企业恢复生产还有很大的难度。质监部门要充分利用工作手段,发挥优势,帮助企业尽快恢复到灾前的正常生产水平。质监作为保障性的服务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在规划和服务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昨天在龙蟒集团看到,还有很多特种设备需要恢复。在支持企业恢复生产方面,省局要组织对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灾区给予对口扶持,市州质监局也要支持,甚至可以请外省质监系统对口支援,尽快使企业恢复生产。现在灾区老百姓对吃和喝几乎没有什么意见,而是担心能不能找一份工作,能不能多一点收入。有的受损企业无法完成订单,短期内可以解释,但时间长了还不能生产,就会失去订单,就会失去市场,失去机遇。恢复期越长,企业面临的困难就越大,这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三、创新思维求突破,狠抓机制求实效,积极搞好重建工作

首先,要积极支持灾后重建。灾后重建任务非常艰巨,质监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要主动参加到抗震救灾中,创造性地搞好工作,支持灾后重建。从把好产品质量关,到确保全省各项重建工作能全面落实到位,都要考虑如何发挥质监部门的作用。同时,要搞好质监系统的重建。我们要服务大局,但也要搞好自身的重建,使自身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更强的服务能力。刚才,**局长请求解决的几个问题,我理解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质监的服务能力。这次地震灾害,质监系统有近3个亿的损失,灾害损失评估要全面、科学和准确,做好评估也是对家底的摸查,这项工作要快不能慢,国务院要求我单位**月**日前必须上报灾害损失情况。因此,质监局也必须在**月**日前向省政府报告质监系统灾害损失评估结果。

其次,通过政府投入、上级支持、对口援建、与企业联建或共建、社会资金投入等形式,创新工作机制体制,务求工作实效。四个质监技术机构的恢复和建成后,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体制、把握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提高技术机构科技含量、强化服务和责任意识、拓展技术机构业务领域,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更好地服务青川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

再次,在全面摸清家底的情况下,要提出重建规划。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灾后重建工作,成立了重建规划领导小组,省政府也成立了规划组。省质监局也要尽早研究灾区和质监部门的重建规划,要思考是简单的复制,还是着眼于更好地发挥作用,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好重建规划。重建规划要求7月10日前拿出来,省质监局要加快规划进度,争取成为省上、国家整体规划的一个部分。质监部门的规划既要服从当地政府的规划,又要注意质监工作自身要求,这个要把握好,不要今天规划,明天就过时了。我们还要结合质监职能特点,考虑区域布局是否合理。这次受灾的市州相当部分都是我们四川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检验检测机构的规划在布点上、功能上、服务效率和服务半径上都要考虑如何再拓展。在有规划的前提下可以分门别类、分类实施,有的工作可以提前进入,根据条件及时推进。

另外,质监系统自身的重建要抓好四个关键。一是要积极争取总局支持,争取其他省市的对口支持。在总局统筹安排下,争取发达省市质监系统对口支援重灾县局和重要检测能力重点布局的地区。在对口支援的基础上,还要争取支援质监区域布局的重点地区,以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能力与半径。在争取支援的内容上,不仅是争取建机构,修房子,还要争取建设备、争取项目,特别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在成、德、绵等重点地区建检测中心,提升这些地区的枢纽能力。要着眼长远发展,注重针对性和战略性结合,灾后为质监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提供了一个承接的机会,抓住了机会就能真正把四川建成西部检测中心。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支持支援重建工作,在各方支持下想办法。质监系统受灾情况严重,有的问题全靠国家政策解决很难,比如职工的住房受损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发动社会力量给以支持。三是要把各级质监部门的重建纳入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中。省指挥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把中央在川机构和省属机构纳入当地规划。质监部门要作好协调。四是积极争取省上的支持。由于地震灾害造成损失巨大,省上财政原有的安排可能会作些调整。因此,有的经费要从紧,但必须的经费,省政府将积极给予支持。

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服务保增长

以质监技术机构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质监技术优势,为**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和服务,是彰显**质监服务灾后重建工作有效性的首要、重要工作。灾后重建,为我县质监技术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灾后重建,县内要解决灾后重建所需水泥、烧结砖、石棉瓦等大量建筑材料,据不完全统计,3至5年内,仅砖的需求量就达**亿余匹,质监部门要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安全把关能力,就必须加强建材检验实验室建设,为灾后重建保障建材质量安全提供强力技术支撑。灾后帮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恢复生产,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把关能力,筹建我县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技术保障。灾后,我**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为保障全县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恢复和完善我县机动车辆安检线工作迫在眉睫。为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工作评议意见,为加强全**水、电、气表检定工作,服务青川灾民,我局拟以灾后重建工作为契机,整合全**三表检定检测资源,筹建县能源检测中心。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地质灾害;质量管理;防治效果

湖北省秭归县地处长江两岸的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危害严重。据调查,全县分布各类地质灾害747处,总体积38.2亿立方米。涉及12个乡镇的农村和乡镇,65175人,预评估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全县三峡库区分布地质灾害247处,总体积7.38亿立方米,受威胁人数29202人,经济损失11.2亿元。

库区地质灾害中,纳入国土资源部二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地质灾害项目28个。按类型分为:滑坡项目24个,塌岸防护项目4个;按防治方式分为:治理23个,搬迁或监测5个。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2家施工单位,5家监理单位,5家勘察单位,4家设计单位,2家检测机构,1家质量监督机构和1家监测单位参建。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分别于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全面完工,2004年6月前,并顺利通过县、省、部级初步竣工验收,其中优良工程16个,合格工程3个,优良率达到84.21%。

一、理程序建制度,以制度促管理

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它的防治不仅可以保护库区数十万人民生命财产,巩固移民建设成果,更能有效地保证三峡工程的安全。工程质量关系到治理工程的成败,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用制度约束行为,杜绝任何质量事件的发生。

鉴于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正式启动之初,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三峡库区秭归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程管理办法》、《三峡库区秭归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程实施细则》、《三峡库区秭归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三峡库区秭归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其中明确了市场准入条件,项目报建到正式开工的程序 (即规划批复以后,从勘查报告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报告竣工验收)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工程管理中的权力和义务。

正因为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建立了比较完善和系统的管理办法,才使二期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工作做得有理有节、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疏而不漏。从市场准入开始、招投标、各参建单位的选定、方案的论证、各个阶段的审查、开工报告以及开工后的管理一直到竣工验收,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并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很好的发挥其资源优势,严格工程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得以最终取得初步竣工验收16个治理项目取得优良工程的好成绩。

二、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任何优秀的设计,主要通过施工反映出来的,质量是工程治理成败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和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的防治效益,甚至返工重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质量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生命,加强施工管理,尤为重要。

(一)加强质量管理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素质

为全面提高参建单位工程管理水平,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质量,先后组织学习了国土资源部颁发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规范》,并及时宣传和贯彻质量管理规定和标准,还专题进行重庆綦江虹桥质量事故审判案例警示教育。培养了大批管理人员,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心管理人员长驻工地,实行面对面管理,同时充分发挥监理的职能作用,做到分工合作,互相监督,相互配合,保证了工程的各个环节符合建设程序和规范要求。

(二)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自检”相结合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秭归县18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除所有项目聘请社会监理外,中心在领取开工报告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申请了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代表政府进行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站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门题时,责令改正。社会监理实行二级监理体系,即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和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质量管理的依据主要是合同条件、合同图纸、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监理单位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检测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其他不严格履行其质量责任的行为,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制止无效的,报告监督机构。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及时进行核查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参与验收。正因为采用了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才得以于有效地遏止工程质量滑坡,促使参建各方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三)建立分级质量管理责任制

项目的主管部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工程项目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工程技术方面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将业主、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法人、总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明确相应质量管理职责,以责任牌形式进行施工现场公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便于对照检查,同时也是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种重要举措。

(四)严格审查,杜绝任何质量隐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我国尚属于一种摸索和探求的过程,没有现成的管理办法和成套的技术标准。因此,在设计文件的审查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有些项目,从勘查报告到初步设计甚至要经历十多次的评审。设计文件最重要的是结构安全问题,如果设计有问题,结构受力就不合理,安全系数不够,就不能保证结构安全,更不能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般情况下,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施工图设计文件没有强制性要求审查,但秭归县的所有项目都聘请了有关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真正实现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凡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从源头杜绝了因设计而带来的质量隐患。

质量控制应该是由直接生产者来保证质量。业主单位在选择参建单位时,主要是通过资质管理、市场准入等手段来保证生产者的质量。同时在施工招标过程中,严格进行了资质审查,主要采取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形式,为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五)施工现场派驻设计代表,随时解决设计问题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地质灾害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强,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设计变更繁杂,变更图纸多。为了有效地解决施工中的设计问题,基本上实行每一个项目在施工现场派驻一个政治素质高,技术水平精,实践经验强的设计代表。由于很多原因造成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秭归县19治理工程中设计抗滑桩756根,设计桩长12523.20米,设计施工741根,因变更设计取消抗滑桩15根,实际实施桩长为12250.30米。其中黄阳畔滑坡设计抗滑桩20根,实施20根,设计桩长396米,实际桩长479.3米,比原设计桩长增加21.04%。庙岭包滑坡19号桩设计25米,实际实施37.6米,比原设计超深12.60米,比原设计桩长增加50.40%。正因为派驻了设计代表,在施工中结合实际进行优化,及时调整桩长、重新配筋,并出具了相应变更图纸,减少了施工中带来的诸多麻烦,缩短了施工进度,还避免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六)赋予监理权利,树立监理权威

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工程监理有相当多是建设单位说什么,他干什么,权威性不够。当然,监理公司是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当然要听业主的。但监理公司还有另一面,他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因此,监理公司既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从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来说,这两个负责是一致的。所以,在签署监理合同时,就明确了监理单位的权利,强调在工程监理中独立行使职能。没有监理工程师签字,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把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和作用真正强化起来。

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现在大多数监理公司从事施工工作经验多的人比较多,对设计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多。另外,对于监理不讲究职业道德,不注意社会形象,出卖资质,出让监理业务,不坚持原则、盲目地听建设单位说什么就干什么,利用监理之便,行个人之私,甚至对于和某些方面勾结起来,弄虚作假,损害工程质量的行为。将是建设单位和监督机构检查的重点,一经发现,将严惩不待。为提高监理公司素质,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监理公司在人才结构上自觉进行调整,自己缺乏的人才进行了补充。总而言之,工程监理是我们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七)抓好三个重点,把好三个关口

即抓好重点工程、重点工序、重点工艺的管理,把好承包人的材料进场、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交工关。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四个“监督检查”、三个“参与”。四个“监督检查”:对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的项目划分进行监督检查;对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检验、施工质量“三检制”、质量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有关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检测手段及构件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三个“参与”:参与工程的重要隐蔽工程和工程关键部位的验收和质量评定;参与工程的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参与工程的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八)定期检查,及时整改质量问题

中心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会同监理单位和现场业主代表组成的检查组,进行质量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把任何质量隐患消化在萌芽状态之中。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与此同时还建立了质量动态通报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适时组织各承包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推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建设期间,政府多次组织监察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全县的治理工程项目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从效益审计、检查督办、综合评估三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全面监察,受到了较好的效果。省、市专家和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检查督办,对提出的问题参建各方都能诚恳接受,认真整改,绝不迁就,对查出个的问题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不找准问题的原因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不吸取教训的不放过。质量大检查直接到施工现场,检查直接生产者的工作情况。检查中发现直接生产者存在不规范运作的问题,特别是对国家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不认真贯彻,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部分单位的质量责任制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放在抽屉里,根本不落实。因此,在现阶段还要靠外力去促进它落实。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18个项目中,业主累计下达整改通知书42次,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九)正确处理工程质量、进度与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香溪至贾家店库岸治理工程中,虽然我们拆除了柚子树段300多平方米不符合要求的浆砌护坡,直接经济损失达几万元,但通过这次教训,总结了经验,工作更加认真,在短短的3个月中,顺利完成了浆砌护坡以及抗滑桩的浇筑任务。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在全线都是名列前茅,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在谢家坝滑坡治理中,由于施工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在初步竣工验收所有浆砌水沟均不满足要求,最后被迫全面返工重建,验收时间又推迟1个多月,进度上不去,还搞得声名狼藉。因此,作为业主在管理中不能片面的追求质量、进度和效益的任何一面。

(十)严格质量检测,成果令人满意

秭归县所管的19个治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均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委托具有试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工程初步交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检测凡属于重要部位、特殊工程由中心委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检测中心和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岩土测试中心分别进行了检测。一般性工程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组织检测,防治中心最终根据检测结果,对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取“随机取样、实地量测、查看资料、归纳汇总”的方法进行评定。

所有项目的分项工程实测主要对断面尺寸、轴线偏位、平面位置、顶、底面高程、平整度、倾斜度、坡度等指标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垂直度仪、坡度尺、2米直尺、钢尺等进行抽样检测,所有的砌体均按标准进行了破坏性检验。19个治理项目共抽检2446点(处),合格点2262点(处),合格率92.46%;混凝土及砂浆强度主要查原始试验资料,首先看试验结论是否满足标准和设计要求,然后计算离差系数(CV),用离差系数(CV)进行评定,经查,所有项目均在评价范围之内;抗滑桩由委托单位采用RSM-24FD型主机和SY-1型传感器进行了应力应变检测,按标准要求共计抽检624根抗滑桩,其中I类桩611根,占被检测桩的97.92%,II类桩13根,占被检测桩的2.08%,从检测结果说明,均在合格范围之内。根据外业检测结论,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结合基本要求、外观鉴定和资料查验的情况进行了综合打分,最高得分94.76分,最低得分81.9分,16个项目被评为优良工程,3个项目被评为合格工程,优良率达到84.21%,其成果令人满意。

三、加强监测和维护力度,巩固防治工程质量成果

通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有效地保护了库区1635户246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5个集镇、3个居民点、1所卫生院、4所学校、1座特大桥、7条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了5434亩土地,改善了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了加强秭归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维护与监测管理,充分发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防治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县政府决定将19个治理项目交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维护管理,并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秭归县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维护管理的通知》。

2. 统一制定在治理范围内严禁建房、取土、砌渣、排污及破坏监测设施等行为的标志牌,并安放在开阔醒目的位置。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提高人民的法制意识。

3. 按照《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维护与监测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了后期工程维护和保养的管理办法,便于巩固地质灾害防治成果。

4. 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具体实施,为提高后期效果监测质量,后期效果监测单位聘请了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进行业务指导。

5. 定期进行检查督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修订)[DB/OL].百度文库,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