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实训总结范例6篇

经纬仪实训总结

经纬仪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职建筑测量;项目教学法;创设情境;操作示范;小组合作;检查评价

建筑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建筑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熟练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角度测量”这一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前三节中,具体包括水平角测量原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与读数;经纬仪的使用及水平角观测方法。就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安排一个项目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一、创设情境,理论学习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如,由施工测量引申出角度测量,把学生引入需要通过本章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由此进入理论学习这一环节,学习水平角概念及水平角测量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测角仪器称为经纬仪,进而熟悉经纬仪的构造与读数。

二、操作示范,独立探索练习

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如,经纬仪的安置与使用;水平角的观测方法。教师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学生模仿,独立探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为后面解决综合练习项目打下

基础。

三、确定综合实训项目,小组合作完成

在分项练习熟练掌握经纬仪的使用及水平角的观测方法后,把这两个小项目进行综合,完成三角形内角和的实测实训项目。具体实习步骤及方法如下。

1.在实习场地任选三个点,各钉木桩一个,构成一个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分别编号为A、B、C桩。

2.由实习小组长将小组分为三个组,每组轮流负责测一个水平角。

3.每组分别在各自负责测角的顶点安置经纬仪,弄清操作的注意点。

4.分别用一个测回测出分工负责的水平角角值。精度满足要求后,记入实习表中。

5.最后核算,三个角的总和应为180°±1′10″。

四、检查评价,项目总结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所长,项目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并作出评价。在项目总结中,各小组总结出本组优缺点,共同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经纬仪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经纬仪;安置;教学

在工程测量中,目前全站仪的使用已普及,而全站仪的安置基本同经纬仪,怎样在复杂的地形下迅速安置好仪器,对工作的效率和观测精度有较大的影响。根据学生的特点,一般好动不喜欢静,在讲解的同时,做好示范,加强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掌握操作要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由于一般全站仪属于贵重仪器,且相对于经纬仪来说,全站仪不便于练习,故一般用经纬仪进行安置练习。

一、概述

经纬仪安置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操作,比较难以掌握。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详细介绍经纬仪的构造、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然后简要介绍安置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在操场实训时,较好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经纬仪的安置操作,待学生暴露出各种问题感到不顺时,再通过老师讲解要领和技巧,边示范边讲解,这时同学的注意力就很集中,或者让一中等的同学进行操作,老师在一旁进行讲解。学生在观看自己同班同学的操作演示时,兴趣特别浓,会不时在一旁提醒正在操作的同学。然后,各组分开进行各自的安置练习,老师在旁边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讲解,直到基本掌握后,再提出一些工程实际中的情况,比如斜坡上的安置问题等供其思考提高。

二、教学过程

经纬仪安置分对中和整平两步:

(一)对中

对中的目的是使经纬仪水平度盘的中心(仪器的竖轴)与测站点位于同一垂线上,常用的对中方法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中两种。

1.垂球对中。伸缩三角架架腿,拧紧螺旋。张开脚架,在脚架中心螺旋的小挂钩上挂好垂球,目估使脚架顶面大致水平,并使脚架停放的位置大致处于测站点的正上方,前后、左右轻轻平移脚架使垂球尖尽可能地对准测站点,应避免动作过大,引起垂球大幅摆动。然后分别踏实三只架腿。从箱中取出仪器,用连接螺旋将其固定在脚架顶面上,尽量使仪器的三角形基座与脚架的三脚形顶面相对应。如果垂球尖尚未完全对准测站点,可旋松连接螺旋,在脚架顶面孔径内平移仪器直至完全对准为止,再轻轻拧紧中心连接螺旋。但是若垂球尖偏离测站点较大,无法对中,则须将三脚架作平行移动。

2.光学对中。(1)在场地相对较平整的情况下。将仪器安置在测站点上,使架头大致水平和仪器大致位于架头顶面中间的位置,三个脚螺旋的高度适中(最好使其在中间位置),目估尽可能使仪器中心位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踏实脚架腿。转动光学对中器的目镜调光螺旋,使分划板的中心圈(有的经纬仪采用十字丝)清晰,再推进或拉出对中器镜筒进行物镜调焦,使测站点标志成像清晰,此时应注意中心螺旋的小挂勾有时会挡住视线,应想法将其移出视野。旋转脚螺旋使分划板圆心对准测站点,然后用脚架的伸缩螺旋调整腿架长度,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再用脚螺旋整平照准部的水准管,用光学对中器观察测站点是否偏离分划板圆心。如果偏离,稍微松开脚架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仪器(此时,一定要在架头上平移,不能打转。因为这时候经纬仪的底板与三角架的顶面相当于两个楔形滑动面,上面的仪器脚螺旋和下面的脚架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补,如果转动,就会破坏这种互补。如果前面操作得当,此时需平移的距离很小。)。分划板圆心对准测站点后,随即旋紧连接螺旋,重新整平仪器,直至整平仪器后,分划板圆心对准测站点为止。(2)在场地不太平整的情况下。先目估三个架腿可能的伸展情况,大致固定(也可不固定)好其中一个架腿的位置。调节光学对中器对光螺旋(转动或拉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光学对中器的分划板和地面影像清晰。两手提起两个(靠近操作者身体)架腿,眼睛贴近对中器,通过对中器看着地面,同时用一只脚的脚尖靠近测站点,引导视线搜寻测站点。移动脚架,当测站点投影像位于对中器的中心圈附近时轻轻放下架腿(注意,尽量不要让测站点影像偏离对中器的中心圈),并踩紧脚架。转动脚螺旋同时眼睛通过对中器观察分划板的标志与地面点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直到二者重合为止。升降三脚架的架腿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3)架仪器点相对固定。在工程实践中会遇到,在经常架仪器的地方或架仪器的地方受地形限制时采用。在仪器台平面上,以测站点为圆心,半径0.5m~1.0m划一个圆,在圆环上按120°的夹角合理布置三个点(观测时身体移动不接触脚架为原则),再在这三个点上凿上小洞,测量时把三个脚架调到高度相等,脚尖分别放在三个小洞上,把经纬仪安装在脚架顶面上,再把经纬仪的脚螺旋调到相等高度,这样,经纬仪就完成初步对中和整平了,经过微调,就可以达到精确对中整平的要求,很快就可以进行测量了。实践中如果仪器台不平,可以把位置高的脚架点小洞顺着脚架的延长线凿深,直到三个小洞的底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就可以了。

(二)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位于铅垂线方向上,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精确整平通常是由仪器的三个脚螺旋来完成,但因为脚螺旋的调整能力有限,如果仪器的竖轴倾斜过大,超出脚螺旋的调整范围,则无法将其整平。因此,一般先用照准部上的圆水准器概略整平。这种概略整平应与仪器的对中同时进行,即挪动、踏实脚架或对中后通过伸缩架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只有已经对中和概略整平的基础上,方可进行精确整平。

一般过程如下:(1)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管与任意两个脚螺旋①②的连线平行,如图所示,两手以相反方向旋转①②两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方向一致。(2)将照准部水平旋转90度如图所示,转动另一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注意有时候,脚螺旋拧到顶了,仍不能使气泡居中,也就是此时不能升高或降低一脚螺旋,可以通过降低或升高另两个脚螺旋达到同样的目的,使水准管平行于到顶的脚螺旋与另一个可调的脚螺旋连线,调节可调的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略过中间一点,以便到顶的那个脚螺旋可以有回调的余地。用同样的方法再调节另一个可调的脚螺旋。(3)以上操作要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水平转至任意位置,水准管气泡均居中为止。注意此时的整平一般会破坏前面已完成的对中,因此还应再次对中。只需稍稍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孔径内平移仪器(一定要平移,不能转动,理由见前述),使对中器分划板的中心圈(十字丝)与测站点标志的影像严格重合,旋紧中心连接螺旋。

对中和整平应反复进行,直至对中与整平同时满足要求为止。可以看出,使用光学对中器,对中和整平是同时完成的。

用垂球的对中精度小于3mm;用光学对中器的对中精度可达1mm。(如图)

在实训中,可能会遇到仪器需检校的情况,如经纬仪的横轴与竖轴不垂直等情况,那种情况下以及激光对中下的操作,这里不作深入探讨。经纬仪的安置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不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训练,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如开展经纬仪对中整平比赛,使学生能认真规范地操作仪器并发挥出各自的水平,通过活动使同学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而且得到锻炼的机会。总之,只有用心课堂教学和加强训练辅导,不断摸索教学规律,才能尽快使学生掌握经纬仪的安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R].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钟孝顺,聂让.测量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经纬仪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经纬仪 光学对中器仪器安置

Abstract: Before employing the theodolite to conduct a variety of measurement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sa, the necessary work is to instal the instrument, which is the basic method to use theodolite. For the difficulties of installing the instrument on the on-transmitting line measurement by plumb bob of theodolit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uthor’s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paper summaries 6 methods that suitable for various operating level, various operating habits and various terrain by optical plummet, and explains the theories and skills of each method.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methods not only has resolved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of the instrument by plumb bob, and als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from various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so as to realize the rapid and efficient instrument installation.

Key words: theodolite; optical plummet; instrument installation

中图分类号:U21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使用光学经纬仪进行对送电线路的各种测量前,必须对仪器进行对中和整平,而对中整平总称为仪器的安置,是使用经纬仪的基本方法,目前教材中大部分介绍的是利用垂球对中安置仪器,在长期使用经纬仪在送电线路测量中发现,垂球对中存在着一些难点。

2.利用垂球对中在送电线路测量的难点

1)移动三角架对中时垂球容易发生摆动使移动对中存在困难。

2)为保证垂球接近测点需要不断调整垂球高度,工作效率低。

3)对中时要准确地判断垂球是否位于控制点标志的正上方,需要通过蹲下目测出的偏心量,再站起来平移基座,因为这时不能直接观察到平移结果,所以这两步:蹲下观察——站起来平移要反复进行多次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工作效率极低。

4)调整后需要等垂球静止的时候才能观测垂球是否在观测点上方。

5)在送电线路测量中,受风的影响使仪器安置工作无法进行。

6)三角架顶面不水平,即使仪器调平后,水平度盘中心和垂球中心不在一个铅垂线上而产生对中误差。

7)遇到送电线路不通视地形测量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加高仪器,利用垂球无法满足线路测量的对中要求。

8)如上叙述的问题利用光学对中器安置仪器虽然都能解决,但各种电力线路施工教材和专业送电线路测量书籍介绍的都是利用垂球安置仪器,从而出现培训学习的是利垂球安置仪器,实际操作的是利用光学对中器安置仪器。

3.利用光学对中器安置仪器

利用垂球安置仪器,工作效率低、偏差大,有时还因环境限制而无法进行仪器安置,利用光学对中器安置仪器虽然能解决以上问题,但现有的书籍中介绍的都是垂球安置仪器的方法,基于以上原因根据多年利用光学对中器安置仪器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利用光学对中器安置仪器的几种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3.1移动三角架安置经纬仪(方法一)

对中和整平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矛盾的是整平会是使已经对中完毕的仪器重新发生偏移,对中会使已经整平的仪器重新失去水平。统一的是对中操作时兼顾整平会减少对中后对整平的影响,整平时操作兼顾对中会使整平后减少对中偏差,经纬仪的对中和整平应是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故对中和整平因视为一个操作项目。

(1)安置三角架

将三角架腿上的旋钮松开,根据观测者的身高将三角架调整到合适位置,锁紧三角架螺旋,三脚架腿均匀分布在测点周围相互间成120 度,目测三角架中心和测点中心相重合并大致水平。

(2)安装经纬仪

从箱中取出仪器,用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将其固定在脚架顶面上,尽量使仪器的3角形基座与脚架的3脚形顶面相对应,将经纬仪三个脚螺丝调整到中间位置,转动光学对中器的目镜调光螺旋,使分划板的中心圈清晰,再推进或拉出对中器镜筒进行物镜调焦,使测站点标志成像清晰。

(3)初步对中

如图一所示两手提起两个架腿,眼睛贴近对中器,通过对中器看着地面,同时用1只脚的脚尖靠近测站点,引导视线搜寻测站点。移动脚架,当测站点投影像位于对中器的中心圈附近时轻轻放下架腿并踩紧脚架。

图一移动架腿对中安置仪器

(4)初步整平

整平仪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如图二所示,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左手拇指移动的方向就是气泡运动的方向;然后将仪器转动90°,如图二所示,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将照准部转回原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水准管气泡居中。

图二整平时的方法

(5)对中整平

整平后检查对中器中心圈与测点是否重合,若对中器中心圆圈偏离测点中心可移动架腿使是对中器圆圈与测点重合,然后检查对中器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再次调整经纬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只要不操作失误每次重新对中整平都会使偏差减小,经过几次“整平—对中—整平”的循环过程,直至对中和整平均符合要求。

(6)效果分析

经纬仪实训总结范文4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各省自主命题卷,都采用了大量的区域图,如最近三年全国新课标文综Ι卷平均采用了10幅图表,福建文综卷平均也采用了10幅图表,可见地理高考试卷是无图不成题,即使是无图也要考图。所以,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我们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

一、训练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地图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如何把地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感头疼的。如:“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据图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的描述往往是词不达意,很难准确表达出来。而这类问题最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考命题者的最爱,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下面以“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为例来讲一讲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我先给出描述地形特征的要点:①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②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③地势高低起伏走向;④特殊地貌分布;⑤海岸线状况等。做法一:课件展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依据描述地形特征的要点书面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之后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描述结果,展示参考答案,并作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该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答题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相对来说更容易把握采分点。做法二:先把描述另一区域地形特征的参考答案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依据参考答案在草稿纸上画出区域简图。之后,展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比较自己所画的简图与原图的吻合度,找出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该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关于位置、方位、走向、分布等描述的准确性,能提高学生答题语言的规范性。

二、训练学生用图来反映文字内容,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无图考图是地理高考题的一大特色,试题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出现图表的资料。这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字内容的把握能力,往往不易理解,如果能用地图或简图把文字内容表达出来,就可以把抽象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直观地反映出来,容易理解,利于解题。

如2010年福建文综卷第11、12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11―12题。

11.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

A.开普敦(18°32′E) B.伦敦(经度0°)

C.惠灵顿(174°46′E) 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

12.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解析:本题没有图,内容很抽象,如果我们能根据题意画出简图,那将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分析题目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①世博会开幕时,太阳直射北半球(4月30日)。②P点纬度介于66.5°~90°间(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③P点位于南半球(由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可知,P点位于极地东风带内,南半球是东南风,北半球是东北风。)。由以上结论可画出简图(如右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P点有两种情况P或P’,但由第③点结论,我们可以排除P’点,从而得出P点的地方时为12时(P点在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第11题,世博会开幕时,北京时间(120°E)为20时,那么,12点所在的经线就是0°,因此,0°经线也是P点所在的经线,所以,伦敦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上,所以选B。第12题,世博会历时184天,从4月30日到10月3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和P点的移动要分三个阶段来描述:第一阶段(4月30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大约由北纬10°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P点大约由南纬80°向北移到动到南极圈);第二阶段(6月22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P点由南极圈向南移动到南纬90°);第三阶段(9月23日-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动到大约南纬10°(P点大约由南纬90°向北移到动到大约南纬80°)。如图箭头所示,所以选C。

三、训练学生用直观图来表达抽象图,培养学生思维转化能力。

高考试题中给出的图往往比较简单、抽象(特别是地球运动的试题更是如此),不易理解。如果能把简单、抽象的图转换成直观、具体的图。不仅有利于理解把握,还能提高解题的速度。

经纬仪实训总结范文5

在此之前,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了实地勘察,但那毕竟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最大检验。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高度要求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如温度、大气折射等)、观测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步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周以来,我们都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团结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本次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疑难: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了一定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同时并菲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气泡的居中也会产生误差,十字丝的对准的等

(3)计算问题。计算必须两个人来完成,一个初步计算,一个校核。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我们不断的重复检验中算出了正确的数据,尽量的减少了误差的出现。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确实学到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好的掌握了测量的基本知识和一些重要因素,同时也促进了与同学间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仪器使用的正确方法。

2016测量学专业实习总结二

一、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目的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熟悉全站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碎部测量和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先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在校内划定测区小组自行布设平面控制网,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和水准测量。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点位确定后做好标记并编号。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并且观测的测站数为偶数。

二、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 5:读数

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我已经对DS3水准仪的使用有过实际操作,这次所使用的水准仪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又比之前所试用的较之先进,每次读数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们的每次观测都能顺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速度。这次实习我们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在这第一次的实习中我们就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在学校我们部分点位为了能够通视设置到了人流量比较多的过主干道上,过往的行人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现在正值严冬,寒冷的天气,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同学门的耐力。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寒风的考验。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

三、经纬仪的使用

在导线测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测量对于我们来说要求非常高,我们用了J2和J6型和电子经纬仪。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接触过经纬仪较少,周新力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由于经纬仪的精确度很高,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站上都要进行盘左盘右读数、一测回的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且都在马路旁边,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想瞄准点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能抓住任何机会的能力。为了避免行人和车辆的干扰,所以我门每天都很早出门,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严谨的作风:在寒风中我们的立尺员能做到有毅力不动摇,光线不好且风大的天气条件下我们的观测员能能过耐着寒风用铅锤做到严格对中,记录员核算员能做到数据部出错。

四、全站仪的使用

在现代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使用越来越多。因此作为高校的土木工程类学生是很有必要学会使用全站仪的。全站仪相对来说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加强大,距离、角度,而且可以直接算出坐标。我们此次实习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全站的基本测量(距离,角度,坐标)、放样和野外采集点的功能。全站仪的使用和电子经纬仪类似,它的主要是通过键盘来进行人机对话的,全站仪和棱镜配套使用。全站仪采集的数据能直接导入电脑,我们有个小组就采用这个方法进行了小面积范围内的成图。

五、实习认识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组成员的默契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每个组都像一个大家庭,遇到问题都会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决,虽然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红耳赤,但大家都想着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学习、实习、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宽容。地形测量实习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收获不小。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了测会工作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也让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让我们了解到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测量中还要注意仪器的保护工作。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们体会现实,体会生活。这次测量实习定会对我们的未来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并且为今后我们完成后续相关课程和面向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经验教训

经纬仪实训总结范文6

一.实习目的:

①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

②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

③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如1:500地形图从图根控制测量到绘图的过程。

④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

图根控制测量;

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导线内业计算、图根点高程测量、地形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

三.实习时间:XX-7-3至XX-7-13。

ⅱ、测区概况

一.测区地理位置: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上庄坨村。

测区行政区划: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

交通情况:测区紧邻石门寨乡上庄坨村,东有秦皇岛至青龙县公路,有长途客车通往秦皇岛市区,交通便利。

二.测区气候特点:秦皇岛属暖湿润半湿润季风带华北型大陆性气候区,历年年均温约为10.5℃,年降水量695.5mm,集中于7─8月;秦皇岛市主要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最大风速20.8m/s,1至3级风占74%。

三.测区经济发展情况

测区邻近抚宁县石门寨乡上庄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南部有一废弃煤窖。

ⅲ、实习作业中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1995年版)、《测量学》、《测量与地图学》教材。

ⅳ、实习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起算点g1坐标(1700.00,1700.00)。

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起算点g2高程170.00m。

ⅴ、图根控制测量

一.图根导线的选点和埋设标志

选点要求:本组在测区内布设一条闭合图根导线,导线点5个。

导线平均边长小于70m,本组平均边长47m。相邻边长之比均小于3:1。

导线点标志是喷红油漆于一固定点处,中心以圆十字形点位为标志。

二.水平角测量:

仪器:dj6光学经纬仪,垂球x2,竹竿x6,纪录板,纪录手簿,铅笔,小刀,遮阳伞,经纬仪脚架。

观测事项:经纬仪对中采用光学对中器对中,用三根竹竿做成简易三脚架,并悬挂垂球作为照准目标;起始边方位角采用地质罗盘测定,本组g1g2方位角为29°45′00′。

注意事项:观测前将脚架腿踏实,防止三脚架滑动;一测回内不能进行对中和整平操作;观测时一人独立观测,眼快心细,并有其他人(一个)在旁边为仪器遮伞;观测过程中操作仪器动作要轻,转动照准部后符合气泡不得超出格线;其他人员不得在仪器旁走动;每一测站工作结束后,要对测回数据进行检核计算,符合限差要求才可迁站。

限差要求:测回法上、下测回水平角之差小于40′两测回同一水平角之差小于24′

实例:

三.距离测量:

仪器:光电测距仪:nds3000,电子经纬仪,三脚架x3,单棱镜,三棱镜,遮阳伞,记录板,记录手簿,小刀,铅笔。

要求:用直反觇法测距,一测回水平距离互差不超过1cm。

实例:

四.内业计算:

方法:简易平差法。

注意事项:在内业计算前,先进行角度闭合差检验,根据各测回成果计算的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超过40′,本组共5个导线点,40′≈89′。

计算步骤:①在角度闭合差不超限时,角度闭合差平均分配,然后计算改正后角值,根据改正后角值推算各导线边的方位角(本组一律为左角观测);

②根据各边水平距离和各边方位角计算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坐标闭合差;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k值应小于限差1/XX;

④k值满足要求,则坐标闭合差反号后按距离分配坐标增量改正数;

⑤根据该正后的坐标增量推算各导线点的最后坐标。

五.图根高程测量

仪器: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nds3000,三脚架x3,单棱镜,三棱镜,记录板,记录簿,小刀,铅笔,遮阳伞。

要求:仪器高、觇标高高度测量精度0.5m;同一测站内观测各方向竖直角指标差互差小于25′;同一条边对向观测计算高差,高差互差不超过0.04m,s为边长;三角高程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应小于0.05m,本组限差为0.05=0.111m。

实例:

ⅵ、地形测量:

1.图纸:单面磨砂聚酯薄膜,厚度小于0.1mm。

2.展点控制工具:三角板x2,量角器,铅笔,橡皮,小刀,平板,胶带。

3.测量仪器:dj6型光学经纬仪,竹竿x3,垂球,塔尺。

4.要求:展点用hb铅笔,铅笔线线粗不超过0.1mm;展绘控制点图上距离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不大于图上0.3mm。经纬仪对中小于2.5cm;最大视距小于100m。

5.测绘方法:光学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法;0.3mm。

6.示例:等高线实际是每15m选一点,连接高程相同的点连成等高线,等高线高差0.5m;

乱石堆测其特征点,展绘其大致轮廓,用圆点连接起来。

ⅶ、四等水准测量

一.仪器:ds3微倾水准仪,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三脚架,塔尺x2,纪录板,纪录手簿,铅笔,小刀,遮阳伞。

二.技术要求:采用闭合水准路线,一个闭合线有7个水准点;四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限差±20;每一测站前后视距小于5m,任一站总视距差小于10m;改变仪器高度要超过10cm,高差互差小于5mm。

三.观测方法:

1.观测方法:每一站采用“后前前后”观测顺序,本组采用微倾水准仪逆时针观测一次,自动安平水准仪顺时针观测一次。

2.测站计算与检核:

①.视距计算:后视距=(后尺上丝读数-后尺下丝读数)

x100后视距=(前尺上丝读数-前尺下丝读数)x100

②.四等水准:微倾水准仪:前后视距小于50m;

自动安平水准仪:前后视距小于100m。

③.高差计算:改变仪器高前:高差=后尺中丝读数-前尺中丝读数;

改变仪器高后:高差=后尺中丝读数-前尺中丝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