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范例6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

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范文1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术语,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1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托伯兹(摩洛哥,教师)

1.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2.《汤姆・索亚历险记》体现了马克・吐温擅长讲故事的杰出技巧和机智幽默的艺术风格。书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充满幽默诙谐的描述,而在幽默背后贯穿着他对美国当时社会生活的严肃看法和鲜明立场。

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小说。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觉十分真实有趣,孩子们或许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们也能在书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时的味道。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锡德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蓓姬・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

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而他似乎也得到了回应。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们看到罗宾逊医生、印第安・乔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

在他们混乱的厮打中,印第安・乔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汤姆和哈克被吓坏了,立了血誓决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后,汤姆十分内疚,经常去看望他。此时的汤姆事事不顺,蓓姬生了他的气,不再理睬他,波莉姨妈也总是呵斥他,他觉得没有人关心他。于是,汤姆、哈克和村上的另一个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个海岛。可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村里的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搜寻他们的尸体。汤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妈家,发现波莉姨妈正在为他的“死”悲痛欲绝。汤姆觉得十分惭愧。最终,他们三个人在村民们为他们举行葬礼的时候回来了。

夏天来临时,汤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为法官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指出了印第安・乔就是杀人凶手。可凶手还是逃走了。后来,汤姆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寻找宝藏。汤姆和哈克偶然发现了印第安・乔和他的一大笔不义之财,但他们却不知道他把钱藏在了哪里。在蓓姬和同学们外出野餐时,哈克得知印第安・乔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妇,因为她的丈夫曾经送他进过监狱。

幸亏哈克及时报信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可印第安・乔再一次逃之夭夭。此时,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因为洞太深而找不到回来的路,被困在了里面。而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印第安・乔……村民费尽周折救出汤姆和蓓姬之后封死了山洞,后来汤姆告知村民印第安・乔还在里面。而当大家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山洞里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后来,汤姆经过分析,判定宝藏已经被印第安・乔藏到岩洞中了。于是他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十字架”的描述――一个刻有小小十字架的大石头,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一万两千余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 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小传还登在了镇报。

汤姆・索亚:汤姆是个聪明机智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领导等诸多才能。他对家庭、学校和教堂充满了反感;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有着敢于追求,敢于冒险的热情思想和精神。梦想当“海盗”,一心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哈克贝利・费恩: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锡德:汤姆的异母兄弟,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成绩好。经常和汤姆作对,喜欢向波莉姨妈告汤姆的状。

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也是一个善良淳朴、天真、富有同情心、公道的女孩。

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小说确实是一部真正的儿童小说。它采用符合儿童阅读的片断式结构,基本上一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其中又暗含悬念,将全书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语言是儿童化的模仿性、游戏性、夸张性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趣,是“马克・吐温式幽默”的典范之作。

1.有一天回来已是一个大酋长,头上插着各色羽毛,身涂各种吓人的颜色,在某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夏日早晨,闯进主日学校,大吼一声,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全被无法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

赏读: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大吼一声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突出了汤姆一声吼威力之大,“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全被无法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突出了伙伴们的嫉妒心理,反衬出汤姆衣锦还乡的荣耀心理。

2.汤姆现在下定决心了。他心里很忧郁而绝望。他说他自己是个被人抛弃的、没有朋友的孩子;谁也不爱他;那些人发觉自己把他逼到了什么地步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懊悔;他本想好好地做人,努力向上,可是人家偏偏不让他这么办;他们既然非摆脱他不可,那就随它去吧;就让他们为了一切后果去埋怨他吧――他们要这么乱怪人,谁管得着呢?没有朋友的人哪有什么权利抱怨呢?是呀,他们终于逼着他走这条路了:他打算过犯罪的生活。再没有别的出路了。

赏读:这段话是汤姆的内心独白,虽然没有其他人的陪衬,但是根据前面的部分可以从中看出汤姆的失望:阿姨的怪罪,心上人的讽刺使汤姆对生活产生了绝望,想去过另外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汤姆的确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换成他人也许就不会产生去孤岛上当“海盗”的想法。他敢作敢为,比起同龄的孩子来更多了一分勇气。

3.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赏读:这段话描写了汤姆和哈克的冒险经历,通过心理描写,把冒险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2013年广东省中考试题:

A.“有谁和你在一起吗?”“是的,先生。跟我一起去的是――”“等一等――等一等。不必说出你同伴的名字。适当的时候我们会让他出庭的。你去那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吗?”

汤姆迟疑起来,看上去有点慌乱。“说出来吧,孩子――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就带了一只――呃――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

B.汤姆的白天是辉煌和欢乐的,但夜晚则充满了恐惧。印第安・乔每晚都闯进他的梦中,每次眼睛里都含着杀机。每到夜幕降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诱使他到外面去。可怜的哈克处在同样苦恼和恐怖的状态中,因为在庭审的那个大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汤姆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律师,尽管印第安・乔的当庭逃逸让哈克免去了出庭受审的痛苦,然而,他依然非常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也有他的一份。可怜的小家伙让律师答应为他保密,但这又怎么样呢?汤姆由于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在夜里赶到律师家中,把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由此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荡然无存了。

白天里,看见莫夫・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1.A选文中的“同伴”是谁?B选文中“可怕的实情”具体指什么?

2.联系原著,说说B选文中汤姆为什么会感到既“高兴”又“后悔”?

参考答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范文2

在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偏差,由于有的孩子太痴迷课外阅读了,作业有时会未能按时做完。以下十种状况属“不良阅读”:(1)所读的书很厚,字很小,价很廉;(2)作者名称用网名的读物;(3)摆在地摊上或书店显要位置的所谓“畅销”读物;(4)作业没有完成就去阅读或边读边写作业;(5)只读一类书;(6)躲在被窝里还想看的书;(7)只读不作批注;(8)不写读后感或不与别人分享的阅读;(9)一看就懂的读物;(10)看三遍也不懂的读物。

那么,如何指导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与提升呢?

下面来看看笔者组织的一次读书会的过程――

今天是我们班第一次“读书会”――《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会,选择今天这个日子除了月底的原因外,还因为今天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诞辰日。我在“读书会”结束的时候打出了这样的文字:“率弟子三十有二谨以本次读书会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年。”

“读书会”由两位同学主持,主持人每次都不同,这可以让孩子们均享有展示的机会,而不能成为个别特长生的专利。两位主持人各有特色,一位落落大方、一位则内敛些。“读书会”分为两个板块,一是《汤姆索亚历险记》概览,包括作者、作品风格、作品情节、主要人物、“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四个叙事单位”作品结构等内容。还有三个问题:(1)你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2)你认为作者塑造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3)你希望经历汤姆・索亚那样的历险生活吗?为什么?(这之前的名著阅读测试也有这道题,其中有9人“不希望”;23人“希望”)在这个板块中,主持人展示了上周“读后感”的三篇佳作和老师的评点,一位同学在音乐的伴奏下当众诵读了自己的读后感《闭塞下,善良在熠熠生辉》。

在这个板块中有两个亮点,一是回答“作者塑造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一位同学提出“汤姆・索亚”是马克吐温心中的教育理想的化身,美国南北战争后,教育一直很落后,为了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启发人们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马克吐温塑造了这一形象,这个观点很快就得到另一位同学的响应,看来孩子们已经走进了作品中。还有一个亮点是九个“不希望”过汤姆索亚生活的同学中有两人的回答,一位同学说,“人生七十年,哪怕坐下来喝杯茶,也算开心,平平安安才是真”。另一位同学说,“人生不能像平原一样平坦,应该如山峰那样蜿蜒起伏。冒险,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锻炼勇气和胆识。危险,才是人生的本相”。

第二板块是知识竞答。两位主持人先公布了“竞答规则”,比赛分为4个阶段:必答题,奖惩题,抢答题,游戏题,刚开始每组基础分为10分。(1)必答题:这是必须回答的题目!每组3号同学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不减分。(2)奖惩题: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哦!每组2号同学回答问题,答对加5分,答错扣3分。(3)抢答题:大家要注意了!由主持人提出问题,在3秒倒计时后最快举手的同学可进行回答,答对加2分,答错不减分,但是答错同学所在的组别无法进行本题目的第2次抢答,其他组继续抢答。(4)游戏题:由主持人说出故事情节,每小组派出3名同学代表大组来表演情景剧,由陆、谢老师作评委,分为三个等级:“好”――加10分;“一般”――加8分;“继续努力”――加5分。

进入这个板块时是第三节课,有七八位老师“慕名”来观摩,让我很受鼓舞。孩子们在这个环节表现不俗,尤其是前三个环节,除一个问题没有回答上来,其余均轻松过关。第四个环节最富有挑战性,预设的故事情节并不简单,孩子们要记住大致的台词,还要表演出来,没有前期的阅读作基础,是很难完成的,况且只有5分钟准备。三组表演时就像老师点评的那样,各有特色,各组均诞生了“明星”演员。

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范文3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 现实主义

引言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其小说风趣幽默中饱含着对客观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少年哈克和吉姆的形象,并在传统的写作套路中实现突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移动,让读者跟随小说主人公开启一场虚拟而又真实的冒险之旅,并且经由主人公的各种感官上的描写让读者站在作者构建的小说世界中,真正地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扭曲现实的控诉。作者大量地运用地方性语言来进行小说整体的构架,使得小说更富有生活性,也更贴近群众。可以说这种口语化的写作风格使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一、喜剧外衣下的小说特点

马克・吐温的生活与小说特点密不可分,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所以在其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够感受到语言的诙谐幽默,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就是如此。马克・吐温对于人物刻画和语言行为的描写采用的都是一种十分轻松活泼的节奏,并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反话、俏皮话等写作手法为小说营造了一个诙谐幽默的氛围,但是在他风趣的语言下却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人性的缺陷。

马克・吐温并没有非常直白地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社会上的诸多不良现象,也没有直接运用讽刺手法,而是借用孩子天真的想法,通过孩子的视野将那些污浊的社会现象反衬出来。通过这种对比,映射出现实社会的那种扭曲的价值观和荒谬的社会伦理。而作者就是通过小说主人公哈克来达到对比的目的的。哈克违背了礼数道德的约束,放走了杰姆,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尽管他做的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嘴里却始终觉得自己是在干坏事。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实现了对社会的影射,突出了整个环境风气颠倒黑白的荒谬情况。这样让读者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对当时社会歧视的劣根性和顽固性能够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且作者通过哈克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种是非不分的现状的无情嘲讽。马克・吐温用他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触,通过哈克纯真的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教条与僵化一系列问题,让小说充满了深刻底蕴。

二、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

作者采用了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哈克真实可信的形象。在小说的开篇,哈克就如此说道:“你要是没有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本书,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过那也不要紧。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作的,他基本上说的都是真事也有些事情是他胡扯的,可是基本上他说的还是真事。”不仅引出了哈克这个主人公的角色,并且对其出处和背景也作了介绍,最主要的是,马克・吐温先生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将读者引入到小说的情节中去,并为读者换上了13岁小男孩的视角,用天真中略带稚嫩的、诚实中却又饱含深意的行为和语言,带领我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通过遭遇强盗、卷入家族宿怨、遭受欺骗等一系列的经历,见证那个社会的真实生活和社会风气。感受着那个刻板的社会对儿童天性的压迫以及马克・吐温先生对于社会的讽刺与厌恶。

从文学艺术效果上来说,作者采用的第一视角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并且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具体形象。而且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我”都有独特的审视,这种视角的运用更容易将作者带入到小说的氛围中去,让小说角色、作者、读者三者有机结合,完成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故事经过的再现,让作者完美地通过小说角色表达出自己的喜恶,而读者也通过小说中的角色演绎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

事实上,第一人称的使用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突破,它很巧妙地在作者勾勒的世界中架起了一道通向读者的桥,无论读者身处哪个年代,都能够通过这座桥走入小说的世界,与小哈克一起感受那个世界的纷繁,并站在一个更合适的角度去认识和判断那个社会的是非曲直。对于作者来说,第一视角的选取能够很大程度上更直接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怀,无论传统观念如何束缚,在一个年轻的、叛逆的孩子身上作者是可以寄托那些约束之下的对社会的愤慨的。

三、口语化语言风格

小哈克自始至终使用的都是美国南部的地方性语言。可以说这种方言性质的口语化风格在传统的小说中是受到约束的。但是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打破常规的马克・吐温,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小哈克。笔者认为这种入木三分的口语化手法运用,使得整部小说更像是一部传记而不是小说,它恰如其分地让整个小说有了动力和生命力,让文本在读者的脑海中映出景象。

而且我们在对小说中的方言进行探究时会发现,马克・吐温不愧是世界文坛的领军人物,他对方言土语的运用可谓是举重若轻。各种地方的土语方言不仅亲切随意,最主要的是不会让人感到突兀,连贯而又自然。尽管会有许多不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出现,但是读者不会觉得这是排版上出了错误,而是会让读者有一种就应该这样的感觉。而且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对这种方言式的口语化语言风格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他并不是凭主观臆测去进行语言的搭配,而是充分考虑到小说的节奏,充分地将各种地方粗野方言、土话巧妙地拼凑,可谓是煞费苦心。特别是在吉姆的身上,作者运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土话,让吉姆这个角色瞬间鲜活了起来,更具生活特质。笔者认为,马克・吐温这种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是与第一人称的视角相契合的,两者交相呼应使得小说的内容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并且我们能够在这样的土话中感受到作者对当时陈旧的观念持有很深的抵触情绪,他渴望通过小说这样一种形式,唤醒人们最初的善良天性。

四、流浪少年哈克贝利・费恩

哈克贝利・费恩,是马克・吐温塑造的一个典型的美国少年形象,自然而又率真。在小哈克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人类许多优秀的品质:正直、勇敢、善良、机智。但是作为一个孩子,他又同时有着许多缺陷:谎话连篇、缺乏教养、语言粗鄙。这些缺点让哈克的形象更加具体,也更加真实。

哈克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对于刻板社会的厌恶,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又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渴望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善恶,另一方面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而这种矛盾的形成正是作者在哈克这个形象塑造上最成功的地方。特别是在遇到吉姆的时候,开始哈克是在以传统强势者的身份对吉姆进行戏弄的,但是在后来的经历中,发现吉姆有着别人没有的勇敢和善良,进而转变了态度。这种孩子观念的转变,与社会的观念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与厌恶。当哈克突破观念限制要去向吉姆道歉的时候,正是作者批判达到极致的时候。

当读者借由小哈克的眼去看世界的时候,当作者通过哈克的嘴去陈述观点的时候,我们能够体会到小说中那份沉甸甸的内涵。那是作者对社会的批判与渴望,也是作者对吉姆的怜悯与同情。正是因为这样饱满丰富的流浪少年的形象,才让人们对这部小说念念不忘。

五、主人公吉姆塑造

吉姆作为作者第二个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具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吉姆是一个单纯善良的、无私奉献的人。他从来都没有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而且作者在这个角色上给予的定位是自主与独立。通读全篇我们发现,作者通过这个角色表达了他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特别是在小说后半段,当哈克中枪的时候,吉姆冒着会被抓回去的危险留在哈克的身边照顾哈克。可以说两人之间这种打破界限的限制、突破社会地位的友情正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思想。马克・吐温给吉姆的定位并不是一个英雄,但是吉姆的形象却表现出了英雄主义。

结语

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手法,为我们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哈克与吉姆两个人物形象,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满多彩。在小说中,作者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包裹在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之中,并通过哈克这个年幼叛逆的主人公的行为与语言表达出作者的价值观。而我们在对小说人物进行探索的时候会发现,作者的语言从来都没有对某个人某件事情表达出直接的评断,更多的是通过对比、互照的形式,通过哈克、吉姆等形象呈现巨大的反差,进而达到反讽的效果。或许在表面上小说只是描写了小哈克的一次非常巧合的充满危机的旅程,但是巧合之中涵盖着必然,可以说,马克・吐温通过哈克的冒险,在深度地挖掘当时社会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并且让许多读者在作者营造的轻松的阅读气氛中对历史、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石兰华.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的形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

[2]汪静.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叙事手法[J].语文建设,2014(5).

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范文4

你们好!

是什么,与我们终日相伴?是什么,为我们指引迷津?是什么,让我们如痴如醉?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书!但今天的我们,却常常被包围在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世界中,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使我们浮躁而不能沉静地思考,对千百年来人类积淀下来的文明精华无暇顾及。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季节,优秀的教育必须要有丰厚广博的知识来夯实基础。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今天又能走向繁荣昌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国度。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罗曼·罗兰说: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给我们打开了窗户,使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看到了银河外的星体,看到了昨天、今天与明天,看到了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是书使我们的每一天都变得丰富而充实。我们爱读书,因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喜爱读书,广览博识的人, 可以使自己变得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它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健全我们的人格。鲁迅让我们变得坚强;保尔让我们变得刚毅;文天祥教会我们爱国;培根教会我们求知;冰心让我们充满爱心;居里夫人让我们充满信念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让我们一起捧起充满智慧的书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溢满书香的寒假,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提出倡议:

1、备好一本书。同学们可利用假期,买一或二本自己喜欢、对人有益的好书。(推荐书目附后)

2、读好一本书。每个学生在寒假内至少读一本好书。每天挤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认真读书,持之以恒。朗读感悟一些经典美文,让琅琅书声充斥你的心灵,做到熟读成诵。

3、编好一本书。即“手编书”。同学们要像蜜蜂采蜜般从书籍中吮吸知识,大量阅读书籍,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记录自己的阅读随想,写好阅读笔记。做到每天用16开的纸编一页书,上学前装订成册。返校后上交,级部将组织检查评比并发奖。

另外,同学们要利用寒假参加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探究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人生,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范文5

1渗透物理知识

例1 (2013年贵阳卷)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弹力”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弹力是

①弹力是一种力。

②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

③弹力是物体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把分句整合成一个单句的能力。考查了对物理知识“弹力”的理解。考生可以从三句话中提取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整合成一个单句。仔细分析三句话,简单地说“弹力”是一种力,是一种什么力呢?考生要把第②③句糅合在一起,把枝叶部分删去即可。参考答案: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时产生的一种力。

例2 (2013年贵阳卷)阅读下面材料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作答。

材料: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可以直接提取公因式,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

材料主要介绍了运用 ① 来解决因式分解的数学方法,强调了运用该方法时的两种情形。材料中涉及到的两种情形分别是: ② ,③。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结合提取公因式考查考生对这一数学知识的了解能力。考生需要仔细审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题干的要求,从中提炼出主要内容填空即可。参考答案:①提取公因式法;②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③当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

例3 (2013年贵阳卷)在离别之际,同学们心里一定会荡漾起对老师的许多感激怀念之情。请联系生活,仍然以“老师”为题,模仿歌词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一段: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再见吧同学!再见啊再见!亲爱的同学再见,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

第二段: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千言万语,看一眼先生的白发,摸一把老师的坐椅,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再见吧老师!再见啊再见!敬爱的老师再见,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歌词《告别母校》(作者:田德芳)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万千思绪, ① ,

② ,胸中荡起感激的涟漪。再见吧老师!再见啊再见!敬爱的老师再见,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里。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的仿写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歌词中的内容去仿写毕业时对老师的依恋之情。考生结合题干,从歌词的两个段落中找出一句模仿去写即可。音乐讲究节奏美,所以考生在模仿时应注意句子的节奏音韵的美。参考答案:①听一番先生的教诲,翻一回老师的讲义。②挽一回先生的臂弯,寻一遍老师的足迹。

例4 (2013年黔东南卷)经常阅读名著,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成语或典故就来自古典名著。下面所选内容就是现实生活中常用到的,与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相关联,请你在括号中写出相对应的小说人物。

⑴( )――“大意失荆州”;

⑵( )――“赔了夫人又折兵”;

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必须熟悉这三个成语、典故的出处,然后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思考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多角度广泛思考人物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按要求作答。参考答案:⑴关羽;⑵周瑜;⑶诸葛亮。

例5 (2013年昆明卷)语文书中精彩的名著故事吸引着第一小组的同学。他们为“名著故事会”准备了【A】【B】两幅插图,请你任选一幅,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讲述图中的故事。(80字左右)

A图《汤姆索亚历险记》 B图《儒林外史》

我选【 】图:

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范文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积极性,营造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解放学生的眼鼻脑手等,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感到是自由的、互动的、积极的。创新需要一个能够催生“火花”的课堂气氛,就像石石相击,心心相连,思思相促,情情相生,使火花迸射,心潮相逐,智力引爆,激情奔涌,平庸的大脑启蒙生智。下面以《三亚落日》教学片断为例:师(极目远处,陶醉般地引导):同学们,我们刚才品读了《三亚落日》这篇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请你想想现在来到了这细腻松软的沙滩上,迎面暖风徐徐吹来,眺望着光焰柔和的落日好像诗一般的从天上滑落下来,你会想说些什么?生:我想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的画面中。那湛蓝的大海,松软的沙滩,挺拔俊秀的椰树,低飞的海鸥,暖暖的海风,顽皮的落日,还有惬意的游人。我已沉醉在美妙三亚落日的画面中……师(翘起拇指,为其点赞):多么漂亮的画啊!不但你陶醉了,老师也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你想把这幅画画下来吗?……(课后画)生:我想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海边大自然的歌!……师:这支歌是怎样的?你想为它谱曲写词吗?你美妙的歌喉,相信这首三亚落日的歌也一定很美。……生:三亚落日是一首诗。师:一首什么样的诗?生:……还是一首环保的诗。……师:真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你们就是一个身怀才情的诗人!美妙无比、情景交融、热带风情的诗,还是一首环保的诗。以上教学记实,老师为学生的“自由言说”营造了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内心的言吐,真情的流淌,都会得到细心地呵护。“一首环保的诗”也不会遭到非议否定。教师是一个大度智慧的引导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化他们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学生就在这个空间里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成为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在一个适合它的空间土壤中孕育、诞生。

二、质疑探究,创造性思维的“孵化器”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关注学生阅读期待和发展需要,激发阅读欲望,触及心灵深层的体验,使阅读成为一个有滋有味,充满灵性和创造的过程。张楚廷教授强调“:能够带上满口袋的问题走进课堂算好课;能够唤起学生生问、发问、提问的课,算是更好的课。”老师要善于从各方面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现有材料大胆质疑,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追根求源,好求甚解的精神。其次,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心里过程。“孵化”学生多维的思考力。少儿富于想象力,头脑里充盈着各种奇特的梦幻和美好的期待。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例如人教版语文《半截蜡烛》教学中,林老师在引导同学们细读课文2耀6自然段后,要求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难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生思考、交流)生:那个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却不是“重重”地吹熄?生:对,在国家重要情报马上暴露的情况下应该“重重”地吹,怎会轻轻地吹呢?生“: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常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烧越短,杰克应该立即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慢吞吞呢?这难道不是加大危险吗?生:杰奎琳的表现也有很多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面对残暴的德国鬼子,她为什么会娇声地说?杰奎琳端走了蜡烛,这是一个不容易得来的好机会,应该快步地走上楼梯,怎么还会很有礼貌地向德国军官告别说晚安呢?师:好极了,很多同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都能抓住每个人外在表现和内心、环境中矛盾的地方提问题。大家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再好好读读课文,能不能读出矛盾中的智慧。生:我觉得伯诺德夫人很沉着,“轻轻地把蜡烛吹熄”不会引起敌人怀疑,觉得很正常。生:夫人很勇敢,没有一丝害怕的神色,不露破绽。生:夫人的战斗经验很丰富,充满智慧。她知道敌人狡猾,一有不正常的现象就会被发现,很从容镇静。生:我从“慢慢地”读出了杰克的智慧,因为他一边说,一边还在思考问题。生:“迅速”站起来,会被敌人发现很匆忙,很紧张,引起怀疑。生:我觉得杰奎琳更是一个善于揣摩人物心理的人。她娇声地说,装出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多么天真善良。德国军官一定会喜欢,这样就可以“骗”到蜡烛。师:好,刚才大家从课文中的“矛盾”问题,现在又通过认真地阅读和潜心揣摩,解开了这些疑问,体会到人物的机智勇敢和沉着冷静。在教学中,学生经历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凭借自己对语言的直感能力和潜在阅读期待,抓住原本的矛盾,提出质量较高的问题,解读得有滋有味,合情合理,富有创见,鲜明地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即问题是创新的“孵化器”。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造性思维“助推器”

课标指出“:要珍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不要以自己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并动手操作,形象直观地感受,自主选择,自由体验,张扬个性,让学生融入师生、生生、生本多变互动提升的复杂过程,深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中,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说好这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师:大家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那位伯诺德夫人,在那种情景中,你认为要说好句中的哪个字、词?为什么这样?生:假如是我会镇定地说这话,重点说好‘瞧’,因为看不出什么异常,就可以吸引鬼子的注意力油灯上面,就会把蜡烛放弃了。师:来来来,你镇定地来读一下句子。生:比如是俺,俺会有礼地说话,“先生们”三个字重一点,德国鬼子才不会生疑。师:按照你想的说一说、读一读,。生:咱要从容地说。“这盏灯”咱会着说好得重一些“从容”可以神不知、鬼不觉让德国鬼子视线和注意引到油灯上来。(读一读)生:若是我,就用镇定的调子,读好“亮些”这两字,灯光比烛光亮,鬼子就会放弃蜡烛,使用油灯。师:大家说得好,有头脑,有想法,同学们想的方式不一样,却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我们共同感悟到了可贵的品质,请说说?生:主人公伯诺德夫人的沉着、冷静、机智。在面临恐惧、危险的时候表现出大智慧、大无畏,沉着、镇静。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开放的话题引领着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各抒己见,表达对这句话富有个性化见解和独特思考。“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句子短、文字少,可学生解读得很丰富,合情理。在这个过程中,彰显个性,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思维创新,为学生发展需要、自由探索和创造新的体验提供了条件,成为创新的“助推器”。

四、搭建展示平台———创造性思维“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