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辈写一封信范例6篇

给长辈写一封信

给长辈写一封信范文1

您好!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的距离已是天悬地隔。

身在上天国的您,是否活得更加幸福、快乐了呢?

每天晚,那仅有的几颗星,在混沌的天穹中一闪一闪的向我挥手,看到它们,我又会想起您那不怎么明亮又平静的灵魂。

您很早就和我们一家三口分开来住了,这使我从小就对您的映象不怎么深刻,您就像一个来旅店住宿的商客一般,一次来不会住超过五天的时间,一去又总是要等好久才能再来一回。

您信佛,就像古时候的人信佛一样,不会对佛产生任何怀疑,每个星期都要去拜一次,到了清明节的时候,您总会拿着那一大叠土黄色的长方形纸念念有词,说的全是一大堆我听不懂的话,尽管如此,我依旧觉得十分有趣,也过来帮忙,学着您的样子慢慢悠悠地一张一张放进篮子里。或许有些时候您会拿着一大叠金色或银色的纸,说是要包元宝呢,我又上前学着您的样子去包,看着您那么熟练,有些自愧不如了,我只会包一张纸的“小元宝”,您甚至能包两张、三张组合的大元宝,有时将它们放在一起“摆造型”,我看到的一次,是一个约莫三十厘米的“金莲花”。

可是,您唯一一个不好的习惯,在得病之前,您老是吸香烟,爸妈劝了您又总是不听,让我去劝吧,又不好意思了,小孩子懂什么呢,也只有您自己懂得了不抽烟的好处,总还是最好的办法了。

提起烟,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呢。

那年我还小,小孩子总是喜欢跑跑跳跳嘛。那时是在下阵雨,挺大的,却也没有雷雨交加,我正打算跑到后院里拿东西,却不料在家里的地板上摔了一跤,摔得是左脚的膝盖,一股钻心的疼痛直冲我的泪腺,我忍不住恸哭起来。那时候您刚好在我身旁,一见到我哭,就先立马扶我到沙发上,从裤子口袋里抽出一包中华香烟,从边角那儿撕开包装纸,抽出一根香烟,再把外层那包白色的纸小心翼翼地撕开,慢慢的把香烟里的粉撒在我的伤口处,最后贴上随身携带的创口贴。我只记得当时您对我说:“别看香烟只是用来抽的,实际上它里面的粉可以帮助疗伤的呢。”其余的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您贴完创口贴,我便一直坐在一旁看您织毛衣。

去年,我怎么也想不到,您逝去的时候,我竟不在您身边。

后来爸爸告诉我,您是在那天下午三点半的时候去世的。

那时候,我们正在上星期五的篮球课。天很蓝,白云也没沾上半点污渍,我当时怎会想到,这是给奶奶最后的送行!

去年的国庆节,我为了您的葬礼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机会,我亲眼看见您的遗体被盖在一张好厚好厚的棉被底下,看见您躺在花圈中间,亲戚好友一个个鞠躬敬礼,我亲眼看见,您被一个戴着黑色眼镜的陌生人,推进了焚化的那个房间,几个姑姑忍不住哭了。

我抱着您的骨灰盒进了南山墓园,我想知道,您的灵魂,被挤在这个小小的盒子里,会不会很难受呢。

我看见一个陌生的人,把您的骨灰盒放进那个四四方方的空洞里,

再用水泥封好,那时候的我,才知道,自己再也看不见您了。

看不见您那慈祥的微笑,看不见您那粗糙的大手,看不见您那淡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更看不见,您爱我时的一举一动了。

祝您在天堂里能够更加幸福了,在那个世界里,不再有人世间的一切折磨。

给长辈写一封信范文2

导语:求职信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通过一定的沟通,在相互认识、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相互的交往,是求职信的基本功能。那么求职信应遵循着什么礼仪技巧?

称呼要准确求职信往往是首次交往,未必对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熟悉,所以在求职信件中可以直接称职务头衔等,如“上海煤气总公司负责人”、“国发公司经理”、“北京配件厂长”。求职信的目的在于求职,带有“私”事公办的意味,因而称呼要求严肃谨慎,不可过分亲见,以免给人以“套近乎”或者阿谀、唐突之嫌。当然礼貌性的致辞还是可以适当使用的。

问候要真诚无论是经常通信的还是素昧平生的,信的开头应有问候语。向对方问候一声,是必不可少的礼仪。问候语可长可短,即使短到“您好”两字,也体现出写信人的一片真诚,而不是“应景文章”。问候要切合双方关系,交浅不宜言深,以简捷、自然为宜。

祝颂要热诚笺文的最后,要署上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日期,为表示礼貌,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弟子”、“受业”;给用人单位领导写信,可写“求职者”或“您未来的部下”。名字之下,还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如对尊长,在署名后应加“叩上”、“敬亲”。“叩禀”、“拜上”、“敬启”、“肃上”等;对平辈在署名后加“敬白”、“谨启”、“敬上”、“拜启”等。

给长辈写一封信范文3

大伙儿看看阿甲,又互相对视一下,这小子难道有什么真山货?

阿甲曾是有名的风流公子,疯过那么几年,可突然有一天,他收心了,娶了个平平常常的姑娘,关起门来心无旁骛地过上了小日子。

难不成让阿甲特骄傲的那封情书,是老婆写的?

阿甲把那封情书拎了出来。一张A4纸上写了小半页的字,只看了个开头,大伙儿就愣住了。“香兰”是谁?不是阿甲老婆写给他的情书吗?怎么有这么一个怪头怪脑的名字。

香兰,你好。

昨天晚上你说,这辈子没见过情书是啥样子,虽然当时我也跟着孩子们一起笑起来,一回头,心里却空落落的,有点难过。

结婚40年了,最近这两年,才愈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爱人。这些年,虽然咱们在外人眼中过得挺幸福,可我知道,你对我还是有点不满的。这些年工作忙,家里一大摊子事儿都扔给了你一个人。你常发牢骚,可我习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没太往心里去。你也问过我是不是爱你,每次我都觉得无厘头,都老夫老妻了,还说这个干嘛?

如果没有你那场病,也许我就一直浑浑噩噩地这么过下去了。可是,看到诊断书的那一刻,我差点儿出溜到地上。那天晚上,孩子们在医院守着你,将我撵回来看家。我在床上一直瞪着眼撑到天明,第一次觉得,这辈子我离了你不行。你不是一直问我是不是爱你吗?我现在可以回答你,简直爱到骨头里了。

谢天谢地,你有惊无险,咱终于逃过这一劫了。在你养病期间,我学会了做饭,学会了收拾屋子,为此,你没少夸我。可是香兰,我怎么总觉得自己做得还是不够呢。这些年辛苦你了,我现在做的这些算不了什么。

昨天晚上,儿子媳妇说起情人节互相送情书,你那话虽然看似玩笑,可我知道你的心。今天,我就拉下老脸也给你写封情书,以后的日子,咱俩都好好的,互相守着,活一天,幸福一天,幸福一天,我就爱你一天。等到了下辈子,咱们还遇见,到时候你做我,我做你,再高高兴兴地过上一辈子,你说好不好。

老贾

老贾?看着信尾的署名,大伙儿更迷糊了,这老贾,难道是阿甲的老爸?

阿甲闷声点点头,“这是我老婆送给我妈的情人节礼物。我爸那人你们也都知道,心里啥都有,但就是不善表达。那天晚上聊起情人节,我妈其实就随口那么一说,我老婆却当了真,回家趴桌子上憋了半宿,替我爸写了这么一封情书。”

刚才喧嚣的场面,一下子静了,大伙听得入迷。

“我把这封信拿给我爸,我爸说媳妇这封信写的全是他的心里话,只不过他说不出口。老头还真给我妈读了,长这么大,我没看过我妈哭成那样……”阿甲眼圈红了,哥儿几个忽然也有点眼酸。

给长辈写一封信范文4

是呀,书信传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诗意长留,信笺和墨迹的温度永存。

读信・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黄永玉写给曹禺――1983年3月20日】

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释、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谁也不说不好。总是“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贱了你。写到这里,不禁想起莎翁《麦克白》中的一句话:“醒来啊麦克白,把沉睡赶走!”

你知道,我爱祖国,所以爱你。你是我那一时代现实极了的高山,我不对你说老实话,就不配你给与我的友谊。如果能使你再写出二十个剧本需要出点力气的话,你差遣就是!艾侣霞有两句诗,诗曰:“心在树上,你摘就是!”

信,快写完了,回头一看,好像在毁谤你,有点不安了。放两天,想想看该不该寄上给你。

祝你和夫人一切都好!

晚 黄永玉 谨上

三月二十日

【信里深思】作为晚辈的黄永玉写给前辈戏剧大师曹禺的这封信,没有丝毫的恭维奉承,没有俗气的人情世故,只有坦荡真诚、不加修饰的批评。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戏剧家曹禺的赤诚之情,其责之深更见其爱之切,这样的友谊可谓诤友。

【信外故事】曹禺在戏剧创造的早期,创作出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经典剧作。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后,曹禺开始担任各种行政职务,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环境、心态的改变让曹禺再难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这封书信正是针对这一现实写成的。

【片段速写】敢于直言不讳批评缺点和错误的朋友是为“诤友”。画家黄永玉对前辈戏剧大师曹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敢于大胆指出其问题所在,这体现了他性格的坦荡、直率和真诚,其款款之心、拳拳之意令人感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的朋友之间难道不该是这样的吗?因为关心,才会冒着得罪对方的危险指出其问题所在,帮助对方不断前进,这样的朋友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贵人,需要我们加倍珍惜。

读信・儿今奉令守位石牌要塞

【胡琏写给父亲和妻子――1943年5月27日】

胡琏写给父亲

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子于役国事已十九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

敬叩金安

胡琏写给妻子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军人以死报国,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效忠为宜。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可自择之。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枝,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毋悲亦毋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匆匆谨祝珍重。

【信里深思】这是军队高级军官胡琏在奔赴战场,与日寇作战前写给父亲和妻子的一封家书,家书中满含着他为国尽忠而不能尽孝于父的愧疚之情,以及不能为妻子分担家庭重负的亏欠之意。透过这封泛黄的家书,一个忠义双全的中华好男儿的英雄形象如在眼前,其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信外故事】鄂西石牌自古以来就是据守长江的天险。1943年5月,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中国战区最关键的要塞。指挥将士死守石牌要塞的正是时年36岁的第18军第11师师长胡琏。恶战在即,胡琏及部下都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他令部下留下遗书,自己也写信五封,与家人诀别。

【片段速写】军人是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他们不惜以死保家国,为了大家舍小家,为了大义舍私情。胡琏,作为一名军人,在日寇大举进犯之时,勇赴国难,率军坚守要塞,与敌血战。他写给家父亲和妻子的家书,饱含着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军人的担当,一个儿子的孝义,一个丈夫的柔情。古往今来的历史上这样的中华好儿女不胜枚举,正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今日的中华如他们所愿,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魂兮归来,英雄不朽!

读信・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会来

【史铁生写给盲童朋友――1993年】

我们残疾人最渴望的,是与健全人平等。那怎么办呢?我想,平等不是可以吃或者可以穿的身外之物,它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你有了,你就不用别人送给你。你没有,别人也无法送给你。怎么才能有呢?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而然就会来了。就是说,我们不要因为身有残疾而有任何特殊感,我们除了比别人少两条腿或者少一双眼睛之外,除了比别人多一辆轮椅或者多一根盲杖之外,再也不比别人少什么和多什么,再也没有什么特殊于别人的地方。我们不因为残疾而忍受歧视,也不因为残疾去摘取殊荣。如果我们干得好,别人称赞我们,那仅仅是因为我们干得好,而不是因为我们事先已经有了被称赞的优势。我们靠货真价实的工作赢得光荣。

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尊,不意味着拒绝别人的好意。只想帮助别人而一概拒绝别人的帮助,那不是强者,那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残疾。因为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信里深思】这是身为残疾人作家的史铁生写给一群盲童小朋友的书信。史铁生在书信中用平等的视角,语重心长、满怀真情地鼓励盲童小朋友要自尊自强,不亢不卑,心怀爱心,走出个人设定的狭隘小圈子,拥抱生活,成为生活的强者。其殷殷慈爱意、暖暖真心怀让人动容。

【信外故事】作家史铁生21岁就双腿瘫痪,他一生与轮椅相伴,却著述不辍,哲思精妙。42岁那年他结合自身的经历,在写给盲童朋友的信中,对残障人士最关注的“平等”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阐释。

【片段速写】残疾作家史铁生写给盲童的信,让我们看见了一位有骨气、有尊严的强者形象。他用自己的人生感悟现身说法,帮助盲童小朋友走出黑暗,拥抱新生。身处残疾之中,仍自强不息,做出成绩,关爱他人,回报社会,史铁生用残疾之躯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身体残疾了,我们依然可以拥抱光明;但是心理残疾了,灵魂只能在黑夜流浪。

读信・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

【钱学森写给郭永怀――1956年9月11日】

永怀兄:

这封信是请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办事处面交,算是我们欢迎您一家三众的一点心意!我们本想到深圳去迎接您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我个人还更要表示欢迎你,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的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希望你能满意。你的住房也已经准备了,离办公室只五分钟的的步行,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原因是:中国科学院有研究力学的最好环境,而且现在力学所的任务重大,非您来帮助不可。

……

【信里深思】这是科学家钱学森写给自己的同门师兄弟郭永怀的一封书信,信中钱钟书表达了对郭永怀回国效力的殷殷期盼之情,款款关怀之意,以及他对祖国科学事业发展的热切期望。通过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出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矢志科学报国的伟大情怀。

【信外故事】钱学森和郭永怀携手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以及众多一流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同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曾联名。1956年,自海外先行回国的钱学森,殷切期盼着当时还人在美国的郭永怀到来,而后者正在为摆脱美国政府的限制想方设法。当郭永怀历经曲折终于就要回到国内时,钱学森早早写下这封信,希望郭永怀在一踏上国土的那一刻就能看到。

【片段速写】钱学森不仅自己科学报国,还为国揽才,召唤身为同门的科学家郭永怀回国效力。他写给同学郭永怀的书信,可见其态度之殷勤,所做筹备工作之细致,为国谋划思虑之深远。这一切都表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对祖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期望。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钱老重视人才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可以营造良好宽松的社会氛围,心怀诚意,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吸引人才,让这些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祖国的强大做出积极的贡献。

观后・见字如面,陌生了的心灵之旅

这些并不是为了发表的私人文字展示出来之后,激荡起了绵绵涟漪,引致网络刷屏。有赞誉称《见字如面》如清流,沁人心脾,而一些80后,特别是几乎没有笔墨信函经历的90后,也被感染得不吝赞词……那么,这“意外现象”的发生,到底透露出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有岁月经历的人会感慨地想到“信”,故而有结论说,节目的影响力缘于曾经的书信,据说不少人因此还翻出了保留的昔日信函。然而,对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并不成立,他们几乎没有安坐在桌前,字斟句酌地写过信……即便是“情书”恐怕也是网络中各色文字砖块般的数码堆砌。显然,打动人们的不只是书信。

就笔者所见,黄永玉和曹禺之间的私人“笔谈”是坦荡的心语,是赤诚相见,正如黄永玉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没有客气,没有心机,是朋友间去掉恭维魅惑的“洞见”,因之曹禺才有如获至宝的感叹。

给长辈写一封信范文5

I keep a folder in my desk drawer in which, all year long, I place things that I want to include in the envelope containing her next Annual Letter. Every week, I make short notes of what I can think of from the weeks events that I will want to recall later in the year to write in her Annual Letter. When her birthday approaches, I take out that folder and find it 3)overflowing with ideas, thoughts, poems, cards, treasures, stories, incidents and memories of all sorts―many of which I had already forgotten―and which I then eagerly transcribe into that year’s Annual Letter.

Once the letter is written and all the treasures are inserted into the envelope, I seal it. It then becomes that year’s Annual Letter. On the envelope I always write “Annual Letter to Juli-Ann from her Daddy on the occasion of her 4)nth Birthday―to be opened when she is 21 years old.” It is a time 5)capsule of love from every different year of her life, to her as an adult. It is a gift of loving memories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It is a permanent record of her life written as she was actually living it.

Our tradition is that I show her the sealed envelope, with the 6)proclamation written on it that she may read it when she is 21. Then I take her to the bank, open the 7)safe deposit box and tenderly place that year’s Annual Letter on top of the growing pile of its predecessors. She sometimes takes them all out to look at them and feel them. She sometimes asks me about their contents and I always refuse to tell her what is inside.

In recent years, Juli-Ann has given me some of her special childhood treasures, which she is growing too old for but which she does not want to lose. And she asks me to include them in her Annual Letter so that she will always have them.

That tradition of writing her Annual Letters is now one of my most sacred duties as a dad. And, as Juli-Ann grows older, I can see that it is a growing and special part of her life, too. One day, we were sitting with friends 8)musing about what we will be doing in the future. I cannot recall the exact words spoken, but it went something like this: I 9)jokingly told Juli-Ann that on her 61st birthday, she will be playing with her grandchildren then I10)whimsically invented that on her 31st birthday she will be driving her own kids to 11)hockey practice. 12)Getting into the groove of this funny game and encouraged by Juli-Ann’s evident enjoyment of my fantasies, I continued. “On your 21st birthday, you will be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No,” she interjected. “I will be too busy reading!”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One of my deepest desires is to be alive and present to enjoy that wonderful time in the future when the time capsules are opened and the accumulated mountains of love come tumbling out of the past, back into mydaughter’s life.

我女儿朱莉安出生后不久,我就开始养成了一个爱意浓浓的习惯,后来跟别人聊起自己这一特别做法,我知道有人也开始这么做了。每年,在女儿生日那天,我会给她写封“年信”。信里记录了那年发生在她身上的逸闻趣事――苦与乐,那些在我和她的生命中都占据重要地位的事,还有时事、我对未来的预想、杂七杂八的想法等等。我还在信里夹了照片、礼物、成绩单,以及许多各色各样的纪念品。要不是这样,这些东西很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踪影难寻。

我在桌子的抽屉里放了一个文件夹。而在这一整年里,我都会把想放进下一封“年信”的信封里的东西放进去。每周,对于那些我能想起的,并希望迟些在给女儿的“年信”里追忆的当周事件,我都会做简短笔记。当女儿的生日临近时,我会拿出那个文件夹,发现里面满是念头、想法、诗歌、卡片、珍宝、故事、事件,还有各种记忆――当中很多内容已被我遗忘――接着,我会急不可待地把那一切化为那年要写的“年信”里的内容。

信一写好以及把所有的珍宝都已放进信封后,我会把信封封上。然后,这封信就成为那年的“年信”了。我常在信封上写着“给朱莉安的年信――她可以在21岁时打开。她的父亲写于她某岁的生日当天”。那是一个时光宝盒,赠与成年的她,洋溢着我在她生命各个年龄阶段里对她的爱意。这宝盒充满爱的记忆,是长辈赠与晚辈的礼物。那是一份在她成长、生活之时写就的永久人生记录。

我们的一贯做法是,我给她看那个已封口的信封,信封上写着一个声明――她21岁时就可以阅读这封信。然后,我把她带到银行,打开保险箱,轻轻地把它放在那叠先前写的年信上。她有时会把所有的信封都拿出来看看,感受一下,有时会问我这些信封里装着什么,但我总是拒绝告诉她。

最近几年,朱莉安把她童年的一些独特珍宝交给了我。她觉得自己大了,不该玩那些玩意儿了,但又舍不得扔掉,所以让我把它们都放进她的年信里,那么她就可以永远拥有它们。

给她写年信的习惯如今成为了我作为父亲的神圣职责之一。当朱莉安大一些的时候,我可以看出这些信也随她一块成长着,并成为了她生命别的一部分。一天,我们和朋友们一块坐在那聊着未来我们可能在做的事。我记不起自己确切是怎么说的,但大约是我打趣朱莉安,说她61岁生日那天会跟她的孙子们一块玩耍,接着我还异想天开地插了一句,说她在31岁生日那天会开车载她自己的孩子去练习曲棍球。我沉醉于这个有趣的游戏,同时因朱莉安也明显沉醉在我的幻想中,于是继续说道:“你在21岁生日那天会从大学毕业。”“不,”她插嘴道,“我那天肯定忙着读你写给我的信!”

给长辈写一封信范文6

今年88岁的陈素秋和老伴儿张焕光都是广东兴宁人,小时候两家住在一条街上,13岁那年,刚上初中的陈素秋与高她一年级的张焕光放学后顺着一条路回家,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旧时代,尽管两人相距十几米,彼此却从不说话,每到分别时,张焕光都会投来一抹温和而明净的笑容。在一个细雨敲窗的夜晚,陈素秋忍不住给张焕光写下了她的第一封情书,通过张家的丫头代为传递,从此展开了两个人棒打不散的一世恋情。

1946年秋,张焕光考上了广西大学。家人不支持陈素秋继续读书,她只得留在老家,当了一名小学教师。陈素秋清楚,如果自己不能读大学,和男友一起进步,他们面临的很可能就是分手的结局。

相隔千里,两人每周至少要通一封信,彼此勉励,一年后,陈素秋如愿考入广西大学,并且选择了和张焕光相同的冶金专业。1952年,陈素秋又追随着男友的脚步来到了北京,一同分配到冶金部工作,结束了他们长达12年的爱情长跑。

走进围城以后,陈素秋和张焕光过起了烟火日子。随着三个女儿的相继出生,陈素秋和丈夫的日子充满了忙碌。1961年,张焕光突发急性脊髓炎,医生给他下了“一辈子坐轮椅”的定论。

丈夫遭受磨难,陈素秋并没有灰心。随后的三年,张焕光到小汤山疗养院积极治疗、康复。每次去看望丈夫,临离开时,陈素秋总会留下一封信,嘱咐丈夫在她离开以后再看。妻子走后,张焕光迫不及待地拆信、读信,信里都是妻子炽热而充满鼓励的话语。张焕光也用写信的方式回应妻子,等下次陈素秋来探望时,让她把自己的信件带回家里。两人在分居的日子里,用写信这种方式分享对人生的感悟和彼此的眷恋。

从小汤山疗养院回来后,张焕光坚持上了班。因为腿脚不便,他平时就住在办公室。陈素秋除了上班,还要照料三个分别为7岁、5岁、3岁的女儿,为她们做饭、料理家务。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陈素秋晚餐坚持给丈夫送饭。送饭时,陈素秋常常带着女儿,她和孩子们围坐在丈夫身边,几双眼睛看着他把炖好的鸡汤喝下。吃过晚饭,陈素秋给丈夫按摩,疏通经脉,大女儿给爸爸讲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其他两个女儿给爸爸唱歌,一家人其乐融融。快乐的氛围、亲情的力量让他增添了战胜病魔的勇气。经过长达三年的康复治疗,张焕光终于在轮椅上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