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例6篇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1

《秋天的怀念》用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感情表现了史铁生对已逝母亲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母亲深深地怀念之情及对生命真谛的感悟。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围绕在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上,但是我们仍旧可以从文章中得到很多领悟:

一悟是无限的悲伤。用史铁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母亲心里太苦了,上帝怕她受不住,就召她去了。对于死亡,人类都是悲伤的,更何况是深爱着自己的母亲离世呢?秋天一样是收获的季节,却也是一个失去的季节,母亲就如窗外那树叶,“唰唰啦啦”地离开了。“树欲静而风不止”恐怕是个遗憾的赞歌吧!文中的母亲如天下所有苦心的父母一样,在她儿子“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的时候她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用一颗慈爱、包容的心来关心他,虽然熬不住的时候会偷偷地躲起来抹眼泪。在《二十一岁那年》中,史铁生说“这是在医院,不是家里,这儿没人会容忍我发脾气”可就是这个人,这个会容忍他发脾气的人,已经离开了他,甚至在她离去的最后一刻心里想的还是两个孩子。

二悟是深深的感动。我们会为母亲无私的爱而感动,我们也会为作者心态的改变而感动。母亲生前一直想要和“我”去北海看花,可最终无果,可就在这个秋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花,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对于作者而言,他已经可以欣赏那些色彩鲜艳的、在秋风中开的烂漫的花朵了,他也不再暴怒无常了,他已经开始正常好好生活了,开始欣赏美丽的生命了。时间带走了他母亲,却也渐渐治愈了身体带给他的精神伤害,可相反,时间愈长,对母亲的怀念便愈加深沉。

三悟是满满的能量。《秋天的怀念》虽然描写了作者一些烦躁、消极的情绪,但多读几次就会感悟到它所要传达的一种正能量。文章不仅表现了母爱这一永久的主题,也表现了作者在面对疾病时的一种坚强、坚韧的顽强品质。作者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婉婉向我们述说:我们的不幸也是亲人的不幸,关心我们的人比我们更难过。教导我们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要正视生命的挫折,打开封闭的心去接纳这个花儿般的世界,“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用字数不多的篇幅教会了我们大爱,教会了我们坚强,它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生命所需。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2

北京市怀柔实验小学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心理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积极”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因此,“积极”既包括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人潜在的积极,而心理学中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含义。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具体来说,积极心理教育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积极优势”关注如何发现及利用个人特长(优势),包括个人优势、创造力、学习风格等。二、“积极情绪”关注如何更快乐,围绕过去、现在、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乐观与希望。三、“积极关系”关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和谐与冲突、感恩与宽恕等。四、“积极应对”关注如何从灾难与挫折中重生,包括抗逆力或心理弹性等。五、“积极成长”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包括自我决定论、目标选择与执行意图、自我效能等。学生从自己的优势中获得自信心和成长的力量。六、“积极组织”关注学校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师的幸福感以及学校效率。

怀柔实验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个年级都开展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教育形式多样,如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等。

四年级的《传递幸福》心理活动课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养育的教育,让学生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珍惜和回馈。其发展性目标符合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独生子女娇惯、不珍惜父母的爱等问题,通过视频清晰、生动地展现了母亲从孕育到养育的艰辛,让学生体验到了父母的爱和辛苦,进而心生感激、感恩之情。同时,这堂课还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邀请了家长们一起参与课堂,便于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理念,有利于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延伸。家长在课堂上了解了孩子的另一面,即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且回馈给父母爱,比如,孩子早早地为母亲准备了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谢。“爱要大声说出来”这个活动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触动了母亲和孩子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她们热泪盈眶,喜极而泣。

《传递幸福》活动课的优点主要有:第一,每一个活动都准备得很充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第三,课堂氛围比较活泼。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有:第一,活动的内容不必太多,一节课有一两个活动就足够了,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什么;可以对学生在一两个活动体验到的东西加以深入探讨,予以升华,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第二,教师在提问时暗示性太强,如连续问了好几个学生“你快乐吗”,教师的意图很明显,是把学生往积极方面引导,但这种封闭式提问对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心无益,可以问“你做这件事有什么感受”,等学生作出反馈后再作引导,会更好一些,如果学生回答“感到快乐”或其他积极情绪,教师进行肯定就行了;如果学生回答的是消极情绪,教师可以追问原因,再化解消极情绪。这样学生无形中就能觉察和认可自己的消极情绪,并学会调节情绪。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学生会产生什么情绪,如果教师只是封闭式地问“你感到快乐吗”,学生会为配合老师而说快乐,这会让没有感到快乐的学生认为自己产生消极情绪是不对的,学生的消极情绪被压抑和隐藏,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接纳自己,积极调节情绪。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承认消极情绪的客观存在,学习积极地调节和转换消极情绪,并不是要求学生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

五年级《大声说出爱》是一堂亲子沟通课,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课堂,学生、家长、教师都真情流露,教学效果很好;课程内容和时机恰当,三天后就是母亲节,课程内容是感受母爱并表达对母亲的爱,家长们(母亲们)很受感动,学生也进一步理解了母亲的关爱,为融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也为将来可能的亲子冲突做了很好的预防与缓冲。

需要更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是:第一,课程主题是“大声说出你的爱”,但活动中只提到母爱,有局限性,爱有很多种,还有父爱等其他形式的爱;

第二,活动内容引导性强,但有强制的痕迹,学生的回答雷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六年级的《明天会更好》活动课运用巧妙的实验使得学生学会积极心理暗示并对未来进行展望。这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第一,教师上课充满激情和热情,学生很投入;第二,活动设计精巧,其中“扎马步记忆单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坚持的重要性和努力坚持学习后的愉悦,很好地体现了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第三,“水晶球实验”巧妙地呈现了意念的力量,让学生亲眼看到水晶球随着学生的意念而摆动的神奇,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比单纯的说教讲解更令人信服,学生由这个实验体会到了自我暗示(信念)的力量,会启示学生自觉运用积极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第四,这节课的精彩还在于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己特长和优势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优势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畅想未来。

《明天会更好》心理活动课体现了《纲要》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起到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作用。

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第一,活动课的主题是“明天会更好”,课堂内容似乎跟主题不太密切,单个的活动很精彩,但综合起来主题不够突出;第二,“水晶球实验”后,教师对其所蕴含的意义挖掘不够深入,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和升华,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心理暗示不够;第三,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梦想并贴在黑板上,没有分享和讨论,梦想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够明显。

五年级的《分数》是一堂数学课,渗透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师以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折纸)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教学形式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3

在父亲逝去多年才想到父亲当年的好处,写书以表达对父亲怀念,这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有时候失去的才觉得珍贵,真正想报恩时,却为时已晚,所以我想说感恩应从当下做起。有些人常常说等我毕业了,有钱了我将如何如何报答那些帮助过我的人,那么要是没有钱就不去报答帮助过你的人吗?这能够作为一种承诺么?真正等你毕业了,有钱了,你真正的能够践行你的承诺吗?

感恩是近些年来提的比较多的一个词,为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现在过多的存在着道德沦丧,亲情缺失,友情变味的事实,使感恩这种最简单的人情之理被在各种场合提出来,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全国多位教育演讲家均把感恩教育作为演讲的主题,这就说明我们有很多时候做的还不够,还缺少感恩之心,某高中曾经在寒假开展感恩“五个一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为父母洗一次脚”,但在随后的家长会上调查得知,有78﹪的同学根本就没有完成。学校始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内容,然而仅仅是针对自己父母的一次感恩付出,落实起来却让人大跌眼镜。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位母亲陪儿子参加高考,儿子在教室里考试,母亲在外面守候,因为天气太热,温度过高,不久这位母亲就中暑晕倒在地,被人们送到了医院,在医院里母亲一直没有苏醒过来,令众多医生束手无策,最后有一个护士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在母亲的耳边轻轻地说“高考结束了……”还没等说完,母亲便做起来大声说:“我得赶紧问问我儿子考的怎么样”。在这个生死关头,母亲的心牵挂的仍是正在高考的儿子,这就是伟大母爱的力量。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会如此,因为在母亲的心中,你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把父母放在第一呢?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正直收秋的繁忙季节,中学生本该与父母多交流或者帮助父母在繁重的收秋劳作中做点什么,但我却发现有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竟然提前两天就回到县城,在大街上陪着所谓的异性的朋友闲逛,这样的同学心中怎么会对父母存有感恩之心。有的同学抱怨父母这样不对,那样不好,对父母的行为横加指责,挑三拣四,甚至直接顶撞父母。有的学生违纪了,老师想请家长到校个沟通,电话中家长满口的无奈,“我们也管不了呀!”这说明了什么?这样的学生还是一撇一捺写成的人么?

存在着这样一个现实,前些年如果说在班级学生中收某些费用,即使数额很少,总有一些学生表示很为难,而现在绝对不存在收费上的困难,上百元,甚至更多也不会有学生说家里困难交不上等理由。原因很简单,生活水平提高是一方面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下的学生多数是家中的独苗,从小娇惯,不知劳动之艰辛,在孩子的头脑中根本不存在挣钱不易的概念,在很多学生中有一种思想,那就是父母既然生我养我,那为我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从出传统的角度来说也许没错,但你就甘心做父母的寄生虫?做父母血汗付出的消费者?这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一支香烟,一夜网络游戏、一分礼物、一部名牌手机、去结交所谓的异性朋友,哪一项不是你父母辛勤的付出所得,你用的就甘心?玩的就自在?要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就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并把这种真诚立即化为一种行为表现,以赤子之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束花、一个拥抱、一句问候,不需要你有泰山般的承诺,也不需要你有多高的身价,感恩其实很朴素,只要想做,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万万不要等到机会不在时再去忏悔,去进行痛苦的回忆。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项脊轩志》;诗意美;人物美;语言美;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13-01

一、灵动浓郁的诗意美

归有光的书斋项脊轩原是百年老屋,狭小仅方丈、室内十分阴暗且破败漏雨。他对老屋进行修缮,使其不上漏;“辟窗”、“垣墙”、使小阁子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对周围环境加以美化。文中有两处自然景物描写,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饱含浓厚的诗意美。

经修缮后的项脊轩大为改观,情趣不可胜数。窗扇垣墙、兰桂竹木令庭院倍添光彩。白日,庭阶有小鸟啄食,人至不去。月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抒写了作者对项背轩的喜爱、眷恋之情。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意境幽美,抒发了作者因修缮项脊轩而生的自足自乐之喜和斗室读书之乐、追求功名的踌躇满志。

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言有尽而意无穷,“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作者婚后曾与其妻在轩中共度许多美好时光,几年后,其妻死,人去屋空,室坏久不修。后虽修过,“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经年之后,重返故里,见“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庭院依旧,枇杷树已“亭亭如盖”,“亭亭玉立”之贤妻却过早香消玉损。简短的景物特写表达了对爱妻恒久深沉的怀念,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蕴含着无限的悲情。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美

《项脊轩志》中所写之事都是平常小事,所怀念的女性:祖母、母亲、妻子都是平常之人,归有光却通过日常琐事的描写展示了她们的个性,凸现了其心灵美。祖母慈祥、幽默;母亲勤劳,慈爱;妻子贤淑,聪慧。作者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平常事,运用不同的细节描写表现个性化的人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作者幼年失母,听老妪讲述母亲当年对儿女的关怀,“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母亲善良仁慈,对待下人“抚之甚厚”,老妪有感于母亲对儿女的慈爱之心和对下人的仁厚之心亦随之哭泣。祖母到轩中看到作者闭门苦读,“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亲切的话语中充满幽默和赞许。“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细致的动作描写,把祖母对孙儿的爱怜、期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贤良淑德的妻子与作者志同道合,常到轩中“问古事”、“学书”,像作者一样安于贫贱、志趣高洁。作者在文中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读者在品读文章时也能看到一个聪明好学的青年归有光形象。其甘于清贫,在简朴的书斋中勤奋苦读,怡然自乐的性格和志趣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平实简洁的语言美

归有光反对 “以琢句为工”的文风,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力矫时弊,以不事雕琢的文笔记叙日常生活琐事,自有风味,尤为真切感人。《项脊轩志》语言平易质朴,简洁蕴藉,叠声词的运用具有音乐美。

全文不足八百字,着墨不多而神采生动,平淡自然而情深意长。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将抚今追昔、怀念亡人的悲痛注入平和冲淡的语言,将家道衰落、壮志难酬的悲伤蕴于清淡朴实的文字,“平淡”有味,含蓄隽永。

文中用叠声词来摹声、绘景、状物,增加了形象性和音乐美。清静的庭阶“寂寂”、月下桂树随风摇曳,“姗姗”可爱、枇杷树“亭亭”如盖。双迭字的运用,写景状物更形象生动,富有音乐美。

四、真挚深厚的情感美

《项脊轩志》对家庭琐事的抒写,展现了浓浓的亲情美,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崇高的祖母之爱,伟大的母亲之爱,温馨的夫妻之爱使文章溢满浓浓的亲情。然而,不幸的是疼爱他的母亲早逝,关心鼓励他的祖母已亡,伉俪情深的妻子也离他而去,而重振家门、成就功名的愿望却未能实现。这一切让他悲痛不已,怀念亲人的深哀巨痛和坎坷不得志的抑郁感伤又使文中充满深沉的悲情。

听老妪讲述母亲疼爱儿女的往事,“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回忆读书轩中,祖母前来探望并期待、鼓励自己博取功名,“长号不自禁。”念及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宁回来传述诸小妹关于阁子的话,无限伤感,“吾妻死,室坏久不修。”文章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简约含蓄,无一字言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株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着他对妻子永久的深沉的怀念,作为怀念伊人的象征长青于文学的殿堂中。

作为唐宋派代表作家,归有光推崇《史记》和唐宋散文,反对复古派文风,提倡散文应以朴素简洁取胜,其文也平淡简洁。他赞同李贽的“童心说”,主张为人写文均要真,“独出于胸臆”。写真人、抒真情,使其文格外真实感人。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5

为了能更好的传达嘉华情感文化,增进消费者对“嘉华珠宝”的印象和记忆,以品牌带动销售,现制订本活动方案。主要是借助“母亲节”这一事件,以“嘉华珠宝”名义传播“母亲节”概念,提醒目标消费者对“母亲节”的关注,引发其对“母亲节”的庆祝活动,使“母亲节”深入目标消费者情感深处,从而起到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指名购买率的营销目标。

二、目的

1、为天下所有的母亲送一份真诚祝福

2、带动嘉华店内产品销售

3、承载嘉华品牌“万种情怀,由我表达”的品牌使命

4、传递传统婚姻观念,确立嘉华珠宝婚庆市场第一珠宝品牌的市场地位

三、主题

感恩母亲,珠宝传情!

四、目标市场

迎合目标消费群心理,满足情感需求。

目标人群是25岁~45岁之间,在政府机关、企业担任中高层职务的人士。由于工作繁忙,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一般较少,特别是与父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少,所以一般都存在“回报养育之恩”的心结,可以引发其潜在情感需求。

五、活动时间

5月11日—5月14日

六、活动内容

1、凡活动期间光临嘉华珠宝店的顾客,均可领取康乃馨一枝。

2、在嘉华店内消费满5000元以上(折后价),xxx婚纱影楼为您的父母免费拍摄婚纱照一套(执行方式:可在当地联合一家婚纱影楼,另外设计一套简单的婚纱照系列,并以“献给母亲的爱”为套系名称。)

3、结婚13周年以上的母亲,可凭相关证件,到嘉华珠宝领取精美礼品一份。(名额有限,赠完为止),并可享受折上8.8折优惠。

七、宣传方式

1、城市主要街道悬挂“母亲节”内容条幅

5月11日~13日,在城市人流量大的街道高密度悬挂条幅,以“嘉华珠宝”的名义,采用富有煽情色彩的语言提醒大家关注“母亲节”,形成浓厚的节日气氛。

2、发送“母亲节”亲情短信;短信发送活动内容。

5月11日~13日,以“嘉华珠宝”的名义,向 “嘉华珠宝”新老顾客发送“母亲节”精彩短信,提醒消费者5月13日是“母亲节”,以情感交流打动消费者。5月9日、10日,通过短信发送活动内容,告知目标消费者5月11日~13日“嘉华珠宝”的活动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主要地点。

条幅及短信可选内容:

1、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爱。

———————嘉华珠宝

2、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今天是母亲节我想对你说:“妈妈我爱您。”

———————嘉华珠宝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祝母亲节快乐!

———————嘉华珠宝

4、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亲——您是我至上的阳光,比钻石更夺目。

———————嘉华珠宝

5、感恩母亲,珠宝传情!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6

传统中国社会的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男子(主要指成年男子)主要管理家庭之外大大小小的社会事务如治国理政、保家卫国、商贾农耕,国治与否、天下太平与否责任就在他们身上,人君、人臣、人子、人夫、人父是他们既定的社会角色。社会是男子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舞台,他们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继承家学德业与仕宦立功上,即如何为学与为官。女子(主要指成年女子)主要管理家庭内部所有的事情,包括照顾年迈的父母亲、教养子女、孝养舅姑、敦亲睦族、纺织中馈,家齐与否就看她们,人妾、人女、人妇、人母是她们既定的社会角色,家庭是她们施展才德的人生主舞台,相夫教子,维护家庭礼法、秩序、安稳是她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当然,她们并非与社会事务隔绝,绝不介入,她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主要通过教子来完成,并不直接介入家庭以外的社会事务之中(历史上也有直接参与、介入社会事务的女子如北魏胡太后,唐武则天,宋佘太君、穆桂英等,但这只是少数)。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输入,受西方女性解放运动、女权主义观念的影响,中国女性开始正视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她们视家庭专制为“牢笼”,要打破要挣脱,传统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治国、女人齐家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女性不再安于古之以来既定的人妻、人媳、人母的社会角色分工,她们要求取得和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平等权利,和男性一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求从共同的人性层面来理解男人和女人,认为只有人,而没有男人和女人之分,“只有人性,没有母性”成为她们对抗男性权威的一个深具哲学意味的口号_。一些女性甚至拒绝与“男’相对应的性别、角色特征,不愿成为人妇、人母,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性一起参与职场的竞争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国女性的觉醒与出走,有人称好,有人不安。“五四”以来直至今天,关于“女性的出走与回家”、“女性是否该工作”的讨论、争论一直不休,人们或从男性立场出发,或从女性立场出发,见见智,但都无法给出一个令男人、女人双方信服的理由和结论。

二、中国当代母教文化发展现状

传统中国社会中,结了婚的女性只需于家教养子女、奉养公婆、敦亲睦族、纺织中馈即可;当代社会中的女性既要照顾好家庭又要做好工作,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能够内外兼顾、家庭工作两不误的不多。较之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母教,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母教存在以下状况:

(一)生养分离

生养分离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母亲和留守儿童身上。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已达5800万人,其中52.86%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儿童中的25.56%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5.72%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11.58%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5年以上I。2013年5月IOH,全国妇联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研究者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增至6102.55万人,其中46.74%留儿童父母双双外出,32.67%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_起居住,还有3.3的留守儿童单独居住,高达205.刀人。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p。以上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在他们的成长岁月中得不到母亲的养护。如果说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由于农村父母生养分离造成,那么寄养儿童的出现则是因为城镇父母与孩子生养分离造成。许多城镇父母是因为工作、学习、事业等原因没时间照顾孩子,而有些则是教育观念使然,在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即把孩子送进“全托”幼儿园,或者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或者周日送去周五接回,一天或一周只见孩子一面。这种情况在都市高级白领或富裕阶层家庭之中最为常见。这些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好,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完全托付给保姆照顾,孩子长大一点稍能自理就送去贵族学校,交给老师照顾。由于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太少,孩子和母亲的感情非常生疏,不愿意跟母亲说话,甚至不愿意跟母亲单独相处,反倒和保姆的感情深。《论语•阳货第十七》中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孩子三岁之前非常幼小脆弱,容易受到伤害,需要父母亲(主要是母亲)时刻抱在怀里呵护着,因为这三年之抱,所以父母去世之后,孩子也要守三年的孝以报父母三年的怀抱之爱。父母如果只是给孩子吃饱穿暖供他(她)上最好的学校,那不过是孟子所说的“犬马之养”,而非‘人养”。‘人养”除让孩子吃饱穿暖外,还要有母亲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的。中国人常用“有无教养”来评价一个人,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教”和“养”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养”即是“教”,“教”在“养”中完成。孩子在与母亲的朝夕相处中,观察并模仿她待人(己)接物时的言行举止,这是一种不言之教,对孩子一生才情气性的养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养是需要一定相处的空间和时间的,然而现代社会的结构与分工的变化确实让众多的母亲没法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养之教之。事实早已表明,母亲的抚养是任何人包括父亲都无法取代的。一般来说,在中国孩子的世界里,母亲的存在远比父亲的存在重要。传统中国人看待母子关系非常感性,认为母子血肉相连,孩子在母体里经过10个月的孕育然后生出,孩子的出生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掉下来了,母亲对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必定会呵护备至,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对母亲的依恋情结。2007年朱滢等人用中西方大学生两组被试进行了“母亲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住在同一个脑区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母亲是密不可分的成分。中国人把母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然而,西方文化的输入与影响,让中国孩子与母亲从那个曾经共同居住的脑区中分离出来,造成了中国当下社会母亲与孩子生养分离的尴尬处境。

(二)不容乐观的母教

当下母亲并非都不施教,但母亲施教的状况不容乐观。首先,城镇的母亲存在重养失教、重智轻德的施教偏差。对于孩子的养,城镇母亲可说是费尽了心思,从孩子还在娘胎的时候就开始讲究吃什么、补什么。出生之后,关于孩子的口腹之养,母亲们想尽各种办法提供给孩子她们认为的最安全最营养的食品;至于教的方面,孩子刚会说话,母亲即送他(她)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从幼儿园开始,给他(她)选择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和老师。母亲只管于其中接送或陪读,其余则完全交由老师来完成,而不必像古代的母亲,既要亲自课读,教孩子识字、通经,还要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从小就对他们进行品格的陶冶和砥砺。但是,当代母亲的劳心劳力似乎并不是都能换来孩子的感恩之情,从各种媒体上我们不难看到、听到不少大中小城镇好孩子、好学生残杀母亲的事件。在讨论这些弑母事件发生的根源时,很多讨论者都归咎于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完善;归咎于学校和老师,认为学校忽视了学生的品格之教,老师督导不严或太严,以致于学生走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上的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林林种种的教育培训机构,他们能够给予孩子的也不过是知识的授受、生存技能的培训(即“智教”),孩子良好品性的养成(即“德教”)只能由家庭尤其是家庭中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最了解孩子个性的母亲来承担。其次,农村母亲存在养教两失的施教状况。养教两失是农村母教中存在的令人担忧的现象。近年来,大量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和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在他们的成长岁月中既得不到母亲的养,也得不到母亲的教。现实已表明,如果孩子在其成长的岁月中没有母亲的朝夕相伴,其后果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情感缺陷、人格扭曲等问题,对城里孩子来说是因为母爱太过造成,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却是因为母爱严重缺失而导致。近年来,尽管农村留儿童的生存和教育现状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改善,各级各地的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切实的工作,诸如建立留剖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活动室、寻找妈妈、指导培训留儿童的监护人,等等。但笔者认为,国家政策法规再完善,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工作做得再仔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爱心再大再多,都不如建立农村母亲的生活保障机制,切实改善农村母亲的生存环境,帮助她们解决实际的生存问题,让她们重新回归家庭,还留守儿童一位能够朝夕陪伴他们看着他们长大的母亲。以上所述是农村母教其中的一面。农村母教的另一面是母亲不能教。在中国很多农村地区,一是因为贫困,二是因为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童失学现象严重。有很多落后贫困地区的女孩在小学毕业后就被迫辍学,到城市打工养家糊口,无法接受系统、完整的教育,这些孩子长大之后都有可能成为人母,但她们或者是文盲或者教育程度不高,且绝大部分处于生活贫困、身体孱弱的状态之中,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应当承当的教养孩子的责任,她们没有能力去完成。据笔者长期以来的观察,中国农村当中,母亲(包括父亲)没有能力教孩子是农村母教的突出现象。当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时,母亲(包括父亲)先是骂,骂了还是不听不改即拳脚、棍棒加身,除了骂和打他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单纯惩罚的教育,很多时候会带来孩子更大的逆反,这样的教最终等于无教。

三、中国当代母教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人类文化与文明进程的历史表明,母教不可或缺,事关家国命运和民族兴衰的问题。中国当代母教要走出当前的困局,寻求新的发展,其路有三。

(一)回归优秀传统,向传统寻求发展的智慧

当下母教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何在?是接纳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还是回归传统、向传统寻求发展的智慧?众多崇尚西学的人士以为,中国当下母教的许多失误是中国传统观念所致,因此,需要对“中国传统观念”进行拷问,解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与人的禁锢,以求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还以为,造成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困局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到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故我们解决当下母教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向西方学习。笔者则认为,中国传统母教观念具有合理性,正是其合理性,使得一代又一代的豪杰在母教之中走出来,承继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命脉,使得中华文化不断走向辉煌,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文明。将某些人认为的先进的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母教理念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学者在一两百年前提出的所谓的家庭教育理念、母教理念,我们的祖先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已提出并形成体系。比如“胎教”问题,西人称“早教”。“早教”的观念十几年前从西方引进,引进之后形成了异常火爆的早教市场,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千亿元规模。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中国的早教理论就已形成并且成熟完善,从《列女传•母仪》《韩诗外传•孟母教子》《大戴礼记•保傅》《论衡•命义》《新书•胎教》等典籍的记载及历代名母教子的案例看,中国人的早教观念远比西方早教理念先进、系统、完善且具极强的可操作性。如中国人为人讲“慎始”,不仅其生之后要讲,其未生之时也要讲,故母亲对子女的教化自胎儿形成之日已经开始,此为胎教。如母亲怀孕之时,要做到“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这么做是为了保证腹中胎儿的营养与安全。为让孩子出生以后“形容端正”,“才德过人’,怀孕期间,母亲要注意调控、理顺自己的情绪。人的情绪受其所见、所闻影响,所以母亲的情绪调控要从眼睛、耳朵做起,多看悦目的、正色的事物,多听和柔愉悦、平和中正的音声: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母亲对于外界的一切“音声滋味”,都要“以礼节之”,不可“邪视”,“妄听”,“妄吃”I6l。孩子出生之后,十岁之前,若是儿子,母亲品格上教之“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勤苦、节俭、宽厚”;经业方面教之书史、礼经、艺术等,包括择友、政事、军事等内容;若是女儿,除教之基本生存技能和家庭常务及如何为人妇、母外,也要教其经史诗书画及其他于日后为人妇、母所需的德性、才艺。可见,中国传统的早教其实是一个非常系统全面的人生奠基性的教育。中国传统母教中可供后人借鉴的智慧因子与值得传承的观念,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列出很多,篇幅有限,择列以上,余不一一。中国传统母教观念非常先进,是我们漠视甚至抛弃了我们的传统。因为漠视和抛弃,我们失去了成长的根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对此,笔者提议回归传统母教,从传统母教文化中吸收有利于当代母教文化发展的养分,以对中国当代家庭教育有所裨益。回归母教传统,并非如某些众论所言:让女性回家,做全职妈妈,而是整个社会尤其是女性在观念上应有所转变,认识到“闺门万化之原””,“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母德在教”不是男权社会压抑女性的文化缰绳。观念转变了,才能在行为上作出改变。

(二)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予以重新估价,给予家庭教育

尤其是母教以应有的权重传统中国非常看重家庭教育,母亲自觉承担起“胎养子孙,以渐教化,以成其德,致其功业”的责任,奠立“家齐”之基,开启“治国”、“平天下”之门。汉代以来,尽管中央朝廷及各地方官府设立的官学(相当今日的学校教育)在中国人的受教史上作用不小,但家庭教育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孩子基本的教育格局及人格养成均在家庭之内,由母亲来承担主要的责任。随着西学的传人,现代学校陆续开办,家庭母教的功能逐渐减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全面兴办学校教育,教育的功能主要由国家和社会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则完全或绝大部分托付给了学校和老师,家庭及母教更加被边缘化,其功能几近被人淡忘。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日显綦重,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的力度也在加大。但绝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投入还是在学校教育上做文章,如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好的补习老师,让他(她)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培训班等。父母把孩子完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对学校~些不合理的做法也全力支持与配合甚至迎合。由于父母赋予了学校与老师太大的权重,以致忽略了家庭及自身的责任。随着这种重学校、轻家庭的教育弊端日显,人们开始意识到家庭是子女教育更为重要的场所,但这还未成为社会共识。笔者认为,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必须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予以重新的估价,给家庭教育尤其给母教以应有的权重。这需要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一是学术界通过对家庭教育及母教问题不断的多方面的讨论,引起全社会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的关注与思考,使得家庭教育与母教观念深入人心,扩大其影响力;二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就业及社会生活参与等方面要给母亲及育龄女性以政策上与行动上的支持;三是为人父母尤其是为人之母要认识到家庭远比学校更重要,再好的学校也比不过一个普通的家庭,再厉害的老师也不如一位平凡的母亲,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一辈子最好的老师。母亲不仅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更是孩子灵魂造就者。作为母亲,当紧握教育之大权,把自己孩子的教育权完全交付给他人是一件不负责任和极其危险的事情。上述三方,若缺了任何一方的努力,则此路不通;唯有三方共同努力,此路才通畅。

(三)提高母亲的教育素质,保证母教良好运行

母教綦重,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作为教育者的母亲若其教育素质低下,是没办法承担起教育的任务的,如部分城镇、村屯及“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母亲。母亲要想教育好孩子,自己首先得接受教育,但这个教育和一般的教育不同,必须是针对母亲的教育,即教其如何为母、如何教子的教育。提高母亲教育素养不仅是母亲(包括所有愿意为人母的女性)个人的责任,除了母亲自身的自觉受教,更需国家、社会的大力帮扶。总而言之,提高母亲素质,保证母教良好运行是社会、国家、家庭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近年来,我们国家和社会在提高母亲教育素养方面也做了很多切实的工作。200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递交大会发言,呼吁把对母亲的教育列入基本国策,并建议人大应该组织法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等起草《母亲教育法》,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几乎是同一时间,天津市妇联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母亲教育”工程。该工程以“弘扬母亲精神,提高妇女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宗旨,通过施教于母亲,提高妇女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母亲素质的提高,影响家庭与社会,言传身教于未成年人,促其健康成长;通过母亲和未成年人的进步,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构筑“母亲播种爱、子女传承爱、人类充满爱、世界享有爱”的精神生态链,使更多的“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为未成年人营造幸福和谐的成长环境『刚。此外,于2006年4月20日开始实施“百万母亲进学堂”活动计划,拟在5年内使天津市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母亲中的50%能够接受到较为规范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和学习[1”。天津市的“母亲教育”工程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在提高母亲素质、呼吁社会关注母亲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之后,湖南长沙,浙江宁波、奉化、慈溪,湖北宜昌、襄樊,黑龙江五常,河北邯郸,河南洛阳,山东烟台,天津,江苏常州,安徽铜陵等地先后启动“母亲素养工程”,通过成立母教协会、举办“母亲素质培训班”、开设母教课程和讲座、创办母亲教育网站等形式,对子女在18岁以下,处于婴幼儿期、儿期、青春期的母亲群体开展普及型教育培训活动。与此同时,其他社会组织和教育机构也主办了系列的母亲教育活动,如中央音乐学院于2008年发起的“母亲音乐教育工程”,包括创建音乐教育培训中心,创建母亲音乐教育网等子工程,旨在通过提高母亲音乐素养,提升孩子的音乐修养,使孩子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