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需要心理学论文

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激励理论;英语教学;作用

激励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力量,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迈进。不论是中国古代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还是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在中西方的文化进程中,形形的激励理论为人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积极的激励理论推动了社会向人性方向的良性发展,如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 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西方激励理论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一定程度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1.亚当斯的“公平”理论(Theory of Equality)

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J.S.Adams)在1962年提出“公平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其相对量,即报酬是否与自己付出的努力相当等。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公平和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学英语的学习集“听、说、读、写、译”于一身,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尤其重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面对学生们的公平性。对于那些由于语言基础薄弱和学习悟性较差而产生强烈自卑感的学生,教师们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为之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并给予适当的语言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勇气和自信心,并促使他们保持一种心理均衡的状态。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注重成绩较好的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而忽略了一部分弱势学生的想法甚至他们的存在,没有给予每一位学生公平表现的机会,使一部分人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从而大大损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在今后的学习中“优者更优,弱者更弱”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的出现和恶化。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Theory of Needs)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Maslow)在1943年提出“需求层次”的激励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激励理论,分为从下至上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这一金字塔形的图示,由下至上清晰地表明了以生理需要为基础,以自我实现为最高需求层次的马洛斯激励理论的精髓和升华。满足自我现实的需求就要求一个个体在竭尽全力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工作之后,成为了自己所期待的人物,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

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学习类型,是一个学习者需要相对较多地暴露于公众环境之中,学习表达自己语言能力和与人沟通技巧的过程,所以学习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即刻关系到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与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者的语言鼓励将非常重要,因为 人从外部得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感转化。同时,英语学习策略和技巧的传授也会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使之更加充分和活跃地体验学习过程,加速自我实现的进程。

3.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 理论(Theory of Expectancy)

北美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学家维克托・弗鲁姆的(Victor H.Vroom)的“期望” 理论提出,每个人要求做某项工作是认为这项工作的完成会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获得的成功将会满足自己某些方面的需求。同时,完成工作之后的奖励也要根据个体的期待和差异进行具体的处理和对待。另外,激励者要采用适用大多数人的激励措施,使期望概率不能过大或过小,受益大多数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者的动力。

大学英语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薄弱不一,因此在完成同样难度的工作后,对参与者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应该是适合他的心理需求的,这样,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者得到的是合理的奖励,将会提高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大学英语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也会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技巧的完善。通过与学习者的沟通交流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学习的不同结果的表现形式,教师们要掌握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包括英语基础的不同,过往学习经历对现在的影响及内在的对学习需求得到不同的满足的程度。另外,教师们不能仅仅采取一般的奖励措施,而是要采取适合大多数人认为的最合理的措施。当然对于期望值大小的界定,弗鲁姆认为要加强心理疏导,使得实际的结果稍大于平均的期望值,这样不会使学习者由于期望值落空而产生挫败感,也不会是学习者因为期望值落空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将非常重要,要使得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学习者“眼高手低”导致的期望值过大。

4.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Theory of Achievement)

美国的权威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教授(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提出人有多种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 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权利需要(need for authority and power, 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和亲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战胜困难,将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他们追求的是过程中奋斗的乐趣。不同于 “期望理论”的是,拥有成就需求的个体并不看重成功为之带来的物质奖励,而是成功之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拥有成就需要的英语学习者有更强烈的内在的追求成功的动力和动机,尤其是对于有成败各半机会的学习任务有更大的热情和兴趣,而不是那些成功机会很大或很小的挑战,因为机会太小,成功就有很强的偶然性,而机会太大,轻而易举的成功会使得学习者的成就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一般而言,拥有强烈成就需要的英语学习者已拥有相当的语言知识基础,对自身也非常有自信心,他们喜欢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并从自身努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样的一个团体,并依据他们先前的基础给予他们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和更高的学习目标,满足他们内在的成就需要,使之在原有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并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热情和动力。

以上的四种西方激励理论的阐述以及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方法,尊重和激励每一个学习个体,最大程度地促进自我实现的完成和内心的成就需要的满足,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激励理论也可促使教师在心理层面和人文层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创洁,《激励的学问》(一)。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3]让・雅克・拉丰,激励理论的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学生管理 五年制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aslow's Needs Hierarchy Theor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Students

TANG Huiyun

(Suzhou Tourism &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 analyzed five different levels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basis, further explores five different levels of needs in the management of five-year medical students to use.

Key words theory of need levels; student management;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943年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从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是人类内在的、下意识存在的,它们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五年制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不断完善职业学生的人格。需要层次理论为学生管理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预测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而便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动机诱导。

2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需要特点及其表现

2.1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理需要

生理需求是指机体为维持生命、生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马斯洛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进一步激发高层次的需要。五年制高职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食物、水分、睡眠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希望能够与异性有交往。

2.2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安全需要

安全需求是指保护自己免受身体、情感等方面伤害的需要。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安全的需要。作为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安全需要的渴望更为强烈。笔者对苏州五年制高职校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住校生活。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一时间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对环境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2.3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需要

社交需求指的是友谊、爱情、归属感和接受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曾说:“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团体和集体,以寻求团体和集体的认同、支持和温暖,否则个体将无法生存和生活。”①人类是一种富有丰富情感的动物,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情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人类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传染和相互影响的。不管是哪一类人群都需要相互交往,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一样希望能有知心的朋友,希望得到或给予某人关心和关爱,也希望得到爱情,更希望在关键或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帮助、理解和支持等等。

2.4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由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组成。由自尊、自足、自信成就感组成内部尊重;由认可、地位、关注组成外部尊重。自己在获得成功时候的自豪感是自尊,自尊可以是自己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自己在做出贡献得到别人的认可称之为关注。②五年制高职学生招收的都是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弱。大部分同学都想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弥补自己文化基础课的不足,想通过新的学习环境的改变来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此获得父母和老师的赏识,希望受到应有的尊重。

2.5 五年制高职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求是成长和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自我追求能力极限的内驱力。它会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胜任感方面,这一类人希望能够掌握社会,掌控环境,喜欢主动出击,不喜欢被动的等待看着事情发展结束。(2)在成就感方面。这一类人的注意力喜欢放在事情最后的结果上,他们喜欢成功,能够收获成果远比给他们其他报酬要重要得多。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到各种比赛,社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内在品质和职业技能,希望能够通过各项活动改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

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3.1 关心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物质生活

首先,在学生入学教育时,要系统介绍学校及周边的基本设施情况,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方便其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其次,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特别是对单亲、离异、特困等特殊家庭学生的了解。再次,重点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保障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

3.2 关心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每位老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心灵上的指导与关爱。笔者所在的学校,新生入学时都要建立新生心理档案,以便及时了解每位新生的心理状况。另外每个班级选定一名心理委员,学校心理老师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辅导、授课,再让心理委员定期在班级进行班级学生心理调查、反馈和疏导。再者,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晴社”心理健康社团,除了每天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外,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社团活动等。

3.3 强化学生的归属感

班级和团支部是学校的最基本单位,加强班集体建设,深化内涵建设,强化班风、学风,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笔者所在学校除正常开展班会、团委活动课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活动:学校成立了“学生讲师团”,让学生自己走进学校的每个班级进行“优秀共产党员”等故事讲述;通过“文化校园”、“礼仪大赛”等活动让礼仪文明传遍校园;对刚入校的新生班级举办吴文化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白居易、唐寅、伍子胥等名人故事让学生对苏州历史人文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此加强学生对苏州、对学校的归属感。

3.4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特别是在班级干部、学生组织选举中,做到透明化、公开化,塑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差别,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文学社、话剧社、花艺社等16个社团,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拓视野、表达自我的舞台。每学期举行表彰会,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荣誉激励和物质奖励,表现学校对他们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的肯定,能产生明显的精神激发作用。

4 总结

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也就有了活动的不同的动机,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表现。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在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保障校园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创造积极健康的同学间的相处环境、培养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变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达到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注释

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现状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并维持学习活动、并致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动机既是先前活动产生的后果,又是直接指向未来目标、驱动随后行为的内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推动力,对学习活动的开展、维持和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学习动机研究一直都是心理学界关注的重点。

一、问题提出

学生在求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存在着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正视学习问题、学习纪律涣散、成绩下降、抄袭成风等现象,这些问题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学习动机缺乏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了解当代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这己成了一个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普遍共识。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问题,不同时期和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划分学习动机的依据不尽相同。根据动机持续作用时间的长短,学习动机可分为近景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指向可分为直接性学习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不同,可将之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三、国外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的常用划分一般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学派的的动机理论,主要的一些理论流派有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等。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学习动机研究主要受行为主义影响。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注重讨论学习的外部原因,认为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有可能发生。这一理论随能解释一些一般的学习行为,却不能解释高级、复杂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动机理论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60年代以后,强调学习动机中个体认知因素的研究日益成为主流,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因素对学习动机的作用,包括人的求知欲和自我认知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在个体缺乏求知欲使,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和累赘,学生也不可能真正的学到知识。虽然在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出于某些原因也能完成学习任务,但这种学习是被动和低效的。

在国外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中,马斯洛((Maslow)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需要论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深远。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且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四、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研究

国内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近几年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高等学校和大学生的带来了方方面面影响,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复杂多样。毛晋平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如下:“(1)学习动机复杂多元,且极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2)学习动机、目标多指向近景性、直接性方面。(3)学习动机、内容多功利性和实惠性。(4)学习的成就动机强度呈中等水平。从对当时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强度测定的结果看,大学生在学习上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为中等,属一般水平,即追求学习成功的驱力强度为一般”。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影响下和大量的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的需要大致有6种基本类型:生理、安全、交往、尊敬、发展和贡献。黄希庭以此为根据编制了学习动机问卷,并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施测,测查结果显示,问卷中的动机与需要互相对应:求知进取的动机对应发展的需要,社会取向动机对应贡献的需要,物质追求的动机对应生理的需要,害怕失败的动机对应安全需要,个人成就动机对应尊敬的需要,小群体取向动机对应交往的需要。黄希庭将问卷分6个维度26个项目,分别测试大学生的6种学习动机的强度: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这明显的差异性:(1)性别差异:社会取向、个人成就和害怕的学习动机中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重视对个人和社会利益的追求,更注重成功,较少害怕失败;女生则相反,更加害怕失败,较少追求成功,成就动机明显低于男生。(2)年级差异:大一、大二、大三这三个年级之间在学习动机上的差异性较小,而大四与这三个年级在许多方面有显著的差异。(3)学校类型差异:工科和医科院校的学生在求知进取方面得分较低,而在害怕失败方面得分较高。军校类在社会取向和个人成就方面得分较高,在物质追求上得分较低。

五、思考与展望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推动力,对学习活动的开展、维持和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学习动机研究一直都是心理学界关注的重点。纵观以往的研究资料,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对大学生学习动机进行研究的数量较少。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具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的质量问题作为其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现有的调查研究中表明,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动力不强。因此,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蒋祥龙,杨文礼,王艳.(2010).安徽省高职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报告――描述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9(6),77―80.

[2] 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毛晋平,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1).

[4] 姚锡远、王金云,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黄希庭、徐凤妹,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214-216

[6]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37

[6]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999,31-37

[7] 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兴趣研究,心理科学,2000(1)

[8] 黄希庭等,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心理学;职工情感;企业文化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管理就变得复杂起来,不但包括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还出现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等,其实管理的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人是所有生产因素中最活跃的因子,只有管理好了人,企业的发展才会更有生命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离不开每一位职工的参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通过应用心理学,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学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修课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激励人的行为,以充分挖掘出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现阶段国内的部分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不良,职工凝聚力不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职工的激励与有效管理。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于充分发挥脑力及体力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企业只有尊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保障他们自身物质利益,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要想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认真探索职工的心理活动,满足其情感需求。

应用心理学理论研究职工群体心理可知,只有增强整个群体的凝聚力,改善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促使职工和职工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合作,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才可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心理学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任务,即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升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让领导可以通观全局,掌控整个管理过程。所以,领导需要重视使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深入研究如何科学管理职工,以挖掘出企业发展潜力的根本所在。

二、应用心理学理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

通过大量心理学理论实践可知,需求产生于动机,进一步动机激发行为,其中积极性是一种亢奋状态的心理特点,它属于动机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分析,积极性是劳动动机的升华,更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热情的工作状态。一旦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从原来的“要”转化成“我要干”从原来受金钱驱使而工作变为为事业而工作。这种变化过程是职工动力系统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说明职工已经突破了患得患失的心理约束,工作动机得到了提升。

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心理过程其实是人的动机被充分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动机的产生、实现又是一个人的内在需要与目标相互转化的过程。若职工把工作目标定得很高,预计可实现的可能性也就会越高。那么自然而然,其激发的力量就会越强烈。相反,若职工的动机与期望目标有一方是零,那么就不会产生激励作用。因此,职工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相应目标,当职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行为和工作目标不断进行对比时,了解个人前进的速度与目标的距离时,其工作积极性才可能持久。其次,由于职工的需求、价值观以及能力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就可能导致相同的工作目标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产生的激励作用不同。而要想让工作目标更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让目标和职工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学会分析职工的情感需求,确保企业制定出的目标可以对大多数职工产生吸引力。若目标定的太高、太有难度,就会让职工丧失达到工作目标的信心;而太低,则根本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出科学、可行性强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既有利于职工实现个人利益,同时又能让职工对实现工作目标充满信心。

三、探索职工优势需要及情感需求发展企业文化

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们一切的行为都来源于某种动机,动机带来需求,而需求的形式需要从人和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考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首先要满足其主要需求,也就是“优势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只要瞄准了人们的优势需要,以此激发职工积极性,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领导方法。对于很多人而言,目前的优势需要就是不断地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个情感层次需要,可能就会降低职工的满意度。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很难满足职工的这一需求,所以在尽最大限度改善职工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宣传到位,积极地职工谋福利。

其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注重大多数职工的“优势需要”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个体员工的优势需要。不同职工的优势需要是不同的,职工在工作时的情绪也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些时候在领导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对于一些员工而言可能正是他的优势需要。故管理者要非常注意情感方面、物质方面以及心理层面的各种不同需求,尽可能帮助职工解决那些他们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下,要想满足职工的情感需求,主要是满足其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尊重感以及荣誉感。现代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企业文化,开始尝试着开展“能人进言献技”的活动,而为了让一些有才华的职工充分地展示个人才华,而广泛开展科技论文征集大赛活动,然后评选出“科技明星”,“优秀职工”等荣誉称号,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进一步发展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

四、结束语

总之,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适当应用心理学,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企业结构,促使职工与职工之间建立起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发展。但是也需要注意心理学并不是解决企业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其主要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为基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出现的不同的问题,而采用科学的方法,促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客观依据。要想真正地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还需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市场营销学理论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学理论等。

参考文献:

[1]姜艳.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3(24):121~122.

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加速,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应试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被边缘化,直接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何利用欧美科学理论,激发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效率,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就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建议。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他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Hierarachy of needs theory)。该理论的提出在心理学界和管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开辟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思潮。马斯洛最初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这五个需求的迫切层次是从低到高的,低层次需求是人类生存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高层次需求才会凸显出来。马斯洛还指出:同一时期,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必有一种需要在某段时间内占主导,支配个人的行为,这种需求称为优势需求。低层需要不会随高层需要发展而消失,无论需要层次发展到哪级,只要低层需要长期受挫,被剥夺得越多,人就会倒退到这一层次,这个需要也就越强烈。相应的,现阶段中职教师的需求也存在多样性和动态性。具体来说,结合马斯洛的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的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主要包括对干净的食物、水、空气、居住和性等方面的需要。这些是人类最原始的需要,直接与生存相关,也是最迫切和不可避免的需要。生理需求是其它需要的基础,只有生理需求被满足了,我们才能继续追求其他方面的享受。在大学生管理中,我们首先要满足他们基本生理需求,如:吃饭和住宿等。

(二)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是保护自己身心免受伤害的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中,主要表现为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前者主要指的是身体不受伤害的需求,后者主要指的是心理归属感。

(三)交往需求。交往需求又称为归属需要,主要是指个人渴望被家庭、朋友、同事以及其他群体接纳的需要。交往需求属于心理和人际关系层次,相对来说,更为细致和难以控制。在大学生群体中,交往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师关爱的需求;二是融入组织社团和班级的需求;三是与同学、朋友交流合作的需求。

(四)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分为两方面:一是自尊和自我认同;二是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同,个人才能收获自信与自尊,在生活与工作中获得满足。在大学生群体中,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态度行为尊重需求;二是参与班级活动的需求;三是同学朋友的认可需求。

(五)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一种使自己成为理想的人,完成自己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中,自我实现的需求主要体现为学习专业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的解释非常到位且富有启发,人本主义心理学能够让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有效创新。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最基本需求,激发高层次需求。当前大学生的基础需求包括饮食、住宿、交通以及日常消费等物质需求。大学生本身处于青春期,比较在意外界和同辈群体的看法,在基本生活中容易产生一些盲目攀比的心理。这种盲目攀比和享乐主义的心理,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首先要创造条件,保证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条件,其次是进行思想教育,避免一些盲目的攀比,树立合理可行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储备,必须在专业知识和人生追求上有所建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注重高层次需求的培育,通过各种活动和学习,言传身教,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实的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应该倡导一种尊重与平等的教学方式。当前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本身心理比较敏感,渴望得到长辈和同辈群体的认同,并通过这种认同来建构自我概念。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顺应这种心理,采取互动式教学,让大学生融入到课程学习中。与传统应试教育不同,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自,积极引导他们去探索课程问题,大胆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通过资料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在课堂上,教师要抓紧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的一些创新型思路,让他们在思想政治学习中感受尊重与满足。

(三)努力搭建交往平台,满足大学生对归属与爱的需要。大学生很多来自异乡,本身就比较孤独,有很强的归属和被爱的需求,渴望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包容与关爱。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适时举办相关的文体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到社团中来,丰富课余生活,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只有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大学生们才能真正感觉到被集体接纳和融入。

参考文献

[1]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6

一、培养国家核心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文化引导作用首先体现在培养国家核心价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高校可利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自身的文化建设工作,以文化为路径和载体,实现对人民的文化教育工作和全党的武装工作;(2)有助于强化建设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自身需要发挥出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教育和凝聚的作用以及文化引领和辐射的作用,切实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建设引导作用;(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还需高校注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力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建设以及高校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1],大力推进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二、创建校园文化品牌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文化引导作用同时也体现在创建校园文化品牌,唱响国家文化主旋律上。具体而言,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高校在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上,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先进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循序渐进地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2)所有高校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高校间达成一个文化建设的品牌共识。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遵从于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将与时俱进的精神弘扬其中;(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可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文化建设理念,在各类校园庆典文化活动中,明确校园文化的基本价值和导向所在,要富含政治性和思想性,避免低俗化和庸俗化[2]。

三、打造网络宣传平台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文化引导作用还体现在高校打造网络宣传平台,掌握文化领导权之上。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上,需要充分应用目前的信息技术,赢得师生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度,具体而言需要在文化建设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兴趣变化和成长趋势,其次还需要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最后还需要充分发挥出高校教师的建设主导作用;(2)需要在高校中建立一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平台资源库,通过快速的信息传媒技术,让高校的师生及时获取最新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通过网络平台的高覆盖率来抵挡西方文化的思想入侵,此外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在信息传递上占据制高点,不断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名人研究成果,保障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性;(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不断强化高校在网络上的思想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高校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的内容健康[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却在软实力的建设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基地,自然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的主战地,而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培养国家核心价值、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网络宣传平台三个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我国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有必要进一步深化马克思理论在文化引导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国高校的文化建设水平。

作者:郑兴碧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晓云.文化转型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39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