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媳事迹材料范例6篇

好儿媳事迹材料

好儿媳事迹材料范文1

好媳妇事迹材料一 前东社区居委会,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普通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前东社区建材小区的申菊英,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东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51岁的申菊英尊纪守法,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十六屇三中全会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她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在事业上她兢兢业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她带头计划生育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她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做榜样,她的儿子姚亮以大学毕业,为祖国贡献力量。

申菊英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先后被评为区级十星级文明户和全县五好家庭。

申菊英与同在农具厂工作的姚会元认识相爱后结为夫妻。申菊英的公爹、婆婆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种田维持生活。1983年,她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想把二老接到县城与他们一起生活,可是老公爹心里顾虑重重,他是姚会元继父,认为自己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能行吗?就算是与亲生儿子一起生活,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他担心将来大家会闹得不欢而散。申菊英看出老人的顾虑连说带劝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一住就是二十年。二十多年来,申菊英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呼都是申菊英来做。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工作忙,两个妹妹都不在父母身边,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申菊英的肩上。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申菊英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有一年冬天,老公爹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申菊英照顾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脸的痛苦状。细心的申菊英立刻瑞起尿盆给老公公接小便,老人感动的热泪直流。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能活到80多岁与她细心照料分不开。

1994年,申菊英下岗了,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开办了一家煤气灶具经销部。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申菊英事业有成,还创办了自己的事业,家里富裕了,但她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她听说社区居民的下水道年久失修,经常堵塞,尤其一到雨季,雨水积在巷道里漫灌到部分居民家中,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社区居委会想为居民解决问题,苦于无处筹集资金时,申菊英主动站出来,带头捐款,并帮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的地筹集资金,找人修好下水道,彻底解决居民的难题。建材小区居民区的巷道没有硬化,一遇雨雪天,巷道泥泞不堪,申菊英带头捐款,并参与了巷道硬化。由于申菊英乐于助人,左右邻居煤气灶具出了毛病,只要招呼一声,她很快上门维修,从不收一分钱,她的淳朴、善良、宽宏大度、慷慨大方、一直有口皆碑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媳妇事迹材料二 2003年她与丈夫结婚,一直孝敬公婆,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不幸的是公公于2006年十月查出患有肺癌,公公病情发展的很快,没过多久就不能进食了,为了能让公公能够多维持些日子,也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她每日在工作之余抽空回家为公公做可口的粥饭,和婆婆一起一口一口喂公公吃饭,让本已神志不清的公公留下了两行眼泪。不久公公去世了,她们一家三口便和婆婆住在了一起,婆媳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没隔一年,婆婆的大儿子和儿媳妇也不幸遇害,白发人送黑发人,婆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让她一时承受不起,无疑是雪上加霜,终日以泪洗面,还常常会说一些自暴自弃的话语,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是她整日陪在婆婆身边耐心地开导她、服侍她,让她的内心重获自信。在日常生活中,她很重视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时间就陪婆婆聊天,婆婆的亲戚朋友来了,她总是热情招待,遇到与婆婆有分歧的事情,她总是心平气和地和婆婆沟通交流、消除隔阂。 每次外出买东西,看到合适的总会给婆婆带一份,知道婆婆的要不好,她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超市为老人家买按摩器和足浴盆。这些年来,婆婆的饮食起居都有她一人服侍,同龄的老太太经常开玩笑的逗她一看你就不像在儿媳妇跟前受委屈的,穿得好,脸色也好! 她会高兴的说:我这个小媳妇啊,比女儿还贴心!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两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他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情上,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版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不铺张浪费。

培养孩子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碎事情很少让丈夫操心,让丈夫安心工作。

好儿媳事迹材料范文2

如此一部颇具影响的剧目,最早产生于何时,其本事又源自何处,似未见有专门文章叙及。

笔者于上个世纪90年代承担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所交付的《赵翼评传》撰著任务时,细读《瓯北集》,偶然发现有关《小姑贤》本事的信息。瓯北《虎丘绝句》诗之五曰:“欲访芳祠迹巳消,《小姑贤》曲久寥寥。棠梨花下真娘墓,多少游人把酒浇。”并于诗下注曰:“元人宋襞有《小姑贤》诗,自注:‘虎丘南地名。有姑欲逐其妇,以小姑谏而止,邻人祀之于此。’”本诗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春,既言“《小姑贤》曲久寥寥”,则说明《小姑贤》一剧,早在乾隆之前(或乾隆初年)就巳时常演出于南方吴地一带,否则,何以称“久寥寥”?笔者又循此线索,翻检元人宋褧的《燕石集》,中有《小姑贤祠》一诗,题下注曰:“虎丘南地名小姑贤。时民家有姑恶新妇,欲织罗而去之者,其小姑悉自揽取为已过,冀以悟母,母悔而止。乡人祠之。”诗谓:“离鸾别鹄两沉冥,肠断庐江焦仲卿。不见虎丘南畔月,至今常为小姑明。”

宋襞乃宋本(字诚夫)之弟,大都(今北京市)人。因其游历大江南北,见闻颇广,故熟谙小姑贤故事。而台湾学者唐文标在《中国古代戏剧史》第七章引宋氏此诗小注,则曰:“小姑贤,为虎丘南地名,昔有民家,姑恶新妇,欲罗织之,其小姑悉引为己过以悟母,母悔而止,乡人词之。今院本谁爨,有《小姑贤》一折,即演此事。”较《元诗选》所录,文字差异较大。最关键之处,是多出“今院本谁爨,有《小姑贤》一折,即演此事”数句。若果如此,则元代当有《小姑贤》院本存在,可补历来戏曲书目之著录。然唐氏未注明所依版本,笔者未见原始材料,不敢遽下定论。

为搞清这一问题,先要从《燕石集》着手进行查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燕石集》卷八《小姑贤祠》诗注全同《元诗选》文字,亦无衍出的那数句。而近人俞樾《茶香室四钞》卷五“小姑贤祠”条谓:

国朝程庭鹭《多暇录》云:“小姑贤,为虎丘南地名,昔有民家,姑恶新妇,欲罗织之,其小姑悉引为己过以悟母,母悔而止,乡人祠之。今院本杂爨,有《小姑贤》一折,即演此事。见宋褧《燕石集》。”

对比发现,唐氏所引文字与此几乎全同,唯“祠”误作“词”,“雜”误作“谁”。据此可知,《中国古代戏剧史》所引文字,系转手材料,当本自程庭鹭《多暇录》或俞樾《茶香室四钞》。

《小姑贤》之本事,虽然是取自民间实事,但在结构情节方面,无疑借鉴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之内容。《小姑贤》登场人物四个,所写题材相类,曲剧演出本中婆母亦为焦氏,这恐怕不是巧合所致,分明有受《孔雀东南飞》诗之影响的痕迹。元人宋褧且有意将小姑贤事与“庐江焦仲卿”相比拟,后世剧作家未尝不以《孔雀东南飞》所写事件为参照而结构该剧之情节。

就曲剧《小姑贤》而论,婆婆之刁钻奸顽,描写得十分出色。日近午,婆母要吃饭,当儿媳李荣花将饭端上来时,她嫌好道歹,称饭“短盐少酱,没咸没甜”,“水哩巴唧,油腻格耐的一股子刷锅水味”。儿媳欲“去厨下另做”,问她想吃何等饭食,她却说面条“长拉拉”不吃,米饭味如黄沙,“面疙瘩”不喝,油饼硌牙,炒鸡蛋“腥巴巴”,羊肉饺子太膻,猪肉饺子太滑,萝卜馅子苦,韭菜馅塞牙,令媳妇无所适从,左右为难。她给儿媳布置的活计,则更不靠谱:

清晨起两大缸水你来打,早饭后缸底恶水再倒它;倒去恶水换新水,再扛起钉耙下南洼。八亩红薯你刨净,刨红薯捎带着薅豆茬;豆茬薅来三大车,你背你驮弄回家;豆茬光要黑豆茬,黄豆茬我不要它;黄豆茬若是有一根,不抽筋也要将皮扒。柴火拾上两大垛,一天三遍你晒干它,到了冬天娘烤火,趁着火亮你纺棉花;一夜我要九斤线,少一两别说我难打发。我叫你推着磨来纳鞋底,做饭还把鞋帮纳;做着撩着还不算,捎带着给我搓捆麻。我叫你手推磨来脚打箩,头顶着簸箩筛芝麻;平斗麦来我要尖斗面,再剩下麸皮一斗八。

可见,恶婆婆形象活脱而出,无以复加。同是一碗面条,儿媳妇送来,她百般挑剔,连骂带打。当女儿再次端上来,谎称是自己另做的时,她眉开眼笑,赞不绝口,说:“我只把一口汤用在腹下,好似满嘴开香花”,“面条细又长”,“味鲜赛鱼虾”,“仙丹难比它”。同是纳好的鞋底,儿媳妇送来,她屡屡刁难,当女儿夺过鞋底,谎称嫂子拿错了,鞋是自己做的时,焦氏马上转怒为喜,赞叹有加。其奸钻刁滑之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恨有加,又忍俊不禁。

此类情节,尽管评剧《小姑贤》中亦曾叙及,但在细节的渲染上,则较曲剧略逊一筹。且二剧在情节收煞上也略有不同。评剧是写周继孟关起门来声称要打老婆,其实棍棒是落在枕上,声传窗外,并谎称妻巳被打死。婆婆姚氏是担心打死人须吃官司,娘家人也会来报仇,才转变思想。这一转变有点牵强,且小姑的作用并不是太明显。而曲剧《小姑贤》,则是当婆母逼子休妻时,女儿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声称“女儿我今年十七八,眼看着也就要寻个婆家;摊上个恶婆婆就像娘你”,边说边举起其母毒打嫂嫂的大棍比画,说:“无过错举大棍将儿欺压。一日三顿打又骂,油盐针线挑岔岔;死不了来活不了,你能不把闺女我疼煞?不死不活难忍受,娘呀!怕的是死在棍下难见妈。”当母亲说哪有这样蛮不讲理的“狠婆婆”时,桂妮则直指其母。先历数母亲平时虐待儿媳之行为,“生来嘴如刀,成天挑岔岔;日子不会过,倒会把香插;抓住俺嫂子,就把恶气撒;人家在棍头下,还恭敬孝顺妈;你却是打足骂够要休她”。还强调,“你常说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儿到婆家不比在自家;有道是二尺门里三尺门外,人家要折磨儿娘你也无法,你若是当面把理讲,娘呀!问到咱家你难把话答”。并说:“若摊上个丈夫像俺哥,护不得妻子害怕妈妈;婆婆打我他不敢问,暗地里忍气吞声把泪擦;打足骂够婆婆休了我,娘呀!你心里得法不得法?”桂妮知道母亲十分疼爱自己,故紧紧抓住其性格弱点,将自己日后可能遇到的遭际讲述给母亲听,终使母亲动容。见母亲思想有所转变,她乘势进言,引导其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意欲唤醒焦氏沉睡已久的良知,“天下父母都把儿牵挂,儿行千里想坏妈妈;为人都是父母养,看看自己比比人家”。在母亲逐渐接受劝说,有回心转意苗头的关键时刻,桂妮又动之以天伦之情,终于使焦氏改变了对媳妇的态度。

好儿媳事迹材料范文3

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事迹材料

***是**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原来在永胜县工作,91年调到**检察院,从税务检查室主任、反贪局副局长到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被AA市院评为优秀侦查员和抗震救灾、严打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无一不凝集着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 ***与XXX是AA师范的同班同学,彼此都因为对方的出色而产生了爱慕,组成了幸福的家庭。结婚18年,他们始终保持着初恋般的爱慕和热情,两人相亲相爱。刚结婚时***在永胜县工作,91年调到**检察院,由于他是中途改行的,原来学的英语专业完全用不上,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必须从头开始学习法律,XXX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学习业务知识。几年时间,他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科一直到市委党校法律函授本科班。有时,一出去学习就是一个月,而家中的一切都全靠她来支撑,又要做饭、又要接送孩子上学,但她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生活中,她对丈夫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家中的一切她都事必亲躬,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使***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常常叮嘱丈夫,从事检察工作要胆大心细、公私分明,她深情地对丈夫说:“我不奢求你当官发财,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上能孝敬公公、婆婆,下能教育好孩子,使其成材,我们俩能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也常感慨地说,他为今生能遇到这样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妻子而幸运。他们那种相孺以沫,平平淡淡,看似不浪漫的婚姻,却是充满款款深情,毋须海誓山盟,却是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在工作中,她总是理解、鼓励和支持丈夫。有次,***办理一个税务案子时,由一个在政法单位工作的亲戚领着当事人带着礼物到家里说情,她诚挚地对那位亲戚说:“你也是在政法单位工作的人,应该理解***的难处,如果你真心是为我们好,不使***犯错误,就把东西带走,我相信***会秉公办事的。”最后,那位亲戚带着东西讪讪地走了,类似的事,不胜枚举。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包含了多少的纠纷和争吵,可以说,婆媳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中国人家庭关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题。而在***家,却诠释了婆媳间的关爱和体贴。记得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的家庭与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一样极其普通而平凡,现在家庭中的五个成员,父亲、母亲、女儿和他们夫妻俩,一家人都能用一颗爱心与一份真诚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奉献社会,受到邻居羡慕和称赞。几年前,因为乔迁了新居,住房条件有了改善,***便提议将父母从永胜接过来一起生活,以尽做儿子的孝道。之后,父母亲也相继从永胜来到了**。作为儿媳,XXX事事都从老人的角度去考虑,家里有什么事情时,她总是主动与老人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一有时间就把老人的衣服、被子洗干净,老人身体不舒服了,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治疗,天气热了,为他们准备夏装,冬天来了,及时预备保暖服,更换过冬的棉被,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老人,出差在外,首先考虑的是给两位老人买点什么。婆婆有什么话也喜欢和儿媳妇说,人前人后都叫儿媳妇的小名 “小燕”,婆婆的伙伴打趣地说,你孙女都上高中了,怎么还老是叫媳妇的小名啊,婆婆也总是乐呵呵地笑道: “从他们结婚起就一直这样叫的,改不过口了,不过也要这样才亲热呢。”有一次***的妹妹从永胜到**看望爸爸、妈妈,见到一家人和睦友爱的情形,动情地对母亲说:“妈,你和嫂子真是比母女还亲呢,我都嫉妒了”。而他妈妈也总是说:“我这媳妇跟我比闺女还亲”。这就是她的家庭,在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洋溢出温馨的天伦之乐,在平平淡淡的生活琐事中传递着亲情和关怀。

对女儿,他们夫妻更是循循善诱,从小就给她讲做人的道理,平时教育女儿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让孩子先递给爷爷、奶奶。他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材,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尽管他们平时非常节俭,但在培养孩子方面却舍得投资,为孩子买了钢琴、词海、复读机等学习用具。女儿也非常争气,不仅能孝敬爷爷、奶奶,听爸爸、妈妈的话,还是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而且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他们还鼓励孩子经常到孤儿院和孤儿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在父母的鼓励和培养下,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参加演讲比赛和主持学校的文艺晚会时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曾经参加过全县的书画大赛,并获奖,是县书画协会的小会员,钢琴也通过了全国钢琴业余6级的考试。

记得有一首歌中唱道:“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就是在妻子、家人和亲友相互支撑,相互关爱,才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人间真爱,从相互支撑的人字后面,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看到了亲情、友情在相互关爱中花开花落,绿荫婆娑------

好儿媳事迹材料范文4

前东社区居委会,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普通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前东社区建材小区的申菊英,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东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51岁的申菊英尊纪守法,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中全会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她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在事业上她兢兢业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她带头计划生育“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她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做榜样,她的儿子姚亮以大学毕业,为祖国贡献力量。

申菊英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先后被评为区级十星级文明户和全县五好家庭。

申菊英与同在农具厂工作的姚会元认识相爱后结为夫妻。申菊英的公爹、婆婆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种田维持生活。1983年,她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想把二老接到县城与他们一起生活,可是老公爹心里顾虑重重,他是姚会元继父,认为自己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能行吗?就算是与亲生儿子一起生活,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他担心将来大家会闹得不欢而散。申菊英看出老人的顾虑连说带劝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一住就是二十年。二十多年来,申菊英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呼都是申菊英来做。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工作忙,两个妹妹都不在父母身边,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申菊英的肩上。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申菊英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有一年冬天,老公爹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申菊英照顾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脸的痛苦状。细心的申菊英立刻瑞起尿盆给老公公接小便,老人感动的热泪直流。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能活到80多岁与她细心照料分不开”。

1994年,申菊英下岗了,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开办了一家煤气灶具经销部。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申菊英事业有成,还创办了自己的事业,家里富裕了,但她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她听说社区居民的下水道年久失修,经常堵塞,尤其一到雨季,雨水积在巷道里漫灌到部分居民家中,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社区居委会想为居民解决问题,苦于无处筹集资金时,申菊英主动站出来,带头捐款,并帮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的地筹集资金,找人修好下水道,彻底解决居民的难题。建材小区居民区的巷道没有硬化,一遇雨雪天,巷道泥泞不堪,申菊英带头捐款,并参与了巷道硬化。由于申菊英乐于助人,左右邻居煤气灶具出了毛病,只要招呼一声,她很快上门维修,从不收一分钱,她的淳朴、善良、宽宏大度、慷慨大方、一直有口皆碑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儿媳事迹材料范文5

王范乡公村  马xx

为响应乡政府号召,进一步弘扬徳孝文化,为广大村民树立榜样,引领并带动全村妇女树立良好的家风,孝敬公婆,并以此推进村风、民风的建设,促进我村妇联开展工作,起到表率是、垂范作用,我自荐为王范乡公村的十大“孝顺媳妇”之一,自荐书如下:

我叫马xx,生于1970年1月31日,是王范乡公村第一组村民,本人一贯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积极赡养和孝敬老人,与丈夫薛安吉互敬互爱,教育子女要从小诚实守信,努力向上;热爱并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在勤劳致富的同时,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服务广大群众,具体事迹略举一二。

一、孝敬公婆,团结妯娌,公婆就像亲生父母,妯娌之间如同亲姐妹

我和本村薛安吉相爱后,于1990年结婚,公公是本村的医生,婆婆是地地道道的家庭祝福。1991年女儿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公公在村医疗室看病,婆婆帮我照看孩子,一年多以后我们又有了宝贝儿子,两个孩子只差一岁多,这可忙坏了她老人家,洗衣、做饭、带孩子,很辛苦,可也确实很幸福。村里谁都知道,就数她把自己的孙子,孙女照顾的最周到。这样我和爱人才可以放心地去上地干活,他有时还搞点副业赚点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妈妈婆婆被确诊患有乳腺癌,一家人如同遭受晴天霹雳。那些天,照顾孩子,做饭洗衣,还得干地里活,又要轮流去医院伺候手术后的母亲,真是忙的我焦头烂额,甚至都没睡过一夜好觉。还好老天有眼,妈妈经过手术治疗,放、化疗和我们全家的悉心照顾,终于恢复了健康,这么多年身体一直很好。

在家里,安吉是老大,老二培吉和爱人永妮在运城上班。就在婆婆刚出院不久,我的侄女出生了,于是我一边照顾婆婆,一边自己也当起了“婆婆”亲自伺候侄女直到过了满月,虽然苦点累点,但我知道,一家人在遇到困难时才越能显示出团结的力量,不问代价的付出,换来的是我们一家人的相亲相爱。到现在,我们弟兄两个都没分家,老二一家回来,从来都是同吃、同住,永妮也当我像亲姐姐一样,他们的两个孩子也把我当亲妈。我们一家去运城,也是吃住在一起,不分你我。试问,有多少兄弟间能几十年如一日,妯娌之间形同姐妹。老人不论跟谁在一起都毫无怨言,而是把媳妇看得比亲女儿还亲。

二、勤劳致富,从不抱怨。爱人安吉有上料机,搅拌机和铲车,经常出去干活,家里的二十几亩地几乎是我一个人干,浇水。施肥,打药,套袋等等,从来都不落在别人后面。总是在别人休息,娱乐,打麻将的时间里,自己还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为的是让庄家不比别人差,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

三、教育子女有办法。两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教导他们要尊老爱幼,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为人诚实等等,再加上身体力行,女儿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获得若干奖项。卫校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儿子在学业上虽然比不上女儿,步入社会后,也是广交朋友,是同事老板欣赏的好员工。两个孩子有空都不忘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买吃买穿,一家老小,不亦乐乎。

四、注重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自己。我平时在家确实够忙了,可是看到日已年迈的公公,每天要为全村人看病,甚至还有邻村人慕名而来,有时还得上门给不能行走的老人服务,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年近古稀的老人还要这么忙碌吗?虽然我早已学会了扎针、输液等护理工作,可是为了更好的帮助老人搞好合作医疗,以便更便捷的服务广大群众,我硬是挤时间,上电脑,查资料,并在盐湖区医院,博爱医院多处进修,期间刻苦自学,在2005年终于拿到了从医资格证书,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老人也可以干一些他喜欢干的事。

好儿媳事迹材料范文6

文/一介布衣

二老娘们儿每天一有空就钻进那间被窗帘遮挡的小屋里做她的日常必修课。

二老娘们儿家豪华阔绰,一个木头扒板厂支撑着家里的经济。二老娘们儿个子不高,风姿绰约,赢得众多“关系户”的钦睐。靠着那迷人的外表,匀称的体态,饱满的身姿,使别人看来办不成的事,他一出马肯定手到擒来,在他手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他说好的东西她能吹破大天。一台四十多万的丰田越野车坐在屁股下,在当地耀武扬威,她可是出尽了风头。每次坐车回来都要用喊话器喊上两嗓子:把道上木头收拾收拾,长着眼睛看不着?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天这么好苫布不揭开?再等一会板子熟了……

扒板厂的机器飞转,圆木经过利刀,吐出点八厚度的板子。一米三的圆木用不上一分钟几十张板子就出来了。一根要二十年长成的大树,二十分钟就被分解完成。就这,二老娘们儿还嫌机器跑得慢,又把电机换成了22千瓦的,把电机的运作轮再次加大,自己还单蹲了一台变压器。一天一万张板子是手掐把拿。一张板子一元三,再加上轴子,三级料。一天消耗二十几米树木,一年几千米。哇塞,这钱进的……

二老娘们儿站在机器旁看着他的板子。五十多岁的人了,盘起的头发还是那么油黑发亮,脂粉涂在脸上被太阳一晃,洁白如晰,看不到一丝皱纹。身上老披着一条半截楼搜的“破麻袋片”,胳膊上挎着一个不丁点小包,冷眼一瞅就是身上的补丁。

在工人休息的空当,她又插入了她那精美绝伦的话语:“你们就可劲儿干吧,树有海了,可劲儿干再有三年也干不完,咱那树都是这么粗的”。嘴上说着手还不停的比划着,她恨不得把天底下最粗的木头比划出来,牙齿都靠到一起为她的木头鼓劲儿。“咱那树,个个望天吼似的,谁厂子的木头也比不了咱们的,咱们的最好……”虽然她伶俐口齿里的话滔滔不绝,这样的广告做久了,工人脸上的惊讶早已淡的不能再淡了,因为没等二老娘们儿说出下句,工人的脑海里早就把那场景转了多少圈后赶走了。只有这时,工人才能在她那充满激情的脸上发现那当奶奶年龄的褶子。

一片片树林放倒,一车车树木进厂,又一车车板子出厂,树木变成利润,树地变成耕地,自然界的大雨变成了小雨,农民的汗水变成了眼泪。

二老娘们儿又在空当时间钻进那间用窗帘挡着的小屋。小屋里干干净净,一张红色实木桌子靠在北墙,桌子的正中央供着一尊高大的观音像,两边矮一点的佛做陪衬,观音像身体翠绿如玉,佛的身体金光闪闪,一鼎香炉里面插着密密麻麻的香头儿,果盘上的水果有色有型,分居在香炉的两侧,四五种檀香摆了高高一摞放在桌子一旁。一个蒲包规规矩矩放在桌子的正前方。二老娘们儿只要一进屋,香炉里的香火就会燃起,她就开始为她早日抱上大孙子祈祷:大慈大悲的菩萨行行好,赐给我一个大孙子吧,我有了大孙子我会天天给你进贡日日给你上香。坏事我从来不做,我开厂子安排二十多个劳动力……二老娘们儿顺着眼,双手合十跪在蒲包上。仅仅在这里她不敢吹嘘,不敢吆五喝六,她最怕的就是惹怒了神灵,自己的祈祷落空。

二老娘们儿有两个儿子。暗地里人们叫她大儿子“太监”,叫她二儿子“废材”。太监的媳妇是个愣头青,不会来事儿,二老娘们儿半个眼珠也看不上她。一次二老娘们儿家来客人,太监两口子在饭时赶上了,饺子就不够吃。愣头青不管不顾闭两个眼睛吃起没完,嘴上还不停叮嘱太监“咱家狗没喂呢,一会你回去拿几个饺子喂喂”。二老娘们儿那个气呀,没吃几个就撂了筷儿,表面上还谦让客人吃好,可心里不知用眼睛瓦了愣头青多少次。

愣头青以前生过孩子,就在大儿媳临盆时难产,二老娘们问做必超的大夫“是男孩女孩?”大夫随口说道:“女孩!”二老娘们听后气不打一处来。面对着众多亲友二老娘们儿又开始了她的夸夸其谈“可别剖腹产,拉那么长大口子多遭罪呀,咱可不遭那洋罪。”说着还比划那个大长口子,让人一看都觉得心惊肉跳。大儿媳强忍一天一宿的疼痛,结果生下了一个男婴。这可把二老娘们儿乐颠陷儿了,看着那保温箱里躺着的大孙子,嘴都乐到耳朵丫子了,在保温箱周围转来转去不知干点儿什么好,这种兴奋劲儿比她那夸口吹嘘的劲儿要强十倍。

孩子出生五天大摆宴席。二老娘们儿特意从附近的工地上借来一台吊车用来挂鞭炮,那鞭炮放的那响,几乎全镇人都听到了。二老娘们儿在酒席上又吹开了;“我那大孙子,生下来就八斤半,可白,可胖了……”她把可字说得好长好重,就怕白胖二字修饰不到位。就在各路亲朋好友推杯换盏共享这幸福时光之时,医院传来一个噩耗——男婴停止了呼吸,二老娘们的心就像被刮掉一层皮那么痛。从此就再也没有了大孙子的夸声。

二老娘们认为大儿媳是丧门星,他认为像这样的愣头青生出孩子也不会优秀,百般出招想让大儿子休了她,再找一个能延续香火的俏佳人,实施的计划进行了一半,又一个噩运降临了,太监出车祸,从此失去了传种接代的机会,太监这一雅号从此名副其实了。二老娘们把希望就全部寄托在二儿子身上了。

二老娘们儿去挡着窗帘的小屋可从未耽误过挣钱的大事。

二老娘们儿胃口大得很,就连没有成材的木头也下了毒手,又上了一台削片机。二十公分以下的木头进入削片机就如刀削萝卜一般随意。她自己还大言不惭的说:“这是个败类的东西,一天败霍老了。咱们这还算霍霍少的呢,别的厂子三十公分的都能填进去,那更败类。”二老娘们儿每次跟工人唠嗑,工人基本上插不上话,她把她的啥都说的最好,工人没法再捧了。

三天五天四五十吨削片发走。别人眼巴巴的看着二老娘们把大绺的钞票装进兜,只能偷偷的骂自己没能干。可他们没有注意山上又出现了更多淌着泪水的树桩。

二老娘们盼呀盼,等呀等,二儿媳妇的肚子就是没动静,她那是个急呀,自己的事业飞黄腾达,这么大的家业总得有人接吧!最终去医院一查,二儿子有不育症。二老娘们儿愁啊,北京、上海、天津、几乎找遍了所有不孕不育症专家,还是没有结果。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为了取笑二老娘们儿的神吹绝技,废材就成了二老娘们儿二儿子的代名词。

要一个大孙子咋就这么难呢?二老娘们儿只要进入那个用窗帘挡着的小屋,他都会用最虔诚的方式打辑作依,她那种渴求比多卖几车板子还强烈。她不服气,像自己这样叱咤风云的人物,会在抱孙子上惨败下来,哪怕有一孙女也中啊!

每当二老娘们抱起侄子的儿子时,都会用占有的眼神望着小孩,亲吻着小孩细嫩的肌肤,那种满足是什么都比不了的,当小孩从她怀里挣脱一刹那,她的满足感被惊醒了,一种失落难以释怀。这时,她还会用话语搪塞内心的空虚,“这孩子太有劲,我抱的可紧了,他一下就挣出去了”。她不断给小孩儿拿这拿那吃,不断与小孩拉近关系,她想用小孩子的灵气把她大孙子带来。

她曾经反思过是不是自己应做善事,积一些功德?于是她为灾区捐钱,给福利院打款,虽然钱不多,但对于她来说是大出血了。她的工人是深有体会的,开了四年板厂,几乎工人一年换一茬,从第一年有百八十号人等着进厂,到第四年各个角色都找不全,她每次在工人面前吃香甜可口的甜瓜时,心里是空虚的。当工人提及没有茶叶时,她大量的说:“哪天上县里去多批点儿,买点儿好的给大伙喝,下边卖的没正经东西。”一口大锅里,从开水到变凉,直到锅底干了,也没有一粒茶叶放入。她还时常夸起她以前的工人,“他们一到热天就轮班买雪糕,一次买一大堆,吃完凉快了干活都非常快,他们非常和睦,处的非常好。工人只是看在工钱的面子上来干活的,嘴上称她老板,心里不知用了多少个低劣的词做了修饰。每当有人说起别人家生孩子要吃喜时,她软弱的内心情感就会从眼睛里流露出来,再说起话来没一点儿激情,淡得无味儿。

每做一件善事,她都要马上告诉她供奉的神灵,好为她积累上一功,她对神灵只是一味的要求赐给她一个大孙子,但她从来不与神灵讲起她乱砍盗伐的罪恶。一惯向工人要产量是她的性格,林保科登门用关系和钞票摆平是她的手段。“谁厂子停,咱们厂子不能停”是她的口号,用工人工资捣宽松是她的伎俩,用大度掩盖内心空虚是她的失败。

二老娘们儿想抱孙子的愿望从来没有间断过。她是个不认输的女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会全力以赴。做试管婴儿。说去就去,开着自己的丰田越野,带上二儿和二儿媳妇奔向了北京。临走时二老娘们儿又去了那间用窗帘挡着的小屋,磕着响头向神灵乞求,乞求她一路顺风,乞求她的大孙子早日到来。

一路上丰田越野跑疯了……

二老娘们儿的心血没白费,试管婴儿成功了。虽说花了“点儿”钱,可它与大孙子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二老娘们儿又展开了她那特有的吹技,向所有人广播了她的精彩时刻。那窗帘挡着的小屋她去得更勤了。

暖暖的太阳笼罩着院子,檀香的气味弥漫着整个院落。她与废材虽不是一个院子,但她的脚步声始终带着檀香气味在废材的院落里响起。二老娘们儿再三叮嘱二儿媳妇:“你千万千万啥也别干,就是把孩子生下来是你的活,你就为我们家立下大功了。”二老娘们儿吩咐废材把小便桶都为儿媳妇拿到屋里,就连两口子之间那点事儿二老娘们儿都嘱咐再嘱咐。“妈,没事,我知道加小心,妈你放心吧。”看着儿媳妇的肚子,听着那甜柔的叫妈声,二老娘们儿的心比装了十斤蜂蜜都甜。此时她都可以想象到大孙子光溜溜的身子、小手小脚在不停地运动,还不断发出咯咯咯的笑声。这儿媳妇也太好了,太争气了,她心里想着行动上也没有停歇。鸡蛋、水果、营养品源源不断运往废材的家。

愣头青哪能看得惯这个,一天不是摔东西就是骂杂,“你看你妈那个死老太太,那时要让我剖腹产,孩子怎么能没活几天就死了,都是硬憋坏的,你妈没好下碎。”随着这无比愤恨的骂,茶杯的碎声连续响起。这把太监弄得是活不得死不得,他只能耷拉个脑袋抽闷烟。

废材的老婆一天闷得要死,没有可触碰的东西,她只好找人说话、扯老婆舌。

一天,愣头青突然出现在废材的家。愣头青看见废材媳妇像个娘娘一样坐在炕上,头发披散着,枕头和毯子扔到一旁。吃的喝的用的摆了一炕。地上一箱箱一筐筐一袋袋尽是好吃的、营养品,这要是在门上挂个牌儿,小超市就可以营业了。愣头青眼睛看着心里想着,她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

愣头青很少来废材家。废材媳妇一看有唠嗑的了,赶紧将炕上的东西推到一旁,嘴上不停的说:“大嫂你今天咋这么闲着,快坐炕上,你看这些天把我憋的,怀了孩子啥啥也不能干了,一天除了吃就是睡。”她那加着百倍小心的动作远没有嘴上的话语来得快。愣头青看着她那忸怩的动作,听到她那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话语,再加上今天自己来的原因。愣头青气往上撞火往上升,说时迟那是快,只看愣头青左手薅住废材媳妇的头发,右手啪啪就是两大耳光,那耳光打得响,响的脆。愣头青带着无比生气的话语骂道:“说我前几天做人流是谁放的屁?是谁扯的老婆舌?你说。”两个大耳光加上突如其来的质问,废材的媳妇眼冒金光,嘴角流血,双手不断撕扯那只牢牢掐住头发上的铁钳。“大嫂不是我说的。大嫂看在孩子的面上你就放了我吧”。“放了你?今天你不交出那个人我撕烂你的嘴”。之所以愣头青如此生气,太监怎能让妻子怀孕,这话不是在骂自己跑破鞋了吗。

正巧,二老娘们儿给二儿媳妇送来刚买回来的荔枝。二老娘们儿听到了吵闹声放起了小跑儿。愣头青眼角的余光发现外面有人来了,左手用力一推,将废材的媳妇甩在了炕上,转身就跑出屋去。二老娘们儿听到屋里想起的爆炸式的哭声,哪顾得上与愣头青对话,扔下手中的荔枝摸出电话就把丰田越野叫到了门前,用最短的时间与医院急救车取得联系。

医院里,二老娘们儿望着二儿媳妇那苍白的脸色,裤子上染红的血迹,她木讷了。她不知身边有谁、不知自己在哪、也不知自己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