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例6篇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

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基本情况

xx村海拔1200至XX米,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2560亩,林地23000亩,其中退耕还林业1600亩;全村共有535户,共计1729人,其中五保户5户、低保户43户;人均年收入3000余元;现村里常住人口主要为老年人和儿童,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果蔬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主要有苹果、核桃、花椒等。

二、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经济发展及安全生产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

1.当前需求最迫切的是公路建设,五六组通村公路建设立项18公里,实际只完成了14公里,因为两个组的群众都想把余下的4公里安排到自己的那一段,缺4公里的项目和资金。存在较大的稳定隐患。林区公路和连户路共需要建设20公里。

2.四组约500人的人畜饮水水源已协调好,差4000米管道工程项目。

3.一、四、五、六组约1000人用电质量不能保证。

4.山坪塘需求量较大,约需100口,堰道初步计划有10公里需求。

(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方面

1.缺乏支柱产业,始终被动跟风,效益不好。

2.农业耕种技术和营销能力欠缺。

(三)安全生产方面

1.煤、铁、高岭土盗采盗挖一度比较突出,近期明显好转,但仍时有发生。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因道路条件差,安全监管难度大。

三、原因分析

造成xx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通村公路的建设不完善、无支柱产业,导致村民生产发展的不便捷、经济效益不高,青壮年多数选择外出打工。

四、扶贫对策

(一)积极协调衔接项目

在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根据联系村xx村的实际和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并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订、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管,积极增加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二)实现长久发展

根据xx村土地资源的优势,建议选择适合的果木进行栽种,请专家亲自示范教授村民生产技术,带动村民积极性,帮助xx村真正长久地脱贫致富,并协助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xx村的农副产品走出山区。

(三)加强安全宣传

广泛开展送安全知识、安全警示教育等下基层活动。积极推进安全法治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努力把安全法治和安全文化产品送到河西乡,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全社会支持参与依法治安的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

(四)加强感恩教育宣讲

进一步深化三为汉源爱家树风、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动员局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宣讲,保证党组书记全年宣讲2次以上、班子成员宣讲1次以上、其余乡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宣讲,培养群众感恩之心。

五、建议

(一)加强对xx村民的农业技术培训,让村民学习到生产发展技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

(二)适当开发旅游业、宣传推广。

(三)为老年人构建健身、娱乐场所,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教育方面,为学生争取一定优惠政策。

(五)注重发挥妇联、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增加安排针对贫困妇女的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参与度。

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县长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2016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县委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县委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县委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省委领导傅德辉常委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落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2

一、现状

自开展集团帮扶工作以来,全县共明确23个县级领导联系,94个县直部门帮扶全县23个乡镇(均为贫困乡镇),县级领导高度重视集团帮扶工作,亲自带队到联系乡镇调查研究,指导制定扶贫规划,解决突出问题。各单位领导深入所联系乡镇、村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制定《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配合乡镇申报项目、协调资金,切实开展集团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协助帮扶乡镇全部编制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县委、人大、政府、政协身先士卒,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乡镇调研,各牵头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帮助帮扶乡镇制定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帮扶工作思路。二是积极帮助帮扶乡镇争取项目和资金。各帮扶单位结合扶贫规划和本部门实际,积极帮助乡镇协调资金和项目,并协助乡镇抓好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以项目建设支持贫困乡镇开展集团帮扶工作。

二、问题

我县集团帮扶工作,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联系单位积极配合,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3月份地区检查的情况来看,问题和困难还很多,发展极不平衡。一是个别乡镇对集团帮扶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具体工作措施,工作不落实。二是个别乡镇整合资金力度不够,没有把部门资金按规划和要求整合,使贫困乡镇项目实施难以启动。三是有的集团帮扶乡镇党委、政府对集团帮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目标责任不明确,存在等靠要思想,上下对接和协调服务不够,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四是个别集团帮扶部门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将集团帮扶工作纳入单位党组(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工作开展不到位。五是有的工作队工作不深入、工作作风不扎实,部分工作队员到岗到位不了。有的工作队员对整合项目、资金,把人力、物力集中投入集团帮扶理解不清。六是个别地方制定的扶贫规划不够切合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有的规划涉及的产业未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交通状况、市场需求、技术力量及当地群众的种养殖经验等因素,盲目随大流确定发展产业;有的规划脱贫措施不得力,年度工作目标不明确;有的规划超出了贫困乡镇脱贫范围,规划资金额度过大,落实困难。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县还有贫困人口达 18.83 万人。要实现地委、行署提出的到____年一类贫困乡镇基本脱贫,2015年类别乡镇基本脱贫,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努力做好集团帮扶工作。

三、措施

一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一线开展帮扶。各集团帮扶单位领导要紧紧围绕“进万家门、解万家难、帮万家富、暖万家心”主题实践活动要求,经常深入帮扶点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困难,落实解决措施,每月底将深入帮扶点开展工作的情况及时上报,切实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推动。各工作队员每月在乡镇、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意见,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工作措施,要一户一户规划,一户一户落实,一户一户督促检查,力求做到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作用在一线发挥,效益在一线体现,切实为基层群众的脱贫致富献计出力。

二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措施。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集团帮扶作为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困差距的途径,不断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部门责任机制。加强对集团帮扶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确保集团帮扶工作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成效。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县集团帮扶工作队和乡镇要具体抓落实。县督察室、考核办要把集团帮扶工作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采取明察暗访、抽样调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集团帮扶工作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各集团帮扶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落实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是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各集团帮扶单位要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子,充分发挥部门资金的“集聚作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确保效益、各记其功”的原则,结合集团帮扶规划、乡镇连片开发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财力、物力、人力向项目区整合,统筹实施,确保将项目、资金、政策引导到集团帮扶上来。各乡镇进行配套整合,整合资金重点解决贫困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县将按季度对各乡镇整合项目、资金的情况进行通报。

四要进一步抓好项目实施。要围绕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为集团帮扶点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抓紧开工建设一批项目,争取在两年内竣工投产一批,以项目建设支持集团帮扶,推动集团帮扶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实行项目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确保实效。落实“一月一报”、“一季度一调度”和“一年一考核”制度,分别选择出好的和差的典型,以召开现场会等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推进集团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3

2016年2月25日下午,共青团云南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进行了分组讨论,团省委杨军、罗永斌、景绚、赵国良、沈光鑫同志到各组参加了讨论。大家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钟勉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省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深入开展研讨,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共青团昆明市委书记欧明锋:

钟勉副书记要求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还特别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共青团深化改革,切实看到了我们云南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了云南共青团工作向前迈进的牛鼻子。作为地市级团委,贯彻落实钟勉副书记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当地团干部和机关团干部切实增强基层工作能力,万万不可把团干部留在机关,不让、不敢让他们去基层挂职锻炼,而应当切实向团省委学习,让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到基层去摔打、去经历,切实增强团干部的工作阅历,这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共青团工作干得好不好,团干部素质好、作风硬,才是关键。

共青团永胜县委书记李子杨:

围绕农业大县、贫困人口较多的发展薄弱县,共青团如何“改革创新”,如何服务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小康谈几点看法:2016年我们首先面临的是共青团的“改革创新”破题,我认为改革的方法路径是坚持问题导向,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县、贫困县的焦点是扶贫攻坚,那么我们的改革创新也就要结合扶贫攻坚进行。针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创业扶贫工作。运用好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两个十万元”微企扶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发展谋划好创业扶贫工作。针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要素扶贫工作。异地搬迁,建设阶段需要资金、材料、设计等要素,可以以此提供金融、建材、文化发展等服务,同时加大与其他部门合作,承接好搬迁后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就业工作。针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生态扶贫工作。以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为统领,实施好“五绿”工程,配合做好生态扶贫工作。针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人才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与职校合作培养好贫困户子女的职业教育。针对社会兜底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公益扶贫工作。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无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的救助,帮扶贫困户子女上学等,开展好希望工程、阳光助学等工作。在扶贫攻坚浪潮中,谋划好共青团的改革创新,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共青团五华区委书记刘希成:

首先在思想认识层面上解决好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定位问题。基于增强“三性”,政治性青年组织、枢纽型青年组织、服务型青年组织是我们团组织的基本定位。基于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和政治责任,转型期的团干部应当成长为吸引青年的引领者、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者、推动改革的探索者、各类资源的整合者、参与社会建设的推动者。其次,转型期共青团工作要在方法路径上谋求突破。一是各级团组织在搞组织建设上要有载体、有平台,让团干部直面普通青年。二是工作方式社会化,共青团承接的政府职能转移转向社会化经营。三是工作手段,除了“互联网+”推动工作外,可以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青年数据研究。四是推动工作的项目化。再次,省级、市级团组织应该在顶层设计、政策出台、制度优化上不仅敢于发声,还要有勇气、有实力、有底气,主导各项工作政策的制定、出台、实施。

共青团玉龙县委书记赵焕东:

围绕四维工作格局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切实加强新媒体的工作,既要做好“三微一网”工作,加强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更要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主动对接商务等部门,争取得到支持,广泛开展做好农村青年电商培训、协调支持创业青年建立电商门店等工作。切实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二是要切实加强服务中心工作,既要通过开展“1+x”希望水窖、希望小学建设等常规工作服务大局,更要创新主动出击,动用能动用的资源,协调联系比如汽修厂等企业和学校开展汽修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三是要切实加强志愿服务工作,既要广泛招募各类志愿者开展常规的志愿服务活动,更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队中人脉广、人才多、资源多的优势,助力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到为政府分忧。

共青团嵩明县委副书记吴晶:

作为云南省银监局派到县级团委挂职的金融干部,我讲几点:一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联合金融机构下乡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普及金融知识,推广自助设备使用。二是继续推进“贷免扶补”“两个10万元”等贷款发放,继续帮扶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贷款品种,帮助农村青年创业。三是加强基层团干部金融知识培训,开设金融知识讲座班,与多部门合作创建创业导师团队,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支持和疑问解答。四是团县委与金融机构共同成立“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联合优势,用信息咨询与业务服务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等工作方式,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全面实用的金融信息咨询和服务,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和“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总体要求,更好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共青团维西县委副书记何海芬:

在2016年的工作中结合维西县青年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增强政治意识和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上来,切实做到让广大青年关注“十三五”、了解“十三五”、投身“十三五”、奉献“十三五”。2016年全面总结去年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好共青团的改革创新工作、“青年之声”的创建工作、微信平台的推进工作、青年创业就业工作、青少年预防犯罪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希望工程工作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藏区的支援工作,“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贷免扶补”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等适当对藏区倾斜,加快藏区脱贫的步伐。

共青团施甸县委书记段杨:

一是做好农村青年的素质提升工作。以往工作的面比较浅、内容单一,我们通过摸底调查,了解农村青年创业想法和意愿,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计划,通过培训来增强农村青年的创业致富能力。二是针对少数民族创业致富工作。民族青年胆子比较小、能力比较低,我们把农村民族青年组织到企业中去交流学习。少数民族比较自卑,不愿与其他民族交流,他们觉得我们是去看他们的穷和丑,没有民族自豪感,今年我们要组织一些民族特色比赛,增强少数民族的自豪感。三是下一步要整合社会组织力量,介入青年园区建设。四是在驻村工作队中建立团支部,发掘村里有能力的青年,到团县委了解团的工作,为基层团组织培养人才。

共青团昭阳区委办公室主任马鑫:

一是社工队伍建设,钟副书记也指出要引领青年参与社会治理,2015年的时候昭阳区注册了自己的公益服务中心,但是社工人员相当匮乏,我觉得可以每个团干部带领着身边的朋友参与社工考试,搭建一个社工平台,增强社工人才的储备。二是每年都在做青年志愿者网上登记,但在用的时候觉得人到用时方恨少。“8.03”地震的时候,需要很多志愿者来做繁重辛苦的劳动,我们成立了一个现场服务站点,现场招募志愿者,才得以解决志愿者缺乏的问题。所以平时加强志愿者资源的储备很重要,不但要树立自己的旗子,也要打造自己的核心队伍。

共青团瑞丽市委书记尹家伟:

一是更加重视农村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团省委制定详细的农村青年思想引领的工作方式方法,恳请团省委与省委组织部沟通,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到农村党员活动室创建活动过程中,解决农村团员活动、学习阵地、经费问题。二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工作,立足之地在于边境县市,恳请团省委统战部到各边境县市调研指导,指导各地面对不同国家涉外青年工作的思路,从上层构建青年联谊的手段,搭建友谊桥梁。三是加大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团干部参加专业社工人才培训,集中参加国家社工专业资格考试。四是学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基层团委与教育部门沟通困难,合作机制不健全,建议通过省级层面沟通,将学校德育工作与团、队工作结合起来,共同考核、督查。

共青团德宏州委书记李君川:

当前,将迅速学习落实“双创”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将在2月27日组织团州委和5县市团委的同志到沾益参观学习电子商务创业园,启动德宏青年众创空间建设。二是以较少民族聚居区为重点,以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为切入点,创新团组织参与精准脱贫的方式,抓点带面,努力在党的中心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以更务实的措施和机制,进一步抓好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学生金融知识和有关劳动技能培训,抓好各县市大学生服务工作站建设,把社会潜在的创新创业活力激发出来。

共青团红河州委副书记李琳:

结合钟勉副书记的讲话,我认为:一是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该沉下身子到边远贫困地区,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加大青年培训力度,注重整合有关单位的力量资源,按照青年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按需培训、“点菜下单”,改变以前存在的按培训人数分配任务的情况,改变我们的培训找不到青年参加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应该反思改革的工作,通过农村青年的培训,解决脱贫问题,使毕业大学生、返乡青年成为脱贫攻坚的力量。二是团结青年,积极投入到党政中心工作中来,向沾益团县委学习,大力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打造青年电子商务园区,将我省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宣传出去,提高青年创业热情。三是找到抓手、寻求实效,打造工作亮点,将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七彩小屋”等工作进一步抓好,打造共青团特色品牌。

共青团盈江县委书记线东斌:

听取了钟勉副书记的讲话,有三点体会,一是党委关心,重视共青团;二是作为团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三是要加快学习的步伐。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青年的思维方式、关注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为青年团干部,要学习适应新的变化,打好服务青年的基础,建议:团省委加大对基层少数民族团干部的培训力度,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大省的特点,少数民族团干部较多,请求团省委进一步拓宽团干部的培训渠道,在开展机关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的同时,也适当考虑把基层特别是少数民族团干部安排到一些相对发达地区、或者不同行业的团系统挂职学习,实现团干部的双向交流。

共青团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玉燕叫:

作为团西双版纳州委来说,主要任务就是抓好落实!从“四个抓”着手,即抓基础、抓关键、抓规范、抓自身建设。一抓基础工作,即组织建设和团员管理,通过党建带团建、优秀试点推广争取新突破。二抓关键环节,围绕共青团工作,找准党委中心工作与青年所需的结合点,突出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团青的参与性和影响力,抓特色,树品牌。三抓规范化,即认真梳理各项工作的特点和重点,做组织构架、人员对接、制度设计等基础性工作,使各项工作形成常态化、规范化,不因人员变动而受影响。四抓队伍建设 ,按照杨军书记“十七个要”的新要求,提高团干部自身能力,强化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使共青团的队伍更能适应改革的新要求。

共青团建水县委书记王玲:

结合领导讲话,就如何落实好工作重点谈一点想法: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推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把准青年三创风向,提高青年三创能力,搭建青年三创平台,整治青年三创资源。二是综合发挥专兼职团干部、团员、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等队伍的作用。三是坚持发挥团组织的枢纽作用,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领。

共青团通海县委书记纳鸿翔:

如何团结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一是转变青年创业就业观念,培养树立典型,客服青年‘挑肥拣瘦’、对收入预期高,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弊端。一方面要广泛宣传,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就业政策,鼓励青年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另一方面发现培育一些青年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举办一些创新性创业大赛,激发青年积极性。二是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力求多样性,针对不同层次青年特点和需求,重点强化操作技能,市场适应力,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培训。三是运用好‘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两个十万元’解决青年创业资金缺乏困难,积极争取政府投入。

共青团云南省委青农部副部长温洋:

体现在农村共青团方面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农村青年思想引领。内容供给上要贴近青年,载体上要接地气、有农味。二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体现区域化理念和分类示范思路。三是抓好农村青年创新创业,要抓住关键要素,从培训向培养转型。四是抓好青少年生态文明,久久为功、做成品牌。五是抓好扶贫攻坚,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整合资源。

共青团西盟县委书记岩嫩相 :

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普遍存在大学生志愿者日常请假多数超过协议规定时间,建议进一步明确假期等管理规定。二是希望尽快落实大学生养老保险事宜。大学生志愿者养老保险事宜涉及面广、人员较多、流动快,合法权益需要得到长期的保障。

共青团孟连县委书记岩共恩:

建议提高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把最低额度提到10万元,在担保人、还款方式等设置上更加人性、灵活,适当放宽条件,以便广大农村青年贷得着款,真正扶其所需,并最终脱贫致富。同为四类项目人员,地方项目志愿者待遇比全国项目、大学生村官都低得多,年生活补助差距高达70%左右,且在公务员招考、录用、进入村两委班子、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等方面,大学生村官也有更大的政策优势。建议出台政策提高地方项目志愿者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提高志愿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共青团云南省委志工部部长李章能:

在会后,将按照钟勉副书记的要求,结合云南青基会的实际,改变机关化的工作方式,对全省的公益项目策划、实施也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突出,实现有效服务全省共青团工作改革发展,深入服务的工作方向,切实有效落实好会议精神。

共青团峨山县委书记施晓燕 :

对基层共青团为何难以团结、凝聚青年的体会是:一是多元思想对主流意识的挑战。二是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冲击。三是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总之,任用青年喜欢的干部、通过青年喜欢的方式、做青年需要的事情,青年才会需要、相信、拥护我们,团组织也才能吸引、团结和凝聚青年。钟勉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当前部分少数民族仍然不会讲汉话”的问题,对此我感受颇深。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富良棚乡两个乡镇的大山深处居住着一个彝族支系――山苏族,峨山县境内大概有3500人。多年来山苏群众语言与其他彝族支系不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活动区域狭隘、与外界交流较少,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不通。为此,峨山团县委在2015 年底开始了山苏群众掌握汉语的入户调研,工作采取入户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目前已完成300余户。此项工作是峨山团县委根据青年实际,主动作为、主动担责的一项活动,下一步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和具体情况,划分受调查群众的年龄结构,分别开展针对性强的汉语交流培训班。

共青团剑川县委书记赵静池:

一是有效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切实推动各级团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履行职能,杜绝出现到处有团组织,但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形,特别是基层村级团组织和“两新”组织的团组织,要想法设法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团组织真正成为青年的依靠,进一步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加强团的服务能力建设,共青团承担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方面的职责,但团的工作人员有限、资源有限、经费有限。三是希望团省委开展一些培训,特别是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也希望团省委能组织开展一些实地交流学习,如沾益县的电子商务。

共青团怒江州委书记和春梅 :

结合怒江团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思考。第一,紧扣一条主线。即紧扣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特别是怒江边境,直过民族、宗教、境外“帮扶”活动广的背景下,紧扣工作主线尤为重要。第二,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怒江各族青少年(特别是受宗教影响的较深的民族)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二是宣传、号召、引领广大怒年投身怒江脱贫攻坚大会战。第三,整合三方力量。一是积极争取党政各部门支持关心和帮助共青团。二是吸引社会公益,社会力量参与怒江共青团的困难青少年精准扶贫。三是带领怒江各级团的组织苦干实干做好各项工作。第四,实施四项行动计划。一是实施2016年《独龙江志愿服务接力计划》,创建独龙江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卫生、文明、交流、经营等素质能力提升的帮扶工作模式。二是实施《“公益怒江”困难青少年精准扶贫计划》,发挥州、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职能作用,扩大共青团公益服务困难青少年范围,开辟“线上”互联网+公益工作。三是实施《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计划》,在组织部门的领导支持下,针对党的青年干部、团干部、大学生村官、青年党员,分类别开设主题培训班,提升青年骨干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四是实施《怒江“峡谷小先锋”青少年素质拓展提升计划》。第五,突显五大作用,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突显共青团在政治建设中党的组织建设和助手作用,在经济建设中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在社会建设中服务联系青年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青榜样”传递青春正能量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志愿服务突击队的作用。

共青团镇康县委书记杨丽娟:

就基层团组织如何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我谈几点想法:一是把握青年工作政治方向,关心基层团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工作的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团员青年给予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积极开拓服务青年的资源,围绕青年重点需求,分层分类开展活动,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青年,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团结青年,吸引青年主动找团组织,让青年主动向团组织靠拢。三是加大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力度,开拓更多更广的创业平台凝聚农村青年,提高农村青年致富和发展能力,带动更多青年在农村干事创业。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4

11月21日至22日,由阿里巴巴集团和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精准扶贫――河南光山羽绒产业阿里展会”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西溪园区和滨江园区举行。这是我国服装产业第一次将T台搬进阿里总部。部级贫困县光山县的当地10家知名羽绒服装企业在阿里园区进行线下展示、线上销售,在两天共4个小时活动中,仅网络直播一项,初步统计就收获超过46万点赞,在线人数最高时近两万。

在2016年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在全国率先提出“金融扶贫”理念的兰考县又有创新:雏鹰农牧与合作方联合发起设立中证中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内首个由上市公司主导的产业扶贫基金正式落户兰考。基金将投资于贫困县、片、区,聚焦于大农业、大旅游、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这是继今年3月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兰考县政府合作实施了“脱贫路上零风险”项目,通过保险托底,让脱贫户不致因灾因病返贫举措后,该县脱贫攻坚的又一大手笔。

这些都是河南省今年精准扶贫工作的缩影,脱贫攻坚战役中,“河南方法”总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无论是兰考首创“上保险”的金融扶贫,还是在嵩县率先打响旅游扶贫,不断创新而且细化的扶贫方法,让河南精准扶贫“滴灌”得更加有效。

政策护航 合力攻坚

“十三五”时期,是扶贫开发工作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时期,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确的举措抓工作。河南省决策者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作为全省三大攻坚战之首,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聚焦精准扶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河南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省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先后召开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工作动员会议、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等高规格会议,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从省直机关选派53名优秀正处级干部,到53个贫困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主抓脱贫攻坚工作。举办全省扶贫开发与精准脱贫专题研讨班,宣讲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并由14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授课,对53个贫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培训。市县两级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充实强化了扶贫机构队伍。结合党委换届,乡镇配备一名专抓扶贫工作的副书记,明确了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基层一线扶贫力量得到加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于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河南打出脱贫攻坚的“组合拳”,探索脱贫攻坚河南路径的“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在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贯彻实施〈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的基础上,围绕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制定了“三个五”精准扶贫政策性文件,形成了 “1+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着眼于扶贫工作精准管理,制定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扶贫资金管理、脱贫成效考核、贫困退出“五个办法”。着眼于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制定了转移就业脱贫、产业扶持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社会保障脱贫、特殊救助脱贫“五个方案”。着眼于脱贫攻坚基础保障,制定了教育脱贫、交通脱贫、医疗脱贫、水利脱贫、电力脱贫“五个专项方案”。“三个五”精准扶贫政策经过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筹划、参与、推动及省直有关部门的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反复完善,部群众称为具有河南特色的脱贫政策大全、解答基层实践困惑的脱贫工作指南、含金量很高的脱贫红包大单,可谓“全方位覆盖”。各市县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化“三个五”精准扶贫政策,制定实施了一揽子接地气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精准扶贫深入推进。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成于实。河南省建立健全三大推进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联系帮扶机制方面,省委、省政府制定《省级领导干部和部分省直单位联系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37名省级领导干部联系38个国定贫困县、15个省直主要部门联系15个省定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不脱贫不脱钩。省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深入到“三山一滩”地区及所联系县调研指导,并召开分片座谈会研究部署。其他省级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也纷纷到所联系县深入调研摸实情、出谋划策引路子、想方设法解难题。各市县也分别建立了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帮扶贫困乡、村、户制度,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组织向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派驻1.2万名第一书记,对每个贫困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

河南省的常态督导机制可谓组织严密,明确10名厅级干部任组长,组成10个督导组,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为期5年的常态化督导,今年已进行5轮。省级督导以暗访为主,采取“4个100、1个50”抽查法,即每个督导组一年内必须抽查100个贫困户、100个低保户、100个驻村第一书记、100个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和50个扶贫项目,确保摸到实情、找准问题;每次督导后,向各地党委、政府原汁原味反馈意见、原汁原味通报点评,建立整改台账,跟踪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实效。各市县也都建立了督导、督查机制,全省共派出近700个督导组进行拉网式、不间断的督导检查。

革命老区新县群众有外出“打洋工”的基础,县里出台《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因势利导,通过技术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对接服务,依托当地、国内、国际三个市场,促进贫困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县36万人中,持有护照的就有6万多人。“转移就业”,为新县脱贫摘帽打开了一方新天地。

河南组织各地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状况,采取不同的就业脱贫方式,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一批,产业发展就地吸纳一批,鼓励居家灵活就业一批,扶持自主创业带动一批,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一批,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台前县实施“百企万户”扶贫工程,今年在贫困村村头建设“精准扶贫就业点”113个,吸纳贫困户30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送企业到村、送项目到户、送岗位到人。平舆县综合采取巧媳妇工程安置、电子商务安置、户外藤编安置、防水防潮安置等形式,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郸城县今年引回18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其中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文一返乡后,创建了以种植美国大樱桃为主的种植合作社,带动800多人脱贫。鹿邑县为贫困人口提供了1600个保洁岗位。截至9月底,今年河南省已对42.3万贫困人口实施了转移就业扶贫。

“认识你自己”,这是贯穿古今的哲学命题。当贫困地区选择脱贫产业时,这一问题依旧首当其冲。

扶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找准“好路子”,汇聚“金点子”,摘掉“穷帽子”,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

在脱贫攻坚的宏大战役中,河南省全力推进产业扶持脱贫,通过“造血工程”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村正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跃进。

河南省委、省政府结合河南实际,按照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强、发展快的原则,确定了特色林果业、畜牧养殖业、乡村旅游业、轻纺制造业、农产加工业、电商流通业等8个重点脱贫产业,组织各地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按照特色发展、规模经营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产业扶持模式,灵活采取直接帮扶、托管帮扶、合作帮扶、社会帮扶、股份帮扶、资产收益帮扶、代种代养帮扶等多种模式来帮助贫困户。兰考县组织各乡镇围绕“一乡一业”和“多乡镇连片一业”,大力发展木制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关联产业,建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园和特色农业基地;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金融支持、企业发展、风险保障的“四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今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亿元。滑县打造产业扶贫就业基地306个,扶持5900多个贫困户;建设光伏电站点141个,覆盖9891个贫困户;建设服装、家纺等加工点41个;整乡连片发展温室、拱棚瓜菜和果蔬种植5万余亩,直接带动3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泌阳县在发展夏南牛养殖主导产业上,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扶贫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发放牛犊、统一进行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实施防疫、统一回收成牛”的扶贫带动方法,辐射带动4100多个贫困户。固始县明确产业集聚区65家企业对全县113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截至9月底,全省已有60.6万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的带动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按照全省的规划,到2020年将通过产业发展带动200万贫困人口脱贫。这条稳固长效的产业扶持脱贫之路,正在中原大地拓展延伸。

“出门就翻山,一趟走半天。出行两条腿,种地靠老天。”“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姑娘往外跑,有哥没有嫂。”这些都是河南“三山一滩”地区贫困群众生活的生动写照。“山高谷深一线天,吃水用电行路难,危重病人干瞪眼,蹲山守穷一年年。”这曾是地处伏牛山山区部分农户的生活实景。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尤其是打赢“三山一滩”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难以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河南省坚持“政策鼓励、农民自愿、资金补贴、县市包干”的原则,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在搬迁安置上,要求各地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确定安置点,尽量把分散的单家独户向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内集中安置,把需整村外迁的向乡镇或者有产业基础的园区、县城附近安置。在搬迁标准上,要求各地量力而行,防止建筑面积过大、建设标准过高、资金投入过多。在后续扶持上,要求各级各部门想方设法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今年全省计划投资39.85亿元,建设搬迁安置点349个,搬迁9.74万人。卢氏县在搬迁工作中,实行分类搬迁、梯度安置、差异化奖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进县城、进园区、进集镇安置,对劳动力弱的贫困户引导其进中心村或就近安置;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将安置点建设用地由集体划拨土地变更为国有挂牌出让供地模式,破解农村建房无法办理房产证等难题;创新安置点社会管理模式,对搬迁人口大于500人的安置点,实行社区化管理,统筹解决搬迁人口的户籍管理、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社会化管理难题。淅川县坚持“四个结合”,将扶贫搬迁与去库存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与发展生态产业相结合,制定实施搬迁人口、集中安置点、产业发展“三个规划”,在搬迁工作中广泛发动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10月中旬,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扶贫现场会,交流经验,加压推动。10月16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搬迁补助方式,原先由搬迁农户自筹的人均3000元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各分担1000元,搬迁农户不再自筹资金。

在通过生态补偿脱贫方面,河南省今年已下达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生态护林员支持脱贫;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扶贫,使贫困人口参与重点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收入,并为贫困地区营造“绿色银行”,为长期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扶贫,扩大森林保险规模和险种,减轻林农损失,间接增加林农收入。将8项中央财政林业资金、4项省级财政林业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将财政林业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支持贫困县精准扶贫。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教育扶贫方面,河南省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基础上,按照年生均小学生1000元、初中生1250元标准对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对在本省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6000元、1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另外,该省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计划“十三五”期间投入资金245.56亿元,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积极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河南省通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住房保障、保险救助等扶贫措施,对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兜底保障。截至9月底,全省已对35.6万贫困人口实施了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扶危济困,重在立行。对那些因病、因学、因灾、因残等致贫或返贫的群众来说,特殊救助就是“及时雨”和“雪中炭”。河南省通过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特殊救助、慈善救助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保障其基本生活。截至9月底,全省已对4.8万因突发灾祸致贫返贫人口实施了特殊救助。

社会力量是脱贫攻坚的有效补充,在中原大地,扶危济困、扶弱助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近日,河南省扶贫基金会成立。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侯建芳、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等单位和个人共出资2300万元,作为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新县以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冠名的各类基金就有17项,总金额超过2000万元;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不到2年向省慈善总会定向捐赠1400多万元;河南省开展的“扶贫日”“金秋助学”“爱心包裹”“同心康福”等扶贫活动,得到广大企业和群众的热情响应……

把握标准 精准退出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精准退出是扶贫攻坚最后的关键环节,也是避免“数字脱贫”、确保稳定脱贫的关键环节。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河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县摘帽滚动计划》,设定时间表绘制了脱贫路线图。2016年,计划兰考县和滑县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7―2019年,计划分别有10个、28个、1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6―2020年,计划分别有110万、100万、90万、70万、6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各市县分别制定脱贫滚动计划,将脱贫时间精准到村到人。为把好标准关,省委、省政府制定《河南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精细化确定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标准,要求各地严格按照“统计摸底、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告公示、脱贫销号”的程序规范操作,严格实施脱贫验收,确保结果让群众认账、成效让群众买账。为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确保稳定脱贫,河南省留出缓冲期,明确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攻坚期内国家和省里现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工作队伍不撤。同时,对率先摘帽的贫困县仍给予一定奖励,以形成正向激励。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5

这次全县帮扶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市帮扶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20*年帮扶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明确今年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县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帮扶工作,加快推进欠发达乡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刚才,坪山工业园区、淳安长运公司和汾口镇3个单位在大会上作了很好的发言,也介绍了他们去年的帮扶工作,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全县的帮扶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20*年帮扶工作成效

20*年,我县的帮扶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帮扶单位的真帮实扶和欠发达乡镇村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年初,市委、市政府对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作了调整和补充,联系我县的帮扶单位比上年又增加5家,达到140家。县委、县政府在参照市里的帮扶形式,作出了集团式帮扶的决策,组建了由30位县领导、110家县级机关部门企业组成的30个帮扶集团,使帮扶工作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据统计,20*年,全县共实施帮扶项目420个,总投资额达1.45亿元,比上年增长65.4%。其中帮扶资金达3183.6万元,比上年增加887.3万元,增长38.7%,帮扶力度为历年之最,为欠发达乡镇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观20*年的帮扶工作,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通过大力开展产业帮扶,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就地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一年来,全县通过帮扶共新增经济林2.98万亩,其中早生良种茶6千余亩、桑园7100余亩、干水果9300余亩、中药材2700余亩、毛竹4400余亩;建设蚕桑、茶叶示范园区4个,即1.22万亩,新增高山蔬菜3500余亩,培管改造各类经济林7300余亩,新建制茶厂6家,推广名茶机91台,新建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农产品品牌3个。通过帮扶,大大减少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数量,据统计,全县共减少年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1274人,减少年纯收入在1000至1500元的农村低收入人口2767人。20*年,全县154个被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80元,比上年增加395元,增长11%,顺利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二是通过大力开展素质帮扶,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就业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据统计,全县共帮扶建校18所3.35万平方米,新建科教培训中心3个,捐赠电脑54台、图书1.9万册,结对助学56个,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来料加工、劳动技能等农民素质培训班173期,共1.8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653人。通过帮扶,不仅提高了欠发达乡镇村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而且还通过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激发了群众的创业斗志,产生了良好的“扶志效应”。

三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欠发达乡镇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年来,全县欠发达村共实施康庄工程46处333.9公里,新改建生产用简易公路28.9公里,硬化村道51.9公里,修建防洪堤8.6公里、水渠12.9公里,改田208.5亩;修扩建敬老院2处,建垃圾房28个,配备体育健身器材11个村,实施污水处理工程2处,安装路灯2个村,建排水排污渠道10.8公里;安装自来水29处,解决饮水困难6.2万人;有线电视联网23个村,电网改造3个村,受益农民达到9000余人。同时,积极实施下山移民工程,全县共有72户251人下山建房居住,有效地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是通过大力开展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使帮扶工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去年,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县委决定对全县192个村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进行全面的修建。市县各帮扶集团主动支持,共筹集资金233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同时,省市县下派的145个农村指导员和30个科技特派员在帮扶工作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们想方设法为所驻乡镇村联系项目,争取资金,积极稳妥地调处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干群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一年的帮扶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样良好的成效,主要归结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性的帮扶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任务。与我县联系的24位市帮扶集团牵头领导,也都把帮扶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省委“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具体行动,亲临联系乡镇实地考察,指导帮扶工作。市委王国平书记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亲临威坪镇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并落实项目资金,达到217万元。分管帮扶工作的于辉达副书记四次来我县指导,落实帮扶资金180.2万元。县委、县政府更把帮扶工作作为当好“三个示范”的具体行动,作为先进性教育重点整改的内容之一,加大了帮扶工作力度,加大了财政的投入。一年来,县级帮扶集团的30位牵头领导赴联系乡镇村指导工作共167次,人均达5.6次。同时,在整体经济实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县财政投入专项的扶贫资金达150万元,是上年的3倍。

二是创新方式,注重实效。一年来,县级帮扶集团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以“百名局长蹲点周”、“千名党员下基层、听真言、送服务”、“万人评党风”活动为载体,深入结对帮扶的乡镇村蹲点调研,帮助乡镇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帮扶措施。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四办”、农办、科技局、旅游局、外经贸局、坪山园区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等牵头单位经常深系乡镇调查研究,并组织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到联系乡镇村开展帮扶工作。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力帮助结对乡镇村解决实际困难。如枫树岭电厂资助枫树岭镇康庄工程等项目建设用水泥,折合资金47万元;县交通局资助中洲镇项目资金24万元;县移民局、供电局支助刘家村白坪自然村物资及资金27万元;县国土资源局支助汾口镇项目资金18万元;县工贸资产经营公司为富文乡中心小学送去了价值13万元的教学物资;县财务公司支助项目资金12.6万元;县统计局支助中洲镇项目资金10.6万元;县建设局支助中洲镇项目资金10.2万元;县长运公司支助瑶山乡项目资金达10万元;县烟草局也支助项目资金10万元;等等。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表扬了。总之,通过创新方式,采取集团式帮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使一大批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据统计,一年来,县级各帮扶单位共深入结对乡镇村开展帮扶工作共436批1328人次,均比2004年翻了一番多;各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537.5万元,比前两年的总和还多160.1万元。实践证明,实行集团式帮扶,不仅有效帮助欠发达乡镇村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的建设。

三是珍惜机遇,狠抓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十分珍惜难得的帮扶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财政局、监察局等单位先后建立并推行了帮扶资金管理制度、帮扶资金使用报帐制、帮扶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等规范性管理制度,保证了帮扶资金使用的安全和帮扶工程的实际效果。各乡镇党委、政府也都十分珍惜帮扶机遇,把帮扶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认真帮助欠发达村理思路、定项目、抓落实。在实施“49100”帮扶工程的过程中,广大欠发达乡镇村干部继续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珍惜机遇,开拓奋进,为帮扶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付出了辛勤汗水,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好的典型。如宋村乡窄坑村现年68岁的老支部书记何志根,在康庄工程建设中,他起早摸黑,不顾年老体弱和民工奋战在一起,做的是民工活,得到的是比民工低得多的误工报酬。按他的话说:“上面拿钱扶贫,我们再不出力做事,那就对不起子孙后代。”又如白马乡柴家坪村支部书记陈北京,为了开通村公路,自己花钱买来水准仪,白天带领村民测量,晚上自己计算、设计绘图。工程开工后,他既当设计员、又当施工员,每天早出晚归,天天奋战在工地上。去年春茶期间,一般人家都有几千元的收入,他一斤茶没采;毛竹本来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他也没时间去砍。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批对事业执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热心为集体谋利益的“领头雁”,我县的“49100”帮扶工程才得以顺利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年来,我县帮扶工作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是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加大扶持的结果;是结对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倾力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也是欠发达乡镇村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振奋精神、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一年来为帮扶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帮扶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农村欠发达的状况仍比较突出,帮扶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十分突出。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660元,比上年增长6.4%,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358元,增幅为11.2%,虽然平均增幅比全省高4.8个百分点,但绝对数的差距比2004年又增加126元。如果与萧山、余杭、富阳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而且,通过帮扶154个欠发达村虽然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980元,比2004年增长11%,但是增幅比全县还低0.2个百分点,与全县绝对数相比差距又增加了43元。二是少数单位的帮扶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帮扶单位领导对帮扶工作还不够重视,帮扶工作力度不够。据统计,去年还有15家帮扶单位到位资金没有达到全县帮扶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万元要求,个别单位甚至没有参与帮扶工作。三是少数乡镇村仍然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有的乡镇村只盼着市县帮扶单位出钱出力,但对自己如何抓住帮扶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却很少动脑筋,想办法。个别乡镇不主动与市县级帮扶单位联系沟通,以致帮扶单位失去了对帮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个别甚至提出要更换结对乡镇村的建议。部分经济欠发达村存在着无钱不办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想法,项目申报时规模很大,动辄几十万、上百万,项目实施时又强调各种理由,缩小规模,甚至随意调整项目。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深入实施“49100”帮扶工程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这一轮“49100”帮扶工程的最后一年。根据国务院及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我县帮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统筹发展为主线,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要求,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下山移民、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发展环境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市场的配置力、企业的推动力和群众的创造力,坚持开发性帮扶和保障性帮扶相结合,确保帮扶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今年帮扶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欠发达乡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帮扶乡镇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超过300元,村级集体经济要有新的增长,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化帮扶,壮大特色产业,振兴绿色经济。要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资源和生态优势,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休闲旅游业,努力把欠发达乡镇村建设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观光休闲胜地。首先要坚定不移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重点支持农民发展茶叶、蚕桑、竹子、干水果等优势产业,努力形成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格局。第二要加快发展来料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发挥我县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通过区域合作、结对帮扶等途径,吸引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把符合生态环保条件的加工业务拓展到欠发达乡镇村,通过兴办分厂、加工车间和分散加工等多种形式,发展来料加工业,让广大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工商企业到欠发达乡镇村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做深做透农产品加工增值文章。第三,要大力发展“农家乐”等第三产业。要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推进“旅游西进”的战略机遇,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充分利用欠发达乡镇村独特的生态、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和农民群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山水旅游业等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爬青山、趟绿水、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特色的“农家乐”项目,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大力推进素质帮扶,深入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增强转移就业能力。解决欠发达乡镇村“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他们创业就业能力。因此,帮扶工作要着眼长远,抓住根本,抓好当前,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帮扶,积极推进教育创强,大力发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使欠发达乡镇村的青年农民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欠发达乡镇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充分利用好农村劳动力调查成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积极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委托培训”,以需定训,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增加培训转移率,促进更多的山区剩余劳动力从一产有序地转移到二产、三产,走出家门,走出大山。

三是大力推进下山移民,促进转业转产,加速异地致富。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县农村还有1.3万余户、4万多人居住在高山深山,生存发展条件较差,就地脱贫致富奔小康难度很大。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落后面貌,真正解决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通讯难、娶亲难、致富难等“难”问题,根本的办法是引导他们走下山来、出山发展。对下山移民工作,要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搬迁、灵活安置”的原则,以贫困面比较集中的高山远山地区、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为重点,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整村搬迁步伐。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布局。要制订完善具体政策,加大扶持,优化服务,帮助山区群众解决在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搬迁所需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搭建好山区群众自觉下山迁移的台阶。要加强对下山移民对象的审核把关,确保扶持政策真正落到符合条件的下迁农户身上。把下山移民与康庄工程、“十百”工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把下山移民小区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块状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成本,促进就业,使他们能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

四是大力推进欠发达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欠发达乡镇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中心村建设,统一规划,结合康庄工程、“十百”工程、生态县建设以及各行业帮扶的开展,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度和综合效应,尽快解决欠发达乡镇村公用设施建设薄弱问题。要适应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强农田水利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配套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要加强对欠发达乡镇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抓好以沼气、太阳能为主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加快退耕还林步伐,为欠发达乡镇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切实实施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认真抓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资金管理,提高帮扶资金使用绩效。做好帮扶工作,提高帮扶效益,关键要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努力做好合理规划、选准项目和用好资金三方面工作。项目实施前,一定要加强规划和论证;项目实施中,一定要加强监督和检查;项目实施后,一是要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对帮扶项目的选择,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谋划,既要考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又要考虑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积极探索“一户一策”的帮扶方法,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对帮扶项目的实施,要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使帮扶工程取得实效。要强化帮扶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帮扶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和报帐制度,努力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这里要强调的是,县级各帮扶单位在汇帮扶资金时,一定要汇入各乡镇扶贫资金专户,以便县扶贫办等职能部门开展扶贫绩效统计和扶贫资金监管。县扶贫办、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等职能部门要继续抓好帮扶资金年度审计,并督促有关乡镇村把审计出的问题逐项整改好。县审计局要对全县近年来帮扶资金的受益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49100”帮扶工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帮扶工程是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德政工程。切实抓好这一轮的“49100”帮扶工程,事关欠发达乡镇村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来确保这一轮“49100”帮扶工程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是要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各欠发达乡镇村要把深入实施“49100”帮扶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分级负责和“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把帮扶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计划,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帮扶工作的责任在乡镇村,我们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安排计划、亲自部署协调、亲自抓好落实,确保每个帮扶项目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要加强与市县帮扶单位及县扶贫办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帮扶单位的支持。要严格监管、合理使用好每一笔帮扶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要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引导等多种途径,调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

二是要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县帮扶集团牵头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牵头职责,认真做好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定期召集结对帮扶单位交流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帮扶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要及时向牵头的县领导报告帮扶工作,积极争取县领导的支持。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要自觉地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确定分管领导,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项目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在这方面,我们的部门要做到这样几点:第一,所有党政机关正职至少去联系点一次;第二,安排帮扶资金二万元以上;第三,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到联系点三次以上,做到年初有规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验收。同时,各帮扶企业要把帮扶工作作为尽社会责任、献真情爱心的一个重要载体,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回报社会。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我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经受锻炼,促进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做出贡献。

二、工作内容

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组织、部门负责、培训上岗、对口安排的原则,从*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招募100名高校毕业生,安排到11个市县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服务期2年。

三、组织招募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分工

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劳动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编办、团省委联合组成*省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人事劳动保障厅。以下简称省“三支一扶”办。调整后的领导小组及“三支一扶”办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有关市县也要相应组成领导小组和“三支一扶”办。

省“三支一扶”办负责制定全省“三支一扶”招募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并具体落实招募相关工作;市县“三支一扶”办负责本市县“三支一扶”岗位需求信息的征集并上报,指导、监督和检查服务单位对“三支一扶”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其年度考核及服务期满的考核。

人事部门重点负责招募计划的编制、工作方案的制定和相关组织工作;教育部门重点负责组织高校的宣传、动员和组织招募工作;财政部门重点负责经费的落实;教育、??镇团委副书记人选相关工作;各高校负责动员组织本校毕业生报名和招募工作;各服务单位负责“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安排、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日常管理和考核。

(二)招募对象和条件

招募对象主要为省内普通高校与生源为本省的外省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及上届毕业生。其中应招支教岗位者须是师范类或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应招支医岗位者须是医疗卫生类毕业生。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⒈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农村基层工作,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⒉学习成绩良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⒊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⒋身心健康。

(三)招募原则和程序

招募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并应有一定比例的名额招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按以下程序进行:

⒈岗位征集。11个市县“三支一扶”办收集、汇总乡镇一级岗位需求信息,上报省“三支一扶”办。时间在每年3月底前。

⒉制定招募计划。省“三支一扶”办收集、整理市县岗位需求信息,确定年度招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时间在每年4月底前。

⒊报名和资格审查。由省“三支一扶”办牵头,省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具体负责组织报名,并对报名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毕业生进行资格初审。初审符合条件的由省“三支一扶”办复审。时间在每年5月底前。

⒋考试考核。经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人员,由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组织相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考试考核。时间在每年6月底前。

⒌体检。经考试、考核后,由省“三支一扶”办按照规定的体检标准,统一组织入选的毕业生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时间在每年7月15日前。

⒍确定人选。由省“三支一扶”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签署《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并将名单汇总报全国“三支一扶”办备案。时间在每年7月底前。

⒎培训。由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组织岗前培训,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有关基层工作、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扶贫方面的方针政策、本省农村基层的现状、拟服务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及工作要求等。时间在每年8月15日前。

⒏派遣。“三支一扶”毕业生由省“三支一扶”办派遣到市县“三支一扶”办,市县“三支一扶”办派遣到服务单位报到。时间在每年8月底前。

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考试、体检、培训全部免费。

四、服务期间的管理

(一)户档管理

免费为“三支一扶”毕业生做好人事及相关服务。毕业生在基层服??据本人意愿转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事档案统一转到服??团组织关系转至用人单位。服务期间积极??

(二)日常管理

服务单位承担毕业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市县人事劳动保障局会同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扶贫部门对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团县委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接收毕业生的乡镇择优选拔1—2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并负责协调落实相关任职程序。

“三支一扶”毕业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经省“三支一扶”办审核,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就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依据。由于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须经省“三支一扶”办批准,并履行有关手续。

五、经费保障

(一)根据《*省鼓励人才到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工作的若干规定》(琼府[*]43号),“三支一扶”毕业生在基层服务期间,生活、交通补贴标准为1000元/月,其中,省财政支付800元/月,市县财政支付200元/月。每年由省“三支一扶”办统一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标准为每项每人100元,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承担。

(二)毕业生体检和岗前培训的费用,分别按200元/人·年和80元/人·天的标准由省财政拨付省“三支一扶”办。

(三)承担“三支一扶”工作任务的省直有关部门,在编制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时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予以保障。市县也应给部门安排相关经费。

六、政策支持

“三支一扶”毕业生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后,按规定享受国家和本省的相关政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本人愿意留在原服务单位继续工作的,原单位在有空编的情况下应优先予以安排;如果没有编制也可单独向省编制部门申报增编。被安排的毕业生一般应在服务单位相对稳定5年后方能流动。

七、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