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例6篇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

目前市场上各种品牌的心电图机有数十种,不同的医院甚至是同一家医院会使用不同的产品,而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必定会给临床工作带来困扰。另外,专业人员对心电图网络化的认识不全面,认为实现了心电图机入网就是心电图网络化,而未考虑到临床工作中有很多问题,如床旁心电图检查、采集数据时间、医生浏览查询、统计报表、科室管理等,都需要通过心电图网络化和规范化来解决。

2心电网络系统规范化涉及的问题

心电网络系统规范化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采用统一、规范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标准,以解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心电设备数据的兼容性问题,从而达到心电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其次,需要采用符合国际标准和医疗规范的心电波形浏览软件进行分析和自动诊断,从而达到心电波形浏览的标准化;再次,根据推荐的系统架构,结合各医院目前的基础设施设计一个平衡的架构方案,从而达到网络系统架构的合理化;最后,需要建立区域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将网络规范发展的优势最大化。

3心电网络系统规范化的内容

心电网络系统规范化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套比较完善的心电检查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流程规范以及系统功能规范。而心电图在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更是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下面笔者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下称亚心医院)为例介绍心电网络系统规范化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1系统流程规范化

亚心医院首先搭建了一个心电图网络平台,成立以心电科为主导的诊断中心,并改变传统操作流程,实行医、技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即技师为患者进行检查操作、医生发放诊断报告),同时针对门诊、急诊、病房及心电科等不同部门制定心电检查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如门诊工作要体现快速、有序,因此采用电子预约、分诊、排序、叫号等方式;急诊则重点突出异常参数分析后自动提示(危急值报告);病房患者由护士进行检查,必须强调选择患者的信息准确无误;心电科的工作重心是分析、诊断,因此更关注系统能提供多少心电波形的测量参数和测量方式等分析技术,当然,能提供的测量参数越多,则自动分析的结果就会越精确,那么需要医生干预的程度就越少,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心电网络的发展、完善和规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诊疗信息。心电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以通过心电网络临床浏览系统来实现:医生进入该系统后,输入不同查询条件进行检索,如姓名、病历号、病区、检查时间等,进行病例报告的查询和动态观察。近几年,得益于国家医改政策的支持,远程心电监测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我们的体会是这项工作能够顺畅运营的关键是对会诊病例的及时响应、及时报告,与当地医生及时沟通、给予指导、保持联系。

3.2系统功能的规范化

规范化的系统功能必须具有基本的接口功能,包括:与HIS系统集成,获取患者申请信息、财务扣费,实现电子申请单;与PACS系统集成,获取其他影像和报告、上传心电图图文报告;与电子病历集成,以便在电子病历中查询、测量和保存心电图;与电子签章系统集成,实现电子签名;与门诊医生工作站、病房医生工作站集成,以便快速将诊断报告推送到医生工作站,让医生能及时浏览心电图报告;必要时还可以与体检系统集成,这样心电图报告单便可直接在体检报告系统中打印,不需要另外粘贴。除上述以外,还要支持其他医院需要的接口,如预约系统、IE浏览系统等。心电数据入网需要有统一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格式。由于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心电图等波形类的存储标准,因此,一些心电图厂家使用自己的心电图存储格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心电图网络发展。目前国内遵循新的国际通用心电图存储格式,即心电图数据存储以XML文本心电图格式存储HL7aECG数据。而硬件的配置和移动终端的使用则根据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有所区别。数据入网后,系统数据管理功能可以实现数据库资料的有效提取和利用,包括按照给定的条件分类;根据自定义的关键词查询等,如测量参数范围、医生姓名、异常结论等找到所需要的病例,以完成工作中的病例总结、患者病种管理、科研课题和论文资料的筛选。

4责任体系

心电图网络化在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传输的不稳定性、环节操作差错的隐蔽性等。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责任体系以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包括:

①供应商提供系统使用的售后服务;

②医院工程设备管理科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能提供备用仪器;

③医院信息中心保证心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并制定网络故障的紧急方案,以保证临床心电检查不因网络故障而中断;

④临床科室正确使用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为患者检查,以减少或避免操作差错;

⑤心电科作为这一体系的中心环节,不仅要维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还要对上述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和提供必要的帮助。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心律失常;教学

心律失常是临床教学难点,不仅是医学本科生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继续教学和临床医生自我提高的基本要素。由于心律失常的理论深奥,内容抽象,教和学的过程均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从事医学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诊断学教学、低年资住院医生和硕士研究生培训中,经常地涉及到有关心律失常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的体会,总结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应用取得了满意临床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在课堂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然后去病房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们对前面理论尚未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又需要学习下一个相关连的新内容,进入理论的死胡同。我们改变这种传统的模式,改为先看图,在返回头来看书,即先实践,再到理论,然后再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具体方法是:每天下午由同学和进修医师对所管的病例心电图进行初步讨论,选出疑难或值得进步讨论的病例,有不懂的心电图晚上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第二天查房,由主治医师对前一天的典型和疑难的病例进行重点讨论,首先由同学分析心电图特点,结合临床做出诊断,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归纳诊断要点和需要鉴别的问题,对疑难问题加以重点讲释,并将典型病例心电图图片设计为多媒体,加入动画、音频、视频,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以心脏解剖为基础,以波形特点为线索

在诊断学教材或其他相关的专著中,心律失常学的介绍基本遵循了一套传统的方法。从细胞电生理的基础知识介绍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到心电向量的合成,再到向量的二次投影产生心电图;从临床心电图检查中导联的连接方法,到额面六轴系统,再到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以及正常值;以不同心血管疾病为线索,分门别类地介绍疾病状态下心电图的异常表现与诊断条件。笔者在讲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对心脏电活动有初步认识的特点,直接引入几个基本的概念:1、心脏是一个有电活动的器官;2、心脏的生物电与普通的电活动一样,具有方向性;3、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因与心脏的距离和角度不同,所记录到的心脏电活动的大小与方向均有差异。在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暂时不对心电图具体的形成原理和心电图导联的具体连接方法进行介绍,直接将心电图额面六轴系统和胸导联系统与心脏解剖结构联系起来,建立相应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按下述思路讲授:①以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为线索,同步介绍正常心电图的概念与相应的异常心电图表现;②以心电图的导联分组为基础,进行心脏病变的定位。同步介绍相互关联的正常心电图特点和异常表现,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而利用心电图导联体系与心脏解剖相结合,使导联方向与心脏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

三、以传导系统为基础,以梯形图解为工具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3

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是对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作为创新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实践,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保障模式——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电检查和监护服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远程医学模式和新式远程心电设备和网络技术,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在示范工程中将直接服务于广大百姓。

    远程心电监测服务将是首先走入家庭的新型医疗服务项目。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整体架构中,远程心电监测服务作为家庭患者管理功能板块中的服务项目之一,目前已在社区医疗系统中首先实现。

    示范工程中的远程心电监测服务网络采用了德国威达丰公司的便携、移动式心电记录系统,使用者在家中自行记录心电图信号, 通过普通电讯网络(电话机、手机)将心电图信号首先传输到相关的社区诊所,如需要会诊可上传协同医疗的上级医院,进而得到相应的快速的医疗服务。远程心电监测服务实现了患者在家中足不出户即能得到医生的心电监测服务,及亚健康人群的心电监测评估。

    在北京示范区内,目前的远程心电监测服务网络已将海淀区的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季青社区服务中心等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到网络管理之中。并已让患者受益。

    1  远程心电监护服务系统总体结构

    远程心电监护服务系统由远程心电图信息数据接收转发系统、心电监测终端仪器、网络诊断管理系统、协同医疗诊断单位、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等部分组成。先进的设备加之优质的医疗监护诊断服务是远程监测服务的保证。

    1.1  远程心电图信息数据接收转发系统概述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ecg信号记录器,由使用者自行掌握使用;第二部分为ecg信号接收处理器。 ecg信号整个传输过程如图1。

    心电信号通过isdn电话连接方式传入数据服务器,经一系列运行后心电图最终传送到医疗服务单位。医疗服务单位接收的方式可选用电子邮件和/或传真接收,接收后医疗服务单位可根据与使用者达成的服务契约提供相应医疗监测会诊服务。

    远程心电监测的心电图信号处理器的功能及运行操作是全系统主要的技术部分。德国vitaphone公司生产的远程ecg数据处理器中的关键是一套运行软件,名称为remos软件系统。它在debian 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该系统自接收心电图至转发心电图全过程为自动化运行,无需配置专门人员进行日常操作。此系统内数据库为双备份,一般性维护可采用远程操作。 数据服务器工作模式如图2。

    1.2  终端远程心电监测仪  为适应不同患者、不同临床诊断的需求,终端仪器目前配备了3种不同用途的远程监测仪器。

    1.2.1  远程心电监测仪  单导联便携移动式心电监测仪。仪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患者无需粘贴电极,心电信息可随时通过电话传送医院监测中心的特点使此款仪器可长周期使用。特别适用于有一过性、偶发性症状的患者及亚健康人群的心电监测。

    sm100/100ir:仪器重量37克,可连续工作5年,比信用卡稍大,可随时随地由患者自行记录、传送心电图信息,从而得到诊治。把过去认为需专业人员操作使用的心电图检查方法让患者“像小孩玩玩具那么简单”的使用起来,就可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特作用。通过大量临床数据证实,使用sm100/100ir,85%的心律失常可在一周内确诊,大大提高了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而只有50%的心律失常被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出)。

    1.2.2  远程心电事件记录仪  单导及3导远程心电事件记录仪可预先设定心律失常的参数,仪器可自动识别记录心律失常心电图。事件一旦记录,心电信息将自动通过蓝牙传送方式发送到医院供医生诊断。此款仪器适用于有症状或无症状患者及术后和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电监测。

    1.2.3  网络诊断管理系统  医院心电监测中心的远程心电诊断管理系统的远程监护平台软件可实现心电图接收、患者自述症状语音接收与回放、心电图网上诊断、未诊断心电图自动提示、诊断统计及短信自动回馈等方便医生工作的模式。医生在网上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患者的自述症状,进行远程咨询、诊断服务。

    远程心电监护平台软件提供完整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包括用户设备管理、计费和结算系统,方便项目的具体实施。

    诊断管理系统的网上会诊功能可建立多个医院间的合作,形成多级会诊,建立社区医院与中心医院的协作医疗模式。

    2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在协同医疗的应用

    远程心电监测服务网络由一个一级监测中心,多个二、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及诊所组成。患者及亚健康人群的日常监护由社区诊所直接进行,监测中心采取中央监控的形式对社区诊所提出会诊的病例提供医疗支持, 并将会诊结果传回社区,由社区诊所将心电监测诊断结果及医生建议打印报告交予患者。 患者如需到上一级医院进行治疗,患者的相关监测信息可以在各终端监测站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社区医疗卫生站作为中心医院的触角,贴近群众,为百姓服务。中心医院优良的医疗资源作为后盾支持社区卫生站的医疗诊断。广泛覆盖的远程心电监测医疗服务网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协同医疗的医疗资源、患者资源的共享。

    2.1  适用人群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出现猝死。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应用可有效地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监测提供帮助。

    2.1.1  对协助医院心律失常临床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①对阵发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检出率,是院内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②为心脏病患者提供院外心电监测服务,减少住院的次数降低医疗费用。

    2.1.2  对亚健康人群及治疗期间的心脏病患者提供日常的心脏保健和病情监测   ①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日常心脏保健服务,减少亚健康人群盲目就医;②实时、互动地对用户进行心电监测,对预防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有重要意义。

    突发的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猝死原因,心性猝死患者全球每年1200万。大约5%的中年人(45-55岁)有心律失常发生,但这些心律失常发生时往往得不到心电图的及时确诊。十分重要的是在患者发生突发性猝死前常有心律失常出现,部分患者伴有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大多发生在下列人群中:①以办公室工作为主;②超负荷状态下的人群;③因职业关系缺乏活动;④经常处于紧张状态;⑤经常出差工作(变换生活地点);⑥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⑦严重心律失常人群;⑧各种病因所致的高危人群。

    常规心电检查仪有时难以对这类心律失常做出明确诊断,常常待患者就诊时心电图检查已错过了最好诊断机会。许多患者因患心律失常需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运动试验等,都不可能马上捕捉到严重的和急性心肌缺血。对恶性心律失常来讲,争取及时诊断与治疗就更显得重要。

    远程心电监护仪可由患者方便地在发生症状时记录心电信号,非常适用于极易发生心律失常、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如运动员、公司职员、行政管理人员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在很短时间内引起患者猝死,诊断也常有困难。使用远程心电监测仪后患者自行操作,不必到医院就可记录下心电图,极大的方便了患者的诊断。

    2.2  目前的实施方案与数据分析

    现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电图室建立了远程心电监测中心, 此中心与海淀区的部分社区医院利用网络诊断管理系统建立了分级诊断,集中会诊的远程心电监测服务网络。社区居民选择本地社区诊所接受远程心电监测服务,初级监测由社区医生进行,疑难心电图上传会诊中心进行会诊。

    远程心电监测服务网络的诊断管理系统上为用户建立了完善的个人数据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协同医疗单位间跨地区、实时、可靠的信息共享。社区医生负责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监测信息数据随时写入档案, 协同医疗单位可通过不同的授权范围,调阅用户信息。 个人用户可随时登陆协同医疗公共信息网站查询心电图及个人资料等信息。

    社区医生负责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在心电监测项下,预先为患者贮存进以往的12导心电图一份,以便于医生在对居民提供心电监测服务时进行心电图的比较,患者可在任何时间传送心电图,专业医生将患者现在的心电图与以往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情况,在患者有紧急情况时与急诊医生联系或与专业的心内科医生联系并与急救中心联系、尽快给予治疗。

    在开展远程心电监测服务的5个月中,我们对2008年10月份的259例近800个发送的信号进行了追踪,了解到2/3的患者传送的信号是在8:00~18:00期间,1/3的患者传送信号在18:00~8:00期间。74%的患者是在有临床不适症状时(如胸痛、气短、心慌时)记录下心电图并传送到远程心电监测站点,26%的患者传送信号是无症状时传送心电图信号,有43%的患者发现有心律失常的出现,其中有36%的患者有临床症状,如胸痛、心慌。25%的患者通过第一次有临床症状时的心电图而明确诊断,这样可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的关系。

    远程心电监测中心的资料显示,80%的心律失常的患者的问题可得到解决,如需休息,找社区医生或再次监测(传送几次心电图信号),或者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还有20%的患者需要立即到急诊室就诊,这其中有35%需要住院治疗。这样通过远程传送的心电图,医生可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远程心电监测项目组还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其资料显示,没有远程心电监测仪时,即使患者有临床症状,也只有11%的患者去医院, 而89%的患者是等待。有了仪器时,有3%的患者在15min内与医生联系,85%的患者在1h内与医生联系,12%的患者在1h后与医生联系。这样通过远程心电监测系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就医方式。它可及时的传送心电图,医生可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胜任力;项目化教学;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学习策略

在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是一些医学院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卫生职业教学大多只注意在部分课程中的职业技能培养,而在全面、系统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方面研究不够,因而出现了职业技能的“盲区”[2]。当今职业医学教育一个重要动向是以课程改革为手段,将培养学生必备的岗位胜任力作为医学教育主要目标[3]。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DavidMc-Clelland首次在美国心理学刊物上发表了“测量胜任力素质而非智力”,正式提出了“胜任力”一词[4]。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5]。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是以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必需具备的各种能力来决定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评估方式,又被称为“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6]。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医学院校培养学生胜任岗位力的重要指标,所有医学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即必须具备的岗位胜任力有:照顾患者、医学知识、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和系统实践能力[7]。项目化教学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并分解为任务,其核心是以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或案例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运用职业技能和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8],是建立与职业体系、工作结构相适应的最佳手段。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9];重点关注那些通过教学可以改善的、与成功学习相关的显性或隐性的思想和行为[10]。为了解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项目化教学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影响,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立项,在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技能课程中开展以基于胜任力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采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Weinstein等编制的学习策略(learningandstudystrategiesinventory,LASSI)量表作为调查工具,按必备的岗位胜任力要求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考核,评价教学改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2个班,1班99人,其中男36名,女63名,年龄19~23岁,平均(20.28±0.98)岁,作为传统组;2班105人,其中男40名,女65名,年龄19~23岁,平均(20.34±0.90)岁,作为教改组。两组同为3年制全国高考统招专科学生;专业基础各学科平均成绩结果显示,传统组为(81.33±6.32)分,教改组为(80.99±6.76)分;两组学生LASSI量表下学习策略评分及等级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组为(23.90±1.76)分,教改组为(23.97±2.48)分;学习策略良好、中等、较差三个等级分别总评结果显示,传统组分别为228例(23.03%)、426例(43.03%)和336例(33.94%),教改组分别为241例(22.95%)、468例(44.57%)和341例(32.48%)。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本学期没有参加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他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完全相同。

1.2方法

两组所用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及教学时数、辅助多媒体电教等均相同。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传统组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传递模式,辅以电教设备、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谱完成教学;教改组采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完成教学,以诊断学中心电图检查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课程整体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突出能力目标,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设计和重组项目化课程整体内容。

1.2.1.1课程目标设计

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通过以胜任力为导向的项目化训练,学生能运用心电图学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获得较强的心电图阅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1.2.1.1.1技能目标

①能识别心电图机主要操作部件并掌握其性能,能正确操作心电图机并独立描记心电图;②画典型的心动周期,并标出各波、段及间期的名称及所代表的意义;③能准确测量心电图各波段及间期,准确判断心电图各组成部分的数值及形态是否正常;④能按正确步骤对心电图进行分析,计算心率、判断心电轴、循长轴钟向转位及其临床意义;⑤能识别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并归纳其心电图特点;⑥能识别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及心肌坏死的心电图,并作出定性、定位及分期诊断;⑦能正确分析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并作出初步判断;⑧能分析高钾、低钾、高钙、低钙及洋地黄类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1.2.1.1.2知识目标

①理解心电图基础及二次投影的原理,熟悉“Einthoven三角”理论;②学会心电图常规12导联的联接方式,熟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意义;③掌握心电图各波段及间期的生理意义;④掌握心电图各部分的正常值范围及形态特征;⑤熟悉心肌缺血、坏死的原因,掌握心肌梗死图形的演变;⑥了解各种心律失常的概念、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⑦了解心电图对电解质紊乱及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监测的意义。

1.2.1.1.3素质目标

培养对待患者爱心、专心、细心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书面表达能力;积极主动的态度;团队协作和自我学习能力等。

1.2.1.2项目设计,内容重组,任务分解

考虑到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设计的项目要覆盖胜任岗位要求的所有知识点,能实现所有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每项岗位技能在项目任务中要得到反复训练,直到达到胜任岗位的要求。对心电图检查内容进行重组和项目任务设计,再将各任务细分为子任务,通过任务的训练,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心电图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阅图能力,掌握操作技能;最后通过综合训练,让学生掌握综合技能。在训练过程中,岗位职业素养人文教育贯穿始终。

1.3调查工具

采用LASSI量表作为评价工具,LASSI既可以作为诊断手段来评价学生学习策略的水平,也可以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量表共77个项目分为10个分量表,10个分量表的主要内涵如下:态度(Attitude,ATT)、动机(Motivation,MOT)、时间管理(TimeManagement,TMT)、焦虑(Anxiety,ANX)、专心(Concentration,CON)、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INP)、选择要点(Se-lectingMainPoint,SMI)、学习辅助(StudyAids,STA)、自我测试(SelfTesting,SFT)、考试策略(TestStrate-gies,TST)。除“选择要点”分量表有5个项目以外,其余各分量表均由8个项目构成。每个问题从完全否定到完全肯定,反应结果采用里克特五级记分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大量专家学者的多次实践与论证,LAS-SI量表已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直接采用国际上的常模,未经修订,根据常模将被试的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数。百分比等级75%以上,表示学习策略良好;50%~75%之间,表示学习策略中等;低于50%,表示学习策略较差[11]。

1.4评价方法

1.4.1两组学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课程教学结束后,检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基于岗位胜任力设计考试、考核内容,按照国家执业助理医师理论考试形式,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职业素质考核贯穿在考试考核之中。两组考试及考核内容、难度、形式及覆盖面一致无差异,实行统一标准评阅,教师、学生自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成绩均参与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考核评定,各占一定比例。

1.4.2两组学生学习策略评价比较

课程开课前和结束后,分别用LASSI量表,采用统一书面和口头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先后两次两组共发出调查量表408份,当场收回40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收回后交叉检查,再由负责人复核,统一将反向表述问题正向计分、正向问题反向计分,分别进行统计。双人录入数据,对教学前后两组学生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做出诊断性评价,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岗位职业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5,P=0.428);两组学生岗位职业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13),提示教改组显著优于传统组。

2.2两组学生学习策略评价

课程开课前两组学生学习策略评分、等级情况和良好学习策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课程教学结束后,两级学生学习策略各项指标比较结果如下:

2.2.1两组学生学习策略评分情况比较

对量表中反向表述问题正向计分。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学习策略调查所得各分量表的平均得分及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性分析,并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ATT、MOT、TMT、CON、INP、SMI、SFT、TST8个分量表教改组与传统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NX和STA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两组学生学习策略等级情况分析比较

根据国际上的常模将被测学生学习策略的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数。传统组学生百分比等级在75%以上为19.19%~29.29%,总体平均为23.23%;教改组学生为26.67%~35.24%,总体平均为32.00%。其中得分在75%以上分量表人数最多的是教改组中的SMI分量表(37例,35.24%),最少的是传统组中的INP分量表(19例,19.19%)。传统组学生百分比等级在50%以下为24.24%~40.40%,总体平均为34.24%;教改组学生为15.24%~36.19%,总体平均为24.00%。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传统组中的CON分量表(40例,40.40%),最少的是教改组中的ATT分量表(16例,15.24%)。两组学生学习策略等级总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0.557,P=0.000);两组学生10个分量表中ATT、TMT、CON、INP、SMI和STA6个分量表百分比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教改组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余4个分量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3两组学生运用良好学习策略的改变情况比较

对量表中反向表述问题正向计分,将收回的问卷总体分析,统计选择相当一致和完全一致两项的人数(频数),分析两组学生运用良好学习策略的人数变化。结果显示,两组学生运用良好学习策略的人数总体变化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3.380,P=0.000);其中ATT、TMT、CON、INP、SMI和STA6个分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教改组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余4个分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基于胜任力的项目化教学可促进临床岗位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提高

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需的职业精神、专业知识、技能,是我国医疗行业的准入制度的一种[12]。现行的医学教育和考试原则均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仍然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有潜在的密切联系,考试成绩的优劣也能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医科院校的教育水平[1]。以往的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缺乏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医学生成为医生后由于沟通技能等职业素养缺乏导致医患矛盾日益激化[13]。教改组依据执业(助理)医师必备的岗位胜任力,参照国家执业(助理)医师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内容及形式,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改组和传统组考试、考核及评阅标准。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5,P=0.428),而两组学生岗位职业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13),提示教改组显著优于传统组,说明此项教学改革对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能取得与传统教学相同的效果,同时又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临床岗位职业技能的掌握及职业素养的提高。

3.2基于胜任力的项目化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水平

基于胜任力的项目化教学与学习策略的各个相关因素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习策略是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结束后学习策略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学习策略平均评分及标准差,除ANX、STA2个分量表外,其余8个分量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项教学改革对学生在追求学习成功、完成与此相关的任务的态度、完成具体学业任务所负责任、学生建立和使用时间的水平、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学习任务上的能力、促进理解和回忆的程度、识别出用以进一步学习重要信息的能力、自我检测的意识程度及方法、运用备考和应试策略的水平等方面有一定帮助;但在自我调节学习压力和对学习成绩的担心程度、创造和使用辅技术及材料来帮助学习和保持信息的能力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加强指导,届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通过对两组学生学习策略百分比等级水平及总体平均分析比较、两组学生运用良好学习策略人数(频数)及总体平均分析比较,发现在ATT、TMT、CON、INP、SMI、STA6个分量表和总体平均方面,教改组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基于胜任力的项目化教学能改善和提高追求学习成功、时间管理、集定学习任务、识别学习信息要点、使用辅技术等学习策略的能力;同时对正向提高学习策略效果明显。

3.3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不足,学生数量多,分组多而教师数量不足,如分组少而每组学生数量多,教学时教师无法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②教师经验不足,对教学法理解不充分,忽视课前准备,学生自学效果差。③实训设施不足,教学改革对配套设施建设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教学场地、模拟情境和教学用具等,上网和图书馆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影响了教改的广泛应用和实施水平。④缺乏规范的教材、组织设计和实施方式,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查找资料,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等都直接影响教改的效果。以上不足与文献报道的PBL教学方法实施存在的问题类似[14-16]。

3.4建议

根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修定教学方案,使授课科目及课程比重与临床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加强师资数量和质量的建设;在课程设置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能,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纠纷防范》的学习,提高学生角色胜任的能力;加强持续性医患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课程的教学评价[17],坚持医德教育全程不断线,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等崇高的职业精神[18];进一步研究明确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特征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医学生未来从事执业医师应具备的职业胜任力。

[参考文献]

[1]黄涔,董志,宗晓琴.由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引发的医学教育改革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2):169-171.

[2]赖雁,张少轼,陈登榜.相关课程对提高医学生职业技能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8):794-797。

[3]孙宝志.世界医学课程模式改革百年历程与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l):1-7.

[4]黄涔,董志.某医科大学几所教学医院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5):1954-1955.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5

电气特点

医技科室的用电负荷较大,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变配电房的位置应靠近医技部。医技用房中安装的大型医疗设备复杂,它们具有瞬间冲击电流大;对电源要求高,对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

例如:DSA、MRI、DSA、CT、ECT等设备,要求主机单独从低压配电系统放射式供电或采用独立的变压器。

供电设计

如抢救室、手术室等重要负荷的地方,一旦停电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并考虑其用电设备的特点、供电距离,设计时通常采用二路独立的10KV专线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另设柴油发电机组,为特别重要的负荷供电;对于一些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特殊设备,可设UPS(不间断电源);对于用电设备转换时间小于0.5s的,采用EPS(应急电源)作为备用电源,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线缆选择

医院如果遇到火灾,有毒气体对患者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在设计选型时应选择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电缆、电线;对于在火灾时仍需要坚持工作一段时间的场所,如手术室,对其供电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照明设计

*医疗设备容易给患者造成压抑感

以往设计医技用房的照明会顾虑荧光灯对医技设备的干扰问题,大都会采用直流电源或白炽灯,但根据对一些医技设备生产厂及设备使用环境的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很多设备均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一些小型的医技设备(如心电图仪、脑电图仪、医用超声波等)均无特殊照明要求,心电图仪和脑电图仪的一般照明在150lx左右,脑电图仪和医用超声仪要安装调光装置,而医用超声仪几乎是在半暗室状态下工作。核磁共振扫描室需要电磁屏蔽的地方仍要用直流电源。因此,医技用房的照度不能任意提高,一般根据设备的要求而定。

*每间医技房间在其公共走道的门框上方都应安装“工作中请勿入内”的警示灯

警示灯应与医技设备联动,即医技设备(如CT机)启动准备工作时警示灯亮,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照明设备为一级负荷

IT系统在医疗场所中局部应用

IT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其对地漏电电流仅为很小的电容电流,降低了人身触电的危险。主要在手术室,采用IT系统供电,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电气安全。

接地系统

医技用房中的接地系统主要包括几个部分:配电系统接地;医疗设备接地;防雷接地;局部等电位联结;保护接地;功能接地;总等电位联结等等。医疗设备的接地电阻值应按设备技术要求确定。在手术室、DSA、CCU、ICU等1类、2类医疗场所的患者环境,应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LEB端子排。

医技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

*采用T5系统荧光灯

紧凑型荧光灯为主要光源;灯具的配置必须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规范要求,配置优质节能型电子镇流器,且功率因数达0.9以上。

*合理布置各区域的配电竖井,选择合适的电缆截面

*抑制谐波降损节能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心电图机;检定;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H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076-02

0引言

近年来,由于心电图机诊断技术成熟、可靠,操作简便,一些数显多导联、自动控制和自动功能的心电图机最受各级医院亲睐,随着心电图机的发展,心电图机作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给心电图机的检定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心电图机检定工作中,调试和维修心电图机检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心电图机在检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心电图机的检定工作进行了相关思考。

1 心电图机在检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当前,心电图机在检定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描笔移动范围小、肌肉电流干扰、线性不好和热笔井动、基线漂移、开不了机等,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1描笔移动范围小

描笔移动范围不符合略大于40mm的要求,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心电图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热笔不在记录纸的中心线上;二是热笔幅度限制器档板宽度不够,或热笔加热器的两根引线安放不合适,限制了热笔的位移;三是记录器有故障也可以引起热笔移位幅度减小。四是放大器有故障是引起热笔移动范围减小的主要原因。

1.2肌肉电流干扰

肌肉电流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也困扰着心电图机的检定。肌肉电流干扰与交流电的干扰不同,肌肉电流干扰产生的振幅和频率很不规则,一般呈现锯齿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病房的温度太低,使患者感觉发冷,影响心电图机的检测结果;二是患者精神紧张引起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机检测时产生不适应;三是肢体及胸导上的电极球或电极夹太松,电极球和电极夹太松都将影响心电图机的工作;四是导联线有部分损坏,导联线是心电图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损坏,将会造成肌肉电流干扰的波形。

1.3线性不好和热笔井动

在检定心电图机的过程中,线性不好也是影响心电图机检定的瓶颈。心电图机的线性不好,主要是由于前级放大器失去平衡、热笔机械零件不对、后级放大器中晶体管有软击穿现象。另外,热笔井动,也使得心电图机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热笔井动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电源电压不稳定;二是热笔磨损太重;三是热笔的机械压力太大;四是热笔的笔头有污垢。

1.4基线漂移

导联开关置于“0”位,走纸、描出的基线出现缓慢的变化,即为漂移。引起漂移的原因较多,一般来说,常见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放大器的接插件之间有轻微漏电,的关机后机内仍然带电。二是放大器之间耦合电容漏电,限制了放大器总效率的提高。三是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不稳定。

1.5其他故障

2解决心电图机在检定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2.1解决描笔移动范围小的方法

2.2解决肌肉电流干扰的方法

解决肌肉电流干扰的方法,首先,应调节病房的温度,病房温度应适宜,以21℃左右最为合适;其次,要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在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帮助缓解克服紧张的心理,尽量让患者放松心情,不要抖动;第三,检查肢体及胸导上的电极球或电极夹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重新夹好;第四,检查导联线是否存在部分损坏的现象,如有损坏,则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3解决线性不好和热笔井动的方法

在解决线性不好问题方面,对前级放大器的平衡应重点检查,如果是因为前级放大器不平衡,则恢复其平衡。而对于热笔机械零位不对等问题,则应调整热笔机械的零位,使其在正确的位置上。对后级放大器晶体管软击穿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在解决热笔井动问题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般情况下,工作电压均为12V或24V;调换热笔磨损太后总的热笔;调节压力旋钮;清除热笔笔头的污垢。

2.4解决基线漂移的方法

基线漂移,解决的办法是用四氯化碳或无水酒精清洗继电器接点。对采用开关管的封闭电路只能更换开关管。在做心电图时产生的漂移,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电极板固定太松,重新固定电极板即可。二是导电膏涂太多,病人皮肤油脂过多,涂导电膏应均匀适量,用酒精擦拭病人皮肤。三是病人不安宁或呼吸运动过大。设法使病人安宁,尽量减小呼吸的动作,必要时短时间停止呼吸,再作描记。

2.5解决其他故障的方法

在影响心电图机检定的问题中,对于按ON/OFF键没反应开不了机的现象,应检查排线是否松动,或尝试用短接法试图开机。若还是开不了机,则应使机器返厂维修。由于交流电无法供电导致的无法开机,则应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接触良好,或更换电池。对于记录纸不走或走纸慢,可能是走纸开关接触不良或损坏,应反复调试走纸开关。如果是电动机传动部分接触不良,而重新安装。还有可能是电动机的线路故障,电动机方面的故障应修复或更换新的电机。另外,对于走纸嗓音大的问题,应定期清洗各转动部分,或者适当加点油,以减轻走纸噪音。

3结论

总之,心电图机的检定工程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心电图机的检定工作时,影响心电图机工作的因素较多,如描笔移动范围小、肌肉电流干扰、线性不好和热笔井动、基线漂移、开不了机等,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探索解决心电图机在检定过程中问题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心电图机的检定水平,进而促进心电图机更好地为医院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慧娟.多参数监护仪检定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9).

[2]钱叶斌.医疗器械维修速成图解[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肖志荣.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与检修事项[J].现代医院,2009(9).

[4]龙云玲,顿雁兵.ECG-6511型心电图机故障维修实例[J].中国医疗设备,2011(2).

[5]王俊起.心电图机中的数字滤波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6]常兵,韩延丽.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及临床意义[J].品牌与标准化,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