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门观后感范例6篇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1

我要做个好孩子

——《郑义门》观后感

赤壁市实验小学三(7)班 谢文瑶

在连续的几天里,我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观看了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很受教益,不妨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郑义门》写的是明朝朱元璋时候郑家的事情。当时的郑家,自南宋建炎以来已历九世,家族人口达到三千多,并且一直聚族而居,没有分灶分家,靠的就是郑家老祖宗留下的168条家规管理家族一切事务。譬如说,郑家人不许在外,小孩出门不许坐车,别人送你金银珠宝不能收……

记得其中的一个故事,就是郑家子孙郑栋和他妈妈去舅舅家做客的情节。在舅舅家,舅妈拿来一件丝绸衣服给郑栋穿,郑栋连连摆手说:"郑家家规规定了,未满25岁的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他推辞不受。舅妈又拿来一挂珍珠项链,要给妈妈戴上,妈妈情急之下要郑栋说说郑家家规里是怎样要求的,郑栋一口答出:"亲戚之间不能送贵重的礼物。"郑栋帮妈妈巧妙地化解了待人接物的困扰。

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亲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开心地吃起饭来。这时舅妈夹起一块红烧肉要给郑栋吃,郑栋摇摇头说:"郑家除了初一和十五外,其他日子不许吃肉。""这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郑栋妈妈解释到。

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了,舅舅准备好马车送行,可小郑栋推辞道:"郑家家规里有‘三十里以内,不许坐车,只能步行’。"舅妈怜惜地问:"你能走得那么远吗?"小郑栋自信地点点头,达到"行".在回家的路上,尽管累得不行,但他还是坚持走回家,还帮助、教育了另外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呢!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和周围的孩子。我们这些生活在甜言蜜罐里的新一代,吃精细食品,穿戴时髦名牌,每天车辆接送,过年还嫌收的压岁钱少……所有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与数百年前的小郑栋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差远了,一个是勤俭节约,一个是奢侈浪费,我羞得无地自容。

看了这部《郑义门》教育片,我深受教育,我决心从现在起,做一个像小郑栋那样的好孩子,知荣辱、明是非、懂礼仪,向上向善,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郑义门》观后感

——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三(七)班 赵雨涵

星期五晚上八点,我按老师的要求准时收看动画片《郑义门》。不用说,我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啦!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是由朱元璋皇帝赐名的,出过173位官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遗址。郑家家风严明,时称"义门郑氏",故又名"郑义门".

今天,我收看的是第六集《俭以持家》。讲的是少年郑栋和他的母亲陈荷去舅舅家做客。舅舅见他穿着布衣,有点寒酸,便送他一套家里孩子没穿过的绸锻新服,可郑栋拒绝了。母亲陈荷说:"穿了新衣服,就想着要新鞋,新帽了。衣服只要干净,布衣一样的能穿".郑栋告诉他们:"郑氏家规中规定未满二十五岁是不能穿绸锻华服的".一眨眼就到吃饭的时候了,舅妈夹了一块肉给郑栋,可郑栋拒绝了舅妈的好意,并告诉舅妈:"郑氏家规规定不到初一、十五是不能吃肉的,要学会勤俭持家。"舅妈说:"现在没人看见,吃一块不要紧。"可郑栋抵制住诱惑,坚绝不吃。

看完这集故事后我感慨不已。郑栋小小年纪就能严守家规,不讲吃不讲穿,懂得勤俭持家,我和郑栋比起来可就差远了!妈妈曾经把姐姐穿小的衣服拿给我穿,虽然衣服还很新,可我嫌弃是姐姐穿过的衣服,非要买新衣服不可。而且我还经常扯着妈妈给我买零食吃,家里的零食一吃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妈妈上街跟我采购。有些零食吃了一半扔一边,拆开新的一包又吃。妈妈经常批评我浪费不懂得节约,可我总是当耳旁风,觉得无所谓。从现在起,我要向郑栋学习,讲朴素,讲节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不挑剔,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孩子,为父母着想,不大手大脚花钱。

《郑义门》观后感

三(7)班 刘轩

浦江的郑义门里面住着郑氏九世的族人,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你会问,为什么叫江南第一家呢?是什么第一家呢?我是用五个字来告诉你,那就是忠孝礼仪廉。郑家的精灵名叫角端,是一个活泼、可爱、又好吃的精灵,它的家就是郑家家规,家长死后,现任家长郑濂和他的侄子才能看见角端,你会问为什么,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猜想,应该是做家长的和以后做家长的才看见吧!郑家家规里说道,郑家人出去做官不能贪钱财,不能 做伟反家规的事,正如家法如山 郑义门第六集勤俭持家,让我印象非常深,其中郑濂的侄子说了_句话:"家中孩子不到二五岁不能穿 绸段,不到初一和十五或过节不能随便吃肉。"听了这句话你的感 触也很深吧!让我们一起做个孝顺、文明、有礼貌的孩子吧!

《郑义门》观后感

三(7)班 胡雨婷

《郑义门》这篇动画片不长,一集只有十几分钟,共12集。其中包括《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丸》、《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创造15代不分家、3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的传奇展现在观众眼前。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2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英雄,早有定论。但是在近松门左卫门的笔下,俨然是一个日本人,这已经不是历史剧写作的一个合理发挥和想象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民族认同的原则性问题了。那么对郑成功这一历史人物,近松门左卫门为何会有这样的认同误区呢?他的依据就在于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查找史籍,郑成功生在日本,七岁时被接回中国。从他给第四代德川幕府家纲的信中也有佐证:“成功生于日出,长而云从……” ①至今,在郑成功出生地平户,在每年郑成功忌辰那天,还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公祭。郑成功儿时的故居仍保留着昔日的原样。相传郑成功当年离日回国前亲手种植的一株椎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日本还流传着有关郑成功出生的“儿诞石”的传说: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有一天在平户海边拾贝壳,忽然一阵腹痛,就倚着海边一块巨石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郑成功。这块巨石今天仍屹立在那个海边上,当地人称之为‘儿诞石’,是平户的一个名胜地,慕名前往观光的人很多……”

谈到郑成功的身世,还要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说起。郑芝龙(1604~1662),福建省泉州南安县人。郑芝龙早年就出海经商,广泛接触西方人,还会荷兰语,19岁时即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平户(现日本国长崎县松浦郡平户町)做生意。在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平户当地的望族大户田川家中,与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家的小姐翁子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后来,郑芝龙从事海上贸易和走私活动,经常穿梭于中日之间,事业越做越大。台湾学者戚嘉林认为至少在1628年,郑芝龙已聚众3万余人,并拥有1000只戎克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可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劲旅”。②明崇祯元年(1628)郑芝龙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郑成功被接回福建老家。

郑成功回国后成长于富豪之家,文武两方面皆接受中国正统教育。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诗书礼乐射御”样样精通。在清兵南下势如破竹、南明政权风雨飘摇之际,郑家身受皇恩厚望,是南明政权倚重的最后几支武装力量之一。郑成功继承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奉南明宗室为正统,素怀灭清复明之志。隆武二年,郑成功率部收复失地有功,晋封为忠孝伯招讨大将军。当时,清兵入闽,隆武帝被俘绝食而亡,母亲受辱自缢,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悲愤难平,于广东南澳起兵,高举反清复明旗帜,24岁就担任了东南沿海抗清统帅。1647年(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即位,改年号为永历,郑成功奉永历年号,在抗清斗争中先后发动过三次北伐。1649年(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初,加封郑成功为延平公。1657年(明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晋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36岁时率大军北上,沿江西进,望风披靡,清江南省四府三州二十二县皆反正,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他率领十万抗清义军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为明心志振奋军心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

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后因误中诈计,失利败退。郑成功从反清复明的长远考虑,最后决定东征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反清复明根据地。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郑成功率大军横渡台湾海峡,经几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收复了被外国侵略者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把台湾人民从洋人的铁血统治下解放出来。郑成功之后,立即以明朝的名义建立府、县地方政权,整顿法治,发展贸易。郑成功在3个多月后,于1662年5月8日,英年早逝,年仅39岁。③

从郑成功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他虽然生于东瀛,是中日混血儿,但是首先他的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中国度过。即便是在七岁前,也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7岁时离开母亲回到中国,在福建安海读书,15岁时考中秀才。21岁随父亲郑芝龙到南京,进入国子监读书。1645年郑成功22岁时回到福建,在福建见到隆武帝朱聿健。隆武帝问郑成功救国兴邦之道,郑成功答道:“为臣之道不外忠君爱国为民,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方能尽为臣之道。”“隆武奇之,抚其背曰:‘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 ④隆武帝十分赏识郑成功的博大心胸和精明才干,当即赐以国姓“朱”,名成功,字明伊,加封御营中军都督,赐上方宝剑,仪同驸马。郑成功从此开始了领兵反清的生涯。这说明,郑成功所接受的教育和对自身的民族认同都是“大明之人”,更确切的说,是奉明朝为中国正统的认同,并没有把自己当日本人。其次是郑成功特殊的出身背景使得其使命感强于常人。郑芝龙起于海寇,经过明廷收编,在郑成功出生时已成为了明廷的高级武官,郑氏集团以海运贸易的巨大利润支撑着南明的反清武装斗争。皇帝赐姓给臣属在中国古代是对后者充分认可和肯定的一种无尚的礼遇。郑成功起于豪门,又有“国姓爷”的殊荣。更是以匡扶明室为己任,比起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于郑芝龙受清廷许诺闽浙总督而变节之后也不改初衷。在那个时代他的观念中,明朝就是中国。身为大明之臣,就有责任挽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之机,忠孝难两全时取国家民族大义。再次,郑成功名郑森,字大木或明俨,并无日本名字流传下来。他的人生舞台在中国,即便是联络日本幕府也是为了借助外力对抗清军挽救南明朝廷。基于以上事实已经说明了郑成功虽然有一半日本血统,但是他的民族认同完全是中华苗裔。既为大明,也是捍卫了中国的利益,郑成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英雄。

所谓历史剧,就是要以基本史实为前提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发挥,但有个准则,不可以距史实太远甚至相悖,如果完全脱离历史,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于不能被称为历史剧了。然而,在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中,则严重歪曲了历史事实,其中最严重的是对郑成功形象的歪曲和改造,而且充斥着民族沙文主义的肆意渲染。例如剧中虽然以郑成功为主人公,但却总是一个叫“和藤内”的日本武士跳来跳去。显然,近松门左卫门把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视作日本人。而郑成功除了生在日本之外,一生中都在明清之际风云激荡的中华大地度过,而近松门左卫门说他是在日本长大,二十几岁以后才回到中国。娶日本人为妻更是把父子的事混淆了。更为离奇的是,近松门左卫门对“国姓爷”的解读竟然是这样的:郑成功有一个日文名字“和藤内”。所谓“和”即“大和”就是日本,“藤”字和当时日本称呼中国的“唐”字在日本语中都读作“とう”,而“和”字在前、“藤”(唐)字在后,明显具有突出强调郑成功的日本人身份的意图。

《国姓爷合战》中的很多场景和情节更是具有迎合日本观众的倾向性。“合战”在日语中有交战、交火、对打的意思。近松门左卫门应该是以郑成功1659年围攻南京之战为依据。这次战役虽然前期进展顺利,但是郑成功最终是失败了。但近松门左卫门不管这些,他只要对烘托他的主题有用的部分,即郑成功战局占优的阶段。剧中的这个日本版的“国姓爷”和藤内和父母一同去他称之为“大明国”的中国,仰仗着日本武士的神威,打败鞑靼(清)兵,攻陷南京城,城内明将与和藤内合作,并拥戴和藤内为“延平王”。在近松门笔下,这位“国姓爷”与真正的“国姓爷” 郑成功大相径庭,和藤内压根就是一个日本武士,并在戏中口口声声自称“我们日本人”。他到中国来的目的,实际上也不是抗击清军、光复大明,恢复中华正统,而完全是为了扬日本之国威,趁中国内乱动荡不安之时,侵略中国,并图谋在中国实施日本的统治。关于这一点,剧本中有露骨的描写。在第二幕第一场戏中,和藤内在退潮的海滩上看到鹬蚌相争的情景,不禁感慨道:“让两雄交兵,乘虚而攻之,此乃兵法奥秘。……听说在父亲的生国,大明和鞑靼双方正在战斗,这岂不是鹬蚌相争吗?好!现在就到中国去,用方才领悟到的兵法奥秘,攻其不备,大明和鞑靼两国的江山岂不是唾手可得了吗?”作者接着使用旁白,作点题之语:“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西渡中国、荡平大明和鞑靼、名扬异国和本朝、被称为延平王的国姓爷。”剧本特别注意渲染这位被称为“国姓爷”的和藤内是作为日本人与中国人打仗的。例如第二场中和藤内对中国的残兵败将说道:“喂!,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的生国是大日本!”和藤内还摸着老虎的脊背说:“你们污蔑日本人是小国,可是你们看看日本人的本领!连老虎都害怕,看到了吗?”这位“和藤内”靠了母亲从日本带来的神符,靠了“天照大神的威德”,在中国耀武扬威,连猛虎遇到他都吓得打哆嗦,更何况是中国的士兵,全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降伏。和藤内命令中国的降兵败将全都剃成日本式的月牙头,穿上和服,并改换成日本式的姓名,然后接受他的检阅和指挥。他在对中国将领训话时说:“你们看,这里请来了天照大神。本人以一介匹夫,却攻下数城,现在成了诸侯之王,受你等的臣下之礼,这就是日本的神力!在竹林中收降的这些夷兵,已剃成了日本头,让他们在前面宣传日本的支持。鞑靼兵素来深知日本的武威,他们一定闻风丧胆!”就这样,和藤内“国姓爷”终于攻下了南京城,驱逐了鞑靼王,保住了“大明江山”。而实际上,这“大明江山”已经不是“大明的江山”,而成了“和藤内”的江山、日本的江山了。⑤

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在日本一炮打响,看过此剧的人非常多。据日本文学史的记载,这出戏连续三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观众多达20余万人次。就受欢迎的程度和演出的盛况而言,在当时是空前的。由于风靡一时受到持续欢迎,近松门左卫门又陆续写出了关于“国姓爷”的两个剧本―――《国姓爷后来的战斗》和《中国船带来的当今国姓爷的消息》,被后人称为“国姓爷三部曲”。 而且在日本出版界开创了一门“国姓爷文学”。其后,日本连续出版很多取材于郑成功的文学作品,形成一个系列。直到二战以后,日本出版界仍对郑成功情有独钟。不仅上田微古馆的《郑成功的盔甲》一书仍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乐道的通俗演义,中山光义的《国姓爷合战》(1952)还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库。此外,饭泽匡的《国姓爷合战》(1956)也被收入日本国民文学全集。

郑成功的名字与事迹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姓爷合战》这部历史剧对中国人来说,却少有所闻。中国人万万没有想到,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高大形象在日本却是以如此方式来亵渎的。近松门左卫门不仅是歪曲历史事实,而且是别有目的的煽风点火,一是利用日本人对郑成功的亲近感,二是捕捉到了日本人看此剧的深层文化心理。他借郑成功为原型,重新包装,以日本人所喜爱的歌舞伎剧的形式,来突出一个日本式“国姓爷” 和藤内,使得日本观众看起来倍生亲切。

近松门左卫门在《国姓爷合战》有文化暗示和诱导。郑成功生在日本,母亲是日本人,日本人对他有亲近感可以理解。但是把郑成功塑造成日本武士,就是不负责任的肆意篡改。“国姓爷”的解读也透露出浓厚的日本国粹主义倾向。我们看不到历史上的那个矢志抗清、不屈不挠的悲情英雄,相反倒是看到一个无法无天、侵略中国的日本强盗。和藤内的狂妄自大到了极致,蛮横无理,甚至让人感觉到够不上武士的档次。言行中充满了对中国的诬蔑之词,刻意抬高日本,好像郑成功能够作战成功,那是借了日本的声威,靠了“天照大神的威德”。这种刻意诱导基于双重目的,一方面戏剧出彩点多(情节越夸张,和藤内叫嚣的越疯狂),票房越有保证。另一方面,利用日本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是一部‘为了让大阪的观众意识到是本国英雄的戏剧’,从而达到更大的轰动效应和宣传效果。不可讳言,日本觊觎中国领土由来已久,从唐代时中日的白江口水战到丰臣秀吉的侵朝伐明迷梦遭到可耻的破灭以及近代的甲午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中日之间总有太多的瓜葛与恩怨。总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一切机会煽动民族情绪。日本是个岛国,人口众多,国土狭小,火山、地震、台风频繁交乘,造成了这个民族危机感和集体意识很强⑥ 。近松门左卫门将郑成功置换为和藤内,一再强调其日本人身份。和藤内打了胜仗是因为“借日本神力”,利用广大日本民众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将日本民众的视线引向中国,和和藤内的胜利结合起来,唤起民族主义中某些负面的东西。

郑成功打败清兵在近松门左卫门的理解和设计中并不是还中华之正统这个意义。对鞑靼(清)兵的轻蔑是因为认为与自己“同属蛮夷”,凭什么彼可取而代之,日本就不可以呢?日本版“郑成功” 和藤内来中国征战,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反清复明,而是两强相争时乘虚而入,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中国实现日本的统治。这种对人物形象的设计应该说在日本是有市场的,无论是日本统治阶级中有政治野心的一部分人,抑或普遍怀有爱国情绪的老百姓,在《国姓爷合战》中都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情绪宣泄。

把郑成功塑造成一个武士和藤内,与近松门左卫门本人的身份也有关系,他本人就出身于武士家庭,也曾做过武士。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不仅制约着他的创作,而且其道德观念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里。近松门左卫门笔下的郑成功,寄托了太多的内容,既有他个人的痕迹,又反射出了武士道的影子。武士道从源平时代的“坂东武者之习”一路演化而来,可谓对日本民族影响巨大,以致于新渡户稻造这样说:“抛开武士道,日本的中心价值无从谈起”,日本民谣有“花中樱花,人中武士”。 武士道,“忠诚与献身之道”,与郑成功忠心耿耿、反清复明的一生相吻合,很符合日本人的价值取向,然而,另一方面,武士道又是“凶残与战争之道⑦ ”。地狭人多的现实情况使得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向外转嫁生存危机,除了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之外,武士道是日本炯异于其他对外扩张国家的精神源动力。正因为武士道精神已经内化为血液流淌在近松门这些知识分子的血管里,在他们的文艺作品中才能很自然地流露出武士道向外膨胀扩张的外侵心理。同时,这些文化人的言论又煽动和刺激了日本国民的战争狂热和强烈的战争参与意识。在这个层次上,杀气腾腾的武士和藤内是否符合历史上真实的郑成功,已经不重要了,他已被塑造成了全体日本国民的英雄,他的身上承载了超出文艺的东西,日本观众被《国姓爷合战》所渲染的侵华迷梦所鼓动,喝彩叫好的是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化身和藤内在中国“扬日本之国威”。

近松门左卫门作为一个历史剧作者,犯了一个大忌,就是严重违背史实,为了迎合观众,虚构了太多情节。中国明清之际,清军入关之后,逐渐拥有了对南明的绝对军事优势,郑成功实际上作为南明最后的一支孤军与大清作战的,是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其忠诚的气节应该是文艺创作的主题所在。正如康熙皇帝亲书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其忠诚的气节应该是文艺创作的主题所在。郑成功打败了当时号称“海上马车夫”的世界海洋霸主荷兰,收复了台湾,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按照郑成功的中日混血的血统来说日本人也有理由引以为豪。更重要的是,郑成功是十七世纪直面和打败西方殖民侵略势力、收复国土的亚洲人,是一位在东方反压迫斗争中留下重重一笔的千古英雄。这完全可以作为加以深化挖掘的思想内涵。而且,郑成功的血管里融有着中日民族血液,是令两国人民都非常敬佩的杰出人物,他从西方殖民者手中的事迹和忠君爱国的高尚气节为共同的东方文化背景所接受和传颂,理所当然成为加强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的历史素材。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在近松门左卫门的历史剧创作中体现出来。却是一味的哗众取宠违背史实,歪曲人物形象,在对中国极尽污蔑、抬高日本上作文章。《国姓爷合战》引爆民族主义,混淆民族认同,煽动民族情绪。将立足点放在了满足当时日本部分国民的狂热的侵华迷梦和野心,使历史剧庸俗化、政治化,仅仅充当了当时日本民众的内心阴暗的侵华欲望的宣泄工具,从而大大降低了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使其陷于狭隘民族主义的樊篱之中,没有起到宣传和纪念英雄郑成功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注释:

①林恕编《华夷变态》转引自南炳文:《“朱成功献日本书”的送达者非桂梧、如昔和尚说》,《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第39页。

②光:《郑成功父子对台湾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影响》,《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22页。

③沈正一:《拙劣的诡辩――驳斥“郑成功在台湾建国”谬论》,《台声》2003年3月第15页。

④郑亦邹著:《清史稿,列传十一,郑成功传》。

⑤李群:《近松门文学中的武士道与侵华意识》,《日本学刊》2006年第1期第135~136页。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3

一口气拍了三百张照片

年逾古稀的马安健来自湖南省株洲,他从事农村教育50年,以研究推广农村儿童复式教育而受到大家的尊敬。1979年,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今年国庆,马安健就是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被邀请进京参加天安门的国庆观礼。

10月1日,马安健和诸位观礼代表早晨5点20分就起了床,6点钟吃饭,6点20分便从住地出发,7点钟统一到国家展览中心接受安检。特别难得的是,经过上级特批观礼代表可以带相机,大家都非常兴奋。马安健在观礼时,一口气拍下了300多张照片。他说,要带回自己工作的鲁坑小学,设立一个“新中国60年”首都北京国庆观礼展,让学生们也感受一下庆典的盛况。

谈及国庆观礼感受,马老师自豪地说:“看到威武的方队从天安门驶过,看着这整齐之师、威武之师、和平之师,我感受到我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60年弹指一挥间,我国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社会主义强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多的只是激动和骄傲。”

全国道德模范的意外惊喜

今年3月18日,丹东市振兴区环卫处保洁员郑仁东将工作中捡到的4捆、20万元现金完整地交给了警方,随后又将失主给他的2000元酬金捐献给了希望工程。媒体将这一事迹披露后,郑仁东的美好心灵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而后,郑仁东迎来了一串串意想不到的“惊喜”。

9月20日,57岁的郑仁东经全国7000多万张选票推选,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殊荣;7天后,郑仁东为儿子操办了婚事,在喜宴上丹东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宣布,郑仁东已被特邀进京参加国庆60周年观礼,并当场将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交给了郑仁东。

原计划乘庆典花车游行的郑仁东,有幸被安排在天安门1号观礼台观礼。他身边有好多影视明星和艺术家,比如有唐国强、关牧村、王馥荔,王馥荔还特别与郑仁东合影。

郑仁东回忆说:“我坐的位置离长安街非常近,阅兵分列式踢正步正好从我们的观礼台前开始,那场景太震撼了,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的军队展现出了国威军威。”当主席的检阅车从1号观礼台前经过的时候,郑仁东马上拿起相机拍照,可当时太激动了,手抖得厉害,没拍清楚,真是太遗憾了。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4

郑玄在《周礼注》、《毛诗笺》中对兴的认识有所不同。郑玄随文释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说;在《周礼注》中以善恶美刺区别比、兴的解说,源于《周礼》“乐语”,是侧重从用《诗》 方法 的角度解说;在《毛诗笺》中以“喻”释“兴”,认为“‘兴‘、‘喻‘名异而实同”,乃是缘于毛《传》标兴解说诗本义,是侧重从《诗》之表现方法角度的解说。《传》、《笺》运用兴法解说诗本义,客观上促使赋、比、兴的含义由用《诗》方法转变为《诗》之表现方法。

【关键词】 兴 喻 譬喻 《毛诗笺》 表现方法

   东汉大儒郑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对比、兴进行了不同的解说,在《周礼注》、《毛诗笺》中对兴的认识有所不同,后人始终不得其解。通过反复考察,我们发现古代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郑玄随文释义,从不同角度对比、兴加以解说;在《周礼注》中以善恶美刺区别比、兴的解说,源于《周礼》“乐语”之“兴、道(导)、讽、诵、言、语”,是侧重从用《诗》方法的角度解说(1) ;在《毛诗笺》中以“喻”释“兴”,认为“‘兴’、’喻’名异而实同”(2),乃是缘于毛《传》标兴解说诗本义,是侧重从《诗》之表现方法角度的解说。本文通过考察《毛诗笺》以兴说诗的文化背景、说兴体例 分析 郑玄对兴的认识。

   一 郑玄《毛诗笺》以兴说诗的文化背景

   包括《毛传》作者和郑玄在内的古代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和《诗》之表现方法加以区分,认为用《诗》比、兴和用比、兴写诗是一回事,都是“引譬连类”;并且也无意于借助比、兴分析《诗经》的表现方法,他们只是借助比、兴感发诗意而已;但在客观上,用《诗》方法和《诗》之表现方法在表现形式、功能上确实存在着运用比、兴方法读《诗》感发己意和运用比、兴方法解说诗本义的差异,因此使郑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对比、兴有不同的解说。

   在《周礼》“六诗”说发生的战国 时代 ,大师、大司乐教 瞽蒙、国子“六诗”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用《诗》的方法(3),但自毛《传》标兴说诗涉及到诗本义之后,使赋、比、兴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尽管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以为二者都是引譬连类托物言志的方法;尽管毛《传》仍旧是沿用赋诗言志的用《诗》兴法感发兴义;尽管用《诗》宣扬经义也仍旧是用《诗》,但是由于毛《传》将其感发的兴义说成是诗本义,一旦涉及诗本义,客观上就如同说诗人用此兴法而使此诗具有此兴义,这就必然涉及到诗的表现方法,这就与春秋时代无涉诗本义的断章取义的用《诗》言己意的方法截然不同。于是赋、比、兴的含义便逐渐从用《诗》方法向《诗》之表现方法转变。

   当时说诗存在注不破经、笺不破注的注释原则,郑玄《六艺论》自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4)郑玄虽然对家法有所突破,但基本上还是遵循笺不破注的原则,随文释义,随《传》说兴,毛《传》标兴说诗,认为“兴”即“喻”,主观上是沿用兴法说诗,客观上则如同将兴作为《诗》之表现方法加以运用比附经义(5),郑玄也同样认为“兴”即“喻”,客观上也同样是将兴作为《诗》之表现方法加以运用比附经义。

   二 郑玄《毛诗笺》以兴说诗的体例 郑玄《毛诗笺》将其笺诗分为补充说明、订正毛义两大类。

   “补充说明”是指郑同毛义,只因毛义隐略,则更表明,补充说明毛义,此类大致可分五例:其一,《传》标兴,说兴隐略,《笺》补充说明兴义。

   《传》标兴,说兴隐略,《笺》补充说明兴义,如《王风•兔爰》首章:“有兔爰爰,雉离于罗。”《传》云:“兴也。爰爰,缓意。鸟网为罗。言为政有缓有急,用心之不均。”《笺》补充云:“有缓者,

   有所听纵也;有急者,有所躁蹙也。”(6)

   《郑风•箨兮》、《秦风•蒹葭》、《秦风•终南》等类此。

   其二,《传》标兴,只言兴体特征,未说兴义,《笺》补充说明兴义。

   这其中又可分为两例,或《传》标兴,只训字义,未说兴义,《笺》补充说明兴义,如《陈风•东门之池》首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传》只云:“兴也。池,城池也。沤,柔也。”《笺》补充云:“于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兴者,喻贤女能柔顺君子,成其德教。” (《毛诗正义》卷七,第377页)

   或《传》标兴,特言兴体特征,暗示兴义,未直接解说兴义,《笺》补充说明兴义,此例颇多,如《小雅•节南山》首章:“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传》只云:“兴也。节,高峻貌。岩岩,积石貌。”《笺》补充说明兴义云:“兴者,喻三公之位,人所尊严。” (《毛诗正义》卷十二,第440页)

   《邶风•终风》、《邶风•柏舟》、《鄘风•墙有茨》、《王风•扬之水》、《郑风•风雨》、《齐风•甫田》、《唐风•鸨羽》、《唐风•有杕之杜》、《陈风•墓门》、《小雅•黄鸟》、《小雅•瞻彼洛矣》等类此。由第一、二例可知,《传》、《笺》都认为“兴”即“喻”,“‘兴’、’喻’名异而实同”。其三,《传》首章标兴,余章未标兴,《笺》补充余章兴义。

   《传》首章标兴,余章未标兴,《笺》补充余章兴义,如《郑风•山有扶苏》首章《传》标兴,二章:“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传》未标兴。《笺》补充云:“游龙,犹放纵也。乔松在山上,喻忽无恩泽于大臣也。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喻忽听恣小臣。此又言养臣,颠倒失其所也。” (《毛诗正义》卷四,第341页)

   《召南•江有汜》之二三章、《邶风•凯风》之三四章、《邶风•绿衣》之二三四章、《邶风•终风》之三章、《王风•采葛》之二三章、《王风•中谷有蓷》之三章等类此。

   由此例可知,《笺》认为兴之位置不必在首章开端,章章处处皆可兴。其四,《传》未标兴,以为兴并说兴义,《笺》补充说明兴义。《传》未标兴,以为兴并说兴义,《笺》补充说明兴义,如《卫风•竹竿》之四章:“淇水滺滺,桧楫松舟。”《传》未标兴,却云兴义:“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女相配,得礼而备。”《笺》补充说明:“此伤己今不得夫妇之礼。” (《毛诗正义》卷三,第326页)

   《召南•殷其𩄣》之首章、《邶风•匏有苦叶》之二三四章、《鄘风•蝃蝀》之一二章、《齐风•东方之日》之二章等类此。

   其五,《传》未标兴,或以为兴却未说兴义,《笺》补充说明兴义。

   《传》或以为兴而未标,只是突出兴体特征,暗示兴义,未直说兴义,《笺》补充说明兴义,如《邶风•燕燕》首章:“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传》未标兴,只云:“燕之于飞,必差池其羽。”《笺》补充云:“差池其羽,谓张舒其尾翼,兴戴妫将归,顾视其衣服。”《笺》于二三章也言兴义 (见《毛诗正义》卷二,第298页)。

   特别是《郑风•扬之水》,《诗经》中有三篇《扬之水》,《王风》、《唐风》中《扬之水》毛《传》皆标兴,且《王风•扬之水》与《郑风•扬之水》的兴句完全相同。《郑风•扬之水》首章:“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虽未标兴,但特言兴体特征云:“扬,激扬也。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明《郑风•扬之水》也当为兴,故《正义》云:“毛以为,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一束之楚乎?言能流漂之,以兴忠臣良士,岂不能诛除逆乱之臣乎?言能诛除之。”郑《笺》云:“激扬之水,喻忽政教乱促。不流束楚,言其政不行于臣下。” (《毛诗正义》卷四,第345页)

   《邶风•日月》之三章、《卫风•竹竿》之二章、《陈风•衡门》之首章等类此。由第四、五两例可知,毛《传》并非凡兴皆标,所标兴不过举隅而已。

   此外,《传》说兴义显明者,《笺》若与之同,则不复说,如《卫风•淇澳》、《卫风•竹竿》、《唐风•山有枢》、《唐风•葛生》、《秦风•晨风》、《小雅•鹿鸣》等。

   “订正毛义”是指郑《笺》与毛《传》不同之处,此类可分四例:其一,《传》未标兴,或以为赋,《笺》以为兴而言兴义。

   《传》未标兴,或以为赋,《笺》以为兴而言兴义,如《召南•小星》,其《序》云:“《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其首章:“   彼小星,三五在东。”《传》未标兴,在文字释义之后云“四时更见”,似以所见记时。《笺》则以为兴而言兴义云:“众无名之星,随心、噣在天,犹诸妾随夫人以次序进御于君也。” (《毛诗正义》卷一,第291页)

   如《鄘风•桑中》,其《序》云:“《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其首章:“爰采唐矣? 沬之乡矣。”《传》未标兴,只云:“爰,于也。唐蒙,菜名。沬,卫邑。”《笺》以为兴而言兴义云:“于何采唐,必沬之乡,犹言欲为淫乱者,必之卫之都。恶卫为淫乱之主。”孔《疏》也云:“人欲采唐者,于何采唐菜乎?必之沬之乡矣。以兴人欲淫乱者,于何处淫乱乎?必之卫之都。” (《毛诗正义》卷三,第314页) 《小雅•四月》、《小雅•北山》等类此。

   由此例可知,郑《笺》相较于毛《传》更着意于兴义的感悟发挥以比附《序》意。其二,《传》、《笺》对同一兴句的理解不同。

   毛《传》、郑《笺》对同一兴句的理解不同,如《郑风•山有扶苏》首章:“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传》云:“兴也。扶苏、扶胥,小木也。荷华,扶渠也,其华菡萏。言高下大小各得其宜也。”郑《笺》云:“兴者,扶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华生于隰,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也。” (《毛诗正义》卷四,第341页) 《传》以为“各得其宜”,《笺》以为“用臣颠倒,失其所也”。

   又如《鄘风•芄兰》首章“芄兰之支”,毛《传》云:“兴也。芄兰,草也。君子之德当柔润温良。”《笺》补充云:“芄兰柔弱,恒蔓于地,有所依缘则起。兴者,喻幼稚之君,任用大臣,乃能成其政。” (《毛诗正义》卷三,第326页) 《传》以芄兰之柔润为美德;《笺》以芄兰之柔弱为缺陷。

   《周南•河广》、《邶风•匏有苦叶》、《邶风•旄丘》、《齐风•甫田》、《齐风•东方之日》、《魏风•葛屦》、《唐风•采苓》、《秦风•黄鸟》、《小雅•鸱鸮》等类此。

   由此例可见,因为兴体与人事之间存在太多相似、相关的联系,这些联系中甚至有些是方向不同、意蕴相悖的联系,存在不同前理解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发联想,以兴说诗的主观随意性极强,《传》、《笺》都是从兴体与人事之间的相似、相关处感发联想,以意逆志,但是我们却很难判断哪种理解是诗人本意。

   其三,《传》、《笺》取兴点不同。

   毛《传》、郑《笺》因取兴点不同,故所说兴义不同,如《唐风•绸缪》首章:“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毛《传》云:“兴也。绸缪,犹缠绵也。三星,参也。在天,谓始见东方也。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毛《传》取兴点在“绸缪束薪”,由其兴体、本体之间“相似”关系而言兴义。郑《笺》云:“三星,谓心星也。心有尊卑,夫妇父子之象,又为二月之合宿,故嫁娶者以为候焉。昏而火星不见,嫁娶之时也。今我束薪于野,乃见其在天,则三月之末,四月之中,见于东方矣,故云’不得其时’。” (《毛诗正义》卷六,第384页) 郑《笺》取兴点则在“三星在天”,因兴体、本体之间“相关”关系而言兴义。其四,《传》标兴,《笺》以为赋。

   毛《传》标兴,郑《笺》以为赋,如《魏风•园有桃》首章:“园有桃,其实之殽。”毛《传》云:“兴也。园有桃,其实之食。国有民,得其力。”郑《笺》云:“魏君薄公税,省国用,不取于民,食园桃而已。不施德教民,无以战,其侵削之由,由是也。” (《毛诗正义》卷五,第357页) 《邶风•匏有苦叶》、《郑风•野有蔓草》、《秦风•无衣》等类此。第三、四例主要是缘于对诗句的理解不同。   三 郑玄《毛诗笺》对兴的认识

   通过对郑《笺》以兴说诗的 分析 ,我们可以归纳出郑玄对兴的认识:

   1.从兴之定义言,毛《传》、郑《笺》以兴说诗之不同主要是出于对诗句的理解不同,他们对兴的认识基本一致,而且非常单纯明确:兴就是喻。孔颖达说:“《传》言’兴也’,《笺》言’兴者喻’,言《传》所兴者欲以喻此事也。’兴’、’喻’名异而实同。”(7)郑玄在笺《诗》时是以是否含有喻意为标准来认定兴的。郑《笺》凡言兴者必以喻解之,有时郑《笺》也像毛《传》一样直接以“兴”代替“喻”字。“‘兴’、’喻’名异而实同”也不仅仅是毛《传》、郑《笺》的共识,而是两汉经学 时代 今、古文经学家的普遍认识,其他论及赋、比、兴的汉代学者,如郑众、刘熙、今文三家等也同样认为兴即“喻” (另有专文详论)。

   2.从兴之位置言,兴的位置灵活随意,无固定要求。毛《传》也认为兴的位置灵活多变,章章处处皆可兴,如《周南•麟之趾》、《召南•摽有梅》,毛《传》章章皆释兴义。可能是出于比附经义的政教需要,汉代的经学家,直到郑玄都还没有认识到兴“发端起辞”的 艺术 动能,皆以为起情表义是兴最重要的功能,在以兴说诗中主要是解说兴之喻义。认为可在诗之任何位置起兴,可在首章,也可在其他章起兴,如《邶风•燕燕》三章皆以“燕燕于飞”开端,郑《笺》章章言兴义;又如《小雅•南有嘉鱼》四章郑《笺》章章言兴义,毛《传》只在第三章标兴,孔《疏》于首章“南有嘉鱼”句下云:“此实兴,不云’兴也’,《传》文略。三章一云’兴也’,举中明此上下,足知鱼、皆兴也。” (《毛诗正义》卷十,第419页)

   兴也可在章中、章尾起情表义,如《周南•葛覃》首章的章中、章尾:“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传》云:“喈喈,和声之远闻也。”《笺》补充云:“葛延蔓之时,则抟黍飞鸣,亦因以兴焉。飞集丛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和声之远闻,兴女有才美之称达于远方。” (《毛诗正义》卷一,第276页) 如《邶风•匏有苦叶》,毛《传》于章首二句下标兴,在三四句“深则厉,浅则揭”下未标兴而说兴义:“遭时制宜,如遇水深则厉,浅则揭矣。男女之际,安可以无礼义?将无以自济也。”《笺》也言兴义云:“以水深浅喻男女之才性贤与不肖及长幼也。各顺其人之宜,为之求妃耦。” (《毛诗正义》卷二,第302页) 《传》、《笺》所言兴义虽有不同,但认为章中、章尾处处可兴则是一致的。3.从兴之兴体(喻体)言,郑玄说像《周南•螽斯》这样的诗,毛《传》虽未标兴,但“若此无人事,实兴也” (《毛诗正义》卷一,第279页)。 “无人事”即指本体不出现,“无人事”之“兴”,近于今日修辞学中所说的本体不出现的借喻、象征之类。兴体可以是眼前所见实景,如《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也可以是头脑中想象的虚景,如《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麟”是人们虚构的“信而应礼”之兽。

   4.从兴体与本体之关系言,《传》、《笺》皆取其二者间相似、相反、相关点解说兴义。郑《笺》解说兴义常用的句式为:“兴者,喻……”孔《疏》云:“郑云喻者,喻犹晓也,取事比方以晓人,故谓之为喻也。”(8)“喻”为使人“知晓”,可以取兴句(喻体)与兴义(本体)的相似点“比方以晓人”,此例最多;也可取其相反点“对比以晓人”,如《鄘风•鹑之奔奔》首章:“鹑之奔奔,鹊之强强。”《传》未标兴,只云:“鹑则奔奔,鹊则强然。”《笺》补充云:“奔奔、强强,言其居有常匹,飞则相随之貌。刺宣姜与顽非匹偶。” (《毛诗正义》卷三,第315页) “宣姜与顽”与“鹑”、“鹊”之间是对比关系。

   “比方以晓人”,今称之为比喻;“对比以晓人”,今称之为对比,古人皆称为比或譬。取其相似或相反点“以晓人”是比、兴二法的主要特征,也是比、兴的相同之处,魏晋之后“比兴”合称,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兴还可取其相关点“以晓人”,这则是兴与比不同的地方。比,皆由其相似而类比;兴,则可由其相似引发相似联想,也可由其相关处引发相关联想,这也是比、兴被分为二法的主要原因。如《周南•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毛《传》云:“忧者之兴也。”《笺》云:“器之易盈而不盈者,志在辅佐君子,忧思深也。” (《毛诗正义》卷一,第277页) “器之易盈而不盈”(兴体)与“忧思深也”(本体)之间并非相似关系,而是相关关系,以结果推知原因。又如《小雅•鸳鸯》首章:“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传》云:“兴也。鸳鸯,匹鸟。太平之时,交于万物有道,取之以时,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笺》云:“匹鸟,言其止则相耦,飞则为双,性驯耦也。此交于万物之实也。而言兴者,广其义也。” (《毛诗正义》卷十四,第480页)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兴体)与“太平之时”、“取之以时”(本体)之间也不是相似关系,其感发兴义的思维过程是:先由相关关系,从“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之个别现象归纳出“取之以时”之一般道理;再由相似关系,类比联想,“广其义”,“举一物以兴其余也” (孔《疏》语) ,由取鸳鸯之有道而推知“交于万物有道”;再由相关关系,从“交于万物有道”归纳出“太平之时”;再由相反关系,以“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刺今之幽王。

   严格说来,古人所说的“兴”、“喻”和“譬喻”不是对等关系的概念,而是交叉关系的概念,古人所说的“兴”、“喻”中既包含着因兴体、本体(人事)之间相似关系而形成的“譬喻”,同时还包含着因兴体、本体之间相关关系而形成的“喻”(以晓人);“譬喻”中既包含着本体不出现(无人事)的“兴”、“喻”,同时还包含着本体出现的“比”。

   5.从兴之 内容 、功能言,兴可美,也可刺。美者,如《豳风•狼跋》“美周公也”等;刺者,如《郑风•山有扶苏》“刺忽也”等。且《传》、《笺》及汉代学者认为凡兴皆与正文有意义上的关联,他们还没有注意到兴“发端起辞”的艺术功能。

   6.从兴体与本体间的心理流向说,兴可以是触景生情,由物到心,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可以是缘情写景,由心到物,缘情写景中又可分为借景抒情、设景抒情,如《周南•桃夭》,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为“之子于归”之时,则为借景抒情;而“桃之夭夭,有其实”则为设景抒情,因为一时不可能同时看到春、秋二景,其中必有一景为虚设。“麟之趾”之类就更是设景抒情了。用《诗》“感发志意”之兴与用《诗》“以古剀今”之比确实存在心理流向的不同,但作为表现 方法 的比、兴则很难看出它们的区别,至少《传》、《笺》及汉代学者还没有注意到以兴体与本体间的心理流向区别比、兴。后李仲蒙所言“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9),确实比汉儒的认识清晰、高明许多,但这既不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分析,也不是对汉儒赋、比、兴观念的解说,而是借用赋、比、兴这久受崇敬的概念发挥自己的美学理想。若依李仲蒙所言,前举《周南•桃夭》中《传》、《笺》同认为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与“桃之夭夭,有其实”,就要变成一兴一比了。

   从以上的考证也可以看出:毛《传》、郑《笺》之不同主要是出于对诗句的理解不同,他们对兴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毛《传》、郑《笺》都是以“喻”释“兴”,都认为兴的位置灵活多变,章章处处皆可兴。

   郑玄《毛诗笺》也同样是随文释义,随《传》说兴,以“喻”释“兴”,缘于毛《传》标兴说诗,《传》、《笺》主观上是沿用兴法说诗,但将运用兴法感发的兴义说成是诗本义,就如同说诗人用此兴法而使诗具有此兴义,这就涉及到诗的表现方法,故曰郑玄在《笺》中是侧重从《诗》之表现方法的角度解说兴。《传》、《笺》运用兴法解说诗本义,客观上促使赋、比、兴的含义由用《诗》方法转变为《诗》之表现方法。  (收稿日期:2004年5月9日)

注释:

1参见拙文《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螽斯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79页。

3参见拙文《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 中国 社会 科学 》1993年第3期。

4引自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第269页。

5参见拙文《〈毛传〉标兴本义考》,《中国诗歌 研究 》第1辑。

6引自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四,第332页。

7《毛诗正义•螽斯疏》,《十三经注疏》,第279页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

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对于历史课普遍缺乏兴趣,这种情况由来已久。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种状况与历史课程资源极其单调乏味的状况有很大关系。

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质,就是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是乡土资源、社区资源等,这些资源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大大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比如我在教学高二选修课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时,给学生布置了研究性学习《文天祥与台州抗元斗争》,学生在查阅台州府志、三门县志,参观仙岩洞文天祥遗迹后,认识到:文天祥抗元是在接了太后谢道清的“勤王”谕旨后,捐资募兵直指临安的,而谢道清是临海人,正因为台州是谢太后的故乡,抗元热情特别高涨,极易组织义兵,文天祥自然“辗转四明天台”,来台州筹商抗元大计,并在临海、三门等地逗留过,三门至今仍有文信国公祠供人瞻仰。由此可见,生动的乡土资源无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其次,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历史课程改革应树立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正如西方教育家卡尔・罗述斯曾提出:“凡是别人教给的东西,相对的都是无用的,对自己的行为极少或竟根本没有影响,所能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都是自己发现并转化为已有的知识。”是的,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通过不同方法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地引导学生搜集利用乡土资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过程为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体验历史的过程。如在学习高一必修《》过程中,布置研究性学习《见证历史》,让学生走访历史见证人,搜集“”老照片、图章、实物文献资料,通过这活动,使学生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如一位参加活动的学生所言:“通过搜集资料,增强了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使我们感到,就像这节课的课题一样,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终身难忘的,也是回味无穷的,而这正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第三,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历史本身可以说是创造美、发展美的过程,历史中的“美物”、“美事”、“美人”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情感不仅指学生兴趣、热情、动机,它还指内心体验与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还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观。

“触景生情,情景不离”说明了人们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直接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每个亲自到过名胜古迹旅游参观的人,都能体验到这份书本上得不到的喜悦。比如,我在高一学生课外选修台州地方史教学中,带学生去广文祠参观,介绍郑虔的生平,特别是他对台州教育的成就与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一次良好的人生观教育。之后,让学生课外寻找郑虔的资料。结果,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丰富的介绍郑虔的历史资料。郑虔被玄宗推举为诗书画“三绝”,名动京师。后因安史之乱被贬,任台州司户参军。据台州府记载,郑虔至台州后,以古稀之年“选民间子弟教之,大而婚姻丧祭之礼,小而升降揖逊之仪,莫不以身帅之。自此民格日淳,土风渐振焉。”台州学风始盛,郑虔被尊为“台州文教之祖”,备受后人敬仰。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特别是参观博物馆等可以创造历史情境的再现,使学生在回溯历史、畅游历史中感知历史的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深化自己的内心世界,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创造新我。

第四,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情感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6

刚挂上电话没多久,门外便有人的呼喊,雪莲打开门,看见站在门外的是陈马义和唐玉,顿时感觉到有点措手不及,陈马义见雪莲打开门了,连忙说:“雪莲你没事吧,要不要去医院,刚才郑玲儿说你病了,严不严重。”雪莲被他这一问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是一个劲的说:“没事。”站在一唐玉看见了,来想转身走的,雪莲看见了连忙叫住他,因为她知道,自己出国的事如果不告诉他们,恐怕会更加让他们担心,于是雪莲叫陈马义和唐玉进房间谈。

雪莲给他们倒了一杯水,对他们说:“对不起,让你们担心的,其实我没事,只是我爸爸叫我过几天去美国,所以我才对郑玲儿说我病了。”陈马义和唐玉听了,先是高兴,但是又听到雪莲要出国,所以心情一下子,又沉重了。雪莲看了看他们,说:“没事,我在那边待不了多久的。”陈马义和唐玉听了,知道自己是无法换回的,所以也不想多说什么。

“雪莲,爸爸回来了,有没有想爸爸啊。”雪莲一听就知道是爸爸,于是连忙从卧室走了出来,看见爸爸和赵阿姨在楼下,雪莲走到爸爸面前,对她爸爸说:“爸爸,我们什么出国。”爸爸听了微笑着说:“明天,不过在这之前,爸爸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雪莲听了不知道是什么好消息,不过她认为只要是从她爸爸说出来的好消息,都是对自己好,于是她像小小孩子一样在她爸爸面前撒娇。爸爸发现雪莲比能越来越乐观了,心理也很高兴,于是他笑了笑说:“雪莲啊,现在你的赵阿姨可是你的妈妈了。”雪莲一听感到非常的惊讶,不过她又回过神,走到了赵阿姨身边,笑眯眯的说:“妈妈好。”其实雪莲并不希望爸爸找个后妈,她以前还在想,要是爸爸真的找了个后妈,我就不再和他有任何关系。自从她懂事后,她就知道赵阿姨是真的对她好,她也希望有一天赵阿姨会成为自己的母亲,没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雪莲当然会同意她这位妈妈。

第二天,雪莲和爸爸,妈妈(赵阿姨)一起来到飞机场,正准备上飞机时,郑玲儿们来了,他们像马儿一样飞奔而来,来到雪莲面前,郑玲儿生气的说:“妹妹太过份了,出国这么大的事也不和姐姐讲,你太过份了,姐姐生气了。”雪莲看了看郑玲儿的表情,笑了笑说:“哦,妹妹有罪,姐姐就饶了小妹吧,小妹下次不敢了。”郑玲儿被雪莲的表情给弄笑了。这是,陈马义和唐玉走了过来,对雪莲说:“我会等你的。”雪莲听了尴尬的笑了,(这时雪莲的爸爸已经和赵阿姨上飞机了)

刚来到美国,雪莲就被他爸爸逼着到了学校,其实这间学校是专门为中国人设置的。里面的学生全是中国人的子女,因为有的子女为了和父母在一起所以才出国的,因此就有了这样一个名叫“飞翔”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