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例6篇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文1

读后感网权威《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更多《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相关信息请访问读后感网。 【导语】《呼兰河传》描写的是旧时代的呼兰河城。呼兰河城是作者萧红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萧红写的非常生动,我仿佛看到了呼兰河城一片热闹的景象。

《呼兰河传》描写的是旧时代的呼兰河城。呼兰河城是作者萧红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萧红写的非常生动,我仿佛看到了呼兰河城一片热闹的景象。那里车水马龙,花草茂盛,那里有小河慢慢的流淌。但是,在一条小路的旁边却有一个好大的泥坑,那里每年都会淹死牲畜和小孩,人们却想不出办法,有人说要种树,有人说要拆墙,虽然把坑填平很简单,却没有一个人想起,我感觉那里的人很愚笨。

书里的语言非常的奇怪,好像很不通顺,上句不搭下句,但是又非常的好懂。书里的故事非常好玩,有跳大神、扭秧歌、看河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这里的民俗很丰盛,让我见识了很多。这里的人们生活很贫苦、艰难,没有一点儿绚丽的色彩。他们还很封建迷信,活着就是活着,死了也就死了,他们感觉死了到了阴间要比活着还要好。那里的人都非常的奇怪,人死了后他们也要观看一番,就好像是没见过死人似的,哪怕每年都有人被吓死。

《呼兰河传》让我了解了旧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极其平淡无味,封建无知,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不做那些愚昧无知的人。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文2

在《呼兰河传》中,我了解了作者萧红的童年: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语相向,祖母针刺手指的痛……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冲淡她童年的快乐!在灰暗的呼兰河城中,让作者感到最快乐的,是祖父的后院。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1《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脱离愚昧。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却不愿接受新思想,那他们与呼兰河人民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愚昧的,只是一个是没有接触新思想,一个是拒绝接受新思想罢了。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接受在新思想,对比思想愚昧保守的呼兰河人民,我们是多么幸运和幸福!我们应从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珍惜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2一片土地,一栋土楼,一阵吆喝,一个十字口,一座四合院,一阵欢笑,几句家常,勾勒出一幅乡村农家画。你是否还记得青砖红瓦的平房?那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那又臭又脏的猪圈?还有那纯真嘹亮的民歌……

《呼兰河传》是一代才女萧红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充满温情、童趣、娓娓道来式的“回忆性”小说。本书讲述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发生的一些生活锁事,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情趣事。作者用她孩时的语气,为我们展现乡村的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还有一个名叫“李永春”的药店、野台子戏,为我们描绘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怪不得作者在书中说,没有什么显眼耀日的装饰,没有人工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的,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

在作者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破砖坏瓦的平房前,几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在用轻盈的步伐,跳着皮筋,还有几个野孩子在一起扔泥巴,滚铁环。现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大都市里,每天面对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世界,露出自己不自然的微笑,面对领导,面对同事,面对朋友,面对同学。在这乏味的生活下,有谁会知道,近在咫尺的农家小院里,正传来一阵阵欢笑,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收入,很好的条件,没有豪车,没有别墅,但是,他们拥有着坦然的心,无忧无虑的笑容。

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呼兰城的自由,像鸟儿一样快乐,不必拘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同时也看到了当时人的无知、愚昧、迷信,残忍的一面,如童养媳小团圆媳妇,从小体质虚弱,大家都认为小团圆媳妇是妖女,就把她扔进大缸里用热水烧身,跳大神驱鬼,买福帖和吃各种各样的药,用遍了土办法都没能治好小团圆媳妇的病,小团圆媳妇还被折腾的要死要活的。在此我要对大家说,我们要相信科学,不断学习进步,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因为旧时的回忆终将成为过去,未来才在我们的手中。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3最近,我读了一本萧红创作的名叫《呼兰河传》的书。

作者带着我们走进来旧时代的呼兰河,看到了旧社会时那里发生的事情,知道了旧时代的不足,领略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美满和幸福。

在萧红的笔下,她从小就没有母亲和父亲的疼爱,祖母对她更是不好。只有在花园里和祖父相处时,才能让她感到快乐,在她眼里,祖父是最爱她的。

相对来说,团圆媳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团圆媳妇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被卖到呼兰河的名气较好的胡家去当童养媳了。她在十二岁的时候来到胡家,可胡家没有一个人把她当人看,把她当成下人,天天让她拉车,干各种各样的重活。看到这儿,我不禁心头一颤:团圆媳妇才十二岁,她怎么禁得起干这样的重活呢?她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呀?不但这样,只要团圆媳妇有一丁点做的不好,胡家人就用尽办法去折磨她。最后,让正是花好年华的团圆媳妇就这样香消玉殒了。看到这,我的心真的好痛:胡家人怎么忍心这样做呢,人家也是父母养大的,为什么胡家人的心那么歹毒呢?

是啊,萧红虽然有祖父的疼爱,但是她缺少了两个最亲最亲的人的关心和爱护,她怎么能有真正的幸福呢。团圆媳妇的年龄,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应该上学读书,可是她因为种种原因被卖到了老胡家,受尽了折磨,过上了家畜都不如的日子,导致小小年纪就香消玉殒了。和她们比起来,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现在不幸福呢。

在生活中,像萧红和团圆媳妇这样有着悲惨命运的人也有不少。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五岁的女孩,父母离异了,父亲带着她,又找了一个继母,可是继母对女孩一点也不好。有一次,父亲去上班了,只有继母和女孩在家。过了一会儿,继母让女孩去帮自己倒一杯水,女孩就去倒了一杯来。女孩拿过来给继母喝,继母喝了一口,觉得烫,就把一壶刚刚烧开的水浇到了女孩的手上,并找来了扫把和晾衣架,往小女孩身上狠狠地抽着。继母一点也不手软,一刻也不停地抽着。小女孩被抽着当场休克了。等父亲回来,把女孩送到医院,经过手术,医生说全身都伤痕累累,有七处骨头被打断了。

从古到今,像她们那样的人也有许多。和她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快乐的,我们的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把我们当成手心里的宝贝,深深地给我们传递着爱。小时候,还动不动就和家里人“翻脸”,现在想想,真是不知好歹。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4童年,是充满欢乐的,是充满幸福的,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所以人们常说,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我想,萧红在提笔写下《呼兰河传》的时候,应该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吧。

作者描写了自己和祖父的快乐生活。作者小时候,要面对严厉的母亲和冷淡的父亲,只能从祖父那里得到关爱。作者和祖父一起多了作者和祖父在后院里度过了欢乐的时光,作者在祖父那里得到了自由、温暖与满足。祖父对作者十分宽容,和作者一起玩耍,教作者学诗,表现了祖父对作者极大的爱护。在祖父那里,作者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

但当我读到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去世时,我和萧红一样同情她。她才12岁啊!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早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她本来可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念书,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但是呢,她却要为老胡家做苦力,天天拉车,晚上还要受到婆婆的打骂。一个好好的姑娘,最后被他们活活折腾死了,又导致原本人丁兴旺的老胡家惨遭灭门,你说,这是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顿时领悟:萧红和小团圆媳妇的童年是如此悲惨,她们有自我放弃吗?不,没有!她们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后还不是挺过来了!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要幸福得多,我们有父亲疼,有母亲爱,有老师教导,有同学帮助,有朋友陪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快乐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美好的童年生活呢?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请你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巨大的财富——美好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脱离愚昧。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却不愿接受新思想,那他们与呼兰河人民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愚昧的,只是一个是没有接触新思想,一个是拒绝接受新思想罢了。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文3

摘 要:《呼兰河传》中儿童叙事视角和成人叙事视角交替作用。儿童视角的运用带来的欢快、温暖的审美感觉与角的运用带来的悲哀、讽刺的审美感觉交织,悲剧与喜剧交融,并统一于成人叙述者历经沧桑、彻悟人生后平静淡泊的心态,从而营造出文章整体上的中和之美。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既是中国儒家诗教的原则,又是中国古代悲剧的总体要求。《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赞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该诗表现了自然的与礼仪的钟鼓相和谐的场面,发乎情而止乎礼。从儒家观点来说,悲哀过度,怨恨过头,这都不利于人的七情的调节、社会的安定和天地的秩序。这样,中庸哲学就和文学创作、美学批评结合起来,并规定了中国古代悲剧的基本美学要求:中和之美。

曾经以《生死场》高扬抗战宏音、性格倔强的萧红在历经沧桑的人生起伏之后,在生命的后期,终于回归呼兰河,创作出她最杰出的《呼兰河传》。深入阅读《呼兰河传》,越来越发现这块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瑰宝竟然沟通了中国古代悲剧诗学,具备了中和之美的特质。本文将从叙述视角出发,论述《呼兰河传》的中和之美。因为“视点问题具有头等重要性确是事实。在文学方面,我们所要研究的从来不是原始的事实或事件,而是以某种方式被描写出来的事实或事件。从两个不同的视点观察同一个事实就会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①。叙述视角指叙述者观察的位置和角度,它不仅涉及叙述人对事物的感知,而且涉及叙述人对事物的特定看法和情感态度。《呼兰河传》中角和儿童视角交替作用。角是成人叙述者“我”追忆往昔的视角,儿童视角是被追忆的儿童“我”正在经历事实的视角。儿童简单纯净的声音与成人复杂评析的声音在文本中同时并存、轮换,共同影响、制约着文章的审美风格。

一、角统摄着文章的审美基调

在叙述学理论中,一般来说,作者和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本中的叙述者是故事事件的直接观察者,文本外的作者只能间接地通过叙述者起作用”②。例如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叙述者是酒店的小伙计“我”,这个叙述者显然和作者是分离的。而《呼兰河传》是萧红对故乡呼兰河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具有自传的性质,正如《呼兰河传》尾声中所写:“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这样一来,《呼兰河传》中的成人叙述者实际上就是作者型叙述者,是作者萧红的代言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人称成人叙述者(或者说作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童年往事,那么其所见所闻所感必然远远不同于童年的“我”,这样,原本是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几乎变成了全知叙事,成人叙述者就可以相当自由地出入童年往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发出自己的理性评判。

萧红平静淡泊的创作心态,决定了作者型叙述者在文中的叙述声音,从而节制着文章中的悲与喜,哀与怨,既不大悲,也不大喜,既不大哀,也不大怨。

萧红一生多灾多难。恋爱、婚姻的几度失败,四处流浪的经历,哈尔滨城、商市街上饥寒交迫的生活,两次怀孕生育的妊娠反应和分娩之痛,加上失眠、头痛、营养不良、肺结核病,不幸长期折磨着萧红。然而萧红生性倔强,执著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逃离父亲安排的包办婚姻,她断然与萧军分手,她将自己的创作思想由宣传左翼意识形态转向关注人类的愚昧,这些行为何其勇敢!可惜,厄运总是伴随着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她抱多病之身客居香港,从小娇生惯养、在优裕家庭中长大的端木蕻良又不能很好地照顾她,处于生命后期的萧红终于获得了对生命的彻悟以及随之而来的平静和坦然。“我算什么呢?屈辱算什么呢?灾难算什么呢?甚至死算什么呢?”③往日的恩恩怨怨都得到了压缩、积淀和升华,是的,对萧红而言,最重要的是以一颗平静淡泊的心来写作,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而自叙式的怀旧色彩,进一步形成了萧红审美静观的态度。与现实太接近,常常不容易把握生活的内涵,而只有随着时间的更移形成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后,才能看清它的全部价值。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也为萧红提供了自身情感与题材相熟悉的时间。1938年4月29号下午,《七月》杂志社召开了《现实文艺活动与〈七月〉》的座谈会,萧红认为:“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思恋的情绪。但这多少是需要时间才能够把握的。”这里所说的情感,不再是简单的原始情绪,而是较高层次的审美情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心理距离的拉开,她能够以一种审美静观的态度去忆旧。这样,原始情绪就升华为审美情感,并且在《呼兰河传》中通过作者型叙述者的声音传递出来,统摄着文章的总体基调。

且看《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③,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昏黄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在这段文字中,萧红以简单的句式,舒缓的节奏,对后花园,后花园的老、小主人,有二伯,东邻西舍的当下结局作出猜测与判断。几十年的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就这样悄然而来,悄然而去,这其中蕴含的正是萧红彻悟人生后的平静与淡泊。有了这段尾声,就造成了欣赏的距离,此前文中小团圆媳妇被骂、被打、被烙铁烙、被放到热水锅里去烫去煮,直到被折磨而死的悲剧;长工有二伯孤独、贫穷、饱受屈辱的悲剧;甚至“我”与老祖父、后花园之间充满温暖与爱的人间喜剧都被净化、升华与超越,达到了类似宗教般的悲悯情怀:人活着就是这样无奈,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谁也不能逃脱。

二、儿童视角的运用所形成的童心世界,一方面形成了充满欢快、温暖与爱的喜剧氛围,一方面由于角的干预又显示出深刻与复杂,进一步促成了文章的中和之美

从《呼兰河传》第三章开始,六七岁的女童“我”开始登场,叙述者也由角转向儿童视角,由几近全知叙事变成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叙述者以儿童感受世界的方式和表述方式表现出儿童对于世界的特定看法和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迥异于成人的别样世界。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④。他们分不清我和你的区别,视整个世界(包括物与人)都是跟他们一样的有生命有情感的存在物,甚至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一定知道。在天真活泼、好奇顽皮的女童“我”的眼中,人与自然具有了灵动的气息,呈现出欢快、温暖与爱的喜剧氛围。

后花园一派生机,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与女童“我”天然形成一种无间的心灵感应。“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大树拍一拍会响,土墙叫一叫会回答,用“健康”“漂亮”来形容太阳底下的后花园,与其说这是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如说这是儿童对世界的真实感觉。

在女童未受世事污浊的纯净眼中,她与其周围的人也同样处于和谐、温暖的关系中。丑陋、凶狠、仇恨、欺诈、复杂都被她的单纯屏蔽了。因此,尽管有“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但对女童“我”而言,“都觉得算不了什么”。这个淘气的小女孩整天和慈祥的老祖父呆在一起。她随着老祖父在后花园劳作,却往往把韭菜当成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成谷穗留着。她跟老祖父学《千家诗》,却将诗句“几度呼童扫不开”大声地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她还和老祖父一同吃黄泥烤猪、黄泥烤鸭,一同游戏,洋溢着天伦之乐。小团圆媳妇被其他人认为不像个团圆媳妇,有病,只有女童认为她好好的,没病,还和她聊天,邀请她一块去玩。偷盗本来是可耻的事,可是旧屋子里“小偷”女童和“老偷”有二伯不期而遇那个场景却写得充满机趣。起初“他的肚子前压着铜酒壶,我的肚子前抱着一罐墨枣。他偷,我也偷,所以两边害怕”。然后,双方各自打着算盘。有二伯要我“不说”,我希望有二伯“让我把这琉璃罐拿出去”,最终两边达成协议,各自如愿,渡过险关。

“但是,在儿童视角这一叙事策略的实际运用中,要让作者完全将自己从叙述者的身份中剥离出来,用一种纯粹的儿童眼光去审视与体察成人的世界,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⑤《呼兰河传》是萧红对童年往事的追忆。追忆,本身就意味着现在的成人叙述者对于过去的童年生活的干预,这样角就和儿童视角交织在一起,在儿童的叙述过程中夹杂着成人叙述者的理性审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反映出成人叙述者平静淡泊的心态,并统摄着全文的基调。但是,文中的成人叙述者是复杂的,她不能因为自己平静淡泊的创作心态就无视呼兰河的现实,放弃自己的理性审视。“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这是成人叙述者对呼兰河人愚昧、保守、迷信的生活方式的讽刺。“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是成人叙述者对生命的感叹。

即使成人叙述者不直接进行评论,读者也能感受到弥漫在小说中的成人情绪,并借助自身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积累,深入思考儿童叙述者所展示的世界,将文章的主题引向复杂和深刻。《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二节回忆了有二伯挨打的一个场景。此场景完全是运用儿童视角进行观察,而成人叙述者完全隐没。随着儿童叙事者视线的转移,读者的阅读感受由悲到喜,喜而趋悲。

有一回父亲打了有二伯,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快六十岁了。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起不来了,他躺在院子里边了,而他的鼻子也许是嘴还流了一些血。

这是三十多岁的壮汉对将近六十岁老人的壮举。读者的感觉是愤怒。

儿童叙事者的视线退后一步。

院子里一些看热闹的人都站得远远的,大黄狗也吓跑了,鸡也吓跑了。老厨子该收柴收柴,该担水担水,假装没有看见。

这是描写院中其他人的无视和冷漠。读者的感觉由愤怒转向悲哀。视线继续向前推进,描写有二伯的头部,用的是儿童化的比喻。

有二伯的头部的上一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而且黑白分明的那条线就在他的前额上,好像西瓜的“阴阳面”。

视线推进到前来有二伯身边啄食的两只鸭子。

那两个鸭子,一个是花脖,一个是绿头顶。

有二伯的阴阳面,两只突然出现的鸭子,这符合儿童的心理感受,给读者以荒唐、有趣、可笑的喜剧感,然而,细细品味之后读者分明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残暴,有二伯的老弱、孤立、凄凉和围观众人的冷漠。

鲁迅写于1911年冬天的文言小说《怀旧》,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全知角模式,引入儿童视角,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多样化选择的先声。近三十年之后,深受鲁迅影响,与鲁迅有着父女般感情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将叙述策略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儿童叙事视角和成人叙事视角交替作用,从而营造出文章整体上的中和之美。《呼兰河传》由此获得了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① [法]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a].张寅德.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5.

②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③ 萧红.萧红全集:致白朗[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1307.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文4

关键词:“常”“变”悲剧意识 时空体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花落花开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为爱而生,四处追寻,最后香消玉殒于他乡,“和蓝天碧海永处”①。命运的多桀和灰暗意外让萧红给后人留下了童稚的文字,“清水出芙蓉”式文字却给人以震撼的力量,本文试图从萧红文学风格的“常”与“变”解析其强大的文学气场。

一:“常”

文学风格之稳定,即“常”的特质。笔者认为萧红作品的“常”更多体现在悲剧意识的延续上。萧红的一生,充溢着苦难的魅影,可以说她的人生经历就是由苦难来书写的,因而作品当中会渗透出苦难意识,苦难意识经由笔端的深化,上升为悲剧意识。下面笔者将着重从物质悲剧、精神悲剧两个方面来浅析萧红的悲剧意识。

1.物质悲剧 物质需求,是人和物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物质悲剧较多的体现在《生死场》中。生,一个充满希望的文字,移至萧红的文学世界中,生则成了死的前奏,即生不如死。《生死场》中的乱坟岗子是死人的聚集地,“是地主施舍给贫苦农民们死后的住宅”②。这里的地主实质上是封建文化中家族制度的掌权者,是降级化了的“君为臣纲”。而整个生死场的可悲在于,这里不仅有着君臣之别导致的错位的生杀大权,更有“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间的亲情血缘的相互吞噬。小金枝的死是“父为子纲”的变态呈现,成业和金枝的结合也没有满足读者的爱情期待,“贫贱夫妻百事哀”让这个家庭从此灰暗压抑。匮乏的物质导致爱情的丧失,爱情的丧失导致亲情的淡化,亲情的淡化导致家庭体系的瓦解,家庭体系的瓦解导致人伦的崩溃。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扣住了生死场里所有人的命运。

“刑罚的日子”中,如此开头:“全个农村跳跃着泛滥的阳光”③,春末夏初,生命开始复苏。但萧红的安排总是让人纠结,接下来的人和动物的生产,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不再是生命力的张扬,而是一种机械的命定,命定的惩罚在人和物的身上同时应验,人的顺从和动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女人的生产如同和命运搏斗,一不小心就输掉自己也输掉孩子。产妇身下的那一滩滩鲜红的血,不正是她们所付出代价的明证吗?“浸血女人花”④,只是,浸血未成花。

这里的悲剧的直接诱发原因是物质的缺乏,而这种贫穷的生命体验,让生活于其下的人们只能是为了吃饱穿暖而行动。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他们无意于更高层次的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不顾生命的频繁生育,封闭的生存环境,尊严被踩碎,这里的女人更是人世中的低贱者。

2.精神悲剧 精神资料是人的物质资料得到满足后形而上的追求。笔者认为,《呼兰河传》集中体现了萧红的精神悲剧。

阅读萧红的作品,亦会产生用之于张爱玲文章的悲凉感。笔者认为张爱玲和萧红的悲凉感存在差异性。张爱玲的悲凉来自于人物的有意识,“曹七巧们”的精心、计较,为的是怎样更好的活下去。萧红的悲凉感则来自于无意识,无意识的生存、杀人,循规蹈矩让他们嫉恨一切异类,千方百计的消灭逾越规矩的人,且认为消灭是善举,这里已经没有是非善恶,是现实中的“颠倒世界”。

《呼兰河传》中的精神悲剧体现为迷信。人过于信仰一种思想或人物,即会产生迷信,其实质是指一种依赖和盲从固守的心态,因而导致思维定式和认知停滞。“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⑤,正是因为这些“不少”,而愈发的显示出呼兰河城人的悲哀。迷信在呼兰河城里的体现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行为。

有意识迷信体现为呼兰河人的风俗习惯。“盛举”一词,饱含着作者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产生于当事人的不自知。跳大神是为治病,唱大戏是为给龙王爷看,四月十八烧香磕头是祭鬼,“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⑥ “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些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⑦。,萧红仅用了一个“为”字就力道十足的证明了呼兰河城里人迷信的有意为之。

无意识迷信体现为“无意识杀人团”。这个庞大的杀人团体虐杀过无数人,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死和物质无关,然而此类悲剧更让人不寒而栗,正是她们高于“常人”追求将其推向死亡。所以,柔软的舌头亦是利器,人言可畏!

精神悲剧,一方面是物质匮乏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人们固守的心态所致。萧红逃离封建家庭安排的婚姻,是挣脱束缚以求掌握命运的象征。认识到自己家乡的落后和愚昧,萧红毅然选择离开。离开的同时,又记挂家乡和家乡人,于是笔成为工具,用书写的方式试图让人们意识到固守根本的落后和残酷性。清晰的悲剧意识在萧红的写作过程中已渐趋成熟,并且将这种意识从个体推广到大众,趋同于叔本华的悲剧理论,认为悲剧的不幸由人的盲目或偶然的错误造成,人的悲剧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

二、“变”

文学风格在形成过程中就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但这种相对稳定性并不能否认文学风格的绝对变换性。导致文学风格变化的原因有很多,诸如: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变化等。所以文学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应强调的是,这种变化后的文学风格同样具有稳定性,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或完全消失,即变换性中的稳定性。萧红的文学风格在稳定性的基础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变换性,笔者认为萧红的变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文学视野之“变” 统观萧红所有作品,其中有一条明显的变化路线,即从最初走上文坛的关心政治和外界形式到创作后期的远离政治而更加注重人的内在特质,关注重心从社会形态转移到生命形态。这是一种渐趋内在化的转变,内在化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深化。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鲜明的体现了萧红文学视野的变化。在前期代表作《生死场》中,政治、时代因素影响明显,不仅故事发生有具体的历史时间(1921年-1932年),从第11章“年轮转动了”到第17章“不健全的腿”都涉及抗战内容,占据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而到了创作后期,如《呼兰河传》,故事的发生地点是东北的一个小城,除地点之外找不到时间标志,更没有具体历史背景,作者将历史事件描写的精力转移到了人物的具体刻画上。作者采用专章的形式来全面的讲述一个人物的故事,如第5章写小团圆媳妇,第6章写有二伯,第7章写冯歪嘴子一家,因而《呼兰河传》里人物更具完整性和形象性。而在《生死场》中则是以事件为主,将人物的描写穿事件中,如第1章“麦场”写王婆打麦,第3章“老马走进屠场”写王婆卖老马,第8章“蚊虫繁忙着”写王婆喝农药,这些章节里事件的经历者都是王婆,但作者没有独立成章,而是用事件来拼接,突出事件对人物的影响,使人物形象在各章的不同事件中逐渐展现。这是间接刻画的笔法,类似于史传文学中的“编年体”,而《呼兰河传》则更倾向于“纪传体”,两种手法有交集但又各有侧重。萧红曾表示:“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者过去,作家的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⑧所以,从前后期的代表作可看出,萧红在创作道路上越来越坚持内心真实而舍弃初入文坛的部分盲从。正如摩罗在《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中分析《生死场》的文本断裂现象,认为“她很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应该担负起某种与时局相关的责任”,同时笔者认为这种“文本断裂”和萧军有较大联系,在特定时代、特定人物身边,萧红受到萧军“抗战文学”影响的可能性极大,进而无意识地将这种影响反映在了自己的作品中。所以,笔者认为萧红写作范围的不断缩小是摆脱外界干扰,回归文学和自我的象征。

2.艺术手法之“变” 文学视野内在于作者,接受者只能经由阅读文本找出其中细微变化并进行解剖,继而才能得出文学视野窄化的结论。文本的改变由多方面因素所致,如外部世界、情感、语言、审美倾向等,都会导致不同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情感需不同言语来承载,而不同言语的传达只有在各种艺术手法之间的调度中才能达到水融的境界。

萧红前后期作品中艺术手法的变化较大之处在于对时空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传统的叙事学中,时间因素受到明显青睐,而空间因素常常被作者和批评界忽略,直到20世纪后期,批评界才将对时间的关注部分转移到空间上。

如上分析,《生死场》的时间融化在东北小城的空间里,小城里的人的所有行为在时间和空间的两重维度中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标记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生活整体。《生死场》的前十章更多的是空间展示,在东北小城的空间里人们的“生生死死”。后七章则是以历史时间为线索,让人物在历史的漩涡里挣扎,用抗战这一现代时间来组织人物的出场和发展,将历史时间纳入到到空间中进而将人物的命运锁定。在抗战到来后,日本人的抢掠让村民的麻木开始苏醒。萧红在这里让现代历史时间的介入,敲响了生活在无时间介入的空间里人民的警钟,同时将前三分之二内容和后三分之一的抗战相连接,使之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文本,因而整个文本是在时间线索下进行,空间提供了一个场所,让历史时间能够存在且生动真实。因而《生死场》是传统叙事学对于时间的偏重,空间是为其服务而存在。

《呼兰河传》中的时空观体现的是现代叙事学转向后的特点。在呼兰河小城里,人物活动没有具体时间,即历史背景的模糊化,而更多的是空间架构。小说开头从整个呼兰河城着眼,按照地理位置分别介绍了城里的街道及其特色,将生活空间和祖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俗展现给读者。而后将视野缩小到“我”家及“我”家的邻居。在这些空间和人物故事中,历史时间自动退出人物角色和情节进展,人物自由的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没有外界侵入,亦无内部自我更新。这种自由实质上是潜在被束缚的象征,束缚人物命运的是封建迷信和流言。这里体现的都是人类的自闭保守导致的愚昧,而没有时代给予的特定痛苦。因而是空间性因素主导着生活,人如动物只需固定空间就可存活,时间观念和时展在人物的意识之外。

萧红整体文学风格的稳定和细微处的成功转化让她的文学世界既打上了地域特色标签又拥有独特的女性细腻感,增加了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前后期创作时空观的转变则让文学更靠近自己的内心真实,借空间来展现自己文学世界的故乡和故乡人,时间的退出又揭示了故乡人的蛮荒和原始。

注解

① 骆宾基.萧红小传.建文书店.1947年9月

② 萧红.呼兰河传[M].第206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③ 同上 第202页.

④ 柳怡汀.宿命生死场,浸学女人花――读萧红《生死场》.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1年第7期

⑤ 萧红.呼兰河传[M].第32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⑥ 同上 第35页.

⑦ 同上,第48页.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文5

关键词:童年经验;萧红;创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24-02

萧红的文学创作活动不足十年,为后世留下了近百万字的小说、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价值,值得后世读者不断对其进行发现和挖掘。纵观萧红的创作,童年经验对萧红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童年经验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题材直接进入萧红创作之中

1940年,萧红飞抵香港,在港时的萧红处于被某些评论家所批评的“蛰居”状态。萧红的一生颠沛流离。在地域上,从东北流亡到上海,从上海去日本,回国后辗转于武汉、重庆,最后病逝于香港。人生境遇上,萧红自己说到 “平生尽遭白眼冷遇”。在港时的萧红在特定的心境下开始了一系列作品如《呼兰河传》、《后花园》、《小城三月》等的创作。这些作品都明显取材于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有鲜明的童年回忆的烙印。也许在遍尝人间冷暖之后,在经历流离漂泊、情感挫折和战争之苦后,作家愿意回归到她生命中的童年,寻找一个情感的归宿,一份家园之思,一种心灵深处的生命回归。

当童年经验以回忆的机制进入了萧红的创作视野,和萧红在港时的情感、心境相契合,甚至有可能出于给她不幸人生中极珍贵的童年一个完整的文学归宿的想法,大量童年经验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题材直接进入了萧红的创作,呈现于世人面前。

《呼兰河传》讲述的是萧红的故乡—黑龙江省呼兰县这座小城里人与城的故事。大量作者童年时的生命体验在文本中呈现。开篇写北国寒冷的气候:“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人的手被冻裂了。”“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这些关于酷寒的描写无疑源自作者童年时的生命体验。作者呈现给我们呼兰河平凡的实际生活,写到了日常人们的衣食住行,行为规范,文化教育,思想意识,小城风貌,市井行业,将小城镇的生活流娓娓道来,随后,作者写到了呼兰小镇的民俗活动: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以及小城里出现的新鲜事物:洋学堂、说洋话的学生、西服……萧红的家中厢房出租,招进不少房客,这些房客贫困的生活进入萧红的视野,也进入了她的作品。那些漏粉的、拉磨的、养猪的、赶车的房客的生活、帮工的生活进入《呼兰河传》里,便出现了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的故事、有二伯和老厨子的故事。萧红早年所接触到的呼兰小镇的底层人民的辛酸,单调麻木的生活,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民众的愚昧,沉在她的记忆之中,二十岁的萧红自从1931年离家出走之后,再也没能回到过她的家乡,家乡的风貌、场景、人和事从萧红的笔端缓缓流淌成文字。

二、童年经验对萧红的创作风格产生影响

童年经验先是影响了萧红的个人性格、气质的形成,进而影响萧红的创作风格。下面具体选取“后花园”这个童年经验进行分析。

萧红的文字看似是寂寞的,然而却有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种情况和后花园这个意象似乎有相似之处:看似寂寞,却有着盎然的生机;看似停滞,却蕴藏着空间永存、时间永动、生命永恒的密码。

萧红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和祖父在后花园中度过的。幼年的萧红由祖父陪着,在花园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黄瓜、追蜻蜓、捉蚂蚱,玩累了就睡,休息好了就跑。后花园是个自足的世界,是个代表了自然和自由生命的世界。后花园是放置萧红童年生命的重要空间,充盈着命途多舛的萧红一生中不多见的欢声笑语。这是萧红生命中的一抹亮色,一份珍贵难得的幸福和暖色。早年无忧无虑的快乐、祖父带给的人间温情、大自然中喧闹的自由生命,沉潜在作家的心灵深处,在后来的岁月中不可避免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敏感又极富灵性的萧红。童年经验对作家而言,必然是刻骨铭心的,必然要这样或那样影响作家的一生。而后花园作为萧红童年活动的重要空间,作为和她一生中最亲爱的人——祖父,共同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后花园对萧红的性格、气质的形成乃至她的创作都有重要意义。当萧红对她的童年生活进行提炼和再思考之后,后花园甚至有可能成为她想呈现和容纳她哲理思考的重要意象。这一点在《呼兰河传》和她四十年代创作的散文化小说《后花园》中可寻到证明。

萧红的童年是痛苦又幸福的。痛苦的是很少得到父母亲的爱,幸福的是萧红有极疼爱她、视她为掌上明珠的祖父。祖父给予萧红的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之爱的缺失。后花园中热闹活泼的生命景象和欢声笑语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家庭气氛带给萧红的沉闷感和压抑感。后花园不是中心人物活动的空间。它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的边缘化空间。这个边缘化的自足空间有着它隐秘的热闹,有着自由生命随意自在的生长、消亡,同时它蕴藏着无限自然的力量。大自然是天然的教导者,它赋予置身其中的儿童以灵性。那些极有灵性的、走向文学创作道路的作家,如果儿时和大自然极为亲近,那么大自然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萧红很有可能像乡间溪畔爱野玩的少年沈从文一样,是在自然之中汲取了无限能量,成长为自然之子的。萧红性格中有着执著、细腻、敏感和任性、倔强、叛逆的方面,有着对自由不懈追求的精神。后花园里的童年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这种性格的塑造,这种童年经验先是影响了萧红的个性,进而又影响了萧红的创作风格:鲜明、独特、自由散漫而又浑然一体。

三、童年经验对萧红创作手法和技巧的影响

童年经验还影响了萧红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如独特的写作视角的选择以及注重描写这种表现方式的运用。

第一,萧红的很多作品直接采用儿童视角。萧红是自叙传式的作家,她最擅长的也是直觉性、回忆性的写作。当需要动用童年经验来创作《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作品时,她大量地采用儿童视角来写作,作品的叙述者直接是小孩子。

首先,儿童感知外部世界主要依赖于视觉和听觉,与之相适应,作家在创作中采用儿童视角时,会更多呈现颜色和声音的书写。比如《后花园》中“胭脂豆、金荷叶、马蛇菜,都开得象火一般。其中尤其是马蛇菜,红得鲜明晃眼,红得它自己随时要破裂流下红色汁液来”以及“铜罗在磨夫的脚下,东踏一下它就‘咚’,西踏一下它就‘咚’;这些黄瓜就在窗子上滴滴嘟嘟的跟着东边‘咚’,西边‘咚’。”这些关于颜色和声音的书写在作品中经常出现,且书写的极为传神、清丽。

再有,儿童视角的采用,使文本中多具有孩童式的自由想象和契合儿童思维的重复式语言。《呼兰河传》中作者这样写火烧云:“五秒钟中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 “忽然有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的蹲着,很威武的……”。《呼兰河传》中第四章,作者一再重复:“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好似孩童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想诉说出自己的想法。

再者,儿童因其迥异于成人的思维和感受,常有成人易于忽略和漠视的发现,这使阅读作品时常有一种“发现”的惊喜。比如《后花园》中“窗棂上挂着滴滴嘟嘟的大黄瓜、小黄瓜、瘦黄瓜、胖黄瓜,还有最小的小黄瓜纽儿,头顶上还正在顶着一朵黄花还没有落呢。”文本呈现的是儿童发现的动态过程,不仅不啰嗦,读来还有轻快、喜悦之感。

此外,儿童视角的采用,还使得文本有着独特的清新、真诚和朴素的格调。

第二,萧红的文本中对色彩的书写极多,场景描述、白描亦很理想,这一点,有可能是萧红童年时对绘画的喜爱在作品中的投射。

萧红很有绘画的天赋,小学时代她曾说长大了要当个画家。萧红小学时学过西洋画,学习过素描、水彩和油画。她对绘画一直情有独钟。在日本时曾表示将来一定要在绘画上面用功夫的,她也有过到法国去研究绘画的欲望。萧红对色彩的敏感流露在创作里,文本中便呈现出多样的、明丽的、给人印象深刻的关于颜色的书写。如《火烧云》中“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在另外一些地方,阅读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甚至发现西方印象主义绘画作品所具有的元素——强调瞬间印象和对感觉的捕捉、渗入主观情感。比如《后花园》中“这些花……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把院子煊耀得闪眼,把六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从磨房看这园子,这园子更不知鲜明了多少倍,简直是金属的了,简直象在火里边烧着那么热烈。”

在文本细读中,读者又会发现萧红的场景描述能力很强,她亦十分擅长于细部描写。文学中的场景描述、白描等描写固然不同于绘画时的描绘,但二者亦有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萧红或者试图把绘画时的感觉和思维借鉴到文学创作中去,也未可知。茅盾在为《呼兰河传》作的序中写到“这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作者成功的描写的确传神再现了小城的风貌和气质。在《呼兰河传》和《后花园》场景、空间的描写上,读者亦可以得到绘画时画家一部分一部分呈现出景物的感觉和细部描写很精美的印象

四、结语

萧红是很有特色的个性作家。尽管萧红像一朵奇葩,未及充分绽放便过早凋谢,但是萧红在她短暂的生命里为后人留下的一些作品还是深具魅力、极富思想艺术审美价值的。她的某些作品堪称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精品,已经对后世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萧红和她的创作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研究,研究童年经验对萧红创作的影响有助于人们对萧红作品的深入开掘。

参考文献:

[1]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萧红.萧红全集[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3]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影响[J].文学评论,1993,(4):54-64.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文6

合上书的一刹那,我情不自禁感叹: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她特立独行,她纤细敏锐,她用精致的文字包裹她的寂寞。

我一遍遍读着茅盾为《呼兰河传》写的序。他说: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醉生梦死的酒。至于萧红,她的酒则是文字。她不断把寂寞编织到文字这张网中,欲以此来摆脱它,却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于是陷得愈来愈深,终成了一个寂寞而别样的女子。

看过许多描写童年的书。《城南旧事》、《大卫?科波菲尔》、《我的妈妈是精灵》、《小妇人》……童年本该是快乐、无忧的,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蜜一般的笑容。但萧红的童年则是沉闷而单调的。这个解事颇早的女孩子日复一日过着刻板的生活。生活中的浪花少之又少。萧红急于离开呼兰河,急于离开那片寂寞的天空。但恐怕是没有人会对记忆忘怀的,于是她写下了这些“并不是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在我幼年的记忆,难以忘却”。

我看着萧红站在城外,含泪微笑。依然是如此寂寞的姿态,宁静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