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范例6篇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范文1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范文2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一直很喜欢这首词。喜欢清爽、孤傲、另类的风格。也许我本身就会令人感到冷,很另类吧。总爱在深秋漫步于古老的校园林道上,踩着疏松的落叶,呼吸很爽,能够闻到秋的气息--干清而明朗,听脚下落叶的“吱、吱”声,感觉像是走在季节的隧道上,很好很好。也爱在隆冬,支着肘撑在阳台上,望天地间白雪的圣洁,好美好美。我的古典情结缘于此,缘于冰冷的高雅。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范文3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写作背景,鉴赏“那人”这一意象,把握词的主旨。

2.掌握本词多样的描写技巧及烘托、托寓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小组学习,理解文本。

2.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人关心国家及民族命运的高尚情怀。

2.学习词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优秀品格。

【教学设想】

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即把握词的内容与形象——情感及意图——-手法及技巧,重点突破本词的“那人”这一意象,旨在通过活动促进阅读与鉴赏,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

1.对联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2.整体感知:朗读全词——品味元宵夜——那夜——修辞与技巧

3.意象鉴赏: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意象与主旨

4.延展提高: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生动与形象

5.课后作业:运用联想与想象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拓展阅读《把栏杆拍遍》

【教学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齐读对联)这幅对联所写是何人?有何依据?(若学生回答不上,老师则要注重引导)

生1:辛弃疾。理由:上联提到了豪放派词人坡,而继东坡之后当然是豪放派的另一个代表辛弃疾。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不同看法吗?

生2:依据还有下联希望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与辛弃疾的爱国抗金主张吻合。

生3:还有下联提及的悲黍也是一个暗示,黍离之悲,与辛弃疾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是相关联的。

师:非常好,上联点出辛弃疾词作的风格属豪放派,下联主要讲辛弃疾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但是同学们忽略了“美芹”。“美芹”是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是辛弃疾南归后向孝宗呈上的建议书。详细分析了敌情且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战略。

PPT展示作者相关信息: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为己任,空有将相之才。南归后长期被闲置,豪放派集大成者。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辛弃疾的另一佳作——《青玉案·元夕》。

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品味元宵夜——那夜

齐读诗歌,整体感知文本

生:齐读诗歌

师:点评并提问:同学们在读完这首词后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画面?

生: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

师:是的,在标题当中便是元夕,青玉案属词牌,元夕属词题,元夕指的是元宵夜。在词当中就是——夜。请同学们尝试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夜”的特点,并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夜的?

生1:千盏明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生2:“花”好月圆。玉壶流转。烟花怒放。

生3:美女云集。采用借代的手法,“香”“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美女。

生4:热闹非凡。多角度描写技巧:视觉、听觉、嗅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万民狂欢、万人空巷的元宵之夜。

师: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准确,让我都感受到了那夜的热闹繁华的气氛。但是辛弃疾仅仅只是为了给同学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元夕吗?(过渡)

生:不是。

师:那辛弃疾内心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寻找知“辛”人。

三、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

师:那人究竟是谁?有何特点?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现在我们分小组来学习,共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合作,推选小组最佳知“辛”人。

生:讨论五分钟。小组知“辛”人发言。

生1:我认为那人所指的是和他一样有着抗金意愿的主战派。

师:你能分析一下吗?(引导)前面介绍作者时说过他的志向是什么?——抗金。

实现了没有?——没有。南归后一直被排挤、被打击,闲置在家,壮志难酬。

现在国难当头,他要寻找什么样的人呢?——同样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的知音,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人。

生2:那人是个超凡脱俗的美女,是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女神。前面提到了众多盛装打扮的美女,那与美女相对比的自然而然也应该是个美女。

师:有道理,而这超凡脱俗的“那人”是用烘托的手法所展示。

生3:是诗人自己。在这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日子,而只有作者一个人苦闷孤独,在灯火阑珊之处,开心不起来。

师:很好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同样胸怀天下的屈原的那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也想到了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许这样热闹非凡的场面反而增加了词人的愁情。同样的情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当中也有同感:“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生4:我认为是戈多。这个“那人”只不过是词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理想,和戈多一样,永远都不会出现。作者苦苦寻觅的或许就是一个和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可在当时的南宋很难寻到这样的人。与其说他是某个人,不如说只是个梦。

师:这个角度非常的新颖,让我大开眼界。或许那人只是一个梦,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托寓”。刚刚四个小组的同学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不愧是知“辛”人。

师提问:那在寻“那人”之前为何要写到众人、写到元宵盛况呢?

生:反衬。

师:没错。上文热闹繁华反衬下文的冷落僻静,上文盛妆畅游的名士贵妇反衬下文自甘寂寞、超群拔俗、不同流俗的“那人”。景反衬景,人反衬人。

听完了同学们的想法,让我们也来看看“名人”们怎么说?(PPT展示。)

小结: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因此,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个人实际上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借对“那人”的追求,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从中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把握诗歌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读辛弃疾的词。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出情感的变化

读出元夕的安静、喧闹,读出苦苦寻觅的痛苦,读出灯火阑珊处词人的寂寞,读出找到“那人”之后的欣喜与安慰。

四、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

过渡:经过我们这节课的探讨,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正如郭沫若用“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一样,梁衡也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辛词——把栏杆拍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生齐读: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

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

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

艺术的升华, 文字的锤打,

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学生即兴创作,老师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

五、课后作业

(一)拓展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二)拓展写作: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那夜 那人 那些话

繁华热闹 铺陈 意中人 兵戈的相戎

美女如云 借代 知己好友 爱与恨的纠葛

烟花灿烂 比喻 主战派 人格的锤炼

万人空巷 化用 自己 情感的迸发

花好月圆 理想

众人狂欢 反衬 戈多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范文4

关键词:辛弃疾;词;艺术风格

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其流传下来的词作有600多首。他的词和人生道路紧密相连。在南归前,他已开始填词,但流传下来的词作较少;南归后到42岁闲居上饶带湖前,他创作了不少风格豪放悲壮的词,表达了想要重整旧河山的愿望;带湖的十年生活直到第二次被罢职前,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题材和艺术风格都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晚年东山再起,主战派的部分人士被重新启用,该时期他创作的作品虽然较少,但大部分词仍体现了其关心现实、热爱国家的情怀。

一、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上颇有建树,他以文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其创作的词大多具有豪迈奔放、沉郁悲壮和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

(一)豪迈奔放

自坡开创豪放词之后,宋词风格多元,婉约豪放,各放异彩。至南宋辛弃疾,将宋词的豪放之风推向新的高潮。在政治上,辛弃疾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他具有的正义爱国态度,对词作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辛弃疾强调,时代风云、社会变化、思想情感,应该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宗旨。特别是一个人的豪情壮志,更应成为文学作品的魅力源泉。他不认同文学作品只是表现“离合悲欢”与“儿女恩怨”,尤其对宋词过于讲究章法、过于追求玲珑的表现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有意雄泰华,无意巧玲珑。”(《临江仙》)他重情感,讲气势,推崇铿锵有力、雷霆万钧的豪放词风。辛弃疾一生怀有豪情壮志,其不少词都描写了他参加抗金斗争的情况,表达了收复中原的热切之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的开头从登亭远望写起,“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楚天”在这里泛指江南的天空。作者极目所见的是这样一种景象:楚天千里,秋色无际,长江之水浩荡无涯,一直流到天的尽头。阔大的景象表现出词人心怀祖国的博襟。

(二)沉郁悲壮

辛弃疾一生以报国为志,但南宋王朝并没有重用他,这是辛弃疾精神上最大的苦闷,因而表现深沉的、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的词成为辛词爱国思想的另一个出发点,这类词在他的作品中占多数。如《破阵子》即这类词的代表,词作中的“可怜白发生”表明南宋王朝扼杀的不仅是其个人才能,还是整个民族国家复兴的希望。醉后梦中,词人恍惚回到沙场,犒军点兵,杀敌立功,而末句又重回现实:壮志未酬,英雄迟暮。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名为怀古,实为伤今,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昂扬斗志。辛弃疾在镇江一年,正积极备战时,却忽然被调职,随即又被罢官。韩健胄一意孤行,贸然前进,造成北伐惨重失败。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怀着一生未酬的壮志悲愤地离开了人间。

(三)刚柔并济

辛弃疾的词不仅具有豪放的气势,还具有“清而丽,婉而妩媚”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有的“效白乐天体”,有的仿朱敦儒、李清照的词风,有的婉约像秦观、晏几道的小令,这正是其刚柔并济、不拘一格风格的再现。如《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主要塑造了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形象,是辛弃疾刚柔并济、风流妩媚词风的代表作。作者在词的开头写元宵的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人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全词一共十三句,用以反衬的就有九句,只有最后四句,作者写了主要的人物形象,并再现了人物形象的孤高性格。在该词中,作者把这一形象放在元宵佳节、火树银花的热闹场面中进行塑造,可见其创作手法之高明。通过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使读者联想到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郁闷,不难看出,词中的“那人”正是作者自己被排斥时的真实写照。

二、辛弃疾词艺术风格的成因

(一)性格原因

辛弃疾自身有一种侠义之气。1161年,金国领主完颜亮大肆南侵,被他控制的汉民无法忍受金人的掠夺和侮辱,继而愤起反抗。辛弃疾时值22岁,召集了两千余人,参加了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一职。由于当时金国内部频频发生内乱,完颜亮在前线被下属暗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次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系。当他不负使命,顺利完成任务返回金国时,又听说叛徒张安国杀死了耿京,并遣散了义军。辛弃疾当即果断率领五十余人突袭敌营,取得成功,得到了南宋皇帝的认可。从该事件可以看出,辛弃疾身上散发出的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在深陷沦陷区时,他不忘祖国,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志愿;在金国内乱时,他当机立断地参加起义军;当遇到叛徒时,他果断袭击敌营,擒拿敌人。豪放的侠义之气影响了其作品创作,因而,其词作洋溢着一股浓郁的豪迈之风。

(二)时势原因

辛弃疾生活在民族矛盾最尖锐的南宋,他虽然具备优异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在军队南渡之后,却得不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和信任,多次遭奸人诬陷被免职,在野外赋闲二十余年,一生的壮志难以施展。在赋闲期间,辛弃疾眼看着南宋腐败的政治,风雨飘摇的国势,不得不大声疾呼,发出愤郁的慨叹。因此,面对壮志不遂、报国无门的境况,辛弃疾将对人生的各种感慨、悲壮沉郁及自己人生的沉浮、进退荣辱等诸多因素都融进词中,从不同角度来抒发了其对祖国的热爱。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词人在梦中都不忘征战沙场,可见其渴望收复故田家园的心是多么迫切。然而,曾被闲置多年的辛弃疾,空有满怀壮志却无处施展,因此,他的词作大都充满了英雄失意的悲愤和焦虑。

(三)地域原因

辛弃疾进入南方后,后天环境发生了改变,受南方温软山水的熏陶,其词逐渐呈现出温婉的风格。由于不受南宋王朝重用,辛弃疾越发感到无可奈何,他不断被其他官员弹劾,心境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被迫在乡土生活中寻找排解苦闷的方法。渐渐地,视野转向了老庄哲学,“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使辛弃疾暂时忘记了尘世间的一切烦恼,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在词中表现了“一丘一壑”的美感与哲理。如《丑奴儿》和《青玉案》等词作的风格含蓄蕴藉,言短意长,与辛弃疾所处的地域环境变化联系密切。辛弃疾的词作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影响,清代的陈维崧、近代的梁启超等人都深受其影响。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辛弃疾的词依旧散发着夺目的光辉,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鉴赏,从而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提升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3]缪钺.诗词散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叶嘉莹.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A]//孙崇恩.辛弃疾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3.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杨海明.唐宋词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7]罗大经.鹤林玉露[M].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范文5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2、《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5、《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6、《一剪梅》(唐寅)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7、《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范文6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面有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道出人生一个自我认知,自我寻找的哲理。一个老和尚说过这样一句话,年轻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时水。人到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了后,看山是山,看水时水。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道理。

人生在世,就是个不断认知,不断寻找的过程。年轻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实物的表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年轻的莽撞与冲动经不住思考的时间,,往往还只停在表面就自以为什么事都已明了。磕磕碰碰几年光阴,经历了大是大非,大起大落,窥透了这世间的规则,把山可隐藏起来,给别人一片叶子看,把水给隐藏起来,给别人一片鱼鳞看,人间险恶,岂是一人一物能够看的明白的。只有藏起来,静观其变,比别人多一个心眼,才能事事安稳,平安度过。年纪大了,也厌烦了这许多的事情,爱上了平静无波的日子,养养鱼,种种花,逗逗鸟,一天的乐趣只在心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寻找了大半辈子,又回到了原点。绕了一大圈,看穿了支配这世间生物活着的规律,像辛弃疾般,宋孝宗领导下的宋氏王朝根本就没有收复中原失地的能力。自己干了一辈子的闲差,成不了岳飞一般的人物,就成了苏轼一般的人物,留了青古,不枉来世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