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试用期总结范例6篇

仪表试用期总结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1

关键词:燃气仪表;选型;安装;计量

Pick to: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strument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Bu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the measurement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compens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refore, the current fuel gas measurement instrument error generally produced in the instrument system, such as instrument selection,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etc., need to give attention in practical operation.

Key words: gas meter; Selection; Installation;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 燃气仪表的种类、特点与选型

1 常用燃气仪表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燃气仪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但主要是以测量流经仪表累积流量的总量式仪表和为控制服务的以测量瞬时流量的控制式仪表,而事实上,流量计通常备有累积流量装置,可以用作总量表,而总量表同时也备有流量发讯装置,能够显示流经仪表的瞬时流量。鉴于此,对于流量计和总量表的区分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当前比较常见的是将仪表按测量原理进行分类,其中主要原理有力学原理、热学原理、声学原理等。而最流行的分类法,则可以分为容积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速度式流量计、浮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流量计等。

2 燃气仪表的特点

2.1 仪器的准确性

仪表计量的准确性会受到设计特性、计量特性、安装质量、使用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燃气流量计属于昂贵的流量计量仪器,而仪表的价格与计量的准确性也成正比,因此,企业在选择仪表时,应当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合理选择。

2.2 防爆特性

一般来说,城市燃气均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如天然气、人工制气、液化石油气等,因此,计量仪表作为流量计,应当具备防爆特性的要求。

2.3 工况复杂性

长输管线到城市的门站、储气站、CNG站以及工业用户、居民用户的流量,由于用气性质等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城市燃气的种类相对较多,不同的气源,所具有的组成成分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对燃气的计量具有脏污流、多相并存的影响,这将对流量计量的准确性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2.4 燃气组分多样性

燃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和压缩因子,会在其组成成分变化的影响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些都将对计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而,在大流量的计量系统中,应进行全组分分析或进行在线实时组分分析。

2.5 计量系统的多输出特性

燃气仪表的计量系统由众多部分组成,分别是测量系统、通信系统、监控中心等。而当前现有的计量系统输出主要有体积流量、质量流量、能量流量等。在我国国内,使用比较普遍的是体积流量计量,而在个别地区有少数城市使用能量流量计量。体积流量一般会受到温度、压力、组分等的影响,而使得准确性出现偏差。燃气的使用价值集中体现在燃气的可燃部分,而能量流量计则能够充分实现气体优质优价的计量。

3 仪表选型因素

燃气仪表在选型上应当综合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如仪表计量性能、现场安装要求、施工条件、燃气流体特性等。

二、仪表安装与调试

1、仪表安装与仪表检验

仪表经校验后安装,现场实际检测信号仍出现较大偏差。解决的方法是对于检测保护等仪表管路无法实现安装角度要求时,由施工技术负责人现场测量可达到的实际角度,计算出与规范要求的偏差值,将数据反应给仪表校验人员,通过仪表二次仪的整定,以使控制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即为被测介质的实际数据。系统严密性与安装严密性普遍采用在系统完成严密性后,关闭仪表管道的工作顺序。这种工作顺序安排不合理,原因是当取源部门与仪表管道在严密性试验中出现缺陷时,需要在主系统安装试验结束后进行处理,影响工程总体进度。关闭管道阀进行系统严密性试验是不妥的,原因是仪表不能承受超压,另外管道阀在安装前不要求进行100%的严密性试验,不能保证管道阀完好100%可能损坏仪表。解决以上问题出现的方法是:在于主系统严密性试验前单独进行仪表管道阀的严密性试验,可将仪表管道缺陷的处理与主系统严密性试验同步进行,并利用主系统严密性试验的系压力进行缺陷处理后的再次试验,这样可以降低仪表损坏的概率。

2、仪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在仪表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仪表的特性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如瞬时流量、温度、压力变化等。一旦发现存在仪表流量超负荷运行、温度、压力存在异常等,应当即刻采取相应的措施。仪表运行使用过程中,应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和不定时的检定,以保证仪表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特别是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仪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比如添加油等,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仪表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延长使用时间,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三、 燃气仪表的计量

1 增加调压设备减少压力变化影响

对于相同的工况流量来说,当受到的压力不同时,标准体积的流量也不一样。较大的压力波动,直接影响到仪表的正常运转,很容易给仪表的计量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只有在确保提供合适的供气压力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降低输差,从而防止因压力过大而损坏燃气仪表。

2 室内挂表避免温差影响

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发现凡是具有可动部件的仪表,由于室外温差变化都会对仪表的计量带来影响,特别是北方地区,到了冬季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温度较高,晚上温度可能降到零下,大部分使用的燃气仪表又不是连续运行仪表,一旦停气,燃气管道内的凝结水珠就会结冰,使得仪表在再次启动时无法启动,造成仪表无法计量甚至无法用气的可能,比如气体腰轮流量计,作为计量部件的腰轮,若停止转动,气体就不能通过仪表,仅靠仪表内间隙流过的气体就无法满足我们的正常使用。

3 建立燃气表使用档案

为了保证仪表的有效运行,从仪表投入使用开始,就应该建立规范的燃气仪表使用档案,通过这个档案我们可以随时跟踪仪表的使用状况,对于及时发现仪表故障至关重要,因此,燃气表在使用前,必须根据检定规程进行强制检定。而在使用过程中,每块表都需要建立终身使用档案,并由业务人员入户按照规定定期检查燃气表的使用技术状况,而后期也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跟踪记录,以确保仪表的正常使用。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2

关键词:PT1000;自动量热仪;发热量;热容量

中图分类号:TP3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306-02

发热量是衡量煤的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煤的计价的主要依据。我国是产煤大国,需要精密快速的量热仪来测量煤的发热量。大部分产品一般采用单片机控制或者上下位机实现的控制形式,单片机控制在现有条件下已经无法完成大数据处理,处理速度慢。而ISA插槽在计算机主板上逐渐淘汰,从而影响下一代产品的更新。PCI局部总线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可靠,但一般都基于上下位机操作。该文采用高性价比的CPLD器件实现了嵌入式产品设计,采用PT1000实现温度采集[4][5],在结构设计上采用自动水循环结构,保证了内筒水的自动定量与水温调节,试验过程中,对于初期、主期以及末期的温度采集以及C值的算法均按照试验的要求设置,试验环境采用高精度恒温系统,尽量避免由环境温差引起的误差。设计验证后仪器精度高,试制可行。

1 系统工作原理

1.1 自动量热仪工作原理

该文中设计的量热仪的工作原理是:称取单位质量的煤样,在氧弹中经充分燃烧,用一定质量的水去吸收其释放的热量,然后采集燃烧之前和燃烧后的水温,由PT1000测得的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对应的电信号进行采集,并对系统进行热量校正,通过A/D转换后,采用一定的数字滤波方法进行滤波处理,并用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后得到[6][7][8]。

2 硬件设计

其硬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分两个部分:主板控制卡部分和人机界面卡部分。硬件平台采用CPLD器件ATF1508AS,稳定可靠,系统可调节能力强。

3 单元电路的设计

3.1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温度采集电路对本设计而言非常重要,对温度的采集测量是否准确对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影响非常大[9-10],本设计采用了精度为0.0001℃的温度传感器PT1000进行温度采集,其原理图如图2。

3.2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温度的测量分内桶和外桶,分两路温度采集通道,采用四通道24位A/D转换芯ADS1253对采集的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ADR444BRZ作为电压基准芯片,为A/D采样提供基准电压。其原理图如图3和图4所示。

4 温度采样流程

温度采样分三个流程: 初期采样、主期采样和末期采样;初期采样主要是为了采集在点火之前的内筒温度,同时,需要知道点火时的冷却速度,在其温度均匀一致后,测得其温度值。主期采样主要是采集点火后的温度值以及点火时间点到45s后的温升。可以计算温升速度。当内筒温度出现下降时,试验进入末期。5分钟后,准确测取内筒温度。停止搅拌,结束试验。计算冷却速度,并以冷却速度代表终点时的冷却速度,作为冷却校正值的计算之用。

5 试验与测试数据分析

人机界面控制板控制主控板。人机界面给主控板发送测试参数、测试开始命令。主控板完成初期、主期、末期的采样及控制工作,计算测试数据结果,向人机界面控制板返回实时温度值、测试状态。通过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表1所示。(检测试验数据的小数部分进行了“四舍六入五成双”处理。)

6 结论

本设计经过软硬件的设计和试验验证,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试制可行。在人机界面部分,后期还可以进行触摸屏的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英华.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胡彪,孟志强,胡如龙.PCI总线技术在量热仪系统上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6):40-43.

[3] 胡彪.快速量热仪的研究与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单勇,徐广立.智能自动量热仪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9(1):59-60.

[5] 崔广润忠,李中原.微机量热仪的点火控制方式对发热量测值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26-28.

[6] 李树龙,杨海生.环境对自动量热仪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分析[J].煤质技术,2012(11).

[7] 蒋伟,赵书俊,徐航,等.基于S3C2410的恒温式自动量热仪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15).

[8] 陆阳,韩江红.铂电阻测温系统温度补偿方法 [J].仪器仪表学报,2000(3).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3

以追求高可靠、低功耗、小体积设计思想的本记录仪具有如下功能:对现场物理量进行实时采集、保存、处理与显示;自动识别现场安装的传感器数量、传感器号和量程;自动和手动两种采集方式,自动采集适用于长期无人值班的固定场合,手动采集便于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物理量进行测试;与PC机通讯,可根据需要将采集数据下载至PC数据库;实时打印;自检功能,避免了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本身无法容错处理的异常事件而导致的死机现象。

1 硬件设计

1.1 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高可靠、低功耗、小体积的设计思想及应用对象几乎对采集速度无要求(此处指系统本身的采集速度已远远超过实际应用要求)的特性,总体设计原则是: 元器件采用低功耗、宽范围工作电源的CMOS集成电路;总线采用口线少的串行总线;允许情况下,尽量用软件实现硬件功能,用中断代替查询工作方式;一旦系统空闲则立即使其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当需要时再用外部中断予以唤醒。

1.2 硬件组成

根据总体设计原则,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单片机为美国MicroChip公司的中档产品PIC16C74,+5V供电、4MHz主频时功耗低于2mA;E2PROM存储阵列由超低工作电压(+2.5V~+5.5V)、具有可编程选择多种特性的8KB智能化电可擦除存贮器24LC65芯片组成。其中,0#为传感器识别片(以下简称识别片),保存现场实际安装的传感器数量、传感器号及量程。该芯片被设计在放大器板上,永久安装于现场。传感器号由4位数字组成,前2位表示组号,后2位表示传感器组内号。1# 为字典片,分为三个存储区:第一存储区被设置成高寿命写入区,保存表头参数,如疵点单元计数器、记录计数器、记录指针、自动采集时间等;第二存贮区为字典区,保存传感器修正系数、实时打印所涉及的汉字国标码等,查找时以传感器号为关键字进行指针定位;第三存储区被定义为疵点单元地址队列,保存在写过程中遇到的疵点单元地址。2#~7# 为数据片,保存实时采集的数据。RS232口为最简单的零调制3线经济型,具有双重功能,接上TPμP_T微型打印机,则进行实时打印;接上PC机,则与PC进行全双工通讯。A/D转换器MAX189为串行、12位逐次逼近型,功耗75mW,最大转换时间8.5μs。实时时钟DS1302具有可编程涓流充电功能,能够提供秒、分、时、日、月、星期、年至2100年,并且对闰年和小于31天的月份进行自动调节。键盘由手动、自动、通讯、打印、清零等五个触摸按键组成,通过按键产生外部中断唤醒单片机完成相应功能。液晶显示器(LCD)采用4位半静态方式驱动,用来显示处理后的结果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检错的代码。32.768kHz晶振用于自动采集时产生定时中断。

图1 基于PIC单片机的便携式测试记录仪组成

    1.3 工作原理

本记录仪基本工作原理是:一旦系统完成某项工作后,立即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当需要时再由外部中断予以唤醒。

1.3.1 加电初始化

加电后,首先初始化有关寄存器和接口,然后自检各功能部件。测试结果无论正常或错误均以代码形式显示在LCD上,进入休眠状态。

1.3.2 采 集

本记录仪有自动和手动两种采集方式。

休眠状态下,当按手动键时则进入手动采集过程。首先读识别片和字典片,以确立现场中实际安装的传感器数量、量程及数据片可写空间。若数据片未写满,则从组内0通道传感器开始,循环对现场中实际安装的所有传感器进行采集、处理、显示,直至当再按一次手动键时,方将传感器号、量程、最近一次采集值(注意?不是实时处理后结果,而是原始A/D转换码值)以及采集时刻的日历信息─年、月、日、时、分、秒等组成的记录写入记录指针指向的数据片中,接着对表头参数进行修改,进入休眠状态。

休眠状态下,当按自动键时则进入自动采集过程。首先开放定时中断,然后进入采集─保存─休眠─唤醒─再采集─再保存─再休眠─再唤醒的循环状态,直到数据片被写满或人工干预结束自动采集过程为止。上述唤醒由外部中断完成,其单片机从休眠状态到唤醒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有等距和变距两种形式可供选择。所谓等距即每次采集的时间间隔相同。与其相反,变距则每次采集的时间间隔随采集次数的增多而变长或缩短,视实际应用需要而确定。本记录仪出厂设置为等距1小时,即每间隔1小时采集1次。

1.3.3 通讯和打印

休眠状态下,当按通讯键时,进入和PC通讯过程。首先由PC端Win98下的专门处理软件完成串口1(若记录仪与PC Com1口相连)或串口2(若记录仪与PC Com2口相连)的自动配置,然后可根据工具条上的图文进行等距、变距、选择、数据下载、事后处理等操作。

休眠状态下,当按打印键后,则在TPμP_T微型打印机上打印出所有保存的记录。

1.3.4 清 零

休眠状态下,当按清零键时,则清除数据片中保存的所有记录,即使记录指针指向数据片首址。

2 软件设计

本记录仪软件由实时处理程序和组成记录仪诸功能部件的驱动程序组成。

2.1 实时处理程序

实时处理程序调用相关驱动程序完成模拟量采集、数字滤波、插值运算、实时显示、记录合成及记录保存。本记录仪采用的记录格式从高至低依序为:传感器号,量程,采集值,年,月,日,时,分,秒。

2.2 驱动程序设计

驱动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完成相关接口、寄存器的初始化,然后根据具体物理部件产生微操作时序,并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异常事件进行容错处理。

2.2.1 读/写E2PROM 驱动程序

I2C总线由时钟线(SCL)和数据线(SDA)组成。根据I2C总线协议,将图1所采用的24LC65芯片的读/写操作按操作顺序分解为:使总线处于空闲状态(SCL、SDA均为高电平);发送读/写启动信号(SCL保持高电平,SDA从高变低产生下降沿);在数据线SDA上读或写数据位(SCL高电平时,SDA状态为有效的读或写数据位,SDA状态,即0或1的变化必须在 SCL低电平期间完成);发送读/写结束信号(SCL保持高电平,SDA从低变高产生上升沿)。如果为写操作,每写完1字节数据后,24LC65在数据线SDA上回送握手应答信号,表示该字节数据已被可靠写入。以上微操作通过汇编语言编程实现。

本记录仪以记录方式读/写数据片。因此,对写来说,首先读字典片,以便用其中的表头参数判断当前数据片是否已写满。若已写满,则在LCD上显示无写空间标记代码,然后返回休眠状态;否则,将记录写入记录指针所指向的数据片中,同时对表头参数进行修改。在写过程中,重要的是处理疵点单元。尽管24LC65在写过程中出现的疵点概率极少,但若不正确处理,则会导致目标数据丢失甚至出现系统死机现象。作者曾采用数据轮询技术进行容错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基本思想是:每当在数据线上写完1字节数据后,便反复查询24LC65回送的应答信号,但最多不超过50次(此数足够24LC65写入时间);若超过查询次数仍无应答信号,便认为该单元为疵点单元,将其地址记入疵点单元地址队列,并使疵点单元计数器加1,然后在下一比邻单元继续写入原数据。如果连续两单元为疵点单元,则认为整个芯片有问题,此时,在LCD上显示该单元所在的芯片号(芯片号参见图1),然后,返回休眠状态。

对读来说,首先判断数据片是否为空。若为空,则在LCD上显示无记录标记代码,然后返回休眠状态。否则,继续判断数据片是否有疵点,如果无疵点,则从数据片首址开始按序读出所有记录;否则,在按序读记录过程中,根据疵点单元地址队列内容,跳过所有疵点单元,以保证读出的记录连续、真实、可靠。

2.2.2 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A/D转换器MAX189所带串口与单片机PIC16C74的SPI口完全兼容。因此,在A/D转换完成后,只要启动单片机SPI口产生13个同步时钟脉冲便可连续两次从SPI数据缓冲器上获得12位转换结果。由于本记录仪采集的参数个数依现场安装的传感器数不同而不同,因此,驱动程序必须能予以自动识别。图2为采集驱动程序流程,其基本设计思想是:首先读识别片,以确定实际安装的传感器数量,然后从0通道传感器开始进行采集,直到实际安装的最后一个传感器采集完毕为止。图2中:CHAN:通道寄存器;COUNT:传感器数量寄存器。

3 测试设计

测试设计是通过测试程序完成对记录仪本身各功能硬件的性能测试。测试程序独立于实际应用程序,在单独的单片机中,使用时只要拔掉记录仪模板上的单片机而用其代之即可。测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不同测试对象(即部件)产生不同的测试数据和测试期望数据,然后以测试数据为入口参数,调度相关驱动程序产生目标数据,最后用测试期望数据与目标数据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所测硬件性能之良劣。

3.1 E2PROM测试设计

E2PROM测试需要与PC机通讯。其基本原理是:首先产生8种测试数据:0x00、0xff、0x55、0xaa、0x0f、0xf0、0x5a、0xa5(0x表示16进制数),然后分别以此8种测试数据为入口参数,交替调度写、读E2PROM驱动程序3次(即先写后读3次)。每读一次,与测试期望数据(此处测试数据与测试期望数据相同)进行比较,若不相等,则对相应片错误计数器加1。测试结果实时地显示在记录仪LCD和PC机上。LCD只显示总错误个数,PC机则依次显示、保存总错误个数及错误单元地址。

3.2 A/D测试设计

A/D测试也需要与PC机通讯。由于本记录仪最多可采集8路传感器参数,因此,测试程序对键盘重新定义如下:当手动、自动、通讯、打印、清零键有键按下时,对应测试0~4通道传感器;当手动、自动、通讯键其中之一与清零键同时按下时,则对应测试5~7通道传感器。测试只对放大器满量程的10%、50%、90%等3点进行采集。其原理是:首先,测试程序扫描键盘,当扫描到有键按下时,则调度采集驱动程序对该键盘定义的通道传感器进行连续采集,采集结果不作任何处理,实时地显示在记录仪LCD和PC机上。LCD只显示当前的A/D转换码值,PC机则显示并保存当前A/D转换码值、各点最大、最小转换码值及两者绝对差值。技术人员可以此判断前向通道(传感器、放大器、A/D)工作性能的好坏。笔者曾连续测试0通道传感器6个半小时,发现最大码差为9,表明前向通道工作相当稳定。

3.3 实时时钟测试设计

实时时钟DS1302测试需要借助PC机完成。其测试原理是:首先PC机上的测试程序读PC系统日历信息─年、月、日、时、分、秒、星期,并进行发送。记录仪在接收后,立即调度写DS1302驱动程序将接收的PC系统日历信息写入DS1302相关功能寄存器中,并使DS1302以此为时基进行计时。此后,进入记录仪发送、PC接收的无限循环状态,即:每隔10ms,记录仪调度一次读DS1302驱动程序,并将获得的最近日历信息予以迅速发送;而处于接收状态的PC接收后,立即与PC系统当前日历信息进行比较,如此循环,直到人工干预结束测试为止。在上述测试过程中,记录仪LCD只实时地显示日历信息的分、秒两位,PC机则实时地显示记录仪和PC机两端完整的日期、时间及两者比较差。另外,通过观察记录仪LCD上显示的分、秒位变化,也可初步判定DS1302的性能。笔者曾连续运行该测试程序24小时,偏差极小,足以满足本系统的需要。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4

关键词:核电厂;地震;自动停堆

1引言

RG1.166核电厂地震前计划和震后的及时操作(1997版)及美国联邦法规10CFR50附录S-《Earthquakeengineeringcriteriafornuclearpowerplant》的IV(a)(3)要求,“如果地面运动超过运行基准地震动OBE,或者电厂发生显著破坏,营运单位必须停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最新核安全法规NS-G-1.62003版要求核电厂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情况下确定是否设置自动触发停堆的地震仪表系统。福岛事故发生后,世界各国都在重新评估核电厂设置地震自动停堆信号的必要性,韩国已明确要求核电厂设置地震自动停堆信号。我国《“十二五”期间新建核电厂安全要求》也建议增加此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核安全法规和安全评审要求,提高电厂的安全性,在“华龙一号”堆型的地震仪表系统设计中,增加了地震自动停堆功能,在强地震情况下实现电厂的自动停堆。

2地震自动停堆功能设计分析

目前,在国内已建核电厂中,只有田湾核电厂的VVER机组设计了地震仪表自动停堆功能,在其他核电厂尚无应用。VVER堆型的地震自动停堆功能划分为安全级。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消化吸收西屋公司的AP1000堆型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CAP1400堆型。国家核安全局在2014年6月针对CAP1400示范工程若干审评问题的技术见解中明确:为减少包括人因失误、操纵员无法完成停堆操作等在内的不确定因素,核电厂应设置地震自动停堆信号,同时鉴于该系统主要承担纵深防御功能,新增设的地震自动停堆系统为非1E级,停堆信号可不接入安全级的PMS系统。在其他新建核电机组初步安全分析报告的审评过程中,我国的核安全监管部门也要求地震仪表系统需要增加地震自动停堆功能。考虑了VVER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安审部门对CAP1400示范工程及新建机组技术理解的基础上,“华龙一号”堆型的地震仪表系统设计保留以往M310堆型的地震仪表系统地震监测和报警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地震自动停堆功能。同时保证停堆逻辑的软件可靠性,确定由地震仪表信号提供触发信号,在多样化驱动系统内实现停堆逻辑的方案。确定了增加在多样化驱动系统实现自动停堆逻辑的地震自动停堆功能。“华龙一号”堆型设计的地震仪表系统是每台机组一套地震仪表系统。

3地震自动停堆功能的实施方案

地震停堆功能设计与“华龙一号”堆型的厂房结构特点、总体布置方案、以及仪控系统总体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在保证强震情况下可靠执行自动停堆功能的同时,考虑了比较完善的防误动措施,保证电厂的经济性。

3.1参与地震自动停堆功能的传感器测点确定

首先,为了防止地震仪表系统发生误触发事件导致两台机组同时停堆,每台机组分别设置一套地震仪表系统;其次,为了防止因局部振动引起同时误触发多台仪表超出限值导致误停堆,设置了4台加速度仪参与地震自动停堆功能,且保证4台加速度仪空间上保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布在不同房间内,且所在房间无大型转动、撞击设备。结合以上考虑因素,以及“华龙一号”堆型三维图纸的房间内设备布置情况确定了参与地震自动停堆的测点布置。以福清5、6号机组为例,参与地震自动停堆的三轴向加速度仪分别位于每台机组的R162、R163、R161、R160房间;此四个房间位于核岛环廊的四个边角上,保证了加速度仪的空间距离。

3.2停堆逻辑设计

当加速度仪测到超过预定阈值的强震动时,就发出停堆触发信号至地震仪表系统的中央处理机柜报警箱。报警箱将8个地震触发信号(每个加速度仪对应两个ON/OFF信号输出)送往多样化驱动系统参与表决,在多样化驱动系统的两个处理单元上分别完成退防表决逻辑(4个有效输入的一般情况:2/4,1个无效输入:2/3,2个无效输入:2/2,3个无效输入:不产生有效输出);再将多样化驱动系统两个处理器的表决后信号通过“2取2”逻辑处理,送出停堆信号。以降低出现误停堆事件的概率,保证电厂可用性。同时确定了报警箱与多样化驱动系统之间硬接线的连接性试验方案,以及对应的报警指示。具体逻辑如图1所示:图1中,001KG为定期试验按钮,003~010SY为地震自动停堆触发信号,XISI003~010SKS为各个地震自动停堆触发信号的单独报警,XISI005KA为非试验情况下地震自动停堆触发信号总的报警,XISI003KA为地震自动停堆报警。

3.3地震自动停堆功能的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能设计:在此设计中,用于停堆的地震信号测量和处理回路之间相互独立,避免了共模故障,其采集信号通过硬接线直接与中央处理机柜的报警箱连接,送往多样化驱动系统机柜,中间不涉及任何软件处理,避免地震监测系统工控机的可靠性能影响地震自动停堆功能的实现。防止误触发设计:每个加速度仪对应两个ON/OFF信号输出,并分别在不同多样化驱动系统机柜中进行逻辑运算,保证在一个硬接线信号出现故障时,另外一个信号可以正常工作,防止出现误触发地震停堆功能(如实现多样化驱动多样化驱动系统功能的平台具有回路短接监测功能的输入模件,则建议采用此类模件);系统或者预期瞬态未停堆系统对地震自动停堆信号的表决逻辑采用了退防逻辑,如果监测到某个信号为故障信号,则完成退防表决逻辑,保证地震自动停堆触发信号的可靠性。故障功能报警的设计:在正常运行时,如果出现单个传感器或硬接线回路故障,通过设置任何一个硬接线带电,产生一个二层报警指示,确保及时发现并排除加速度仪及其信号通路的故障。定期试验的设计:通过在地震仪表系统中央处理机柜侧注入测试信号,在多样化驱动系统或者预期瞬态未停堆系统侧进行相应信号读取的方式,进行两者之间硬接线连接性的定期试验,同时保证测试信号不会触发报警,避免对操纵员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多样化驱动系统内的地震自动停堆表决及退防逻辑将在其系统定期试验期间完成;通过定期试验,保证地震自动停堆功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4设计方案总结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5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护理

国家对实施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即临床试验必须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批准的临床试验机构进行,而医疗机构资格认定具有明确程序与标准[1]。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是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科研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2]。本院从2011年2月开始筹备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现场检查,2013年8月15~17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委托,专家组一行4人莅临本院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现场检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27号公告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公告(第5号)》公告,包含本院在内全国51家医院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本院成为漳州市获此殊荣的首家医院,笔者所在的消化内科是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临床专业之一,现将2011年2月以来为迎接资格认定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总结如下。

1专业人员准备

1.1人员选择

从科室护师中选择大专毕业,工作10年以上,爱岗敬业、做事严谨踏实、有钻研精神的护士作为专业护士。

1.2人员培训

药物临床试验所有研究者都应具备承担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多次、全面培训才具备研究者资格。

1.2.1参加网络培训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网络培训,取得结业证书;

1.2.2参加知识讲座

参加院药学部组织的多种形式药物临床试验知识讲座,循序渐进,提升理论水平。本院将培训纳入科教科继续教育重点工作进行管理,培训形式有:①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②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学。③参加SFDA网上培训。④参加部级培训班[3];⑤自编与订购培训教材的学习,人手一册,科内专业人员结对子,互相提问,共同提高。⑥院内机构办公室负责人、秘书、药品管理员讲解相关知识。

1.2.3参加科内培训

参加科内仪器设备使用、专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只有掌握专科抢救操作理论和技能,才能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2医院设施准备

2.1抢救仪器设备准备

申请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的医疗机构必须具有与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设备设施,专科备有的抢救仪器有: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胶囊内镜、食管PH值监测仪、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急救车等。每台仪器专人专管,并悬挂《标准操作流程》及《仪器使用登记本》。

2.2资料准备

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SOP)是确保试验质量的重要环节,临床专业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技术设计规范和SOP,更重要的是保证其可操作性和执行的依从性,杜绝试验过程的随意性,从而确保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各项制度、规范及SOP的制订不但要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科学、伦理要求,还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2.2.1专业管理制度

如《病房管理制度》、《研究人员培训制度》、《试验用药品管理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2.2.2专业人员职责如《研究护士职责》、《药物管理员职责》等。

2.2.3专业操作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如《三腔二囊管置管标准操作规程》、《胃肠减压标准操作规程》、《导尿术标准操作规程》、《静脉输液标准操作规程》等专科22项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2.2.4研究者资格证书复印件

药物临床试验培训证书、论文复印件等。

2.2.5专业仪器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如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的标准操作规程等。急救车药品、物品管理登记表,如《急救车药品清点交班本》、《急救车物品清点交班本》、《急救车药品效期登记表》等。

2.2.6专业急救预案

如《防范和处理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损害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标准操作规程》、《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标准操作规程》等。

2.2.7药物储存相关记录

如《临床试验用药物库存表》、《临床试验用药物登记表》、《药物退还登记表》、《临床试验用药物储存室温湿度记录表》、《临床试验用药物冰箱温湿度记录表》、《临床试验用药物药品柜温湿度记录表》等。检查前应将所有资料排序、编码、整理成册,放入专用研究资料柜或与相应仪器设备随行。

2.3应知应会知识储备

2.3.1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等。

2.3.2试验药物运行全过程

熟知试验用药物的交接、保存、发放与回收、返还与销毁各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

2.4现场检查准备

2.4.1机构设置

科室设立受试者接待室、试验药物储存室、资料室、抢救室等,采用独立房间,避免受打扰。

2.4.2检查所有抢救设备

确保性能完好,检查急救药品,确保无过期或批号不清,在仪器相应登记表记录检查及试运行情况。

2.4.3加强药物管理

试验药物柜专人管理、专柜带锁(冰箱也带锁)、专门记录、储存室、冰箱、药品柜配有温、湿度计。

2.4.4做好环境维护

做好病区环境秩序维护,限制探视和陪护,加强巡视,保证病区整洁、安静有序。

3小结

得力的组织机构保障、措施得当的知识培训和严谨的资料是顺利通过资格认定现场检查的关键,全面、周到的护理配合与现场准备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后,本科将把做好药物临床试验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学习,在药物临床试验的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制度与SOP,培养临床专业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保障临床试验质量,不断提高本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和管理水平[3]。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吉萍.《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在临床研究中的价值及我国研究者的依从情况[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6):637~640.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04-02-19)[2011-12-14].

3刘敏,樊文竹.浅谈筹备申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关键环节[J].华西医药,2013,28(11):1780~1781.

4沈玉红,张正付,李正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的现状及监管对策[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8):654~656.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快速皮试仪;小儿;急诊;青霉素皮试;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127-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quick skin test instrument applied in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SHI Chunhu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ummarize the quick skin test instrument applied in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Methods 40 children with the penicillin skin test were collected and tested by the traditional skin test and quick skin test instrument, comparing the clinical results; 110 children with the penicillin skin test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group and the quick group randomly, comparing the actual skin test time, the parents' cope situation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test results by two method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actual skin test time, the parents' cope situation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quick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group. Conclusion We should choose the quick skin test instrument in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it can reduce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rents' satisfaction, it should be widely implemented.

[Key words] Quick skin test instrument; Children; Emergency; Penicillin skin test; Nursing experience

药物治疗是儿科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临床上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某些药物前,除了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外,还需要做药物过敏试验[1]。青霉素的疗效和优点众所周知,但传统青霉素皮试只能皮内注射,较为痛苦,部分患者特别是儿童因畏惧疼痛而不愿接受,影响了临床治疗[2]。作者在小儿急诊治疗中采取快速皮试仪进行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5月在我院急诊治疗的小儿40例,上述患儿在取得家长同意后,均行传统皮试和快速皮试仪皮试,入选小儿均无先天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同时选择同期急诊小儿11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快速组,传统组55例采取传统青霉素皮试的方法,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1~5岁,平均(3.2±1.3)岁;急性肺炎21例,急性支气管炎18例,急性中耳炎16例。快速组55例采取快速皮试仪进行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1.5~6.0岁,平均(3.7±1.5)岁;急性肺炎24例,急性支气管炎17例,急性腹泻1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结构、性别组成、疾病组成、患儿一般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皮试方法

进行两种皮试方法进行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的40例患儿,先在患儿的右前臂采用快速皮试仪进行皮试(操作步骤如下),记录皮试结果后,间隔20 min后在患儿左前臂采取传统皮试方法进行皮试(操作步骤如下),记录皮试结果后,传统组:将青霉素配制成500 U/mL试验液,皮试时取0.1 mL注入患儿皮下;快速组:将同一批次青霉素配制成1 000 U/mL试验液,用注射用水擦净患儿受试部位后,与两个电极上分别滴0.1 mL试验液和0.1 mL注射用水,将电极绑于患儿受试部位,打开皮试仪进行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5 min后取下电极查看结果,若为阴性,继续观察5 min。

1.3 临床评定标准及观察内容

传统皮试评判标准,阳性:受试部位皮丘隆起增大,同时出现红晕,直径>1 cm,局部出现发痒症状,严重时可伴发头昏、恶性,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阴性:受试部位皮丘无明显改变,周围无红肿,患儿无自觉症状。快速皮试评判标准,阳性:在滴试验液的电极处,患儿皮肤出现荨麻疹或小丘疹,周围伴有或不伴有红肿;或皮肤出现大丘疹或者突起的风团,周围伴有或不伴有红肿;或皮肤出现蛔虫斑样白斑疹;部分患儿可伴有局部刺、痒痛或全身反应。同时记录患儿实际皮试时间,皮试期间患儿家长是否配合及患儿家长对皮试护理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皮试方式临床结果比较

两种皮试方式阳性和阴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 > 0.05),说明快速皮试仪的皮试结果与传统皮试的皮试结果符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见表1。

表1 两种皮试方式临床结果比较[n(%)]

2.2 两组皮试效果比较

两组患儿实际皮试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患儿家长配合率分别为92.7%和1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儿家长对皮试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7.3%和9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试效果比较[n(%)]

3 讨论

快速皮试仪是采用离子导入经皮渗透法,在电脑智能控制下,使脉冲电场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由电极无痛导入皮肤。其工作原理是:经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通过毛囊、汗腺和皮脂腺渗透入皮肤,同时刺激真皮内丰富的神经末梢使之扩张或收缩,从而加快药物的变态反应,达到在短时间内过敏试验的目的[3]。该皮试方式主要通过电渗流作用和电场诱导导致皮肤透性增加的方法,达到皮试的目的。

3.1 提高皮试准确性,减少假阳性率

传统皮试方式因以下原因[4],易出现假阳性:①因患儿皮肤薄,结缔组织基质多,含水量高,同时毛细血管丰富;特别是新生儿,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膜发育不完善,试验液注入后易在皮下扩散,吸收慢,造成皮试假阳性增加。②传统方式为有创检测,须将针头刺入皮内并注入试验液。因此,针头在皮下穿行可对皮肤产生刺激,令红晕增大,造成假阳性;针头刺入过浅,亦可造成假阳性;试验液注射剂量超过0.1 mL,可使皮丘增大,造成假阳性。③因患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皮肤消毒剂可刺激患儿局部皮肤,使红晕扩大,75%的酒精消毒皮肤可刺激局部血管扩张。快速皮试仪是无创性检查,避免了以上原因可能造成的假阳性的出现,不易出现假阳性,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可及时终止试验[5]。作者观察的40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皮试结果提示阳性,为慎重起见再次皮试后,提示阴性。总结假阳性原因时发现,因针头皮下刺激造成红晕扩大,引起临床误判。

3.2 提高患儿家长配合率和满意率

小儿急诊治疗时,因患儿起病急,病情重,家长一般心情焦虑,渴望快速知道皮试结果,已达到尽早治疗的目的。但传统皮试方法需要1~2 min准备,20 min观察结果,造成部分家长不能满意的配合,降低了护理满意度;同时若护理人员在等待皮试结果时间内,因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及时观察皮试结果,必然会引起家长的不满,造成护患矛盾[6];并且传统皮试方式需在患儿敏感部位刺破皮肤,有创,有疼痛感,观察时间长[7],易引起患儿的抵抗,间接造成家长对护理的不满。作者通过本次观察发现,经快速皮试仪皮试的患儿家长,其皮试配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与常规皮试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3 快速皮试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临床使用快速皮试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各项[8-9]:①皮试前应向患儿家长详细询问患儿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做好防止过敏反应的各项工作。②快速皮试仪的电极布是皮试仪的专用材料所制,禁止用其他材料代替,并避免电极布的重复使用。③皮试结束后,即取下电极布,严禁仪器不用时将电极布留在电极上,同时应每日清洁电极,避免电极氧化对试验造成影响。④皮试液应在配制后4 h内使用完,对超过4 h的皮试液应弃用。⑤患儿的皮试部位应用注射用水清洁,严禁使用乙醇进行清洁。同时,对于具有以下情况的患儿,应严禁或慎用快速皮试仪[10]:①患儿具有青霉素类药物或其他药物过敏史。②患儿近期使用过镇静药、、抗过敏药或患儿正处于暂时的抑制期。③患儿刚经过X线检查或紫外线等放射治疗后。

因此,快速皮试仪准确性高,安全可靠,能够减少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并可缩短皮试时间,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临床配合满意率和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特别适合在小儿急诊中使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 姚玉慧.华康快速过敏皮试仪儿科临床验证观察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126-127.

[2] 李婷燕,陈双华,刘艺兰,等.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1000例临床验证报告[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31(1):92-93.

[3] 刘昌林,廖容.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比较研究[J].全科护理,2008,6(12):3148-3150.

[4] 曾湘莲,冯小容,李云莉.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55-256.

[5] 李旭.今后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2001,1(1):26.

[6] 葛凯锋.无痛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19):11.

[7] 李淑娥,黄叶莉,王秀丽,等.QY-1A型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8,21(3):182-183.

[8] 杨平,王燕,王章琴.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9):798.

[9] 杨相梅,郑建平,丁敏.2种头孢唑啉钠皮试法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