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例6篇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1

长久以来,在纺织工业中纤维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比较质朴。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产业链整体价值提升的重任,产业链上下游均纷纷加快创新步伐,以期到2020年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2012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化纤协会)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概念,力求从源头提升中国纺织工业价值链的竞争优势。

“2012/2013中国纤维流行趋势”自去年第一次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反响,今年化纤协会充分调动了生产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主动申报的形式向企业征集产品,至申报截止期,共收到了来自68家企业的上百种产品。同时,化纤协会还从近年的新产品开发贡献奖等重要奖项的获奖产品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与企业申报产品一同建立产品数据库,从而保证流行趋势产品的代表性及全面性。

2013年1月16日,“2013/201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产品评审会于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以及来自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纤总公司等上下游行业相关单位、科研院所的主要领导和专家近3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共同对入围产品进行评审、讨论。与会领导及专家高度评价了以“绿色、循环、低碳”为主题的入围产品,普遍认为产品多样化、范围广,对下游企业引导性强。

王伟在会上发言时指出:“伴随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硬实力建设已基本完成,纤维流行趋势的是增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工作,对推动整个化纤行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勇对纤维流行趋势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入围产品涵盖范围广,对指导下游企业应用、引导企业开发产品以及促进行业间互动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个别企业自行纤维新产品的背景下,整个行业统一进行纤维流行趋势的,有效地规范了口径,大幅提升了的影响力,对纤维品牌培育和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东华大学现代研究院的王华平副院长作为化学纤维行业的领头学者代表,在会上对于纤维流行趋势的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是以政府为背景,研究院所和行业协会共同发起的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和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搭建实现品牌国际化的平台,大力推广中国的纤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目前化纤行业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的流行趋势。”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2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时期,是纤维产业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纤检事业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纤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纤检事业发展的成效和经验

“十二五”时期,纤检系统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纤维产业经济形势,秉承“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五年来,纤检系统坚定不移抓质量,棉花质量“身份证”制度基本建立,棉花公证检验数量由2009年度的255万吨增长到2014年度的514万吨,连续三年实现棉花公检全覆盖;已建立棉花加工企业质量诚信档案3111家,质量诚信体系初步建立。全力以赴保安全,战胜了游资大肆炒作对棉花质量的冲击,守住了棉花质量安全底线;严厉打击“黑心棉”絮用纤维制品,端掉制假售假窝点近200家,开展“阳光纤检进高校、进工地、进幼儿园”活动,宣传受众近百万人次,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一心一意促发展,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动纤维质量检验体制改革,重点支持新疆、内蒙古、广西三个地区纤维产业经济发展;实施了与国际接轨、先进的纤维仪器化检验质量标准,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纤维产业提质增效;全过程参与国家产业政策实施,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性依据,为政策落实发挥基础保障作用。改革创新强质检,建立了以监督检查、公证检验、监督抽验“三项制度”为支撑的监督管理体系;建成了检测规模、检验能力居世界首位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体系,配备524台套大容量快速检验仪(HVI),年检测能力达到800万吨,是“十二五”初期的1.3倍;两项研究填补我国检验技术领域空白,获国家专利18项,科技奖励43项,获奖论文15篇。这些成绩为“十三五”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纤检事业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服务全局工作,始终坚持把纤检事业置于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工作大局中统筹推进,紧密配合产业改革和产业政策的推进实施,找准自身服务发展大局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任务,保证发展方向正确。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纤检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保证纤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始终坚持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不断适应新形势,实现纤检事业新发展。四是坚持提升工作有效性,始终坚持将纤检事业与服务纤维产业、宏观经济结合起来。始终强调以工作有效性作为衡量纤检工作得失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纤检工作真正有为、有威、有位,促进纤检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纤检事业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全球看,“十三五”时期国际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存在。从全国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B,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发展没有变。

从纤维产业发展看,经过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的发展,我国纤维产业已经积累了一定实力,纤维生产格局基本形成,纤维加工能力、数量供给和需求正向平衡方向发展。“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新战略的实施,为加快传统纤维产业技术升级,促进走出国门加速成长提供了重要机遇,纤维产业将向区域化、机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纤维种植区域向西北、西南区域转移集中,纺织行业将向提质增效、丰富产品结构以及优化区域布局方向转变,开放和协同发展的纤维产业布局在深度调整中完善。从纤检事业发展看,国家将“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纳入“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成为理顺供需关系的关键要素,发展质量已成为重要国策。质量为先成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企业以质量谋长远发展,发展质量成为纤维产业共识。经过我们三十多年的努力,纤维产业质量安全责任基本清晰,质量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纤维产业已经具备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纤检事业正步入发展的良性轨道。

同时,纤检事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纤维产业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严峻。纤维生产环节存在“量大质低”的短板,推动提升纤维质量任务艰巨;传统人口红利优势正在减弱,纤维产业转型发展处于阵痛期,发挥检验、标准质量引擎驱动作用、提质增效任务艰巨;“放”“管”“服”之间的平衡还没有准确把握,随着产业发展,可能出现新形式的市场和主体,监管方式需要随之转变,履行好质量监管职能任务艰巨;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民生任务艰巨;纤检队伍能力建设与创新型政府要求还有差距,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能力任务艰巨。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工作方针,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服务纤维生产加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纤检事业发展新体制,全面提升纤维产业质量水平,保障纤维产业质量安全。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规律与监管效率相结合。纤维产业链条长,市场化程度高,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农民和末端的普通消费者相对弱势,要遵循纤维产业的发展规律,突出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创建效率优先的质量监管体制机制,促进纤维产业经济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纤维原料都是农产品,其发展应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资源等自然因素相适应,通过监管手段链接不同地域的产业信息,发挥优势资源的效率。挖掘区域内独特的纤维资源,鼓励和引导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位优势,形成区域特色的纤维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形成纤维产业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格局。

坚持技术引导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纤维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加大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纤维产业力度,形成系统、配套的科技生产力,坚持以质量标准引导絮用纤维制品及再加工纤维等相关产业进行环保生产,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着力推动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纤维产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资源利用高效、产品质量安全的纤维产业发展模式。

坚持统筹规划与稳步推进相结合。结合产业产地需求,统筹规划实验室布局、纤检力量及工作方向,发挥纤检大数据对农业畜牧业和纺织行业的质量引导作用,强化业务融合、工作联动。做好经验总结、抓好扩大试点,找准监管着力点,稳步提高各项工作的有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推进纤维、纺织面料、学生服“全链条监管”格局。

(三)总体目标。

完善中国特色纤检理论、制度、技术、机制工作体系。纤维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纤维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智能化纤维质量管理体系初步构建。新疆、内蒙古、广西等条件较好的纤维重点区域纤维质量明显提升,其他地区纤维质量稳步提升,纤维产品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高。中国纤维标准体系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质量标准和检验技术向“一带一路”国家辐射。纤维公证检验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显著提高。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纤维市场环境,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驾护航。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纤维质量监管。

着力推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纤维加工企业质量诚信记录为基础,实行纤维加工企业质量诚信积分制管理,建立企业质量问题追溯体系,推动建立质量诚信与银行信贷管理协作机制,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推进纤维加工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进程,营造诚实守信、自律守法的企业经营氛围。

加快纤维质量监管方式转变。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责任主体、专业纤检机构监管规范、协会团体辅助自律、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落实“放、管、服”,简政放权,研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落实纤维质量监督的“双随机”抽查制度,实施纤维质量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市场对企业的优胜劣汰作用。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增强企业法制观念,帮扶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

强化民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学生服、面料质量日常监管体系。深入排查学生服、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质量隐患发现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研究提高学生服、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的新举措。进一步强化学生服、面料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强化人民群众质量维权意识,完善“阳光纤z进高校、进工地、进幼儿园”活动,加强絮用纤维制品及再加工纤维生产加工集中整治。提高舆情处理能力。

探索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的协作模式。理清与不同层级政府及质监部门的监管职责,推动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互通互联,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纤检执法工作的横向联动。探索推进纤维质量监管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公开行政执法信息,提高执法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二)完善质量技术基础运行保障。

强化公证检验能力建设。建立适应纤维产业发展,满足未来纤维公证检验需求的检测体系。在“一带一路”规划范围内,加快毛绒质检体制改革和仪器化检验实验室建设。持续、稳定地增加非棉纤维公证检验量,提高公证检验覆盖范围。优化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布局,解决检验能力与产业需求不匹配问题。加强纤维监督抽验制度建设,对公证检验实验室工作质量开展有效监督,对公证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开展综合评价,促进检验能力提升。加快实验室检验技术升级,提高公证检验的先进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支持国家纤维计量站建设与发展,持续提升计量技术能力,充分发挥计量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技术保障作用。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仪器化非棉纤维质量标准和检验体系,逐步实现非棉感官检验向仪器化检验转变。启动纤维标准提升工程,研究纤维质量评价关键技术,合理设置技术指标,满足纺织需求,与产业发展同步,促进纤维标准化成果与纤维生产加工技术有效结合。

提升纤维标准影响力。建立更加协调配套、先进科学、适合中国国情的纤维标准化体系,强化检测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山羊绒、茧丝、麻类等纤维的标准国际化,向中亚、东亚、东盟相关国家输出我国棉花、羊绒、茧丝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技术。

(三)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加大政策融入力度。进一步推动公检制度融入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力度,从提高纤维供给质量、准确掌握纤维产量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意见,推动纤维公检制度和政策性贷款融合,推动纤维公检制度与市场保障金融合,推动纤维公检制度与物流体系融合,并与相关平台实现全面对接。

发挥对产业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公证检验对纤维产业全链条的服务作用,对接农业、加工、流通和纺织需求,发挥公证检验大数据的作用,推动中央供给侧战略的实施。开拓棉花公证检验新服务,加大研究公证检验在纺织配棉、农业品种改良中的应用。重点支持纤维主产销区产业发展,优先满足民族地区公检需求。

探索培育纤维品牌。与地方政府以名牌带动经济发展需求对接,推动实施纤维品牌发展战略。倾斜“一带一路”覆盖区域,推动优质纤维产区创建名牌产区,推动优质企业创建名牌企业,为产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宣传推荐、人才培养、检验服务。到“十三五”末,力争全国培育10家(区)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纤维品牌。

(四)夯实质量监督基础。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完善纤检事业法律制度建设,以建设纤维质量监督、公证检验、监督抽验三大制度体系为抓手,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确保行政决策依法、合法,法治实施程序规范。完善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建立健全大案要案报备、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强化对履职行为的约束和监督。

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支撑。推进系统技术能力建设,强化区域技术能力建设协调发展,实现技术能力指导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加快纤检信息化建设,完善纤检机构信息化工作平台,加强业务流程实时监控,建立纤维质量分析、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公证检验管理智能化。不断完善纤维计量监督、量值传递和计量检定、仪器设备维修和保障工作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人才队伍建设。贯彻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执法人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优化纤检人才队伍结构,稳步提高纤检人才队伍质量。建立纤检事业发展专家智囊库,为谋划纤检事业发展,解决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提供良策。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建立纤检系统行风建设的综合预防治理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开展廉政风险分析排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管体系建设,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五、重点工程

(一)纤维质量监督强化工程。

1. 纤维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搭建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公示平台,鼓励社会力量以投诉、举报等方式参与监督。建立纤维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公示平台,区域重点纤维品种质量监测报告。

2. 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搭建纤维企业质量信用平台,与相关部门及单位对接,完善企业质量信息采集、管理、公示、评价机制。联合行业协会,启动纤维企业品牌推进工程。

3. 纤维制品放心工程建设。

抓好《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启动《再加工纤维管理办法》立法。建立和完善纤维制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推动将学生服监督专项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学生服监督检查覆盖率。在全国10个省建立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纤维制品质量舆情监控和舆情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学生服、学生床上用品集团购买监控制度。

(二)纤维质检体制改革深化工程。

1. 深化棉花质检体制改革。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检测技术体系,调整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布局规划。建立纤检系统棉花检验能力档案,定期分析公证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状况。完善监督抽验制度、工作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棉花公证检验信息技术示范实验室20家。稳步提高公证检验覆盖率,国家储备棉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监管棉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100%,其他类棉花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完善国棉颜色级分级体系,开展短纤维含量、棉结指标、质量指标分级等重大课题研究。

2. 推动毛绒质检体制改革。

实现毛绒质量管理信息化,建立二级毛绒仪器化公证检验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新建、改造毛绒、茧丝、麻类纤维公证检验实验室15家,检测能力满足非棉纤维公证检验发展需要。山羊绒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90%,桑蚕干茧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50%。制修订毛绒快速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研发毛绒仪器化检测设备,推进毛绒纤维检测仪器化。研制毛绒仪器化公证检验设备校准样品,建立非棉纤维标准样品生产基地。

(三)互联网+纤维质量工程。

1. 纤维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

以质量为主线,提高数据分析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棉花大数据导向作用,服务全产业链,实现纤维质量信息与产业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挖掘产业质量风险点,研究产业质量发展趋势,为纤维产业经济升级服务。

2. 检验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服务公证检验工作的智能化、集约化支撑体系,运用云技术,实现检验资源、检验设备、突发性质量事件应急处理、新型纤维材料信息、检验人员交流与培训等信息共享。建设棉花公证检验网络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公证检验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紧密围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一中心,深入研究自身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及如何在纤维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等重大课题。加强调研工作,结合实际,认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调查研究,为促进纤检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增强纤检工作决策的科学性。

(二)落实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落实纤检机构行政执法和打假工作、棉花及毛绒质检体制改革、纤维公证检验及监督抽验经费保障,夯实事业发展基础。争取学生服监管、仪器化非棉纤维标准体系、非棉纤维仪器化检验、信息化建设、标准科研经费支持,提高事业发展能力。

(三)抓好项目组织管理。

树立项目带动理念,依靠纤检能力建设项目实施促进纤检事业快速发展。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牵头部门负直接责任的项目实施责任制。建立项目实施部门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统筹推进,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对项目实施管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水平。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3

中纤局组织全国开展“阳光纤检进工地”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消费警示宣传活动

为提高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健康安全,今年3月,中纤局组织全国专业纤检机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阳光纤检进工地”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消费警示宣传活动(以下简称消费警示宣传活动)。各地通过一系列丰富新颖的宣传活动,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絮用纤维制品消费安全意识,引导社会关注絮用纤维产品质量安全。

本次活动中,全国专业纤检机构共出动人员3168人次,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报道165次,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报道125次,走访厂矿、工地881个,面向7.77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了警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册)5.84万份,提供免费咨询4600次,举办有关知识讲座100次。(来源:中纤局)

2011年棉检师考试报名工作结束

2011年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379人报名考试。根据考生人数及分布情况,确定了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今年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点。(来源:全国棉师办)

中国化纤协会为12家信用等级评价企业进行授牌

4月7日―8日在福建长乐召开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二次理事会议及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端小平会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介绍了行业运行相关情况,汇报了协会工作。郑植艺名誉会长就“中国化纤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内容作了报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许坤元副会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都派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化纤行业首批12家信用等级评价企业进行了授牌;向15家获“化纤行业 ‘十一五’突出贡献企业奖”、 18家获“化纤行业 ‘十一五’技术突破奖”、19家获“化纤行业 ‘十一五’新产品贡献奖” 以及12位荣获“化纤行业 ‘十一五’优秀人物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及证书。(来源:化纤协会)

八部委下发文件:今年我国开始实施棉花收储

近日,发改委、财政部等8部委下发文件,从今年起开始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这标志着国家在棉花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措施将常态化。目前正值棉花春播前夕,此举相当于给棉农吃了“定心丸”。

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将在新疆、山东等13个棉花主产地执行,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执行时间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当监测的棉花市场价格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由中储棉总公司启动收储预案。交储企业必须按不低于收购参考价的价格收购,否则不得入储。早在1999年国家放开棉花购销价格后,政府曾在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发改委表示,此次收储方案一是提前公布收储价格,可以使棉农、用棉企业事先做好各自的生产计划;二是不限数量敞开收储,可以使交储企业放心收购,确保棉农受益。(来源: 新京报)

监督・服务

重庆市纤检局查处案件成为2010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近日,市工商局通报了2010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由市纤检局查处的“黑心棉”案件成为典型案例之一,是全市质监系统唯一入围的案件。去年5月,重庆市纤检局按照中纤局统一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幼儿园用絮用纤维制品专项检查工作,共抽查了15家幼儿园,其中两家幼儿园提供给幼儿使用的棉胎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重庆市纤检局按照相关规定对两家幼儿园进行了行政处罚。(来源:重庆市纤检所)

图木舒克纤检所开展“阳光纤检进工地”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消费警示宣传活动

近日来,图木舒克纤维检验所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了周末双休的机会,对市辖区内7家正在施工的工地进行了实地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组织质量知识讲座的形式让大家了解了劣质絮用纤维制品的危害,教大家如何鉴别“黑心棉”。同时,也提醒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在购买絮棉用品时一定要识别清楚,不要贪图小便宜,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的安全,此次宣传活动赢得了工人们的一致好评。(来源:图木舒克纤检所)

辽宁省纤检局加强与企业联系,积极为企业发展服务

3月24日,辽宁省纤维检验局领导走访了辽宁美麟集团。辽宁美麟集团是目前辽宁省内一家上规模的柞茧制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柞绢绵纱、水缫丝及并捻丝、膨化柞绢绵条、柞蚕丝毯、柞蚕丝被、丝绒睡衣及其他系列制品。为帮扶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辽宁省纤维检验局在该企业发展初期就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在积极为企业提品检验的基础上,给予了企业检验费用以大幅优惠。辽宁省纤维检验局充分利用检验技术优势,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检验保证,使企业在优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为企业赢得信誉提供了保障。同时,还派出相关人员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根据检测数据分析产品质量,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来源:辽宁省纤检局)

吐鲁番纤检所深入企业调研,提升服务质量

近日,吐鲁番地区纤维检验所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调研,与辖区内棉花技改企业、纺织、絮棉加工企业和服装经营商户代表进行座谈,共同交流探讨,进一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努力提升纤检服务水平。各企业的负责人畅所欲言,从企业自身遇到的技术困难、对纤检所把关服务的有关做法和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建议。他们希望能够彻底取缔棉花非法收购加工企业;利用公检信息系统,对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参考,解决加工、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企业传达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各生产厂加工设备性能,向企业推荐优质设备等。(来源:吐鲁番地区纤检所)

泰安市纤检所实施企业走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泰安市纤检所组织开展了企业走访活动,目的就是深入调研企业,增强为企业的意识、责任意识。走访活动采取座谈会和听、问、查、看的形式,每到一个企业,工作人员就这次走访的意义、目的和纤检的各项职能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恳请企业的负责人能够开诚布公地对本所工作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截至目前,该所已深入200余家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有力推进了“大走访”活动的开展。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反馈,尽快帮助企业制定有效措施解决,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定期进行回访,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来源:泰安市纤检所)

纤维・研发

巴西研制出纤维塑料可造汽车

日前,巴西科学家利用水果中的纤维,研发出了一种强力纤维塑料,这令水果造车不再是天方夜谭。负责这项研究的雷奥博士表示,从水果中提取的超纤细纳米纤维坚硬十足,用它制成的强力纤维塑料的坚固度可与据称是世界上最强的抗刃、防火纤维凯夫拉相媲美,后者一般用于制造防弹衣和轻重量盔甲。水果强力纤维塑料的坚硬强度比普通塑料高出3~4倍,但是重量却轻了30%,因此用它制造仪表盘、保险杠和侧板等汽车部件,有助于减轻汽车重量。(来源:中国化工报)

我国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

以聚丙烯腈碳纤维、芳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我国初步具备了规模化制备能力,并为能源交通、航空航天、国防装备等领域提供了高性能纤维关键材料。图为在刚刚闭幕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中平能化集团展出了用其生产的间位芳纶纤维制作的迷彩阻燃作战服。(来源:中国化工报)

英威达多款CORDURA功能性服装纤维问世

英威达日前为其CORDURANYCO系列纤维增加一款新产品,CORDURADuck纤维。CORDURADuck纤维是由棉花及英威达T420尼龙6.6短纤维混纺而成,制成后的新品纤维极具舒适性和抗磨性。除了CORDURADuck,东晋商事公司也推出其新款CORDURA纤维,即315/500DBOX-RIPCORDURA纤维。此款纤维是将英威达的315D的气囊纤维同500DCORDURA经典纤维相结合而生产出来的混纺纤维,出产纤维重量极轻,同时极具耐用性,主要用于背包,包装袋及一些附件的制作。与此同时,TweaveLLC公司也新推出了5款CORDURA经典弹力纤维,它们是由330D、500D及1000DCORDURA经典纤维与氨纶及LYCRA纤维混纺制成,具有极强的抗撕扯及耐磨性,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耐用性。(来源:中国服装)

日本YAGI公司研发温暖触感服装面料

YAGI公司在2011/2012年秋冬系列新品设计中融入了可爱的花纹图案,并推出了温暖触感的“REXCELLWarm”等新型面料。“REXCELL”是富士纺织的品牌产品,而REXCELLWarm”是由80%天丝纤维与20%羊毛混纺而成的面料产品,此款面料主要应用于职业装。以平针、平纹为织物风格的针织面料产品提供了30个色系的可选范围。

公司的“TextileProject”系列产品包含了以往畅销的纯色系面料。在新一季的设计风格上,YAGI加大了提花在毛绒面料中的比重,各种印花图案的品类得到了丰富与扩充。以成熟女装为主要对象的提花产品则保有一定的库存量,公司根据应季的流行元素与季节变化适当对产品款式和种类进行了调整。(来源:中国纺织报)

产业・市场

江苏省茧丝绸产业基地落户海安

海安县日前被江苏省发改委授予江苏省目前唯一的茧丝绸特色产业基地称号。茧丝绸是海安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去年该县茧丝绸工业实现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目前仅该县龙头企业鑫缘茧丝绸集团就担纲了5个国家标准的起草,由其研发的天然彩色茧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同时,该县利用茧丝绸下脚料开发出了护手霜、蚕沙枕等一系列产品,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来源:新华日报)

新西兰3月份羊毛价格创历史新高

报道称,新西兰本年3月份商品出口价格指数上扬4.7%,创下历史新高,并较一年前扬升29.6%,其中受调查的17种商品价格均出现上涨,另受惠于纽元汇率走势缓和,亦使该17种商品之纽元价格指数大幅上涨8.1%,较一年前上涨24.2%。

过去一年,新西兰羊毛价格已上涨一倍,其中本年3月份上涨幅度达12%,肉品、皮革及羊毛价格指数亦达历史新高,并较一年前上涨46%,全脂奶粉及低脂奶粉的3月份价格则分别上涨12%及7%,并使乳品价格指数达到2008年以来的高点,即使该月Fonterra公司的奶粉网络拍卖价格曾出现8%的下跌。(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山东出台棉花产业振兴规划

经历了2010年棉花价格大涨后,各地种棉积极性激增。山东省日前出台了2011年至2015年棉花产业振兴规划,计划至2015年,山东省种棉面积将稳定在1200万亩,总产10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250亿元。如实现这一目标,山东省棉花年产量将较2010年增长38%。

规划指出,山东将加大棉花良种研发力度,力争到2015年,培育3至5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棉花新品种。在棉花优势产区健全完善30个省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50个棉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此外,山东省将制定棉花最低收储价格,适时建立省级储备制度。(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0年世界纤维产量达7258万吨

据日本化纤协会统计,2010年世界主要纤维产量约为7258万吨,同比增长13%。化学纤维为4622万吨,占纤维总量的64%,同比上年增加12%。其中,合成纤维(除聚烯烃纤维)为4298万吨,同比增加12%;纤维素纤维(除醋酯丝束)为324万吨,同比增加6%。天然纤维为2636万吨,同比增加14.6%。其中,棉花为2510万吨,同比增长15%;羊毛产量为111.8万吨,丝为14.2万吨,均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看,中国化纤产量接近300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15%;韩国由于涤纶长丝的恢复拉动,比上年增加8%;中国台湾省比上年增加9%;东盟各国全体比上年增加3%;美国由于产业用、地毯用涤纶长丝看好,化纤全体比上年增加9%;西欧也由于涤纶的大幅度恢复,比上年增加13%。(来源:CTA中国纺织及制衣)

纤检・建设

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荣获“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种荣誉称号中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在过去的一年里,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被乌苏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2010年度乌苏市“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将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强化窗口文明建设,并以此次获得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为契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注重开拓创新,有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来源:塔城地区纤检所)

福建省纤检局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近日,福建省纤检局专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此举旨在针对长期困扰检验工作的技术难点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能力和科研水平。“技术攻关小组”由省纤检局各相关部门的13名检验技术骨干组成,他们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技术攻关工作。近期该小组已完成对检验部门疑难问题的摸底调查工作,共收集疑难问题10余项,下一步将开展具体的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切实提高福建省纤检局纺织品检验技术水平。(来源:福建省纤检局)

四川省纤检局顺利通过CNAS复评审+扩项评审现场考核

近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组对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暨国家羽绒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进行了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复评审+扩项评审。专家组认为,该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有效贯彻和实施,并能自觉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所有检测方法控制有效,并能得到正确使用,出具数据和结果准确可靠。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局(中心)通过复评审及扩项评审现场考核,推荐认可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范围为纤维、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等9大类173个产品。(来源:四川省纤检局)

重庆市纤检局荣获重庆市茧丝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重庆市外经贸委授予重庆市纤检局重庆市茧丝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重庆市纤检局着力发挥“重庆市蚕桑茧丝制品检验中心”的技术服务作用,帮助企业分析重庆市茧丝绸产业现状、开展蚕茧收烘技术指导、宣贯茧丝标准和《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对68家企业300余人次开展了培训。重庆市纤检局表示,2011年,将加大茧丝绸工作力度,加强茧丝监督检查的力度,积极探讨与地方区县质监局联合执法的模式,有效开展桑蚕干茧公检工作,提升茧丝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来源:重庆市纤检局)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4

3月27日―28日,2011年全国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会议在宁波市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纤维检验机构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纤维检验局孙会川副局长、商务部(国家茧丝办)魏波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朱学锋热情致辞,非棉纤维主产区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热情:宁波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欢迎会议在甬召开

“在此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代表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与会各位领导和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也特别感谢中国纤维检验局能把这样重要的会放在宁波召开!”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朱学锋话锋一转:“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是宁波市的两句话。宁波的四张名片中就有‘宁波装’,说的就是宁波拥有传统的、也是支柱性的纺织服装产业。全市纺织服装企业4500余家,从业人数50万,知名的企业有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等。市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每年要搞一次服装节,邀请国内外的企业参会,共谋产业发展。从质检部门来看,也十分重视纤维及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管,特别是儿童服装和絮棉产品,是作为质检部门重点监管产品目标列入了目录。”

“市政府重视纤检的能力建设,今年底前,我们所就要搬入新的大楼。欢迎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到我们正在建设的纤检大楼去看看。”宁波市纤检所所长阮勇也热情介绍和邀请。

全局:中纤局孙会川副局长谈任务与要求

孙会川副局长高屋建瓴,系统回顾了“十一五”期间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的概况,阐述了纤检工作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着力点,论说了“十二五”期间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的基本思路,强调了2011年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孙副局长的讲话站得高,谈得深,内容翔实,很受启发,对做好“十二五”期间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和抓好今年度的重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度:商务部茧丝绸办魏波处长说产业

“市场运行调节司的领导特别让我代表国家茧丝绸办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向多年来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中纤局及地方纤检局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感谢。” 随后,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的魏波处长从宏观视角谈了茧丝绸行业的形势,使与会代表深受启发,特别是介绍了国家茧丝绸办的工作内容,使相关纤检机构对于如何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心中更加有数。

在分析行业形势时,魏波指出:“当前国际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增长强劲,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比较有利,但是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的挑战。”

经验:省市非棉主产区纤检机构抖家底

七家省市非棉主产区的纤检机构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浙江省纤检局题为“强能力,提质量,切实提高公证检验工作有效性”;

黑龙江省纤维检验局题为“稳步推进部级亚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服务”;

山东省纤维检验局题为“完善质量档案,执法与服务并举,促进蚕茧质量监督工作全面提升”;

宁夏纺织纤维检验局题为“认真履行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努力促进羊绒产业快速发展”;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题为“利用干茧公证检验数据进行缫丝生产工艺设计”;

湖州市纤检所题为“推行‘组合售茧、公检计价’助推桑蚕产业以质取胜”;

泰安市纺织纤维检验所题为“加强茧丝质量监督,促进茧丝产业发展”。

声音:主产区政府有关领导提建议

“我们对会议报告中‘十二五’期间的基本思路非常感兴趣,这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与纤检系统的工作对接。宁南县的主体产业就是茧丝,在四川省是排第一位的,目前蚕茧产量是18万吨,‘十二五’的目标要突破25万吨,很可能会达到30万吨。从纤检机构的重要性,我们是感受到的。正是你们的工作,使得我们茧子的品质逐年提升,从过去的3A到现在的5A 占主体。我们的期望是:如何从技术人员培训、机构的设置,以及检验的有效性等多方面能给予我们更大支持和帮助。公证检验要有公信力,在‘三公’的过程中,必须获得两个方面认可,即企业要认可,用户要认可。质检的设备和人员的素质方面,还请加大一下。”――四川省宁南县副县长陈嘉豪。

“我来自真正的羊绒之乡,只提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感到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以质论价。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价格就是市场说了算,因为市场的形成,也是有政策因素和管理因素在内的。在这方面,作为质检机构如何能多发挥一些作用,或者是呼吁一下,这也是体现公检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我们的羊绒品质非常好,曾获得意大利柴格纳金奖,号称软黄金纤维宝石。现在眼见这一纤维宝石逐渐失去光彩,因为价格被企业所垄断,只能任由人家在价格上与低等级的羊绒一样。我们很想保护我们的桂冠,但是很难很难。就质检机构来说,即使检验得再准确,企业不认可,又有何意义呢?质检部门要好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副旗长单力新。

“从2007年开始桑蚕干茧的公证检验,并作为市场的结算依据,这和我们原有的操作有很大改进。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对小样负责,公检后是对大样负责,这使得买卖双方对检验结果有更高的期待。总的来说,实施公检后,买卖双方是比较相信检验结果的。近几年来,中纤局一直重视公检的有效性,但如何减少检验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现在蚕茧价格比较高,检验中的人为因素很容易导致成交价格有很大出入,如果检得不准,很可能会使一个公司的利润全没了。”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嘉兴)副总经理王锦松。

视野:总后专家郝新敏话汉麻

会议邀请了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汉麻材料研究中心郝新敏博士,并由他安排参观了宁波宜科科技公司,使与会代表直观感受了汉麻产品。郝新敏博士还热情洋溢地向与会代表介绍汉麻知识、科研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

“2003年10月,经云南省邀请、总后勤部指派,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开展了‘汉麻综合利用创新技术研究’。研究以农业规模化种植为基础,以工业综合应用为目的,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纤检局等政府部门,对汉麻的产业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汉麻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工作,在汉麻韧皮加工、秆芯利用、麻籽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拉开了汉麻综合应用产业化序幕。”

期待:中纤局阎思进处长作会议总结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5

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讲话中指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是总局在认真总结2010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工作方针,对明确工作责任,确定工作任务,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国专业纤检系统要认真总结研究,深入探索实践,在工作创新中不断完善这一方针的要求。”

针对棉花质量监督及纤维执法打假,蒲长城提出应认真研究三个问题:

一要在充分肯定棉花公证检验在提升棉花质量、规范市场行为、促进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棉花公证检验制度,提高公证检验的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并带动毛、麻、丝、绒等其他公证检验工作的展开。

二要在近年来棉花总体上质量问题已得到基本遏制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棉花质量监督工作,研究小包棉退出市场的时间表,研究治理“两小一土”的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做好这项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絮用纤维制品专项打假工作和再加工纤维治理工作,确保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三是在仪器化公证检验整体推进取得重要进展的形势下,研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改造以及指导用棉企业如何配棉等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刘卓慧肯定了纤检系统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将支撑履行纤检工作职能和引领纤检事业发展作为科技纤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很好地完成了纺织品国抽等任务,全面提升了纤检系统的行业形象。

充分肯定工作成绩

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在工作报告中客观评价了全国纤检系统在落实总局“十二字”工作方针,棉花质量监督和纤维执法打假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对此,蒲长城副局长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是在抓质量上,各地纤检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棉花质量监管工作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棉花公证检验制度不断完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效引导了种棉、收购、加工和用棉,从制度上杜绝了棉花掺杂使假的可能,显著规范了棉花市场秩序,在确保棉花质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纤维产业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在保安全上,在全面推动公证检验工作的基础上,中纤局对全国各级纤检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机构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强质量监督,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棉花和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制度日益完善,严重的棉花质量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上年度全国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棉花质量违法行为,这一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同时,纤维执法专项打假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性的、成规模的“黑心棉”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形成了诸如集团购买质量监控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地方开展的“阳光纤检进校园、进工地、进幼儿园”活动,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是在促发展上,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纤检工作在服务纤维产业经济、纺织行业经济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纤检工作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努力方向。尤其是推行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纤检机构承担的仪器化棉花公证检验工作进展顺利,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适应新体制的仪器化检测体系逐步完善,成果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改革中来,对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改革的需求不断增强。改革的推行,有效促进了纤检事业科学发展进程,纤检机构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四是在强质检上,各级纤检机构坚决落实总局关于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的要求,积极推进自身建设和发展,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制度,确保纤检工作有法可依,各项工作程序日益完善,工作质量和检验公信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纤检科技优势,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贯彻“科技兴检”战略,着力推动纤检科技进步,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纤检能力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注重弘扬纤检文化,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在全面建设和谐纤检中的核心和主体作用,整合纤检系统内部资源,确保业务领导关系的有效运转,充分发挥纤检系统团队整体优势,实现纤检事业发展的诸因素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冷静分析当前形势

《工作报告》用很大篇幅分析了纤检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纤检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应对更加严峻挑战的论断,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棉花流通形势和棉花质量形势依然严峻。棉花产业发展到现在,棉花价格的波动不仅与供求关系有关,还受到棉花产业以外的影响,棉花不仅仅是纺织原料,也可能变成投资品,当其他产品没有炒作空间的时候,不排除棉花再次受到炒作影响,价格再次出现巨幅波动。因此棉花供需情况缓和,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混等混级、异性纤维问题依然是今年棉花质量问题的重点。局部地区“两小一土”、掺杂使假的隐患依然存在,以及公证检验的工作质量仍要不断提高。

新年度一旦开展国储棉收储,纤检机构将面临三个挑战:剩余低等级陈棉冒充新棉交储问题;加工环节公证检验及时性、准确性问题。面对大量、紧迫的企业检验需求,如何及时完成取样、检验、工作,如何保证公证检验结果公平、稳定、准确,需要我们提高工作质量,严格把关;在进度压力下,入库核查工作质量问题。

棉花流通和购销使用环节监管缺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目前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诚信缺失情况下,虚假公证检验结果引发棉花交易纠纷增多。新体制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仍然制约改革深入推行。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以来,参与改革的棉花加工企业肩负着质量责任和配合公证检验义务。但目前新体制加工企业并没有全部按照要求进行改革,质量诚信缺失问题凸显,一是改变、控制棉包重量和回潮率检验结果,使棉包重量信息失真;二是样品不符合仪器化公证检验规范、不真实,单面取样、不取样或用其他样品替代,公证检验结果与棉包质量真实情况不符;三是没有按照要求打印、悬挂条码,部分不挂条码、乱挂条码,甚至伪造条码,公证检验证书与棉包不同行、不相符,棉包身份和质量信息载体缺失、不对应。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对服装下脚料等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列入“十二五”纺织行业循环经济规划中,但由于国家对再加工纤维产业政策尚未明确,再加工纤维生产尚无质量标准,整体局面较为混乱:一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二是总量小,范围广;三是效益低,能耗高;四是档次低,加工环境恶劣。从再加工纤维治理工作的现状看,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将再加工纤维用于加工“黑心棉”的违法行为,但仍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是由于再加工纤维生产工艺简单,所需成本不高,极易被效仿,移转再生容易,因此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导致使用禁用原料加工再加工纤维和使用再加工纤维生产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问题隐患仍较严重,加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絮用纤维制品集团购买质量监控工作仍需全力推进。就目前的工作情况看,整体推进较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集团购买领域推进不平衡;二是各辖区的工作推进速度不平衡。

专业纤检机构执法能力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自2010年10月以来,国务院及质检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专业纤检机构的执法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这样的要求相比,专业纤检机构的行政执法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专业纤检机构的执法工作水平。专业纤检机构执法打假的基础性工作还要加强:一是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名录的建立工作仍需细致、深入;二是打假信息数据上报不够全面及时;三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加强。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不同侧面影响了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质检体制改革工作和纤维执法打假工作深入开展。此外,与会代表还分析了国家事业单位改革为纤检机构的发展带来不同层面影响等需要纤检机构积极应对的问题。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就蒲长城副局长和陆阳局长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的还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湖南省纤检局局长杨敏谈道:工作报告非常全面,对成绩的评价很客观实在,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也非常准确,对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有点有面,指导性很强。我的想法就是,回去后要传达好会议精神,并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我们的具体方案。如果说最大的感受的话,就是我们的棉花质量监督工作,今年要做些调整,一是注意及时性。二是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应该说,棉花质量问题,每年都会有不同的重点,所以始终有一个集中力量的问题。三是要强调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不能停留在到了多少地方,查了多少企业,而是要更重实际效果,落脚点是棉花质量是否得到了有效改观。

吉林省纤检处处长宋永卓谈道:科学界定再加工纤维概念已经提到了日程上,作为絮用纤维执法打假的专业机构,如果不能及时跟进,明确这一概念,那么我们的工作是会越来越被动的。另外,对于棉花质检改革工作,上级机关还应该根据下面遇到的一些具体情况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协调。例如,在我省白城地区有一个县,种植棉花是政府招商引资的一个项目,今年已达到10万亩,还会继续扩大。但目前这个企业还不具备资质,没有进行大包棉改造,虽然采购了设备,但明年才能到位。那么作为我们该如何对待,有点难办。

青海纤检局副局长王学良谈道:近几年,中纤局在纤维检验方面的培训是比较多的。相比之下,在执法打假方面的培训显得很不够。建议要适当给予重视,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意识和素质。

浙江省纤检局局长李初夏谈道: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理清思路,明确概念,分清责任,落实责任”这十六字至关重要,虽然报告中是针对絮用纤维执法打假而说的,但我认为更适用于当前阶段的整体纤检工作。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清楚我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只有明确概念,才能知道哪些工作是我们管的,哪些不是我们管的。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6

就2010年11月11日、12日,棉花和PTA期货价格双双大幅下降,近日,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这几天棉花期货及化纤价格的下降是前期市场过度炒作之后的正常回归。”据了解,前段时间化纤价格上涨非常快,涤纶短纤连续几日每天每吨上涨1000元左右。自9月初以来,化纤各主要品种价格均出现快速上涨,其中上涨最快的是涤纶短纤,几近一倍,粘胶短纤每吨也涨了12000元,涨幅高达67%;其他品种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此次上涨,与2008年2月~7月的情形很相近,化纤产品、原料与化工辅料同时上涨,表面因素基本一致,主要是需求拉动,国内外纺织需求增长较快,特别是内销增长迅速。这次价格上涨领跑的品种主要是短纤特别是涤纶短纤,短纤上涨的主因是高棉价的拉动。”中国化纤协会名誉会长郑植艺指出,虽然与棉纺直接相关的化纤量仅占化纤总量的40%,但此次棉价变化却如此普遍地影响到化纤价格。

之前,从再生棉型涤纶短纤到再生中空、再生长丝,以及原生切片、长丝,甚至粘胶等产品都被绑在了以棉花为代表游资炒作的战车上。而如今,由于宏观经济面的千变万化,加上强有力的干预政策,原料大幅下降势在必然。然而由于再生化纤行情迟迟不能探底,下游观望不愿采购,使得厂家库存上升,后期产品价格调整不可避免。但随着国家干预力度逐渐减少、棉花及PTA期货跌势减缓,再生化纤行情触底形势一旦确定,下游采购热情就有回升的可能。虽然12月中上旬再生化纤仍有小幅提升行情,但经历了这次“过山车”,预计短期内再生化纤行情可能将以疲软盘整为主。

2010年是化纤行业第十周期的上升期,这是年初化纤协会对今年行业运行的总体判断。从目前看,我们的预测是正确的,无论是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企业经营情况,还是从行业运行数据和运行质量等都能够说明这一点,传统意义上的春秋两次市场的季节性反弹依然存在,而且表现得非常明显。对此,端小平表示“即使面对原料较快下跌也不能恐慌。要充分看到支持化纤行业运行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化纤原料疯狂的背后

虽然我国是世界化纤生产大国,然而,化纤原料高度依赖进口一直伴随着化纤工业成长,目前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2004年以来,化纤主要原料的整体进口依存度已达60%以上,主要以PTA(聚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CPL(己内酰胺)三者进口依存度最高。2009年,进口合纤原料1471万吨,其中PTA、EG、CPL分别进口625.5万吨、582.8万吨、60.1万吨,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33.9%、77.3%、64.6%:同年进口人造纤维原料106.7万吨,其中木浆和棉短绒的进口量分别达85.1万吨、16.1万吨,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95%和15%。

正是由于国内原料市场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再加上原料供应商过于集中,采购商过于分散,这就给投机和炒作提供了空间,导致原料市场价格频繁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2010年,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原料成本已占化纤成本的80%以上,最高时曾达到86%。

氨纶:涨幅开始走弱

进入纺织品传统产销旺季,加之圣诞节销售时节临近,使得纺织品制造产业在棉纱、涤纶等原料高压之下仍保持一定的需求,氨纶产业基地浙江受七八月份限电政策影响,企业库存保持低位状态,上下游的普遍低位库存状态,使氨纶业始终保持稳中存涨,一定程度上为此次价格的拉涨奠定了需求支撑。但由于下游织造业对高价货源抵触心理的增加,采购操作的放缓,尤其是个别高价品牌开始向中心行情靠拢,很快使氨纶整体交易气氛逐步走弱,看跌声音也开始出现。

锦纶:供需矛盾是主因

长期以来,我国锦纶工业上下游发展不平衡,锦纶原料特别是己内酰胺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于聚合和纺丝,已经成为我国锦纶工业发展的瓶颈。尽管近年来,我国己内酰胺企业进行扩能改造,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改变不了国内严重短缺的局面。除了供需矛盾之外,受国际原油价格高涨的带动,己内酰胺市场价格也继续上涨,这也或多或少给锦纶企业造成压力。而由于资金投入大,工艺技术复杂门槛高,并且一些企业受到机制、体制的制约,对相关技术进行封锁搞垄断,导致国内产能一直无法提高。

腈纶:价格还将继续上扬

丙烯腈是腈纶行业的主要原料,过去80%的丙烯腈被腈纶行业消耗,目前则是50%左右,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腈纶行业依然是丙烯腈的需求大户,并且丙烯腈采购成本占到腈纶生产总成本的90%,因此,丙烯腈的供应量和价格走势直接影响到腈纶行业的运行。受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局面,原油价格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而腈纶原料丙烯腈的价格受原油价格的影响很大,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腈纶原料丙烯腈的价格有进一步上扬的可能。

粘胶:须“两条腿”走路

我国粘胶行业生产主要以棉浆粕为原料,只有少量的企业用溶解木浆生产。由于国内原料有限,我国需进口部分棉绒和溶解木浆加以补充。根据我国棉花产量等资源推算,我国年浆粕产量约100万吨,以目前产能计算,尚存在120万吨的浆粕缺口,供需矛盾还是十分明显。原料成本约占到粘胶纤维总成本的70%左右,受近来棉花价格疯涨以及国内外木浆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棉浆和木浆价格也在高位运行,这无疑给粘胶纤维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

聚酯:MEG有望告别进口

PTA(对苯二甲酸)和MEG(乙二醇)是聚酯涤纶行业的主要原料,在下游聚醋涤纶行业产能不断扩张的背景下,PTA和MEG仍需要进口相当数量才能满足生。由于中国PTA产能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之首,所以国际PTA的定价权可能因为期货的成熟和国产化的进一步深入而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而MEG受到天然气资源稀缺的限制以及油气成分的制约,以及国家对MEG的生产有限制,MEG产能产量一直上不去。而利用玉米研发的生物基乙二醇已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乙二醇告别进口也指日可待。

解决原料依赖是关键

原料成本的大幅提高,减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区间,大大缩减了行业的利润空间,行业已经全面进入微利时代。因此,从战略高度来讲,化纤原料资源供需矛盾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国化纤工业的运行与发展。

由于国内石油和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单纯依靠国内资源解决原料短缺问题是不现实的。这就迫使化纤工业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发展转向经济效益型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

“在‘十二五期间,寻找石化能源和资源的替代品,

发展环境友好工程是应对21世纪资源和环境挑战的必由之路。”郑植艺指出,单单依靠石油资源的化纤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要向自然界学习,充分利用生物界的资源,大力开发生化原料并积极发展生物质纤维产业。对此,化纤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着力从产品结构、资本结构、规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四个方面对化纤产业进行调整,其中产品结构调整包括大幅度提高化纤差别化率,2015年达60%;继续推动生物质纤维、高新技术纤维的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纤维产能由7万吨提高到14万吨(含竹纤维,其中碳纤维6000吨,芳纶14000吨,聚苯硫醚7000吨),其它新型聚酯及特种纤维如Pl、PBO等有突破性进展,达到产业化水平。另外,还鼓励大规模、具备资本和区域发展优势的化纤企业向上游整合发展自用原料,延伸产业链,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化纤上游主要原料,解决长期困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料供应不足问题。

另外,郑植艺还表示,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资本投资,也将是我国化纤工业化解原料紧张的一个有效措施。他指出,目前我国化纤工业已经具备基础:一方面,我国化纤工业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和资本实力,国内化纤工业曾创造过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的历史纪录。国内化纤工业有能力有效引导投资,集中资本力量,联合海外资本进行资源性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化纤工业在与国际交往的20多年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国际市场、产业运营、金融投资、环境评估、政府公关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在对境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政策环境的了解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俄罗斯、巴西都具有资源优势,石油、天然气、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从资源和内需角度,这些国家都是我国化纤企业“走出去”的重点目标。

早准备要预防

2010年10月份之后,产业链价格的暴涨暴跌使行业很受伤:诸多因素如夏秋季的节能减排、产业库存低位,遭遇棉花价格的突然爆发,棉型纤维的替代效应,需求急速放大促使化纤价格全面上涨。另外,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大宗商品备受市场资金的青睐,游资炒作棉花、PTA等期货,推动现货价格,使价格上涨远超出需求层面。紧随而来的政策监管和资金撤离,价格又急速回落。动荡的原料价格,使下游纺织企业无所适从,严重影响接单情况,恐对未来行业走势产生巨大影响。

预计明年,受产量制约、供需紧张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提高,棉价在回归到理性价位后仍然将高位运行。同样,对于石化产业链而言,大宗原材料价格将在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元长期保持弱势地位、中国将在流动性过剩下显现高增长下的高通胀预期格局之中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化纤企业将再次面临高成本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