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教案范例6篇

元素周期律教案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1

一、第一阶段,教师引导下的全班集体探究

鉴于学生在九年级已经学过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这个知识点,在高中必修Ⅰ的学习中对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获取相关信息,而且此时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推理思维活跃,因此,关于第一个知识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教学,笔者拟采用引导探究方式,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含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发现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规律。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对于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因而在本课开课伊始,笔者将教材中的三个表格投影展示给学生(见表1、表2、表3),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寻找规律,紧接着提出了下面三个问题。

1.从表1中得出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什么?

2.结合表2的数据,分析3―9号元素和11―17号元素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

3.从表3得到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收集证据”环节,笔者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画出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生在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很快便发现了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在重复18的变化规律。在引导学生“形成解释”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师生展开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根据画出的核电荷数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们找到了什么规律?

生:1―2号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1,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到2;3―10号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11―18号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3,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

师:于是,第一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归纳、板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呈现周期性变化。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3―9号元素和11―17号元素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吧!

生:(齐答)由锂到氟,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由钠到氯,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于是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师:(追问)这个“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与“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若是有,又是什么关系呢?

生1: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收缩”而逐渐减小。

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并板书如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师:通过观察表3中的数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呢?

生2:先说正化合价,3―7号元素的化合价从+1逐步升到+5,11―17号元素的化合价从+1逐渐升到+7;再说负化合价,6―9号元素的化合价从-4逐步升到-1,14―17号元素的化合价从-4逐步升到-1。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生2自觉接受生1的“教训”,已经可以按照教师引导的表述方式,用合乎学科规范的表达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师:(追问)大家或许有个疑问“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生3:一般地,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减8,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学生的表达非常严谨)

师:于是,我们得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边说边板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都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那么,这些规律如何解释呢?

生:最外层电子数目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原子半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以上师生问答、教师板书的过程,将学生“形成解释”“交流展示”与教师“评价结果”的过程自然地融为一体。由于以上三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通过激活之前所学知识便基本可以应对,于是这个环节笔者以师、班(教师与全班学生)互动的方式为主。这也是以班为单位的引导探究中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

二、第二阶段,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在驱动性问题(任务)设计上,应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通过同伴间的交流、研讨,在智慧分享的基础上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

高一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在学习了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基础上学习元素周期律中关于“金属性的递变规律,金属性强弱比较”这个知识点,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本课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行概括,引导学生从现有知识储备中去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对物质性质的普遍性、递变性和特殊性进行联想、举证、比较来发现和揭示规律。对这部分内容展开探究式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提升原有认知,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猜想和假说,通过交流展示形成共识,进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对于“金属性递变规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思路是设计三个研习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将三个研习内容及具体要求设计成导学案,在课前印发给学生(见表4)当作预习任务,“提出问题”环节相当于提前到了课前进行。

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对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每个学习小组在桌面上都准备好了钠、镁条、铝片、2 mol・L-1盐酸、蒸馏水、酚酞溶液、小试管、烧杯、砂纸、酒精灯等实验物品。于是进入课堂教学环节。

师:到现在为止,人们发现了100多种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性质各异。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元素所表现的性质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金属性,一类为非金属性。已学过的Na、K等金属元素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属典型的金属性,而N、Cl等元素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则具有典型的非金属性。金属元素的活泼性我们在初中时已有所了解,那么元素金属性相对强弱可以用什么实验事实来说明呢?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又可以用什么实验事实来说明呢?接下来,我们以第三周期11―18号元素为研究对象,来探究一下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看看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周期性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教师教学铺垫完成后,随即投影呈现各小组展示任务分工,即在表4中加入红显的文字)

因为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信息收集,包括重读课本(已学知识)、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相关知识信息等,课上教师又指定了各组具体研讨的内容且“主题”明确(避免问题过于笼统,难以把握),而且学生学习小组属于异质分组,学生间的资源差异利于学生互帮互助、有效合作,学生的课堂探究十分高效。

接到教师安排的研习内容后,各小组纷纷进入“收集证据”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巡视,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规范,整理好文本叙述的内容后再“形成解释”。

当小组讨论结束,教师对展示和点评的责任小组做出如下安排:“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的研习内容,“主题1”由1组B层学生展示,“主题2”由2组B层学生展示,3组A层学生负责对1组、2组的展示作点评;“同周期(以钠、镁、铝为例)金属性强弱比较”的研习内容,“主题1”由4组B层学生展示,“主题2”由5组B层学生展示,6组A层学生负责对4组、5组的展示作点评;“同主族(以IA为例)金属性强弱比较”的研习内容,“主题1”由7组B层学生展示,“主题2”由8MB层学生展示,9组A层学生负责对7组、8组的展示作点评。要求各组展示代表将本组讨论的结果以文字、图表或化学方程式的形式在教室前后两块黑板相应位置中写出来,相关小组成员与此同时积极思考、帮助补充完善,点评组组长安排组员做好准备,于是课堂进入“展示交流”和“评价结果”环节。

1组B层学生展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具有相似性,如钠和钾。

2组B层学生展示: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递减性质具有递变性,如钾比钠更活泼,钠与水反应我们能看到钠在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并产生大量气体,而钾与水相遇则立刻发生燃烧和轻微爆炸。

3组A层学生点评:完全同意1组的讨论结果。为2组补充一点,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递减,因此最外层电子也最容易失去,导致金属性逐渐增强,呈现周期性变化。

师:1组、2组同学不仅找出了规律,还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释了这一结果,言简意赅!3组点评同学有小老师风范,点评很到位!(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4组B层学生展示: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有三种。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容易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③从金属活动顺序表来看,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组B层学生展示:同周期元素(钠、镁、铝)金属性逐渐减弱。我们的实验方案是――①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以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分别投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②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分别与2 mol・L-1盐酸进行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操作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同周期比较金属性为Na[>]Mg[>]Al,与酸或水反应则是由易难。

6组A层学生点评:两组的展示基本正确。第4组还可以增加一个我们初中学过的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第5组设计的实验方案①可以增加一个实验环节,比较三种金属单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就是在①的实验基础上滴加酚酞试剂,比较颜色的深浅程度,从而得出碱性的强弱程度。

师:这三个小组,展示和点评都很精彩!(师、生一同鼓掌)老师再补充一点,做实验方案①镁、铝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可以增加一个实验环节,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比较反应条件变化(温度不同时)导致的反应难易度,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钠、镁、铝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生:老师,我们做了把镁和铝分别放到热水中的实验,看到镁与水反应快,铝与水反应慢。

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全班鼓掌)

7组B层学生展示:同主族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是KOH[>]NaOH[>]LiOH。

8组B层学生展示:我们的实验方案是――①取金属钠、钾,分别与滴有酚酞试剂的水反应,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观察实验现象;②钠、钾分别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方程式:Li+2H2O=2 LiOH+H2;Na+2H2O=2 NaOH+H2,2 K+2 H2O=2 KOH+H2。

9组A层学生点评:7组展示的内容完全正确,8组展示的实验方案①可行,方案②中钾与水反应很剧烈,已经轻微爆炸,再做钾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就很危险了,建议取消。

师:刚才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了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生:(齐答)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学生根据讨论中获得的信息,在导学案上补充完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用PPT课件投影展示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学生整理好课堂笔记。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探究以9个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导学案完成课堂笔记和练习。在这段学习活动中,生生互动(包括小组内同学间的对话、小组与全班的对话、学生个体与全班的对话)是主要互动方式,展示交流与评价结果交替进行。自主性是学会学习的前提,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从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始,到收集证据、实施实验探究、解释结论、交流展示、评价结果,全部自行负责;教师作为协作者和辅助者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敢于放手。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相互交流,大胆表达、彼此分享,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延伸,而且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课堂成为学生施展能力的舞台。

三、第三阶段,学生自主独立探究

学生的探究热情越来越高涨,对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越来越有信心,这为第三阶段的自主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于是笔者设计了“同一周期和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变化有什么规律?如何进行实验论证?”这个教学内容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主题,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于是,学生提出问题:1.元素非金属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同周期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规律,如何用实验加以验证?3.同主族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规律,如何用实验加以验证?

为了给问题求解,学生开始“收集证据”:翻阅课本,查阅教辅资料,独立思考,组织语言表述,“形成解释”。教师课堂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个别指导。在“发表交流”阶段,教师随机抽取了一名学生(生1)的探究结果,投影呈现给全班学生:

1.元素非金属性判断依据:一般可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与H2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和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越容易反应,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2.同周期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规律:按硅、磷、硫、氯元素的顺序,从硅元素到氯元素,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与H2生成气态氢化物由难到易,所以硅、磷、硫、氯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同主族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规律:用第ⅦA主族F、Cl、Br、I这组非金属元素为代表进行探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与H2生成气态氢化物的条件由易到难。

师:对于3,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生1:我们知道氢气和氯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见强光也会有爆炸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非常稳定。而氢气与碘蒸气反应很慢,生成的碘化氢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师:对这位同学的探究结论,同学们有什么要a充说明的吗?

生2:这位同学的结论正确,但对于同周期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规律还可以通过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酸性大小是HClO4[>]H2SO4[>]H3PO4[>]H2SiO3。

师:很好!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生:(齐答)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后,教师投影这节课的基本结论――元素周期律,学生集体朗读: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2

一、主要考点:

1、原子的各微粒之间的关系以及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与元素、原子、同位素、原子序数、质量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对同位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数等概念的理解及有关推理计算。

3、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①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②能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化学式(1-18号元素)。

4、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主要包括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的性质推测未知元素。

5、对元素周期表主要掌握如下两个问题:⑴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及族,具体到某元素的原子,可根据其周期表中的位置,迅速确定其上下、左右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⑵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位、构、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6、比较微粒的半径大小。

7、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特点以及键长、键能,键角的概念或对分子的影响,能正确判断键的极性并能加以推理、迁移应用。

8、了解晶体分类的依据,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三种基本晶体类型及其在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方面的差异。

二、主要知识及隐涵规律

1、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

⑴金属性强弱实验标志

①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反应④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

⑵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

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反应

2、正确理解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4、晶体性质比较的依据比较晶体的硬度大小、熔、沸点高低等物理性质的依据是:

三、举例应用

例1、(2001全国高考题)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LiIB.NaBr C.KClD.CsF

答案:A

例2、(2001全国高考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答案:AD

例3、(2004全国)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

答案:B

例4、(2003全国)A、B、C是短周期ⅠA和ⅡA族元素形成的碳酸盐,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mB,mC。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HCI)、nB(HCI)、nC(HCI)

已知:mA=mB+mCnA(HCI)=nB(HCI)+nC (HCI),请填空:

⑴写出短周期ⅠA和ⅡA族元素形成的所有碳酸盐的名称

⑵若以MA、MB和MC分别表示A、B、C的相对原子质量 ,试写出MA、MB和MC三者的相互关系式-------------------------------。

⑶A的正确选项有------种,其化学式为:-----------------。

⑷、若A、B为ⅡA族元素的碳酸盐,C为ⅠA族元素的ⅠA族元素的碳酸盐,则A、B、C的化学式依次是 -----------------,mB:mC=1:-----------(保留2位小数)

答案:⑴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铍、碳酸镁

⑵ mA/MA=mB/MB+mC/MC (或MB<MA<MC;MC<MA<MB;以及其它合理答案)。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3

一、与日常生活知识类比,化解思维障碍

案例1:化学平衡与水池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感觉“化学平衡”抽象难懂,为突破难点,笔者将“化学平衡”与生活中的“水池”作了如下类比:(1)化学平衡:当一个可逆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消耗的速率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即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将发生改变(平衡被破坏).(2)水池:假设一个水池有进水和出水两个管道,当进水和出水的流量相等时,水位保持不变,但水池中的水是流动的(即达到平衡状态),如果进水和出水的流量不等,水位将发生改变(平衡被破坏).

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滞后.通过与学生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类比,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消除知识障碍.

二、与其它学科知识类比,借鉴思维方法

案例2:元素周期律与哲学

按照元素周期律的现代解释,元素的性质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从活泼金属开始,逐渐演变为活泼的非金属,最后惰性元素结束,循环反复.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结构和性质既发生周期性变化,同时又波浪式、螺旋式向前发展.为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本质,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哲学中“量质互变规律”去类比、理解,即物质的量变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物质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前,所以,化学被人们称为是研究物质由于量的构成变化而发生质变的科学.从哲学高度去理解“元素周期律”,学生理解将更加深刻.

在平时教学中,如果善于利用其它学科知识进行类比,既能借鉴其它学科的思维方法,又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与学生已有知识类比,开发思维最近发展区

案例3: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CO2,对其性质比较熟悉,SO2与CO2同为酸性氧化物,所以能和碱发生相似的化学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CO2+Ca(OH)2CaCO3+H2O;

SO2+Ca(OH)2CaSO3+H2O

CO2+2NH3・H2O(NH4)2CO3+H2O;

SO2+2NH3・H2O(NH4)2SO3+H2O

新旧知识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学生能辨认各种知识的相似性,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学生就能根据已有知识,自主探究未知领域,掌握探究世界的方法.

四、与科学原理类比,建立思维模型

案例4:物质的量与“曹冲称象”

化学上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如何理解1摩尔微粒的计量标准.笔者借鉴了“曹冲称象”的原理与思想.“曹冲称象”的的方法是:先把大象牵上船,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再把大象换成石块,称出石块的重量,加起来总和就是大象的重量.大象太重,在当时无法称量,所以曹冲采用了化整为零的原理,运用了转化与等量代换的思想(把大象的重量转化为石头的重量).

而微观粒子质量太小、数量太大,以个数计量研究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化学家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可称量的宏观物体与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把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作1摩尔,采用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原理(与化整为零相反).

五、防止类比机械化

案例5:根据类比得出的错误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正确);

Ca(ClO)2+SO2+H2OCaSO3+2HClO(错误)

Fe(OH)3+3HClFeCl3+3H2O(正确);

Fe(OH)3+3HIFeI3+3H2O(错误)

Fe(OH)2+2HClFeCl2+2H2O(正确);

Fe(OH)2+3HNO3Fe(NO3)2+2H2O(错误)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4

关键词:化学课堂 有效探究 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仔细地审视当今热闹而又真实的课堂探究,更多地关注探究点的学情匹配、问题创设、方法指导、动态生成、氛围营造。本文就化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结合自己在实际授课和听课过程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了解起点,预设合乎学情的探究点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如果事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甚至全然不知,那么教学中肯定存在盲目性,知识点的处理往往不是过难就是偏易,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课堂探究也是如此,探究点的预设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与所要探究的新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和经验与所要完成的探究任务是否相匹配、相适应。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可以探究、值得探究,哪些知识探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案例1】对苏教版《化学2》(必修)“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受门捷列夫编制周期表的经历的启发,我决定把元素周期律的教学预设成模拟历史史实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把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名称、符号、原子量、主要化合价等写在卡片上,把顺序打乱后作为信息提供给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中的规律,进而编制出合理的元素周期表。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们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探究的热情,好几个小组很快就“编制”好了,但问及编制依据及所编制的周期表中所隐含的规律却很少有学生能说得清、道得明。为什么模拟历史史实所设计的探究过程却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呢?课后对学生进行了解,原来周期表在初中就已要求背1~18号,当他们看到元素符号与名称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从记忆库中提取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表象,并回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所以课上学生普遍的做法是:首先找出某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然后回忆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默写在纸上,待所有元素都对应了相应的位置后,就“编制”好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是“编制”,不如说是“回忆”。

在感叹探究过程流于形式的同时,我认识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探究点的预设一定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贴近,否则就会出现“桃子”长得过高学生摘不到、过低不用费力即可摘到的现象。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探究,根据学情量体裁衣,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课题展开探究,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探究。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有效探究

探究只有与思维相伴相行,才是有效的。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因此探究式学习也常被人们称为“问题导向式”的学习。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学习者思想汇集的中心和焦点。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适合探究、值得探究的问题是进行过程探究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教师要着力将探究点进行问题化设计,即将各探究点精心设计成问题情境,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以问题为教学纽带,始终把对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述与交流。

【案例2】对苏教版《化学2》(必修)“乙醇的分子结构”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我创设了以下渐进式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逐步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①有一物质真奇怪,少饮有益多饮害,可消毒来可烧菜,有人害怕有人爱。想一想这是什么物质?

②现代技术已测出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多了一个氧原子。请大家设想在乙烷分子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会是什么情况?有几种可能?画出它可能的结构。

③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分子结构中氢原子的位置各有几种情况?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加以区别吗?

④你知道金属Na通常保存在什么物质中吗?从这一事实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⑤已知实验测得1mol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只生成0.5mol氢气,你认为乙醇的分子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从问题出发设计课堂探究,学生自始至终在问题驱动下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中,这都是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有效的探究、真正的学有所思。

三、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新课程强调“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验探求知识的过程,并学会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进行探究不仅是经历与科学家一样的探索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思想,可以说“过程与方法”是科学探究的核心。

【案例3】在苏教版《化学2》(必修)中“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族的递变”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设计探究第一主族的金属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列表的形式感悟第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之处和递变规律,再结合对照实验比较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得出金属钾的活泼性强于钠。随后又播放了铷、铯与水反应的“震撼实验景观”,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钠、钾、铷、铯金属性的递增。体会过程、感悟方法。这一过程中,“采用对照实验比较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重要化学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了这些方法支撑,学生就可以根据第七主族的原子结构特点自己预测第七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并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方案加以解决。

“授之以渔”,使学生完全“自主”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自主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四、捕捉生成,启发学生拓展探究

课堂探究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为契机,调整或改变预案,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探究目标,使探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4】在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中“乙烯的性质”的教学中先组织活动探究: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结果溴水褪色。就此现象提问学生“能否证明有乙烯生成?”大多数学生都明确表示可以,也有学生若有所思:“刚才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问其原因,学生答道:“生成的气体中除了有乙烯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对于这个“意外的回答”我满心欢喜却不动声色地加以引导:“有什么依据说明有SO2产生?”学生认为可以从烧瓶中的液体变黑的现象推断出有SO2产生。(评价:学生考虑到乙醇被浓硫酸炭化后,生成的碳会和浓硫酸产生SO2、CO2。SO2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样使溴水褪色。将氧化还原的知识点应用到这个探究点,考虑很周全。)我顺势启发:“SO2是如何产生的?究竟如何才能证明C2H4确实存在?能不能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我可以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一说学生饶有兴趣,进入了激烈的讨论,新探究点生成。)经讨论,学生拿出了解决方案,确定乙烯的存在要先除去SO2气体的干扰:气体―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溴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课堂探究中学生提出的想法或得出的实验结论,不是教师和学生能主观决定或能预设到的,再好的探究预案与课堂实施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善于发现学生质疑中可贵的探究意识,敏锐捕捉有探究价值的信息,整合、丰富、深化原探究点,使探究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五、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为了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1.在思想上要充分尊重学生;2.在操作上要给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3.在评价上要更新价值标准,更多地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而不是简单地依据答案的正误来评价。

【案例5】曾经听过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探究”的一堂课,学生在教师环环相扣的问题驱动下动脑、动手、探究组装出多种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教师把握时机,鼓励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让每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说出确定装置的依据,评价装置的优缺点,并完善装置的功能,很好地创设了一种争先恐后展示装置、合理有序解决问题的氛围,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将课堂探究活动推向高潮。装置探究出以后,又适时让学生讨论归纳制取CO2的主要步骤,并亲手实践制取一瓶CO2,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和面对失败的勇气。课接近尾声时,教师选择了两套有代表性的装置进行总结:“制取装置的探究让我们亲历了一种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完善的探究过程。”揭示了探究活动的意义及内涵,学生意犹未尽,仿佛还沉浸在知识的探索过程……

这样一堂课听下来,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过程价值和心理价值,通过教师对学生每一个合理思维过程的肯定,学生不但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享受了思维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思维自信心和积极探究的勇气。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要注重以上几点,并使之保持合理的张力,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探究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效力,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2003.

[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5

1 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

1.1教学内容分析(略)

1.2 设计意图

1.2.1 复习要避免传统教学中为“巩固知识”而设计教学步骤的做法,应从“能力立意”的教学新理念出发,将“巩固知识”当作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

1.2.2 课堂教学从两条主线同步展开

知识主线: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编排原则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位、构、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主线: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方法)建立并完善认知结构(思维形式)科学地探索知识规律(思维态度)。

1.2.3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过程中克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局面。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与“合作探究”建构元素周期表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景,提供向导,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纠错、把舵。

2 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

【谈一谈】对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认识?

学生:①变形的"凹"字;②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6族。③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幻灯展示](无完整边界的周期表)

板书:一张表|- 7个周期

|- 16族

【活动一】上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学生操作)……

板书:一张表|-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全

|- 16族:七主七副0和Ⅷ

[幻灯展示](分区域的周期表)

教师: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A、B、C、D哪一区域全部是金属元素?

【活动二】在上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并观察分析每周期最后一个金属元素处在何周期、何族?

学生:除氢外,其它周期最后一个金属元素处在第n周期n主族、主族数等于周期数。

教师:在分界线的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左下方为金属元素。

过渡:人类发现元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元素周期表也将被不断扩充。

【活动三】分析: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种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何周期何族,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什么状态?(气、液、固选一回答)

第二年传闻俄罗斯合成了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何周期何族元素?

学生: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零族,常温常压下为气态;166号元素位于第8周期第ⅥA族。(分析:略)

【合作探究】

1.(1)同一周期的X、Y两种元素,X位于ⅡA族、Y为ⅣA族,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是a和b,已知 a和b的关系有:b=a+2,那么a和b还可能有什么关系?

(2)若“同一周期”改为“不同周期,且a< b”。那么a和b又可能有什么关系?

学生:(1)b=a+12 b=a +26

(2)b=a +10、28、46、78b=a +20、38、70b=a +30、62 b=a +44

方法总结:同一周期,序数差(b-a) =主族序数差或主族序数差+相应周期过渡元素种类

不同周期(a< b),序数差(b-a) =同周期序数差+后各周期元素种类

2.同一主族的两种相邻元素A、B,A的原子序数为x,A、B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分别是a和b。

(1)如果A、B同在ⅡA族,当B在A的下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2)如果A、B同在ⅥA族,当B在A的下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学生:(1)x + a (2)x + b

方法总结:ⅠA族、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上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上周期元素种数

ⅢA族以后元素的原子序数=上周期元素原子序数+本周期元素种数

【活动四】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1)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质子数a、b、c、d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1)原子半径:Z<Y<W<X离子半径:W3+

(2)质子数:c<d<b<a 最外层电子数X<W<Y<Z

(3)氧化性:W3+>X+还原性:Y2->Z-

(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周期表中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板书:三规律 - 原子半径金属性 非金属性

(横线代表同一周期,竖线代表同一主族,箭头表示增强或增大的方向)

小结: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既说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充分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一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幻灯展示]

【体验高考】(2006全国理综I)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______,理由是_______;

(2)Y是_______,Z是_______,W是______;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_______。

参考答案:(1)否,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N,O,S (3)硫酸铵(NH4)2SO4

[考题归类]

1.元素周期表的整体认识。

2.由元素周期表的特殊结构推导元素及性质,并根据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预测未知元素及性质。

3.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结构、性质的综合

4.元素周期表与无机框图的综合

【课后作业】知识自测、复习巩固(见“附页”)

3 教学后记

作为高三第一轮复习,本节课的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综观整堂课,在分析当前高考命题方向的基础上,以“能力立意”的新理念为出发点,通过老师问题的设计和学生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使元素周期表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系统化、有序化、综合化。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课前预设及课堂教学,谈几点高三复习课教学粗浅的体会。

3.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精选试题,有效解决

高三复习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陷进题海,疲于奔命。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1 ]在预设教学过程时,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试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解决了学生最需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如为使学生重新认识周期表的结构,笔者分别选取了2005年上海高考题第23题中的一个片段内容和2006年上海高考题第23题中的一个片段内容,问题看似简单,却是学生最容易疏忽和出错的问题。再如【活动四】的问题源于2006年高考四川理综卷第9题,经过处理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理解周期表中的三种变化规律。通过学生的讨论与实际操作,在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巩固了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编排原则的理解,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3.2 提供探究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标准》指出: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2] 自主活动与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水平、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实际运用知识, 还有利于学生通过交叉反馈强化、完善学习结果、拓展思路。[3] 本节课笔者注重对问题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共同探究的平台,在学生逐步完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活动三】及【合作探究】1、2的问题,进一步探索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重视知识建构过程,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在对元素周期表的复习过程中,笔者始终没有向学生展示现成的“元素周期表”图,并“炒冷饭”式的对知识进行重复性的归纳,而是在学生补全周期表边界,画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的实际操作中,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和重新认识。并在后续的活动与探究中完善元素周期表“一张表、两组数、三规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在知识的融合和提升过程中促进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 1 ]吴绪梅.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三化学复习模式的构建[J].化学教育. 2006.(3):39.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3 ]姚淑霞,吴俊明.在复习课中优化学习方式的尝试和讨论[J].化学教学.2006.(8):18-19.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6

关键词:教学设计;暗线;学科魅力;科学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4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15

一节好课要“有容”“有魂”。“容”即指化学学科知识,如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魂”指隐含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观念等隐性教学价值,是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它们不思则无,思则深远,课堂中巧妙地穿插暗线可以增添化学学科魅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清晰的知识线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但是,化学教学不是知识的堆砌,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隐性价值,找出一条或多条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暗线”,即一节课的“魂”。教学设计时巧用“暗线”,可以增添学科魅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巧用暗线的案例及类型。

一、情感态度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常因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实施的具体载体和途径而易被忽视,落实得不彻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隐性知识,它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思考、内化形成的感悟。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是从每一课的感悟中逐步培养的。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不是当前的考试体制能考查到的,但却有重大的教学意义及价值。

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条“暗线”――情感态度线,贯穿在课堂中。正所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样的教学可以摆脱被动的说教,提倡主动的实践和体验,落实情感态度目标。下面以高二“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阐述(见图1)。

[提出研究主题]前一节课我们已学习元素周期律,有没有一种图表能把一百多种元素的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

[活动一]合作探究 确立排序依据。活动内容:设计一种图表,表现元素周期性变化,即设计元素周期表。活动准备:制作1~18号元素的卡片,给出这些元素充分的信息。学生活动:展示并交流。

[活动二]寻找规律 完善元素周期表。(1)引导学生回忆1~18号元素的结构特点,并且按要求写出下列两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Na、Mg、Al ② H、Li、Na。(2)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组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寻找确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依据。(4)完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活动三]科学探究――针对周期表的“预测”功能展开。背景资料:门捷列夫在周期表中为镓、钪、锗等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类硅)留下了空位,并预言了它们的性质。用多媒体呈现1875年布瓦勃得郎发现镓的实验数据。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将其与门捷列夫的预测进行对比,同时反思自己的预测,感受周期律的“预测”功能,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活动四]阅读资料:在镓、钪、锗相继发现后,元素周期律才得到了科学界的重视。而1894年氩在周期表中的排列以及1913年莫斯莱定律的提出,才使其得到了普遍认可。你如何看待这一科学现象?该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科学理论要接受考验和认可的思考。

情感态度线始终贯穿在本节课的每一次学生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确立排序依据,并寻找规律,完善元素周期表的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质疑、探究、总结和反思,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通过预测元素的正确位置,阅读科学史料,收获成果,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学科观念发展线

笔者此处所说的学科基本观念主要指化学学科知识类的基本观念,不包括方法类和情感类基本观念。化学学科观念是对其所涵盖的事实、概念和原理等化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更上位的认识,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等。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时,除了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知识外,还可以从实现学生认知发展角度思考,提炼出一条暗线“学科观念发展线”,即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通过实验和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反思,实现认知发展。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是认知性的,也是体验性的。一条优化的暗线――“学科观念发展线”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应用价值,感悟化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从而实现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以“离子反应”作为教学案例具体阐述采用“微粒观”的认知发展线的教学设计(见图2)。

[演示实验1]向25mL 0.01mol/L Ba(OH)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硫酸。

[提出问题]请学生分析现象,并用化学符号表征。

[已有认知]学生利用已有认知回答此问题,利用已学知识,学生知道实验中宏观物质参与了复分解反应,此类反应的发生条件是产生沉淀、气体或水。

[演示实验2]向烧杯中加入25mL 0.01mol/L Ba(OH)2溶液,滴加2~3滴酚酞,外接电源和灯泡,向此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稀硫酸,可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提出问题](1) 溶液颜色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2)灯泡亮度变化说明什么?溶液导电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新的认知]通过实验2和对2个问题的思考,学生的认知产生递进,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认知:(1)认知对象由宏观物质转向微观粒子;(2)认知角度从现象转向本质;(3)认知层次由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转向离子反应及发生条件;(4)认知表征从化学方程式转为离子方程式。

本节课中,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之一“微粒观”的认知发展线这条暗线起到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和创设问题搭建思维途径,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已有认知中,学生延续着宏观思维方式,化学反应和方程式只不过是对宏观现象的解释和一种化学表征形式。而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逐渐转变思维,开始建立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反应的思维意识,对化学反应产生新的认知和视角。

三、生活线

高中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若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一条生活线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尝试用化学眼光分析生活现象、用生活眼光看待化学世界,由浅而深、环环相扣,不仅可以降低思维的难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热情,还可以让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高二下学期“乙醇”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对乙醇有大量的生活感知,如乙醇可以制酒、做消毒剂溶剂、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人们酒醉甚至酒驾等。下面笔者以“乙醇”这一教学案例具体阐述用生活线作为暗线的教学设计(见图3)。

[生活线1]圆珠笔写字,然后用棉棒蘸取酒精清洗字迹。

[知识线1](1)在动手实验的同时,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乙醇对有机物的溶解性,总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2)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认识乙醇结构,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生活线2]生活中有人饮酒“千杯万盏皆不醉”,有人却温酒即醉?乙醇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教师为学生提供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图。

[知识线2]实验: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从原子守恒的角度书写方程式。

[生活线3]想把旧铜器银器变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工匠说,可以把银器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就会光亮如初。可行吗?为什么?

[知识线3]乙醇催化氧化,催化剂不同。

[生活线4]乙醇汽油。

[知识线4]乙醇燃烧,可见,乙醇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生活线5]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方法。

[知识线5]乙醇被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溶液氧化。学生体验乙醇的还原性,不仅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还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生活线6]为学生提供 “乙醇钠”的相关信息,在医药工业中,乙醇钠是制备巴比妥、苯巴比妥等二十余种西药的原料。苯巴比妥:长效的镇静催眠剂,在肝病时可用于退黄。

[知识线6]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对比了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之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书写方程式。理解有机物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

本节课通过问题设计、实验探究把生活线和知识线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了初识乙醇的功能:初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为以后复杂有机物性质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指导;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元素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从生活出发,整合知识,设计贯穿课堂的生活线,提高化学素养,从生活走进化学,提高处理日常生活中化学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有实际价值的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在真实的探究体验中形成认识化学的基本方法;在生活问题与化学问题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郑胤飞. 文化有根 课堂有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 江锡钧.沈理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的建议[J].化学教育,2011(8):15-16

[3] 陈园园.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 概念教学的价值与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6(1):26-28