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色彩作文范例6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范文1

-----题记

春,悄然而至。视野里褪却了原来的一片苍茫。取而代之的是蔓延的新绿。

如果,青春是一张画,那么绿就是它的底色。

如果,青春是一潭水,那么绿便是掩映在周围的树木。

如果,青春是一曲礼赞,那么绿就是奏响它的主旋律。

最爱是绿!喜欢它的自然与脱俗。它没有红色耀眼,没有蓝色忧伤,亦没有粉色的美感。但却唯独占据了那份自然与从容。它是最能诠释青春的颜色。

青春在赋予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严峻的考验,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徘徊。

有一段时间,因为考试的失败、亲人的离开感到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无法跨越内心的羁绊。那时候,生命中似乎有出现了一抹绿色。

几个月前,在窗台上发现了一株小草。在寒风中无助地摇摆着,它是那样的纤细,叶片的顶端还有些微微泛黄。我有些自嘲地笑了笑。仿佛自己就是那株小草,随时都可能被一阵风刮倒。

后来的几天,便是愈发猛烈的风雨,不知怎的惦念起了那株小草,便推开窗户去看它。它依旧在风中孤独地摇摆。但却异常坚定。叶片的那点微黄,也已经消失了,变成了刺目的绿色。大概是因为接受了暴风雨的洗礼吧。它得到了新生!

我笑了,这一次不是自嘲。而是自信!我已经有拥有了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青春的那场风雨!

请想象一下,置身于一片绿光中的那种感觉,心灵仿佛在接受绿的盛大洗礼!涤荡着心中某个柔软的地方。如果,你曾经迷茫。在你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亦可想想青春的颜色!那是等同于生命的绿!

关于青春所有的记忆

都被埋葬在那个

叫做回忆的地方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范文2

小的时候,特喜欢围着妈妈转。妈妈每次干活时,我就特爱蹲在旁边,瞧着妈妈的脸。妈妈一千活脸就会变红,特别好看;而我一看到妈妈脸上沁出了汗水,就赶紧用我的小手绢帮妈妈擦,每每这时,妈妈就会停下来,笑着亲我一口,这时,她含笑的脸更红,真好看。

渐渐长大了的我。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朋友、音乐、明星、服装……形形,常令我应接不暇,于是我不再关注妈妈。这时的妈妈,在我头脑里的印象除了唠叨,就是“不通情理”。记得有一次,因为学校里非常流行穿红色的棉袄,艳艳的,好看极了。望着别人身上的红棉袄,我心里不禁有些痒痒的。于是回家便跟妈妈说:“妈,帮我买件红色的棉袄吧,别人都有!”妈妈笑了笑说:“你那件蓝色的棉袄,不是挺好的吗!去年才买的。孩子,现在不是追求时髦的时候,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想着如何把学习——”

“学习,学习,一天到晚你就只知道用学习来压我,从不关心我的想法。我现在的学习不是挺好的吗?你就知道给自己买好衣服,你真自私——”

“叭”,巴掌落在我的脸上,火辣辣的。

“你给我出去!”妈妈的脸变得通红,双手在不停地颤动。

“出去就出去!谁稀罕!”我捂着被打得通红的脸。夺门而出。我心里难受极了,我只是想要一件衣服,这么低的要求妈妈不愿答应我,还打我,还将我赶出家门……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了。“我绝不回去”,我暗下决心。可天公偏不作美,待我停下来时,我才发现,夜,是如此阴森,伸手不见五指;风,是如此的刺骨,直往我身上钻;落叶,是如此的可恶,让我总以为有人在走动;鬼魂的传说,是如此的可怕,总在我头脑里晃动。远远的好像听到妈妈在呼唤我,我想应又不愿,呼唤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不久又只有风声和落叶声了。我又冷又怕,不知怎的,这时脑子里老是出现妈妈半夜给我盖被子,雨天给我送伞的情景,脚也不自觉地往家里挪,刚到门口,门“咔”的一声便开了,灯光把妈妈红肿的眼睛传给了我。“妈——”我哭着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将我紧紧搂住,一股熟悉的暖流涌上心头,“孩子,妈错了。妈不该那样待你,更不该打你,妈向你道歉!”“不,妈,是我错了,我不该那样对您讲话,是我的错!红棉袄,我不要了”。我哭着说。

第二天放学回家,走进房间,一片耀眼的红闪入我的眼帘。床上,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件漂亮的红绵袄。我愣住了。“孩子,试试看”,妈妈走了进来,脸上充满了笑容,说着,帮我穿上了那件我心仪已久的红棉袄。“正合适!”妈妈说着,满脸的满足。猛然间,我发现,妈妈脸上的红润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去了。奇怪J穿上新红棉袄后,我内心竟没有一点雀跃之情。不,我不能这样自私,我要补偿妈妈。

这一个学期结束了,当我捧着红色的荣誉证书站在妈妈的面前时,妈妈笑了,笑得那样灿烂,红本本映红了妈妈的脸,还像以前一样美。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范文3

关键词:歌德;色彩研究;《色彩学》;色彩观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4—0017-09

歌德于1810年5月11日致信施泰因夫人:“我不后悔为它牺牲了我那么多时间。我因此达到了一种文化,这是我从任何别的方面都难以达到的。”他想告诉后者,他关于色彩现象的巨著《色彩学》(Zur Farbenlehre,1810)即将付梓,从而他在色彩领域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活动将暂告一段落。在《色彩学》出版之前,或许只有支持歌德从事自然研究的席勒最清楚,这项事业在歌德心中那“石头”般沉重的分量。1798年11月9日,当歌德的色彩研究的主要部分接近尾声时,一直关注歌德的自然研究的席勒致信说:“我真诚祝贺您的色彩研究获得了成功,如果您心里的这块石头落了地,这将是很大的收获。”不久,深知挚友从事色彩研究之甘苦的席勒再次(1798年11月30)写道:

您在色彩学上付出的长期劳动,以及您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必将得到酬报,获得非同寻常的成功。您必须作出一个榜样——因为您有这个能力,告诉人们怎样去作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这部著作的科研成果必将和它的治学方法一样对学术界富有教益。

然而,歌德的大多数同时代人对歌德的色彩研究知之甚少,免不了要因歌德就自己为色彩研究付出的努力给予的至高评价感到吃惊,因为他竟然说:“我因此达到了一种文化。”后世不少人知道,歌德在色彩研究学领域的斗争最终输给了牛顿;然而却少有人清楚,歌德为他的《色彩学》付出了难以估量的时间、心血和激情。故此人们不免感到诧异:既然歌德的《色彩学》明明是“谬误”,他何至于坚信,自己竟然通过研究色彩赢得了一种“文化”?我们读了歌德晚年与艾克曼的谈话,甚至会感到更加惊讶:歌德关于色彩问题的谈话比比皆是,他对自己《色彩学》的评价,几乎都是高度的肯定,无不洋溢着对自身作为色彩学家之成就的自信和自豪。例如,就在辞世前一年,歌德仍然坚信,他的“《色彩学》像世界一样古老,从长远看,它既不会被否认,也不会被束之高阁。”那么,《色彩学》究竟是一本什么书?要谈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了解,诗人歌德为何不辞劳苦地去研究色彩现象。

一、歌德为何研究色彩问题

《诗与真》告诉我们,少年歌德不仅注意到落日的余晖,而且对斑斓的彩虹印象深刻,对绘画更是难以割舍。青年时期,在写给画家奥泽尔的信中,他留下了关于光明、黑夜和晨昏的描绘。在莱比锡大学,讨厌法学的歌德怀着对科学的极大兴趣旁听物理学讲座,并深信不疑地接受了牛顿的物理学。后来,歌德读过一些光学方面的著作。在布洛肯山上,细心的他注意到了“有色阴影”,即“色影”(farbigeSchatten)现象。他在《色彩学》的“作者自白”里承认,直到1790年,他都“跟世人一样坚信,所有的色彩都包含在白光里;我从没听过别的观点,我也从没发现任何最细微的理由,让我怀疑它。”

对于歌德的色彩研究来说,他的意大利之行(1786—1788)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关键点。此前他从未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会研究色彩问题,更没想到自己将会跟当时已经作古半个多世纪的牛顿斗争长达四十多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歌德研究自然的动因,就会发现,歌德反牛顿起初不是出于理论上的对立,而是出于一种实践上的需要。可以设想,若非在意大利遇到了绘画艺术中的色彩问题,歌德也许会一直信赖牛顿。他在意大利对古代造型艺术作品的研究,在罗马跟画家们的交往,尤其是热爱绘画的他在给自己的画作配色时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难题,逐渐让他产生了一些挥之不去的困惑:油画的色彩效果是否跟色彩规律有关?油画中的构图,色彩分配和选择,对自然对象的明暗与色彩的模仿,是否也必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上可以解释的秩序?由于当时的画家们对这些规律并不了解,歌德在色彩问题上的求知欲在罗马未能得到真正的满足。于是勤于探索的歌德决定,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他在《色彩学》的“作者自白”里道出了自己的信念:“因为我终于明白,人们首先必须从自然方面把色彩看作物理现象,如果人们想要为了艺术的目的获得某种关于色彩的认识。”

对于身在意大利的歌德来说,“从自然方面”首先意味着,观察大气色彩的绚丽多姿,例如在日出日落时可以看见的主宰色彩的那种梯级序列,又如彩虹的颜色排列——自然里的色彩现象似乎也符合歌德对自然秩序的理解。“从自然方面”同时也意味着,歌德试图为自然界里司空见惯的色彩“游戏”之梯级现象,寻求自然科学上的解释。当他客居意大利的时候,现代自然科学之父牛顿的光学理论对他一直具有指导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怀着对未来成果的预感,歌德1788年3月1日于罗马写道:“我想,凭着自己的不断练习和持续的思索,我也能享受世界表面的这种美[色彩]。”正是成果丰富的意大利之行让歌德产生了研究色彩现象的念头。

有论者反对作为自然研究家(Naturforscher)的歌德,常常指责说,歌德以诗人和艺术家身份闯入了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他的整个自然研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任由艺术家的思维把自己诱人并迷失在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式方法中,结果他的自然研究最终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学创作。平心而论,这些言论就自然研究对歌德创作的影响来看,是不无道理的。但如果我们纯粹以这类评价来“打发”歌德这位自视甚高的自然研究家,则未免太草率。至少歌德的植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研究成果已经表明,这种说法和做法是不公道的。对于歌德的色彩研究而言,这份不公道的批评其合理之处倒也在于:歌德此时的问题设置,本来就是为了解决艺术上的需要,即解决绘画中的配色问题。从而那些认为歌德企图通过研究色彩问题牛顿理论的说法,其片面性就在于把结果当作了原因。实际上,仅当歌德日益感受到牛顿理论对他的色彩研究的压制和拒斥时,联想丰富的他才合乎逻辑地把自己一再被科学界打压的现象,上升为一种主流与非主流、权威与弱势者之间的矛盾来诠释。

在意大利逗留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歌德越来越明白,他的天赋不足以从事造型艺术。但他无法与造型艺术彻底分手。取而代之,他开始研究绘画理论。用歌德的话来说:“我身上适合造型艺术的自然天赋变得越少,我就越想寻求规律和法则;我对绘画技术问题的关注,远胜于我对诗艺的关注。”可见歌德产生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念头时,还根本没有想到什么牛顿理论。

就此而言不妨说,色彩研究对于歌德来说,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替代和补偿,因为他再也不可能成为他梦想的画家。歌德本身具有研究家的禀赋,具有持之以恒的勤奋以及足够的思维力量——所有这些因素形成的合力,产生了《色彩学》这样一部既含有明显的谬误、也含有巨大发现的奇特作品。

二、《色彩学》的产生

从意大利返回魏玛之后,大约1790年2月或3月,歌德使用一副借来的棱镜仓促地做了一次牛顿发明的光的色散实验。可是,他眼前的白色墙壁上并没有像牛顿所说的那样,出现一道七彩光谱,而只在墙壁边界产生了一道狭窄的有色边沿。于是歌德草率地判定,牛顿的光学理论是个错误。因为歌德自己的实验表明,色彩只能产生于明与暗的交界处。进而,歌德意识到,对于色彩现象,不仅画家而且连牛顿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都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实际上,牛顿的光学理论在当时确实无法解释大气中的色彩现象。随后,为了阐明自己的论点,歌德在1791至1792年间写了一些关于光学的文章,合称《光学论文集》(Beitrage zur Optik),其中含有对牛顿的尖刻批评。然而此时,他还没有仔细研读过牛顿的著作。1791年5月,歌德在书信中首次使用了“色彩学”这一提法,暗示他将对色彩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随军征法和出征美因兹(1792—1793)时,歌德虽然置身于炮火纷飞的战场,却能专心致志地继续搞他的光学试验,包括光的折射试验。他当时的目的就在于证明,光的折射并非牛顿说的那样,是色彩的成因,而是从属现象。除了后来被他称作“物理颜色”(即光学色)的现象,1792年,歌德已经完成了对“化学颜色”的初步研究。

1792年7月2日,歌德致信著名解剖学家索梅林,表示要用“极性”(Polaritat)概念作为色彩研究的主导思想。他在信中谈的是色彩的主动和被动性质。歌德认为,可以借用化学中酸与碱的极性关系来解释不同颜色之间的现象。就在同一年,由于遭到巨大的压力,他暂时按下了自己关于“色影”即有色阴影的提法,因为他觉得自己对这种现象所做的物理上的客观解释,此时还显得不太充分。至迟1794年,歌德产生了“生理颜色”的想法。它指的是这样一类颜色:它们只是在眼睛的共同作用下短暂地出现,比如在视疲劳的时候,人的眼前会出现某些闪烁不定的颜色,这种现象主要与今天所说的视觉生理学有关。这类颜色是歌德在与索梅林和哥廷根大学物理教授利希滕贝格的交往中逐渐认识的。生理颜色后来成了歌德整个色彩学的基础,被放在1810年出版的《色彩学》理论卷之首。歌德写道:

这些颜色,我们之所以合理地将其放在最前面来讲,是因为它们属于主体,因为它们一部分是完全地、一部分是最大程度地属于眼睛。虽然这些颜色构成了整个色彩学的基础,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饱受争议的“色彩之和谐”。可是迄今为止,它们却一直被看作不重要的、偶然的,被看作“假象”和“缺陷”。从而,尽管这些现象很久以前就已为人所知,可由于它们具有倏忽易逝的特性,人们无法“捕获”它们,于是便将它们逐入了“可耻的幽灵之国度”……

1794年7月,歌德进行了一系列“余像”(Nachbilder)实验。在黑白图像中,余像会以明暗交替的形式出现;在彩色图像中,余像以“补色”形式出现。歌德认为,眼睛总是“要求”(fordern)一种特定的颜色,以便能把从外部产生作用的东西,完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此时,他把“色影”也归人生理颜色之列。1798至1799年间,在一位有色盲症的大学生协助下,歌德进一步加强了对生理颜色的研究。从1793年起,歌德开始设计自己的圆形色谱,他称作“色环”(Farbenkreis)。他借助色环对各种颜色进行归类,就像在形态学研究中那样,以便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他把蓝色和黄色看作两种最基本的纯净色。此时,“升华”(Steigerung)概念得到了重视。它在歌德的色彩学中指的是颜色的加强与减弱,或者说加浓与减淡。他将两种混合色再次混合,并逐级“升华”,从而得到了其余的所有颜色。蓝色和黄色直接混合产生绿色。“升华”后的蓝色即是蓝红(紫)色。相应地,黄色也可以变成黄红(橙)色。最后,他把升华后的蓝红色和黄红色这两种混合色和谐地混合,结果得到了特别高贵的紫色。就这样,歌德建构了自己的色谱。

歌德与同为耶拿“自然研究学会”成员的席勒在1789至1799年的交流,对于歌德的色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1797年1月21日席勒告诉歌德:“由于您正在研究色彩问题,所以我把我今天观察一只黄玻璃杯时的发现的一种现象告诉您。……我讲的这些可能对您并不新鲜,但我希望知道,我对这个现象解释得对不对。”歌德两天后的回答是:“您用黄玻璃对颜色的观察做得很好,我相信,我可以把这个情况归入我已经知道的一种现象,不过,我还是很想到您那里做一番实地观察。”

显然,这是一种合作性质的对话。事实上,在擅长哲学思辨的席勒的参与下,歌德从自己的色环里各种颜色的相互关系中,看到了一种从生理学上获得了证明的“和谐”。同时,“极性”也被引入色彩研究——蓝色与黄色被看作对立的两极。由此,歌德开始有意识地把以前那些分散于大量预备研究中的物理、生理和心理的等各种因素结合起来,置于统一的视角下。也就是说,他用“极性”和“升华”这两种普遍规律来解释林林总总的色彩现象。这样一来,歌德的色环就获得了具有理论支撑的整体性,使他能从中推导出不同颜色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其对人的心理作用。

如是观之,不同颜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色环或日色谱之整体,而这个整体内部的各种颜色之间的相互衍生与对立关系,又体现了一种总体上的和谐。就这样,从和谐论与色彩的心理效应出发,歌德的色彩学超出了纯自然科学的语境,广泛地辐射开去。这首先让人想到,艺术与自然虽然看似彼此分离、互不相同,但在歌德色彩学的视角下,它们可以从属于同样的规律。此间,歌德和席勒共同制作了一个名叫“气质玫瑰”(Temperamentenrose)的图示,它把颜色、气质、性格及职业等因素联系起来考察人的特质。这种有趣的尝试再次证明,歌德的自然研究始终指向他最初的目标——从认识自然到认识人自身。

歌德跟席勒的合作还促使歌德最终决定:把色彩学的主体部分划分为生理颜色、物理颜色和化学颜色等几大板块。它们构成了《色彩学》“理论卷”(Entwurf einer Farbenlehre)的基本框架,其内容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歌德“颜色论”。尽管歌德很早就完成了这一部分的研究工作,但他并没有立即出版它。从1800到1810年的整整十年,他一直在完善和扩充自己的色彩学,其审慎和严谨作风由此可见一斑。在此过程中,对牛顿理论的揭露即色彩学的“论争卷”(Enthallung der Theorie Newtons)也逐渐形成。《色彩学》的“历史卷”(Materialien zur Geschichte der Farbenlehre)则致力于描述历代著名人物的色彩观和性格特征,它实际上是歌德对色彩学史和精神史的描述,从而远远超出了色彩领域固有的狭窄范围,充分显示出歌德作为科学史家的能力。

此外,《色彩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歌德色彩研究的止步。他在色彩领域内的探索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日子。就在1832年2月25日,他还与艺术评论和收藏家布瓦西埃通信讨论彩虹现象。

三、《色彩学》的主要内容

如同创作《浮士德》和两部《迈斯特》小说一样,歌德也在《色彩学》上花费了数十年的心血,并且把它看得比他的文学作品还重要,以至于直到1829年2月18日他仍然坚称:

对于我作为诗人所达到的一切,我一点也不抱幻想。在我这个时代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在我之前有过更加杰出的诗人,在我之后还会有更加杰出的。但是一个世纪以后,在色彩学这个艰巨的领域,我将是唯一正确的人,我将使自己获益匪浅,因此我有一种意识:我比许多人都强。

歌德对《色彩学》的强大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这部巨著由论争、理论和历史三部分组成,并附有一册十六组歌德自己的色彩实验示意图。全书共有一千多印刷页,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了《浮士德》。以下我们主要借助歌德自己的话来了解歌德《色彩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该书第一部分的完整标题是“一种色彩学的纲要”。歌德首先把“数不胜数的各种色彩现象归结为一些主要现象,按特定秩序逐一论述”:生理颜色、物理颜色、化学颜色、色彩内部的普遍情况、相邻关系、色彩的感官与伦理效果。它们构成了《色彩学》理论卷的六个章节,表明歌德试图从生理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乃至病理学以及日常实践经验等各种角度去理解和解释颜色现象。第二部分的完整标题是“对牛顿理论的揭露”。之所以要揭露牛顿,是因为歌德坚信,“迄今为止,这种理论一直与人们关于色彩现象的自由见解相对立”,所以他要考辨牛顿23岁时提出的“白光是复合光”这一论断的真伪。他把牛顿的色彩理论比作一座“古堡……其缔造者当初在青春的仓促中草率地建起它。……如今却没有人发现,这座古老的建筑早已变得不宜栖居”。所以歌德认为,“我们要动手从山墙和屋顶开始,将它义无反顾地拆毁”。攻占牛顿色彩理论这座“巴士底狱”——这正是《色彩学》第二卷的目标与任务。该书第三部分即历史卷,是歌德以天才诗人和经验丰富的自然研究家之双重身份,以绝无仅有的方式实践的一种历史书写。其时间跨度从原始时代一直到歌德时代。在长达五百多页的篇幅中,他对历史上凡就色彩问题发表过意见的人物,进行了性格刻画并描述了他们的色彩观。歌德之所以采取这种独特的历史书写方式,是由于他认为,“人的历史就是对人的描述”,相应地,“科学的历史就是科学自身”。可是,为什么要涉足色彩研究史呢?对此问题,歌德的回答是:“我们不可能彻底认识自己所占有的东西,除非我们已经完全懂得,如何认识前人已经占有的一切”,更何况,“只要牛顿理论依旧存在着,想要撰写一部色彩学的历史,或者仅仅是为此历史的最终书写作些预备工作,都是不可能的”。可见歌德的历史书写,也是为了从历史上为自己的色彩学寻求支持和定位,同时清除牛顿的影响。歌德很看重他的色彩实验。他强调:“我们不能忘了那些插图”,它们是“全文的补充”,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将它们的某些部分视为必要的仪器之组成部分”。他还谦逊地提醒人们:“请注意我们这部著作的不完整和不完美性——这也正是我们的作品和所有这类作品共同难免的缺陷。”在写作风格上,诗人歌德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这又是因为他主张,像《色彩学》这样讨论自然现象的著作,如果“它读来应当令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并且有所裨益,那么读者就必须能够真正地或者在想象中回到自然。”

歌德对其《色彩学》的跨学科性质十分清楚。他在理论卷第五章里描述“不同颜色之间的相邻关系”,是由于“我们的色彩学也希望能以这样的关系跟其它领域的知识、行为与活动和谐相处。”他还信心十足地希望赢得来自各个相关领域的感谢:“我们力图追踪种种现象,直至其本源,直至到达它们以‘纯现象’(das reine Phanomen)形式存在之处,到达再也无法从它们自身获得解释之处”,也就是达到歌德所谓的“原始现象”(Urphanomen);进而“我们把诸现象纳入一种便于一目了然的秩序之内”,所以“哲学家肯定会表示欢迎,即使他们对于这种秩序本身可能并不完全赞同。”他接着说,“负有观察和维护眼睛这一器官,并矫正其缺陷和疗救其病障之职责的”医生们,必定会得益于他的色彩学,而他关于“病理颜色”的论述,更会让医生们“如鱼得水”。歌德还天真地幻想:“对我们显得最为友善的,也许会是物理学家。得益于我们的工作,他们便能轻松自如地谈论已被纳入所有其它现象之序列中的缤纷色彩,同时可以使用一种和谐一致的语言——它甚至跟其它知识领域所运用的话语与符号相同。”

歌德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色彩理论走进了课堂,一举取代了牛顿理论,因为后者对于色彩现象只是“三言两语地地胡乱搪塞了事”,同时他还指出,“如果说牛顿的理论很容易学习,而其实际应用则显示出了无法克服的困难;那么,我们的理论虽然可能更加难于掌握,可应用起来却很容易,因为它本身就与应用随时相伴。”可见歌德很自信,他的色彩学平易近人,不像牛顿理论那样令普通人望而生畏。歌德还希望,“通过我们的描述,并且也通过我们所建议的相应术语,使色彩重新获得化学家们的尊重。”

然而歌德深知,近代科学革命以来,人们判断一门学问有无科学性的根本依据,就是看它是否运用了数学知识。歌德的《色彩学》恰好没有用到数学,因此他难免担心,“我们的工作会令数学家心怀不满”,因为他明白,“通过诸多情况之间的一种特殊关联,色彩学也被拖到了数学家的裁判席前,尽管这样做并不合适。”歌德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是,“色彩与视觉的其它法则之间,存在某种亲缘关系”,而处理那些法则正是数学家的天职。他的意思很明显:他所处理的恰好是无需数学的色彩现象。有必要顺便指出,歌德对数学和数学家本身并不反感,他反感的只是把一切数学化这种做法。

上文说过,歌德当初研究色彩现象的动机源于实践。与此相应,他的研究也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他不无自豪地说:“技术人员和印染工们会感谢我的《色彩学》,他们常常思考印染坊内发生的各种色彩现象,但却从不满意至此为止的任何一种色彩理论。他们也正是第一批发现牛顿理论之缺陷的人。”最后,歌德明确表示,他是“从绘画方面,从表面的美学倾向方面跨入了色彩学领域”,并且通过《色彩学》第六章“色彩的感官与伦理效果”,使色彩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符,从而“也就为画家作出了最值得感谢的贡献。”这一章探讨的实际上是色彩心理学,至今仍然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也是在这一章,歌德回答了油画的配色问题,也就是当年促使他研究色彩的疑难问题。此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令歌德一生难以释怀的画家梦,由于《色彩学》的完成,也算得到了一种“升华”了的实现。歌德的自然研究特别是他用心最多的色彩研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歌德从解决实际问题,到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再到理论思考乃至历史考量的、合乎逻辑的自然认识和研究路径。这条路径也是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必然走上的道路。就此而言,那些认为歌德是科学的门外汉或者用研究自然打发时间的评论家,他们对自然研究家歌德的评价是很片面的。

四、歌德的色彩观及其思想基础

在色彩研究中,歌德直接为人的眼睛赋予了特别重要的地位。此时的眼睛不再是单纯的客体或者说观察手段,它越来越多地成为主、客体之间的联系环节——个体与外部世界在此相遇,彼此融合。就这样,眼睛与光逐步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进而,人与世界统一于他所看见的现象。歌德相信以泰勒斯为代表的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的见解:只有彼此相似的事物才能达成认识。为了说明“光”与“眼睛”具有相似的性质,歌德引用了一位神秘主义者的说法:“若非眼睛宛如太阳,/我们何以看见光芒?/若非上帝的伟力就寓于我们内中,/神性的事物何以令我们欣然迷醉?”歌德指出:

眼睛里面有一束静止的光,任何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哪怕最细微的动因都会激发它。在黑暗中,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想象力,在眼前幻化出最明亮的图像;而我们梦中的事物也如同处在白昼;在清醒状态下,我们能觉察到最轻微的外部光线作用。是的,一旦眼睛这种器官感受到机械刺激,光与色彩就会立即跃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事实上,歌德研究的色彩“是视觉官能感受到的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正如其它所有现象一样,这种现象也能通过分离与对立、混合与统一、升华与中和、传播与分配等方式加以解释,并能借助这些普遍的自然形式得到最好的直观与理解。”从而歌德当然不会相信,白光可以分解。相反,他笔下的光是自然里的斑斓色彩的“创造者”。他要研究的就是光的“创造力”。这就是歌德色彩学的出发点。从而不难理解,歌德为什么开篇就颇有宗教悲情地说,色彩是“光的业绩(Tat),业绩和苦难(Leiden)”——这种口气让人想起耶稣所遭受的苦难。也就是说,光就像一位英雄,它与黑暗遭遇,同它斗争,迫使它在相应情况下“同意”相应色彩的产生。可想而知,难怪物理学家们会嘲笑歌德的《色彩学》是“物理小说”。歌德的色彩观今天听起来似乎很荒谬。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歌德时代的科学家们对视觉原理尚无更好的解释。歌德写道:“整个自然通过色彩将自身呈现于眼睛的官能面前。明、暗和颜色一起,形成了让眼睛得以将对象与对象彼此区别,同时也将对象本身的各部分彼此区别的那种东西。”显然,他的意思是,眼睛的存在得益于光,因为“是光从那些漠然无知的动物性的辅助器官中,唤醒了一种官能。这种官能与光具有相同属性。从而,因为有光——并且也是为了光,眼睛才得以形成,以便内在的光与外在的光彼此相遇。”可见歌德认为,光、颜色和眼睛三者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由此他就把人自身也引入了自然科学的视野。歌德这种认识,正表明了他的重要发现:眼睛或者说视觉能力的发展与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牛顿和他的支持者们根本就没有朝这个方向考虑问题,所以他们会觉得歌德的光学思想难以接受。基于上述认识,歌德把完全或者主要由眼睛而非外界刺激产生的颜色称作生理颜色;而歌德的前人和光学家们,却把这种颜色称作“视错觉”或“视觉欺骗”。在歌德看来,生理颜色揭示了眼睛对光的反应规律。其实歌德很早就获得了这一认识。1793年,歌德写信告诉索梅林:“色彩现象中,生理因素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只不过,此时如要区分主观与客观,困难比别的情况下大得多。”从而可知,正因生理因素对色彩现象的至关重要性,歌德才把生理颜色放在《色彩学》理论卷第一章(§1—135),用它构成了“整个学说的基础”。这一部分讲的实际上就是今人所说的色彩生理学。歌德在这个领域对后世的视觉生理学很有启发,其贡献最终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认可。

简言之,生理颜色部分作为歌德色彩理论的核心,表明了歌德关于颜色产生原理的主导思想:视网膜非常活跃,它总是处于一种“逆反”状态,总是要求现状的对立面(极性),当人眼前出现亮光,它就要求黑暗,反之亦然。对于彩色而言,眼睛总是交互地要求特定颜色的互补色,蓝与黄,红与绿,黄与紫,包括它们各自的深浅变化——眼睛会自主地让人感受到这些强弱变化(升华)。尤其重要的是,在歌德看来,这些彼此互补的颜色也处于相互对立状态——这表明眼睛在色彩感知中具有“极性”倾向。这种极性倾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完全符合“生命的永恒法则”。如此一来,眼睛与光的关系就证实了一种无处不在的、适用于一切生命现象的自然规律:呼气与吸气、收缩与舒张。歌德甚至认为,极性规律在电磁现象上也得到了证实。其中显然蕴含着一种辩证思想。

由此,歌德越是研究色彩与眼睛的关系,就越是高度评价眼睛的作用。与此相应,他当然不主张借助感官以外的工具去认识自然。1808年6月22日,他写信给挚友音乐家策尔特说:“人自身,就其能够使用自己健全的感官而言,就是我们已知的一部最庞大而精确的物理设备。一个巨大的不幸却是……人们……仅仅通过人为的设备去认识自然。”在逝世前一年,歌德仍然深信:“人也属于自然,只是他懂得,把整个基本现象里那些最温柔的关联纳入自身,并予以调整和修正。”歌德的这些见解虽然经不起现代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和拷问,然而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当今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与真实的自然距离越来越远,我们与自然即使有联系,中间也隔着作为工具的种种仪器设备。

正是出于对眼睛的近乎崇拜的态度,歌德甚至不无极端地写道:“谁要是说有光学欺骗,就是在渎神。”出于这样一种近乎固执的信念,歌德在其晚年那首题为《遗嘱》的诗中写道:“你要信赖你的感官,/只要你的理智让你清醒,/它们就不会让你看见任何伪劣者”。要言之,歌德的色彩观与牛顿的光学理论,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完全可以用“极性”来描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歌德眼里,不可穷究的自然作为具体的现实存在具有两方面的特征——稳固与活跃,多样与统一。歌德深信,自然本身总是在逃避人们对它的终结性定义,他说,自然“没有系统,……它是出自一个未知的中心的生命和结果”,从而对自然的研究“因此就是无限的,可以从最细微处着手分析它,也可以从总体上、从广度和高度上去追踪它”。可见对于歌德而言,“自然”首先是一个有待认识的、不无神秘感的各种现象之总体,认识自然——这意味着不断观察和思考纷纭复杂的自然现象。歌德深信,事物的本质,只在其现象中呈现自己。这些现象逐渐被人类即认识的真正主体揭示,故不存在现象与所谓自在世界之间的鸿沟。亦即歌德心目中的自然,是指一切存在着的事物及其可能的显现方式之总体;而牛顿的自然,则是一种经验的对象,人惟有离开感性的、直接存在的现象,并将其局部从整体中孤立出来,通过追寻其可用数学公式描述的内核,才能获得这种经验,因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立场是:自然并非裸的,人不可能仅凭感官就直接看透它;一切现象犹如一层坚硬的外壳,隐匿于其后的本质,才是我们认识的最终对象;从而牛顿创建的以数学描述为特征的经典物理学,把客体与主体分离,以求获得最客观、精准的结论——在今天,这已是连中小学生都能理解的常识;可是在歌德的研究中,主体和客体始终是一个完善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观察和研究结论难免会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范文4

关键字:环境设计:色彩运用

摘要:通过论述色彩的物理属性,色彩的艺术特质,结合当今科技的发展,色彩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探讨了色彩物理光波指纹与大脑意识生理电指纹交互纠缠的现象,颠覆了原有的色彩学观念,为深入研究和发展色彩学展现了新的视野。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将色彩理性科学与感性美学融合应用,必将有无限美好的未来。

色彩到底是什么?人们看到的色彩,对色彩的认识,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的未知。关于色彩学,历来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以牛顿为首的光学物理学家,以歌德、达芬奇为首的艺术家,对于色彩学的理解和认识,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手段的多样化,当代科技已经颠覆了人类的世界观!色彩学的研究和发展已经不可能在单一范畴内孤立地进行,必须将色彩物理科技与色彩意识美学融合,即光学物理学意义上的色彩学,与艺术家美学中的色彩学之间,要互相借鉴,相互依存,嫁接融合,共同促进,殊途同归,促进本学科的建设、应用和发展。

一、色彩数字化是色彩科技现代化的基础

由于我国对色彩的认知非常狭隘,所以没有专门设立“色彩学”。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色彩教学中,从中小学到高中,甚至进入艺术院校,色彩教学基本上都是由画家和艺术家承担,传授的基本上是他们对色彩的认知能力。教材内容主要阐明色彩的色相、明度,艳度,三属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按照这些逻辑训练色彩搭配关系,都是色彩感性总结出的色彩美学理论。

色彩学与物理学、力学、化学、医学、文学、美学等等学科一样,其发展都不可能在单一范畴内孤立研究,与其它学科相互依存,互相借鉴,嫁接融合,共同促进,殊途同归。

随着近代物理光学、量子力学、脑思维意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数码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彩色图像显示产品应运而生。彩色电视机的迅速普及,LED显示屏幕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在薄如纸的柔软透明材质屏幕上,迅速显示、触摸、操作和修改精致的图像,消除了人类繁重操作技术的劳累。彩色数码摄影的发明,省略了高昂胶片成本的费用,让人们几乎不需成本享受摄影的快乐!色彩图像显示技术,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发展,促使图文再显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将色彩艺术和造型功能的精神享受、物质享受的图稿设计,成为容易达到的目标,使设计者能在电子显示屏上随心所欲创作,创造出达到自己意图的作品。

现代科学对物质的研究发现,在进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级别后,意外非常巨大,出现了超导体、纳米级、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现了从分子水平治愈癌症的奇迹。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纠缠”。这让人类原有认知的色彩理论,产生了坍塌。色彩光波指纹与人脑意识产生的电生理波指纹交互纠缠。色彩与视觉相隔很远的二个量子之间,并没有任何常规联系,一个色光波出现状态变化,另一个视觉体大脑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应的生理状态变化。现代量子论逻辑证明这也符合量子纠缠规律。

在现代量子科学时代,色彩中“色点”的概念非常重要。色点应该称它为“色子”。这一概念来源于法国化学家谢弗勒(Michel-Eugene Cheveul)1839年出版的图解书《色彩同时对比法则》。美国学者鲁德(OgdenRood)1879年出版的《现代色彩学》,也提出了“色点”的概念。这为色彩数字化,色彩数码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每种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时,必然释放能量,并发出该物质色光谱的‘DNA’指纹”,这为其他科学研究发展,促进人类探索宇宙最新奥秘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这些特有的“DNA”电光波指纹,可以非直接接触,使远距离物质精确测定,使地球上的人类,能够远距离鉴别、认定物质,甚至包括巨热的太阳,及其它星球上物质性质方法的原理。色彩的奥秘实在是很深很深。

随着现代色彩科学的推进,逐渐认知色彩是不同频谱的光波,是视觉神经的刺激物。色名可以用频谱曲线和数字量化或条形码来精确表述。

2016年9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实施量子通讯,进行神秘的量子密钥分发试验,证明这种比光更小的颗粒,是不能再分割的光量子。光量子的形成,这种特性证明了色彩是非常非常小的“点”的事实。

数码成像像机和LED显示屏,生产的彩色电视都是由非常非常小的点(像素)构成的画面,都是应用空间视觉混合原理。像素越高、越密,画面图像越清晰。这是色彩物理学与脑视觉生理学融合发展的结果,是色彩认知和空间混合原理的升华。

色彩数字化的精确应用,使色彩学与现代互联网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这也是现代设计的关键内涵。色彩远程交流认定,实现了虚拟网络交易,是产品质量色彩精确质量检测,产品认定保证的基础。

物理学家研究指出,色彩实质是各种不同形态的光谱,每种色彩光频谱产生异样特定的光谱指纹,如同超市每种商品的条形码,每种物体质变时必定会发生温度变化,甚至燃烧,都会产生该物质DNA特有的光波频谱指纹,可以远程监测认定。

国际光学学会1931年XYZ值平面马蹄形图色域,这是光学物理学家根据光谱曲线的色彩数字化原理而研究的,成为精确测量认定色彩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只有数值没有对比实用性抽象色彩方式。但是,人们在应用色彩时,需要非常具象而直观标准的色样。因此艺术家和颜料化学家又发明创造了另一种色彩数字化方式。他们根据几何学原理,把色彩设想成为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各种形状的色立体。在三维的色立体中,像地理坐标位置原理一样,将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艳度的数据,三维定位,找出每个颜色点精确位置的数据。根据色位数据制定标准色卡,这是即有数据检测鉴定依据,又有可直观对比测量的色标。这是科学的即能精确测量又有具象精确复制的双向执行的方式。后来参考色彩专家设想的色立体色彩体系。CIE在1978年改进原马蹄形色域图为LAB混色系统的色彩空间立体模型图,成为LAB值的数字化的色立体体系新的表色方法。CIELAB色体系解决了既有数据有具体色彩相貌的问题。CIE LAB色空间是基于一种颜色,不能同时既是绿又是红,也不能同时既是蓝又是黄,这个逻辑而建立的,是一个立体的、由亮度L、以及A、B两个色彩范围构成。所以数值可以描述红/绿及黄/蓝色特征。当一种颜色用CIE LAB值r,其中L表示明度值,A表示红/绿值,B表示黄/蓝值。

色彩数字化,是色彩脑机交互的关键点。世界色彩体系的研究发展,各具特色。如果用物理模型来解释的话,根本就没有“色彩”这样一个实体。色彩光谱指纹,是色彩远程鉴定原理的依据,色彩视觉刺激度形成色彩语义等等,都是光学、数学、化学、物理学与艺术美学及心理学结合创造发展的结果,这些学科的融合,不断推进色彩学的发展。

二、色彩特性对人脑生理和影视脑机的交互纠缠

颜色给予人的视觉是不稳定,非常复杂,变换莫测的。照射光色相属性的性质,光照度的强弱,光照的角度,受体表面肌理的异样,都会使色彩发生变化。色彩有“同色异谱”变化的规律:色彩受周边色彩异样对比而发生视觉改变:色彩受眼睛与被看物体距离远近而变化。掌握色彩逻辑不是单一美学知识范畴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光学,物理化学,视觉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地域学等协同研究。色彩学与现代脑意识电生理指纹波,与物理质变色变的光波指纹交互纠缠,符合最新量子论科技成果,并且对色彩学、色彩生理、色彩心理科学发展起着促进决定性的作用,是色彩心理,色彩语义学的物理基础,防止色彩“玄学”泛滥。

现代科学发展对色彩的认知起着很大的影响。色彩是一种光照频谱波,色彩载体材表面异样肌理反射不同的光波,眼睛视觉传达大脑生理的色感。因此色彩是由光、物、眼构成,是光(视觉光)、物(色彩载体)、眼(色波接受器),三方面复合的学科。光物眼三要素构成人脑色觉体的统一体。

视觉光:是色彩的命:色载体:是色彩的魂:眼视觉眼是色彩感觉接收器。

视色觉内的光谱就是308纳米到780纳米之间,它们之外,也有光谱,如紫外线、红外线,甚至有更多的物质,人眼对这些都没有色觉功能。

光、物、眼三项中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构成视觉。宇宙没有黑洞,之所以感觉是黑色,现在科学家证实,那只是人的视觉感受不到,无色感而已。还有其他目前为止,我们都无法看到的物质,称为暗物质。人对色彩视觉有三种途径:直射、透射和反射。

1.直射:原始社会人们用的火把,发出的亮光就是直射光波。后来发明了电灯,黑白电视,近年又制造出彩电、电脑及LED照明和LED显示屏,显示的清晰度非常,这些都是光波直射技术。LED投影显示技术创造了无限巨大的图像,几届奥运开幕式都创造了不可想象的空间巨大彩色画面,使人们得到色彩视觉的精神享受!

2.透射:在应用投光过程中,可以在透明材质中加入各种物质,阻挡不需要的光谱通过,过滤掉不需要的或对人有害的彩色光谱,控制不同的色光通过透明体加以应用。天津理工大学与邯郸玻璃厂研制生产各种滤色玻璃,有效控制透射的色相。因为植物都是有机体,成长时喜欢红光波,它们受红光波照射生长极快。用滤色玻璃盖起的植物棚,只许红光谱通过,只让红色光谱照射植物,植物生长速度极快,经济效益惊人!滤色玻璃镜片能防止紫外线伤害眼睛,有保护眼睛的功能,这也是应用透色材料中添加物质的原理。

3.反射:是指不同性质的载体,产生不同性质的反射光谱。地球上唯一的自然光源是太阳,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时有一个很广泛的光谱,其宽度在290纳米到1100纳米之间,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把它称为可见光,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依次为赤、橙、黄、绿、青、蓝、紫。

除固有色外,影响这个固有色的色彩视觉的另一种因素,与色彩载体表面的材质性质相关。如:同一色的黑,其中黑玻璃、黑粗痂、黑丝绒、黑陶、黑瓷,给人的视觉是完全不一样。表面肌理由于纹路、肌理、凸凹、起伏、粗糙、细腻纹理的程度,产生异样的反射光谱,给人不一样的色彩视觉效果。

现代隐形变色技术,就是通过表面涂料或包装材质,改变反射光波频谱,或改变反射方向,将反射光波改成为散射或折射。如同在青岛海边观望,有时可能看到远方景色的海市蜃楼,而看不到眼前真实物体颜色。利用色彩改变反射的方向,将直射改变为折射或散射,达到隐形的目的。这在现代军事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三、人的色彩视觉

感觉色彩的不是眼睛,而是大脑。眼睛和感光设备是光谱视觉接受器,色彩是通过视觉导入大脑感受到的。眼睛视网膜上分布着两种视觉感光细胞,生理医学家称为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每人约有600-700万个呈圆锥状的红、绿、蓝三种色感锥体细胞群,有12000-13000万个呈圆柱状的黑白杆体感应细胞。锥体细胞对色彩敏感,锥体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凹形中央光心附近,需要达到一定的光强,才能发挥作用,捕捉到色彩的信息作用。光线亮度需要在0.01 cd/m2以上的照度,才能捕捉到色彩的信息。太微弱的光照,色感细胞不能工作,扑捉不到彩色光波信息,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照度太强,眼睛只有感受到一片刺眼的白色,甚至会伤害视神经。杆体细胞的敏感度是锥体细胞的一千倍,杆体细胞在视网膜上仅对黑白敏感只捕捉黑白影形信息。

视觉感应时间,15毫秒人眼才能看到物体,而图像清晰需要150毫秒。眼睛瞳孔具有自动调节大小控制光波进入量,能使眼底色感细胞舒适地接受光波。

人眼睛的视觉有“明适应”和“色适应”特殊功能。

1.明适应一由暗到亮的环境时,1 Min人眼就m应了。

2.暗适应一由亮到暗的环境,眼看不清周围的物体,15 min后,人眼重新适应了新的亮度水平,40 min视觉才能达到完全适应。

3.色适应-颜色恒常性的外界条件发生了一定范围的变化后,人们对物体的颜色感觉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大脑通过视神经感受色彩,并受照度强弱和时间长短的限制,这一理论是艺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照度太弱,看不到色彩:照度太强和闪动太快,通过眼睛接受的极强的光谱,刺激大脑,迫使观众产生眩晕,视觉功能遭受伤害。现代很多电视节目使用大量LED显示屏当背景,不符合色彩生理规律的过度闪动造成严重的色视觉污染。色彩与视觉生理医学紧密相连,我们需要进一步掌握色彩视觉生理科学规律,掌握眼睛视觉理论。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的杰伊奈兹(Prof.iay Neitz)VisionScientist-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USA。是一名视觉学家,他从单细胞怎样感到视觉的研究证实,视觉实质是光合作用。

人类感知色彩的能力非常强,公认的人的视觉能感知分辨的色彩有1000多万种。色彩光波刺激对视感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再通过多巴胺液体与神经传导到大脑,产生色觉。

人有白和黑、红和绿、黄和蓝三对色彩感受即:

1.白-黑 是对立的 白减少黑增加或相反

2.红-绿 是互补的 红减少绿增加或相反

3.黄-蓝 是互补的 黄减少蓝增加或相反

根据视觉专家T.Young研究,视网膜上有三种独立的感色细胞。这与CIE国际光学学会LAB色彩空间理论的三色学说不谋而合,即各自选择性地吸收光谱中红色、绿色、蓝色的色光,同时每个感光物质又可单独地产生黑和白的反应,即在强光作用下产生白的反应,在无色感刺激时产生黑的反应。视网膜上有三种视感细胞,由于它们受不同光波的刺激,分别产生六种不同生理传导信号,通过多巴胺转入大脑产生色觉。所以感受色彩是大脑而不是眼睛,眼睛只是色光接受器。

由此总结出色彩空间混合规律。人们非常熟悉的色彩混合有:加法、减法和第三种空间混合法。空间混合法一直在颜料绘画上得到应用,运用这种客观色彩效果的技法。油画绘画过程中,画笔不用将颜料调得很均匀,一笔上去有蓝色有黄色,观者则会看到绿色,实际是黄色、蓝色通过视神经管道混合产生绿色感觉,这就是视觉空间混合。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范文5

关键词:室内设计家庭装修

一、形式和色彩服从功能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二、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的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三、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

四、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室内设计基本规律。但对于不同民族来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同。因此,室内设计时,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殊习惯和气候条件。

色彩包围出的好心情

作为装饰手段,墙面色彩因能改变居室的外观与格调而受到重视。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

个性风格。

色泽功能

色彩的心理作用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联想。例如,从红、橙、黄等暖色会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从而有温暖的感觉;从白、蓝和蓝绿等冷色会联想到冰雪、海洋和林荫,而感到清凉。

色彩与空间感

基于色彩的彩度、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可产生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色彩的空间感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空间狭小的房间里,用可产生后退感的颜色,使墙面显得遥远,可赋予居室开阔的感觉。

色彩与人的情绪

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白色和其它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例如,自然光不足的客厅,使用明亮的颜色,使居室笼罩在一片亮丽的氛围中,会使人感到愉快。

墙壁用色

墙面的色彩,构成了整个房间色彩的基调,其次,如家具、照明、饰物等色彩分布,都受到它的制约。墙面色彩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居室的朝向。南向和东向的房间,光照充足,墙面宜采用淡雅的浅蓝、浅绿冷色调;北向房间或光照不足的房间,墙面应以暖色为主,如奶黄、浅橙、浅咖啡等色,不宜用过深的颜色。墙面的色彩选择要与家具的色彩、室外的环境相协调。墙面的色彩对于家具起背景补托作用,墙面色彩过于浓郁凝重,则起不到背景作用,所以宜用浅色调,不宜用过深的色彩。如果室外是绿色地带,绿色光影散射进入室内,用浅紫、浅黄、浅粉等暖色装饰的墙面则会营造出一种宛如户外阳光明媚般的氛围;若室外是大片红砖或其它红色反射,墙面以浅黄、浅棕等色为装饰,可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正确地应用色彩美学,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红棕色的餐桌,有利于增进食欲。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运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变环境气氛。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希望温暖、室内墙壁、地板、家具、窗帘选用暖色装饰会有温暖的感觉,反之,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采用青、绿、蓝色等冷色装饰居室,感觉上会比较凉爽些。

音乐与色彩的关系

声色迷离

如果黑暗是音乐的形体

朋友们约我谈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我自忖是个“乐盲”――此时忽觉这个词格外有趣,为什么不说“乐聋”呢?构造法似乎也暗示着“看”的优先性,更准确地说,是人的生活状态对“看”的更深的依赖感。但我在懒散中忽然读到张爱玲的《谈音乐》,有段文字触动了我:

“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张爱玲在文中漫无边际地扯着洋腔土调,似乎都不如在开篇谈气味谈色彩时那般痴迷,让人可以觉察到肌肤上纤毛的微颤。回顾起来,我对色彩的好感逊于文字,对音乐的好感逊于色彩,这种感官的偏好,本是天生的。但好事者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暧昧关系来。而诸多窜来窜去的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

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被频频引证的一句话:“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理解这种层次的通感,在一个“像”字。“像”是一座桥,使听觉与视觉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且时时做偷机取巧之用。大学时听一位音乐教授讲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他诱导我们动用形象思维,去想象出神灵活现的侏儒、古堡、牛车、基辅大门――并告诉我们这些形象就是乐曲的内涵。虽然素材与作品之间并非隐喻关系,但我总怀疑那位教授的潜在动机是他的“通感”情结。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形式跃居为内容(而成为内容的形式将受到新的瓦解),康定斯基完成了令人振奋的一跳。虽然德拉克洛瓦早就说过:“众所周知,黄色、橙色和红色具有快乐和丰富的含义”,但在跑道上运势滑行和腾出地面的一瞬毕竟不同。这一跳是如何完成的呢?我发现“形式”的色彩是踩着音乐摇摆的荷叶跳上“内容”的宝座的――这只宝座也是荷叶做的。因为“乐曲声直接作用于心灵并在那里激起回响,因为乐感是人所固有的”,只有和音乐相通,色彩才能“直接”地作用于精神。这里,“像”字那座桥梁从平卧忽而竖了起来,音乐变成了雅各的天梯。

似乎是宿命,在上世纪之交,艺术的各领域都有着“九九归一”的抱负。任何艺术形式,都希望无限地接近音乐,这一思想似乎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里得以完成。在诗歌领域,比如马拉美对音乐性的追求,远远不是寻个押韵、悦耳了,而是一种在“音”中忘却“义”的诱惑。这种诱惑,会让诗歌消弥于乐音之中,会让生活的脚掌脱离尘土,正所谓“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马拉美是造梦的高手,但我更信服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词汇的音乐性在文字语言与口头语言中永远不是单纯发声问题。它也不仅仅产生于元音和辅音的和谐上。它产生于语言与它的意义的关系上。所以意义――即内容――应当永远占主导地位。”当“音乐性”这个词泛滥成灾,在消费者的狂热中贬值之时,我更愿意保守地坚持,每种感官每种媒介的独立性,因为“像”不是“是”,爬上“梯子”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望见天堂;都上了天堂,人间岂不寂寞荒凉?

攀上音乐梯子的色彩是什么样的色彩呢?康定斯基举了红色为例。“这种红色没有任何独立的冷暖过渡;而且我们应该这样设想:红色调里的各种微妙的变化也是如此。为此我才说这种精神视觉是模糊的。但是既然这种内在声音在没有冷暖倾向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同时也可认为它是明确的。”柏拉图的理想我想在这种奇妙的色彩中实现了。它既为人世所无,又分明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声音;它既有理性的冰冷明晰,又有感性的温情脉脉,撩人心扉。在我们说“蓝调音乐”时,我想就是康定斯基的蓝。

如果说康定斯基是让色彩向上爬的话,兰波则是让音乐向下滑。因为,对音乐色调的直觉把握并不足以催发我们的想象力,奇妙的是色彩的繁衍能力。“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终有一天我要道破你们隐秘的身世。”元音隐秘的身世是什么呢?如果仅停留在寻找色彩的对应上,兰波的发现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就像只找到通往家园的路径,而对家园的门廊仍然一无所知。于是兰波接着想象到:“A,苍蝇身上的黑绒胸衣,围绕着腐臭嗡嗡地飞行。”“A”找到了黑色,黑色在人世上找到了一只苍蝇,有点借尸还魂的意思。找到了尸,黑色才不会空虚,“A”才能有安稳的感觉――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次尼采式的形而上学的颠覆:如果没有繁复的生活经验,没有无意识的沉积,我们是否可能对色彩、对音乐的色彩有起码的感知?那么,什么找到了“A”呢?在康定斯基的论证中,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引述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词:

“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

不会为甜蜜和谐的乐声所感动,

他们为非作恶,使奸弄诈,

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

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

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

听这音乐!

“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我觉得是这段词里最有“音乐性”的两句。出现这两句时,我忽然预感着琴弓绷紧,第一声乐音将从黑暗中勃然而发。没有这两句,那么再“甜蜜和谐”的乐声也会象吊死的幻影一样。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诗的结构,头三句只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莎士比亚惯用的花招,你会感到,不是“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而恰恰是说话者对音乐一无所知。只有当说话者一步一步走过了“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这两句后,他才察觉到自己对黑暗的胆怯,对音乐的胆怯。他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开始他在贼喊捉贼。这时,他听到了黑暗中发出的声音:“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听这音乐!”

音乐从黑暗中发出,但我们无法把黑暗理解为色彩,正如黑暗中的无声,我们无法把它理解为音乐。大音虚声,大象希形,我们触到了象与声的极限;太初有道,太初有光,但道人听不见,光人也看不见。我相信,在神的王国里,音与色,本是一体;只有到人的王国,才有音与色的等级。

色彩叫人安心,音乐让人心慌,张爱玲说的是实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常识,常识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还有一条,就是他总想超越自己的本性,老歌德一年只敢看一部莎士比亚,不知他听贝多芬时会不会战战兢兢。听音看色,是人的本能;听音有色,看色有音,也是人的心灵的本然构造。那么我们在什么层面上谈论音乐与色彩的问题上才能有些意义呢?我好象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在此,我想引一段杨小彦在《读图时代》中的话:“长久以来,我总是把莱辛所写的美学著作《拉奥孔》看作是文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一个象征性转折……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描写死亡可以尽可能地使用想象力,极力去渲染其中真实的恐怖气氛,人们在阅读当中自己去体会这种气氛并在体会当中去获得审美的升华。可是,如果画家们真的把死亡的景象如实地画出来,人们就会受不了,因为视觉本身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接性,会导致生理而不是心理的不良反应。所以,莱辛对于”美“的最后规定是在视觉上以不导致生理刺激为底线。的确,从古希腊开始的艺术,为了视觉上的愉悦感,画家们发展出了一种样式,雕塑《拉奥孔》便是这种样式的一个著名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拉奥孔和他的三个儿子的垂死挣扎是如何变成了优美的形体展示。”

今天,“图已经成为千变万化的足以和文字抗衡的另一类存在,成了文字真实意义上的异化物”。而我发现在人们对文字与图像――当然图像的外延远远要广于色彩――的争论过程中,音乐一直处于缺席状态,不知它欲当旁观者,还是当大法官。所以,当我们把音乐引入这场注定要旷日持久的争论中时,无疑是一次冒险,而新的生机和意味将在冒险中被发现。

色彩与视觉

颜色感觉要素

一个物体在视觉上引起的颜色感觉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的:

(l)物体表面将照射光线反射到主间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表面物理与表面几何特性。

(2)照明光源的性质,即光源的波长构成特性一光能在相关视觉波段范围内的能量分布,从光源的色品质量而言,也就是它的色温。

(3)眼睛的感色能力,主要决定于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系统的光线感受能力和处理与传送光刺激的能力。

色彩视觉的三要素

1.色相色相是色彩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属性,这种属性可以使我们将光谱上的不同部分区别开来。即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感觉采区分色谱段。缺失了这种视觉属性使无所谓色彩了就像全色盲人的世界那样、根据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的色感觉分成两大体系:有彩色系与非彩色系。

(l)有彩色系即具有色相同性的色觉。有彩色系才具有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量度。

(2)非彩色系即不具备色相属性的色觉。非彩色系只有明度一种量度,其饱和度等于零。

2.饱和度饱和度是那种使我们对有色相属性的视觉在色彩鲜艳程度上做出评判的视觉属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鲜艳程度与饱和度成正比,根据人们使用色素物质的经验。色素浓度愈高,颜色愈浓艳,饱和度也愈高。描述饱和度感觉的程度词是浓、淡、深、浅。非彩色系是饱和度等于零的状态,正如同我们在彩色显示器上将色彩逐渐调淡,到最后便成了黑白画面一样。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对色彩的饱和度感觉也不一样。眼睛对红色的光刺激强烈,对绿色的光刺激最弱,饱和度低。因此,中国满大街小巷里跑的红色出租车。从视觉科学来讲,其实是一种视觉污染,没有人喜欢长时间盯着红色的出租车,这么多的红色会引起人的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司机之所以选择红色的理由无非有两条,一是红包车价格便宜(红色染料易得到),另一个理由即是所谓中国人喜欢红色的吉利。其实真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解,毫无科学道理。

3.明度明度是那种可以使我们区分出明暗层次的非彩色觉的视觉属性。这种明暗层次决定于亮度的强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请注意:不要对这一定义产生误解,即并非有彩色系便没有明度属性,只是强调明度这一视觉属性是排开色相属性,只涉及明暗层次的感觉,就像用黑白全色胶卷拍照片,只记录明暗层次而不记录色相那样。根据明度感觉的强弱,从最明亮到最暗可以分成三段水平:白-高明度端的非彩色觉;黑-低明度端的非彩色宽;灰-介于白与黑之间的中间层次明度感觉。绘画中的素描和不着色的雕塑就是利用这种明度层次来表现艺术主题的。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眼睛的明暗层次感随光线变暗而急剧变得迟钝起来。当光线弱时,我们不太能分得清明暗层次。同样在强光下,眼睛对明暗层次也会变得迟钝。研究也发现,人眼睛在555nm的黄绿色段上视觉最敏感。因此,从打动知觉能力的强弱角度看。略带黄绿色光最醒目。人们还发现。人眼的光谱敏感度也是与亮度水平有依赖关系的在低亮度水平下这条光谱机敏度曲线将会向短波方向平移。使人眼对短波系列的色彩变得相对地更为敏感起来。这使得拂晓之前和日暮之后,室外景色变得幽蓝,蓝紫色的花草或物体变得醒目起来。夜色总是一派乌蓝景象便是这个道理。这为我们设计户外广告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日照特点和不同的环境,设计选择醒目的色彩基调,同时根据广告的面积和高度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

视觉适应效果

视觉适应主要包括距离适应、明暗适应和色彩适应三个方面。

l.距离适应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眼睛构造中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由于水晶体能够自动改变厚度,才能使映像准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这样,人可以藉水晶体形状的改变来调节焦距,从而可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明暗适应这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例如,从黑暗的屋子突然来到阳光下时,人的眼前会充满白花花的感觉,稍后才能适应周围的景物,这一由暗到明的视觉过程称为“明适应”。如果暗房亮着的灯光突然熄灭,眼前会呈现黑黝黝的一片,过一段时间视觉才能够调整到对这种暗环境的适应上,并随之逐渐看清室内物体和轮廓,这是视觉的“暗适应”。视觉的明暗适应能力在时间上是有较大差别的。通常,暗适应的过程约为5~10min,而明适应仅需0.2s.人眼这种独特的视觉功能,主要通过类似于照相机光圈的器官-虹膜对瞳孔大小的控制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量,以适应外部明暗的变化。光线弱时,瞳孔扩大;而光线强时,瞳孔则缩小。因而在任何光亮度下,人们都能较容易地分形辨色。

3.颜色适应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法国国旗为红白蓝三色,当时在设计时,该旗帜的最初色彩搭配方案,为完全符合物理真实的三条等距色带,可是这种色彩构成的效果,总使人感到三色间的比例不够统一,即白色显宽,红色居中,蓝色显窄。后来在有关色彩专家的建议下。把一者面积比例调整为红:自:蓝=33:30:37的搭配关系。至此,国旗显示出符合视觉生理等距离感的特殊色彩效果并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受、这说明光的颜色会使人的眼睛产生形状大小的错觉。

受色光影响而发生视错的现象还有著名的柏金赫现象。据国外科研机构测定,红色在680nm波长时,其在白色光照中的明度要比蓝色为480nm波长时的明度高出近10倍。而在夜晚,蓝色明度则要比红色的明度强出近16倍。对视觉来说,白天,光谱上波长长的红光其色感显得鲜艳明亮,而波长短的蓝光则显得相对平淡逊色。但到了夜晚,当光谱上波长短的蓝光色感显得迷人惹眼时,而波长长的红光色感则显得惨淡虚弱。换句话说,随着光亮条件的变化,人眼的适应状态也在不断地被匡正与调整,对光谱色的视感也与之同步转换。由于这一现象是1852年捷克医学专家柏金赫在迥异光亮条件下的书屋观察相同一幅油画作品时,偶然发现并率先提出的,故此而得名。研究柏金赫视错的现实意义,就是引导色彩应用者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活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地组合好特定光亮氛围中的色彩搭配关系,从而尽量避免尴尬色彩现象的出现。如在创作一幅用于悬挂在较暗室内环境中的磨漆画时,在色彩构成万面,不宜配置弱光中反射效果极差的红、橙等暖润色,否则不仅起不到任何装饰效用,反而会使墙面显得更加沉闷。但是如果画面选用少许光亮便能熠熠生辉的蓝、绿等冷调色搭配,就会使整个作品充满美丽诱人的意趣。这对于幽静的环境而言,无疑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烘托与渲染。

心理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心理因素一知觉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理性机带或视差”。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范畴。

l.连续对比连续对比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作用突然停止后,人的视觉感应井非立刻全部消失,而是该物的映像仍然暂时存留,这种现象也称作‘视觉残像“。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视觉残像形成的原因是眼睛连续注视的结果,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而引发。

所谓正残像,又称“正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一种色觉现象。它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状态,也是神经兴奋有余的产物。如凝注红色,当将其移开后,眼前还会感到有红色浮现。通常,残像暂留时间在0.1s左右。大家喜爱的影视艺术就是依据这一视觉生理特性而创作完成的。将画面按每秒24帧连续放映,眼睛就观察到与日常生活相同的视觉体验,即电影或电视节目。

所谓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的又一种色觉现象。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通常,负残像的反应强度同凝视物色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持续观看时间越长,负残像的转换效果越鲜明。例如,当久视红色后,视觉迅速移向白色时,看到的并非白色而是红色的补色一绿色;如久观红色后,再转向绿色时,则会觉得绿色更绿;而凝注红色后,再移视橙色时,则会感到该色呈暗。据国外科学研究成果报告,这些视错现象都是因为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把眼睛移向白纸,这时由于红色感光蛋白元因长久兴奋引起疲劳转人抑制状态,而此时处于兴奋状态的绿色感光蛋白元就会“趁虚而入”,故此,通过生理的自动调节作用,白色就会呈现绿色的映像。除色相外,科学家证明色彩的明度也有负残像现象。如白色的负残像是黑色,而黑色的负残像则为白色等。

利用眼睛的这个特点,在设计户外大型喷绘广告时,可以采用大对比颜色,以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高速公路旁边的立柱广告。

2.同时对比同时对比指人眼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即眼睛同时接受到坦异色彩的刺激后,使色觉发生相互冲突和干扰而造成的特殊视觉色彩效果。基本规律是在同时对比时,相邻接的色彩会改变或失掉原来的某些物质属性,并向对应的方面转换,从而展示出新的色彩效果和活力。

一般地说,色彩对比愈强烈,现错效果愈显著。例如,当明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加明亮,而黯淡的颜色则会更加黯淡;当色相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邻接的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像推向对方,如红色与黄色搭配,眼睛时而把红色感觉为带紫味的颜色,时而又把黄色视为带绿味的颜色:当互补色同时对比时,由于受色彩对比作用的影响,而使双方均显示出鲜艳饱满的魁力,‘如红色与绿色组合一块,红色更红,绿色更绿,在对比过程中,红与绿都得到了肯定及强调:当纯度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饱和度高的纯色将会更加艳丽,而饱和度低的纯色则相对黯然失色,霓虹灯的色饱和度最高,因此霓虹灯的色彩在晚上也最诱人、最醒目;当冷暖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冷色让人感到非常的冷峻和消极,暖色令人觉得极为热烈与主动:当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颜色同时对比时,有彩色系颜色的色觉稳定,而无彩色系的颜色,则明显倾向有彩色系的补色残像。如红色与灰色并列,灰色会自动呈现绿灰的效果。

同时对比这种视错现象曾被许多艺术家们关注及运用。而真正以科学的观念去系统地认识、表达和总结这种色觉现象的画家、科学家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他把具有同时对比性质的黑与白、黄与蓝、红与绿等各颜色从其他色彩中分离出来,并根据主题和艺术创作的需要,将它们巧妙地构成到给定的造型中去,从而使画面展示出不同凡响的色彩美感。

综上所述,无论是同时对比还是连续对比,其实质都是为了适合于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从生理上分析,视觉器官对色彩具有协调与舒适的要求,凡满足这种条件的色影或色彩关系,就能取得色彩的生理和谐效果。

视觉观察特点

1.视觉光和暗适应由于人的眼睛存在视觉的光适应和暗适应,因此这一过程表现为视觉的劣化,这种现象有助于为照明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两个相临的环境中,照明的光源亮度对比不要超过20倍,提倡局部照明与整体照明相结合的环境设计。如,看电视时不将所有灯都熄灭。在地铁和一些地下走廊的灯箱广告的设计中,就必须考虑照明的适应性和局部灯光的亮度选择。

2.眼睛的注视注视是一种发挥中央视觉分辨能力的视觉功能,即将被观察点聚焦在中央凹处。在注视中,被注视的目标虽然应被聚焦在中央凹处,但仍然伴随有一种不随意的眼动,这种眼动主观并无意识,而是下意识的。将眼睛不动地盯住远处某点坐着发愣的时候,不一会儿功夫你就会感到周围一切都从视野中消失,留下一片茫然。此时若你猛然清醒而将视线从原来盯住的目标移开,便又会恢复原来的清晰视觉来。这便是视网膜上视像固定便会导致视像消失的现象,这从反面证明了这种不随意眼动对于维持视觉的作用。

3.视觉的跳跃性人的眼睛在观察对象的形态时,例如看一件物体的外形轮廓或它内部各部分的细节时,视线总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便需要配合以眼动使观察点一个接一个地相继落在中央凹处上。研究发现,便视线移动的眼球运动是不平滑的,而是跳跃式的,即视线不可能沿着对象的外形轮廓平滑地移动。研究测试的结果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眼睛观察物体时,视线在那些最具特征的部位停留的机会最频繁:二是观察时视线移动是跳跃式的。研究还发现,视线的跳跃式移动速度很快,水平方向移动5~20°,视角仅需35~96μs;垂直方向移动5~20°,视角则时间长些,需35~108μs.在两个注视点的移动之间,即在视线跳跃过程中视觉是模糊的、这个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在设计户外大型广告非常具有指导作用,即,广告版面有主决之分,突出特点,通过文字、色彩、人物或醒目的对象制造视觉停留点,吸引顾客的注意,避免大面积背景色彩过强。

4.空间分辨率指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即分辩视野中最小空间距离的本领。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不仅取决于物体的大小,更决定于观察物体的距离,因此眼睛判断物体细节不是根据物体大小,而是根据视网膜上的物体的图像来判断。因此广告设计中,特别是大型广告,由于观察距离较远,必需减少版面的复杂程度和局部细节,以方便行人远距离观察的视觉特点。

5.视觉观察距离人的眼睛在观察距离中,比较适宜的观察距离的范围一般为2~20m,因此广告的设置高度和距离要充分依据人的身高和平视效果。如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cm,然而具体由于环境的因素,广告媒体的安放不可能完全按照预想的进行。因此就必需依据广告内容进行版面的协调,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使其设计更具人性化,更具融合性,更具吸引力。

音色与颜色

就象绘画离不开颜色一样,音乐艺术也离不开音色,而音色与颜色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从物理角度上说,它们都是一种波动,只是它们的性质和频率范围不同而已。人们耳朵能听到的声波大约从每秒十六周-每秒二万周左右,人们眼睛能看到的光波(电磁波)大约从每秒四百五十一万亿周-每秒七百八十万亿周之间。

在音乐作品中运用不用的音色与在美术作品中运用不用颜色是极为相似的。音色与颜色同样能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感觉。有许多音乐家把音乐与颜色相比拟,把它们分别联系起来,1876年,当时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提出了一个音乐家们可以接受的比拟:弦乐、人声-黑色。铜管、鼓-红色;木管-蓝色。而指挥家高得弗来提出的见解是:长笛-蓝色。单簧管-玫瑰色。铜管-红色。这种比拟得到更多人的赞同。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明朗的长笛声部吹出了蓝色的天空,而单簧管的独奏乐句,从它那纯净而优美的音色中。似乎呈现出了玫瑰花一般的美丽色彩……。

至于铜管的音色与红颜色联系起来的确是很恰当的。它强烈、红火、振奋而又雄壮。另外,我觉得双簧管的音色常常是绿色的。这种音色与颜色的联想是人们在艺术欣赏中逐渐获得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过去研究过色彩与音乐的人也指出这种联想往往是随意的。著名作曲家柏疗兹的乐器法中说:“要给旋律、和声、节奏配上各种颜色,使它们色彩化。”而他的作品在音色上确实是很丰富多采的。他和瓦格纳、德彪西等人被认为是色彩感强的作曲家。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想,产生于生活实际和艺术实际。又了这些联想我们可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加形象的多彩的艺术感染力。

(二)色彩音乐

色彩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掉性、音区等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人们提出这种联系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早在二世纪古希腊的伟大科学家托勒密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以后就陆续不断地有人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早指出音乐与色彩(光)在性质上有联系的要算阿其那修斯。柯撤尔,他认为音乐是光现象的模仿者。1697年,沃根里尔在他的《名歌唱家》一书中有这样的形容词:“晚会上的红色音调”、“蓝色的矢车菊般的音调”,“黑琥珀色的音调”等等。

十八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粒子性质以后,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光的波动性质,并从白色光中析出了七种色彩,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从此人们就试图找出音频与光波之间的联系规律,最简单的是把音阶中七个音与七种颜色联系起来,但那毕竟没有什么意义。其它有许多作曲家、美术家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在1720年路易斯。卡斯勒就写过一本《现代音乐与色彩》的书,有的人曾把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与可见光的光谱色带按比例地联系起来,即最低音开始是红色直到最高音紫色。这仍然一种机械地联系。还有许多人从节奏、曲调、掉性、和声等多方面去寻找音乐与色彩的联系,而且想找出一个规律能使音乐与色彩可以互相“反译”,在这种意图下,第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了。

1789年,科学家、诗人达文一一个油灯的光线通过可以活动的彩色玻璃射到银幕上,它可以随意变换色彩,然后将它与一架竖琴连结起来,使琴声与色彩按设计好的联系规律而同时改变,这样就产生了称为“可见的音乐”。这可以说是色彩音乐的开端。在历史上有人把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古诺的音乐引起紫色的联想等等。这些说法虽然有些过于笼统,可是却说明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理想到丰富色彩的。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对音乐与色彩的关系都发表过各种见解。譬如,他们都认为调性的色彩是明显的,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见解:调性里姆斯基斯克里亚宾C大白红G大棕、金色橙、玫瑰色D大黄、明朗地黄、辉煌A大玫瑰色、明朗绿E大蓝宝石般的色彩浅蓝B大铁青、暗(同上)#F大灰、绿湛蓝的bD大暗淡紫bA大暗紫色紫红E大黑、沉闷铁色、有光泽bB大(同上)(同上)F大绿红我们可以从上表中斯克里亚宾对调性色彩的见解中发现,随着升种调号的增多,它的色彩感由红向紫按光谱顺序移动,这恰巧符合两者自然的联系,可见人们主观感觉和现象,也往往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规律性。斯克里亚宾是色彩音乐的理论家和倡导者之一,在这方面他作过许多实验

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各种艺术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色彩音乐也就形成了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人们不再去分析音乐(声音)与色彩(光线)的具体联系了,而着重研究色彩本身的艺术性,音乐家们以各种色彩光,以及通过不同折射二产生的图象去伴随音乐演出。在二十世纪初,这种色彩音乐表演颇为流行,有许多音乐家与美术家,以及科学家进行这种形式的创作和表演,这种表演最初要算里明顿图教授于1895年在伦敦皇家学院进行的“彩色风琴”表演,这架“风琴”以它所产生的彩色光线映在乐队和钢琴上方的银幕上,以它伴随乐队所演奏的肖邦、瓦格纳的音乐。到1911年,他还写了《色彩音乐-流动色彩的艺术》,同时他还在音阶的12个半音上拟出一个色彩音阶,这个音阶不只是一个8度,而是好几个8度。色彩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创造是制成了Clavilux(克拉维拉克斯)色彩投影机,它是一个能调制出各种彩色光与图象的仪器,由一个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威尔弗莱德创造的,形状有如一张斜面的写字台,面上有产生各种色彩、图象的控制开关、旋扭等装置,它能放映出富有幻想性的彩色图象,有的如轻纱飘渺,有的如动物轮廓,这些富于变化的彩色影象伴随音乐演奏,使人们感到音乐与色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1922年在美国公开表演以后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人们形容音乐与色彩是“在感情的平行线上奔跑”的,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声音与色彩的具体联系和互相“反译”了。1926年威尔弗莱德在费城交响乐队的合作下演出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取得很大成功,听众形容现场色彩气氛时说:“音乐几乎被一种俄国芭蕾舞式的鲜明节奏和流动的激情所融合”,在广大群众中也普遍确认了由文学、美术、新的色彩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色彩音乐。在色彩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音乐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创作,著名的如:亚历山大。拉兹罗发明的色彩钢琴,它能在演奏过程中射出彩色图象到银幕上以伴随音乐,他还著有《彩色光线-音乐》一书。弗里德里克。本顿发明了色彩控制台。阿德里安。伯尔纳德作了一个练习曲《色彩音乐-光的艺术》,1913年出版了他的《色彩音乐的作曲》和《线条和形象的练习》。弗。斯契尔巴契夫写了一个钢琴、竖琴、弦乐四重奏、小提琴、舞蹈和光的“九重奏曲”。1922年布利斯写了《色彩交响曲》,乐章标题是:1.紫色,2.红色,3.蓝色,4.绿色。并寄各种颜色以特定感情,如他认为:艳绿表示希望、幸福、春天、胜利等。色彩音乐的名著-斯克里亚宾的《普罗米修斯》(即火的诗)与勋伯格的作品联合表演,使色彩音乐获得了更丰富的艺术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技术也应用到色彩音乐中,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天文馆内就表演了激光色彩音乐,由于激光具有与普通光线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使色彩音乐又进入了新的领域。

色彩音乐在我国还未有过有影响的实验与创作。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我认为音乐家们也不妨同美术家们合作,进行一些尝试,说不定它真的会使我们的音乐生活名副其实地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哩!

色彩心理理论:色彩与听觉、嗅觉、味觉

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这种伴随性感觉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共感觉”或“通感”。

听觉:

神经医学家萨克斯曾描述过一个完全色盲的病例,这个罕见的病却不幸地降临在一位抽象画家艾先生身上。他于一次车祸意外之后完全丧失辨识色彩的能力,从此陷入一个灰色的铅铸的世界:他那只棕色的狗变成暗灰色,蕃茄汁是黑色,彩色电视机成了一堆乱糟糟的东西。然而更奇怪的是,在丧失感受色彩的能力的同时,他也丧失感受音乐的能力。他原本是一位对色彩与音乐有极强连带感觉(伴生现象)的画家,他可以将“不同的音调立刻转换成不同的色彩,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似乎也同时看到内心各种翻腾的色彩;如今他已没有音乐-视觉影像……音乐不再完整,因为可以与它互补的色调已经不见了,音乐变得贫乏至极。”

艾先生的眼睛不仅丧失了看的能力,也丧失了听的能力。艾先生的例子反向地证实了视觉与听觉的强烈紧密联系的存在,它也说明了眼睛不仅仅具有观看的能力,也具有倾听的能力。艾先生并不是具有视觉与听觉的“共感觉”(synesthesia)的唯一一人,许多艺术家(波特莱尔、乔艾斯、吴尔芙)都具有这个被俄国小说家纳博可夫称之为“彩色听觉”的能力。在音乐领域里,最知名的就是俄国作曲家,史克里雅宾(A.Scriabin,1872-1915)。他试图将这些色彩与音调的共生感觉谱进他的第五交响曲,一个“音乐与色彩水融的构想”。他并精确地罗列了曲调、每秒震动次数和色彩的对应表:

C调256次红色

升C调277次紫色

D调298次黄色

升D调319次森林的钢铁之光

E调341次珍珠白和月光的闪烁

F调362次暗红色

升F调383次水蓝色

G调405次偏玫瑰红的橙色

A调447次绿色

B调490次珍珠蓝

这首交响曲在演出时,“除了安排完整的交响乐团之外,还需要用到一架钢琴、合唱团,和一部能将色彩投射到布幕的色光风琴。”可惜首演时,这部色光风琴的装置被人以“不切实际”的理由删除了。

然而这个对应表后来得到抽象绘画的创始人-康丁斯基(W.Kandiski,1866-1944)的青睐,并引为其绘画理论的根据,还指出我们不仅能从音乐中“听见”颜色,并且也能从色彩中“看到”声音:黄色具有一种特殊能力,可以愈“升”愈高,达到眼睛和精神所无法忍受的高度,如同愈吹愈高的小喇叭会变得愈来愈“尖锐”,刺痛耳朵和精神。蓝色具有完全相反的能力,会“降到”无限深,以其雄伟的低音而发出横笛(浅蓝色时)、大提琴(降得更低时)、低音提琴的音色;而在手风琴的深度里,你会“看到”蓝色的深度。绿色非常平衡,相对于小提琴中段和渐细的音色。而红色(朱砂色)运用技巧时,可以给予强烈鼓声的印象。通感并不只发生于视觉与听觉之间,还发生于嗅觉、触觉甚至味觉之间。

味觉:

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彩排在首位,色彩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有色彩变化搭配的食物容易增进食欲,而单调或者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则使人倒足了胃口。不同彩色光源的照射也会对食品色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食欲反映,农贸市场中许多出售肉食的摊位用红色玻璃纸包裹灯泡用红色灯光照射食物,就是为了使肉食看上去更加新鲜,引起人的食欲。

嗅觉:

色彩与嗅觉的关系大致与味觉相同,也是由生活联想而得。从花色联想到花香,根据试验心理学的报告:通常红、黄、橙等的暖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香味,偏冷的浊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腐败的臭味。深褐色容易联想到烧焦了的食物,感到有蛋白质烤焦的臭味。

色彩窥视心灵的颜色

依色彩喜好度做性格测验,目前在世界各地可谓风行不衰,极为流行。

第一位以心理学方式延续研究这项测试的卢休指出,颜色的嗜好也显示出其人对异性的态度和日常生活的形态。换句话说,对于色彩的喜恶,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心中潜藏的愿望。这里有八种颜色,依你按由强到弱“讨厌”的颜色的顺序,选择你排列第八的颜色:A、绿色B、茶色C、蓝色D、紫色E、红色F、橘色G、白色H、黄色你选择了哪种颜色?

最后选出的第八种颜色,是了解你的性格的关键。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不要与喜好的服装颜色相混,请你直接选出感觉深刻的色彩作答。

最后选择绿色的人绿色是“红”与“蓝”的中间色。挑选绿色的人性格上也居于两者之间。既有行动力,同时又能沉静思考,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特质。也就是兼具优雅与理性,喜好寂寞又谨慎保守。行事不会逾越本分,非常明白自我的立场。由于性情冷静,无论面对任何事都能冷静处理,而且绝不感情用事,所以深受别人信赖。对于别人的请求或委托,总是欣然接受。

最后选择茶色的人茶色是深沉而朴素的颜色。喜欢这个颜色的人,服装嗜好也偏爱不华丽但富有韵味的款式。正因为这种倾向,你很在乎事物内层的精神性表现,所以很能了解人世间的寂廖、孤寂。虽然你的存在并非引人注目,但是内在却具有良好的潜质。由于诚实又富有责任感,很容易被别人接纳。但是,有时太过于孜孜不倦,而显得有些不知变通。此外,对于容易明白的事情,偶尔会用力过度,做无谓的深刻思考。

最后选择蓝色的人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正巧和红色所具有的形象相反,它象征冷静和浪漫。一看到蓝色,就令你心情安定沉静,同时提高想象力。喜好蓝色的女性,多具有女性善良和丰富的感受力。神经纤细,容易感伤,对人也十分敏感,一个人独处时,常无法忍受那种孤寂。经常渴求恋爱的对象,而且也希望为温暖的爱所包围。是与其爱人而宁愿被爱的典型。个性朴实,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

最后选择紫色的人紫色,是红和蓝两个性格极端的颜色混合而成,因此,这个颜色充满着神秘不可理解的复杂情调。喜欢这个颜色的人,可以说艺术家类型的人,内心强烈渴求世人肯定你的才能,有时显得太过虚荣,装饰过度。面对知心朋友,不妨坦率以待,但是由于平时内向又性情不定,旁人很难理解你真正的想法。此外,有时你也会大发雷霆,但决不至于歇斯底里。

最后选择红色的人红色是代表精心和行动的颜色,而红色的食物或饮料也通常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喜欢红色的人,个性积极,充满斗志。而且意志坚强不轻易屈服,凡是依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一旦无法实现便觉不顺心。如果完全不依原先所预期,会又猛烈反弹的举动。尽管如此,碰到多少困难,都不能轻易打倒这个精力充沛的人。

最后选择橘色的人橘色是不太讨人喜欢的颜色,特别是不受女性欢迎。可是,喜欢橘色的人却具有出众的社交性格,可以与任何人融洽相处。这种人最舍和从事推销员、空中小姐、旅馆服务员的工作。经常笑脸迎人、先向人打招呼问好。喜欢与人相处,不喜欢独处。喜欢上别人时,通常以朋友的身份爱慕对方,而不会以大胆热情示人。另外,这种人非常喜欢新鲜事物或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对人生拥有永不熄灭的情趣。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范文6

关键词:色彩 色彩构成 色性 色彩搭配

一、色彩的形成

1666年,牛顿在一漆黑的房间里开一条窄缝,让太阳光射进来并通过一个三角形挂体的玻璃三棱镜发现了意外的奇迹: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七色组成的光带,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一色紧挨一色地排列着,极像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同时,七色光束如果再通过一个三棱镜还能还原成白光。这条七色光带就是太阳光谱[1]。

二、色彩的物理性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告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象感觉,产生这种感觉基于三种因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觉。

现代物理学证明,人们用眼睛看到的光的范围是很小的,一般人类能看到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我们称为可见光部分。低于380nm的为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宇宙射线,高于780nm的为红外线、雷达电波、无线电波、交流电波,这些为不可见光,用仪器才能看到[3]。各种不同波长(或频率)成分,称为波谱(或频谱)。尽管人的视觉系统的感觉一样,但这种复合光紫色与单色光紫色的物理本质是不同的感觉太阳光辐射出来的是包含各种单色成分的光谱带,因而它是一种复合光,它给人以白光的综合感觉,这一现象已经由人们熟悉的棱镜分色实验所证实。从该实验可知,波长在64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为红色,波长在600nm~640n范围的可见光为橙色,波长在550nm~600nm范围的可见光为黄色,波长在480nm~550nm范围的可见光为绿色,波长在450nm~480nm范围的可见光为蓝色,波长在380nm~450nm范围的可见光为紫色[2]。

三、色彩的生理性

光必须作用与人的健康的视觉器官――眼睛。色光(包括光源或物体反射光)射向我们的健康的眼睛并通过视觉神经传到支配大脑的视觉中枢,才能使人产生色彩的感觉。这就是色彩现象的生理性质。 眼睛,犹如一架天然的照相机,它的前部(水晶体)的镜头,后部(眼内腔)就是暗箱,网膜则是“底片”。光线进入眼睛,通过角膜、水晶体、水样液和玻璃液,在网膜上成像。 网膜中有三种锥体能分别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的刺激引起兴奋。三种锥体不同的兴奋量在大脑皮质中综合,便有如颜料的调配一般,产生各种各样的色彩感觉[3]。

四、色彩的心理属性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下面以我所熟悉的红色为例进行说明:

1.红色的心理属性

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与人的视觉器官以后,大脑必然导致对不同的色彩产生某种情感活动,不同的色彩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性情和行动,这是色彩现象的心理性质。

如光谱中光波最长的红色,穿透力较强,对视觉的影响力最大,常常用来表现积极向上的情绪,常被描写成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4]。中国人往往习惯用红色表达喜庆,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一年辛勤劳作的丰收喜悦。也被描述为兴奋、激动、欢乐、危险、紧张、恐怖等。

2.红色的色彩象征与色彩联想

当红色变为深红色或带紫味的红时,即形成稳重、庄严的色彩, 当红色变为粉红色,则温柔、愉快、多情,有幸福、含羞、梦想的感觉,属于年轻人的色彩。

红色的正面联想:生命、爱情、喜庆、兴奋、热烈、冲动、革命、青春等。

负面联想:由于红色过于强烈、暴露,故也能作为幼稚、野蛮、卑俗、血腥、警觉、危险,愤怒、绝交等的色彩。

3.红色的配色方案

红色是最有力的色彩组合之一,最容易和其他色彩形成强烈的冲击效果,红色能给人带来无尽的激情,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奋斗的,以及很多兴奋的元素。红色与高纯度高明度的暖色搭配如黄色,橙色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设计思路常见于各种大型的青春娱乐节目中。

红色也可以与其他色彩形成和谐的效果。比如红色和绿色,虽然是强对比色,但是只要面积控制好来,如只要一小块红色大块的绿色来衬托红色。若是纯红,纯黑的话,仍然是很有视觉冲击的。要形成和谐的效果,得是红色的渐变色,这种长见于一些网站,他们以红黑渐变做底色。以下几种红色的配色方案是本人比较喜好的:

a、红色与高纯度的色彩搭配,使画面具有了很强的冲击力,如:

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b、红色混入黑白形成色彩明度之间的对比,进而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如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c、红色与黑白灰无彩色的搭配,给人一种现代且激进的效果。

红色光波长最长,又处于可见光谱的极限,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兴奋、激动、紧张,同时给视觉以迫近感和扩张感,红色还给人留下艳丽、芬芳、青春、富有生命力、饱满、成熟、富有营养的印象,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包装之中。红色又是欢乐、喜庆的象征,由于它的注目性和美感,它在标志、旗帜、宣传等用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动漫构成设计》 陈伟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范文东 编著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6-1

[3] 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 《色彩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