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例6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1

内容摘要:《记承天寺游记》中风景的描写令人惊叹,此篇成于苏轼被贬官的时期,由此可引发出对蕴含于景色之中情感的讨论。本文借朱熹对苏轼批评的公案,旨在表明苏轼对儒家认识机构的穿越,发现风景之情,源于儒释道三家却又穿越三家,在苏轼当时的境遇中,它代表着生活世界的被发现和认知范式的转移,而这种处于既定认知范围之外的“情”,也是苏轼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风景 情 穿越 生活世界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最令人惊诧的,莫过于他对月夜风景的塑造了。

全文仅百字规模,第一句是对时间的交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第二、三句是对地点和事件的简述,即“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第四句纯粹是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接下来便是两句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最后总结一句,以为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问一答,将全文的主旨交付到了一个“闲”字之中,也为前文清明的月色涂抹上了一层情感的色彩,使之成为了一种心情的外化。原来风景的发现,只缘一个“闲”字而来,景语情语,皆自一体。然而,这景色的发现,在苏轼处有什么意义呢?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之下完成对这风景的发现呢?又是如何拥有了这般“闲”的心情?

这需要我们从本文的第一句话,即所描述的时间开始谈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这个时间点前后,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元丰三年乙未,“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捕,乌台诗案开始。元丰二年,二月苏轼罢徐州任,改知湖州,四月二十日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庚申),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元丰三年庚申,“正月,苏轼赴黄州贬所,有《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相别》: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时间至元丰六年癸亥,“四月,十一日(丙辰),曾巩卒。沈辽,苏辙,孔仲武,秦观,陈师道皆有祭挽之作”,而且,“传苏轼与曾巩同日化去”;“七月,十三日(丙辰),罢苏辙兼权筠州州学教授”,“十月,十二日(甲申)夜,苏轼与张怀民游承天寺,撰《记承天寺夜游》”。①

三年时间,接连经历罢官,贬黜,良友离世,亲人受连一系列磨难,此刻突出一个“闲”字,是否有别样的心情?文中出现的张怀民,身世也别有韵味,据考:“张怀民,字梦得,又名倔栓,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至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②试想,两位同病相怜的人,一般“闲”的心境下,发现的风景又是种怎样的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唯美风景下的情感,究竟是是豁达,如当今学者所得出的普遍共识那般,还是无奈,亦如另外学者指出的那般:“作者这最后一句感慨,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③?问题可以稍作转换,于悲凄处发现“闲”之风景,苏轼是有情,还是冷漠?若是有情,情又指向何处?

在此不妨暂且悬置这些问题,笔者想借助于一段文学公案来展开分析,即北宋大儒朱熹对苏轼的批评。朱子认为,“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是它大病处”④。在他看来,苏氏之弊,在于其人为地割裂了文与道之间的联系,文不能载道而独成一体,以至于其风日淫,其效日微。在朱熹看来,“物之理乃道也”⑤,道即天人一统的人伦道统,在于心外,求知需虔,故要“格物致知”,最终的目的指向社会之内的忠孝之道,而苏轼的“文道分离”其实是个向内转的过程,以情淫道,故有所不当。朱子批评的正确与否且不管,但从他的批评来看,苏轼的确已经有意识地与当下流行的“儒道”一派有所距离,其所提倡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这种“向内转”的兴起,苏轼并不是始作俑者,它首先要追溯到“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韩愈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一文中曾有如此论述:“道之及,及乎物而已耳。斯取道之内者也。今世因贵辞而矜书,粉泽以为之,道密以为能,不亦外乎?吾子之所以言道,匪辞而书,其所望于仆,亦匪辞而书,是不亦及物之道愈以远乎?”韩愈的转向,实际是针对当时浮夸雕饰的文风而来的,但“取乎内”的观点,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学表现对外在“人伦道统”的疏离。宋代之后的欧阳修、苏洵等人,也都继承了韩愈的这个观点,其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空洞无味的唱和性创作,目的在于将内容重新注入诗文的表达。这些所谓“内容”,其实多半还是儒学人伦传统的一种重新的发现和继承,但是这种“向内转”的转向,其实还是为“情”的浮现提供了契机,感受的抒发和既定认知系统在此也有了一种隐隐的剥离,这种“情”也因此开始指向了一些人伦之外的东西而变得更贴切,也更加复杂,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但这样又会带出下一个问题,既然偏离了儒家的人伦认知传统,这种“情”又从何而来,指向何处?

我们不妨在此再迂回一下表达,从另外一个问题入手解释。关于宋代文章,很多学者都把它们解释为是儒、释、道三家融通的结果,其中邓广铭先生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宋学又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摄取的一个产物。他们从佛、道两家所摄取的,笼统说来是偏重在义理方面和心性修养方面的一些东西,而对儒家的主张一直坚守不变的,则是那个经世致用的原则”⑥。这种论述是源头性的,儒、释、道的确是北宋时期所盛行的三种认知的范式,苏轼是宋代人,照理说其文章也当然可以用此类解释,既非儒,那么一定是释家和道家的综合体了。但这样做却未免有以源头肢解苏轼之嫌,也将其特点简单化了,把“闲”的心情和所描述的空灵的风景结合起来看,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韵味实际上更加复杂,远非儒、释、道三者可以做单一解释的。如上文讲,儒家学说以人伦为认知旨归,它其中所蕴含的风景是附庸性或说是比兴性质的,故较为单薄,可见于《诗经》;道家理论中的风景其实等同于“自然”,“自然”又与其核心“道”息息相关,于是这些风景的色调多为恬静,呼唤人丧心而融于物,故这种融合是去情化的过程,有风景却没有“闲”情,可见于谢灵运的山水诗;释家多求空静,与内心相关,但苏轼和它的区别是“空”与“实”的区别,他所描述的是心情下的实景而非一个空灵化的境界,这种比较可鉴于其和王维诗歌的差异。由此可见,苏轼笔下的风景远非三家的解释所能概括,它可能来源于三家,却又别于此三家,或者说局限于此三家。承接上文问题,可看出苏轼的创作继承了韩柳、欧阳修等人“向内转”的传统,却又不能单以儒、释、道三家做单一解释,那么他的“情”又该做如何理解?回到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段景色的描写未见任何有情感指向作用的形容词,事实上,在相似的时间里,苏轼这类描写并不是唯一,在《后赤壁赋》(元丰五年)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景描写,感到类似之情。较之亦是同时期的《前赤壁赋》(元丰五年)中“苏子楸然”,《临江仙?夜归临皋》(元丰五年)中“常恨此身非吾有”这类以情衬情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失落和安慰交织的情感,这当然与当时苏轼的罢黜经验有关,其个体的意义已经不能认同于原有的认知范式,失落的境遇和这些认知范式所指向的目标构成了张力。经世济世的儒家承诺已经变得虚幻,亲友离世的打击也让他的情感离于道家和释家“忘我”和“虚空”的承诺,其意义不在于认同三家的认知范式,因为一旦认同,其意义都不会是“闲”,也不会发现如此的风景。换句话说,也正是穿越了这些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风景的独特性意义才会显现了出来。

所谓穿越,即在认知的前提下做到有意识的疏离,实际上,认同于任何一种单一的认知范式,所表达的情感都将是单薄的,也不会创造出内涵丰富的风景。只有从这类认知范式中跳出,去在另外的未知纬度中重新获得认同,才会有不同的意义发现,因为未知总会与混沌和丰富相连,照此说来,其实穿越也是一种突破认知中介,寻找另一种认同方式的尝试。那么既然穿越了儒、释、道三家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的“情”又归向何处呢?笔者认为,这种“情”源自于他对其生活世界的照面。届时任何的认知范式,包括儒释道三家,都有一套稳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其意义都源自于一套清晰的区分方式,无论是善恶之别,天道人道之分,还是空执之离,它们都构成了认知的中介。苏轼的贡献,就在于对这种中介的穿越,突破了一系列清晰的划分,重新从外部的生活世界中直接触动物我交流的情感。这种情感不需要任何中介的介入,故才更有可能能够以真动人,它很模糊,很少有区分和刻意承载什么,却往往能包容更广阔的意义。苏轼的穿越源自于其境遇的独特,更是其生命哲学的构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其认知中表达什么抱负和希望的因子淡化了许多,甚至因幻想破灭而造成的失落感也退化了,留下的只有个体对外在生活世界的直接沟通,在这种沟通中获得朦胧的意义感,文字也随即退化为对这种感觉的描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论及苏轼的创作风格时,曾有精辟的论述:“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⑦,此论可谓是得苏轼创作之要领。

把这种风景放置入历史纵轴中来看,或许会更加清晰地看见这个生活世界的魅力。古文运动中,韩欧之变在于将感知的方式向内转,促进了文学与道统的分离,但其终极指向还是在于既定的儒学认知范式,求天道以闻达,这也是朱熹批评苏轼,却对韩欧二人有所保留的原因。而苏轼的意义,正在于在继承了这种“向内转”的趋势下,促进了文学与个人的分离,个人至此成了一个不依赖于既定认知,赤裸裸感受生活世界的个体。风景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被剥离出的个体面对浑沌的生活世界的惊奇感,这种感觉因不指向任何特定的东西,故而其“情”亦是极具包容性的,也更加的瑰丽。苏轼的意义,也莫过于对这种生活世界意义的发现,这种发现对后世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明代公安三袁所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论,其直接的理论来源,也在于苏轼。

注释:

①日期材料皆引自曾枣庄,吴洪泽著,《宋代文学编年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796-826页。

②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③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④朱熹著,《论文上》,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9页。

⑤朱熹著,《中庸一》,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二,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6页。

⑥邓广铭著,《邓广铭治史从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2

关键词:风景 情 穿越 生活世界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最令人惊诧的,莫过于他对月夜风景的塑造了。

全文仅百字规模,第一句是对时间的交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第二、三句是对地点和事件的简述,即“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第四句纯粹是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接下来便是两句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最后总结一句,以为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问一答,将全文的主旨交付到了一个“闲”字之中,也为前文清明的月色涂抹上了一层情感的色彩,使之成为了一种心情的外化。原来风景的发现,只缘一个“闲”字而来,景语情语,皆自一体。然而,这景色的发现,在苏轼处有什么意义呢?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之下完成对这风景的发现呢?又是如何拥有了这般“闲”的心情?

这需要我们从本文的第一句话,即所描述的时间开始谈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这个时间点前后,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元丰三年乙未,“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捕,乌台诗案开始。元丰二年,二月苏轼罢徐州任,改知湖州,四月二十日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庚申),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元丰三年庚申,“正月,苏轼赴黄州贬所,有《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相别》: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时间至元丰六年癸亥,“四月,十一日(丙辰),曾巩卒。沈辽,苏辙,孔仲武,秦观,陈师道皆有祭挽之作”,而且,“传苏轼与曾巩同日化去”;“七月,十三日(丙辰),罢苏辙兼权筠州州学教授”,“十月,十二日(甲申)夜,苏轼与张怀民游承天寺,撰《记承天寺夜游》”。①

三年时间,接连经历罢官,贬黜,良友离世,亲人受连一系列磨难,此刻突出一个“闲”字,是否有别样的心情?文中出现的张怀民,身世也别有韵味,据考:“张怀民,字梦得,又名倔栓,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至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②试想,两位同病相怜的人,一般“闲”的心境下,发现的风景又是种怎样的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唯美风景下的情感,究竟是是豁达,如当今学者所得出的普遍共识那般,还是无奈,亦如另外学者指出的那般:“作者这最后一句感慨,诚然有自豪和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③?问题可以稍作转换,于悲凄处发现“闲”之风景,苏轼是有情,还是冷漠?若是有情,情又指向何处?

在此不妨暂且悬置这些问题,笔者想借助于一段文学公案来展开分析,即北宋大儒朱熹对苏轼的批评。朱子认为,“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是它大病处”④。在他看来,苏氏之弊,在于其人为地割裂了文与道之间的联系,文不能载道而独成一体,以至于其风日淫,其效日微。在朱熹看来,“物之理乃道也”⑤,道即天人一统的人伦道统,在于心外,求知需虔,故要“格物致知”,最终的目的指向社会之内的忠孝之道,而苏轼的“文道分离”其实是个向内转的过程,以情淫道,故有所不当。朱子批评的正确与否且不管,但从他的批评来看,苏轼的确已经有意识地与当下流行的“儒道”一派有所距离,其所提倡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这种“向内转”的兴起,苏轼并不是始作俑者,它首先要追溯到“唐宋家”中的韩愈。韩愈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一文中曾有如此论述:“道之及,及乎物而已耳。斯取道之内者也。今世因贵辞而矜书,粉泽以为之,道密以为能,不亦外乎?吾子之所以言道,匪辞而书,其所望于仆,亦匪辞而书,是不亦及物之道愈以远乎?”韩愈的转向,实际是针对当时浮夸雕饰的文风而来的,但“取乎内”的观点,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学表现对外在“人伦道统”的疏离。宋代之后的欧阳修、苏洵等人,也都继承了韩愈的这个观点,其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空洞无味的唱和性创作,目的在于将内容重新注入诗文的表达。这些所谓“内容”,其实多半还是儒学人伦传统的一种重新的发现和继承,但是这种“向内转”的转向,其实还是为“情”的浮现提供了契机,感受的抒发和既定认知系统在此也有了一种隐隐的剥离,这种“情”也因此开始指向了一些人伦之外的东西而变得更贴切,也更加复杂,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但这样又会带出下一个问题,既然偏离了儒家的人伦认知传统,这种“情”又从何而来,指向何处?

我们不妨在此再迂回一下表达,从另外一个问题入手解释。关于宋代文章,很多学者都把它们解释为是儒、释、道三家融通的结果,其中邓广铭先生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宋学又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摄取的一个产物。他们从佛、道两家所摄取的,笼统说来是偏重在义理方面和心性修养方面的一些东西,而对儒家的主张一直坚守不变的,则是那个经世致用的原则”⑥。这种论述是源头性的,儒、释、道的确是北宋时期所盛行的三种认知的范式,苏轼是宋代人,照理说其文章也当然可以用此类解释,既非儒,那么一定是释家和道家的综合体了。但这样做却未免有以源头肢解苏轼之嫌,也将其特点简单化了,把“闲”的心情和所描述的空灵的风景结合起来看,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韵味实际上更加复杂,远非儒、释、道三者可以做单一解释的。如上文讲,儒家学说以人伦为认知旨归,它其中所蕴含的风景是附庸性或说是比兴性质的,故较为单薄,可见于《诗经》;道家理论中的风景其实等同于“自然”,“自然”又与其核心“道”息息相关,于是这些风景的色调多为恬静,呼唤人丧心而融于物,故这种融合是去情化的过程,有风景却没有“闲”情,可见于谢灵运的山水诗;释家多求空静,与内心相关,但苏轼和它的区别是“空”与“实”的区别,他所描述的是心情下的实景而非一个空灵化的境界,这种比较可鉴于其和王维诗歌的差异。由此可见,苏轼笔下的风景远非三家的解释所能概括,它可能来源于三家,却又别于此三家,或者说局限于此三家。承接上文问题,可看出苏轼的创作继承了韩柳、欧阳修等人“向内转”的传统,却又不能单以儒、释、道三家做单一解释,那么他的“情”又该做如何理解?回到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段景色的描写未见任何有情感指向作用的形容词,事实上,在相似的时间里,苏轼这类描写并不是唯一,在《后赤壁赋》(元丰五年)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景描写,感到类似之情。较之亦是同时期的《前赤壁赋》(元丰五年)中“苏子楸然”,《临江仙?夜归临皋》(元丰五年)中“常恨此身非吾有”这类以情衬情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失落和安慰交织的情感,这当然与当时苏轼的罢黜经验有关,其个体的意义已经不能认同于原有的认知范式,失落的境遇和这些认知范式所指向的目标构成了张力。经世济世的儒家承诺已经变得虚幻,亲友离世的打击也让他的情感离于道家和释家“忘我”和“虚空”的承诺,其意义不在于认同三家的认知范式,因为一旦认同,其意义都不会是“闲”,也不会发现如此的风景。换句话说,也正是穿越了这些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风景的独特性意义才会显现了出来。

所谓穿越,即在认知的前提下做到有意识的疏离,实际上,认同于任何一种单一的认知范式,所表达的情感都将是单薄的,也不会创造出内涵丰富的风景。只有从这类认知范式中跳出,去在另外的未知纬度中重新获得认同,才会有不同的意义发现,因为未知总会与混沌和丰富相连,照此说来,其实穿越也是一种突破认知中介,寻找另一种认同方式的尝试。那么既然穿越了儒、释、道三家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的“情”又归向何处呢?笔者认为,这种“情”源自于他对其生活世界的照面。届时任何的认知范式,包括儒释道三家,都有一套稳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其意义都源自于一套清晰的区分方式,无论是善恶之别,天道人道之分,还是空执之离,它们都构成了认知的中介。苏轼的贡献,就在于对这种中介的穿越,突破了一系列清晰的划分,重新从外部的生活世界中直接触动物我交流的情感。这种情感不需要任何中介的介入,故才更有可能能够以真动人,它很模糊,很少有区分和刻意承载什么,却往往能包容更广阔的意义。苏轼的穿越源自于其境遇的独特,更是其生命哲学的构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其认知中表达什么抱负和希望的因子淡化了许多,甚至因幻想破灭而造成的失落感也退化了,留下的只有个体对外在生活世界的直接沟通,在这种沟通中获得朦胧的意义感,文字也随即退化为对这种感觉的描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论及苏轼的创作风格时,曾有精辟的论述:“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⑦,此论可谓是得苏轼创作之要领。

把这种风景放置入历史纵轴中来看,或许会更加清晰地看见这个生活世界的魅力。古文运动中,韩欧之变在于将感知的方式向内转,促进了文学与道统的分离,但其终极指向还是在于既定的儒学认知范式,求天道以闻达,这也是朱熹批评苏轼,却对韩欧二人有所保留的原因。而苏轼的意义,正在于在继承了这种“向内转”的趋势下,促进了文学与个人的分离,个人至此成了一个不依赖于既定认知,裸感受生活世界的个体。风景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被剥离出的个体面对浑沌的生活世界的惊奇感,这种感觉因不指向任何特定的东西,故而其“情”亦是极具包容性的,也更加的瑰丽。苏轼的意义,也莫过于对这种生活世界意义的发现,这种发现对后世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明代公安三袁所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论,其直接的理论来源,也在于苏轼。

注释:

①日期材料皆引自曾枣庄,吴洪泽著,《宋代文学编年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796-826页。

②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③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④朱熹著,《论文上》,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9页。

⑤朱熹著,《中庸一》,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二,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6页。

⑥邓广铭著,《邓广铭治史从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3

一、生命意识起点:流放文人的悲情之歌

本文首句点出所写时间为宋神宗“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四年前,苏轼在湖州任职才两个多月,就遭到了御史李定的诽谤。在这场“乌台诗案”中,苏遭到了李的大肆污蔑,以讽刺新法为罪名锒铛入狱。好不容易获释出狱,却又被贬任团练副使,且有职无权。政治上的不得志让他心灰意懒,只能经常在公余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并聊以打发时间。

苏轼以儒家的“德、言、功”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常人,他注重修身立德,每日省身行善,力争成为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作为一个文豪,他注重著书立言,其诗词文章兼备万世流芳的文采和千古睿智的理趣,成为传世之作;作为一个政客,他注重功德功业,拯民于难,安民有道。这“三立”的标准极高,苏轼追求了一生,在“立言”“立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立功”却成为他心中的隐痛。

当苏轼初入官场时,满怀着建功立业的理想,政绩也可圈可点。在他原有的思想体系中,国家即是一个君主圣明、官臣勤政的大生命体,自己乃至人民生命的一切属性都体现在国家的生命中。可现实却是官场豺狼当道,国家非但不是和自己血肉相连的大生命,而且对自己只有残酷的排挤、打压与摧残。在本文所记叙的夜里,苏轼本“解衣欲睡”,但可以想象那种执著自我理想、孤军奋战的寂寞是多么让他难以成眠。因此当“月色入户”,遥望日月星辰,感受清风百草,他更感到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孤独。那份“起行”的“欣然”不过是对于自身流放悲情的一份排遣。

二、生命意识表现:醉心自然的解脱之法

佛教认为“烦恼”乃是人生痛苦最根本的原因,亦即总根源。这个根源在佛教教义中为“缠”,即具有缠绕、纠缠的意思,它时时刻刻缠绕在你的心头,让你时时刻刻不得安宁。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此的解脱之法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世俗尘杂,纷纷扰扰,苏轼也试图在山水中寻找般若境界里那“空寂静净”的世界,希望通过欣赏山水的闲情来消除萦绕在他心头的忧愁苦闷。月色宜人可爱,清夜幽静安闲,此情此景岂可一人独享?然“念无与为乐者”,既有和超脱旷达,又委婉含蓄地流露出其在闲居生活中自我排遣寂寞的心境。在这种情绪下,他想到了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亦是小官,然而心胸坦然、从容自适,初时曾寓居承天寺,因c苏轼心境相同,结为莫逆之交,感情甚笃。苏轼此次来访,见对方“未寝”,便相约散步。在好友的陪伴下,其心情逐渐由孤寂无聊转为愉悦兴奋。

随后18字的“庭下”之景,凝练而不简陋,简约而见深细,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风清如水、倩影摇曳的怡人雅景――那“积水空明”是清澈透明的庭下月光,那“藻荇交横”是潇洒飘逸的竹柏雅影,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好一份幽静清隽的意境。就在这月夜人间,他“应目会心”,忘了世俗的千般痛苦、万种烦恼,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可谓绘形绘色、情思相寄、得观自在。

三、生命意识完善:向死而生的闲人之感

苏轼以恬淡宁静的心情醉心地欣赏着月色,他在赏月中体味、思索人生,不知不觉思想和感情得到了升华,在宁静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处境,极其自然地发出了“何夜”“何处”深深的感慨。这自问自答里,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显示出了生命意识的完善。

万里投荒、九死一生的仕途终究让苏轼看清了生命的底牌。因为贬逐,他变成了一个“闲人”――虽然没有建功立业、为民请命的机会,但却拥有闲适欣赏月夜、松柏的平和心境;虽然箪食瓢饮、蔽衣茅屋,却有尽历忧患而眼界开阔的升华境界和对尘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独到感悟;虽然没有居庙堂之高的政治荣耀,却有思想的高境和文学的颠峰。有句话叫“向死而生”,苏轼正是从贬逐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完善,从而唤起生命的自觉与自为。这份贬逐心态无疑是他生命乐章的强音与文化人格的脉搏。生命意识的完善反映在这里就是“闲人”的情感,因为情感才是个体生命的具体表现,是生命的内在质素。

《记承天寺夜游》寥寥84字,我们却可以看见“闲人”苏轼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精神排山倒海而来。这份“理趣”在当今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网络社会中,能引导学生从景物之美挖掘出人格之美的价值观念,拥有兀傲雄强而又平和静定的生命意识。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4

参与本次“好客山东贺年会海外摄影家拍山东”的 5位专业摄影师是由美国加州JSSCC(济南―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友好城市协会)全州海选后,在200多位报名参赛的摄影师中确定的最终人选。几位摄影家在美国摄影界享有盛名,广受世界各地摄影组织的邀请并拍摄过许多全球著名事件,尤其是Scot Christopher Benton和Liza Ann Gershman两位摄影师,对风光摄影与人文摄影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并多次在全球媒体上发表和出版。他们此程来到山东采风,为的就是用自己的视角,来记录中国的春节文化和山东的好客文化。

第一站:济南

时间:2月18日-19日

关键字:泉城济南 佛光山色

农历大年十一,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5位摄影师抵达济南。首站是泉城之行,他们首先来到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和山东众多知名摄影家一起开启了“好客山东贺年会海外摄影家拍山东”的行程拍摄。

明湖荡漾,享半城碧波

大明湖乃繁华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闻名遐迩,游客众多,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两百万人次,在济南诸公园中最多。大明湖历史悠久,景色秀美,名胜古迹周匝其间,湖畔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多处名胜古迹,漫步其中的摄影师们对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纷纷感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趵突蒸腾,观“第一泉”胜景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

19日上午,摄影大师团首先来到有着“天下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恰逢趵突泉花灯节之际,虽然是白天,前来观赏花灯的游人依然如织。趵突泉花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办,持续一个月,已成为泉城文化品牌和冬季旅游主打项目,有“不到趵突泉观灯不算过年”之说。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泉池幽深、波光粼粼,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一侧的大戏台上演的精彩戏曲,吸引了海外摄影师的目光。身着传统戏曲服装的表演者轮番登台,伴随着现场演奏的乐器声,表演各自拿手的曲目,引得台下叫好声不断。摄影师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争相记录山东贺年会的精彩。

海外摄影师Liza Gershman对山东有一份独特的喜爱,特别是山东的民俗文化。在拍摄期间,她将更多的将镜头对准了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在接受采访时,她再次表达了对山东的喜爱,她谈到,山东的好客文化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泉城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佛光山色,赏千佛山风光

午饭过后,海外摄影师一行来到另一泉城名胜――千佛山。千佛山古称历山,“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山路边走边拍,摄影家们登上历下亭,来到著名香火胜地兴国禅寺。寺门朝西,上额刻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兴国禅寺”四字。楹联石刻:“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东侧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和多尊罗汉。美国摄影家们对这里的风光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赞叹不已,纷纷表示希望自己能再来山东。

第二站:曲阜

时间:2月20日

关键字:三孔 儒家文化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月20日,参加“好客山东贺年会海外摄影家拍山东”的摄影家们暂时告别泉城济南,来到了孔子之乡曲阜,近距离游览孔府、孔庙、孔林,近距离感受儒家文化经典,体验山东好客文化精髓。

漫步孔庙,

国际大师与至圣先师穿越相会

伴着晨间下起的小雪,海外摄影家一行首先来到“三孔”之一的孔庙。虽然天气寒冷,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摄影家们的满满热情。曲阜孔庙是祭祀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本庙,又称“阙里至圣庙”,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沿主线路前行,摄影家们依次参观了孔庙的石碑与奇树,为孔庙的恢弘气势所折服。来到杏坛,恰逢祭孔仪式的举行,一字排开的表演嘉宾伴随着乐声,拾级而上,向至圣先师行礼叩拜。观礼后,摄影家Danny Paul Rabalais对孔子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是华夏礼仪之邦,而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更是将孔子的儒家文化进一步发扬,他很荣幸能够近距离观赏、拍摄这样的特色仪式。祭孔仪式后,美国摄影家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纷纷穿上中国古代特色服装,体验了“穿越”之乐。

孔林穿行,世界最大的家族陵园

午餐后稍事休息,一行人来到孔林。曲阜历史悠久,碑刻文物资源丰富,保存有历代碑刻多达6000余块,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乘坐景区车辆沿环林路缓缓前行,“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如今,孔林内现已有树木10万多株。相传孔子去世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经过孔子墓甬道,来到孔子墓前,孔子墓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墓前有二石碑,前为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所立,黄养正书,后为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衬梗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

“天下第一家”,留下珍贵的足迹

离开孔林,摄影家们来到孔府。孔府世世代代以来,不仅延续着圣人的血脉,同时也传承着儒家的学说。现有规模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一场大火把孔府的内宅一扫而光,因此留下的明代原物主要是内宅以外的部分建筑物,孔府占地面积达约180亩,各类建筑463间。府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封建贵族庄园,号称“天下第一家”, 亦是每一位来曲阜旅游的人必到的目的地之一。

在短暂的时间内,来自海外的摄影家们虽然无法窥其全貌,将每一座院落的故事仔细聆听,但仍怀着内心的敬意,用镜头记录了孔府的点滴。

第三站:长清

时间:2月21日

关键字:灵岩寺 佛教圣地

2月21日清晨,海外摄影大师一行悄然告别了至圣故里曲阜,踏上了去往灵岩寺的道路,感受千年古刹、佛教圣地的别样魅力。

灵岩寺,名刹净身心,肃穆凝重

从曲阜到济南灵岩寺,舟车劳顿并未能阻挡摄影大师们的热情,刚下车他们就被秀丽的山峰所吸引,情不自禁地纷纷按动快门。恰逢新年祈福活动时期,虽然天气有些寒冷,可依然有很多游人前来参拜祈福,游览佛教圣地。此情此景深深地吸引了摄影师们的目光,摄影师Steven Richard Grove将镜头对准了前来参拜祈福的人群,他说中国的佛学文化博大精深,能够有幸在中国的春节来到这里,感受佛学的魅力,他深感荣幸。

拾级而上,穿过名胜辟支塔,不远处就是墓塔林。这里是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墓塔旁通常有墓碑,记载着高僧的经历,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看到此情此景,May Trang Grove跟记者说,好像在电影《少林寺》中看到过,非常震撼。

第四站:周村

时间:2月21日―22日上午

关键字:周村 天下第一村

21日,用过午餐后,海外摄影师一行踏上了奔赴淄博周村古商城的道路。车子还没有入周村,就已经被导航导到了偏路,纳闷之际,发现正阳路已被封道。原来在大街上,有传统的周村芯子表演,因游客过多,当地政府为了保证行人安全不得已才封路。尽管绕路,大家还是很兴奋。办理入住之后,一行人快速来到周村古商城大街。

周村古商城,原汁原味中国年

周村古商城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历经数百年风雨,这里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元宵节期间,不来周村不知道这里的热闹,一进入景区就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画糖人、拉洋片等各色有意思的传统项目。这让Liza Ann Gershman表现的十分兴奋,只见她手中相机的快门几乎没有停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自己非常喜欢这种人多热闹的活动,这让她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中国年的味道。

大街大集,看周村大戏

农历正月十五早晨, 品尝过美味的元宵之后,海外摄影家一行继续来到周村大街,感受元宵大戏的魅力。“民俗闹元宵”是这个“百年商埠”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形态。现场5000余名民间艺人组成了20余支民俗扮玩队伍,联合为观众献上一道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见到此情此景,海外摄影家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拍摄难得的特色活动。摄影家Steven Richard Grove兴致勃勃地参与进了民间艺人的表演团队之中,拿起道具,与表演者一起舞起来,吹起来,嗨起来。

第五站:济南

时间:2月22日下午

关键词:大师面对面 元宵花灯

在古城周村感受了“民俗闹元宵”的节日氛围后,海外摄影师下午返回美丽的泉城拍摄夜景,并与国内优秀摄影师们一起参加了摄影交流座谈会。

摄影大师面对面,文化碰撞火花四溅

交流会上,海外摄影家们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参加本次“好客山东贺年会海外摄影家拍山东”活动的感受,并向大家展示了拍摄到的优秀作品。他们表示很荣幸能够有机会来到中国,来到山东,在新年期间拍摄如此有特色的民俗活动。Scot Christopher Benton特别谈到了山东的好客文化,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却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山东人民的热情好客。

参会嘉宾一一分享了自己的摄影理念,并就摄影作品的拍摄技巧与手法展开了愉快而又积极的讨论,座谈会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之下,产生了奇妙的火花。

夜拍泉城,元宵花灯绚烂夺目

座谈会后,海外摄影家一行选择外出拍摄泉城夜景,在元宵节的晚上,感受中国元宵花灯的魅力。沿黑虎泉边行走,途径解放阁、宽厚里。夜幕下的解放阁在周边千余盏彩灯的辉映下,犹如披上了金色外衣,与远处升起的节日烟花交相辉映。见到此情此景,摄影师Liza Ann Gershman兴奋地向记者表示,烟花是她最爱的景象之一,很高兴能在这里看到烟花,与中国人民共度元宵佳节。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5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语文课本中一些古诗文名篇都是在作者受到挫折打击、贬官之后所作,而且这些文章有些共同特点,现把它们例举如下: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白居易的《琵琶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刘禹锡的《陋室铭》、《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独酌》,白居易的贬谪诗《琵琶行》、《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离别》、《观刈麦》,柳宗元的《江雪》、《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柳宗元《黔之驴》,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闺怨》、《捕蛇者说》,韩愈《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王维《使至塞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陆游《游山西村》,陶渊明《桃花源记》、《饮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这些文章都是作者被官场放逐,寄情于山水后,写下的名篇,笔者姑且也称其为“贬官文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这些贬官文学,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老师们都作为重点篇目教学,那么怎样依据贬官文学的特点,准确把握这些古诗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恰当预设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教学时的实践及拙见:

一、重视诵读,以诵促悟

上面例举的篇目,都是散见在初中各册语文课本里的,都是曾经遭受贬谪的文化名人在被贬期间所写。没有它们,文学的花园里就少了一朵朵奇葩。要对这些文章有深入的理解,深情并茂的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诵读作品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诵读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唤醒平面的文本,复苏立体的灵魂,创造性地再现作品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性情,实现学生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例如教《琵琶行》时,为了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首先在悠扬的琵琶古乐的背景音乐中,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诵读来演绎被贬后的白居易在秋风萧瑟、秋月朗照、枫叶荻花颤动的浔阳江边所抒写的千古绝唱《琵琶行》。学生被倾情的诵读深深触动,进而感动、沉醉,深入作品,悲诗人离别之愁,悲音乐所抒情感之苦,悲弹奏音乐的琵琶女身世之惨。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读,可独读,可两三人读,也可一小组同读,通过老师同学的读,为后面情感主旨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重视文本背景的介绍,知人论世

贬官文学的出现,有其现实成因、思想成因和文化成因,它们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综合作用的。被贬的诗人,由于他们被贬的原因、次数、人格修养等的不同,他们的文章所反映出的心情,以及表现心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加之这些贬官文学的创作年代离我们已很遥远,如果没有创作背景的介绍,不能依人而论,那么学生对作品里面的情感和句意的理解就会有困难,所以背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知人论世是不可缺的。

例如柳宗元在《独钓寒江雪》中,融入了他的孤独、凄凉;在“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融入了他被贬后的种种情感,内心的凄凉等,突出了贬官们的灵魂。所以笔者在教授时,先出示文章背景及作者当时的境况,让学生结合背景及作者简介去读翻译,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入。再例如,笔者在教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时,先要求学生查找了解其写作背景——作者受挫、贬官的原因,在上课时让学生先展示他们查找的结果,然后笔者做补充解释,并用大屏幕对苏轼被贬后的心路历程做简单的介绍,通过背景和心路历程的介绍,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重视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贬谪对于一个官员而言是政治前途的大挫折,但是这种逆境却可以锤炼一个人的意志。一些贬官就是在这种逆境中不断努力奋发有为的。例如苏轼在被贬至黄州五年时,仍继续关心国家大事,且闭门思过寻找出路。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谪居十年处于逆境之中没有消极沉沦,反而开始了他一生中辉煌的创作时期,他写诗抒发自己的孤寂苦闷之情如《江雪》,他写《捕蛇者说》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韩愈,二十九岁登上仕途,其间有两次因上书皇帝提意见被罢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往潮州,行至蓝田时他的侄孙韩湘前来送行时,特作此诗。本诗把朝廷的腐败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相结合,表现了诗人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决心和勇气。课本中所选的贬官文学的作者,他们虽有贬谪的困苦、失意的牢骚,但却轻易不沮丧、不悲观、不沉沦,仍然试图舒眉一搏,对前途保持着乐观的向往。这些积极乐观的精神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老师在教授时,一定要把教学与传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以提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实现新课改中提出的“四维”目标。

四、重视归纳课本中贬官文学的共性,使教学事半功倍

初中课本中的贬官文学有一个共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学中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以一担十的效果。通过这些年对这些文章的教学,笔者觉得它们有以下共性:

(一)贬官文学成就了中国的酒文化。贬官大都爱酒,欧阳修与民同乐喝醉酒,陶潜有诗名《饮酒》,李白有《独酌》。他们构建了独特的酒文化,借酒浇愁是贬官文化的前身,而酒后之言也成了他们一吐真言的最佳之径,让他们虽被贬了官,却成了名。

(二)山、水、田、园、月、路等自然风物成了写作的对象,寄托情感的媒介。正如苏轼说的那样,清风、明月人皆有之,你皇上有天下、有特权、而贬官们有清风明月、有山水园林。政事、国事不如我所愿了,大自然却与我共享,因而寄情山水,也就是必然的选择。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水,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离别》的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的月,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声等。初中课本中贬官文学里的这些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如月代表思念,田园代表一种理想和生活态度等。

(三)官贬而心更旷达,志更高远。贬了官却淡忘不了他们的追求。范仲淹被贬之后,借《岳阳楼记》写出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为己忧的超脱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欧阳修借《醉翁亭记》表达了与民同乐的理想。苏轼借《水调歌头》抒发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哲思,并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通过引导归纳,让学生养成自觉总结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在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巧妙突破

课本中的贬官文学,由于题材、写作时间、背景、作者被贬的遭际等不同,因此教学时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巧妙突破,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柳宗元的《江雪》时,引导学生抓住“独”字,体会作者营造的意境,这一意境所反映的作者心情,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主旨。再如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抓住一个“闲”字,结合文本创设“明月入户”“欣然起行”“寻怀民赏月”“庭下赏月”“月下抒怀”等意境,并结合乌台诗案及张怀民的资料让学生去体会描述,这样承天寺的明月、苏轼被贬的闲人形象、诗中要表达的旷达情怀就潜移默化地走入了学生的心灵。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6

陋室铭有文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佛山就是这样一座有山有水、有“神仙”、有“龙”的历史文化名山。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成为享誉遐迩的风景丛林和旅游胜地,尤其是德化寺这座处于名山的百年古刹,具有鲜明的“三教合一”宗教特色,宗教文化积淀极其丰厚,成为川东北最具影响的冥思古刹。蒋佛爷祠堂,张扬着传统的家族家祠文化。玉佛寺,为川东一带唯一的“二僧”庙,全国罕见。真佛山的寺庙及牌坊等建筑古朴大气,建筑上的雕刻、绘画极其传神,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绘画和书法研究价值,对联立意深刻多样,充分体现了真佛山“三教合一”特色。近期开发且多有争议的景区问道苑、访儒阁、爱情石等建筑虽雄伟高大、精美绝伦,但被暂且搁置,批评者多因其缺乏历史根据,没有历史渊源,强行附会“三教合一”的宗教与信仰认为其不伦不类,败坏真佛山整体形象。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真佛山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显示了真佛山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研究、继承、开发、发展、应用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有效的科学探索与合理的旅游开发之路上,对真佛山的文化遗产展开历史调研显得意义十分重大。真佛山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只有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科学性、继承性等文本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风景和历史文化的需求者,价值越高,吸引力越人,从而带动福善地区旅游业的发达,推动福善经济更上新台阶,这也是遗产的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系统效应。

一、佛、道、儒三教共存的历史演义

据《达县志》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始建关帝庙(即现“文武殿”所处位置)。道光六年(1826年),景市岩峰沟人蒋成寿在此落发修行,顺应唐宋以降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大趋势,开“忠孝善”法门,创“青云派”,开始弘扬佛法和收徒传道。道光九年(1829年),绥定知府(今达州市)孙益廷题“真佛山”三字匾额悬挂于山门,随后僧众和信徒将关帝庙改名为“德化寺”。以儒道教的“忠孝”为主线,把佛教的向善、儒家伦理文化对世俗血缘亲情的主张、道教的崇尚自然等文化精髓思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孝、善、忠、仁、义、礼、信”等三教合一的理论根据及信念源泉,把佛教《达摩血脉论》的宗旨“三界混起,同归一心”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形成独特的三教合一的自传体系和完备的组织体系,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特殊宗教思维范式,其弘扬的孝、善法门,在宗教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其经典文献有《六十真言》、《西衲经》、《佛说慈悲经》,全部用浅显韵语写成,融孝善思想于佛理之中,主要以佛教信仰和神话渲染的方式,记述“青云派”佛教创教经过,宣扬孝善思想,劝人自净其心,从善弃恶,严守教戒;强调只有忏悔免罪、洁身净口、孝顺父母才能能获得儒释道三教神灵的指引,增寿延福,获得正道,具有宗教的出世性与伦理的入世性等双重特征。

现如今景区核心区主要包括德化寺、玉佛寺、访儒阁、问道苑、蒋佛爷祠堂、燕虎则烈士墓、佛缘广场等,总数多达40余个。德化寺所供神灵儒释道杂糅,处于“佛中有道、佛中有儒”的状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寺庙,正如《佛说慈悲经》中最后一句“儒释道德众像多,普同供养都落坐”,体现了三教同奉的特点,揭示了真佛山在神灵供奉上以儒家宗法信仰和孝善观念为核心,糅合佛道两教神灵形象,并将世俗人物神化的民俗信仰格局。问道苑、访儒阁集中展示道家和儒家文化精髓,与德化寺一道组成“三教文化体验区”。蒋佛爷祠堂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蒋佛爷的家祠,全方位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家祠文化。玉佛寺是真佛山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距核心景区约4公里,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出生之地和墓藏之地,寺内两座墓塔国内罕见,高者20层,高42米多,是蒋佛爷的肉身塔。低者18层,高31米多,是其大徒弟的陵墓,两塔建筑雕刻精湛绝伦。真佛山三殿建筑,是川东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寺庙,建筑艺术、建筑风格,以及寺内的雕塑艺术,都是川东地区绝无仅有的,是一座艺术宝库。在全川的寺庙中,也是建筑艺术最特别的寺庙之一。

二、真佛山的旅游现状分析

据在2012-2013年度五一和国庆旅游旺季期间对真佛山的游人人数变化情况调研显示,去真佛山旅游的本市人多,外市人少;生游客多,回头游客少;散游客多,组团游客少;烧香的游客多,观光的游客少;游览时间的季节性强,缺乏可供长年游览的项目。大多游者感觉除烧香之外,可供游览、休闲、洗浴、嬉戏、娱乐的地方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游览的配套设施了。政府对真佛山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于观光旅游、寻踪揽胜的层面,对宗教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开发层次较低,缺乏专业的开发眼光,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特色产品。此种局面造成了真佛山旅游开发三方面的困境:

第一,旅游开发中存在封建迷信项目占多数。德化寺各个殿中及门前全都供奉香炉蜡台,有的大殿甚至在正殿及左右偏殿都供奉有神灵,供游人参拜神佛,香案正前方无一例外都设有功德箱,在香烟缭绕之中,静静地立着,颇有一副冷眼看众生的神佛之相。正殿旁还设有抽签算卦的用具以及能说会道的占卜僧人,助虔诚者询问解疑自身的前世今生。虽说这是寺庙的特色,但建设太多就有点过犹不及,泛滥成灾了,让游人感觉沉闷呆板,单调乏味,影响游人兴致,导致非信教游客逗留时间短,回游率低。德化寺门前修建的“孝善梯”长大60余米,两侧石栏上雕刻了前世今生因果关系的宗教说教,一些因果关系的宗教说教封建迷信性强,消极愚昧,尤其对个别身体、生理或者心理存在缺陷的游人有歧视、不尊和嘲讽之嫌疑,令游人观赏时心情不爽,产生懊恼之情绪。究其原因,真佛山旅游开发中宣扬的“三教合一”文化或者“孝善文化”未能客观准确反映真佛山的本质属性,只是停留在烧香拜佛层面,从结果上宣扬真佛山的宗教义理,未能对真佛山的宗教旅游开发给予本质性的明确肯定。

第二,旅游开发之中存在旅游配套设施不全,缺乏旅游文化情景体验休闲项目。真佛山庙会期间积极吸引川东北附近区县及周边省市各阶层的人士积极参与,往往数万人云集真佛山烧香还愿、祈神拜佛、观看热闹、旅游观光。庙会后,人走茶凉,门前罗雀。平时游览真佛山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完全可以搞定,其项目仅有还板凳愿、喝“圣水”、摸“福”字、拴树腰等地方宗教民俗活动可以常年不衰的举办,像唱戏、杂耍等民俗活动时间性强,仅仅是庙会时才有的,平时几乎看不到,甚至在十一国庆节的时候也没有。真佛山旅游开发者应关注现代游客对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利用宗教仪式、宗教杂技、庙会文化、川东民俗等反映川东居民经济、娱乐生活、重要风俗的传统元素,创设具有川东文化内涵、特色及品位的互动式、旅游文化情景体验项目来吸引游客,这种项目的开发对旅游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延续庙会的影响,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增加旅游的情趣。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川东民俗和民风,体验川东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增进对四川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真佛山缺乏白天可以集购物、游览、美食、娱乐为一体的休闲体验项目。夜间可供游人们洗浴、娱乐、美食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这段时间是人们休闲频率最高的闲暇时段,真佛山本身存在开发晚间休闲娱乐的良好条件,如日月湖的夜景如若开发出来,将十分靓丽,这种景象资源在其他城市十分稀缺的。

第三,景区设置太过呆板,牵强附会得多。依托真佛山的影响,将“三教合一”进行机械化和功利化的理解,强行附会“三教合一”的建筑与信仰布局,花费巨额资金打造了的体现道家文化的问道苑和体现儒家文化的访儒阁景区。进景区一看,仅仅是修建了几处房子,挂了一副门牌和几副门联,里面弄了几处神灵塑像,问道苑门外地板砖被铺成“”阴阳八卦图案;山门外景观标识“三教合一”的徽标等设计缺乏历史感和人文内涵,有生搬硬套之感,也没有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互动项目及相关的旅游辅助设施;寺庙内香炉包新雕刻的二十四忠孝图及图文解说的等有糅合道教太极图、寿字、及佛教成“”字样的装饰纹设计,虽在风格设计方面有所突破,但给人的感觉是“新瓶装旧酒”,太过牵强附会。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愚昧不化,有碍观瞻,浅陋庸俗,反映出真佛山景区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僵化、呆板、庸俗和浅陋的不足,难以充分扩大宣传的空间,对游客的吸引力微乎其微,这也是游客回游率低的主要因素。

第四,景区的游览路线太过单一。景区游览只有两条路线,一种是坐游览车,另一种是爬山,两种线路之间没有交叉,一旦选择了,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不能换乘。坐游览车上山,速度快,省时省力,10多分钟就能到达山顶,但沿途不能停息,优美的风景瞬间流过,没有时间慢慢品赏,更没有办法拍照。自己走路游览,登山的路程相当的长且陡峭,速度慢,费时费力,不安全。到达山顶往往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够上山,这种方式只适合身体好、体力好的年轻人游览,但沿途可以慢慢的欣赏风景,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尤其结伴或者组团旅游,更是可以边走边玩边欣赏边交流,边拍照片,相互评点风景照的独特之处,点评游玩项目与其他地方类似项目的不同之处,具有怎样独到的趣味性及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