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范例6篇

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

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范文1

【三级】 常德科培 谌苏杰

我的梦想是当宇航员。因为我看见2008年神州7号三名宇航员到太空探索奥秘,我也想到太空去探索奥秘。

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我将去太空看一看宇宙是什么样子,到底有多大。

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我将到火星上去看一看上面到底有没有生命。

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我将到月空上去行走,试试在月空行走是不是很吃力,如果走太急了是不是很容易飞起来。

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我要到月球上面去,看一看月球上到底有没有嫦娥姐姐和玉兔。

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我将到木星上面去看一看,30亿年后木星到底会不会变成另一个太阳。

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我要到宇宙中去看一看星星会不会相撞,星星和星星的距离有多远。

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我将坐神州八号去宇宙探索很多奥秘。

如果我是一名优秀出色的宇航员,我要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接到宇宙去生活,也要他们开开眼界,宇宙可是个美丽的地方。

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范文2

“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令国人无比自豪的光辉成就。要问“两弹一星”具体指的是什么,许多人都回答说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我国最初是将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称为“两弹一星”,后来改成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核弹不仅包括原子弹和氢弹,还包括中子弹。中子弹亦称加强辐射弹,是一种在氢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威力为千吨级的小型氢弹。核弹作为威力最大的一种弹头,是战略导弹最具威慑力的战斗部。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6年10月27日,我国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进行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重量为173千克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1980年5月18日,我国洲际地对地导弹全程试验成功。1982年10月12日,我国潜艇水下发射潜对地导弹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随后,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多种多样的战术和战略导弹武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还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并发射了多颗人造卫星。这些重大尖端技术成果,不仅加速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带动了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它对外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宇航员和航天员称谓应该用哪个?

宇航员和航天员都是指曾经到达太空工作的人员,载人航天需要人工操作的任务都是由他们完成的。这两个称谓媒体上都有用到,但我国航天界专业人士都用航天员这一称谓,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段渊源呢。 中国第一枚导弹

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宇宙航行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太阳系内的活动,叫航天;第二阶段是离开太阳系到银河系乃至河外星系的活动,叫航宇。航宇是从航海、航空、航天推出来的。现在的载人飞天活动,最远就是登陆月球,本世纪30年代才能飞往火星,飞向更远行星的计划尚未提出,更不要说冥王星这样的矮行星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只能在太阳系内遨游,故而我国航天界将乘坐载人航天器飞天的人都称为航天员。

正如钱学森所说,“人类并不局限于航天,将来还会发展到航宇。”到那时,乘坐载人航宇器到太阳系以外天体或恒星际甚至银河系外遨游的人就被称为航宇员了。当然,航宇不是近阶段空间技术所能胜任的,现代火箭的速度太慢,需要提高航行速度,研制成功光子火箭,以光速或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才行。这还需要科学技术经过若干次大的飞跃才能达到,但人类会朝航宇目标不断进取的。

美国载人登月是真是假?

一些人认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多次发射载人飞船登月并返回地球是不可能的,并列举了几条理由,认为当时达不到这样高的技术水平。

实际上,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争先恐后地向太空进军,有力地推动了空间科技的发展。苏联也制订了发射载人飞船登月计划,只是由于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失败,故而未能实现。即便如此,苏联还是发射了多个无人探月器,并有三个落月器采回320克样品。美国则凭借土星五号三级液体运载火箭,把阿波罗载人飞船送上了月球。土星五号火箭高85米,最大直径为10.1米,可把127吨重的航天器送入近地轨道,能把50吨重的飞船送入奔月轨道,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投入使用的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范文3

乐豆们!注意了!超级有才无敌的炫炫趣味讲堂等你举手提问,你有什么怪异的疑惑,你有什么大胆的假设,以及五花八门的什么什么……的什么,统统问我小炫好了,包你满意!

及时来信来函,把你的问题写清楚,被小炫选中的有趣问题,不但免费解答,还有精美礼品相送呢!邮件请至:。你,说的就是你,还等什么,大脑快冒泡,下一个就是你!

经典倒写西游记

如来派师徒四人与八部天龙小白龙去东土大唐传教,在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妖怪,打来打去发现他们都是有后台的,无论怎么作恶都不受惩罚。

八戒和沙僧觉得太黑暗了,无奈之下,一个躲进了高老庄,一个钻进了流沙河,只有悟空坚持正义一路斩妖除魔护送师傅东去传教。

结果天庭对悟空实在忍无可忍就和如来达成协议——我们可以保证唐三藏平安到长安,不过你得把孙悟空这个刺儿头给办了。

如来同意了,在一翻阴谋之下,白龙重伤坠入山涧,悟空败了,被压在了五指山下。

而唐三藏却抛弃了孙悟空,孤身来到长安,在长安传完教,被封为御弟,享受完荣华富贵,寿终正寝。

就这样过了五百年, 悟空终于从五指山下逃了出来,一声不吭,把天庭搅了个天翻地覆。

天庭无奈许诺让猪八戒化为人身,封为天蓬元帅,沙和尚封为卷帘大将,只要他们能够杀掉孙悟空。

最后的最后,因为兄弟相残而心灰意冷的悟空去寻找菩提祖师解惑,然后他封印了修为,回到花果山,陪着猴子猴孙过完了平凡的一生,最终在花果山的山顶化作了一块石。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宇航员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当宇航员的梦想,可是你知道当宇航员要符合哪些标准吗?

目前,我国选拔宇航员的过程包括医学检查、心理测试和航天环境耐受能力检查。

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范文4

1 赫尔墨斯号飞船逃离火星及折回救援马可的飞行过程物理分析

赫尔墨斯号载着五位宇航员,脱离火星飞向地球,在接近地球的时候,决定返回火星救援马可,最终成功救出马克,并顺利第二次返回地球.其救援飞行过程如图1所示:

火星未发生灾难前,飞船利用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原理,环绕火星飞行.

发生灾难后,其中五名宇航员乘坐火星上的返回舱,并将其加速到火星第一宇宙速度,在环星轨道A处和飞船对接,宇航员进入飞船避难,马可一人被丢在火星.

然后,飞船加速到火星第二宇宙速度,该过程由于动量守恒原理,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在环星轨道B处飞船脱离火星引力进入返回地球轨道,依靠惯性飞向地球(太空阻力约为零).

飞船在途中C处获知了马可还活着的消息,但当时飞船正在按照预定轨道飞向地球,以第二宇宙速度级别远离火星,飞船上的燃料不足以支持飞船直接掉头飞火星救人.

当飞船接近地球,在D处时,恰好中国发射深空卫星的大推力火箭太阳神号已经准备好,中美联合救援,飞船上宇航员决定飞行绕过地球,折回火星救人.

飞船在E处,以火星第二宇宙速度接近地球,利用地球引力进行加速,以不低于地球第二宇宙速掠过地球.同时,地球NASA利用太阳神号将补给舱加速到和飞船相同的第二宇宙速度进行补给,否则飞船宇航员错过了补给,将无法生存.

赫尔墨斯号成功加速和补给后,在F处以地球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引力,依靠惯性(太空阻力约为零),以地球第二宇宙速度级别飞行火星.

飞船到达火星附近后,准备和马可乘坐的返回舱对接,由于的燃料不够,飞船无法减速到第一宇宙速度环绕火星飞行,所以马可必须把乘坐的返回舱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和第二宇宙速度的飞船对接,所以马可要为返回舱减重,在有限的距离内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承受了超过12个g的加速度,最后马可在M处成功获救.

飞船借火星引力掉头加速,以不低于火星第二宇宙速度,脱离火星引力,依惯性返回地球,到地球附近N处减速到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在P处被地球的引力俘获而环地飞行,在K处宇航员乘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回地面.

3 太空舱中的人工重力分析

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范文5

1991年盛大的“首届中国饮食文化国际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主持分组讨论的美籍华人汤富翔先生跟北京仿膳饭庄田经理之间发生了激烈争论,分歧在于:如今中餐重在传统,还是重在改革创新?汤先生是美国中餐业界领袖,推广中餐不遗余力,他认为必须适应时代才能生存。他对眼界未开的国内同行讲了不少海外情况。使我最感惊奇的是,几次国际奥林匹克烹饪大赛,号称“烹饪王国”的中国都名落孙山。原来评判标准根本不同,比方说,对菜品的“热量”有精确的要求,而中国大师们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卡路里”。

2002年,我有幸结识了当年参赛的中国烹饪代表团团长、上海的李耀云大师。他说,那次第十七届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是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比赛只提供电磁炉,不提供明火,理由是“明火落后”。李大师说博大精深的中餐跟西餐根本不同,后来经市长批准破例提供明火,同时也搬去大型灭火器。尽管获得的辉煌成绩令世界餐界对他刮目相看,李大师现今已是世界厨师联合会的国际评委,但回想当年还是觉得极为窝火。他说,中餐跟西餐比赛,就像让中国的太极拳参加洋人的“捣皮拳”比赛,标准就很成问题。

比国际烹饪大赛上的争执还要激烈的,是国内业界、研究圈里关于“营养和味道”的争论。每次研讨会,两派都辩论得不可开交。简单说,一派强调营养和科学,一派强调味道和艺术。这实质上是中、西两种饮食文化根本差异的反映。分析起来,对立者的观点跟出身很有关系:有餐饮业经历的研究者强调味道、强调艺术;理科出身的研究者强调营养、强调科学。我是半路闯入的,觉得两派的争论大有益处,他们各有道理。我曾建议大家都试着站在对方立场上来个换位思考。

我的兴趣很杂,艺术科学都喜欢。我的观点是必须大力强调营养和科学,中餐带着几千年积淀的很多糟粕。例如讲究吃珍禽异兽。某县拿地龙(穿山甲)招待外国投资者,洋人大怒。这是足以引起国际制裁的问题。再如由于过去国人缺乏“油水”导致中餐用油过量,连日韩等东方食客吃了都要吐。这些都是“饥饿文化”的表现,因循不改,只能丢人现眼。然而,从两派争论的展望来看,我觉得“营养派”趁上了文化全球化的强大潮流,迅速占了压倒优势,他们的烹饪借助设备比较省力,而“艺术派”依靠手工非常费心。从长远来看,文化瑰宝容易自然流失。

美食家梁实秋有个营养学家女儿

任何对立的学派都有代表人物,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派”和“艺术派”也不例外。谁有资格当“艺术派”的代表?非大美食家梁实秋先生莫属。林语堂先生也热衷于谈吃,但他总爱在吃的现象里找出点道理来。梁先生则一味沉溺在对美食的津津乐道中。

饮食文化的“科学派”,则举不出个代表人物来,因为很晚才听到重视科学的呼声。扬州商学院烹饪系的季鸿昆先生最早开设了营养学专业,但没想到培养出来的首批“营养师”竟分配不出去――星级宾馆都说用不着,只有两名毕业生在医院里找到位置。

代表人物必须是大众熟悉的。有一位美国华裔营养学家倒是可以做科学派的代表,就是梁实秋先生的女儿梁文蔷女士。她是美国“食物与营养学”教授,有几部专著,其中包括风靡华人女性世界的《曲线救美》一书。书中显示了与其父讲吃家风的密切渊源。饮食文化两大派分别由梁实秋先生和他女儿来代表,激烈的争论就会像亲情一样和谐。假设你是个顽固的“营养VS科学派”,当你否定“味道VS艺术派”时,必然会强调说“他们都是不懂营养学的老中国人”。梁文蔷教授是精通营养学的新美国人吧?她对自己的营养学立场当然无比坚定,但同时又对老爸迷恋美味的那一套非常尊重。可见,用洋人的“营养”来否定华人的“味道”,实属浅薄之见。营养、味道压根儿不属同一个范畴,就像父亲跟女儿不是同辈儿一样。

梁、林两先生都喜欢谈论“生活艺术”。林不如梁懂得吃,但更喜欢哲学的思辩。我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假设营养学家梁女士是林语堂的女儿,也许她会像林先生一样总想“在吃的现象中找出道理”,那她就不会满足于捉摸女人“曲线救美”的小事儿,而会深入一步,担当起“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这个重大的课题。

宇航员食品的周折

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科学、民主后,“科学主义”在中国日渐风行。西方人早已认识到片面强调这种“主义”的负面作用。吃的方面,科学带来的进步无法估量,但也不能完全无视人文。关于宇航员食品的认识,就提供了典型的教训。

最早研制太空食品时人们认为,太空食品要高度浓缩。这些食品应能吸食,进入肠胃后要很快被吸收,产生的残渣要尽量少,因为空间站盛放排泄物的空间十分有限。研究人员曾设想把食品制成片剂,以便宇航员随时取用,又不会影响工作。后来制出了用软管装的三道菜:蔬菜汤,肝泥,浆果汁。1961年苏联太空人季托夫首先食用了这种新食品,结果他感到头晕,营养学家断定是因为吃不饱。如今俄国的太空食品中已包括了牛舌、鲱鱼馅饼、乌克兰红菜汤、煎肉饼、鸡排、水果泥和蔬菜沙司。

美国航天局营养生物化学部的负责人斯科特・史密斯说:“在实施阿波罗空间计划时代,宇航员食用的是装在类似牙膏盒中的鸡肉色拉。今天,我们试图提供尽可能像平常食用的那种食品。” 他们报告说,宇航员在飞行中有“拒绝进食”的情况,只能摄取正常需要热量的一半。结论是,“食品做得越香,他们就会越想吃,就能从食品中摄取足够的热量。”

现在美俄合作的太空飞行,宇航员吃的几乎同地面上一样:黑面包、蜜饼、火腿、酸甜汁的猪肉、鹌鹑、波兰式梭鱼、奶酪、蔬菜汤和红菜汤、草莓、饼干、巧克力、茶和咖啡。宇航员再也不用从软管中吸食了。美国人爱吃洋橙、橘子或柠檬,俄国人喜欢苹果、西红柿和葱蒜。刀叉等全套餐具也代替了软管。

中国的“神五”航天时,宇航员杨利伟携带的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最近升空的“神六”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但可以吃到热食热饮,品种也从神舟五号的二三十种增加到四五十种,其中包括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墨鱼丸”等美味佳肴。更有意义的是再现了作为中餐灵魂的“饭”与“菜”的配合。在漫长的飞行中,可口的饭菜增加了人性化的生活乐趣。

经过这样一番周折,关于太空饮食这一命题,才达到了营养和味道的完美结合。

假如我是宇航员作文范文6

加加林失言道出秘密

40多年来,世界各国已经有400多人到过太空。他们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不少,其中也遇到不少咄咄怪事。

不过,他们通常都是对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三缄其口,而且也有人就因为这个原因不叫他们向外说。据说,尤利-加加林好像有一次说漏了嘴,称如果上面同意,他可以说出不少飞行中的“趣闻轶事”。尽管如此,俄罗斯的基里尔・布图索夫教授通过搜集宇航员的点点滴滴证言,还是知道了不少这种不许向外传的东西。

据说从太空轨道上甚至可以看到俄罗斯城市索契。是美国的航天员戈登・库珀第一个说出这种“地面目标的放大效应”。

据他说,一次在飞越上空时:他用肉眼看到了房子和其他一些建筑,尽管说这种目标在300公里开外是无法看到的。但是,宇航员维塔利・谢瓦斯季扬也提出了自己的佐证,说他有一次在飞行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索契的港口和一栋二层楼房。尤利・格拉兹科夫也证实了这种效应,说他在飞越巴西上空时,突然看到一条窄长带子形的公路,一辆蔚蓝色的汽车在上面疾驶。格奥尔基・格列奇科看见一个在云端上空浮动的“冰块”,并将它拍照下来。他有一次还在蒙古国上空看到一个人形的东西,有100或者200公里长,可以清楚地看到脑袋、身上穿的大衣和腿。他和一同飞行的尤利・罗曼年科称这东西为“雪人”。

太空中怎么还能听到狗吠声?

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于1971年同多布罗沃利斯基和帕察耶夫在从太空返回时不幸罹难,生前他曾无限深情地说到神秘莫测的太空声音:“下面掠过的是人间的黑夜,突然从这黑夜中传来狗吠声,我仿佛觉得这是我们莱卡(已在太空中死去)的声音。后来又清楚地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那声音恐怖极了,简直都不可以言传。”

电子乐器乐团的团长维亚切斯拉夫・梅谢林还记得,尤利・加加林有一次听过乐团的演奏后,说他在太空中耳畔也响起过类似的音乐。后来宇航员阿列克塞・列昂诺夫也证实了这种体验。格奥尔基・格列奇科还说,他有一次在太空中经历过一件怪事。当他飞越古时候曾发生多艘船只撞毁事件的阴森恐怖的合恩角上空时,突然产生一种危险感,觉得像是有一只老虎从身后扑来。这种感觉非常可怕,好久他才回过神来。

感觉到身后的隐身人

有时在太空中还会产生一种“存在效应”。宇航员有时突然觉得,有个隐身人在用极其忧郁的目光望着他的身后,然后低声说话。他讲的话在意识深处听起来内容大致如此:“你到这里来得太早,也走错了路。你信我的话好了,因为我是你的先人。孩子,你不应该来这里,回到地球上去吧,千万不要违背创世主所定下的规矩。”在地球上空好几百公里的高处,是谁在悄声说话呢?

这一情况是俄罗斯一位宇航员亲口对基里尔・布图索夫说的,还说他不止一次碰到过这种现象,但要求不要公布其姓名。他还知道。还有几个人也听到过这种“窃窃私语”。他们甚至提出一个荒诞的解释,说是有一种作为地外文明产物的外星人在利用催眠术反复“念诵”只有他们意识和潜意识中有的东西,蓄意将人类逐出他们早已占领的宇宙空间。顺便说说,由此还得出另一个结论:他们早对地球人了如指掌,并想法隐身下来。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究人类的文明。

他们变成了恐龙

这一稀奇事还是由俄罗斯宇航试飞员谢尔盖・克里切夫斯基1995年首次在宇宙人类生态学国际学会上公开的。原来远非一个宇航员在飞行途中有过这种非常怪异的体验。比如说,有位同事曾告诉克里切夫斯基,说他曾变成一只恐龙,而且他还觉得自己曾在某个行星上迈着大步,跨越过一个个峡谷和深渊。宇航员还对他的爪子、鳞片、指间的蹼和巨大的指甲描写了一番。他背部的皮肤能感觉到,脊背上的角质板在一个劲儿地往高里蹿。有时还有可能变成另外一种人。甚至还有可能变成外星人。

不少宇航员在飞行中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也记下那些莫名其妙的幻景。但是这些难得的材料他们坚决不同意拿去发表,担心有人把他们看成疯子。宇航试飞员克里切夫斯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有必要对这些“古怪离奇的梦幻现象”进行仔细研究,这不仅有助于保障航天飞行的安全,也许还能揭开这些宇宙秘密。

科学家的看法

俄罗斯医学博士亚历山大・沃尔科维奇认为这些怪异的现象多半是宇航员的幻觉。由于失重、强辐射和磁场等非同一般的外界对人的作用,这些幻觉就有可能出现。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这些幻景的源头都存在于自身。由于长期处在失重状态,从潜意识深处往往会突然冒出一些有关各种不同生物体或人类远祖生活片段的信息,由此便出现老虎和恐龙的幻景。幻觉也有可能由环境本身催生,长时间地处在安静环境里对人并不好,这从宇航员候选人呆在绝音室里的试验可以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