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感动的作文范例6篇

被自己感动的作文

被自己感动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弗洛姆;灵魂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3-0119-06

埃里希・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人物之一,穷一生之力试图把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并以此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在弗洛姆眼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病态的,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是病态的,特别在人性或精神层面,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自我迷失,灵魂异化。他们自我孤独,人格被扭曲,自我处于分裂状态,情感偏离常态,爱也是虚假和病态的,他们什么都缺失或者变态,仅仅留存的是强烈的占有欲,他们自私、贪婪无比,因别人的成功和拥有而焦虑无常、嫉妒万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弗洛姆看来,现代人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他们的灵魂极度异化。

一、贪婪的欲望

人生来就有利己的念头,从这个角度讲,自私是人的本性。利己就是自私,它导致占有的行为,无止境的占有就是贪婪。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奉行的是个人利己主义,由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异化,每个人都在狂热地追求对物的占有。人们因自私而疯狂占有的行为无处不在。人们把个人或家庭占有财物的多少看作他们成功与否的标志,把公司或组织积累财富的多少看作其运作好坏的标志,把国家向外扩张、从他国掠夺资源和财富的多少看作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志。弗洛姆认为利己不仅是人的行为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人性的一个方面。利己意味着渴望为自己获得一切,意味着享受占有带来的乐趣,为此,人会越来越贪婪。现代人以占有为目的,占有得越多,就越了不起;人们把他人都看作自己的敌人,因为每个人为了达到占有的目的,必须想尽办法去对付别人,从别人、从社会、从自然那里取得更多:顾客是敌人,因此要哄骗他们;对手是敌人,所以要消灭对手;雇用的工人是敌人,因此要剥削他们。

弗洛姆认为,占有是人类经验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另一种是存在),占有欲望的强度决定了人的性格。雇主占有雇工的劳动成果和利润,商人从顾客那里占有利润,占有的行为无处不在,占有的欲望无孔不入。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人占有的对象:土地、矿产、海洋、水源、空间、空气、时间等自然资源,还有知识、技术、人才、思想、权力等也都是人占有的对象,甚至还包括自我,“我就是我的占有物”①。人们为占有自然资源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发展高科技、发明各种新式武器以达到目的,土地纷争、太空之争、海洋之争时刻都在进行着;部落战争、种族冲突时有发生,种族灭绝的恶行时有耳闻,地区之间、各国之间的大小战事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在战争中惨无人道地使用生化武器或者核武器,进行大肆屠杀,给人类和自然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可以毁灭整个地球和整个人类;国家和地区之内,各个团体党派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也不惜一切手段,生灵涂炭也在所不惜;经济领域的占有更是习以为常,“获取、占有和赢利,是工业社会中被圣化和不可转让的个人权力”②。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到处充斥着裸的自私欲望,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在生活的每个领域、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发现自私的影子,见到占有的行为。现代社会中,自私和占有被无限放大,在每个人的意识里极度膨胀。婴儿用嘴巴占有,他们变成成年人后,除用嘴巴之外,还用尽身体的其他各部位之所能,来全力占有,他们的双手(暴力)、双眼(视觉)、大脑(计谋、花招或策略)等器官从来都没有闲着。国家则运用外交手段、科技手段、武力手段等方式来占有。

弗洛姆把人类的生存方式分为占有生存方式和存在生存方式两种,在他看来,以占有生存方式生存的人的主要动机是贪欲和占有,而在现代社会,占有是最为常见的生存方式。“现代人的特征就是对物质的贪欲和无法克制的愿望满足”③。贪婪是人类纷争的祸根,由于贪婪,人浪费大量钱财,用于军备竞赛和武器的研发;由于贪婪,无数生命灰飞烟灭;由于贪婪,多少无辜平民无家可归、妻离子散;由于贪婪,世界永无宁日。所有这些都是人的贪婪欲望的表征,也是贪婪欲望的结果。

焦虑与人的生存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它除了与人的孤独感相关外,还与人的贪婪欲望息息相关。弗洛姆认为,“自私的人总是对自己焦虑异常,他总是不满足,整天心神不定,害怕所得不足,怕错过什么,更怕被剥夺了什么”④。自私和贪婪使人永远处于焦虑之中,焦虑是现代西方人物化了的、不可或缺的“品质”,它同自私、贪婪、嫉妒一样都会促成自我的迷失。

嫉妒是贪婪的孪生兄弟,它与贪婪的欲望不可分割。弗洛姆认为,在贪婪的欲望和占有生存方式的作用下,当看到别人占有的东西比自己多时,就会产生嫉妒,因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人财产的多少不仅关系到他的物质生存状况,更关系到在别人眼里他成功与否,关系到他的尊严,关系到他的社会地位,甚至关系到他对权力的攫取。当别人占有的东西比自己多时,他会不顾一切地去让别人的占有不比自己的多。因此,嫉妒会使人失去理智,嫉妒会导致人的罪恶,嫉妒会使人失去本性,嫉妒会让人的灵魂丑恶。

二、压抑的本性

自私导致占有,永无止境的占有导致贪婪,这个因果关系可以表示为,自私――占有――贪婪。弗洛姆又从另一个侧面来考查:占有导致强权,强权引起人们的反抗,即占有――强权――反抗。弗洛姆认为,顺其自然地发展和成长是万物的天性,也正因为如此,人才有反抗一切阻碍人依天性而生长、发展的企图。要压制这种反抗,则需要体力或心理上的强权。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常常被迫放弃他的独立、真实的愿望和兴趣以及他们的意志,去接受并非来自他们自身,而是由社会的思想和情感模式强加于他的意志、愿望和情感,于是,人的本性被压抑了。

在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的理论基础上,弗洛姆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自我本性中有很多方面被看作禁忌,因此被控制、被压抑,其中对性压抑最多,最难,也最令人费解。在弗洛姆看来,性不像其他许多愿望那样容易为人所控制,性遭受的反对,比其他人类愿望遭受的反对都要激烈得多:道德上的诋毁,健康方面的宣传等,“一切为压抑性而做的努力都是令人费解的”⑤。在原始社会没有任何性禁忌,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剥削和压迫,所以无须去挫退个人的意志。在弗洛姆看来,由于现代社会里的剥削和压迫更多,所以对个人意志、自我本性的压制也更强更广,禁忌导致性占有和性变态。弗洛姆还认为:“普通的个人并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与该社会的文化模式是相冲突的,因此,他被迫压抑他自己的这些思想和感觉。”⑥ 另外,在弗洛姆眼里,什么是无意识,什么是意识,取决于社会的结构以及这个社会所产生的感觉和思维方式。可见,在压抑人的无意识(其中包括性的欲望)的过程中,社会起着关键作用,正是由社会结构及其所派生出来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人的哪些部分属于无意识,应该被压抑下去,在此过程中,个人是被动的,他不知不觉地受到社会的控制。

作为人的本性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性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最强烈的压迫,这种压迫是社会剥削和压迫的结果,社会结构中的权威、意识形态、经济等都是压抑的因素,个人在压抑过程中充当了社会因素的行动者,但他还浑然不觉。这种过分的压抑一方面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使人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导致性变态等心理和精神疾病,从而影响人的本性中其他方面的自然发展。

在弗洛姆看来,我们的文化是趋同的,这是因为人们的自发感觉和本真个性的发展很早就受到压抑,即在儿时的训练培养中就开始了。弗洛姆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在不压抑自发性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内在独立和个性的发展,促进其成长和完善。但在现代教育中,其结果往往是扼杀自发性,“外加的感觉、思想和愿望取代了原始的心理活动”⑦。这种原始的心理活动生发于个人,是自觉活动的结果,是个体思想的表征。但由于来自成人和社会的各种劝导、恐吓、惩罚、哄骗等方式的影响,以及儿童的势单力薄,他们常常不得不屈服,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这种自发感觉,直到儿童完全放弃他的自发感觉为止。现代人的许多感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后天的、“人造的”,他们先天的、自发的感觉早已被压抑了,被“人工”改造了。

现代社会里的人的自我本性中的理性消失是因为社会对理性的压抑。弗洛姆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需要人们无冲突地适应一种复杂的、等级森严的组织体系的社会。这个社会产生一种俯首帖耳的人,一种没有良心或信念的人,这种人引以为自豪的是成为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尽管这是在一架庞大、庄重的机器上的小零件。他不能有疑问,不能批判地思考,不能有任何激情和兴趣,因为这会妨碍这一组织机构的和谐功能”⑧。

弗洛姆认为,人为了超越他的生物状态、他生存的偶然性和被动性而立志要做一个“创造者”。“在创造这一过程中,人超越了他的生物状态,使自己脱离了生存的被动性和偶然性,从而进入一个自由和自觉的王国”,人的创造性是爱和艺术以及所有物质生产的源泉,但人的原创思想与感觉一样受到压抑,并被扭曲。在弗洛姆看来,教育并不鼓励原创性思想。在成人、教育、社会共同作用下,人的创造性被异化的趋同性所压抑,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性被抑制,人们没有了自我意识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此,人的创造性很少能有机会“抬头”,而作为创造性的替代物,毁灭意志就有了出头之日。有些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储备武器,尤其是拥有核武器的渴望是如此之强烈,那是因为这些人的创造性同其他人一样被压抑,而替代他们的创造意志的毁灭意志变得愈来愈难以控制,只好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去发泄,但这种发泄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武器随时都有毁灭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可能。

有了剥削和压迫,就有了对个人意志和自我本性的压抑;同时,教育、媒体、政治宣传、社会竞争、强大的生活压力、庞大的社会和国家机器等都对人的自我本性进行控制和压抑,变得不自然,没有意志,没有良心和信念,没有自我思想和激情,没有理性,没有创造性,变成了一个自我缺失、灵魂虚无的人。对人的长久压抑,还必然会导致人的本性的其他方面的畸形发展:人的情感变态,人格扭曲。

三、变态的情感

在弗洛姆看来,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自然情感受到挫折或受压抑,伪情感常常取代人的真实情感,人们也丧失了区别自感与伪情感的能力,人变成了“没有情感的”人,相反,有着真实的自发原始情感的人被看作是不健全、不正常的人。所以,弗洛姆说:“总的来说,在我们的社会里,情感是大受其挫的。当然,所有创造性思想及所有其他创造活动无疑是与情感密不可分的,但不带情感去思想和生活已成为理想。‘有情感’已成为不健全、不正常的同义词。”⑨ 在此种社会环境和价值判断标准的熏陶下,人们变得软弱,没有个性,思想单一而又贫乏,成了马尔库塞眼中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弗洛姆认为,人的情感只能被压抑,但不能被彻底扼杀掉,其结果是,被压抑的情感完全脱离人的思想而存在,并寄生在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等廉价的、虚假的即时情感消费品上,这些现代消费品的“多愁善感”滋润着无数患情感饥渴症的人们。从这个角度上讲,人的许多真实、自然的情感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不自然的伪情感甚至变态的情感的发泄和表露。

情感禁忌就是对自感的压抑,它驱走了现代人的许多真实情感,导致现代社会里的多种伪情感的喧宾夺主。弗洛姆认为,在伪情感的形成过程中,现代精神病学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精神病学的最伟大代表弗洛伊德打破了人类思想的理性、目的性特征的虚构性,开辟了一条通往人类激情的迷宫,这一成就极大丰富了精神病学,然而,精神病学又把自己变成操纵人格的普遍趋势的一种工具,因为许多精神病医生心中都有一种“正常的”、普遍的、传统的人格模式,他们“把‘正常的’人格描绘成一幅既不过分悲伤、愤怒,更不兴奋的图画”,并把所有与这一模式不一致的人都看作是“幼稚”或“有精神病症”。为此,人们的自感被所谓的“科学”、“权威”所压抑,伪情感名正言顺地取代了人们的本真情感,人的自我也因此变伪,并逐渐迷失。

爱是人的自然情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对爱有过详细的论述。弗洛姆认为,爱能够在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情况下,同时保持与自身以外某个人或物的结合,“作为一种共享和参与的体验,爱使人的内心活动充分展现出来,爱的体验使人消除幻想”。但在当代西方社会现实中的爱往往是虚假的,病态的,它们已经被现实中许多虚假的爱的形式所取代,由于现代西方社会是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人变成了商品,不停地进行着交易,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大利润,同时进行高消费,因此,现代人都与自己、他人和自然疏远了,现代西方社会造就了人的性格特征,人“适合于交换和接纳,适合于以物换物和消费;所有的一切,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变成了交易和消费的对象”。

由于异化的原因,人们的爱情认知是以婚姻为归属的“异性相好”,这种爱情观和婚恋观本质上是为自己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庇护人,以排遣心中的孤独感,现代人的爱情和婚姻是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避风港,用来躲避无法忍受的孤独。可见,当代西方社会中的爱有两种存在的基础:一种是把爱作为相互性满足的产物,一种是把爱作为双方合同式的躲避孤独的避风港。弗洛姆认为,这两种出发点都是西方社会中的爱情走向没落的“正常”形式,“其结局都要造成意识上的痛苦”。同时,还存在几种假爱的形式,它们都是爱的精神紊乱的表现:第一种是充满假爱的偶像崇拜型,由于没有找到自己应该付诸努力的对象或方向,他/她会把自己所喜欢的人当作偶像来崇拜,这是对自身的能力没有信心的结果,于是其性格异化了,异化到把目标寄附于所喜欢的人的身上,把对方当作完美的化身去追逐和赞美。这样,崇拜的一方完全没有了自身的觉醒意识,他/她不是在被爱者身上寻找自我,而是在被爱者身上失去了自我。第二种假爱的形式是多愁善感型,其本质是爱存在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中,用所爱的对象的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如从爱情电影、爱情小说、爱情歌曲等中寄托自己爱情的体验。第三种是投射机制式,就是为了回避自己的缺陷,不从自身发现缺点,而是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被爱”的人的缺陷上,放大对方身上的缺点,并不停地考虑如何指责和改造对方。如果双方都有这种毛病,那么他们的爱情关系就成为相互的投射关系,有时还会把自己的缺陷投射到孩子身上。

在弗洛姆看来,爱是对某一“对象”的强烈肯定欲望,其目的是对象的幸福、发展与自由。“爱是一种欣然的心理状态,原则上它可以给予所有的人和对象”。爱意味着“两个人从各自原有的生存状态里发生结合,同时他们又能够‘由彼及此’地体验自己”,但在西方社会中的爱与弗洛姆所界定的真爱相去甚远,西方社会中的爱是一种交易,是能满足双方相同的目的的一种“公平”交易,是望的满足,是逃避内心孤独和恐惧的避风港。因此,它是一种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行为,是虚假的爱;是精神紊乱的表现,并呈现出多种病态;这种爱是为了找到自我的依附,其结果是在爱中异化自我,迷失自我。爱的虚假性来自于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来自于社会最大多数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被压抑的领域,是“匿名的权威”使然,“个人对自己集团的人所宣布的不存在的事物熟视无睹,或者把大多数人所说的事情当作真理来接受,尽管他自己的眼睛告诉他,这件事情是虚假的”。马尔库塞认为,虚假的需要是社会的抑制性所造就的,是现代新型的极权主义使然。对比起来看,弗洛姆和马尔库塞所提到的这两种虚假性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体压抑、同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说中所述,二者本身都变成了异化的活动,都是异化的表征。

可以看出,现代西方社会里的人已经丧失了自感,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伪情感;他们的爱是虚假的,是一种精神紊乱,因此是病态的爱;他们缺乏博爱、母爱、等真爱的形式,却拥有自恋等形式的变态情感。总之,他们的情感偏离了常态,变态情感是自我迷失的表征。

四、扭曲的人格

根据弗洛姆的理论,人诞生以后,通过努力,获得了较大自由,他们不用过分依赖自然而生存,但同时,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感到恐惧、孤独、不安全和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开始有了放弃自我独立的倾向,试图为自我找到自身之外的人或物,并与之结合,以消除内心的孤独和自我的不安全和无能为力感。这就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它在形式上表现为渴望臣服或主宰,即所谓的受虐―施虐冲动。出于同样的原因和目的,即为了消除自己的孤独感和无能为力感,现代社会中还存在具有破坏性倾向和迎合性倾向的人,特别是具有迎合性倾向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管是具有哪种倾向的人,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人格扭曲,自我迷失,灵魂异化。

弗洛姆认为,有受虐冲动的人一般有自卑、无能为力或者个人的微不足道感,他们常常倾向于贬低自己,不敢主宰事物,不敢伸张自我,不去做想做的事,并呈现极度的依赖性,依赖于自身之外的人、权力、机构或者自然,臣服于事实上的或假想的外在力量,在他们看来,生活强大无比,没法主宰或控制。有受虐倾向的人主观上经常意识不到自己的恐惧感、孤独感和微不足道感,他们发现自己是“自由的”,但这是消极意义上的“自由”。他们孤单一人面对着一个被异化的强大敌对世界,他们无法忍受自我,有受虐冲动的人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除掉自我,通过除掉自由这个负担,达到成为自己之外的一个更大更强的整体的一部分,融入它并分享它。有施虐冲动的人的最激进的目的是强迫受虐者受苦,并从折磨受虐者中体现权力的伟大,其施虐冲动的本质是从完全主宰另一个人(或其他生命体)中获得乐趣。弗洛姆认为,虽然受虐倾向中的依赖欲和受苦欲与施虐倾向中的统治欲和使别人受苦的欲望正好相反,但其实这两种倾向都是同一需要的结果,即为了摆脱无法忍受的孤立和自我软弱的需要。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具有受虐或施虐倾向的人普遍存在。一方面,那些被异化了的孤单个体通常具有受虐倾向,他们用牺牲自我的代价达到受虐的目标,他们由于感受到社会的强大而自愿成为这一庞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融入到这个他们认为可以依靠的整体中,变成它的一部分,分享它的强大和力量,并从中获得荣耀和兴奋感,听凭它的摆布,甘愿受其控制和剥削。另一方面,现代西方社会中的官僚化了的管理者、政客则明显具有施虐倾向,他们有很强的统治、摆布、利用和剥削他人的欲望,并美其名曰“我统治你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对你最好的,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他们打着“解放他人”或者“以牙还牙”、“先发制人”的旗号,明目张胆地发动战争,以达到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统治和控制别人的目的,使他人依附于自己,使他人受折磨、受盘剥。可见,不管是有受虐倾向还是施虐倾向的人,他们成为共生状态的心理基础都是相同的,他们的最终结局也是相同的,那就是成为共生体后,使自我消失在这个共生体中,都成了不完整的人。

弗洛姆认为,施虐―受虐冲动常与破坏倾向交织在一起,但二者存在差异。破坏倾向的目的不像施虐―受虐倾向是主动或被动的共生,而是在于消灭其对象,根源也在于难以忍受个人的无能为力和孤独。施虐狂的目的是吞并对象,而有破坏倾向的人的目的则是除掉对象;施虐狂欲借统治他人而感觉自我力量的强大,而有破坏倾向的人则希望消灭所有的外在威胁,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在弗洛姆看来,破坏欲的强弱与个人生命膨胀受阻的程度的大小成正比,在全面异化的现代西方社会,市场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人们的真实价值得不到体现,而只能在市场上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为此,人们还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抛弃自我;在情感方面,他们缺乏真正的爱,只有一些伪情感、虚假病态的爱充斥着他们的情感世界,他们不断寻找廉价的情感消费品来填补内心的空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自我受到压抑,并逐渐迷失,因此,生命中的生长发展的自发性和人的感觉、情感、思维等受阻,不可避免地滋生强烈的破坏冲动,使人具有破坏倾向。好战、挑衅是他们的破坏倾向的本质体现;枪杀案不断,自杀事件频发是他们的破坏倾向的真实表现。

迎合倾向又称“机械趋同倾向”或“机械地自动适应”。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都采取这种机制来逃避现实中自我的孤独。采用这种机制的人是按照现实中的文化所提供的人格模式来塑造自己,于是他不再是他自己,而变得与社会中的其他人一样,这样他与世界的鸿沟消失了,同时孤独感和无能为力感也没有了。有迎合倾向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觉,按自己的愿望行动,其实他所谓“自己的”思想、感觉、愿望等只是他的幻想,这些不过是与他一样被趋同的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觉和愿望。如有时人的真正愿望受到压抑,只得以某种方式接纳别人的愿望,但感觉是自己的愿望。所以,弗洛姆认为,有这种倾向的人,他们的思想、感觉和愿望的原始活动常常被伪活动所取代,因而原始自我被伪自我所取代。现代社会中,由于内在或外在压力的强迫,人们只得屈从于传统、责任和义务等压力的情形非常普遍,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了不与世界保持隔阂,只好把自我塑造成别人、社会或文化所期待的人格,以与他人和世界一致,以摆脱孤独和无能为力的感觉。可见,伪自我取代自我的现象存在于大多数人之中,换句话说,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迷失了自我,他们的人格是伪人格,而不是本真和自然的。

受虐倾向、施虐倾向、破坏倾向和迎合倾向都是现代西方社会里的人为了克服个人的孤独感、无能为力感和微不足道感而放弃个人的完整性,或毁掉他人的结果,这些倾向是他们人格扭曲的体现,扭曲的人格是自我迷失的直接反映。随着与他人的共生、破坏冲动的发泄和迎合倾向的实现,人都被塑造成了西方文化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的那种人格模式,他放弃自我,成为万千没有思想意识、没有自我人格的机器人中的一个,虽然不再孤独和焦虑,但代价是巨大的:失去自我,灵魂异化。

为了得到自由,人类付出汗水甚至生命的代价。起初,为了摆脱神秘大自然的控制和束缚,人在艰苦、黑暗中摸索,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开始了新的追求;为了获得政治上的自由,人更加不惜代价,牺牲无数生命。然而,人仍生存于全面异化的社会之中,为了延续生命,为了适应社会,为了摆脱恐惧感、孤立感和无能为力感,在自私和贪婪欲望的驱使下,人的情感逐渐丧失,并被伪情感所取代,人的自我被压抑,导致心理和精神上的病态,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失去了真爱,人的自我分离,人格扭曲,所有这些导致人不知自己是谁、不知道真我能在何方寻觅的异化状态。伪自我取代了真自我,它打着自我的旗号,在现实社会中招摇撞骗,而真实的自我则已经无家可归,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现代人应该竭力去寻找真实的自我,弗洛姆就是这样的一个真实自我的找寻者。

对自我的透视就是对人性的剖析,是对人的研究,是人学。弗洛姆的人学理论正如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一样,是理论层面对人性的剖析。弗洛姆的人学思想特色就是从弗洛伊德主义视角,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灵魂的拷问。“20世纪的基本特色就是人自身的本真存在被‘连根拔起’”⑩,只剩下灵魂异化了的或者说没有灵魂的物理躯体,任凭社会这个强大机器摆布。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人性,人性是文学的核心,“文学人物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人性为依据”{11},文学经典是对人性的揭示,文学作品不去揭示人物的人性,它就很难称得上是优秀作品或者文学经典。中外文学作品中,对自我迷失、灵魂异化的刻画和揭示俯拾皆是,比较而言,现代作品中更为常见,这是现代社会的多种问题,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伦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文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弗洛姆相关人学思想理论,从社会历史或政治维度等来解读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因素,把人物置于当代社会环境下,侧重于从心理因素来探讨现代人因异化而导致贪婪的欲望、对本性的压抑、情感的变态,从人的本质、人性等维度,来探讨作品中所描述的社会病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活动愈加远离人性,并导致人非理性的消费活动与不健康的消费心理。通过文学作品来审视现代社会中的民主是否有名无实,现代人生存的政治环境是否宜人,人的各种关系是否正常,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否失落及如何表现等等问题,是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弗洛姆的这一人学思想对中国的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钱谷融先生的《论“文学是人学”》一文发表以后,引起过持久的批判和争论。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的本性受到压抑,文学与人的关系问题同样被歪曲。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从哲学的高度来塑造人物,它们能“拷问”人物的灵魂,表现人物的深层意识,剖析“普遍人性”,对自我进行真诚的反省,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浅层次的漫画式素描,或者是政治、伦理上的说教。换句话说,从哲学层面探讨对人性的认识、对人的自我的剖析等人学问题,决定着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弗洛姆的人学思想与文学创作可以相互作用,双向互动。

注释:

①② 埃里希・弗洛姆:《占有或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杨慧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68、60页。

③ 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66页。

④⑦⑨ 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海林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83、172、174页。

⑤ Fromm, Erich. To Have or To Be?New York: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1988, p79.

⑥⑧ 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146页。

⑩ 张一兵、夏凡:《人的解放》,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被自己感动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学生;人物;环境;生活Transfersthestudentemotiontostimulatethestudenttostudythelanguageinterest

【Abstract】Intheteachingpractice,utilizesbythesentimentfervor,theemotioncommunicationmethod,letsthestudentbringownlifefeelingtoinquireinto,

tocomprehendthetextonowninitiative,causesthetexttheemotionfactorandstudent'slifefeelinglinksup,hitsthethoughtthespark.

【Keywords】Student;Character;Environment;Life中学现代文课堂教学如何从新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扩展性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中学语文课多是文学篇章,而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注入了作者的感情;而中学生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和学生的某种生活相似或相通时,教师恰当一点拨,就会产生情感对流,形成畅所欲言的态势。我是从下面几点着手进行的。

1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激感文学是再现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被自己感动的作文范文3

中学现代文课堂教学如何从新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扩展性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中学语文课多是文学篇章,而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注入了作者的感情;而中学生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和学生的某种生活相似或相通时,教师恰当一点拨,就会产生情感对流,形成畅所欲言的态势。我是从下而几点着手进行的。

1.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激感文学再现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2.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环境诱发学生去深切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艺术环境是作者精心描绘和有意安排的。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是作者身临其境活动过的,凝聚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遇到这种情境,教师应把学生引入意境中去,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此境此地作者的情感。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关于课间看电影的情景就很值得体验。我是这样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情景中的。我先抓住“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这句话中的“自然”一词激问学生:为什么日本战胜俄国是自然的?大概是作者承认日本战胜俄国吧。学生很有兴趣的看书揣摩,然后纷纷说不是,是日本人自以为是强国,狂妄自大的口气,是作者对日本人的讽刺。我接着问围观枪毙中国人的镜头出现时喊“万岁”,拍掌欢呼的“他们”是指谁,“他们”拍掌欢呼表明什么?学生根据前文的情景很快明白,这个“他们”是前面认为“我”考及格分便不是中国人能力的所谓日本“爱国青年”,他们拍掌欢呼是嘲笑中国人。我顺势利用学生的生活情理引发学生说,假如你们也在那里看电影,听到这种拍掌欢呼声将会怎样?有什么感受?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要痛骂他们,有的说我站起来走掉,但也有的说不一定,说不定也会随大溜拍掌欢呼,因为那时我们也不一定有觉悟,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不是还留着辫子吗?不是还有中国人围观枪毙中国人并且喝彩了吗?那时的中国有不少人精神还麻木啊。我又说作者当叫什么感觉,表明什么,学生说“感到刺耳”“从此意见变化了”,表明作者觉悟早,是个爱国者。

3.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吸引他们去领略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吸引他们去领略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例如鲁迅在《孔乙己》刻画了一个心理变态和性格扭曲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针对孔乙己一生置身于人们笑声中的性格悲剧,上课伊始,利用学生都懂的生活常识导入对课文的讲析。我说,同学们,一个思维正常、精神健全的人一旦被人嘲弄时会恼羞成怒,当即还击。平时,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傻子、精神病人被人取笑逗乐时,他非但不恼怒,还说些令人发笑的话,这是他们生理上有毛病,性格变了型。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孔乙己,他生理没毛病,不疯也不傻,可是常被人要笑戏弄,这是什么造成的?请大家看鲁迅是怎样揭示这一问题的,他笔下的孔乙己是个什么形象?这个新奇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听讲,思考。课文讲析完,学生顺理成章的认识到,孔乙己这个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的读书人,落到被耍笑、被冷落、被侮辱的境地,完全是封建文化毒害了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观念毁灭了他,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了他。他的一生是充满笑声的悲剧。这样用学生熟知的常理与课文的情理相沟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被自己感动的作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身体,身体意识,女性成长,情欲

 

身体是人的本体,它既是个体生命存活的血肉之躯,也是一个感受的主体,是自我认知的对象。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明确躯体的归属,个人才能完整的作为社会中的存在个体。身体并非完全自然的,也并非是先在于我们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是文化的产物,在福柯那里,身体通过社会权力的技术而被物质化,被施行为一种权力与知识的体系,一种存在方式。通过权力与知识的共同作用,身体成为一种气质,在其社会的政治经济中所形成,并被其社会准则塑造。[①]在身体之中包含着社会关系的架构,一种看似“自然的”、先天的身体表达——比如性别划分,男女两性的身体差异,不仅仅是自然的,也是规训的。人对身体的把握,应是最基本的权力,也是其主体意识的最基本的表现。被书写的身体是一种主体的想象与建构,因此身体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女性的身体,被不同的性别理念所书写,表现的内涵也不相同。传统文学中的女性身体往往是被表述的客体,女性无法以自己的立场发声,也无法表达自己对身体的感触,乃至不能拥有“自我”。在台湾,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思潮也冲击着社会中的性别观念,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体认和书写表现出与男性书写者不同的景观。本文尝李昂的作品为中心,探讨当代台湾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如何被书写,以怎样的方式被书写,体现出怎样的身体意识,有何意义。

一、身体的觉醒:女性成长

现代女性的成长跟身体的觉醒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文历史论文,李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了一系列涉及“性”的成长小说,在这些作品中,李昂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女性成长过程中身体的蠢蠢欲动,通过身体的觉醒写女性本身的成长。《花季》中的少女因想打破无聊的平常生活,开始寻求刺激的体验,在和一个陌生男子买圣诞树的行程中,无端想象着关于“性”的种种,以及她的不安,“四周荒凉的景物,使我想起可能发生的一件事。他会停下车子,转过装满诡笑的脸,一把抓住我,带我入那绵密的甘蔗园,他的被阳光晒成棕色的,还含着泥的手会掀开我的衣服,抚着我细洁的身子。”此处与其说女孩是在恐惧对方的威胁,不如说是身体的苏醒和“性”幻想的萌芽,并没有真正的恐惧,而是对男性的渴望,因为她的想象图景是绵密的“甘蔗园”,被阳光晒成棕色的男体,细洁的女性身子,“身体”在这里是美的,是一种对个体成长和存在的印记。在《混声合唱》中,带着花香的男孩的吻,吻醒了女孩对既定规则的看法,她的身体苏醒过来中国。就像李昂自己所说:“我们身为男性或女性,性别应具有何等意义和特性,必有一般混淆的时期,历经成长的转变,性是为一种自我存在的肯定,那也是何以性在我的追寻中占有这般重大的意义。”[②]通过性所展现的成长正是李昂的小说深刻的地方。

以“性”意识来表现女性身体的觉醒和对“自我”的认识,在李昂的《有曲线的娃娃》中,有更详见独特的展现,小说中的她已经结婚,但躺在丈夫身边的她越来越不满足丈夫给她的世界,她逐渐以失常的精神回复过去的童年经验里的由缺失带来的欲望心理,她以一种奇特的执着眷恋这一个以前渐渐模糊消失的,而后来又逐步清晰的潜意识:以不同形貌替换的娃娃,对她来说却是有着母亲一样柔软舒适丰腴高举的乳房。最早是一个自己用旧衣服捆起的布娃娃,以此替代过早离世的母亲,在触到邻居女孩妈妈的乳房后,她似乎就无法忘记那种触觉;于是用泥巴做娃娃,特别做了高举的乳房,并且躲在自己的私密空间,耽溺于用唇触抚泥娃娃的胸部,“带着战栗和感动的快乐”。这些童年记忆和经验沉在她内心深处,遗忘后又逐渐苏醒。后来躺在丈夫身边却渴望“一种熟悉、曾经得到、却又不知道得到什么的感觉”中,开始觉得丈夫平坦宽大多毛的胸膛“缺少了些什么”并且逐渐排斥丈夫的身体,做梦,“梦到一些奇特透明的东西,散步在于事实毫无关联的一大片灰苍苍的空间,带着充盈的生命漂浮着”并且后来梦中这些物体聚合成一个有曲线的女人的躯体。她童年时的娃娃便不可磨灭的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她渴望回到她逃离了的故乡,并且终日虔诚沉迷地祈祷丈夫的胸前长出一对像她一样的奶子,祈祷的仪式是——将自己锁在卧室,裸身站在镜前,甚至把自己想成怀孕的蜘蛛,而同时会感到有“带着动物才有兽性的残忍和摧毁一切欲望”的黄绿色眼睛,自己屈服于眼睛则有“深而不可测知的幸福像波涛般的摇晃着、冲击着”的自我体验的满足。这种情景让人想起李昂的鹿港风格的鬼魅人文历史论文,超现实的技巧,以自恋的姿态书写女性,探索自身情欲的秘密。在文本中,女主角的自身情欲的唤醒和形成,以外在的怪兽作为方式,以她自身同性恋式的对“娃娃'的迷恋和以自恋的方式迷恋镜子和自己的躯体,都是朝向一个母亲的身体靠近。一个女性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复苏到了最后的极致,她不再听从丈夫,不再煎熬自己,勇敢而又坚决的告诉丈夫自己要离开,离开家,回到童年的故乡。这种离开和回去,也在实质上表明她对自身情欲和自我的确证,藉由性意识的探索终于挖掘出“自我”。[③]而在《莫春》中女主角唐可言有这样的梦幻:“雕花高大的红木床上平躺着一个女人,似是赤裸着,却又看不清她的上身,唯一吸引注意的是在一片模糊中她有突起而长的生殖器,中间却隐约又有开口裂痕,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一个受雇的男人(的确是受雇的,哥哥正和他讲价)在她身旁,用他的男性替她治疗。”[④] 以梦幻的形式来构筑“性”的象征意义,在这里性让女性得到自证的同时,还含有生命被充实的意义。

对身体、性和成长的探索,在诗人夏宇那里有独特的呈现,她的《野兽派》:

二十岁的乳房像两支动物在长久的睡眠

之后醒来 漏出粉色的鼻头

试探着 打呵欠找东西吃 仍旧

要继续长大继续

长大 长

大[⑤]

对乳房的凝视和书写,表现手法不同寻常,其中隐含了女性身体在长久睡眠后的觉醒,以及对身体美的慨叹,并且“乳房”的“找东西吃”象征女性欲望的萌芽,“继续长大”则喻示女性的成长和身体之间的关联。女作家所书写的身体,充分展现了身体细微的感触以及身体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同时身体不再是被形塑的客体,身体在成长中觉醒,有渴求,有意念,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这也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我的体认。

二、情欲身体与自我意识

女性通过自己的身体,通过对原欲的本真表达,不仅表达自我成长,还构成对男性中心的对立和抵制。对女性的身体/性,以及由此延展开的性别文化/性政治。李昂的《杀夫》中杀夫者林市先是作为一个物体,以猪肉的交换价值被族亲嫁给了杀猪仔陈江水。她的母亲用性器官(身体)交换白米团,让饥饿,本能的生存欲、食欲得以满足,林市与丈夫的关系亦是如此赤裸的交换关系。对林市而言,饭菜果腹的欲望和需求就是生存的一切,她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存活生命,与食的饥饿抗争,身体只是与丈夫进行食物交换的渠道。她用少女的初夜——两次被丈夫强奸造成的“真要死掉了”的肉体疼痛换取一大青碗隔夜的饭菜。“林市在饥饿中吞咽下有记忆以来吃得最饱的一餐饭。”她的性感觉的麻木和食感觉的强烈,使她消退了对自己身体的主动权,把身体当作物体而使之完全置于被放逐的状态,她的生物性的一面压倒了社会性的一面。她被当作一个性容器,在丈夫的赤裸的纵欲和虐待中以交换价值的形式,维持她的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保证。她只能为了“食”,动物般地生存,没有自我,更没有人的意识和自觉,只是被动地接受以自身的肉体为物质进行交换的生活状态。她的生活显示了她对生存条件和生存手段的过于热爱,从另一面来看,就是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极端寡淡和忽视,甚至是对生的意义的消解。从常理的角度分析,她应该对丈夫的施虐有着强烈的感应,就因为性受虐才应该有正常的性饥饿和需要人文历史论文,或者是一种性恐惧,但在食物需求面前她人性的一面消解了,性感觉异常麻木,性感觉的麻木正是从另一方面展现了她的身体处在非正常的状态,是一种极度的被压抑。也正是“性”的意识,让她从“食”的饥饿中醒来,在丈夫的性发泄和虐待中逐渐意识到了屈辱,并对这种施虐给以坚忍的沉默反抗,她也正是在这种沉默中萌发自己的人的意识和女性的主体意识,并且这种“沉默”意味着酝酿和蓄积,突破与爆发。从而产生出耻辱感和对自身生命本体归属感的主动追寻。“你不饿?要不要吃一口?”林市盯着晶白的米饭,一口口吞着口水,一旦丈夫提出非人的要求——“做事”之后,“林市便惊恐着后退几步,看着白米饭困难地摇摇头”。[⑥]林市的自觉意识逐渐苏醒,她不再单纯地像以前那样毫无意识地以性的被侵夺换取食物,简单地为了生存放逐自我,在极度地身体放逐之后她有了自我意识中国。一旦女性自身的这种身体的觉醒与成长开始萌发,她的身体便开始要求从压抑、屈辱、和男性的欲望下挣扎出来。林市的丈夫给她的是灼人的创痛和致命的流血以及性虐待,毫无生理和心理的快感,林市在绝望之中终于将自我意识推向了顶峰,愤然拿起屠宰刀,冲破被缚的生存现实,将给她压迫和虐待的有象征意义的“夫”杀死,结束了屈辱地以性的交换换取食物的生存关系和从属地位。她的身体最终在“性”的交易中完全觉醒了,正是这种觉醒,让她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勇敢而绝然地反叛给她身体痛苦压抑的“夫”。

“身体”的觉醒,不仅仅意味着对传统的颠覆,对性别文化的审视,对自己成长的见证,还意味着对自我的寻找。于是,对身体感觉的捕捉,成为一个主体生成的过程,成为女性建构自我的方式,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作家让“身体”从沉默中醒来,意味着女性对内在需求的认知,对生命归属的探寻,对自我的追问,对人生意义的考量。在苏伟贞的作品《沉默之岛》中,两个都叫晨勉的女性,演绎的正是现代都市职业女性的身体/身心之旅。 一个晨勉,单身,她是高级白领,生活优雅,她从来没有一种主动的感觉,她只是站在那里等待事情的发生罢,她的生命从来一片一片,十分模糊,没有可供分辨的时期……知道她遇到东尼,一个德国男人,她在跟他的性爱中,身体得以苏醒,通过性,她的爱的意识萌发,她开始追寻,追寻一种生命的存在意义,对她而言“一瓶好香水,非他所发明人文历史论文,他不创造这种爱的公式”,于是她自己创作,怀了他的孩子,以独自承担和新生命的孕育来救赎一种迷茫的状态,一种对爱情的延续。而另一个晨勉,“她从来不在乎自己这一生形式上是不是完整,或者是什么样子。她不在乎情感,不在乎道德,只在乎有一些思考的内容及细节部分,譬如她生命中最大的快感来自作爱,一种很具体的行为。”欣然接受弟弟对她“混吃等死”的评价。直到遇到祖,她的身体苏醒,这种身体上的苏醒让她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她花了太多精力在营造假象——她的婚姻、工作。她觉得自己简直疯了。”[⑦]但是做爱让她有真实的存在和感情思维,是让她唯一能感觉真是的事情。她之于祖的喜欢最初只是她的欲念,一些属于身体上的东西“不是器官的安身立命,是一种想像的满足。”跟祖作爱让她产生悲哀的感觉,但是她喜欢这份悲哀,对她这是一种真实的东西。跟祖作爱,是她了解生命的道路,了解自己内心的途径。大量的非生殖需要的性行为,是两个晨勉在主动寻找性活动中放逐自己的身体,在这种放逐中身体渐渐觉醒,并追寻更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性爱突破了纯粹生理需要的层次,被赋予一种救赎的意义。

本文为:“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阶段性成果,基金编号:2010CW06

[①]【英】苏珊· 弗兰克· 帕森斯著,史军译.性别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73页.

[②]从四0年代到九0年代——两岸三边华文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4.第300页.

[③]邱贵芬编.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上).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④]李昂.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第91页.

[⑤]李元贞编.红得发紫.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⑥]李昂.杀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⑦]苏伟贞.沉默之岛.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4.第53、54页.

被自己感动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 性迷狂;性无能;耻辱感;人格

尼采认为,获得自由的标志是“不再自我羞愧”。史蒂夫·麦奎因的影片《耻辱》中布兰顿就是个在耻辱感中挣扎的人,这是他痛苦的根源,也是他反抗死亡和虚无的基础。

一、性的迷狂

男主角布兰顿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流浪人被异化的一种代表,他突出的表现是对性的迷狂。他为何患性瘾?

一是只有在性中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

布兰顿是个有教养的白领,有着吸引女人的魅力:高大帅气、成熟稳重、狂放不羁。可其暗地隐私生活里,酷爱各式性体验。无论什么陌生女人(甚至男人),都可能是他的对象,他尽可能利用一切现代技术进行各种,是猎艳的高手。是什么力量让他执著于性?“一个核心的动机是为了拼命证明自身的存在……另一动机是个人希望战胜自己的孤独感以及与此紧密相关联,企图逃避空虚和冷漠的威胁”[1]61

他生活在高度发达的纽约,他是移民,没有家人(不愿与惟一的妹妹来往),不相信婚姻,没有朋友,只有简单无聊的工作,枯燥乏味。他简直找不到任何存在的价值,只剩下孤独、抑郁。当人没有社会承认的核心价值观后,也许肉体就成了惟一的真实。因此,整部电影到处穿插着他和不同女人的床上激情。当然还有他的上司、妹妹亦如此,从不放弃任何性放纵的机会。

二是在性中消解自身的焦虑。

布兰顿的性迷狂反映了他无处不在的巨大压抑。“哪里有性迷狂,哪里就有等量的压抑状态。”[1]124如他上班时,发现电脑被上司拿走,这意味着藏在电脑内的黄色资料将被发现,自己丑陋的隐私将被揭露。他马上到厕所内自渎,只为缓解即将得到的羞辱。当他与女秘书亲近失败后,他马上去召妓,在疯狂中消解自身的失败感,平息对自己内在死亡的恐惧。当他与妹妹大吵,将她赶出家门后,他极度忧伤和愤懑,弥漫的绝望感只有在性中才能得到缓解。他不惜冒着被暴打的危险,肆意着酒吧女郎,被打后继续流连于红灯场所寻找性伴。在那场令人震撼的3P戏中,在喷射的瞬间他的痛苦、无奈才随之决堤。可以说,布兰顿在迷茫的都市通过性的方式去抵抗自我失落和幻灭感,以此证明他的活力、强劲、魅力尚未死亡。

三是在性中暂时逃避自己的个人意识。

布兰顿逃避着自己,逃避着人际交往、婚姻、亲情和各种责任等。而最大的逃避方式是:“在中你可以完全忘我,你可以在其中暂时忘掉自己,别的事都无法让你进入这种状态。”[2]109“性会带给你快乐,是因为自我意识不见了,然后我们会再度拥有这份感觉——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彼此融成一体。”[2]108但这是暂时的,只要清醒后就会陷入更大的虚无感。如妹妹与他的上司后,夜间悄悄地钻入他的被子,希望哥哥能抱抱她,因为她此时觉得分外孤单、寒冷。

二、爱的沦丧

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的另一种表现是爱的沦丧。即“以此逃避人际关系中固有的情感内涵,像关怀、尊重及伴随的道德承诺,如勇气、责任和对自己与他人命运的承担”[3]。个人不仅在与自己疏离的外部环境中丢掉了自己,也在内心深处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取向。影片中布兰登的表现如下。

首先,逃避对妹妹的关心,丧失了做哥哥的责任。

虽然他拥有良好的教养,有好工作和公寓,但对妹妹却极力排斥。当她不理解问为什么总惹他生气时,他教训说,“你总是困住我,让我无处可逃。你成了我的负担,我没有生你。”当现代文明将人的形象成为被决定的形象时,人就成为被动者而非主动者,即布兰登并不想主动成为哥哥,只是因为血缘关系才是哥哥,而这种关系又让他受困,不自由,需要承担他并不想承担的相应的社会、家庭责任。

于是,他疏离妹妹,从不主动接其电话。当妹妹不请自来时,没有办法才让她暂住。即使妹妹与他交谈时,他常避而不答或转移话题。既不接受她的关心,也不过问她的任何事。

布兰登并非故意避开妹妹,因他一直处于无能为力的颓废状态。

“现代人往往这样想:即使我行使了我的‘意志’,我的行动仍然于事无补。”[1]214这是一种内在的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布兰登真实的生命状态。如在听完妹妹演唱后,明知上司是个无赖,到处逢场作戏,勾引女子,可他却无法劝阻妹妹对上司过于亲近举动,甚至连暗示的力量都没有,更不用说阻止上司对她的行为。他深知:妹妹是多么渴望被人关照,被人爱,而自己却毫无能力影响她,保护她。当隔壁房内妹妹与上司亲热时,他只能像困兽在斗室内张皇徘徊,只得潜入夜色中到没人认识他的大街上狂奔。

其次,面对真实的女性追求者,在情感上交流困难,在身体方面处于一种性无能的绝望状态。

布兰登与女秘书的交往带有勉强的心理。虽然他对她抱有好感,但远没有到彼此坠入爱河的境地。他在办公室的幻象中出现的仅仅是女秘书的,性感的嘴唇,只涉及,把情感因素排除在外。当他被上司斥责沉溺于黄色,又被妹妹无意中撞见他,羞愧难当。为了改变这一境况,他才快速决定约会。

约会前,布兰顿独自在河畔彷徨。约会时他说:“我不理解人们为什么结婚。”“我不知道意义何在?”而女秘书反问:“那为什么我们要在这?”布兰顿最长的婚姻只维持了四个月,此时他根本不信婚姻,更惧怕婚姻关系。女秘书追求的是两人能心灵相通,在情感的关键点上,两人出现分歧。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两人交谈时,每次谈到较深入的情感问题时,男侍者总是不断前来打扰,让两人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联系又中断。这正是导演着意安排的。女秘书说:“你必须敢于承诺,你必须要真正尝试一下。”两人出现了沉默。

第二次约会时,尽管女秘书柔情蜜意,但此时他却处于一种性无能的状态。性无能的特征是:“一个人企图用他的身体去做某件事——从事——而‘它’却并不愿意做。”[1]336虽然布兰登平常拥有强大的性力,但一旦在性中涉及爱,与爱结合时,由于他恐惧被束缚,恐惧任何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恐惧任何一种带有情感的需要和被需要,即在自己不爱时用意志强迫自己的身体去爱就会导致性无能,这让他陷入更大的焦虑。

三、在耻辱感中挣扎

马克斯·舍勒认为羞耻感为人所特有,“人有羞耻感是因为人的精神能使人意识到自身与作为完满存在的‘神’的差距”[4]。即强调自我意识、精神是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布兰登羞耻感的挣扎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在性的迷狂中挣扎。

虽然布兰登拥有强大的性力,但只是机械和技术,排除了爱的成分,只有动物般的疯狂和堕落。性瘾,总躲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尊重,没有社会合法性。

于是,电脑内的黄色资料的泄露,他被的上司教训。在家时又被妹妹无意撞见,只能躲在厕所里垂怜。他厌恶自己,羞愧中扔掉家中所有色情杂志、影碟,甚至手提电脑,临窗独自深深地埋头羞愧。一方面压抑自己的欲望,同时又因这压抑而产生更多的欲望。他的,是精力过剩的释放,更是心灵的哭泣。这是一种失控的受困状态,他极度憎恨这样的欲望,在这耻辱感的深渊中挣扎。

于是,他迅速与女秘书第二次约会,想改变性的方式,以便能符合伦理道德,化解心中的焦虑,表面上十分狂热,但性的无能又让他陷入更大的焦虑和新的挣扎。

有一细节值得玩味:在与同志疯狂时,他用无声的表情嘶吼着,显示着挣扎的痛苦和无力。当他走出时,镜中出现变形的脸庞。随着联系妹妹的电话不通,又加剧了他痛苦的表情。这时,长镜头中是他整个身躯的不断变形,茫然无主的神态折射出他内心巨大的空虚,在声的背景中透露出心中剧烈的矛盾冲突。

二是在爱的沦丧中挣扎,通过勇气的逐渐恢复提高责任感以增强爱的意识。

妹妹和女秘书的出现,既加重了他痛苦挣扎的强度,同时成为拯救他的窗口。开始他缺少爱的能力,也不愿接受爱。正是她们,让他进一步反思和批判自己的行为。其实,妹妹的无处可归让他心烦意乱,她的歌声使他泪下,她的滥交叫他揪心,她无意中窥见他的私使他无比羞愧,她的不回电话让他忧心如焚,直到妹妹的自杀才让他彻底找回亲情的感觉。通向拯救的关键,“使我们自己具有爱的能力,并乐于接受爱”[1]674。对她们态度的逐渐转变让观众看到:布兰登那颗冰冷的心已慢慢融解,有了良知,拥有某种善的价值观念。

首先是个人勇气的复苏。

勇气是“一个人能够面对自己在获得自由时所产生的焦虑的那种能力”, “一种用以关联人的自我和人的可能性的方式和渠道”[1]658,是对自己作出的一种积极的回答。

当妹妹不请自来,布兰登还是接受了她。他悄悄地听她带着哭腔与前男友打电话,为她被甩而难过,并不动声色地替她准备食物。当妹妹央求他去看她表演,他答应了,兄妹俩相拥一处,这是片中最温暖的片段。歌厅里,妹妹唱了一首外乡人在纽约打拼的歌曲,这成为兄妹间最深刻的交流,歌词所映射的正是两人的生活写照。“我想要一个崭新的开始”“这取决于你”的歌词,让布兰登潸然泪下。但他否认被感动,因为他还缺乏足够的勇气。

在约会中女秘书说“你必须敢于承诺,你必须要真正尝试一下”,这击中了他的要害。虽然约会失败,他还是主动说希望还有下一次。布兰登在悄悄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与他人的关系,因为人获得勇气的最大障碍是,“在于他不得不接受并非适合于他的生活方式。”[1]665

其次是责任感的增强,改变着以前漠不关己的麻木状态。

与妹妹交往中,他的情感因素逐渐加深。看动画片时,妹妹再次请求他抱抱,虽犹豫瞬间,还是与她相拥,成为温馨的画面。他终于主动地满含深情,第一次像家长一样地告诫妹妹,要痛改以前的放荡行为,要能管住自己,要“试试做点什么,行动才算数”。而这,正是女秘书与他约会时告诫他所说的话。布兰登在行动中改变着自己,并力求影响他人。

影片中有两次他在夜色的大街狂奔的场景,但含义有所不同。前一次仅仅为自己的郁闷、无奈而狂奔,步伐有节奏,显得比较轻松。后一次则完全是担心妹妹的生命安危而狂奔,显得更为慌乱,步伐快捷而有爆发力。但其间的音乐伴奏轻柔、舒缓。看到厕所内妹妹割腕自杀,他痛不欲生,后悔不已。在医院里,他轻轻地触摸着妹妹手腕上的割痕,充满着无限的爱怜。

[参考文献]

[1] [美]罗洛·梅(Rollo May).罗洛·梅文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

[2]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M].胡因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 [美]罗洛·梅(Rollo May).罗洛·梅文集(编者序)[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

被自己感动的作文范文6

尝到了体验式作文的甜头,我就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尝试运用体验式进行作文授课。体验式作文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平时我一般是用创设活动、营造情境、加强美读等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和练习。

一、创设活动,诱发情感

平时我们在体验式作文课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体验。这样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10%,看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20%,亲身体验的信息则可以被记住80%。80%的信息被记住了,写起作文来,则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所以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真实体验,激发写作灵感和冲动。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叫学生在课堂上玩“谁的鸡蛋力气大”这样一个游戏,具体做法是让两个学生各拿着自己挑选的鸡蛋,然后上台互相攻击,谁的鸡蛋先把别人的鸡蛋击破了,谁就算赢。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情的发生过程,记录下自己独特的感受。还有一次,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游戏,由于三种小纸条分别是由不同的同学随便写的,然后随机组合,念出来就会令人啼笑皆非。

记忆中学生兴致高涨,活动进行得热烈有趣,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感情完全融入活动中,作文自然写得精彩。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创造性学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情境设置是为激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良好的载体,它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写作平台。 转贴于

曾借鉴其他老师运用过的哑剧表演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这节作文课我安静地走进教室,一声不响地在黑板上写上“表演哑……”,用手示意让学生上台写“剧”字,了创设一种哑剧氛围。并在黑板上注明活动的规则:只能做,不能说。同时要求学生看我做动作,同学们可以参与,但要仔细观察老师、同学的表情和动作,体会自己的心情。第一步:表演跳绳。我在讲台旁边拿“跳绳”,在两只手上缠几下,走到一边开始独自跳“绳”;又示意一位学生上台学跳,然后,我跳进去,表演双人跳;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台表演多人跳。我又示意表演两人跳,几个合跳,轮回几次。等学生完全投入到跳绳中去,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憋了这么久,一定想先吐为快了吧?那就拿起你的笔用心记下你的感受吧。”学生在习作中写道:“这样的作文课我喜欢,充满了欢乐,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流动的灵感。”

三、利用美读,诱发体验

最直接、最便利的诱发学生体验的方式,不能不说是阅读了。世事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都一一经历过,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理解社会、理解他人,是体验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