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例6篇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1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的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上同时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通过,一个人下桥,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比赛时有有一对同学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进行讨论。

裁判立即进入会议室,评委们的答案各有不同,有人说这两名同学很聪明,宣布他们获胜,有人说这样做耍小聪明,应该取消他们的比赛资格,评委们的意见不一致,一位资格最老的评委说道:“这一对同学运用思想巧妙,应该判他们赢”。

这样一场争议就结束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换个角度思考。

二年级:hljmsly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2

对于吐鲁番人来说,名闻天下的葡萄沟、火焰山,地下流淌的坎儿井水,举世瞩目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中国最低地艾丁湖等,已足够使他们骄傲,瑞典汉学家贡纳尔・雅林就称吐鲁番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

然而,当“黄昏饮马傍交河”的苍凉孤寂早已经被繁华喧嚣掩盖的今天,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吐鲁番北部的天山山脉中,还有若干条被称为“车师古道”的山道,南北横亘,成为吐鲁番这座遗址博物馆华丽的彩带。其中的“他地道”是贯通天山南北最便捷、通畅的要道,甚至成为“车师古道”的代称。

这些古道当年并不寂寞。历史上,吐鲁番地区曾受车师王国的统治,西汉时期,王国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国王驻节交河,后部国王统领吉木萨尔。在汉代,这些道路既是联络前后王庭的主要途径,也是连接吐鲁番盆地与吉木萨尔地区的干线,是古代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其南端起点正是交河故城。

“他地道”又称“金岭道”,其名称出现于唐代,唐代《西州图经》中记载:“他地道,右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新唐书・地理志》也说:“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度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戍,至北庭都护府城。”可见,到了唐代,它也是连接西州(吐鲁番)、庭州(吉木萨尔)的重要枢纽。

除了军事、经济的用途,世居吐鲁番的王公贵胄们,也在夏季穿越这条道路,由吐鲁番翻越琼达坂,进入气候凉爽的吉木萨尔地区避暑。北宋使者王延德出使高昌,就恰逢高昌回鹘国狮子王去山北的庭州,他也有幸穿越过“他地道”去完成外交使命。直至清代,这条道路依然是连接天山南北经济、军事的捷径。

春去冬来,只是到了交通手段发达的今天,千年如一日的古道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一度只有进山的牧民和羊群来安抚它沉寂的灵魂。然而,新的世纪里,那些隐藏在古道上兴衰盛亡的传奇和惊心动魄的故事,却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现代文明的朝圣者,不辞长途的艰辛来拜谒历史。

亚尔乡牧场是从吐鲁番入山的第一站

“他地道”总长度约80公里,山路直线长度约25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古道距吐鲁番市区有30公里的路程。驱车出城,一路西北行,过往的车辆越来越少,只有进山拉矿石的卡车偶尔迎面驶来。我们的汽车开始傍山而行,眼前的景色也渐渐丰富,一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崖,一边是宽阔的“大河沿”河。五月还是一个干涸的季节,的河床上,疏疏落落地散布着片片榆林,艰难地展露出一抹绿色。河的对岸,则是绵延的峭壁,宛若刀削斧劈。

汽车沿着古人车辙碾过的道路继续行驶,河道两岸的地势逐渐开阔,遥望山脚下一片土屋和数顶毡房,就是亚尔乡牧场,又称五星牧场。这里是从吐鲁番入山必经的第一站。

牧场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背后数点雪峰横斜,大有“天边冰雪郁嵯峨”之概。附近的路边,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褐色石堆,这些其貌不扬的石堆下,分布着古代游牧民族的墓葬群。其中的一些墓葬,从形制上看相当于中原的隋代墓葬。

往北行驶,距离牧场大约三公里处是一个三岔路口,再无大路可行。山谷口右侧的高地上,耸立着一座小型的碉堡,旁边是几间土屋,峡口左侧的山头上,也隐约可见另一座碉堡的遗迹,与谷口的碉堡成犄角之势。

辽阔的天空下,两三米高的碉堡略显单薄。但说起它的历史令人怦然心动:这些碉堡和土屋是政府控制新疆时期留下的痕迹,碉堡旁边的小土屋,原本是军队的营房,后来剿匪的时候,电曾启用了它和山上的碉堡。

时过境迁。如今,这残存的营垒略加改造,成为过往牧民的歇脚点。一年四季,昔日营房中还会不时升起袅袅的炊烟,继续焕发它的生命。

接下来的路程都是在干涸的河床上前行,一般的车辆无法通行。坐在颠簸的越野车中,感觉倒不如牧民的马背平稳。

行进了10公里左右,车又停了。在河道左侧光滑的石壁上,一些岩画映入眼帘,它们躲过岁月和自然的侵袭,在这时间和空间的一角默默绽放。

北方游牧民族生活过的草原和高山都曾发现过岩画,但是车师古道的岩画发现很晚。据说岩画被一些放羊的牧民找到,才使得这些被遗忘的角落为世人所知。由于年代的久远,水冲风蚀,岩画剥落得比较厉害,但依然可以辨认出抽象的羊、鹿等动物图案,飞腾的线条,无不彰显出一种原始而强大的生命力。

令人惊异的是,更高一些的山崖上,还刻有一些古回鹘文字,并有一些佛教信仰的图腾。这些文字揭示了艺术家们的身份,同时也证实了早期吐鲁番地区民众的佛教信仰。

从岩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情感的狂欢和释放,完全超越了具体的宗教和信仰。几许刻骨铭心的虔诚,被嵌入山体,期待与它一同不朽。

过了石窑子,古道就只能步行

再往北前进五公里就到了“石窑子”。从此处开始,入山便不能坐车,剩下的路程,只能靠脚步来丈量。

石窑子是一处简陋的石头窑洞,不知修建于何时。窑洞虽然顶漏了,也足够挡风遮雨。旁边是石头垒成的露天羊圈,成为我们当晚的露营地。

清晨醒来,小小的羊圈,已经扎满了昨晚在我们之后到达的徒步“驴友”的帐篷。昨晚的温柔梦乡,也被历史遗迹包围:营地周围,有许多光滑的巨石,光滑的石壁上零星地刻着岩画,生动的大头羊鲜活得仿佛就要同朝阳一道醒来。

进山口有一座古代的戍堡,如今只能看出戍堡方形的基石。它与我们后来在翻越天山之后在一道桥下看到的戍堡形成南北映衬,昭示出冷兵器时代里“他地道”兵家必争的险要地势。

戍堡旁边的大路,据说正是唐代的官道,笔直地通向眼前的山脚。道边的石头,大概富含金属元素,长满了斑斑的锈迹。

过了戍堡遗址不久,便到了石窑孔道,一米多宽的山路陡直向上,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这是进人“他地道”后的第一处险境,也是对体力的第一次严峻考验。崖顶一带,巨石盘绕,宛如一座座天然的屏障和堡垒。几十米高的悬崖一侧,冰河震响,令人目眩。

过了石窑子孔道,地势又变得较为平缓。路旁山腰上,盘踞着一座石屋,风貌古朴,略显粗糙,倒也和周围山色相得益彰,当地人称为“上石窑子”。石窑内有石头搭建的炉灶,可供牧人露宿。

过了“上石窑子”,气温明显下降,眼前的景色又为之一变:山边的河水,已经结了冰,远眺来时的山间白雪越发真切。小路依旧沿着山崖盘旋蜿蜒,脚下也渐渐有雪了,路途变得越发具有挑战性,偶有临崖险境令人不寒而栗。河水早已悄悄地转入冰层之下,冰层上又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崖边渐渐无路可 走,我们的队伍转到冰雪覆盖的河面上继续前进。

翻越“他地道”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五月或十月的天气都不稳定。即便是在七月至九月,山中的天气也是瞬息万变。

大约在冰面上行进两公里左右,峡谷变得狭窄,再从河道的冰面攀上崖边羊肠小道,便可见一线飞瀑飞流直下。这是“他地道”中最雄伟的一处瀑布,落差达十米之高,水势湍急,冰石相击,蔚为壮观。顺瀑布直望,一座石峄直指天边,岩层堆积,望之犹如人工铸成的佛塔,此即明代陈诚《西域番国志》中所描述的十万罗汉涅桨之处。不论传说真实与否,触目所及,的确能够激发人们的无限灵感,仿佛真的置身于灵山胜境。先民们的美好想象,为寂寞古道也增加了几分灵气。

石峰背后是一段艰险的冰梯。这是一处风口,道边积雪拥塞,拼尽力气上到山顶,满以为已经到达达坂,然而却发现,脚下又是长达几公里的起伏山路。就又让人想到,那些汉唐时期驻守边关的戍卒,巡视着这条冰雪覆盖的古道,望天边残月如钩,角声呜咽,是何等的苍凉悲壮。倒是那些进山避暑的贵胄,不需受罪,有人前呼后拥地伺候,每年往返一次,给山中增添了热闹。

翻越“琼达坂”,下山第一站便是“六道桥”

接下来是一段长达几公里的坡道,也是向达坂冲击的最后铺垫。这段路程,看似不甚险要,但是登山至此。伴随着体力透支,加之海拔已在3000米以上,显得异常难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极目所见,白雪皑皑,寒风刺骨。

辽远的天空底下,人马排成一线傍山而行。跨过这一段相对缓和的坡路,再次登顶,就到海拔3400米的“琼达坂”了。终年不化的积雪没过膝盖,两座石头堆积的玛尼堆,成为山南山北的分界点。回望来时的足迹,都已隐入云海之中。

达坂西侧也有一座石砌古堡遗址,终年守望着山顶的白雪。古堡残高约4米,直径10余米,石碓间立有呈梅花状的木桩,构成环状栅栏。有人认为遗址是古代观测站或烽燧;还有专家考证,这个古堡是史料中记载的龙堂遗址。但由于年代的久远,一切都已无从考证。

翻越达坂已逾午后。依然是陡峭的山路,道路两旁是纵横的雪岭。一路下山,踏着厚厚的冰雪侧身而行,兀自湿滑难当,可是山间阳光清澈,倒也可以饱览“阴阳割昏晓”的奇景。

艰难挺进4公里左右,便到了下山的第一站――号称“天桥”的六道桥。到达六道桥的标志是穿越一段陡坡之后,看到一座高10余米的巨石。巨石劈空而出,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守住来路,气势之大,人力莫及,只能归功于造化的安排。这时候峰回路转,原本若隐若现的六道桥便现出真身,让人得以一览其全貌:桥长6米左右,桥身宽约2米,系用杨木搭建而成,桥基上印满点点苔迹,暗示出木桥的高龄。

和岸边的巨石一样,六道桥身形稳健,横跨南北,使得南北天堑顿成通途。桥身离水面有10余米高,桥下水声轰鸣,水雾弥漫。站在湿滑的桥面上,能感到桥身的微微颤动。抬头仰望,两个笔势道劲的篆书大字“石笋”凌厉地横刻在对面石壁之上。过桥后俯身下瞰,桥下近水石崖上,冰凌倒挂,犬牙交错,寒光逼人,令人心有余悸。

六道桥附近的山崖上,已经可以看到绿色了,山南奇伟壮丽的自然景象,逐渐被山北的秀丽风景所代替。一如山北逐渐暖和的气温,山北的景色也渐渐温柔。山边的河水,也转而开始由南向北流去,下山的路全是顺河而行,河岸边时而出现片片青草。

从六道桥到三道桥,是过往“驴友”露营的好地方。我们在六道桥下的一个陡坡后早早地扎营了。夜间伏枕,还能听到后来的“驴友”摸索着前往下一个露营地的脚步声。

过六道桥以后,道路更加平缓了,触目的绿色让行程不再孤单。

下山路上的六座桥之间距离并不均等。六道桥距离五道桥稍远。两桥之间,河床陡坎上有一处瀑布,急流直下,被称为“三丈瀑”。随着季节的变换,水势也不同,汛季水帘宽度可达6米,景色秀丽,令人叹为观止。

过瀑布不久,要通过一处危岩耸立的路段,便是车师古道上有名的“石门子”。石门子是一条长10多米,宽约1米的天然石巷。千百年来,人马践踏,石巷原本凹凸起伏的路面,竟被磨得光滑如镜。

五道桥原本也由木头搭建,但是桥身已经被大水冲毁,只剩下两座桥桩立在两岸。为了方便往来,牧民用树干在石头上搭建了一座简易的独木桥,别具风格。

五道桥附近的西山坡上,挺立着一尊身躯高大的草原石人,坐南面北,面容古朴逼真,让人猛然意识到:山北之行,依然是一场文化之旅。据考证,石人是隋唐时期突厥人墓前的标志,其身后不远处应当有墓葬分布。选择这一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作为墓地,可见墓主眼光独特,也让我们又一次有理由相信:古道上的游牧民族大都是天生的风水师。

一路北行,北坡景物的特征渐渐明显起来,一排排的天山松与山间的白雪、蔚蓝的天空相互映衬。山边草坡上不时有山花点缀其间,回头远望,琼达坂的雪峰已渐渐远去,但是依然伟岸。

一路上喝点山泉,用冰凉的雪水洗洗脸令人精神一振。不知不觉又转过了四道桥。与六道桥相比,四道桥的地势就缓和了许多,虽然也是木头搭建,却不甚险要,桥下的水流也不再狰狞。过了“一道桥”,车师古道终到尽头

再往北行,即到了三桥。三桥是山北风景极佳处,平均海拔1920米,桥边山中云杉高耸,两岸山坡和缓,草甸宽广,是难得的天然牧场。草地边数顶哈萨克毡房点缀在半山坡,成成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三道桥南,有一排残存的围墙,据说是当年车师古道的客栈遗址。

三道桥“东岭”称为金沟,山崖边有几个数丈深的金洞。路旁沟边,有一座前人碾金的铁青色石碾,直径将近一米,由一整块青石凿成,不晓得何人当年在此碾金,他们的身影亦早已化作山间的一缕清风,只留下这座大石碾,向过往的后人诉说传奇岁月。

过了三道桥之后的路程都是平缓的坡地,原本山边清一色的松林中,开始出现了阔叶林和灌木丛。道路时而在树林中穿行,时而在草地中徜徉。很快就过了二道桥。从二道桥至一道桥景致绝佳。道路左侧石壁上一棵老榆树下有一眼山泉,长年流淌。泉水流淌截断山路,在道旁汇集成潭,清澈见底。泉水四季恒温,含有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饮后能使胃肠平和;用其洗浴,可以治疗皮肤疾患,当地人称“神泉子”。泉畔的树枝上,系满了顶礼膜拜者祈求吉祥的红色布条,迎风招展。

山口一片光滑的绝壁上面,书写着“车师古道”四个挺拔的大字,虽然笔势飞腾,但相较于石壁的雄伟,还是略显局促。“他地道”终于走到了尽头,回首翘望,远处雪峰依然在云杉丛中傲然挺立。转过石壁,一道桥就呈现在眼前。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3

远远望去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就像一艘大轮船一直停泊在湘湖边,感觉非常特别,博物馆的院子里挂满了红色的灯笼,显得非常喜庆。来到馆内发现整个展览区域是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馆和遗址保护厅组成。我们首先去的是遗址保护厅,它的入口位于一楼,而遗址厅则在湘湖的水下,在去遗址厅的路上,两面墙壁上是一些有关湘湖的文史资料。而被誉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桥独木舟,像挖空的树干一样安卧在湘湖水底的遗址厅内,据说经过碳十四测定,距今有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遗址厅内还有三个考察队员的雕像,做得惟妙惟肖,猛一看还以为是真人,后来才发现是假的,很是好玩。

接着我们又到了二楼的陈列厅,陈列厅里分成四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跨湖桥文化的诞生,第二部分——跨湖桥人的活动,第三部分——农业起源的探索,第四部分——聚焦跨湖桥遗址。从这里我知道了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人类就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跨湖桥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期一支,他们从事着农业、采集、渔猎,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木作技术也已经十分发达。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家猪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展厅中有一个茅草房下睡着一头猪,代表了“家”字,说明那时已经开始驯化野猪了。展厅里还展出了一些猪、牛、羊的头骨和鹿角,还有小孩子的头骨,陶罐、陶片、彩陶也非常多,另外还有一枚大大的缝衣针。

展厅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同样吸引着我:在电子感应书前,只要在屏幕上方用手做翻书的动作,书就会自动翻页;还可以在“电子留言台”前留下自己的感受,非常神奇!

这次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之行,让我感受到了萧山8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奇迹,作为一个萧山人我觉得无比自豪。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4

当地人也陌生的地方

直到离开时,我还记得才到涪陵客运中心想转车去青羊古镇时那一幕:售票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一脸茫然地告诉我,没有到青羊的客车。满心期待的内心如同被浇了一盆凉水下来,难道之前做的功课有误?明明这里应该是有这班车的。再问售票员如何抵达青羊,她居然不知道青羊古镇在哪里。之前和一位同行从重庆抵达涪陵的老人家交谈,他也不知道青羊古镇。

要说这青羊古镇,其名来源于镇上一副历史悠久的“青羊”浮雕。曾有大文豪坡前来,便在这“青羊”雕刻旁挥笔题下“桂岩”二字。著名的“陈万宝庄园”也就在这古镇里,曾不乏游客前往,这古镇也位居“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之列,为何这么多人不知道它的地址呢?抱着一定要前去古镇考察一下的决心,我查到了古镇政府的电话,咨询后方才知道前往古镇须搭乘前往龙潭的客车,中途在安镇下车,青羊古镇并没有站点。

经历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顺利到达,此时的我已经是饥肠辘辘,就近在一家“古镇包子铺”买了俩包子,边走边向人打听关于古镇的一些情况。青羊古镇其实是一个中转地,它东与马武镇、太和乡及武隆县接壤,南与龙潭镇、同乐乡临界,西与两汇、明家两乡相连,北与堡子镇、惠民乡交界。青羊铺位于涪州(现涪陵)至宾化县(今南川)驿路上,当时是古代人为驿站上来往传递官府文书者和官吏提供食宿之地。宋代初,青羊铺及其邻近区域人文兴盛,而现在青羊镇于1992年由原涪陵市青羊、双石两乡组建而成,设安镇、双石、老青羊铺三个集市,而镇区所在地位于镇域中部的安镇村境内,公路改建后现有两条对外过境公路从镇区通过,一条为涪陵至南川,另一条为青羊至同乐,这两条公路是出入镇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安镇居民向我解释道,所谓青羊古镇在涪陵当地被称为“老青羊”,距离安镇主街道还有二十多分钟的车程。青羊石雕、坡题刻以及清代贞洁牌坊就在“老青羊”,而著名的陈万宝庄园就坐落在安镇上。

听了人们的解释,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涪陵客运站会有那样奇特的遭遇。

庄园之乡盛景不再

事实上,青羊古镇如今的名头还没有陈万宝庄园响亮。如果在涪陵车站向售票员打听陈万宝庄园游览路线,工作人员会很详细地给你指出该如何乘车,可见陈氏庄园在当地的名气。

陈万宝原是川东大地主,祖籍江西倒牌挂楼,陈家在明末清初年间迁至贵州省安化县,之后其五世祖陈我仁由贵州安化迁入四川,定居在涪陵区青羊镇安镇坝。按照陈家“我、兴、章、玉、万,荣、华、世、德、昌”的字排,故名陈万宝,是入川的第五代陈氏子孙。

陈万宝生于1807年,死于1876年,终年70岁。在他立家之时,其祖辈父辈已积有少量田地。他本人凭借着祖上的先业,持盈保泰,期间还贩卖过鸦片,家境逐渐兴旺了起来。到他晚年时所拥有土地,地跨涪陵、南川两县四万余亩,每年收租一万多担,按照今天的重量单位约两千吨,足可供现在四千到五千人吃一年。因此素有“川东陈万宝,川西刘文彩”的说法。

因为家业巨富,在咸丰同治年间,陈万宝曾捐军响十万两,清朝廷赠送他朝仪大夫(相当正四品文官)之位,因此陈万宝庄园又被称为大夫第(大夫府),过去在庄园八字大门上方曾有柳书“大夫第”门楣一块。

陈万宝本人是诰赠朝仪大夫,大儿子陈荣发就职于钗盐政厅,二儿陈荣达诰封奉政大夫,三儿陈荣茂1856年入武库后加捐都间府御。坊间相传陈万宝为了教育子孙不忘耕作为本,在庄园外自留10来亩地供自己及子孙耕种,

沿着镇上的主要街道走不了多远便能看到指路牌,陈万宝庄园实际应称为庄园群,累计建筑面积达十万平方米以上,均为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建成。镇上居民介绍这里有庄园十四座,不过关于保存完好的数量则众说纷纭,有人说有七座,有人说仅有四座。

因为是庄园群所以比较分散,有些庄园竟相隔近半小时的步行时间。

首先能看到的便是在一片水稻田边的四合头庄园,其次为戴家堰庄园,目前仍有人居住。一打听才知道,陈万宝的所有庄园都分配给了当地居民居住。

而最有名的石龙井庄园需要沿一座小山坡走上去才能看到。资料记载石龙井庄园原为陈万宝为二儿子陈荣达修建的住居,因陈万宝贩卖鸦片发家,这里最早也被叫做“陈萼楼”。该庄园占地十一亩,房屋一百二十余间,历时十二年建成。庄园原始建筑只有里面一道大门,外面一道大门为民国初年为防土匪入侵抢劫而补修。

去往青羊古镇之前,曾看过一些前几年前来游览的游客写的游记,对石龙井庄园的恢宏大气,建筑精美向往已久。可当我转过一道山头,亲眼看到现在的石龙井庄园时,却不由惊呆了。

“石龙井简介”的牌示和导游图已经因为年久而掉色,最早由涪陵人民政府颁发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石质牌匾边角已经碎裂掉落,上面记录的“一九八七年”的颁发年代也已经模糊不清,旁边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颁发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倒是清晰的。

从导游图上看,石龙井庄园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布局,这在川渝一带是不多见的。庄园带给人的第一眼便是非常怪异,大门不开在中间,居然开在墙的一侧,不知其中何故。石龙井得名是因为庄园中间有一块青石砌成的大天井,作为下雨时排水使用。庄园正门被紧紧锁住,侧门却留有一道缝隙。推开这扇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厚重大门,空气中充斥着雾气,庄园四周房檐将光亮遮挡了很多,环境显得更加昏暗。环顾四周,墙角堆满了杂物,中央的几间屋子居然还传来了一阵阵猪叫。透过各个居室的木质窗栏看去,房屋中也多堆积的杂物。敲遍所有房屋的门,竟无一人应答,索性只有沿着庄园里的长廊走了一圈。

出大门沿着绕过去,只见后面还有一座紧闭的金属栏杆大门。向内看,院内杂草丛生,大院内套小院,还有一个小门通向旁边的一所校园,这应该就是之前镇上居民介绍的“把庄园内建筑改建成校园”,可惜这所校园因为文物保护现在也废弃了。爬上石龙井庄园旁的一座小山坡俯视,屋檐重重,偌大的庄园这才显现出了它的气派。

关于陈万宝庄园还有一个谜团:庄园究竟是哪位能人修建?民间流传的范本有几个,不过在当地盛传是两大能工巧匠所建——木匠何东山与石匠陈子堂。

木匠何东山本为涪陵青羊乡人,清同治四年(1865)生,民国三十一年(1942)卒。擅长小木和细雕,在安镇、龙潭一带远近闻名。陈万宝家族后代所使用的床铺及其它室内家俱,不少都是他精工制作。民国二十至三十年间,大地主陈济棠在塘坎修建住宅,何东三便为这栋建筑的掌墨师。民国时代,省城成都在花会期间曾举办能工巧匠赛宝会,何东山携一张巨大的围台床前去参赛。该床有成套花板、踏板、银柜、立柜等,板和柜上还有各种花卉图案,以上全都是微雕。关于这张围台床,当地还有更神奇的传说,相传可以收折,随身携带,无疑是当时一大绝技。

而石匠陈子堂是涪陵四合乡人。清光绪二十年(1895)生,卒于1960年。其石工雕技,曾在四合、安镇一带闻名,但他的作品在破四旧时大都被毁。

之所以当地人盛传庄园为两人的杰作,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如此精美的建筑只有大师合二为一才能完成。不过,这个被广为相传的版本却也是最禁不起推敲的,因为石龙井庄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而根据何东山和陈子堂的生平,在庄园建设期间,前者还是幼儿,后者还没有出生。所以,又有传闻龙井庄园其实是木匠陈兴与石匠熊仕的精工制作。

可惜,由于没有更多的史料可以查阅,哪个版本才是真实的也就无从考究。

独特的婆媳合葬墓

四合头庄园旁与戴家堰庄园对面各有一座陈氏古墓。其中最奇特的一座古墓位于四合头庄园旁,因为这是一座婆媳合葬墓,墓碑上字迹清晰地写明“陈荣达的母亲与妻子”之墓。

走访青羊镇陈氏三代的墓,从古墓的设计建造上就能回望到陈氏家族的兴盛。这座古墓气势磅礴,墓前还有两座近二十米高刻有石象的石柱,当地居民介绍说为守墓之用。可惜这座古墓也未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墓边原本还有石质围栏,如今已经丢失。因为在旧时有人知道陈氏家族富有,便来此进入墓中偷盗陪葬的金银珠宝,古墓的外部和内部多处被损毁。

而戴家堰对面的古墓在雕塑上更为精巧,全部为青条石料,图案上下分四层:第一层为昭明殿;二层为钟灵所,三层为两全归,四层为墓碑、墓基。上三层雕刻的人物众多,有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才子佳人,樵夫渔翁,大小不一,老少皆现,共达八十七人。另配有远山近水楼台亭阁,桌椅窗棂,动物花卉。画面有江水轻舟、老翁垂钓、厢楼叙话、长亭送别等,将古老折子戏中的多种场面,通过石刻表现了出来。动物有象头、虎脚,花卉有莲台、兰芝,雕工有线雕、浮雕、还有立体雕,纹路清晰,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指马为羊”的青羊浮雕

从陈万宝庄园群搭乘路过的摩托,二十分钟左右的车程便可从安镇抵达老青羊。老青羊便是原来的青羊铺,现在仍是一个集市。由于镇政府迁至安镇,这里显得有些萧条了。老青羊的镇中便是原来的青羊镇小学,现在早已人去楼空。街道旁还能看到原来的停靠车站,站牌却松动地垂了下来,一幅冷冷清清的场景。

古镇多传说,老青羊上有一座“神仙桥”,它的美丽传说在古镇流传了一百年。据说在很多年以前,这里并没有桥,河东有位卖豆腐为生的小伙子,河西住着一位漂亮的姑娘,两人自小在河边玩耍,日久生情,但被生活在青龙潭边青龙洞中的青龙知道了。青龙嫉妒幸福便引来洪水,阻挡二人相会。但这件事情被铁拐李知道了,为了成全二人,他将宝葫芦横在洪水中,叫小伙子把豆腐拿来,从葫芦两边摆向中间,最后取出葫芦,一座桥就变成了。之后小伙子与姑娘喜结良缘,为了感谢铁拐李,便把这座桥称为“神仙桥”。

关于“神仙桥”的传说还有很多版本,既增加这座桥的神秘感,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神仙桥的建筑特征:神仙桥分为大小两孔,桥的绝妙之处在于依山而建,巧架而成;桥拱薄似蛋壳,桥墩以两岸及河中天然巨石做成;河中大石与河床接触面甚小,感觉一推就倒,不过,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就建成的神仙桥,历经河水数百年的冲刷,依然安然无恙,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古时建造者的聪明智慧和工艺水平之高。

带我前来的摩托司机本就是老青羊人,一听说我要来看看青羊石雕就兴奋地告诉我,老青羊最值得一看是“桂岩”题刻和贞洁牌坊,两者集中在一处,这位司机还热情地充当起“临时导游”。

远远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便看到了“桂岩”题刻,走进细看,题刻的表面早已被碧绿的苔藓覆盖,但两个深入石壁的字还是清晰可见。司机剥落了刻字旁边的一些绿苔告诉我,本来题刻上还有一些字,只是年代确实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桂岩”题刻的来头不小,出自文学家苏轼之手。相传苏轼南川访友,路过青羊铺,恰逢一处人家科举高中,便欣然题下“桂岩”二字。其实这两个字究竟是否是东坡先生所题,也存在质疑。因为当时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由鄂入川没有史料记载;而所题“桂岩”二字为楷体,行笔庄重,为苏氏书法所罕见;题墨无落款,说是苏轼人生失意不愿用真名示人。

题刻旁便是小有名气的“青羊石雕”。依石壁而雕,大抵也是为了给当时往来的人们标识地理位置。羊为线雕,或许是雕刻艺人为了更好展现其柔顺活泼的神态,使羊在行走中扭转头来。嘴中含有一枝莲花,莲花正面向上。与羊紧紧相连的还有一组由两个人像和一匹马构成的浮雕。其中一武士装扮的人像位于羊的左侧。马位于羊的右侧,与羊相向而行,无角,短尾,背驮鞍,腿断,有缰绳。执缰绳的是它身后的又一个人像。有意思的,石雕上如此明显的“马”却被当地人统统视为“羊”,而且误认了上百年。

“青羊”石雕上还有一条小道,道旁的石壁内供奉了菩萨等,前面的香炉里还燃着青烟,应该偶尔还有香客前来。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5

很多人到湘西来旅行,好像就为了看一眼翠翠,那个摆渡的南方女孩子翠翠――器翠是不老的,她就在沈从文先生经典小说《边城》里,头插栀子花,站在大月亮底下,永远那么美好地向你微笑。 传统的湘西,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湘西土匪文化、湘西赶尸的传说都为这片土地蒙上一层神秘而野性的色彩。一方水土养方人,正如湘西人最爱的饮食一样,一股厚重的“辣”劲早已深入湘西人的骨髓,浓墨重彩的山水间,流淌的是湘西人纯朴热情的本性。

今天,人们提到湘西,首先想到的地方就是凤凰。

凤凰古城在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口中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又在一对叔侄沈从文、黄永玉的文字和画卷中声名远播。400多年的土司统治(当地人,即土司王,统治当地人)亦留存了独特的祭祀、婚丧、巫傩文化。其实撇开这些比较戏剧化的节目,单是凤凰城中弥漫的生活乐趣已足够醉人了。毕竟,在凤凰的画卷上,既有铿锵的泼彩,也有如水的底色。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行走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凤凰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区集中了凤凰大多数的古老建筑,是凤凰县的核心景区,若要目睹真正的湘西风情,就不得不到凤凰古城(又名沱江镇)走一趟。

凤凰古城始建于洁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城楼和北门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万寿宫、大成殿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凤凰八绝

1、沱江边的菜场以及在河边捣衣的女人。

2、沙湾的吊脚楼。

3、北门外沱江边上的露天餐座。

4、哺育了沈从文、黄永玉的文昌阁小学。

5、黄丝桥古城。

6、文庙、天王庙、武侯祠、文昌阁、笔架城,查地图可以找到。

7、黄永玉题字的理发店,师傅有推拿的绝活,专治落枕。

8、古戏台是当地画家的聚会地。

德夯

有一首盛赞德夯之美的诗,诗的源头无从考证,但想必是哪位行者游玩于此心情的真实写照吧:“一人到如今,佳境蓬莱何处寻?莫向仙神询去路,湘西德夯醉游人”。德夯地处片奇险秀美,绝壁高耸的峡谷之中。这里溪河交错,四季如春,景色秀丽怡人。

“德夯”是苗族语言,意为“美丽的峡谷”。在德夯的村寨里,世代居住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苗家人。在这里,你不但能观赏到流纱瀑布、天问台、三姊妹峰、峰等壮丽的风景还能参观苗家特有的吊脚楼、水车,亲自体验苗族文化,感受苗族人的热情淳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致在德夯这个身居峡谷的村寨里被完美地融合起来。德夯是一块被自然赋予神奇的土地,身在一片高达数千米的群山怀抱之中,四周一片青翠重叠欲滴,极目养眼。山岭之上,就为云贵高原,又有另一片山水孕育其中。于是,在这幽深山谷之中,多处可见银练飞流直下,构成形状、风格各异的瀑布群体。

德夯苗寨的历史并不古老,100多年以前,德夯境内历峡山顶上的苗族人因人口众多,畜牧业迅速发展,村民只得将山顶上的牛羊放至谷底喂养。由于谷底草源丰富,牛羊滞留不回,苗族人为防牛羊受野兽的伤害,就留下人在谷底看守,就这样他们发现了一个更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慢慢地山顶上的苗族人开始向山下转移,德夯苗寨就在这100年间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他们讲苗语、穿苗服,以歌为媒,自由恋爱。他们种田养蚕,纺纱织布,手工织品巧夺天工。

虹桥(风雨楼)

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位于沙湾景区内,横卧于沱江之上,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前后经过很多次维修,现在的虹桥是在2000年修建的。这是一座横跨沱江之上的三拱大桥,从水面到桥顶有几层楼房那么高,全部是用花岗石砌成。桥面上形成一条街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桥的两头壁上镌有黄永玉撰、其弟黄永前书的对联。其一目:“今宵皓月,谁在回龙潭上,华灯楼船,彩影荡漾,弦歌映山映水:照眼春阳,廊桥正午时分,醉客雅旅,游侠高僧,靓景如梦如诗。”

风雨楼的一楼,宽敞的红岩板人行通道人来人往,24间木板店面经营着各种民间工艺品、杂货土特产,鼎沸的吆喝,低语的讨价还价,演绎着一幅凤凰的“清明上河图”。黄永玉在写家乡的两篇文字中这样描述虹桥 “有一座大桥,桥上层叠着二十四间住家的房子,晴天里晾着红红绿绿的衣服,桥中间是一条有瓦顶棚的小街,卖着奇奇怪怪的东西”。“一座挂满了高高低低房子的三拱桥。桥上依然一条街肆,卖粉面糕点,针线,中药材,年节用的纸钱神供,绣货,衣着,皮货,皮鞋,过路伙食,丹膏丸散,老鼠、跳蚤药。”

风雨楼的第二层为民俗文化楼。进入楼内,不管是两侧的文化艺术长廊,中间的艺术回廊,还是那盘根错节的古树蔸做桌椅的茶室,都让你大开眼界,惊叹不已。这里陈列的书画家作品,都与凤凰有关:凤凰的诗、凤凰的景、凤凰的风物……透过那木制“灯笼”式门窗,凭窗外望,沙湾景区的许多著名景点,以及从高原台地奔泻而出,以一种舒缓明澈的治者风范和宠辱不惊的豁达态度作为凤凰人生命之源而流淌的沱江、两岸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夺翠楼尽收眼底。

芙蓉镇(王村)

芙蓉镇是秦汉时期酉阳城旧址。是一座有土家族民族特色和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镇,踞酉水北岸,镇中风光风情独特,土家吊角楼依山逶迤,从河岸重重叠叠,直贯山腰,形成五里长街,两傍板门店铺。街面全由青石板铺就,岁月流逝,将它们磨出一层清冷的光泽……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6

在什刹海前海漫步,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百年老店烤肉季。这是―座古色古香的三层建筑。灰色砖墙,碧瓦重檐,雕梁画栋。在楼的二层装有汉白玉护栏,门口一对汉白玉石狮子十分威猛。大门上方悬挂一块由启骧题写的匾额,上书“临河第一楼”,楼上正中悬挂着由溥杰题写的匾额“烤肉季”。门的两侧有一副字迹古朴苍劲的对联,上联:画楼最看粼粼水,下联:炙味香飘淡淡烟,横批:临河第一楼。由于临水,饭庄的环境自有几分幽静。

百年老店发展史

老北京人都知道,在烤肉季饭庄吃烤肉、观山、赏荷并称为“三绝”。晚霞辉映,湖平如镜,客人身处银锭石桥边,如黛的西山仿佛近在眼前,落日余晖中的片片荷莲,更是让人赏心悦目。烤肉季就发迹于什刹海的“荷花市场”。

史料记载,每年荷花盛开、绿柳成荫的时节,京城百姓都会在什刹海纳凉、赏荷。清道光二十八年,京东通县人季德彩在银锭桥畔支起了烤羊肉的食摊。他的烤肉溢油荡香,引得众多游人光顾,逐渐被大家称为“烤肉季”。日后,每年“荷花市场”开市,季家便赶来做生意,一直做到七月中或九月初九重阳节后撤摊,年年如此,从不间断。除经营烤肉外,摊子上还卖些粉皮、卤面之类的夏令食品。

店主季德彩去世后,由其子季宗斌继业,再后由其孙季增元接班。1927年季增元病逝,由21岁的胞弟季阁臣负责。季阁臣接摊后,用砖头支起一口大铜锅,搭起一个铝板棚,摆放8张桌子、20多个凳子,由摊商变成了座商,继续经营烤羊肉,并顺乎惯称,立字号为“烤肉季”。后来季阁臣为求店铺更大的发展,东奔西跑,筹借资金,终于在银锭桥畔买下了一座坐北朝南、古朴小巧的楼房,继续经营烤肉。

烤肉季以经营烤羊肉为主,历经百年而长盛不衰,秘诀之一就是对肉的精选、加工从不马虎。据介绍,烤肉用料多选张家口以西的绵羊,重量不超过50斤,而且主要用羊的上脑和后腿部位的肉;加工过程中,要求刀工非常精细,要把筋膜碎骨、肉枣等全部剔尽,然后用箅帘布包好,压冻4小时以上,此时肉质鲜嫩,有“赛豆腐”之称;切肉片的刀也是特制的,约1.5尺长,切时,肉要选横竖丝,切出的肉片薄厚均匀,1斤选好的肉要求切出80余刀,达到半透明状;烤制时要掌握好火候,而且用果木火烤,这样烤出的羊肉鲜嫩可口、不膻不柴、香淳味美、久吃不腻。

文武吃法各具特色

来到老店二楼,找了一处比较雅静的角落入座。这时服务员问要文吃,还是武吃?我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这是烤肉季的两种就餐方式。

“文吃”是由服务员将肉烤好,送到雅间或是餐桌,由顾客慢慢品尝。“武吃”说的是自烤而食的架势、吃法。“武”是说过去的“爷们儿”吃烤肉时人人手执二尺长的“六道木”,在烤肉炙子旁,一脚蹬在长条板凳上,自己将腌制好的肉,摊在松香缭绕的烤肉炙子上翻熟,自己取料,掌控火候,边烤边饮酒,会觉得酣畅淋漓。而在众多“武吃”手法中,又独以“怀中抱月”最为有趣:烤时肉摊成一圈,中间打个鸡蛋,凝成一体,好吃又好看。

很多人都觉得,文人喜文吃,粗人才爱武吃。其实不然。有时,越是文质彬彬的文人学士,尤其爱武吃,仿佛只有武吃才能吃出烤肉的滋味。北平刚解放时,著名医学家、国际主义白衣战士马海德博士到烤肉季吃了一次烤肉,他对蹬着板凳、用二尺来长六棱木筷子从面前大铁炙子上往碗里夹烤肉的“武道”吃法感到特别新鲜。以后,马海德经常去吃,并邀请他的老朋友,如路易-艾黎、汉斯-米勒等去吃,连著名美国记者安娜一路易斯・丝特朗、艾德加-斯诺等人,也随马海德领略过“武吃”的情趣。后来,烤肉季职工都知道马海德爱“武吃”,看见他来了就喊“上灶”。马海德的胃口特别好,半斤一盘的羊肉,一顿要吃六七盘,最后还要找补一碗荷叶盖小米粥。

不断改良菜品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烤肉季不但传承了传统烤羊肉的技法基础,相继推出鹿肉、精品肥牛、鸸鹋肉等适合年轻人及外国友人口味的特色烤肉产品,还在烤肉的吃法和作料上下足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